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泥石流治理
泥石流及防治措施
泥石流及防范措施一、泥石流泥石流——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的,具有很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
它与挟砂洪流的本质区别在于流体中固体物质的含量。
泥石流爆发具有突然性,常在集中暴雨或积雪大量融化时突然爆发。
一旦泥石流爆发,顷刻间大量泥砂石块形成的洪流像一条巨龙一样,沿沟谷迅速奔泻而下,有时尘烟腾空,巨石翻滚,泥浆飞溅,山谷雷鸣,地面震动,直到沟口平缓处堆积下来,将沿途遇到的村镇房屋道路桥梁瞬间摧毁掩埋,甚至堵河断流,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泥石流是一种山区地质灾害。
主要分布在北纬30~50之间的山地。
这一纬度带中的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南部法国意大利等,都是泥石流发育的主要国家。
在这一纬度带中,又主要发育在挤压造山带和地震带,特别是构造破碎带。
如太平洋山系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面积达百分之七十左右,是世界上泥石流最发育的国家之一。
我国西南西北华北华东中南东北等山区均有泥石流发育,遍及23个省区,尤其西南西北山区最多。
天山——阴山山脉,昆仑——秦岭山脉,横断山脉,大凉山,雪峰山,大别山,长白山等山脉,都是泥石流发育地带,例如,穿越在大凉山的成昆铁路沙湾至陆丰段800千米线路内,就有249条泥石流沟。
甘肃全省82个县市就有40个县市内有泥石流发育,泥石流分布范围约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十五。
泥石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例如1969年8月云南省大盈江流城弄璋区南拱泥石流,使新章泥石流金、老章金两村被毁,97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还有2010年8月7日至8日,甘肃省舟曲爆发特大泥石流,造成1270人遇难474人失踪,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
泥石流二、泥石流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丰富的松散物质,充足的突发性水源和陡峻的地形条件。
松散固体物质(地质条件)在形成区内有大量易于被水流侵蚀冲刷的疏松土石堆积物,是泥石流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
地形条件: 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可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沉积区三个区段。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1、林业措施:根据泥石流沟流域各部位在泥石流形成中的作用不同,合理种植不同的各种林木,防止水土流失,防治泥石流。
2、农业措施:禁止毁林开荒,实行25°以上坡耕地一律退耕还林;固定耕地精耕细作,改变广种薄心的不良传统。
3、排导工程:其作用是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泄洪能力,让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通过排导设施顺畅地从要保护的城镇、建筑物、道路的上游宣泄到下游,不造成危害。
4、拦挡工程:在泥石流沟中修筑各种形式的拦挡坝,以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雨洪径流,拦截泥石流的石块、削弱泥石流的流量和能量,以减少泥石流对下游经济建筑工程冲剧、撞击和淤埋等危害的工程设施。
5、防护工程:防护工程是指对泥石流沟坡岸或易发生塌滑的边坡,以及对泥石流地区的桥梁、隧道、路基等其它重要工程设施,作一定的防护建筑物,用以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岸、坡及主体建筑物的冲刷、冲击、侧蚀等危害。
1 泥石流的防治】.t 形成区《汇水区)一般采用植树造林以加强水土保持,并修建坡面排水系统调节地壳通流以防治沟源侵蚀。
这样可以减少或消除泥石流固体物质的补给,控制泥石流的发生。
如我国四川省西昌地区曾发生过泥石流,严重威胁西昌市的安全。
几十年来,西昌地区大力倡导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就杜绝了泥石流的发生。
1.2 流通区一般修建节制与拦挡工程。
最常用的方法是沿沟修筑一系列低坝或石墙,以拦截泥石流,坝、墙身上应留有水孔用来排泄水流。
但为了防止规模巨大的泥石流破坏重要城市或重大工程,就需要修建高大的泥石流拦挡坝。
如前苏联为了保护阿拉术图市免遭泥石流的侵袭,于1971年在小阿拉木图河上,用定向爆破方法建造了一座高112.、宽500m的堆石坝,这座堆石坝在1973年7月抵御了巨大的泥石流的冲击,保住了阿拉木图市。
1.3 堆积区一般采用排导措施以保护附近的居民点、工矿点、农田、交通要道。
主要的排导工程为泄洪道和导流堤。
泄洪道能起到顺畅排泄泥石流的作用,使之在远离保护地区停积下来。
泥石流防治措施
泥石流防治措施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质调查、工程防治、社区准备和应急响应等方面阐述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1. 地质调查泥石流的发生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是泥石流防治的首要步骤。
地质调查应包括地质构造、地质背景、地表和地下水位、地质地貌等内容。
通过对泥石流发生潜在危险区的地质调查,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泥石流灾害隐患,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工程防治工程防治是泥石流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包括护岸建设、拦沟、拦河堰、拦河坝等工程措施。
护岸建设可以有效地将水流引导至安全区域,减少泥石流的冲击力。
拦河坝和拦河堰则可以拦截泥石流的泥沙,减少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引流排水的方式,降低地下水位,避免泥石流的形成。
3. 社区准备社区准备是泥石流防治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提高社区居民在泥石流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社区居民应加强防灾意识,及早了解泥石流的风险和应急预案。
同时,应建立有效的社区组织和应急指挥系统,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应急物资。
此外,应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居民的应急响应能力。
4. 应急响应在泥石流发生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响应措施,是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途径。
应急响应包括紧急疏散、救援和灾后重建等环节。
当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救援和抢险工作。
同时,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恢复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为灾民提供必要生活保障。
综上所述,泥石流防治需要从地质调查、工程防治、社区准备和应急响应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只有全面深入地开展泥石流防治工作,才能有效减少泥石流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影响,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措施
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措施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通常发生在山区或山洼地带。
泥石流是由山上的松散土层、岩石碎片和大量的水混合形成的。
当下雨或融雪时,水与松散土壤混合并沿斜坡流下,形成流动的泥浆流,这就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极为危险的自然灾害,常常伴随着风雨浓云,有时候甚至无法避免损失和伤亡。
影响泥石流的因素泥石流往往由以下几种因素引起:1.洪水:大雨,或短时间内的大雨,能导致河水迅速上涨并冲刷山谷和山脉之间的城市乡村。
这可能导致大量的泥石流。
2.斜坡:该地区的斜坡地貌是泥石流发生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当一个斜坡太陡峭时,它变得不稳定,可以导致泥石流的彻底破坏。
3.土地的类型:土地的类型,包括基岩和地下水,也会影响泥石流的出现。
例如,泥石流的产生往往与岩层较软的地质条件有关。
影响泥石流的因素很多,但是只要我们了解并采取预防性措施,我们可以将其最小化。
因此,泥石流的治理十分重要。
泥石流的治理泥石流的治理称为防治措施。
防治泥石流的措施可以分为三类:预警系统、防护措施和治理措施。
预警系统预警系统是预测泥石流并采取行动的关键。
早期的预警平台包括电话线,计算机和卫星。
今天,数字预警系统普遍使用,包括传感器和人员关闭,监控泥石流的迹象并采取应急措施。
预警系统的重要性显然体现在预测和保护泥石流的土地上。
防护措施防护措施,比如筑坡和垭口等可以起到阻止泥石流的作用。
这种措施可在时间和空间上减缓泥石流的速度,并提供更多机会使人们逃离威胁。
成坑型、成蓝型和防渗型是常用的防护措施。
这些措施都可以降低泥石流的灾害程度。
治理措施治理措施是泥石流治理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些措施通常包括提高防洪能力,改善泥石流治理技术以及完善应急体系。
地形破坏的治理是防治泥石流的关键。
大喇叭和警报系统可以使民众及时避免危险。
## 综合治理措施取综合治理措施是防治泥石流的关键。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采取其他措施,例如植被绿化、水土保持等,都可以降低泥石流的发生率。
简述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简述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一、泥石流的基本概念和危害泥石流是指由于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形成的一种以泥沙为主体的流态运动。
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每年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由于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造成了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
2.对房屋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破坏: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摩擦力,容易导致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受损或被毁。
3.对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泥石流会带走大量土壤和植被,导致土地资源丧失,同时也会污染水源等环境问题。
二、预防措施1.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通过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和趋势,提高预警能力。
2.加强防护工程建设:在泥石流易发区域建设防护工程,如堤坝、挡土墙等,以减轻泥石流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危害。
3.加强植被保护:大规模的植被破坏是导致泥石流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加强植被保护和恢复,可以有效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4.加强社会宣传:通过社会宣传、科普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于自然灾害防范和应对的意识和能力。
三、治理措施1.治理泥沙源头:采取适当的措施,如种草造林、修建拦沙坝等方式来治理泥沙源头,从根本上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2.治理沟道:通过清淤、加固沟道等方式来改善水流通畅性和稳定性,减少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的破坏力。
3.治理泥石流堆积区:通过加固、清理等方式来治理泥石流堆积区,减少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危害。
4.加强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对于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
四、结语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危害性极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通过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防护工程建设、植被保护等方式来预防泥石流的发生;通过治理泥沙源头、沟道和堆积区等方式来治理泥石流;同时也要加强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对于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
泥石流滑坡的治理措施
泥石流滑坡的治理措施嘿,泥石流和滑坡呀,就像两个爱捣乱的大怪兽一样,老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多麻烦呢。
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要治理它们呀,有好多挺有用的办法哦,我这就来和大家好好说一说呀。
先说治理泥石流的办法吧。
有一种是工程治理措施哦。
可以修建拦挡坝呀,拦挡坝就像一个勇敢的卫士一样,站在泥石流可能经过的路上,把那些冲下来的泥沙、石块啥的给挡住,不让它们一股脑儿地冲到山下的村庄、农田里去呢。
就像我们用栅栏挡住乱跑的小动物一样呀。
而且呀,还要修建排导槽,排导槽就像给泥石流专门修的一条大路,让泥石流顺着它乖乖地流走,流到那些不会造成危害的地方去,这样就能减少它对人们生活地方的破坏啦。
我听说有的山区呀,修了好多这样的拦挡坝和排导槽后,泥石流再来的时候,危害就小了好多呢。
还有植树造林也是个好办法呀。
树木的根就像一个个小爪子一样,深深地扎进土里,能把泥土紧紧地抓住,不让它们轻易被雨水冲走,变成泥石流呢。
所以在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山坡上多种树呀,种草呀,让山坡变得绿油油的,这样就算下大雨了,泥土也能稳稳地待在山上,不会跟着水流一起冲下来啦。
像那些治理得好的山区,山上长满了茂密的树木,泥石流都很少出现了呢。
另外呀,得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哦。
可以在山上安装一些监测设备,像雨量计呀,它能知道下了多少雨,要是雨下得太大了,可能会引发泥石流的时候呀,这个设备就会发出信号,告诉山下的人们要赶紧做好准备啦。
还有一些监测山体位移的设备呢,能看看山体有没有开始松动、移动,要是有这种情况,也能提前预警,让大家赶紧撤离危险地带呢。
再来说说滑坡的治理措施呀。
同样也有工程治理这一块儿哦。
可以采用削坡减载的办法呢,就是把山坡上那些比较陡、比较重的土呀、石头呀给挖掉一些,让山坡的坡度变得平缓一点,就像给山坡“减肥”一样呀,这样山坡就没那么容易滑下来了。
而且呀,还能打抗滑桩呢,抗滑桩就像一个个强壮的小柱子一样,深深地打进土里,把要滑坡的山体给顶住,不让它往下滑,可厉害了呢。
泥石流治理原则
泥石流治理原则泥石流是一种由于山体崩塌、滑坡或降雨等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地减少泥石流灾害的损失,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总结出了一系列的泥石流治理原则。
本文将介绍这些原则,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泥石流灾害。
一、综合治理原则泥石流治理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气象、水文等多种因素,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原则包括:科学研究和监测预警、整体规划和布局、分级分类治理、分区分段施策、治理与防灾相结合等。
只有综合治理才能有效地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二、防治结合原则泥石流治理应与防灾相结合,既要进行现场工程治理,又要加强预防措施,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防治结合原则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建立预警系统、制定防灾预案、加强监测和预测、加强应急救援等。
只有做好防治结合,才能更好地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三、工程治理原则工程治理是泥石流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包括多种措施,如护坡、堰塞坝、挡土墙、排水系统等。
工程治理原则包括: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理措施;注重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加强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等。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工程治理,才能更好地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四、生态治理原则生态治理是泥石流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修复和保护生态系统,减少土地的裸露程度,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壤的保持能力,并改变水土流失的状况。
生态治理原则包括: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和措施;加强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等。
只有生态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五、科技支撑原则科技支撑是泥石流治理的重要保障,它包括多种技术手段,如遥感、GIS、GPS等。
科技支撑原则包括: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泥石流监测和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科技人员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应对泥石流灾害的能力。
只有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泥石流治理实施方案
泥石流治理实施方案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治理泥石流,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泥石流治理实施方案。
一、风险评估和监测。
首先,我们需要对潜在的泥石流风险区进行评估,确定泥石流可能发生的区域和潜在的威胁范围。
同时,建立泥石流监测系统,对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泥石流的迹象,为防范和治理泥石流提供数据支持。
二、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
在泥石流治理中,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修复,可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几率。
因此,我们需要对泥石流风险区进行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工作,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三、工程治理和防护措施。
除了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外,我们还需要采取工程治理和防护措施来减少泥石流的危害。
可以采用建设拦砂坝、加固边坡、修建护堤等方式来防止泥石流的发生和扩散,减少泥石流对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威胁。
四、社会管理和风险防范。
在泥石流治理中,社会管理和风险防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需要加强对泥石流风险区的管理,制定相关的防灾减灾规划和措施,提高社会公众对泥石流的防范意识,减少泥石流对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危害。
五、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
除了预防和治理工作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
一旦发生泥石流灾害,需要及时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泥石流治理实施方案需要从风险评估和监测、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工程治理和防护措施、社会管理和风险防范、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施策,全面提高泥石流治理的效果,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减少泥石流对人们的危害,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简述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简述泥石流的防治措施1、泥石流的防治措施:避让措施在泥石流发育分布区,工矿、村镇、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的选址、旅游开发等一定要在查明泥石流沟谷及其危害状况的情况下进行,尽量避开可能造成直接危害的地区与地段,例如泥石流沟的中、上游段及沟口,主支沟交汇部的低平地段,靠近河床的低缓阶地或坡脚处,河道弯道外侧等等。
实在无法避开时应考虑修建防护工程或采取其他措施。
2、泥石流的防治措施:生物措施这是一种长期有助于减缓泥石流形成达到一定防治目的的治理性手段。
主要方法是封山育林,停耕还林,固结表土,保持水土,降低泥石流发生几率与规模。
3、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工程设施这主要是为保护危害对象免遭破坏而采取的防护、排导、拦挡及跨越等工程设施,例如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
为改善泥石流的流向与流速修建的排泄沟、导流堤、急流槽、渡槽等工程。
为了控制拦截下泄物,削弱泥石流冲击能量,修建的拦沙坝、储淤场、截流工程等。
4、泥石流的防治措施:综合防治措施将生物措施与适用于某一泥石流危害区的几项工程措施相互结合,对泥石流小流域进行全面统一整治,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灾害的发生。
5、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开展泥石流的预测预报从空间上,可根据地质、地形地貌、降雨等条件,泥石流发育程度和规模进行危险区域划分,划分出高度危险、中度危险和一般危险区。
从时间上,可分为中长期和短历时预报。
6、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应急性措施每年7~8月为泥石流易发时段,应采取应急避防措施。
首先要避开泥石流危险地段,尽量在泥石流到来之前采取防范行动。
在泥石流发育地区应进行必要的搬迁、临时防护措施,对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工矿、村镇应提前做好应急部署。
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措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水土保持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措施 ,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减少水土 流失,降低泥石流发生的风险。
合理规划
在山区进行建设时,应合理规划布 局,避免过度开发,减少对自然环 境的破坏。
防洪设施建设
在泥石流易发区建设防洪设施,如 拦沙坝、排水沟等,防止泥石流形 成和爆发。
预警系统建设
监测站点设置
在泥石流易发区设置监测站点, 实时监测降雨量、水位、泥沙含 量等关键指标,及时发现泥石流
分布特点
青藏高原和川滇山地
青藏高原和川滇山地是中国泥 石流分布最密集、活动最频繁
、危害最严重的地区。
西北黄土高原
西北黄土高原是中国泥石流分 布最北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 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陕西 等省区。
西南高山地区
西南高山地区是中国泥石流分 布最多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 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 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应急演练和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 技能水平和应对能力。
05
成功案例分享与经验借鉴
国内外成功案例介绍
国内成功案例
中国在泥石流防治方面有很多成功案例,如云南省的某山区县,通过综合治理 措施,成功减少了泥石流的发生,保护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特点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流速快、流 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 特点
形成条件
必要条件
必须具备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 形地貌、丰水有物源、短时间内有突 然性的大量水流来源
充分条件
岩石风化程度严重、植被覆盖率低、 坡面松散物质堆积厚度较厚、泥石流 沟谷发育明显
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措施
应急处置案例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中里镇在发生泥石流灾害时,迅速启 动应急预案,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并及时开展抢险救 援工作,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云南小江流域发生泥石流灾害时,当地政府迅速组织抢险 救援力量,采取紧急排险和应急处置措施,避免了次生灾 害的发生,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06
2023
《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措 施》
目录
• 泥石流概述 • 泥石流形成条件 • 泥石流危害及影响 • 泥石流综合治理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泥石流概述
泥石流定义
泥石流是一种山地沟谷地貌现象,由暴雨、冰雪融化或地震 等诱发,形成一种包含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常发生在山区的沟谷或坡度较大的河流上游,具有突 发性、高流速、高能量的特点,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 较大危害。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镇的生物治理工程:通过恢复植被、退耕还林等措施, 实现了对泥石流的有效治理,提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
预测预警案例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中里镇建立了泥石流预测预警系统,实 现了对泥石流灾害的及时预警和防范,有效减少了灾害的发 生和损失。
云南小江流域建立了泥石流预测预警平台,通过对小江流域 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实现了对泥石流灾害的准确预警和防范 。
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01
泥石流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 大的不便。
02
泥石流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不安定因素,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
影响。
泥石流还可能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阻碍当地经济的
03
可持续发展。
04
泥石流重塑
通过改变沟谷地貌,如修建拦砂坝、挡土墙等,以减缓泥石流流速和防止大规模泥石流发 生。
泥石流滑坡的治理措施
泥石流滑坡的治理措施泥石流和滑坡就像大地突然耍起的小脾气,一个像是带着泥浆的疯狂怪兽横冲直撞,一个仿佛是山体不甘寂寞开始玩起了滑梯,而且是那种超级失控的大滑梯。
不过咱可不能就这么由着它们“任性”。
治理泥石流滑坡,就像是给大地做一场大型的“心理咨询”。
首先得搞清楚它们为啥发脾气。
很多时候,是植被这个大地的“头发”被破坏得太严重了。
植被就像大地的守护者,要是植被稀疏,那泥石流和滑坡就像看到了机会的小贼,一下子就钻了空子。
所以植树造林就像是给大地重新种上浓密的头发,让它重新变得“帅气”而稳定。
在山坡上修建挡土墙,这挡土墙就像是给山体穿上了一层厚厚的铠甲。
想象一下,山体本来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像喝醉了酒的大汉东倒西歪,有了这挡土墙,就像大汉被人稳稳地扶住了,不至于摔个狗啃泥。
排水工程也相当重要。
泥石流和滑坡特别不喜欢干燥的环境,就像讨厌喝苦药的小孩。
把水好好地排走,就像是拿走了它们作恶的“魔法棒”。
那些排水管道,就像是给大地装了一套精密的排水系统,不管下多大的雨,都能让水乖乖地流走,而不是在山坡上捣乱。
还有一种方法是对山坡进行削坡减载。
这就像是给臃肿的山体减肥,把那些多余的土石去掉,让山体能够轻松自在地站着,不至于因为负担太重而“累垮”引发滑坡。
预警系统也不能少啊。
就像给大地安装了一个“报警器”,一旦发现泥石流滑坡有蠢蠢欲动的迹象,就能及时发出信号。
这信号就像吹响的战斗号角,让周围的居民赶紧像兔子一样跑到安全的地方去。
治理泥石流滑坡也像是一场大合唱。
各个治理措施要配合得像一个人的左手和右手一样默契。
不能只种树不管排水,也不能只修挡土墙而忽略了削坡减载。
只有这样,才能让泥石流和滑坡这两个调皮鬼再也不能肆意妄为,让大地安安稳稳地躺着,不再突然给我们来这些吓人的“恶作剧”。
而且这是一场持久战,就像和一个顽固的对手下棋,得一步一步来,每个棋子(治理措施)都要下得恰到好处,这样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让我们的山川大地永远美丽而安全。
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措施
泥石流定义
可分为降雨型、融雪型、溃坝型等。
根据成因
可分为泥石流、水石流、颗粒石流等。
根据物质组成
可分为高频型和低频型。
根据发生频率
泥石流分类
分布特点
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山区,特别是在地形陡峻、植被稀少、多松散堆积物的地区。
形成特点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地形地貌、气象和水文条件,以及松散堆积物的存在。
xx年xx月xx日
《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措施》
目录
contents
泥石流概述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危害及影响泥石流综合治理措施泥石流治理实例结论与展望
泥石流概述
01
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现象,由山坡或沟谷中的松散堆积物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形成。
自然现象
泥石流通常具有突发性、高流速、强冲击力和危害性等特点。
水文条件
泥石流危害及影响
03
威胁人类生命安全
破坏农田和基础设施
环境恶化
泥石流危害
泥石流冲刷和搬运过程中,破坏植被,使水土流失加剧。
泥石流对环境的破坏
破坏植被
泥石流堆积形成的新地貌,往往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
改变地貌
泥石流中的泥沙和污染物会进入水源,影响水质,造成水源污染。
污染水源
威胁工业生产
采用植树造林、种草等生物护坡方法,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泥石流灾害。
03
工程措施
02
01
在泥石流易发地区种植树木,增加地表的覆盖层,减少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
在较为平缓的泥石流地区种植草皮,提高地表的粗糙度,降低水流速度。
种草
将部分农用地恢复为林地,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
泥石流防治措施
泥石流防治措施泥石流是一种由于雨水冲刷而形成的自然灾害。
泥石流的流速快、冲击力强,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泥石流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泥石流防治措施的种类和效果。
泥石流防治措施可以分为减轻泥石流危害和控制泥石流发生两个方面。
减轻泥石流危害的措施主要包括:1. 修建护坡。
护坡是指在山坡上修建坚实的、有一定倾斜度的固体结构,以减轻泥石流冲击力。
护坡可以采用人工坡体、混凝土梯田、石坡等多种形式。
护坡的斜度和高度需要根据山坡的陡峭程度和地质条件来确定。
2. 架设拦挡网。
拦挡网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主要用于拦截泥石流中的大型石块和树木。
拦挡网通常安装在山坡上,以阻止泥石流的下滑。
拦挡网的结构强度需要经过严格计算,以确保其在泥石流冲击下的稳定性。
3. 修建引导沟。
引导沟是一种沟渠结构,主要用于引导泥石流流向安全地带。
引导沟可以通过挖掘和修筑的方式建设。
其设计需要结合泥石流的流量和坡度来确定。
引导沟的长度和弯曲半径也需要根据地形条件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泥石流的导流效果。
控制泥石流发生的措施主要包括:1. 植被恢复。
植被具有固土保水的功能,可以减少土壤侵蚀,降低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
对于受到泥石流威胁的地区,可以进行植被恢复工作,如种植草坪、灌木、树木等。
植被的选取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搭配,同时需要定期进行护理和管理。
2. 疏导和分流。
疏导和分流是通过人工手段改变泥石流流向和速度,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地区的冲击。
疏导和分流的方式可以采用开挖排水沟、建设拦河堰等。
这些措施可以将泥石流流量分散到多个渠道,减轻泥石流对单一河道的冲击。
3. 监测和预警系统。
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泥石流的迹象,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监测系统可以包括气象站、地质雷达、视频监控等设备,用于监测泥石流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提前发出警报并向相关部门和居民发送预警信息。
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措施
目 录 01 泥石流的危害 02 泥石流的成因 03 泥石流的勘察 04 泥石流的监测 05 泥石流的防治
01 泥石流的危害
01 泥石流的危害
定义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携带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短暂性急水 流,其固体物质的含量有时超过水量,是介于挟砂水流和滑坡之间的 土石、水、气混合流或颗粒剪切流。 特点
02 泥石流的成因
3.滑坡坝溃决型
滑坡坝溃决型泥石流是指由 于地震、降雨或工程活动引发的崩
塌滑坡堵塞江河,因水位逐渐奎高、
松散岩土渗透变形或新的因素激发 导致滑坡堰塞湖溃决而形成的泥石 流。
02 泥石流的成因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四川茂县叠溪发生Ms7.5级地震。地震毁灭了叠溪古城,引发
2000年4月9日20时05分,西藏波密县易贡藏布一带发生落差达2500m的巨型崩塌,崩塌 冲击剥蚀形成的“滑坡坝”堵塞了易贡藏布河。当年6月11日2时50分滑坡坝溃决时,奎塞河 水位的最大涨幅达41.77m。溃决形成的山洪泥石流摧毁了沿途建筑、山林茶场和318国道通 麦大桥,并造成下游100多人失踪。
02 泥石流的成因
5.尾矿坝溃决型
尾矿坝溃决型泥石流是由于尾矿、矿渣和水体的混合物逐渐使尾矿拦挡坝渗透 变形、溃决冲出形成的。尾矿坝溃决一般起因于后期堆积坝体工程存在质量隐患、 运营维护不到位、监测预警缺乏和防灾意识不足等原因。因为尾矿坝内地下水浸润 线升高会导致渗流梯度增大,向外的地下水压力导致坝外坡管涌、流土、塌滑等渗 透变形加剧而发展为溃坝。尾矿坝拦截形成的尾矿库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
高水位面达到水平时,堆积体内渗透动水压力达到最大,堆积体表层最易发生滑塌溃决。
02 泥石流的成因
汉川“5.12”地震区的崩塌滑坡堆积体在后续的强降雨过程中发生的泥石流 多属此类。例如,2008-2010年期间,四川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发生的8次泥石
泥石流治理措施
泥石流治理措施
泥石流啊,那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家伙!它就像一头凶猛的野兽,突然地就会冲出来造成巨大的破坏。
但咱可不能怕它呀,咱得有办法对付它!
咱可以多种树啊,那树木就像是大地的卫士,能牢牢抓住土壤,让泥石流没那么容易得逞。
你想想,一片茂密的森林,那得多牢固呀,泥石流想冲过来都得费好大的劲呢!这可比什么都不做强多了吧。
还有啊,合理的规划也很重要呢。
比如说那些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方,咱就别在那建房子、搞建设啦。
这就好比你明知道前面有个大坑,你还非得往那走,这不是自找麻烦嘛。
咱得避开这些危险区域,找个安全的地儿安家乐业呀。
对了对了,修一些防护工程也是很有必要的呀。
比如挡土墙、护坡啥的,这就相当于给大地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能抵挡住泥石流的冲击呢。
而且这些工程还得好好维护,可不能建好了就不管啦,那可不行。
咱还得加强监测呀,随时留意着那些可能引发泥石流的迹象。
就像医生时刻关注着病人的病情一样,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咱就能及时采取措施,把泥石流扼杀在摇篮里。
这难道不好吗?
另外呀,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也超级重要呢。
让每个人都知道泥石流的危害,知道遇到泥石流该怎么应对。
这就像给大家都装备上了知识的武器,遇到危险也能沉着冷静地应对呀。
总之呢,泥石流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措施,就一定能把它制服。
我们不能被它吓倒,要勇敢地和它战斗。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安全,和泥石流抗争到底吧!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胜泥石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水土保持,泥石流治理.
水土保持论文—关于泥石流治理目录一、泥石流的定义及形成二、泥石流的分布及危害三、泥石流的治理措施1.工程措施2.生物措施3.农业措施4.牧业措施四、结论泥石流的定义及形成泥石流:山区介于夹沙水流的滑坡之间的土、水、气的混合物。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一种自然地质现象。
它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的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俗称“走蛟”、“出龙”、“蛟龙”等。
它的运动过程介于山崩、滑坡和洪水之间,是种种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或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泥石流是介于水流和土石体滑动之间的运动现象。
泥砂含量很少的泥石流,与一般的山洪差不多,甚至难于区分;而泥砂含量很多的泥石流,又与土石滑体非常相似,没有截然的界限。
当固体物质含量低,粘度小时,流体显现不规则的紊流状态;当固体物质含量高,粘性大时,流体近似塑性体,呈现有规则的层流状态,流动有阵性。
泥石流流体很不稳定,流体性质不仅随固体物质性质、补给量与水体补给量的增减而变化,而且在运动过程中,又随着时间地点的改变而改变。
泥石流是松散的固体物质来源丰富和地形条件有利的前提下,通过暴雨、融雪、冰川、水体溃决等因素的激发而产生的。
爆发时,混浊的泥石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有如雷鸣;冲出山口之后,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遍地。
由于泥石流爆发突然,运动很快,能量巨大,来势凶猛,破坏性非常强,常给山区工农业生产建设造成极大危害,对山区铁路、公路的危害,尤为严重。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
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
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为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
盛-第6章-防灾减灾课程(泥石流)-2015-12
三眼峪沟、罗家峪沟地形比降示意图
泥 石 流 灾 害 遥 感 初 步 解 译
航遥中心完成舟曲灾区影像图制作和初步解译工作
三眼峪泥石流:流通区(黄色标 注)面积0.35km2,长度4.4km;掩 埋堆积区0.41km2,长度2km,最 宽350m,平均宽200m,碎屑堆积 体积15万m3。 罗家峪泥石流:流通区面积 0.09km2,长度6.2km;掩埋堆积区 0.16km2,长度2.5km,最宽160m, 平均宽70m,碎屑堆积体积4万m3。 白龙江泥石流堆积:面积 0.16km2,长度2.2km,平均厚度7 -10m,碎屑堆积体积150万m3。 两条泥石流掩埋堆积区总面积 0.57km2,白龙江泥石流堆积面积 0.16km2,碎屑堆积总体积约为169 万m3。
1 泥石流的基本知识
1.1 泥石流的定义
泥石流—在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 源激发、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由
于这种洪流中含沙量较大,因此,它对工程和环
境的影响与洪水、滑坡灾害等显著不同。
1 泥石流的基本知识
崩 塌
泥沙汇流
总汇流
1 泥石流的基本知识
降雨 流域环境
地形
植被
松散堆积物 (人为的、自然的) 分散补给 集中补给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观测 卫星拍摄的中国甘肃舟曲泥石流卫星 图。
8月10日拍摄的卫星图黄圈中是泥石流 发生地,绿圈中为崩塌的大桥(左图),3 月10日拍摄的图为泥石流发生之前的样子 (右图)
日本卫星拍到甘肃舟曲泥石流发生前后剧变
杨 祥 智 摄
月圆村村民站在“家”门前
泥石流发生过程示意图
① 8月7日22时许 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持 续40多分钟,最大降雨量达90多毫米。 ② 8月8日零时许 暴雨引发两条沟系特大山洪泥石流,包 括舟曲县城关镇月圆村在内的宽约500米、长 约5公里的区域被夷为平地,泥石流涌入白龙 江,形成堰塞湖。 ③ 8月8日1时许 该区域有居民2000人,300户被泥石流掩 埋,20余栋楼房被冲毁。灾害使县城受灾区 域的近半数房屋建筑受损。白龙江城区段两 岸大部分楼房和平房严重受浸,部分房屋倾 斜。 ④ 坝顶冲开缺口 随着水位上升,堰塞湖在坝顶冲开缺口, 堰塞湖水位开始回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生物治理措施
煤矸石山的绿化已成为我国目前矸石山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省大部分矿区都位于半干旱地区,因此应优先选择那些耐干旱、耐 贫瘠、萌发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的优良品种,并尽可能采用乡土植物, 如侧柏、国槐、木槿、小叶黄杨等。经实验研究证明,此类植物的成活率 较高。 此外,还可以利用煤矸石作低热值燃料、生产建筑材料、制取聚合氯 化铝与硅酸钠等,充分利用其价值。
3.1 政策措施
3.1.1 法律政策
加强煤炭开采的管理,禁止小煤矿滥挖乱采。近年来,村办、联 办、个体办的小煤窑大量涌现,有些地区对小煤窑管理不当,出现大 量无证开采矿井。这些小煤矿均分布在煤层埋深小的地段,越层、越 界乱采、滥挖,给国营大矿的生产布局和井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浪 费了宝贵的煤炭资源。小煤矿开采的无规律性,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 无规律性,给预防和治理增加了困难。 应坚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统一规划,减轻地质灾 害的危害。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治理与避让相结合” 的方针,限制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合理规划城镇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工 程治理、生物治理、避让和预报等措施。
(2)埋钉法——监测裂缝拉裂量
(3)上漆法和贴片法—— 监测裂缝拉裂量
泥石流简易观测内容: 通过正常洪水水位线来观测泥石流。
暴雨期间要对上游泥石流物源区进行巡查和看守 。
雨季是泥石流多发季 测定泥石流堆 积和泥痕高度 节,须有人巡查看守
西藏易贡滑坡坝溃决后形 成泥石流残留的泥位迹线
3)设站观测法
3.2.1 改进生产工艺,增强矿井抗灾能力
目前,我国约80%的矿井仍采用炮采法生产。这种方法易破坏工 作面围岩结构,导致岩石破裂,改变矿井地质环境,从而造成重大灾 难事故频繁发生。因此,要防止或减轻煤矿井下灾害,必须要改进矿 井采掘方法,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减少对矿井地质环境的 影响,防止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
3.1.2 科技政策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技术规范、要求或指南要服从于科技政策,而不 是追求纯科技意义上的“高、精、尖”。防治灾害并不直接产生效益, 只能减轻损失,因此,要追求最低的投入,最好的工程效果,从而实现 减灾即是增产。因此,科技研究成就最终体现为全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 ,即走向自觉保护和合理开发地质生态环境,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减灾 目标,取得巨大的减灾效益。
3.5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建设,积极开展灾害治理
3
防治对策与建议
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备自然演化和人为诱发的双重性,防治地质灾 害不仅是预防、躲避和工程治理,在高层次的社会意识上,更表现为努力 提高人类自身素质,普及防灾、避灾和报灾的知识,提高公众意识,通过 制定公共政策或政府立法约束公众的行为,自觉地保护地质环境,从而达 到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的目的。 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均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地质灾害的防治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我们应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探索 积极可行的防治对策。
6)自动遥测法
运用仪器仪表,通过无线电远距离传输观测数据。 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全天候观测、省时省力安全等 优点。 7)经验公式法 根据岩土体蠕动变形监测数据,以应变速率为参数, 用经验公式计算。 或以时间—位移曲线的变化趋势,结合经验进行预测、 预报。 8)统计模型法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将时间—位移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描绘崩滑流的变形规律,进行预测、预报。
三、泥石流防治及监测
1)防治原则
对河流不同地段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有所侧重。 上游以植树造林、水土保持为主。我国已经制定了斜坡以 上的山坡要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国策。 中游以修建拦砂坝、护坡、挡土墙、桩林、排导槽、渡槽 为主,稳定边坡,拦挡松散沉积物,减少物源。 下游以修建导流堤、护岸堤、急流槽、防冲墩、停淤场等 排导工程,将泥石流导向远离建筑物或道路的地方。
三、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
1 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是指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条件,使经济 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受 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是 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题 ,人口与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协调好坏,直接关系着国家的 命运。 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要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以实现 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地质灾害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中不可缺少 的研究内容,它在对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努力实现从过去分散的、被动应急的状况,向 有组织、专门化、主动性的状况转变。到2005年,使人为诱发的地质灾 害日益突出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到2015年,基本改变我国地质灾害日 趋严重局面,使我国地质灾害发生率和损失量有明显降低。
滑坡简易观测内容
(1) 斜坡上出现成片分布的马刀树、醉汉林,显示斜坡表 层土体在长期向下缓慢滑动,已滑动解体。
(2) 斜坡前缘台阶整体下沉,显示稳定性差,易发生滑坡。
(3)滑坡呈“大肚子”状,显示稳定性差,易发生滑动。 (4)在老滑坡体后缘形成弧形张裂缝,在老滑坡体前沿挡 墙出现大量裂缝,显示滑坡有整体下滑的可能.
随意倾倒弃土垃圾于冲沟中,挤占行洪通道, 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河北张家口,2004)
避免随意挤占冲沟
泥石流排导槽被建筑垃圾堆填,排洪能力减弱 (云南德钦,2006)
人为改变河道可能引发山洪 与泥石流地质灾害
泥石流沟流通区被人为改道和缩小断面,埋下灾害隐患 (青海西宁北山临家崖,2006)
轻视基础设施建设将诱发地质灾害
排水、拦挡防护工程
泥石流排导槽
泥石流谷坊坝
泥石流拦挡坝
(2)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工程措施具有工期短、见效快、效益明显等特点,但使用过久或 流量过大时则被破坏。
生物措施见效慢,稳定土层薄,但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可以恢复 生态平衡。 两者各有长处,可以结合使用。前期以工程措施为主,稳定边坡, 促进林木生长;后期以生物措施为主,减少水土流失。
动物出现异常现象
猪、牛、鸡、狗等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 乱窜不进洞,可能是滑坡、崩塌即将来临。
2)简易观测法 在斜坡变形体或建筑物裂缝处设置简易观测标志,如 滑坡采用埋桩法、上漆法、贴片法等,定期观测变形与时 间的关系;泥石流采用泥痕法等。 具有方法简单、直观性强等优点,适宜于山区工作。
(1)埋桩法——测量滑坡体后缘位移量。
村庄建于冲沟沟口,泥石流爆发时冲 毁房屋,11人死亡(四川盐源,2006)
4.监测与预报
1.目的 是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
1)可以预测预报崩滑流的边界条件、规模、滑动方向、发
生时间、危害性等,以利于采取必要的防灾措施,减轻 或避免灾害损失。 2)可以了解崩滑流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变形特征、演变过程 和变化规律,为科学研究和工程防治提供可靠的资料和
2
地质灾害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
地质灾害在对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地质灾害 对区域可持续影响评价的基本方法,是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评价区域 社会经济易灾性分析与减灾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条 件和能力,通过地质灾害现实破坏程度与长远危害程度的综合评价完成的 。 山西地质灾害主要是采煤诱发。根据评价结果,属于中度影响省区。
简言之“固源、拦挡、疏通、堆积场地”。
2)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包括: 治水(蓄水引水)工程、治土工程、排导工程、 停(储)淤工程、农田工程等。
生物措施包括:
林业措施、农业措施、牧业措施。(即恢复地表植被、避免
地表侵蚀。)
改善生态环境
在泥石流沟谷中营造树林,可以减轻泥石流冲 击力和稳固泥石流物源(河北张家口,2004)
边坡未加支护,垃圾随意堆放沟中,存在滑坡泥石流隐患
随意选择绿化植物也可能诱发灾害
植被茂密区也必须严防滑坡泥石流灾害
控制房屋建设规模,禁止挤占行洪通道
村庄建于冲沟沟口
泥石流爆发时冲毁房屋
控制房屋建设规模,禁止挤占行洪通道
村庄挤占沟口,泥石流爆发时冲毁房屋,11人死亡
(四川盐源,2006)
控制房屋建设规模,禁止挤占行洪通道
(3)分清类别、因害设防
不同类型泥石流形成机理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 水石流应以治水为主,采用引水工程、蓄水工程、植被种植等手 段,调节地表径流,减小洪峰流量。 泥石流应以治土、治山为主,采用拦挡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稳 定边坡,调节河床坡度,减少沉积物来源。
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避免在冲沟内排放固体废物
依据。
3)可以分析评价防治工程的治理效果,探索与研究有效治 理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积累经验。
2.监测内容
1)地表与地下岩土体的变形、变位情况。 2)了解岩土体的应力、应变和地声等特征。
3)地下水流量、流速、成分、温度、压力等方面的异常变
化,以及地震、大气降雨等内容。
3.监测方法 1)宏观地质监测方法 运用传统地质调查方法,了解调查区的地质情况,如地 层、岩性、构造、地质结构、降雨、地面沉降、隆起、坍塌、 裂缝、地下水异常变化,以及工程设施、建筑物破裂程度等 内容。 具有内容丰富、资料可信、经济可行等优点,是第一手 资料。
3.1.3 公众政策 政策法规的制订必须考虑到损失者和受益者双方的责任和权益,要把 普及防灾、避灾和报灾知识,。其中政府的职能除了承担 减灾管理任务外,只能集中有限的财 力、物力,对一些城镇、重要工程设施 等重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
3.2 工程措施 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和治理的工程措施很多,例如拱基结构法、物 探法、GIS法、改进生产工艺、土地复垦法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方 法。
滑坡后缘形成横张裂缝
滑坡体形成大量横张裂缝,稻田水迅速 渗入滑坡体,使顺层斜坡稳定性降低
滑坡出现裂缝导致池塘水位明显下降 (四川宣汉,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