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学创始人 ——南宋陆九渊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心学集大成者 ——明朝王阳明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陆九渊思想的主要内容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
宇宙,无非此理而已。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皆是
要,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有
影响 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国际影响: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
朝鲜曾一度盛行,被称为“朱子 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4、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
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并成为
集大成者。所以将其通称为“程朱理学”。
3、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 一个天理。天下只有一个理,天者,理也。
——《二程遗书》
材料一体现了二程什么样的哲学观?其实质是什么?
观点一: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 的意识之外的绝对精神、上天的意志。
第3课 宋明理学
一、魏晋隋唐时期—— 三 教 合 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家交融
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传播,儒学在民间面临挑战。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
隋朝:“三教合一”,以儒学为主,吸收佛道的理论 唐朝:三教并行,即尊道、礼佛、崇儒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二、宋明理学
1、理学的含义: 理学是儒学、道教、道佛、教佛三家融合的产物,
它以“理”(或“天理”)为核心 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实质是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 专制统治的新儒学
2、基本流派: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兄程颢 弟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3、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程颢
程颐
朱熹
“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作
——《朱子语类》
存天理,灭人欲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知识小结
①宇宙观:“理”是万物的本原

内容
②方法论: “格物致知” ③伦理观:“存天理,去人欲”


国内影响: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


“知行合一”
哲学范畴:主观唯心主义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5、宋明理学的影响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
理,心即理也。 ──《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六
★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王阳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 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 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4、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
陆九渊(创立者) 王阳明(集大成者)
宇宙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 观 “宇宙便是吾心, 心外无物,心外 吾心即是真理” 无理
认识
“致良知”
小故事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共33张PPT)
致良知的故事:王守仁的门人, 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 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 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 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 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 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 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 是你的良知!”
物;意在于仁心人外爱无物物,,即心仁外人无爱物理便是一物;
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 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王阳明《传习录》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
见兄自然“知致悌良,知见”孺子,入“井知自行然合知一恻”隐,此便
是良知,不假外求。──王阳明《传习录》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观点四:存天理,灭人欲
含义:人们应以三纲五常约束行为,而压抑自己的人性。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 曰:“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Fra Baidu bibliotek
材料二: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
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 不是天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 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伦理观,其实质是什么?
观点二:天理即“三纲五常” 实质: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特点: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 秩序的合理性。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材料三: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
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
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三体现了理学倡导什么样的治学方法,其含义是什么?
观点三:穷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
含义: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获得其中的“理”。 目的: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材料四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 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 以尽其伦。 ——《朱子语类》
材料四体现了朱熹什么观点,其含义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