浅论瘀血证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患者1月前因不慎感冒后开始出现咽痛,咳嗽,咯黄痰,自服先锋Ⅳ等抗菌素后,咽痛好转,但仍咽痒咳嗽,以夜间为甚,痰粘难咯出,口干,夜寐欠安,二便尚调。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查体:咽红,充血(+),咽后壁有滤泡。诊为咳嗽,证属风热化燥。治以祛风润燥,养阴润肺。方用桑杏汤合玄麦桔甘汤加减:桑叶10g,北杏15g,北沙参15g,浙贝15g,桔梗10g,玄参15g,麦冬15g,枇杷叶15g,僵蚕10g,薄荷6g(后下)、瓜蒌皮15g,甘草5g。服药4剂后,咳嗽减半,已无夜间咳嗽,但时有咽痒而咳,上方加用川芎10g,橘红5g,继服4剂而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738~744 [2]韩军,陈莉萍,钟碧玲.炎琥宁治疗成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8,3(3):48

[3]蔡柏蔷.呼吸内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12

[4]Song J M,K wang-Hee,Seong B LAntiviral effect of cate2 chins in green tea on influenza virus[J].Antiviral Research,2005,68: 66~74

(收稿日期 2010-05-11)

浅论瘀血证治

陈 林

陈氏中西医诊所(四川成都610081)

摘要:本文在论述瘀血病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瘀血的证候、诊断与治法,并举典型病案以资参考。 关键词:瘀血 病因 病理 证候 诊断 治法

中图分类号:R255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49(2010)09-0033-02

1 瘀血的病因病理

凡血行不畅和迟缓,或离经之血滞而不行留于脏腑、经络、躯体之内者统称瘀血[1]。瘀血可由寒邪、热邪、外伤、失血、气滞、气虚等病因所造成,

。若瘀血形成又可壅塞气机,阻碍气之运行和新血的生长,而变生诸病。如瘀滞结而成积,则为血癥血臌。

瘀血形成的病机,关键在于血滞而不畅或留而不行。先哲有言:“流水不腐”,如果人体血液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则健康无病,即所谓“生命在于运动”。若血流行受阻或离经之血留于体内,则形成瘀血,引起人体发生种种病变。跌仆堕坠,努力负重,以致恶血内留;忿怒气逆,以致气滞血瘀;妇女经闭,产妇胞衣不下,恶露不行等,皆为“因病致瘀”。凡血行不畅而导致血瘀血内停。阴遏气机,则为肿胀疼痛;瘀滞结而成积,则为血癥血臌;若因内有干血,以致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变生骨蒸劳瘵,出现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等症,都属“因瘀致病”;瘀血化热,以致肌肉腐坏,则为脓液。综上所述说明瘀血可由各种因素造成。

2 瘀血的五脏证候及诊断要点

五脏见证:瘀血在肺,可导致喘咳气短,胸满顽痰,饮水即呛,胸不任重物,鼻赤,胸痛等。瘀血在心,可导致心悸、不眠、心痛、健忘、心烦、善怒、谵语、发狂、甚则神志昏迷。外症可见头发脱落,各种色见青紫的症状,以及舌有瘀点瘀斑,脉象沉涩或弦等症。瘀血在脾,可见皮下紫斑,大便下血,瘀血发黄而小便自利,烦渴呕吐,肢节痹痛,食少体倦、呃逆、痞块、疳疾等症。瘀血在肝,可导致血癥血臌,胁肋刺痛,急躁多怒,少腹胀满疼痛,妇女月经不调。瘀血在肾,可导致耳聋、耳鸣、干血痨,潮热盗汗等症。

此外,瘀血在六腑还可引起发热、头痛、脑溢血、半身不遂、间证、胃出血等等,总之各宜随证辨证。

诊断要点:刺痛不移;色见青紫;血癥血臌;脉象沉涩或细弦,舌上有紫色的瘀点或瘀斑;瘀血证中的蓄血,由于病变暴急,留滞之血甚多,故常常引起各种神志症状。

根据以上诊断要点,结合证候与病史、治疗经过,以及全身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便可作出是否患有瘀血的判断。

3 瘀血的治疗

瘀血总的治疗原则:凡“因病致瘀”者,当以治病为主;若“因瘀致病”者,则以祛瘀为主。现分为治瘀血诸法、治瘀血诸方、治瘀血诸药三个方面来叙述。

通畅血行、祛除瘀滞的方法,称为祛瘀法或称

3

3

2010年第28卷第9期Vol128,No19,2010

四 川 中 医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 onal Chinese M edicine

活血祛瘀法,以达到祛瘀之目的。(1)行气活血法: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故宜选用行气活血之剂以治之。如七厘散等[2]。(2)攻逐瘀血法:下焦的蓄血,出现少腹硬满拒按,小便自利,大便色黑,其人如狂,脉沉结者。宜选用攻逐瘀血之剂以治之,如抵当汤[3]。(3)温散瘀血法:凡因寒滞而血行不畅,出现瘀血之证,宜选用温散瘀血之剂以治之,如温经汤。《通俗伤寒论》所谓“寒则温通”。(4)清热凉血法:血为热瘀,即言血热亦可发生瘀滞,故宜选用清热凉血之剂以治之,如犀角

地黄汤。《通俗伤寒论》所谓“热瘀凉通”[4]。(5)

养血活血法:干血痨内有死血不去,以致新血不生,身体羸瘦,两目黯黑,肌肤甲错,腹满不能食,故宜选用养血活血法以祛病之剂以治之,

如大黄

丸。唐宗海云:“旧血不去,则新血断不能生……。”

(6)益气活血法:元气不足,血行不畅,也可出现

瘀血的病变,故宜选用益气活血之剂以治之,如补阳还五汤。王清任指出这类瘀血证是“元气亏五成,下剩五成,周流一身,必见气亏诸态”,所以方名为补阳还五汤[5]。

4 治瘀血诸药

治瘀血之药甚多,应根据病情,结合药性来进行选用。若血因寒凝,则宜选用官桂、桂枝、川芎、乳香、没药、姜黄、鸡血藤、泽兰、红花、延胡索、月季花、桃仁、五灵脂、当归、刘寄奴、自然铜、皂角刺、接骨仙桃草等。若血因热瘀,则宜选用丹皮、赤芍、苏木、紫草、郁金、茺蔚子、益母草、王不留行、藏红花、牛膝、血竭、元宝草等。若内有干血,以致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而成虚痨者,体虚而有瘀滞者,则宜选用丹参、当归、白芍、鸡血藤膏等。瘀血实证,如蓄血、血癥、血臌、痞积等证,则宜选用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干漆、虫、穿山甲、瓦楞子等。其中草本药除干漆、三棱、莪术苦温破瘀散结外,余皆苦寒泄热散结;虫介药皆咸味入血软坚。大黄能入血分活血逐瘀,并能推陈致新而除瘀热;番木鳖苦温,若经专门方法炮制,去其毒性,善祛络中之瘀血、干血。再就水蛭、虻虫、

虫、鳖甲、穿山甲、瓦楞子等虫介药而论,

皆性咸寒,入肝经血分,长于软坚散结,破癥消积。水蛭、虻虫善吸血,二物化血之力很强,故有破血逐瘀的作用。前人之论,二物一飞一潜,在上之血随经而入,飞者抵之,故虻虫善消胁下之瘀血癥积;在下之血,为热所瘀,潜者当之,故水蛭善消少腹之蓄血。水蛭咸能胜血,行动迟缓故可治久积之瘀血,使缓消渐散,不伤新血;虻虫苦以行血,性又善动,其性搜剔,破瘀力速,宜于新致的瘀血为患。个人经验,两药所入的部位不必拘泥,虻虫亦可治

少腹蓄血,水蛭也能治胁下瘀积。虫咸寒,破血

行瘀之功与虻虫、水蛭同,但长于治络中干血,对干血痨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身体羸瘦之证甚宜。因

虫生于下湿土壤中,善攻孔穴,故能攻络活血;瓦楞子咸平,长于化除胃脘之瘀血。鳖甲咸平,能消胁下癥积;又由于色青入肝,味咸入肾,又为水族介类,故有益阴潜阳之功,长于治癥积瘀滞而阴虚出现瘀热者。穿山甲咸寒,长于通经活络,消癥破积,并能消痈排脓且功力甚猛。

5 典型病案

谢某某,男,68岁。素患有高血压病,1998年

3月26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左半身不遂,经抢

救治疗后,神志清醒,但仍有左侧偏瘫,口眼歪斜。坐车护送来我诊所继续诊治,诊得脉象沉缓涩、舌质红、苔白厚、现证左半身麻木,头痛,口和,大小便正常,是乃气血虚,瘀阻脉络所致。治以补养气血,祛瘀通络,兼以镇肝之品以降压。处方:黄芪30g,当归尾10g,赤芍12g,川芎10g,制首乌

2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5g,石决明30g,

生杜仲20g,怀牛膝15g,生龙骨25g,生牡蛎25g,丹参15g 。上方服10剂后复诊,头痛解,左半身麻木减轻,瘫肢略能活动,口眼歪斜已好转,舌已不红。原方去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丹皮,加桂枝8g,制川乌10g 。守服上方,有时以乳香、没药、白芍、桑枝和丝瓜络等加减治疗约5月,口眼恢复正常,左侧上下肢活动基本恢复,能自己来诊所就诊和做一些较轻的家务活,6年后随访,基本恢复如常人。

中风后遗证,在临床表现无论是闭证或是脱证。在开窍或固脱之后,患者神志虽然清醒,往往留下后遗证,如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或言语不清,患者十分痛苦。本例中风之后,左侧偏瘫,口眼歪斜,为气血亏虚,瘀阻脉络,予益气养血,祛瘀通络,佐以镇肝潜阳,使肝阳平和,头痛得解之后,去镇肝药物。再加温通经络之川乌、桂枝,该方虽说是益气养血,重点则在逐瘀通络,气血充足,瘀去络通,左侧偏瘫恢复。

参考文献

[1]邹学熹.中医五脏病学[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1~114

[2]许济群,王绵之.方剂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50

[3]谢观.医学大辞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

10,7;3545

[4]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18

[5]王清任.医林改错[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4

(收稿日期 2010-05-08)

43・四 川 中 医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 onal Chinese M edicine

2010年第28卷第9期

Vol 128,No 19,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