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PPT参考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ppt课件
ppt课件
25
1、阴阳偏胜
(1)“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 大汗、烦躁、面赤、脉数
(2)“阴胜则寒”—(实)寒证:面白、 脘腹冷痛、泻下清稀、舌淡、脉沉迟或 沉紧
ppt课件
26
2、阴阳偏衰 (1)“阳虚则寒”-阴相对偏亢-虚寒证: 面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脉 微 (2)“阴虚则热”-阳相对偏亢-虚热证: 潮热、盗汗、口干舌燥、脉细数 (3)阴阳互损 原因:阴阳互根互用
ppt课件 20
(五)阴阳相互转化
-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物极必反” 量变——质变 形 式 1) 渐变-寒暑交替,昼夜转换 2) 突变-急性发热性疾病,高烧持续不退, 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 绝。-阳证转化为阴证
ppt课件 21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玻尔 -族徽:太极图 “contraviasuntcomplementa”(对立即互 补)
ppt课件 11
(三)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阴和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 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 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期和 条件。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阴阳互用:阴阳双方不断地资生、促进 和助长对方。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 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1 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 -天与地、昼与夜、水与火、寒与热 2 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气与血、脏与腑、寒热与温凉
ppt课件 4
事物的阴阳属性
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 明亮的、兴奋的 阴: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 晦暗的、抑制的
《阴阳五行学说》PPT课件
2021/7/21
1
2021/7/21
2
医易同源
神农尝百草始 有医药
岐黄之术开中医理 论之先河
2021/7/21
3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是 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用以解释自然现象,探 求自然规律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
阴阳五行学说移植入医学领域,与中医理论相 互渗透并融合一体,成为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用以 阐明生命现象和防治疾病规律,成为
8
对立统一 互根互用
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
2021/7/21
9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2021/7/21
10
阳
阴
部位: 上 下
表 里(脏腑)
背胸
气血津液: 气 血、津液
脏腑: 六腑 五脏
心阳 心阴
经络: 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阳
2021/7/21
正常
阴阳两虚 14
•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阳
阴
色泽
鲜明
晦暗
声息
高亢宏亮
低微无力
症状
热、燥、动 寒、润、静
脉象
数、浮、大、 迟、沉、小、
洪、滑
细、 涩
病变部位 表、外、上 里、内、下
2021/7/21
其它
……
……
15
➢ 1、指导养生防病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2、确定治疗原则
行于四肢内侧的经脉—阴
2021/7/21
11
• 阳盛则热,阳胜则阴病 • 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
正常
阳偏盛 阴偏盛
1
2021/7/21
2
医易同源
神农尝百草始 有医药
岐黄之术开中医理 论之先河
2021/7/21
3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是 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用以解释自然现象,探 求自然规律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
阴阳五行学说移植入医学领域,与中医理论相 互渗透并融合一体,成为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用以 阐明生命现象和防治疾病规律,成为
8
对立统一 互根互用
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
2021/7/21
9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2021/7/21
10
阳
阴
部位: 上 下
表 里(脏腑)
背胸
气血津液: 气 血、津液
脏腑: 六腑 五脏
心阳 心阴
经络: 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阳
2021/7/21
正常
阴阳两虚 14
•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阳
阴
色泽
鲜明
晦暗
声息
高亢宏亮
低微无力
症状
热、燥、动 寒、润、静
脉象
数、浮、大、 迟、沉、小、
洪、滑
细、 涩
病变部位 表、外、上 里、内、下
2021/7/21
其它
……
……
15
➢ 1、指导养生防病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2、确定治疗原则
行于四肢内侧的经脉—阴
2021/7/21
11
• 阳盛则热,阳胜则阴病 • 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
正常
阳偏盛 阴偏盛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PPT课件
第16页/共51页
5.阴阳转化
含义——指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转 化。
内在因素——互根互用是转化的内在根据。 消长平衡是转化得以发生的前提。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第17页/共51页
5.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的形式 ① 渐变:如一年四季之中的寒暑交替,一天之中的昼夜转化等,即属于“渐
上运 升动
兴 奋
男
月 亮
晦 暗
寒 冷
下 降
静 止
抑 制
女
第5页/共51页
1.阴阳的基本概念
•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 双方属性的概括。
• 所以,阴阳并不专门代表个别具体的事 物和现象,而是代表相关事物和现象的 对立双方的属性意义。
第6页/共51页
2.事物的阴阳属性
属性 阳上 阴下
空间(方位) 外左南 内右北
第30页/共51页
五行的特性
金曰从革 ① 词解——“从”,顺地;“革”,即变革 ② 本义一一是指金有刚柔相济之性:质地刚硬而沉重,虽可作兵器以杀戮,但有
随着人意而更改的柔和之性。 ③ 引申一一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金。
第31页/共51页
五行的特性
水曰润下 ① 词解一“润”,即滋润、濡润 ,“下”,即向下、下行。 ② 本义一一是指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 ③ 引申一一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
足 三 阳
经
手
阴内
下
右
内 侧
胸 腹
腰
腹
五 脏
肝 脾 肾
足 三 阴
经
第21页/共51页
5.阴阳转化
含义——指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转 化。
内在因素——互根互用是转化的内在根据。 消长平衡是转化得以发生的前提。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第17页/共51页
5.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的形式 ① 渐变:如一年四季之中的寒暑交替,一天之中的昼夜转化等,即属于“渐
上运 升动
兴 奋
男
月 亮
晦 暗
寒 冷
下 降
静 止
抑 制
女
第5页/共51页
1.阴阳的基本概念
•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 双方属性的概括。
• 所以,阴阳并不专门代表个别具体的事 物和现象,而是代表相关事物和现象的 对立双方的属性意义。
第6页/共51页
2.事物的阴阳属性
属性 阳上 阴下
空间(方位) 外左南 内右北
第30页/共51页
五行的特性
金曰从革 ① 词解——“从”,顺地;“革”,即变革 ② 本义一一是指金有刚柔相济之性:质地刚硬而沉重,虽可作兵器以杀戮,但有
随着人意而更改的柔和之性。 ③ 引申一一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金。
第31页/共51页
五行的特性
水曰润下 ① 词解一“润”,即滋润、濡润 ,“下”,即向下、下行。 ② 本义一一是指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 ③ 引申一一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
足 三 阳
经
手
阴内
下
右
内 侧
胸 腹
腰
腹
五 脏
肝 脾 肾
足 三 阴
经
第21页/共51页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ppt课件
五行中的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金克木,形成了一个循环的 相克关系。
五行与人体脏腑的关系
火对应心和小肠
心和小肠在五行中属火,与夏 季和红色相应,具有温热、兴 奋的特性。
金对应肺和大肠
肺和大肠在五行中属金,与秋 季和白色相应,具有收敛、清 肃的特性。
木对应肝胆
肝胆在五行中属木,与春季和 绿色相应,具有生长、升发的 特性。
五行学说
五行的定义
火
代表温热、升腾、 光明、燥动等物质 或状态。
金
代表沉降、收敛、 清洁、抑制等物质 或状态。
木
代表生长、生发、 条达舒畅的物质或 状态。
土
代表化生、承载、 受纳等物质或状态 。
水
代表寒凉、滋润、 向下等物质或状态 。
五行的特性
木的特性
生长、生发、条达舒 畅,具有生发、条畅 的特性。
的作用机制和实质。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的 传承和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人 才和科研力量的支持,应加强 相关领域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阴阳的相互关系
总结词
阴阳的相互关系包括阴阳交感、阴阳对立、阴阳互根和阴阳消长。
详细描述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感应,产生新的变化;阴阳 对立是指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制约;阴阳互根是指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 为用;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双方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
02
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着阴阳属性的生长、温热、稳定、 收敛和滋润等特性,体现了阴阳相互依存、制约和转化的关系。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形成了一个循环的 相生关系。
相克规律
制化规律
相生相克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和平衡的 关系,如木过度旺盛会导致土的缺乏 ,而土过度旺盛则会导致水的缺乏, 形成相互制约的制化关系。
阴阳五行学说课件详解.ppt
2.归纳药物性能
归纳药性: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分析五味:辛、甘(淡)属 阳;酸、 苦、咸属 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Theory of Five Elments
一、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 (三)对事物属性的分类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 基本物质。“行”,有两层涵义:一是指行 列、次序;二是指运动变化。因此,可将 “五行”定义为:木、火、土、金、水五种 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 化。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
概括。
(二)阴阳的基本特征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 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 “阳”;
➢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 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 都属于“阴”。
(三)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1. 阴阳的普遍性 2. 阴阳的相关性 3. 阴阳的相对性 4. 阴阳的可分性
(二)解释病理传变
2.相克关系传变
木能克土,木气有余,相克太过,其 病由肝传脾。如肝炎病,相侮即反克为 病,如木火刑金(木侮金)
(三)指 导 诊 断 疾 病
通过望、闻、问、切等收集来的综 合材料,根据五行学说理论来推断 病情所在。
如:面色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 象,可能与肝病有关。脾虚病人, 如面色兼见青色,提示木旺乘土。
(四)用于治疗
1.控制疾病传变,肝有病,木旺乘 土,应先健脾护胃。
2.确定治则与治法。
⑴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疗原则:包括 “虚则补其母”和“实则泻其子”
⑵ 根据相生规律制定具体治法:这类 方法均属于“补母”和“泻子”的具 体化
阴阳五行学说ppt
–如:兴奋与抑制、气与血。
• 互根与互用不可分离,互用必须 以互根为前提。
(三)消长平衡
• 消,减少;长,增加。 • 消长,反映了阴阳双方量 的不断变化。 • 平衡,反映了阴阳双方的 变化状态。即通过阴阳的 消长变化维持着一种动态 平衡状态。
• 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变化,反映了事 物之间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
声高 息粗
阴阳属性的特性
• (2)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 转化为阴。
例如:
动
静
(参照物或标准不同)
阴阳属性的特性
(3)可分性:
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可以划分 阴阳,而其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 例如: 阳 阴
昼 上午 阳中之阳 下午 阳中之阴 上半夜 阴中之阳 夜 下半夜 阴中之阴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 而致其不足,称为“制约太过”。如“阳胜则热”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 致其相对偏盛,称为“制约不及”。如“阴虚则热”
(二)互根互用
• 互根,指阴阳互为对方存在的前 提,离开了一方,另一方不能单 独存在。
–如:明与暗、上与下。
• 互用,指阴阳双方不断地相互资 生、促进和助长。
• 例1:春夏秋冬四季的温、 热、凉、寒的气候变化, • 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 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 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 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 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 的缘故。
一方面互相对立 互为参照 一方面 互相抑制
• 例2: 人体阴阳双方相互制约而达到协调平 衡,则人体生命活动健康有序。若动态平衡 失调,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
• 互根与互用不可分离,互用必须 以互根为前提。
(三)消长平衡
• 消,减少;长,增加。 • 消长,反映了阴阳双方量 的不断变化。 • 平衡,反映了阴阳双方的 变化状态。即通过阴阳的 消长变化维持着一种动态 平衡状态。
• 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变化,反映了事 物之间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
声高 息粗
阴阳属性的特性
• (2)相对性:
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 转化为阴。
例如:
动
静
(参照物或标准不同)
阴阳属性的特性
(3)可分性:
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可以划分 阴阳,而其中的任何一方又可以再分阴阳。 例如: 阳 阴
昼 上午 阳中之阳 下午 阳中之阴 上半夜 阴中之阳 夜 下半夜 阴中之阴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 而致其不足,称为“制约太过”。如“阳胜则热” •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 致其相对偏盛,称为“制约不及”。如“阴虚则热”
(二)互根互用
• 互根,指阴阳互为对方存在的前 提,离开了一方,另一方不能单 独存在。
–如:明与暗、上与下。
• 互用,指阴阳双方不断地相互资 生、促进和助长。
• 例1:春夏秋冬四季的温、 热、凉、寒的气候变化, • 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 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 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 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 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 的缘故。
一方面互相对立 互为参照 一方面 互相抑制
• 例2: 人体阴阳双方相互制约而达到协调平 衡,则人体生命活动健康有序。若动态平衡 失调,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
阴阳五行学说Microsoft PowerPoint 2007 幻灯片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生、克、乘、侮
• 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 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 相乘:相克次序的过度克制
中医护理学中的运用
• 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确定护指原则,指导养生保健。
• 根据五行相生护指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 根据五行相克护指原则:抑强扶弱
• 相侮:
相克次序的相反方向的反克
LOREM IPSUM D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中医基本理论 阴阳五行学说
LOREM IPSUM DOLOR
阴阳五行的关系
• 阴阳属于阴阳五行学说立论的基础。 • 阴阳 • 五行 形式 内容
阴阳的概念
• 阴阳是对自然界一切事物对立统一的概括。阴阳可以互相转化,同时二 者又是相互依存的。
• 阳: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
• 阴: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
阴阳特性
阴阳的普遍性
• 阴阳的相关性
• 阴阳相对性: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 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 阴阳的可分性 无限可分 物内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 对立制约:对立、斗争、制约 • 互根互用: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 消长平衡: • 相互转化:渐变、突变(量变、质变)
中医养生学阴阳五行PPT课件
❖ 1、说明人的组织结构 。 ❖ 2、说明人的生理功能 ❖ 3、说明人的病理变化 ❖ 4、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4
2022/1/6 1、说明人的组织结构
❖ 阴阳学说认为: ❖ 从人体部位来分,上部为阳,下部为
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 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 阴。
5 2022/1/6
4 2022/1/6
5
2022/1/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 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 之本始”。
2022/1/6
2、举例
阳 温热 干燥 火 清 动 轻 上 明
阴 寒冷 湿润 水 浊 静 重 下 暗
7
2022/1/6 二、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 阴阳对立 • 阴阳互根 • 阴阳消长 • 阴阳转化
❖ 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在持续高烧 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 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 转化为阴的表现。
2
2022/阴1/6 阳消长、转化的联系和区别
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 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 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20三22/1/6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上的应用
8
2022/1/6
1、阴阳对立
❖ 是指一切事物 都存在着性质 相反两个方面 。 如上与下、 天与地、动与 静、升与降等 等。
9
2022/1/6
2、阴阳互根
❖ 是指阴阳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 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 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 ;
❖ 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 。
水克火: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 心火的亢烈。
火克金: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 肺金清肃的太过。
4
2022/1/6 1、说明人的组织结构
❖ 阴阳学说认为: ❖ 从人体部位来分,上部为阳,下部为
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 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 阴。
5 2022/1/6
4 2022/1/6
5
2022/1/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 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 之本始”。
2022/1/6
2、举例
阳 温热 干燥 火 清 动 轻 上 明
阴 寒冷 湿润 水 浊 静 重 下 暗
7
2022/1/6 二、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 阴阳对立 • 阴阳互根 • 阴阳消长 • 阴阳转化
❖ 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在持续高烧 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 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 转化为阴的表现。
2
2022/阴1/6 阳消长、转化的联系和区别
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 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 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
20三22/1/6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上的应用
8
2022/1/6
1、阴阳对立
❖ 是指一切事物 都存在着性质 相反两个方面 。 如上与下、 天与地、动与 静、升与降等 等。
9
2022/1/6
2、阴阳互根
❖ 是指阴阳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 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 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 ;
❖ 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 。
水克火: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 心火的亢烈。
火克金: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 肺金清肃的太过。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0
授课:XXX
9
(三)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1.阴阳的普遍性:一切相关事物或现象根据其各自属 性均可用阴阳加以统之,这就是阴阳普遍性。 2.阴阳的相关性: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对相关 事物或现象的范畴之内,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 女为阴,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没有比较基础,不宜分 阴阳。
2021/3/10
授课:XXX
10
(三)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3. 阴阳的相对性:阴阳属性具有相对性, 阴阳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在特定条件 的变更时,阳可变为阴,阴可变为阳, 阴阳可相互转变。
4. 阴阳的可分性:指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 性具有无限可分的特点。中医学说的阴 阳无限可分的观点,体现了古代朴素的 辩证法思想。
12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互用的观点是指阴和阳任 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2021/3/10
授课:XXX
13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3. 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是指阴阳两者始终处于运动 变化之中,就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过程。
事物在总体上呈相对稳定,此时就称作 “平衡”,所谓健康的人,其主要标志就是 阴阳的消长处于动态平衡。
2021/3/10
授课:XXX
19
(三)说明病理变化
以阴阳的对立制约来阐释的病机和治法 阴阳偏胜:
阳胜则热→(外感)实热证→热者寒之; 阳胜则阴病→实热兼阴虚证→清热兼滋阴; 阴胜则寒→(外感)实寒证→寒者热之; 阴胜则阳病→实寒兼阳虚证→祛寒兼温阳。
阴阳偏衰: 阴虚则热→(内伤)虚热证→滋阴制阳
2021/3/10
授课:XXX
2
木、火、土、金、水乃是构成物质世界的不 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而且这五者之间具有着相 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处于不停地运动变 化之中,从而构成了物质世界。因此亦逐渐发展 成为探索万物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并应用于中医学领域, 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 响。
2021/3/10
授课:XXX
18
(三)说明病理变化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病邪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 阳邪侵犯人体,人体正气中的阴气奋而抗之;阴邪侵 犯人体,正气中的阳气与之斗争。如此产生了邪正相 搏,导致了阴阳失调而发生病。
(阳病治阴) 阳虚则寒→(内伤)虚寒证→补阳消阴
(阴病治阳)
2021/3/10
授课:XXX
20
(三)说明病理变化
以阴阳的互根互用来阐释的病机和治法 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补阴兼补阳 阳损及阴→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补阳兼补阴 阴阳亡失: 亡阴: 阴气亡失→阳气随亡→亡阳→阴阳离决 亡阳: 阳气亡失→阴气随亡→亡阴→阴阳离决
2021/3/10
授课:XXX
7
(二)阴阳的基本特征
➢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 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 “阳”;
➢ 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 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 都属于“阴”。
2021/3/10
授课:XXX
8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 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 火者 ,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 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 在外,阴之使也。
2021/3/10
授课:XXX
3
第一节
阴阳学说
The Theory of Yin and Yang
2021/3/10
授课:XXX
4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的基本特征 (三)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关性、
相对性和可分性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2021/3/10
授课:XXX
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首即说:"阴 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 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 病必求于本。"
2021/3/10
授课:XXX
6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 概括。
阴阳,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即向日者为阳, 背日者为阴。而后逐渐引申到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研究中, 凡是光明、温暖的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阳,凡是黑暗、 寒冷的事物或现象便归属于阴,所以《内经》说:“阴 阳者,一分为二也”。
2021/3/10
授课:XXX
16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解释人体组织结构 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
(二)概括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人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是 阴阳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平衡的结 果。
2021/3/10
授课:XXX
17
物质为阴,功能为阳(相互对立); 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反映,“阴在内, 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阳互根) 机能活动的产生需要消耗物质(阳长阴消) 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又要消耗一定的能量(阴长阳 消)。
2021/3/10
授课:XXX
11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 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
➢事物在特定条件下,均存在截然相反的两 种属性。 ➢ 对立的双方相互约束互相牵制。 ➢ 任何一方的太过或不及,均可引起对方的 减弱或亢盛
2021/3/10
授课:XXX
2021/3/10
授课:XXX
14
(四)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4. 阴阳的相互转化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各自向其对 立面转化。它主要是指阳证可以转阴证, 阴证亦可以转为阳证。
2021/3/10
授课:XXX
15
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阴阳转化是阴阳消长 的结果。
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 基础上的质变。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The Theory of YIN and Yang and Five Elements
2021/3/10
授课:XXX
1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用以 认识自然和理解自然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
古人认为,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对抗 运动 中不断地滋生和发展着,阴阳既代表自然界两种对 立的物质势力,同时,也代表着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并进而发展成为人们探讨和阐释事物运动变化 规律的阴阳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