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

信仰的重建
2.什么是“程朱理学” ?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兄:程颢 弟:程颐 朱熹
(北 宋) (南 宋)
陆九渊 王阳明
(南宋) (明朝)
什么是“程朱理学”?
2.什么是“程朱理学” ?
①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河南程遗书》
②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河南程氏遗书》
③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朱子文集》
• 3.为何南宋以后,理学才成为官方哲学?
• 4.什么是“陆王心学”?
信仰的重建
• 5.为何会产生阳明心学?
• 6.宋明理学如何继承发展了传统儒学?
• 7.宋明理学的现实意义?
信仰的力量
信仰的力量
——宋明理学
信仰的危机 1.“理学”为什么出现在宋代?
宋初,历经五代纷乱,权威失坠,又有陈桥兵 变,黄袍加身,斧声烛影,人们如何确信这是一个 拥有合理性合法权力的政权?… …宋虽统一,但并 未恢复汉唐旧境,面对异邦的存在,赵宋在想方设 法抵抗异族之外,凸显自身国家合法性,张扬自身 文化合理性的需要就格外迫切。
民:精神生活世俗化的需要
理学为什么出现在宋代? 1.“理学”为什么出现在宋代?
条件: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 士阶层的扩大、文化政策的宽松
信仰的危机 1.“理学”为什么出现在宋代?
必要性:君:重构政权合法性的愿望 士:“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 民:精神生活世俗化的需要
可能性: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 科技的进步 士阶层的扩大 文化政策的宽松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君:重构政权合法性的愿望
信仰的危机
1.“理学”为什么出现在宋代?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精品课件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精品课件
——《王阳判精神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 者乎”
——《传习录》
四、儒学的世俗化
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说话:凡为人子弟须低声下气,语言详缓。 读书:要端正身体面对书册,详缓看字。 饮食:在长辈面前,必须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格物致知
南宋以后主要官 方哲学;国际影 响广泛。
二、程朱理学的价值追求
2.修身为本的道德自律
材料 (弟子)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朱熹)曰: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朱子语类》
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分别是什么,两者的关系如何?
二、程朱理学的价值追求
3.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
——《宋史》
文化积淀被打碎
一、危机重重儒士忧
3.社会危机
三冗之弊 内忧 阶级矛盾
①②
3.社会危机
③④
党争不断 外患
民族矛盾
一、危机重重儒士忧
4.危机重重下,士大夫精神觉醒
昨日之会,大率谈禅, 使人情思不乐,归而怅 恨者久之。此说天下已 成风,其何能救!…… 惟当自明其理,吾理自 立,则彼不必与争。
——《二程遗书》
北宋经济 繁荣、科 技进步、 士阶层扩 大、文化 政策宽松
一、危机重重儒士忧 形成
北 宋 五 子
周敦颐 张载
成熟
邵雍 程颢 程颐
发展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二、程朱理学的价值追求
1.儒学的思辨化
材料一 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二程遗书》

人教版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学

人教版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学

长沙岳麓山“三教合一”
山脚 (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1.背景:佛、道教传播,儒学面临挑战 ⑴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 东汉时得到统治者支持(汉明帝建白马寺) 主张“神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这辈子忍受苦难,下辈子就进入极乐世界。 ⑵道教兴起于东汉末年,尊老子为教主。 讲求修炼养生,长生不老,希望成为神仙。 ⑶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盛行的原因: ①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人民寻求精神寄托 ②宗教本身的欺骗性和与麻痹性 ③统治者的提倡和支持
——儒家思想,正统独尊
唐宋新儒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它 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 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 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 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称为“理学”。理学逐渐神化、 宗教化。 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理学家认为,“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 原则,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 身上就是人性。这就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了。把握“理”:“格物致知”、“敬畏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
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2.如何评价宋明理学?
同:
①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融合佛道思想), 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 “理” ② 影响相同: 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
异:
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①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主 观唯心主义) ②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 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致良知”,克服 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
“天理”是万物本原, 天理”是万物本原, 天理 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 先有理后有物 二程的思想 二程的思想 伦理观: 伦理观: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认识论: 认识论: 格物致知
发挥“ 发挥“仁”的学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 的学说, 的
(二)创立过程
2.成熟:朱熹(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2.成熟:朱熹(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成熟
不 同 点
(三)历史影响
1、实质: 理学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 实质: 理学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 维系专制统治, 2、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 消极影响: 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 压制、 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积极作用: 3、积极作用: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 主观意志力量 气节 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 起了积极作用。 起了积极作用。 对中国社会政治、 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 远影响。 远影响。
—(清)林则徐 (
(归纳)积极影响: 归纳)积极影响: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 强调自我约束, 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 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佛教的传入与影响
公元前六世纪, 公元前六世纪,古印度摩揭 陀国的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陀国的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东汉 前期传入中国。 前期传入中国。由于它的平和性 (从未主动挑起宗教战争)、圆 融性(鼓吹三教合一)及它的中 观哲学与中庸之道极为相似, 观哲学与中庸之道极为相似,都 六祖慧能 摒斥走极端的思路, 摒斥走极端的思路,加之其因果轮回的理论对社 会产生极大影响, 会产生极大影响,尤其一些高僧在弘扬佛法的同 时也阐发儒学经典,体现了佛教儒学化的倾向, 时也阐发儒学经典,体现了佛教儒学化的倾向, 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已为中国士大夫所广泛 接受。禅宗就是中国化了的佛教。 接受。禅宗就是中国化了的佛教。

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

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
材心材风具神料景,料、体一时吾二意体风 说 是心 理,心志现吹 是 风陆朋便王是 在等为九旗 旗 动友是守人天 心渊动 动 ,指世仁的地 中说, , 慧着界同感万。:山”朋一另能觉物中“友、位一过的开在宇精僧位去渊花郊宙人说跟的外便源树观是,木赏吾 问:“这你两说位天僧下人无心说外,之既物不,山中 树上的是花风自动开,自也落,不同是我旗心动有,何相 关? 是仁者心动。
—— 《朱子语类》
格物致知(1)含义:格就是探究,物就是理, 致知就是获得知识。
(2 )目的:明道德之善,不求科学之真。
清末兴办新式学堂,“格致”成为对 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
2、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① “理”
②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认识 论)
朱熹像
材料三 “所谓天理, 复是何物?仁、义、 理礼学、的智社岂会不政是治天观理:? 君臣、父子、兄弟、 夫妇、朋友岂不是天 存理天?理”,灭人欲
(一)程朱理学
1、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程颢 (1032-1085)
河南洛阳人,世 称明道先生。
程颐(1033-1107) 朱熹(1130-1200) 理学集大成者
世称伊川先生
程颢像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 理学的理主学要的内宇容宙观
材 而已料。一“原其天理实得”质宇之是是宙而世 客之界 观为间的 唯天一本 心,理 地得之主而义为,地即,认为凡世生界于 天地之统间一者于,人又的意各识得之之 以为性外;的其精张神之存在为物三如纲, 其纪之绝为对五精常神,、上盖帝皆的此 理之流意行志,。无所适而不 在。
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南北长约1 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 3600余通,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

人教版 必修三 第三课 宋明理学(共18张PPT)

人教版 必修三 第三课 宋明理学(共18张PPT)
(2)政治:国家分裂与战乱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秩序;北宋重 文轻武,形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
(3)经济:商品经济发展,统治者迫切需要从思想上加强控制。
二、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3)吸收佛道因素。 (4)天人对立,将人放到绝对服从地位。
考点一: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全面认识
陆王心学
考点一:宋明理学 一、思想观点:
陆王心学
项目 宇宙观
伦理观
认识论
“心”是宇宙万物本原, 将人心与伦 穷理只需反省
陆九渊 “心”即“理”。(宇宙 理道德想联 内心(发明本
(主唯)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系
心)
王阳明 “心外无物”、“心外无 “理”就是 致良知、知行
(主唯)理”
封建道德。 合一
(4)朱熹的思想传到日本、朝鲜及欧洲,在日本和朝鲜形成“朱子学
学派。
资料卡:日本学者指出:“随着封
资料卡:日本的
建秩序的巩固,对学术的社会需要
旧文明皆由中国
提高,人们开始意识到儒学,尤其
传入,五十年前
是朱子学作为从伦理上维护封建社
维新诸豪杰,沉
会的学问的有效性。因此,日本朱
醉于中国哲学大
子学尤其本土化的特色,直到江户
6.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
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
治”。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 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 近这一说法的是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
2、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 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 求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 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 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 认为本心是“理”。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 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 “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 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 成为圣贤。
2、隋朝:“三教合归儒”
3、唐朝:三教并行
《三教图》(清· 丁云鹏)
宋明理学的含义和主要派别
什么是理学?理学分几派?代表人物是谁? 各有什么主要思想?
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王 守 仁
程 颢 程 颐 朱 熹
陆 九 渊
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 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 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逐渐确立了 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因 而被称为“理学”。
朱 熹
①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人性的最高境界。 ②存天理,灭人欲 ③格物致知的目的:明道德之善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从天理、灭人欲 。 —— 《朱子语类》
3 . 程朱理学的影响
①有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②束缚人们的思想 ③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 ④影响亚洲其他国家
晦庵先生
三、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 2.主要思想主张 A、陆九渊: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哪两种思想的 挑战: A、佛教、基督教 B、程朱理学、心学 C、佛教、道教 D、道教、心学
北宋时期儒学的代表人物是: A、朱熹 B、程颢、程颐 C、李贽 D、王阳明
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 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号称: A、理学 B、心性学 C、心学 D、理气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优秀课件
理学的宇宙观
材料四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 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 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 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 而存天理”。 理学的道德观: 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五: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 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陆王心学 ——寻找内心的理
★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 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 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陆王心学——寻找内心的理
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
材料一 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陆九渊) 材料二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 材料三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 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 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 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 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第一幕:探理学之源
材料: 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习儒,一度又信奉道教, 经常屈尊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 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 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 1、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现象? 儒家学说独尊地位的动摇。 2、儒家学者面对这种现象是怎么做的? 融合佛道思想,建立新儒学体系——“理学”。 3、这种做法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什么精神? 兼容并蓄、“和”
第二幕:走理学之路


道、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 第3课宋明理学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一 第3课宋明理学

3.政治理论----道统论(提出“理”的目标) 道——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统—— 指圣贤相传之传统 核心——“正君心” 目的:巩固儒学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
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体现在哪?
1、“道统论”进一步巩固了汉代以来儒学的 正统地位 2、从“天理”的角度重新阐释了儒学,实现 了儒学的哲理化。 3、把个人修养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强化 了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的社会 功能。
四、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 2.主要思想:
⑴陆九渊的心学理论: ⑵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3.评价:
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特别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有激励人们 奋发立志的积极意义。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差别
“敌机来了”
程朱理 学代表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主要流派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标志着儒家思
想的成熟。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魏晋南北朝,儒学面临的挑战与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冲 击儒学的统治地位.
东汉时期明帝时(公元68年)为铭记佛法传入之功,修建了 这座白马寺。与孤零零的白马相比,北魏时期龙门石 窟的气魄已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建,石窟佛像达 到十万多尊,可以说是佛教盛行的写照和缩影。
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 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 道理并努力实践之。 主张:扫落枝叶,直奔 主题。
陆九渊(1139-1193)
王守仁(1472-1529)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 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 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 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致良知”

人教版必修Ⅲ第3课宋明理学

人教版必修Ⅲ第3课宋明理学

求。
贵州修文阳明洞
2、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心学的集大成者) 主要思想: ①“心即理”: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 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王 阳明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 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 ②“致良知”: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朱熹认 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 “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 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 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 ③“知行合一”:朱熹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 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王 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熹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 析心与理为二。“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 自觉和主宰性
王守仁(1472—1529),人称阳 明先生。他以反对正统朱学的姿态 出现,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 理”,一切都是从“心”产生出来的, 而不是由踞于心之上的“理”所派生 出来的,从而肯定意识为第一性。
王守仁
他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 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 理。人天生具有挑战的原因?
总结学生讨论结果 ①佛教的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道 家 神 仙
龙 门 石 窟
二、程朱理学:
宋代“理学”的内涵: 含义:所谓“理学”,就是用“理学”一词来指 明当时两宋时期所呈现出来的儒学。广义的理学, 泛指以讨论天道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 括各种不同的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 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 称为“程朱理学”。理学是北宋政治、社会、经 济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 结果,是批判佛、道学说的产物。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课宋明理学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课宋明理学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 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 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在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之 后,你认为宋明时期儒学有了哪些 发展?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身,将儒学发展为理 学,形成庞大的思想体系
三、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宋明理学?
“二十四孝” —郭巨埋儿
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 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 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鲁迅《旧事重提》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 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
关注传统文化 传承华夏文明
古 代 四 大 书 院 之 冠 , 于 唐
岳 麓 书 院
湘三二学末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 山五老峰下,宋初扩建 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 “白鹿洞书院”。白鹿 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所完备的书院,与岳 麓、睢阳、石鼓并称 “天下四大书院”。因 朱熹和学界名流陆九渊 等再此讲学或辩论,这 里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
D 正确的是( )
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 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C.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 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
《三教图》(明·丁云鹏)
图中的三教是:
儒 _______ 、__佛__、__道__
材料一 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 “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 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三点导析】1. 考点: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重点:了解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及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3.难点:认识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的阶段特征;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方法导拨】1.如何全面地掌握汉朝以后儒学的发展演变过程?先要把握汉朝时期的儒学的基本状况,然后按照历史发展的阶段顺序有条理地把握儒学的发展历程。

汉武帝之前,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成为正统)”的四步历程。

汉朝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依然有所发展;隋唐时期——发扬光大,更辉煌;宋朝——程朱理学兴起,儒学思想走向成熟;明朝——理学发展新阶段,“心学”的产生。

2.理学,作为一种流传上千年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如何看待它?要辩证地看待: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科学或可取的一面:(1)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2)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

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3)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

(4)宋明理学强调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因循守旧观念;重义轻利观念;重礼轻法观念。

【要点导学】要点一: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儒学吸收、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

唐朝,统治者奉行的政策,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的正统地位。

儒学大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要点二:程朱理学1.形成: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抨击的活动。

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____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人教版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 (共29张PPT)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儒学困境)
梁武帝在其《述三教诗》中说他自己“少时 学周孔”,“中复观道书”,“晚年开释卷, 犹月映众星”。后来梁武帝数次“舍身”同 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家。
闻乃有巨人名曰佛……有庞眉曰聃……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
以其道易中国之道…… ——石介(北宋初)《中国论》
儒学在汉武帝时成为正统思想,但自魏晋以来却面临怎样的困境? 随着佛教、道教的传播,儒学的统治地位被严重削弱。
知识回秋 应运而生
战国 蔚然大宗
秦朝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正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隋唐 三教合一,面临挑战
宋明 新体系—理学
什么是理学?为什么会兴起?它与孔 孟之学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如何看 待呢?
第3 课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 儒学的发展。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阅读思考】思考为何两汉以来儒学的 独尊地位会动摇?分析宋明理学兴起的 背景是什么?
1、传统儒学独尊的地位动摇。
(1)传统儒学自身的缺陷。 (2)佛教盛行;
(有必要)
(3)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2、“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社会 。(有可 能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魏晋南北
目的
核心
思辨化、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融合佛道的儒学
四、历史追问——宋明理学的评价
戴震和温家宝总理对理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 以理杀人。
——清.戴震
以理杀人?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 学演讲时深情的引用 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 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 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民族精神?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 宋明理学(共21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3课  宋明理学(共21张PPT)

《赏花》
二程、朱子、阳明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 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二程说:“天生的。” 客观唯心主义
朱子说:“对,天生的。” 阳明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
美丽的。”主观唯心主义
同: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世界本原 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
“理”,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 认为本心是“理”。
《父子关系》
二程说:“老爸就是老爸,儿子就是儿子,这是上天 安排的,所以儿子要孝敬老爸,这就是孝。” 朱子说:“对,父子关系是上天安排的,并且儿子不 能有忤逆之念,这就是孝。” 阳明说:“孝顺自己老爸是应该的,人本来就有孝心, 但,我们对别人的老爸也要孝,这才是真正的孝。”
道德修养
同:都认为伦理道德是“天理”决定的;
东汉末年,神仙 方士之说、阴阳五行 之学与道家学说的某 些部分杂揉起来,形成 了道教。道教尊老子 为教祖,奉《道德经》 等为主要经典。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梁武帝名萧衍,自 幼习儒,一度又信奉道教, 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 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 同泰寺,三次舍身入寺院 为僧。
魏晋南北朝佛道盛行,儒学发展出现危机。
隋朝时,儒学 家提出“三教合归儒” 主张。唐朝时,统治 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佛道的发展挑战儒学 正统地位。
《三教图》(清·丁云鹏),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魏晋南北朝以来出现三教合一趋势,为理学 的出现奠定基础。 2、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尊 儒读经。 3、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

人教版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学 (共33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 第3课 宋明理学 (共33张PPT)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 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 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
物;意在于仁心人外爱无物物,,即心仁外人无爱物理便是一物;
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 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王阳明《传习录》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
宇宙,无非此理而已。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皆是
理,心即理也。 ──《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六
★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 3 课 宋 明 理学 ( 共 33张 PPT)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 3 课 宋 明 理学 ( 共 33张 PPT)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王阳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并成为
集大成者。所以将其通称为“程朱理学”。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 3 课 宋 明 理学 ( 共 33张 PPT)
3、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 一个天理。天下只有一个理,天者,理也。
——《二程遗书》
材料一体现了二程什么样的哲学观?其实质是什么?
观点一: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 的意识之外的绝对精神、上天的意志。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 3 课 宋 明 理学 ( 共 33张 PPT)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 3 课 宋 明 理学 ( 共 33张 PPT)
材料二: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 3 课 宋 明 理学 ( 共 33张 PPT)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 3 课 宋 明 理学 ( 共 33张 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

三、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共同点: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理”,陆王心学 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 是“理”。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 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 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 圣贤。 3、所属的哲学范畴不同:
四、影响:积极
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 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 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 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消极 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等伦理道 德规范,摧残、扼杀人性、压制 进步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的 工具。
.(2010
浙江文综 17)中国古代学术 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 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 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 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 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 ,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 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 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 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 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 精,去伪存真。
朱熹的观念 (1)天理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人性和天理一致 (2)存天理,灭人欲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3)认识论:格物致知 (4)《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格物即接近、接触和直接了解社会事物和自然万物,穷尽事物中 的天理,达到物理的至极至尽处。 程朱理学的影响: 1。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2。传播至日本、朝鲜、欧洲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3课 宋明理学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3课 宋明理学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一
1.魏晋南北朝: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主张以儒学为主。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3-
第3课 宋明理学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程朱理学
产生 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 背景 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17-
第3课 宋明理学
12345
5.理学家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解析: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所谓的良知是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所以A 项正确。B项错在“圣人独有”,C项明显不符合心学理论,D项错在“外部世界”,应是 内心世界。 答案:A
第3课 宋明理学
第3课 宋明理学
-1-
第3课 宋明理学
学习目标
1.识记魏晋南北朝 时期儒学的发展以 及宋明理学的主要 内容。 2.分析理解儒学在 宋明时期发展变化 的主要原因及其主 要特点。 3.认识宋明理学的 重大历史价值和社 会影响。
思维脉络
-2-
第3课 宋明理学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5-
第3课 宋明理学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宋明理学的发展特点 史料导入
宋朝的儒学传统已经有别于早期的儒学。早期儒学专注的是政治和道德方面 的实际问题,因为他们首先考虑的是组织和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宋朝的儒学学 者研读传统的儒学经典著作,但是他们也熟悉佛教作品。他们在佛教思想中发现 了许多值得赞赏之处。佛教不但拥有富有逻辑的思想和论证,还对儒学思想家未 曾系统探究的问题如灵魂的特性和个人与宇宙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样, 宋朝的儒学学者从佛教中汲取了大量的灵感。由于他们的思想既反映了佛教的 影响也继承了传统的儒学的价值观念,因此以新儒学而闻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意在于仁心人外爱无物物,,即心仁外人无爱物理便是一物;
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 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王阳明《传习录》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
见兄自然“知致悌良,知见”孺子,入“井知自行然合知一恻”隐,此便
是良知,不假外求。──王阳明《传习录》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朱子语类》
存天理,灭人欲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知识小结
①宇宙观:“理”是万物的本原

内容
②方法论: “格物致知” ③伦理观:“存天理,去人欲”


国内影响: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


“知行合一”
哲学范畴:主观唯心主义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5、宋明理学的影响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
小故事 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共33张PPT)
致良知的故事:王守仁的门人, 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 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 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 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 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 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 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 是你的良知!”
材料二: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
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 不是天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 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伦理观,其实质是什么?
观点二:天理即“三纲五常” 实质: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特点: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 秩序的合理性。
观点四:存天理,灭人欲
含义:人们应以三纲五常约束行为,而压抑自己的人性。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 曰:“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并成为
集大成者。所以将其通称为“程朱理学”。
3、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 一个天理。天下只有一个理,天者,理也。
——《二程遗书》
材料一体现了二程什么样的哲学观?其实质是什么?
观点一: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 的意识之外的绝对精神、上天的意志。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4、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
陆九渊(创立者) 王阳明(集大成者)
宇宙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 观 “宇宙便是吾心, 心外无物,心外 吾心即是真理” 无理
认识
“致良知”
第3课 宋明理学
一、魏晋隋唐时期—— 三 教 合 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家交融
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传播,儒学在民间面临挑战。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
隋朝:“三教合一”,以儒学为主,吸收佛道的理论 唐朝:三教并行,即尊道、礼佛、崇儒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二、宋明理学
1、理学的含义: 理学是儒学、道教、道佛、教佛三家融合的产物,
理,心即理也。 ──《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六
★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王阳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 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 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材料四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 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 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 以尽其伦。 ——《朱子语类》
材料四体现了朱熹什么观点,其含义是什么?
要,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有
影响 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国际影响: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
朝鲜曾一度盛行,被称为“朱子 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4、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材料三: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
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
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三体现了理学倡导什么样的治学方法,其含义是什么?
观点三:穷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
含义: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获得其中的“理”。 目的: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它以“理”(或“天理”)为核心 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实质是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 专制统治的新儒学
2、基本流派: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兄程颢 弟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3、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程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程颐
朱熹
“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作
心学创始人 ——南宋陆九渊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心学集大成者 ——明朝王阳明
人 教 版 必 修 三 第3 课 宋明 理学 ( 共33张 PPT)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陆九渊思想的主要内容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
宇宙,无非此理而已。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皆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