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马头琴

近年来,乌审旗委、政府围绕创建“全国人居环境示范镇”,组织实施“三年大建设、三年大变样”发展战略,制定出台了《创建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培养一批(3000人以上)马头琴音乐初级人才队伍,培训一批(10000人左右)民间马头琴音乐爱好者,培育一批马头琴(生产销售、人才输送、音乐演奏、系列产品研发)文化产业,建设一批以马头琴文化元素为主的标志性建筑,打造一批马头琴文化节庆活动品牌,带动群众文化、公益文化、文化产业、城市文化景观体系的全面发展,把我旗建成集传承保护、推广普及、人才培训和生产制作“四个基地”于一体的“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具体情况如下:

一、普及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完成了全旗6个苏木镇、59个嘎查村及旗直机关的普查、调研和宣传、动员工作。二是注册成立了“中国马头琴学会乌审旗分会”,成立了9个“马头琴文化协会”;组建了62支“马头琴文化独贵龙”,拥有成员1500多人;登记备案马头琴文化户3000户;在教育系统成立了12个马头琴音乐兴趣小组,成员2100多人,搭建起了以“中国马头琴学会乌审旗分会”为龙头,各协会为纽带,“马头琴文化独贵龙”为支点,马头琴文化户为基础的普及网络机构。三是成立了乌审旗马头琴音乐培训

学校,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100多个班次7100多人的培训。同时在6个苏木镇和部分嘎查村设立了民间培训校点并启动了培训工作,旗直机关以系统、部门为单位的培训工作正在展开,部分学校将马头琴音乐列为音乐课必修课程。四是在普及培训的同时,组织专家编写乌审旗马头琴音乐演奏教材,并建起了马头琴“四库一系统”,即全国“马头琴人物资料信息库”、“演奏曲目集群库”、“文献资料搜集库”、“制作企业信息库”和“检索系统”的基本框架,致力打造全国马头琴信息最为完整的数据体系。五是组建了成员40多人的马头琴乐团,并多次代表我旗参加区内外大型演出活动,2010年赴香港参加第十三届香港世界“金紫荆花奖”文艺大赛荣获7项大奖。2011年,组织300人马头琴队伍代表乌审旗参加鄂尔多斯市撤盟建市10周年《凯歌十年》大型演出,组织400人马头琴代表队参加成陵旅游周活动和“溜圆白骏马”宴等全市大型文化活动。成功举办2011年新年马头琴音乐晚会,元宵节500人马头琴音乐齐奏、庆祝建党90周年等大型演出活动15场。新创作《乌审叙事曲》、《绿色乌审畅想曲》、《祝酒歌》等大型合奏曲10部,齐奏曲14首,编写中小学马头琴音乐教科书并印发2500册。为基层、学校、企业下乡演出50多场,政府无偿投放马头琴器乐7100多把。

二、品牌打造工作有序推进。一是被中国民协命名“中国马头琴文化传承保护基地”、“中国马头琴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马头琴博物馆”。马头琴文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补报项目乌审旗正在运作之中。二是特聘国际级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老师担任乌审旗“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形象代言人,并在马头琴文化培训基地、演艺中心、制琴基地及系列产品开发等方面达成意向,现已开始做规划设计,有望入驻我旗文化产业园,从而可将马头琴文化引向人才输送、制作销售、系列产品研发的产业化方向。旗文化产业园已引进马头琴制作企业4家,旗内马头琴年生产能力达到6000把以上。三是开通了乌审文化网,网站上设计了马头琴文化首页,全面介绍乌审旗打造“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进展情况和相关信息。四是正在精心策划组织马头琴音乐专场晚会、大奖赛、学术研讨会等以展示马头琴文化为内容的全民性文艺活动,同时策划在适时举办全国或国际性马头琴艺术节,以此推动马头琴文化品牌和产业链的形成。

三、注重在城市建设中提炼马头琴元素。以建设马头琴文化传承基地为契机,将马头琴文化元素融入城市文化体系建设之中,以马头琴文化塑造城市特色,以城市展现马头琴文化精髓。一是将马头琴音乐作为旗内各类重大群众文化集会活动的指定音乐。二是以展示马头琴文化元素为重点的城市道路导向标识系统已完成设计,正在安装。三是以马头琴音乐厅、马头琴专题博物馆(现临时馆已完成布展并正式开馆)、马头琴文化广场三大主体工程为主的马头琴文博苑的规划设计工作正在进行。

总之,我旗创建“中国马头琴文化之都”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特别是通过创建工作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全旗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的全面兴起,从机关到农牧区,从干部到农牧民,崇尚艺术、崇尚文明、崇尚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正在形成。

二、乌兰牧骑

我旗乌兰牧骑成立50周年以来,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提高队伍演出水平,广泛深入基层服务农牧民。自1999年至今,乌审旗乌兰牧骑连续三次被自治区文化厅评为“全区一类乌兰牧骑”“全区十佳乌兰牧骑”。现有队员42名,其中国家二级演员6名,三级演员20多名。

㈠特色创作演出,服务广大农牧民群众。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是乌兰牧骑精神始终坚持的方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乌兰牧骑精神永葆青春的法宝。近年来,我旗乌兰牧骑先后创作《达拉干巴雅尔》、《筷子舞》、《炒米飘香》、《乳香飘》、《敖包相会》等千余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艺作品,荣获市(盟)级以上奖530多项,其中国际奖4项,国家级奖150多项。先后向各级文艺团体输送艺术人才90多名,其中国家二级以上演员、编导和作曲有28名之多。在服务广大农牧民的同时,我旗乌兰牧骑曾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多次汇报演出。2009年6月,全队赴波黑塞族共和国参加“2009达卡特(DUKATE)国际民间艺术节”荣获评委会最高荣誉和最佳表演风格两项大奖;2009年9月,全队赴斯里兰卡、印尼进行回访演出;2010年7月,在八省区首届鄂尔多斯民歌演唱电视大奖赛中乌审旗乌兰牧骑演员荣获短调组一等奖;2010年8月,在第五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中乌审旗乌兰牧骑以民族歌舞晚会《玛乃乌兰牧骑》荣获金奖第一名、综合一等奖;2011年,新创作

民族歌舞音乐集《乌审天地歌》一部,舞蹈6个、歌曲10首、马头琴曲4个、小品相声1个。年演出达108场次,其中基层84场次、城镇24场次、观众达9.9万人次,行程2万多公里,年收入15万元。积极加大演员培训工作,举办业务培训3期,达70多天,选送4名年轻有潜力的演职人员外出培训。有20多名舞蹈演员参加鄂尔多斯撤盟设市《凯歌十年》大型文艺演出。女群舞《德吉》荣获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特别奖。乌兰牧骑队长的作品《牢记宗旨服务基层,不辱使命促进繁荣—乌审旗乌兰牧骑服务基层事迹》荣获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创新成果奖一等奖,队长本人荣获“2011年度民族文化影响力人物”荣誉称号。积极与内蒙古歌舞剧院合作,有3名演员获第八届全国“荷花杯”舞蹈大赛金奖,为我旗赢得了荣誉。

㈡培养“一专多能”队伍,服务乌兰牧骑事业长远发展。加强先进文化理论学习。建设一支团结、进步、能打硬仗的专业队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可靠保证。我旗乌兰牧骑结合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集中开展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大学习大讨论。工作中,他们时时不忘乌兰牧骑的历史使命和光荣传统,坚持“阵地不丢、队伍不乱、任务不减、本质不变”的原则,并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了队伍的相对稳定,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加强业务培训。为提高演员的整体素质和实际业务能力,他们积极为演员创造学习和进修的机会,按照“一专多能、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原则,把每年国家、自治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