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学说
净血疗法
净血疗法古代文明依水而生,人类傍水而居。
我们的身体离不开水,河流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输送物质、排除废物、调节气候、提供食物。
在我们的身体里也有这样一条河流,它不断循环流动,运输养份也传输代谢废物,这条河被我们称之为血液。
血液遍布全身,非常密集,一个人所有的血管(静脉、动脉、微循环、毛细血管)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两圈半。
血液把营养输送到每个器官同时把废物带走。
血液的交换对象就是组织液,组织液围绕着细胞交古代文明依水而生,人类傍水而居。
我们的身体离不开水,河流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输送物质、排除废物、调节气候、提供食物。
在我们的身体里也有这样一条河流,它不断循环流动,运输养份也传输代谢废物,这条河被我们称之为血液。
血液遍布全身,非常密集,一个人所有的血管(静脉、动脉、微循环、毛细血管)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两圈半。
血液把营养输送到每个器官同时把废物带走。
血液的交换对象就是组织液,组织液围绕着细胞交换养分和废物。
组织液和细胞的交换顺利并且正常的话,我们的身体就能获得最好的肌能;如果送来的组织液不够清洁,代谢废物又不干净的话,细胞就不可避免的被污染。
长寿在清不在补,血好才是真健康人体80%的垃圾在血液中,只有20%的垃圾能从肠道中排除;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不是体内缺乏某中物质或营养,而是因为血液质量太差。
血液质量差,肌体组织、细胞就得不到充分的营养和氧气。
“病人的本能”是人类肌体都具备的自我修复功能,为医之道,就是从根本上调动肌体的内在潜能,通过对人体内部及时清污排废增强肌体自我免疫功能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既然生命之毒无从逃避,有没有想过,定期给你的体内微生世界做全面的垃圾清理?“活血化瘀”不能代替净化血液。
瘀不排除那是治标不治本,最终必然引起微循环障碍,使得新陈代谢减退,各器官功能最终受累衰竭。
类似的作用使体内毛细血管脆性增加,造成血管容易破裂,可直接导致心脑血管有关疾病的发生,血液垃圾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隐患。
论瘀血
瘀血的定义: 凡离开经脉的血液,未能及时排出或 消散,而停留干某一处或血液运行受阻, 壅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 态.失却生理功能者,均属瘀血。
(一)对瘀血概念和本质的认识 瘀血的本质: 1、凝滞内结之血; 2、离经之血; 3、污秽之血;
(一)对瘀血概念和本质的认识 1、凝滞内结之血:
是指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迟缓、阻滞、
3.隋唐瘀血学说的成长时期 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记载了不少瘀血 有关理论。如“风冷客于经络,搏于血气,血 得冷则壅滞,故令月水来,不宣利也”(《妇 人杂病诸候》),指出了因寒致瘀是妇人月经 不调的发病机理。
(二)对瘀血学说发展的历史沿革认识
唐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 前的医学成就,其中有许多瘀血方面的论述。 《千金方》还创立了大黄汤、蒲黄汤、破血下 癥汤等数十首活血化瘀的方剂,成为治疗温病 血瘀、热入血分之主方。 故在隋唐时期,瘀血学说虽无重大突破, 却创立了不少活血化瘀有效方剂,推动了瘀血 学说的发展。
(二)对瘀血学说发展的历史沿革认识
5.明清瘀血学说的成熟时期 唐容川在《血证论》中对瘀血的概念及瘀血 与新血之关系有精辟的论述,对瘀血病证之治 疗也有独到见解。如强调以瘀血发生不同部位 进行辨证。如“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周身 作痛,⋯⋯瘀血在上焦,⋯在下焦则季胁少腹 胀满刺痛。”此外,他还认为“止血、消瘀、 宁血、补血”是治血症的四大原则。
(二)对瘀血学说发展的历史沿革认识
2.先秦两汉瘀血学说的奠基时期 该时期张仲景总结秦汉以前医学理论,结 合自己临床实践,首次提出了“瘀血”这一病 名,详细地描述了瘀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 总结了瘀血的辨证论治规律。如“病人胸满, 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 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金匮要略·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 治第十六》);还创制了一批疗效确切的方剂, 如大黄蛰虫丸、鳖甲煎丸 。
中医病因学说--瘀血
中医病因学说--瘀血本文参考人卫出版社《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总结整理而成。
瘀血的含义瘀血是血行滞缓或凝结体内的病理产物,属继发性致病因素。
既包括体内的离经之血,又包括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运行不畅之血。
瘀血是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其形成之后,又成为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
血瘀的含义古称血液运行迟缓,血行不畅为血郁,血液瘀结停滞而成积为血瘀,今统称血瘀,不予严格区分。
血瘀的概念,重在说明血行运行的状态和过程。
瘀血的形成血与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两种最基本的物质,血行脉中,周流全身,赖气的推动固摄。
所以,凡能影响气之运行致其升降出入失常者,亦可有碍于血。
因于推动无力,则血行迟滞;因于固摄失权,则血溢脉外,皆可形成瘀血。
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统摄、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与五脏皆相关联,故脏腑功能失调,都能导致血行障碍,形成瘀血。
瘀血之形成,又有急、缓之分。
一般以发病30天内的为急性瘀血,如出血性疾病突然出血而致的瘀血,外伤及大手术所致的瘀血,暴怒而引发的中风等,均起病急骤,瘀血可在短时间内形成,为急性瘀血。
若疾病过程达半年以上所形成的瘀血,则称之为慢性瘀血,所谓“久病多瘀”,指多种慢性疾病,病程久远,常常在某种程度上兼有瘀血,或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影响气血运行而致瘀血形成。
以下是导致瘀血形成的主要始发因素。
1.气虚气有推动、固摄、温煦、卫外、气化等功能作用。
卫护于外,免受外邪袭扰;温煦于里,促进气化的正常进行;推动固摄,相反相成,使血行于经脉之内而不致外溢。
故当气虚之时,脏腑衰弱,卫护无力,外邪乘虚而入,影响脏腑,阻滞气机,可致瘀血。
血不得温煦而凝滞,或推动无力而迟缓,或固摄无权而外溢,皆可形成瘀血。
如心气不足,可见心血瘀阻;脾失统摄,则见皮下出血及内脏瘀血等。
气虚引起的瘀血,有一个著名的方剂“补阳还五汤”,是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里面的方子。
组成有黄芪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红花一钱,桃仁一钱。
【优秀文档】第七节,淤血
第七节,淤血
瘀血,又称败血,是人们体内血液代谢障碍形成血液停积的病理产物,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处理好瘀血问题呢?在中医中瘀血又是有着怎样的医学含义呢?今天三九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的学习一下传统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瘀血的相关知识。
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交替和相互转化。
由原始致病因素所引起的后果,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另一些变化的原因,成为继发性致病因素。
痰饮、瘀血、结石都是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它们滞留体内而不去,又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各种新的病理变化,因其常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故又称继发性病因。
一、瘀血
(一)瘀血的基本概念
瘀血,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成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而存在于体内。
故瘀血又是一种继发性的致病因素。
瘀血证则是由瘀血而引起的各种病理变化,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一般认为,因瘀致病的叫血瘀,因病致瘀的叫瘀血;先瘀后病者为病因,先病后瘀者为病理。
这种区别似无重要的意义,故统称瘀血。
(二)瘀血的形成
1.外伤:各种外伤,诸如跌打损伤、负重过度等,或外伤肌肤,或内伤脏腑,使血离经脉,停留体内,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体外,或血液运行不畅,从而形成瘀血。
2.出血:或因出血之后,离经之血未能排出体外而为瘀,所谓离经之血为瘀血。
或因出血之后,专事止涩,过用寒凉,使离经之血凝,未离经之血郁滞不畅而形成瘀血。
3.气虚:载气者为血,运血者为气。
气行血行,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滞致瘀。
或气虚。
瘀血学说
瘀血学说瘀血学说是研究瘀血产生的病因病机及血瘀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的一门学说。
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之一,也是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活血化瘀”疗法运用于临床日趋广泛,并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绩,引起了基础医学、药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的极大兴趣与关注。
一、瘀血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瘀”最早的记载见于《楚辞》;汉《说文解字》谓:“瘀,积血也。
”中医典籍中最早出现“瘀血”一词的是东汉张仲景之《金匱·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而与瘀血相关的论述则又可追溯到《内经》,随着后世历代医家的研究拓展,瘀血学说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具体治法都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充实,并在中医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一)对瘀血概念和本质的认识1.瘀血的概念在中医学文献中,可见“瘀血”、“瘀血证”;“血瘀”、“血瘀证”以及“瘀”、“瘀证”等提法。
而其中所反映的含义和概念相同与否,一直是争论的焦点问题。
在认为三者之间含义各具的观点中,大致又可分为两种意见:一种为“因果”说,认为“血瘀”是指因瘀致病,为因;而“瘀血”系因病致瘀,为果。
另一种或姑且称之为“层次”说,如王瑞林[1]认为“瘀”的概念范围最广,“血瘀”次之,“瘀血”最小。
在证的方面,有因于血的血管内血瘀证及因于脉的血管外血瘀证之分;除此之外,陈可冀等[2]还认为,“瘀”的概念中,不仅包括血的“瘀”,尚涵盖了气的“瘀”,即所谓的“瘀血”或“血瘀”,“气瘀”或“气滞”。
至于“瘀血”和“血瘀”的区分,似乎并无本质的不同,但考虑到西医中亦有“瘀血”的概念,以及其与中医学中“瘀血”概念的差异,陈氏认为中医学在“瘀血”与“血瘀”两个提法中,统一采用“血瘀”较为妥当。
2.瘀血的本质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在脉中不断循行流动,“如水之流”,并保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即所谓“正常的度”。
在这一认知中,包含了“脉”与“血流”的内容,其中任何一方发生改变,均可导致血在脉中循行流动偏离正常的范围,即“血行失度”。
《医林改错》五祛瘀活血方之临床应用
《医林改错》五祛瘀活血方之临床应用《医林改错》是清代富有革新思想的著名医家王清任的代表著作,该书以特有的瘀血学说而闻名遐迩。
其中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关于瘀血症的证治。
王清任认为,气和血是人体的重要物质,主张:“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无论外感、内伤……所伤者,无非气血。
气有虚实……血有亏瘀”,在这一思想主导下,结合古人的理论和其自己的实践经验,广泛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突出地表现在丰富和发展了补气活血和祛瘀活血等治疗法则,把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等治疗方法结合使用,在古方的基础上,创制了三十多首方剂,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全书列方33首,其中除2首外用方外,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方剂有22首,至今仍被临床广泛使用。
《医林改错》所述祛瘀活血法中,立“通窍活血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瘀之症,立“血府逐瘀汤”治血府血瘀之症,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症,还有“少腹逐瘀汤”和“身痛逐瘀汤”等,各方都用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等,它们均具有较强的活血逐瘀、止痛作用。
此五方至今仍临床应用甚广,而在组方和功效、主治上又有所侧重和不同。
1 通窍活血汤方由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鲜姜、红枣、麝香组成。
方中桃仁、红花能活血通经,祛除瘀滞,是一切血瘀症通用的基本药物,也是王清任在各活血化瘀方中的必用药;赤芍能通顺血脉,行血中之瘀滞,与桃仁、红花配伍用于瘀滞重者最为相宜,但方中用量仅只一钱,说明王清任用之重在辅佐活血,使血活而瘀自破除,且赤芍味苦微寒,借以缓和方中其他药物的辛温之性;川芎辛温香窜,功能行气活血,乃血中之气药,与桃仁、红花、赤芍配伍使用,加强行血散瘀的作用,与麝香合用,可以增强通窍之力,所以朱丹溪认为它有“通阴阳气血”之功;方中麝香性味辛温馨香,能开诸窍,通经络,兼以活血散瘀,尤其与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等相配,更能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王清任强调指出“此方麝香最要紧”;葱姜辛散,能通达上下、表里之血脉,故为通旭活血之品;姜枣配合,可以补脾益胃,缓和方中其他辛香过烈之性;大枣甘缓,能益血止血;酒乃辛散之品,善通血脉,如汪昂所说:“用为响导,可行一身之表,行药至极高之分。
浅谈王清任“瘀血”学说及临床辨析
t 18 r y, 9 5.
[ ] R p al J K t nG. f c o a rl cur g repn is l yric 9 ahe , ut Ef t f t ayocri i reod y r z T a e nu l n tt ge hi
Ju a or l n
o f
P yoh rp h ttea y
ad n
Ph t p a ma oo y, 0 3. yo h r c lg 2 0
[0 F ja aY, aa t M t si Gyyrin ihbt telt 1] ui w Skmo M, as ht M. lcr z n ii h yi s o u a hi s c
际标准。 l 0月 l 日) 0 .
[ ] 《中 医药 创 新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 0 6—22 2 20 0 0年 ) 》科技 部 、 生 部 、 家 中 卫 国 医 药 管理 局 、 家食 品 药 品监 督 管理 局 等 国务 院十 六 个 部 门联 合 发 布 国 《中 医 药创 新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 0 6—22 20 0 0年 ) . 》 『 ] 贾谦 , 彩 , . 药 系 列 标 准 的 完 善 及 国 际 化 推 进 战 略 . 国 中 医 药 3 曹 等 中 中 信 息 杂 志 ,0 2,( ) 20 9 1 . f 岳凤先. 41 中药与西 药优 势对比及未 来 药物 学发展趋 势.中医药战略地 位研讨会论文集. f ] 《中药现代化生产关键技术》 5 化学工业 出版社 ,0 2—0 0 . 20 4— 1 f ] 任德权. 6 《中药指纹 图谱质控 技术 的意义 与作用》中药新 药与临床 药 理 ,0 1年 5月 第 3期 . 20 [ ] 陈吉炎 , 7 陈师西. 执行 中药饮 片管理 办法( 试行) 的几点措施. 中国医院 药学 杂 志 ,9 7 0 )5 6— 3 . 19 ( 8 :3 5 9 [ ] Sin a de FeeisU i ra 5一rno l em to p et cn 8 t w ntrH. rsnn nv sl e e a ni ehdfr xr t g i n ai
血瘀学说——精选推荐
瘀血学说在癫狂症中的运用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郝晓明目前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但精神负担加重。
“癫狂”一症患病率也有增加倾向。
本病类似于现代医学之精神分裂、情感障碍性精神病、周期性精神病、感染性精神及抑郁症病等。
该类疾病可使人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危害他人。
给社会及家人造成极大的影响。
关于癫狂症的病因病机,自古至今,都尊痰症者多。
追溯古人,亦曾用吐、下等法治之,其理论基于痰迷心窍。
然古代诸多医家,用血瘀学说指导临床,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癫狂取得了良好效果。
今就血瘀学说在癫狂症中的运用浅谈如下:一.瘀血于癫狂的关系:瘀血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学说。
瘀血的病机贯穿于癫狂症的整个过程,也可为癫狂症的某一个阶段,其病机多属情志为患,以郁怒为先,伤及气血,而为肝郁、气滞、血瘀。
两者互为因果,瘀血内伏,气机被阻,升降失常,脏腑因之失和,经络不通,而成灵机逆乱,脑窍失用,神志失常,发为癫狂。
从临床看,癫狂早期虽无瘀血症,但病久必有血瘀的特征,因久病入络,久病必瘀。
情志为患,伤在气血,而致血瘀,瘀血内阻,气血失于冲和,灵机不正,脏气不能入脑,则发为癫狂。
二.历代医家对血瘀与癫狂的认识:仲景有“热入血室”,“下焦蓄血”致狂之训。
王肯堂《证治准绳·蓄血篇》云:“夫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
创“污血”说。
明·龚廷贤《万病回春·癫狂》篇云:“妇人癫疾,歌唱无时,踰墙上屋者乃营血迷于心包致也。
加味逍遥散……加生地、远志、桃仁、苏木、红花主之”“一妇人发狂弃衣而走……加生地、桃仁、红花、牡丹皮,三剂而安的记载。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癫狂梦醒汤条下,首先明确提出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癫狂,为后世治疗癫狂症典定了一条新的思路。
清唐容川《血证论》冲气上逆,气逆血升,此血证之一大关键也。
当代名医临床精华·癫痫专辑》中,梁剑波云“妇人月经适期,热入血室,发狂,有近于现代医学的感染性精神病,亦属血瘀,然不是癫狂本病,……入桃仁、红花、苏木、远志、茜草……,以平肝化瘀。
中医内科学总结
一.感冒(伤风、冒风、冒寒),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疾病。
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
《素问·骨空论》曰:“风者百病之始也”。
《丹溪心法》提出本病病位在肺,治疗分辛温、辛凉两大法则。
病位在肺卫;基本病机:六淫入侵,卫表不和,肺气失宣。
以卫表不和为主。
治疗原则为解表达邪。
病程一般3—7日,多发于冬春两季。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一般感冒常见于青壮年,虚人感冒见于老年人,时行感冒(具有广泛的传染、流行性)见于任何年龄。
二.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
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病名见于《内经·素问》,《素问·咳论》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景岳全书》指出咳嗽分外感和内伤。
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病位: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治则:外感咳嗽治以祛邪利肺;内伤咳嗽治以祛邪止咳,兼以扶正。
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7.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三.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
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提出“哮喘专主于痰”。
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关系到脾肾肝心。
病机:痰阻气道,肺失宣降病理因素:伏痰是发病的潜在“夙根”。
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1.发作期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散加减2.缓解期1)肺睥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瘀血学说及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瘀血学说及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瘀血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创制的活血化瘀法在临床各科得到广泛的应用。
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为”心血瘀阻,血脉不通”,故以活血化瘀法治疗。
并根据其临床具体表现分别合以理气,散寒,益气,温阳,化浊之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标签:瘀血学说活血化瘀冠心病“血瘀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病症。
主要因为为血行不畅,淤积于局部而成。
临床表现为疼痛或刺疼,位置固定不移,可见口唇青紫,舌质暗或有瘀斑,舌下络脉曲张,脉弦或涩等。
活血化瘀法为治疗的基本大法。
新中国成立以前活血化瘀法主要用于跌打损伤和妇科病等症见淤血阻滞的治疗,而近些年研究证明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1、瘀血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瘀血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常见疑难杂症时,结合”久病多瘀”之古训,正确合理的使用活血化瘀法可以有显著的疗效。
中医对“瘀血”的认识始于《黄帝内经》[1],如:“血凝涩”、“血脉凝泣”、“脉不通”、“恶血”、“留血”、“血著”等30余种近似瘀血名称的记载,并在一些篇章里谈到了瘀血的产生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其治疗大法,《素问·调经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举痛论》:“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等等。
并提出了以疏通为主的基本治疗原则,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血实宜决之”,《素问·汤液醪醴论》:“去菀陈痤”,《素问·至真要大论》:“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至平和”等等,为瘀血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有丹参、桃仁、牡丹皮、赤芍、牛膝、红花、水蛭等30多种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为瘀血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药物基础;张仲景是瘀血学说的奠基人,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篇”中总结前人的经验,首先提出了“瘀血”名称,并用活血化淤法治疗各科疾病,其创制的诸多活血化瘀的名方,至今还在临床各科广泛的应用,如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等等;宋金元时期,瘀血学说有了新的发展,《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局方》等收集整理了很多活血化瘀的方剂;至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创立的一系列活血化瘀的方剂,治疗“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的通窍活血汤、治疗“胸中血府血瘀”的血府逐瘀汤、治疗”肚腹血瘀”的膈下逐瘀汤、治疗瘀血阻于少腹的少腹逐瘀汤、治疗久痹有瘀血的身痛逐瘀汤,组成了以活血化瘀为主要立方原则的“活血化瘀系列方剂”,对瘀血学说的完善起了重要的作用;经过历代医家的努力,瘀血学说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医家将活血化瘀法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等临床各科[4-5]。
关于《千金方》中淤血证概论
人“恶露不尽”亦可见”寒热往来“。对于如上诸种病变,每每精心细问。
他还认为嗅及“咳意腥臭”,望见形体“赢瘦”、“ 虚之黄瘦”、“ 身
体或如鸡皮” ,或见“经来青黄黑色水下,或如清水”、“赤白带下’’,
甚者可见“舌卷唇青"、“爪甲或青或黄或黑乌点”,此等皆淤血为患之明
证。在切诊方面,孙氏不但宗师前贤们的”切脉诊淤“的宝贵经验,更注意
物,无疑《千金方》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的确值得深入研究。
第一眉海峡雨岸蘖王繇思邈中臀蕖谕埴揄文集
三、 首创清解毒淤名方
众所周知,汉·张仲景所写的《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辩 证论治的名著,为历史医学家所推崇,为外感杂病的经典之作。孙思邈也是 终生渴求研究《伤寒论》,可惜直到晚年才得到其真本。但是他能在次之前 发《伤寒论》之未发,在《千金要方》中就创立了《伤寒论》正缺的如清解 营血分毒淤的犀角地黄汤(见《千金方要·卷十二·胆府》)。实为弥补了
淤血学说的提出最早源于《内经》,汉·张仲景在深入研究其机理的同 时,对其证治更是有所发挥。而孙思邈不但宗师其法,且敢于创新,在理法 方药等方面,都提出独创之见,大大丰富了祖国医学中的淤血学说及其证治 内容。为承师先贤、启迪后学做出了卓越贡献。下面仅就《千金方》中的淤 血证治作以浅略论述。分别从诊治注重整体观念及辩证施治、破血注重虫类 药物、独创清解毒淤方三方面简述。
的丹参、川芎、牛膝等药;而治疗“筋实极"(证见“两脚下满,满而痛不
共同主瓣
得远行,脚心如割,筋断折痛不可忍")则处以“丹煮散参方"或“地黄煎
方”,活血化瘀,通络舒筋(见《千金方要方·卷十·肝脏》)
临床上的淤血证发展到某一部分病症或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常表现为
120
E置
《黄帝内经》对血瘀病因和治法的论述
《黄帝内经》对血瘀病因和治法的论述血瘀是指中医辨证中的一种证型。
血瘀即血液运行不畅,有瘀血。
血瘀证可见于很多种疾病。
一般而论,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
《内经》书中虽没有血瘀名词,但已出现凝血、血苑、恶血、留血等记载,《内经》所论之瘀血涵盖了多种内外因素导致的血行缓慢及血不循经两个方面,并作为致病因素而导致多种临床常见病症.在治疗上,《内经》不仅提出了治疗总则及辨证治疗原则,还提出了药物、温灸、按摩、刺络放血等多种治疗方法,为后世瘀血学说及活血化瘀治则治法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现将其对瘀血的病因及治法归纳如下:病因1外感致瘀:《素问·调经论》“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
”《灵枢·痈疽》“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说明外感寒邪,人体阳气受损。
失去温煦推动之力,血流不畅,停而为瘀,2外伤致瘀《灵枢·贼风》: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
则血气凝结。
《素问·刺腰痛》: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
3情志失调情志失调致脏腑功能、阴阳气血失于调达,导致气血逆乱、气滞血瘀,《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大怒伤肝,肝不藏血,血溢于脉外,停积不去则为瘀。
过度忧虑,则肝郁脾虚,初病在经,久病入络,肝风入络,气滞血瘀。
4出血致血瘀《灵枢·百病始生》“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抟,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
”《素问调经论》“孙络外溢,则有留血”。
离经之血即为瘀,血既离经,已于机体无益而反有害。
后世《血证论》说:“世谓血块为瘀,清血非瘀;黑色为瘀,鲜血非瘀;此论不确。
盖血初离经,清血也,鲜血也,然即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
5饮食不当致血瘀《素问生气通天论》“膏粱之变,足生大疔”,《素问五脏生成论》“是故多食咸,脉凝泣而变色”,暴饮暴食、恣食肥甘厚味,而损伤血脉,影响血行,6久病致瘀《素问痹论》”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而不通”治法:《内经》中有关瘀血治疗大法的内容概括为:①攻下逐瘀法,用于治疗瘀血邪热在内,且病情较重之证;②温经化瘀法,《素问·调经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淤血十三因
瘀血之命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在《内经》有“恶血”“留血”、“血枯’,、“凝血’,、“着血”、“蛆血”等。
《说文》谓:“瘀,积血也”,所谓瘀血,已非正常生理之血,乃机体受邪后或积渐而成的病理产物。
大凡瘀血:一是离经之血蓄积脏腑体腔或经络滕理之间或排出体外,如蓄血、干血、跌打损伤等;一是指瘀血宿积脏腑经络形成的肿块,如疟母、瘕积等;三是血液因受邪而变为污秽,或为血脉肌肉坏死组织,如肺痈、肠痈、产后恶露等;四是血行涩滞迟缓,血脉不畅,如血痹、胸痹、肝着、痛经、闭经等。
《金匮·惊悸吐蛆下血胸满瘀血病》篇,对瘀血症状作了集中描述,结合其他篇章有关内容,瘀血之症状与体征有:两日暗黑,唇舌青紫,舌下静脉疲块,皮肤甲错,皮下瘀斑;出血性者有血块或脓血,或痈脓,或大便色黑,或尿血;狂躁,谵语,健忘;口燥漱水不欲咽;胸或腹部不胀满而患者自觉胀满,或局部刺痛,或腹腔可触及积块;四肢麻木或疼痛或重滞;脉涩滞迟缓等。
瘀血形成原因,一般认为是气虚、气滞、血寒、血热、外伤等,但《金匮》对导致瘀血的病因认识更为广泛具体,结合有关瘀血证候及治疗用药,可将致瘀之因概括为十三因。
1风邪致疲当肌表感受风邪不能即时解散,可随患者自身体质之差异,深入血脉或脏腑致瘀。
风为阳邪,进入血脉后,一则行走迅速,鼓荡不羁,易致血液妄行而离经;一则热灼血干,可形成瘀热结滞。
如《金匮·妇人杂病》腹中痛,方用红兰花酒方,即妇人经后或产后气血本不足,邪风乘虚侵入腹中,与血气相搏,使气阻血瘀,则腹中刺痛。
治用红兰花酒方径直活血消瘀止痛,使血脉通畅,不祛风则风邪自散。
这给治疗有关邪风入侵筋脉、关节、脏腑致血脉瘀阻疾患,指出了治疗关键。
后世_的“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火”即导源于此。
热入血室,即妇人适值经期而肌表中风,或中风后适值月经来潮,邪风乘血室空虚而入侵,致邪热与血相结,形成血室瘀热,治用小柴胡汤转邪外出,使邪热解,则血结自散,或针刺期门穴以泻血室瘀热。
中医瘀血与西医淤血''及相关名词
中医"瘀血"与西医"淤血"及相关名词
作者:朱建平, Zhu Jianping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100700
刊名:
中国科技术语
英文刊名:CHINA TERMINOLOGY
年,卷(期):2007,9(6)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4条)
1.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 2000
2.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 2005
3.许慎;段玉说文解字注 1981
4.辞源 1983
5.《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 2000
6.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 1933
7.《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文大辞典(大陆翻印本) 1982
8.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1978
9.邝贺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症状学 1986
10.范晔后汉书·杜笃传 1997
11.董郡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病理学 1986
12.金魁和汉英医学大词典 2004
13.Douglas N Anderson;白永权道兰氏英汉医学辞海 1998
14.王叔咸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肾脏病学 1983
引证文献(1条)
1.余文海一个重要的学术平台[期刊论文]-中国科技术语 2008(3)
引用本文格式:朱建平.Zhu Jianping中医"瘀血"与西医"淤血"及相关名词[期刊论文]-中国科技术语 2007(6)。
一贯堂医学
《一贯堂医学》之体质观 ZT(2013-03-20 09:41:02)转载▼森道伯创立的一贯堂医学认为还存在证型体质,这种体质是出生时决定的,疾病的发生由各种证型体质所决定,称为先天之证。
对于这种先天之证,可以应用药物针对体质进行预防。
在发病时,应用针对体质的药物和针对证的药物进行治疗.这也属于方证根对范畴。
一贯堂医学将现代人的体质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淤血证体质,第二类为脏毒证体质,第三类为解毒证体质。
这种体质学说是后世派的观点,兹分述如下:1.淤血证体质:淤血证是病变,具有易出现这种病变的体质,称为淤血证体质。
汉方医学认为.淤血证体质,又叫淤血保持者,其在发病前腹胶内就有淤血蓄积,而这种淤血的存在是引起淤血证的内因,不存在淤血或者轻度存在的人.即使有外因侵袭(如细菌性外因等)也无患淤血症的危险,或者机会很少.。
例如,老人在室内摔倒,因而诱发中风,是因有淤血存在,小儿虽摔倒受外伤但很快治愈,因为不存在淤血之故。
淤血证体质虽与遗传有关,但中年以后更容易表现出来,女性尤为多见。
淤血证体质易患高血压症,脑血栓症,心肌梗塞症、动脉硬化症、痛风、风湿症、肝炎、肝硬化等,如早期给以驱淤血剂,可以预防这些病的发生,这就叫治未病。
一贯堂医学多用通导散(大黄、芒硝,权壳、厚朴,甘草、当归、红花、苏木、陈皮、木通),故通导散证体质是淤血证体质的代表。
判断有无淤血,首先是通过腹候(也叫腹证)来确定,其他外在症状和脉候(又称脉证)也可资参考。
通导散证体质一般表现为:体质上有胖有瘦,面色有红有苍白,指甲暗红或黄白等,但以肥胖,面色红,指甲暗红为主。
脉象一般为细实。
腹诊为从心下可触及两条相当于腹直肌的痉挛性肌束,也可有脐下膨满或全腹膨满。
有地滋氏进一步将瘀血证体质分为各种类型;(1)桃仁承气汤淤血:休格较好,骨骼稍粗大,助骨下角宽,皮色白,肌理不太粗糙也不太细腻,不是虚胖,也不是实胖,面色佳,两颊红,腹部有明显淤血。
(2)桂枝茯苓丸淤血证:体格、体力中等,面色接近健康,腹部有轻度淤血。
泻血疗法穴位详解
1、泻血疗法是自古以来被全世界很多民族和国家验证有效的自然疗法。
瘀血学说肇始于《内经》,奠基于仲景;《内经》有血泣及恶血之论,仲景《金匮要略》有瘀血之命名。
万病根源在于瘀,人之所以疼痛部位不同, 患的疾病不同,就是因为不同的地方被瘀血堵塞,中医认为不通则痛。
把这些瘀血疏通,供血正常,人体各器官恢复正常功能,病痛就会自然消失,人自然变得健康美丽。
2、泻血疗法原于经络学、针灸、拔罐。
其理论是在向人体各个器官供血末端最易淤塞的51个通道上,系统并针对性泻出体内的寒滞及瘀血,使全身气血畅通,则向全身各器官正常供氧和输送营养,气血顺畅了,各器官就能发挥正常功能,很多相应病痛就会自然消失。
经十九年的邻床证实:泻血疗法可治愈人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常见病和疑难杂症。
并且操作简单、见效快、治愈率高、治病彻底、不易反弹,且无任何副作用!是人人都能学会的自然疗法!中医采用各种手法和中草药活血化淤;西医采用对抗方式作用于已经产生的病灶甚至开刀手术;泻血疗法是另一种我们可以选择的自然疗法!瘀血:堆积在毛细血管中,堵塞血液循环不流动的坏死的血。
泻血:利用相关设备配合拔罐器,抽出坏死的瘀血。
二、泻血疗法的历史渊源泻血疗法在中国古代也称作“刺血疗法”。
【先秦两汉】我国古代最早记载刺血治病的文献,为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和《脉法》。
在大量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古代医家不断总结经验,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铜铁器的出现,针具也从石制向金属制造转变,于是产生了刺血疗法的理论。
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有关针刺治疗的条文,几乎半数以上均涉及刺血方法。
在全部一百六十二篇中,约有四十余篇对针刺放血进行了论述。
其内容包括针刺放血的名称、原则、针具、适应症、取穴部位、操作方法及禁忌症等,并探讨了刺血治病的机理。
其中不少为后世所遵循,如“宛陈则除之”的刺血原则,以实热病为主的适应证候,以循经取穴、表里经取穴、局部取穴为重点的取穴方法,以点刺、散刺、挑刺等为主要刺法的操作方法等,迄今仍不失其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根据病种、病性等选方用药;
② 注重行气理气;
病
性
病
种
部
位
理气祛瘀法; 益气祛瘀法; 养血祛瘀法; 散寒(温经) 祛瘀法; 清热(凉血) 祛瘀法; 滋阴祛瘀法; 补阳祛瘀法;
祛瘀利水法; 止血祛瘀法; 消痈祛瘀法; 疗伤祛瘀法; 消积(软坚) 祛瘀法;
通脉祛瘀法; 理肺祛瘀法; 理胃祛瘀法; 通腑祛瘀法; 通窍祛瘀法; 通经祛瘀法; 和络祛瘀法;
传统中医的认识: 是指“血行失度”,即血在脉中循行流动失去正常 的度。 现代活血化瘀研究认为: 是指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以及体内存 留离经之血,并由此而产生的机体组织形态和功能的 病理改变。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探讨瘀血的本质:与血液循环和 微循环障碍、血栓形成、代谢失调、免疫功能障碍、 血液流变性异常、体液调节功能和内分泌紊乱等有关。
1988年: 1、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2、典型涩脉或无脉。 3、痛有定处(或久痛、锥刺性痛或不喜按)。 4、瘀血腹证。 5、癥积。 6、离经之血(出血或外伤瘀血)。 7、皮肤粘膜瘀血斑、脉络异常。 8、痛经伴色黑有血块或闭经。 9、肌肤甲错。 10、偏瘫麻木。 11、瘀血狂躁。 12、理化检查具有血液循环瘀滞表现。
女 10 2 5 2 5 10 5 10 5
男 女 脐旁压痛抵抗 左 5 5 脐旁压痛抵抗 右 10 10 脐旁压痛抵抗 正中 5 5 回盲部压痛抵抗 5 2 乙状结肠部压痛抵抗5 5 季肋部压痛抵抗 5 5 痔 疾 10 5 月经失调 10
陈可翼等定量血瘀证诊断标准记分方法
19分以下为非瘀血证;20-49分为轻度瘀血证;50分以上为重度瘀血证 舌质紫暗 少腹部抵抗压痛 脉涩 黑便 病理性肿块 舌下静脉曲张 脉结代 无脉 腹璧静脉曲张 皮下瘀血斑 月经色黑有块 持续心绞痛 一般固定性疼痛 口唇齿龈暗红 细 络 手足麻木 (轻)8 (重)10 (轻)8 (重)10 10 10 10 (轻)8 (重)10 8 10 10 (轻)8 (重)10 (轻)8 (重)10 10 8 6 5 5 手术史 5 腭粘膜征阳性 (轻)4 (重)5 肢体偏瘫 (轻)5 (重)7 精神异常 (烦躁)4 (狂躁)8 皮肤粗糙 (轻)4 (重)5 全血粘度升高 10 血浆粘度升高 5 体外血拴干重增加 10 体外血拴湿重增加 8 血小板聚集性增高 10 血栓弹力图异常 10 微循环障碍 10 血液动力学障碍 10 纤溶活性降低 10 血小板释放功能亢进 10 病理切片示血瘀 10 新技术显示血管阻塞 10
[说明] 1、具有以上任何一项可诊断为血瘀证。 2、各科血瘀证诊断标准另行制定。 3、有关兼证应注意整体辨治。
日本标准(寺泽捷年等)
判定:20分以下为非瘀血证;21分以上为瘀血证;40分以上为重度瘀血证。
男 眼圈色素沉着 10 颜面黑色 2 肌肤甲错 2 口唇暗红色 2 齿龈暗红色 10 舌质紫暗 10 细 络 5 皮下溢血 2 手掌红斑 2
(二)对瘀血病因病理的认识
瘀血既是一种病理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 寒 热 气(气滞、气虚) 外伤或出血 其他(七情过激、劳逸失度、饮食不节、 久病、怪病、失治等)
(三)对瘀血诊断的认识
1、病史(病程、病因) 2、症状(疼痛、少腹胀满、神经精神症状等) 3、体征(舌质、瘀斑、出血、肿块、脉象) 4、现代瘀血诊断的研究: * 诊断标准 * 诊断常用的一些指征 目征、耳征、腹征、腭粘膜征等
3、污秽之血:
是指已丧失正常血液的功能,并停留体内致瘀之血。
《内经》:“恶血”、“衃血” 《证治准绳》:“污秽之血为瘀血” “百病由污血者多”
现代研究:
• 外源性“污秽之血”: 由生物、理化等因素所“污染”的血液,如各种 致病微生物及其内毒素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纤溶系 统、激肽和补体系统等;许多无机或有机化学物质, 如CO与血红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形成碳氧血红蛋 白;创伤、大手术、大气压改变等物理因素,启动外 源或内源凝血系统。 • 内源性“污秽之血”: 由重要脏器衰竭引起自身代谢产物在血中堆积; 如尿毒症、肝硬化、高血脂症、糖尿病等。
幻灯片
二、其它依据: 1、肌肤甲错(皮肤粗糙、肥厚、鳞屑增多)。 2、肢体麻木或偏瘫。 3、精神狂躁。 4、腭粘膜征阳性(血管曲张、色调紫暗)。 三、实验室依据: 1、微循环障碍。 2、血液流变性异常。 3、血液凝固性增高或纤溶活性降低。 4、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或释放功能亢进。 5、血流动力学障碍。 6、病理切片示有瘀血表现等。 7、特异性新技术显示血管阻塞。
一、瘀血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一)对瘀血概念和本质的认识; (二)对瘀血病因的认识; (三)对瘀血诊断的认识; (四)对瘀血论治的认识;
二、瘀血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对瘀血概念和本质的认识
瘀:《说文解字》:“瘀,积血也。” “瘀血”一词始见于《伤寒杂病论》; “瘀”、“血瘀”、“瘀血”、“瘀血证”
* 瘀血
病
性
病
种
部
位
益气活 行气活血法; 养血活血法; 养阴活血法; 温阳活血法; 散寒活血法; 清热活血法;
止血活血法; 消癥活血法; 利水化瘀法; 通痹化瘀法; 消肿化瘀法; 疗伤化瘀法; 消痰化瘀法;
耳
耳垂皱折:耳垂出现屏间 切迹向耳垂边 缘斜行走向的 皮肤皱折。 耳前皱折:耳前皱折纹二 条以上。 外耳道毛:外耳道粗黑耳 毛一根以上。
征
目
征
评
分
目周围皮肤色调 球结膜微血管扭曲或呈波浪状畸形
暗红 5 青紫 10 >3条 5 >6条10
或畸形显著
球结膜微血管怒张,粗细不一或呈瘤状>3条 5 >6条10 球结膜微血管呈网状畸形范围 >1/8球结膜区 5 >1/4 10 球结膜血管色调 暗红 5 青紫 10 球结膜出血点 5 出血、瘀点 10 球结膜报伤点 1~2个 5 >3个 10
* 瘀血证
传统中医的认识: 是指“血行失度”所致的各种有关的临床综合病 症。 现代活血化瘀研究认为: 是指因瘀血内阻而产生的一系列的临床症候群。 对于临床尚缺乏症状或体征,而表现有高凝滞血 症或高凝血功能状态者之血;
2、离经之血; 3、污秽之血;
2、离经之血:
是指血离经脉,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丧失正常 血液功能,停留体内成为病理产物之血。 《血证论》:“离经之血,与好血不相合,是 谓瘀血。“
现代研究:
• 各种出血 内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外源性凝血 系统被启动(组织严重破坏,大量组 织因子进入血液)。 •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某些脏器的血管畸形,各种新生 物的血供,脏器移植,血管搭桥再通等 供血不足、缺氧导致“无出血性离经之血” • 子宫内膜异位、宫外孕、子宫肌瘤、功血、产后恶露 不尽等。
1、凝滞内结之血:
是指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迟缓、阻滞、凝聚。 《内经》:“血滞则不通”、“血凝而不流” 《金匮》:“内结为瘀血”
现代研究:
• 血液流变性异常: 红细胞的流变性异常,白细胞的流变性异常; 有人认为白细胞流变性异常对血液的粘稠聚凝反 应较之红细胞流变性更敏感、准确。 • 血流动力学改变: 心输出量、每搏量、心指数、各器官血流量、甲 皱、球结膜、舌等微循环的改变。 • 血栓形成及动脉管腔狭窄: 血小板形态功能的改变、凝血活性增强、抗凝血活性降 低;动脉壁脂质沉积、管璧平滑肌细胞过渡增生及血小 板聚集等造成动脉管腔狭窄。
(四)对瘀血论治的认识
1、瘀血的治法用方;
2、瘀血的药物分类应用; 3、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实践;
江苏周仲英活血化瘀十九法:
• 辨病理因素七法: 理气祛瘀法; 散寒(温经)祛瘀法; 清热(凉血)祛瘀法; 补阳祛瘀法; 益气祛瘀法; 养血祛瘀法; 滋阴祛瘀法;
• 按病变部位十二法: 通窍祛瘀法; 通脉祛瘀法; 理肺祛瘀法; 消积(软坚)祛瘀法; 理胃祛瘀法; 通腑祛瘀法; 祛瘀利水法; 通经祛瘀法; 和络祛瘀法; 止血祛瘀法; 消痈祛瘀法; 疗伤祛瘀法;
① 根据部位选方用药; ② 注重行气,且通过行气药的配伍来体现其分部的 意图; ③ 活血化瘀的基本药物是: 桃仁 红花 赤芍 川芎 当归
少腹逐瘀汤 —— 活血化瘀:赤芍 川芎 当归 治少腹积块疼痛 蒲黄 灵脂 没药 等虚寒性血瘀证 温经行经:小茴香 肉桂 干姜 理 气:延胡 身痛逐瘀汤 —— 活血化瘀:桃仁 红花 川芎 治痹证 当归 灵脂 没药 祛风除湿:秦艽 羌活 牛膝 通经止痛:地龙 理 气:香附
四、判断标准
凡符合以下条件者可诊断为血瘀证:
1、具有主要依据二项以上。 2、具有主要依据一项,加实验室依据二项或其他依据 二项。 3、具有其它依据二项以上,加实验室依据一项。 [说明]
临床血瘀证常有兼证,如气虚血瘀、气滞血瘀、 痰阻血瘀或寒凝血瘀等,临床可根据中医理论及其他 有关标准进行辨证,作出兼证诊断。
记分值:<19分 阴性; > 20分 阳性(20~39分轻度, 40分以上为重度)
腭粘膜征 0度:在腭粘膜上基本看不到小血管的显露,粘膜面呈淡红色。 软腭粘膜征: Ⅰ度:腭弓处粘膜稍红,可见较清晰的细小血管显露,此型基本 属于正常范围。 Ⅱ度:有Ⅰ度的表现,并可看到充血扩张的小动脉或曲张的小静 脉。 Ⅲ度:软腭粘膜上的小动脉明显扩张或小静脉明显曲张瘀血,或 有出血现象。或在Ⅱ度变化的基础上再加粘膜面色调深红 或暗紫的变化。 硬腭粘膜征: Ⅰ度:在硬腭粘膜上可见清晰血管。 Ⅱ度:粘膜上的小动脉扩张充血或小静脉曲张瘀血。 Ⅲ度:明显小动脉充血扩张或小静脉瘀血曲张或有出血现象,或 在Ⅱ度变化的基础上再加粘膜面色调深红或暗紫的变化。
• 复合性“污秽之血”:
以上两者并存,常见于变态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 病:如肾炎、硬皮病、皮肌炎、红斑狼疮等疾病。抗 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 组织中。
血瘀的病理生理本质是氧供障碍
※ 组织细胞氧供能否得到保证,首先取决于血液循环 的好坏: • 带有血管切断性质的疾病(如伤口)是最严重的血瘀; • 血运障碍引起的器官功能失调属瘀; • 心肌梗死、血栓性脉管炎直接影响血供属瘀; • 坏死组织无血供,水肿组织限制了弥漫出毛细血管的 氧向组织细胞的运送,属瘀; • 纤维组织增生及良性肿瘤中基质多、血管少,属瘀; • 恶性肿瘤血运极为丰富,但仍不能满足生长过度旺盛 的肿瘤细胞的需要,故属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