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word学案1
人教版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word教案1
第 3 课宋明理学授课目的知识与能力: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过程与方法: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简易的文字资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感神态度与价值观:援引一些对宋明理学谈论的资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质,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基本内容。
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谈论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
授课方法:资料解析法、比较法授课手段:多媒体课件授课过程设计引入:回顾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从前儒学的发展过程。
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地位碰到严重挑战;隋唐时:儒、佛、道三足鼎立教师:北宋时,儒家学者张开了中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二、程朱理学教师:经过学生阅读课本,就理学的一些重要看法进行归纳简析:学生:代表:程颢、程颐、朱熹含义:以佛道思想来讲解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
主要内涵:1、公义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万物只有一个公义。
先理此后物2、“人伦者,公义也”。
3、公义就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4、“存公义,灭人欲“5、“格物致知谈论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今后长远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保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辈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辈影响深远,甚至外传,在日韩形成“朱子学”。
程朱理学有科学和不科学两面,应正确对待教师:就理学的谈论结合知识延伸一鼓作气进行解析:进行一场课堂谈论,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谈论。
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宋明理学的利害》)(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拥有友善意识。
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友善,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友善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拥有忧患意识。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3.简要介绍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如朱熹、程颢、程颐等,让学生对这一学派有初步的了解。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我将详细讲解以下内容:
1.宋明理学的基本观念,如“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2.掌握宋明理学的基本思想,如“格物致知”、“诚实守信”、“存天理,灭人欲”等;
3.能够分析宋明理学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道德伦理等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探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验学生对宋明理学的理解程度,以及激发学生对后续学习的兴趣,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请学生结合课堂学习,撰写一篇关于宋明理学核心思想的小论文,字数在800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能够体现对宋明理学的深刻理解。
-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以此来巩固对宋明理学知识点的记忆。
-教学设想:通过引入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以及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宋明理学的思想内涵。
2.重难点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学生在阅读宋明理学经典著作时,可能会遇到文言文的障碍,难以准确把握文意。
-教学设想:采用逐句解读、关键词解释、现代汉语翻译等方法,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并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解,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宋明理学的核心理论和现实意义。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强调传统文化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反思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伦理问题,实现知行合一。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能存在依赖心理,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4.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深入思考。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反思传统文化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生动与鲜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本节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民族精神。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中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宋明理学这一章节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二)讲授新知
知”、“诚信为本”、“中和之道”等,结合具体案例和历史背景,使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
2.分析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的异同,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法,形成自己的见解。
3.讲解宋明理学在当时的现实意义,如对社会风气、政治制度的影响等,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1.学生对儒家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但宋明理学作为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深度和复杂性可能让学生感到困惑。因此,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理学概念。
人教版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学 教案设计
第3课宋明理学一、教学目标1、结合时代背景,掌握宋明理学产生的原因。
2、结合相关材料,理解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内涵以及特点。
3、辩证的评价理学的历史作用,正确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
三、教学过程一、三教合一儒学的发展情况:1.汉武帝以后儒学繁盛,确立正统地位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3.隋朝时期儒学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4.唐朝时期“三教并行”政策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①佛教盛行②道教在民间传播③儒学本身的缺陷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哲学上指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
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些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
二、程朱理学1、“理学”的概念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2、理学产生的背景(1)历史:与儒、佛、道的自身发展密切相关(2)学者:与唐宋儒者的不断思考与探索密切相关(3)时代:与宋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
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3、北宋理学——程颢、程颐(1)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2)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3)认识论:“格物致知”4、南宋理学——朱熹,集大成者思想:(1)“三纲五常是天理”(2)“存天理,灭人欲”(3)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著述:《四书章句集注》三、陆王心学1、南宋:陆九渊的心学(1)“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2)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2)反省内心可得天理(认识修养的方法)2、明中后期:王阳明的心学(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主观唯心论(2)认识论: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3、宋明理学的影响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人教版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word学案.doc
第3课宋明理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学习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学习建议】本节教材主要包含四个子目:第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第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第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第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感悟思考】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
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知识梳理】回顾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
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三教合一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隋唐时:儒、佛、道三足鼎立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二、程朱理学【学习探究】阅读课本,就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归纳简析:学生:代表:程颢、程颐、朱熹含义: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1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四)程朱理学的影响(1)适应统治需要,理学成为南宋以后官方哲学,有力的维护了封建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集注》成为后世教科书。
(3)朱熹的思想传播到欧洲,在朝鲜、日本,形成“朱子学”派。
学会了吗?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远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二、陆王心学学什么?王阳明对理学的继承和发展,王阳明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文化教育的影响。
怎么学?从认识论角度分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联系和区别,程朱理学属哲学上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而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程朱理学向陆王心学的演变,说明理学走向极端。
学会了吗?结合以上所学,请指出宋明理学的特点(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1)提出对的看法和多种,儒学进一步化(2)更加突出(3)儒学更多的吸收、因素宋明理学的影响积极:①理学主张家庭社会和谐稳定、重视道德操守、崇尚知行合一,对培养现代社会的诚信观念、进取精神、务实作风有积极作用,有利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②格物致知的探究精神、博学慎思、明辨善问的学习方法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消极:①用三纲五常来扼杀人的自然欲望,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②理学宣传的尊卑等级、重男轻女、重利轻义、重礼轻法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不良影响。
【合作探究】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当堂检测】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1:朱熹:“存天理,去人欲”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3: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配套教学设计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学会倾听、交流、合作。
2.采用问题导向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宋明理学如何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等,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等方法,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不盲从权威。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真理、敢于质疑的精神。
3.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现实生活提供借鉴。
-让学生理解理学中关于道德修养、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教导,将其运用于个人修养和日常生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的意愿。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配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体系。
-理解宋明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理学形成的影响。
-掌握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等主要理学家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
2.理解宋明理学的基本观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借助多媒体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使用PPT、视频资料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历史情境的感知。
-创设虚拟历史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上的思想成果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掌握“格物致知”、“诚实中正”、“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核心理念。
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3课 宋明理学 Word版含解析
第3课宋明理学知识点一三教合一1.背景(1)汉武帝以后,儒学呈现繁盛之势。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①道教也广为传播。
2.表现(1)魏晋南北朝:儒学、佛教、道教相互影响。
(2)隋朝:儒学家提出“②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③三教合一”。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④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知识点二程朱理学1.形成:北宋时,⑤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2.“二程”(程颐、程颢)(1)核心:⑥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2)把天理和⑦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3)提出“⑧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4)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
3.朱熹(1)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即⑨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2)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强调“⑩存天理,灭人欲”。
(3)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4.影响(1)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的《⑪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传至国外,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宋明理学可归纳为“一、一、二、二、三”(1)一个趋势:三教合一。
(2)一个核心:理的存在。
(3)两种途径:“格物致知”和内心反省。
(4)两个世界观: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5)三个阶段:开创于北宋“二程”,成熟于北宋朱熹,新发展于宋明陆王心学。
知识点三陆王心学1.主张(1)陆九渊:把“⑫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2)王阳明:宣扬“⑬心外无物”“⑭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⑮致良知”和“⑯知行合一”的学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1
(3)设计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自主总结所学知识,巩固课堂内容。
3.教学评价:
(1)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报告、论文撰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宋明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点的分析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不少于800字。
4.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哲学素养。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但对于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和内涵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深入讲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明理学的历史背景,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核心思想,如“格物致知”、“诚信为本”等,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2.学会比较和分析不同学派之间的异同,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与联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
3.掌握宋明理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了解其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1)简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核心思想。
(2)分析宋明理学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doc
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教学目标1.识记: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宋朝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陆王心学。
2.理解:(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由于儒学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
同时,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使儒学在融合中得到发展。
(2)儒学在两宋时期汲取了佛、道有益的内容。
形成了理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这其中“二程一朱”起了决定性作用.(3)儒学到明朝中期,又发展为心学,它受佛教禅宗影晌较大,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
3.运用:理解儒学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面临挑战与融合的史实,分析程额、程颐、朱熹理学创立过程,理解其主要思想内涵和影晌,探究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佛、道盛行,儒学面临严重的挑战,但儒学汲取佛道的精神,自身也有了充足的发展,一方面说明儒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儒学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时代发展。
重点:掌握并分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
难点:理解理学与心学的主要内涵,辨析其精华与糟粕,评价其历史影响。
课前自主学习三教合•'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①一一和②一一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三教合一”,以③——为主,调和并吸收④一和⑤一的理论。
3.唐朝:⑥一一,尊道、礼佛、崇儒;⑦一一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1.背景:(1)儒家学者展开复兴①——、抨击②一一的活动。
(2)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③一一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又叫④——o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1)程额、程颐(合称⑤一一):⑥一一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即理学的核心;天理与伦理道德相结合;提出⑦“一一”的认知论。
(2)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天理“三纲五常”,“存天理,灭欲”;认为⑧“一一”是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
3.评价: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言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第1单元 第3课 宋明理学
第3课宋明理学第一课时学案一、学习目标1.概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和特点并比较二者异同,体会宋明理学反映的历史背景与社会需求。
2.能够分析理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重点难点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理解。
三、核心概念理学:北宋时期,儒学家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把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与传统儒学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在一起,从而建立了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它融合了儒、释、道三教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又称道学。
此处的“理”,既是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理学家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理”,他们用“天人一理”表达出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
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理学是北宋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批判佛、道学说的产物。
四、自主学习【课前预习】(一)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儒学:挑战和新发展1.儒学面临挑战:在民间广为传播,的盛行,冲击了的正统地位。
2.儒学的新发展:(1)内容方面:儒学吸收了精神。
(2)传播范围:北方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大力崇儒兴教。
(3)影响方面:儒学不仅成为汉族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
3.三教合一的趋势:(1)三教:儒教、佛教、道教。
(2)魏晋南北朝:三教相互影响和融合。
①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②佛教:吸收精神,逐渐中国本土化;③道教:受影响,主张“贵儒”“尊道”。
(3)隋唐时期:三教的发展和融汇。
①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②唐朝:统治者奉行的政策:尊道、礼佛、崇儒。
佛、道发展,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
人民版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word学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word学案第3节宋明理学学案【课前摸索】宋代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
在预习中,结合所学内容摸索: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进展过程如何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显现了哪些变化?你如何样看待这种变化?【本课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要紧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进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阻碍。
2.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进展过程的认识。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专门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用观看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3.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明白得,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奉献的人一辈子理想。
4.【重难点突破】宋明理学的产生与进展的各时期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要紧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
在学习中,第一要分析清晰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明白得理学产生后的进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点。
在整体把握理学进展脉络基础之上,加深对各个进展时期的认识。
另外,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理学进展的不同时期中,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理学的差不多特点。
再与此前已归纳的儒学的差不多特点相比较,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进展趋势的了解。
【知识梳理】一、理学显现的背景1.儒学面临的逆境:汉末至唐末五代,儒学的统治地位不断遭到挑战和削弱缘故:①社会动荡,军事割据和混战,冲击儒家构建的一套政治和伦理方面的统治秩序。
②专门是道教和佛教的冲击(同时又显现三教合一的趋势)2.唐朝中后期,韩愈和李翱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儒学的复兴和理学的创立的先声。
①韩愈: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
2021人民版必修3《宋明理学》word学案
2021人民版必修3《宋明理学》word学案二宋明理学编写人:高二历史组审核人:审批人:【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依据导学案问题导引,预习自学课本内容,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力争全部把握。
2.A层同学需要做本导学案所有内容,带※号C层可不做,带※※号B、C层均可不做。
3.认真书写,规范作答,按时上交,人人争取得A。
【学习目标】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进展。
(课标要求)2.宋明理学进展的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要紧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我成功,我欢乐!【问题引导】宋明往常的儒学进展演变的脉络:(注意与程朱理学强调的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区别。
)2.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①提出“心”确实是“理”的主张;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③认为穷理只需反省内心。
3.王守仁——“致良知”(进一步进展)进展陆九渊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②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复原良知的本性;主张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不能科学说明人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4.历史地位陆王心学的显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理学进展到一个新时期,号称“心学”。
参看人教版【释疑解难】一、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要紧区别是是否承认物质的存在。
如朱熹等尽管认为“理”决定“气”,但仍承认“气”是真实存在的,故是客观唯心主义。
而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否认物质的存在,故为主观唯心主义。
二、“理学”的含义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理学确实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北宋洛阳以程颢、程颐兄弟为首的洛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适应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
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
第三课宋明理学【课标要求】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2.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知识梳理】1.汉武帝时期: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2.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和“”。
3.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又称“三教合一”4.唐朝: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即、、。
佛教、道教开始挑战儒学正统地位,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5.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
其中的传播和修行比较简便,对后世影响最大【思维点拨】理学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维护封建统治的新儒学。
董仲舒的新儒学=儒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神学化宋明理学=儒家+道教+佛教——思辨化“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指世界和事物中具有次序、条理、法规、规律。
二、程朱理学1.历史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道教的传播,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动摇;(2).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出现的社会潮流;2.现实背景:(1).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氛围宽松,学术活跃;(2). 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3).北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4).宋代印刷和造纸技术的进步,为思想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创造了物质条件。
3.形成: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4.代表人物: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5.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后(核心);②把天理何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③提出“”的认识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word学案1
课前预习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要紧思想观点。
,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进展的缘故
2.说出理学和心学的内涵。
3.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进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阻碍。
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进展的各时期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要紧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进展的各时期的特点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明白得。
【预习导航】
一、三教合一
三教:__、__、__。
1、魏晋南北朝:三教相互阻碍和融合。
(1)儒学:吸取____、____的精神,出现新的进展。
(2)佛教:吸取儒学精神,逐步中国本土化。
(3)道教:受儒学阻碍,主张“贵儒”“尊道”。
2、隋唐时期:三教的进展和融汇。
(1)隋朝:
①儒学家提出“________”=“三教合一”
②主张以____为主,调和并吸取佛教、道教的理论。
(2)唐朝:
①统治者奉行“____”的政策:尊道、礼佛、崇儒。
②佛、道进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③儒学大师韩愈领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两宋:程朱理学
1、理学含义:
北宋时期,儒学家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儒家学者融合__思想来说明儒家的__,从而建立了以“__”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2、理学代表:程颢、程颐、朱熹。
(1)适应了____的政治需要,南宋以后长期成为官方哲学,有力地爱护了_____。
(2)朱熹编著的《______》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3)朱喜的学术思想流传至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朝鲜、日本形成了“____”学派。
(4)程朱理学的纲常名教逐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三、宋明:陆王心学 1陆九渊心学
(1)生平:南宋儒学家,号“象山先生”。
(2)观点:◆“__”是万物的本源,“心”确实是“__”。
◆ 强调“______,______”,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 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____就可得到天理。
2、王阳明心学:把理学进展为心学
(1)概况:号阳明先生,继承进展___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形成“陆王心学”。
观 点 概 况
备 注 心即理 ①吸取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
都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②宣扬“______”“___”的例题
认识
论 致良知 ①认为___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易被__腐蚀。
②主张加强___,去人欲,复原良知本性。
知行合
一
①认为知和行都产生于__,用___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②无法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课内探究学案
【合作探究】
探究一:请大伙儿观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三教图》(清·丁云鹏)
1.你们认为该图图中的三教是什么宗教,三个人又分别是谁 ?
2.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一下三教在魏晋时期的进展状况?
探究二:归纳二程和朱熹要紧观点。
理学相关于往常的儒家思想来说哪些是继承前人,哪些又是新时期的进展呢?
探究三:材料一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穿处。
——《二程遗书》
材料二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 《朱子语类》
摸索:什么叫格物致知?从学习程朱的思想,你认为他们是为了让人们探究真理吗,什么缘故?
探究四:通过上面的学习,请大伙儿分析一下程朱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探究五:依照陆九渊和王阳明的要紧观点,请大伙儿归纳一下心学的要紧特点。
探究六: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结合下列场景,摸索:商场着火了--
程朱理学代表:
陆王心学代表
观点1 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确信,对朱熹、王阳明全盘否定说,清人戴震曾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批判宋明理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压抑、扼杀。
)
观点2 目前一些学者们,则在一定程度上确信理学:侯外庐、邱汉生诸先生主编之《宋明理学史》有一段说得十分精辟:“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进展史上的新的水平。
它提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
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既有可取的地点,也有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地点。
你如何认为呢?能够各抒己见。
【当堂检测】
1.关于宋明理学,下列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把儒家的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来
B.讲求以理统情,自我克制,发奋立志
C.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D.认为天理是人与天地万物共同的本原
2.“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与这首佛教唱词提倡的修炼方式有类同的是
A.格物致知 B.陆王心学 C.程朱理学 D.黄老之学3.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
①儒家思想是人身修养的重要内容②书院注重对学子个运气德的养成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爱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④理学的伪善和欺诈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①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②注重气节与品德③发奋立志④敬畏天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专门典型的双关联。
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说明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B.朱熹继承和进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奉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6.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由此判定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进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显现
7. “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觉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舞儿童爽朗机智
B.突出地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8.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9.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
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借口, 要明白,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与其对立
A 、顾炎武
B 、李贽
C 黄宗羲
D 王夫之
宋明理学答案
1-5、CBAAB 6-9、CD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