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知道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初步认识人类迈进电气时代的原因。

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和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课前收集、课堂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将科技成就制成图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新的科技发明带来的利与弊,认识到发展经济要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通过讲学习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科学贡献的介绍,尤其是分析爱迪生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科技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二、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课型新课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课文,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资料,分电力、电讯技术、交通运输三组收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今天将进入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世界,看人类灵魂的智慧之光是如何点亮了我们的生活,如何让我们在广袤的大地上潇洒地行走,在湛蓝的天空自由地飞翔!让我们进入本学习主题的第二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人教版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第一节:背景介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迅猛发展,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本节将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第二节: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进步1. 科学技术的突破:伏打电池的发明、电磁学的发展、汽车的问世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2. 高速通信的革新:电报的发明与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加速经济的运转。

第三节: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1. 钢铁与煤炭:钢铁与煤炭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产业,引领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2. 机器制造与大规模生产:机器制造代替了手工业,大规模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

3. 全球市场的形成:工业品的大规模生产导致商品需求增加,加剧了国际贸易发展,形成了全球市场。

4. 制造业与科技创新:工业革命催生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如电力、化学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5. 城市化与社会变迁:以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经济得以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环境、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变迁。

第四节:重点发展国家的案例分析1. 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煤炭、铁矿石等资源丰富,充足的资金和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美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机械制造业和化工业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工业强国。

3. 德国:政府扶持下,钢铁、化学等制造业得以快速发展,成为欧洲重要的工业国。

第五节: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国际影响1. 经济全球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 殖民主义的加剧:为了获取更多的原材料和市场,工业强国对其他地区进行了殖民和控制。

3. 社会结构的变迁: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的整体结构,促进了城市化和社会格局的重构。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以及国内外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应当意识到工业革命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增长,也涉及到环境、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第一篇: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部编版9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电的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电力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发展。

【教学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和影响的理解。

一、新课导入今天,我们用电话联络远方的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出国……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利。

你知道电灯、汽车和飞机是何时出现的吗?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电的应用1.教师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2.教师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讲授电力发明、发展过程,为学生学习本课积累感性认识,并提问:电力作为一种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哪些优点?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有哪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3.让学生阅读第19页的“人物扫描”,了解发明大王爱迪生。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讲故事活动。

“谈谈你所知道的爱迪生”,让学生尽己所知,畅谈爱迪生的感人事迹及其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启示。

目标导学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教师介绍内燃机的发明,多媒体出示老式汽车的资料图片,第22页“知识拓展”中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T型汽车材料以及汽车发明前欧洲城乡利用马车做交通工具的资料。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和创新,以及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包括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加速世界殖民扩张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场景。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对工业革命的概念和影响有一定的认识。

但第二次工业革命相较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涉及的技术领域更广,发明创新更多,对学生来说,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本课涉及的历史人物和发明创新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和创新,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新。

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3.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讲解法: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展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场景。

2.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3.学生活动材料:准备相关问题和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次⼯业⾰命教案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节第⼆次⼯业⾰命知识与能⼒1、认识第⼆次⼯业⾰命的背景,理解科技技术推进⽣产⼒的发展;2、分类知道和掌握⼯业⾰命的主要发明成就和领域;3、认识⼯业⾰命带来的巨⼤影响,知道⽣产⼒推进⽣产关系的变⾰;4、认识垄断、垄断组织的概念,理解垄断的出现⼀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经济的发展。

过程与⽅法1、通过认识和分析第⼀、第⼆次⼯业⾰命背景、原因、进程和影响的异同,学会⽐较重⼤历史事件的⽅法;2、通过分类归纳第⼆次⼯业⾰命产⽣的领域和主要成就,掌握归类分析历史现象的⽅法;3、分析第⼆次⼯业⾰命对资本主义经济和国际局势的影响,并⽐较第⼀次⼯业⾰命,同时联系历史现实,掌握古今、中外贯通联系的⽅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认识科研进展、技术发明和新兴⽣产领域的成就推进经济发展的情况,确⽴科技推进⽣产⼒发展的基本历史原理的认识;2、认识科技发明成就的⼀般史实,以及著名科学家、发明家的⽣平,使学⽣认识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树⽴为科学事业努⼒的精神品质。

3、通过学习科技推进⽣产⼒发展,⽣产⼒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这⼀系列史实,认识历史发展的⼀般规律。

教学重点:第⼆次⼯业⾰命的特点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垄断组织的形成。

教学难点:第⼆次⼯业⾰命的特点。

教学⽅法:⽐较法,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新课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盾⽃争导致“⼀战”的爆发。

⽽促使资本主义进⼊帝国主义阶段的根本动⼒是第⼆次⼯业⾰命的开展。

、⼀、第⼆次⼯业⾰命1.什么是第⼆次⼯业⾰命?1870年以的后,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于⼯业⽣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即“第⼆次⼯业⾰命”。

2.表现:①电⼒的⼴泛应⽤。

②内燃机和新交通⼯具的创制。

③新通讯⼿段的发明。

④化学⼯业的建⽴。

3.概况(⼀)电⼒:19世纪六七⼗年代德国:西门⼦发电机⽐利时:格拉姆电动机电⼒⼯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类跨⼊电器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诞生背景、发展特点和影响。

2.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3. 了解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产品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1)背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2)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推动了世界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科技含量高: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科技为支撑,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推动了科技创新。

(2)新材料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许多新材料广泛应用,如钢铁、铝、塑料等新材料,使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3)新工艺不断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工艺不断出现,如流水线生产、自动化生产等,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

(4)新能源的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的使用逐渐普及,如电力、汽油等,使生活更加便捷。

(5)新产品的涌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大量新产品,如汽车、飞机、电话、电视等,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

2. 讲授(30分钟)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诞生背景、特点和影响。

3.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应用。

4. 总结(5分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总结,强调其重要性和影响。

5. 课堂练习(5分钟)完成课堂作业,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

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应用。

3. 课堂练习:通过完成课堂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024年八年级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2024年八年级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2024年八年级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时间框架、主要标志和国家。

学生能够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化学、通讯和交通等领域的主要发明和创新。

学生能够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学会合作学习与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创新精神,理解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强化学生的国际视野,理解不同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贡献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工业革命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不同国家的发展差异及其原因。

如何深入理解工业革命对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影响。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和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工业革命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地点和主要标志。

讲解电力、化学、通讯和交通等领域的重大发明和创新,如爱迪生的电灯、贝尔的电话、莱特兄弟的飞机等。

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

案例分析选取一两个具体的发明或事件作为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对当时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工业革命对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发明家或企业家,体验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创新精神。

课堂总结回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强调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第二次工业革命优秀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优秀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电力的开发和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知道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理解其巨大的积极影响。

通过对比两次工业革命成就,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培养概括能力;通过阅读史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和影响,进一步培养阅读、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讲述发明家的故事,进一步培养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阅读史料分别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成就、影响,形成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整体认知,并学习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及阅读、分析材料的方法。

通过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表,掌握利用图表法归纳梳理历史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认识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对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和小组讲述发明家故事,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培养爱科学、学科学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课型】新课【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分为电力的开发与应用、内燃机与交通运输两个小组收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并了解发明家成长和科技发明的故事。

【教学方法】讲解法、史料分析法、观察法、比较法、师生共同分析归纳的综合法。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具准备】(教学媒体)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各位同学,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展示:“2017(第八届)全球汽车论坛”的一组图片。

教师在展示图片的同时解说:2017年6月7日,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支持下,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和重庆车展组委会主办的2017(第八届)全球汽车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课题: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教学目标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2.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影响。

2.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加深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对未来的启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

2. 背景介绍(5 分钟)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

3. 发展历程(10 分钟)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包括起始时间、主要国家、主要领域等。

4. 主要成就(15 分钟)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化学工业的发展、通讯技术的进步等。

5. 影响(10 分钟)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包括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等。

6. 小组讨论(10 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对未来的启示。

7. 总结(5 分钟)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和影响,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篇一:教案《第二次工业革命》】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

2、能力方面: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垄断组织形成的讲述,培养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分析其异同点,培养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运用举实例的方法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与特点,采用比较的方法,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分析。

3、采用释义说明的讲解法对“垄断组织”这一概念进行解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与生产密切联系并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这一突出特点,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归纳分析垄断的形成、影响,认识到垄断组织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重点难点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难点:垄断组织的形成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方法1以奔驰和福特汽车为切入点,通过提问学生这两种汽车是哪个发明国家和发明者是谁,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等问题展开话题,得出最早出现的时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从而进入课题的学习。

方法2通过想象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开着汽轮点着油灯的生活的情景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人晚上在明亮的灯光下,听着音乐,打着电话给远方的朋友送去问候的生活情景对比,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导入到新课中。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1、背景(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只有英国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俄美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5《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5《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教学设计

7.5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2)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思考和探究“流水线生产有什么利弊”等问题,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人物和成就。

2.难点: 通过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1.采用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书籍等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具体成果表现。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3)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作用影响(4)两次工业革命对比六、教学反思(1)本课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体现探究课的特点,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获取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

(2)本节课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充分体现了合作探究课的特点。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注重对学生学习历史方法和思路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整理、对比历史事实。

循序渐进地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

第23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3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3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2.掌握人类对电的认识和利用电的过程;了解西门子、爱迪生在电的方面的发明和创造。

3.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了解内燃机的改进、汽车的发明、飞机的发明、卡尔·本茨、亨利·福特、莱特兄弟等历史人物。

过程与方法:1.搜集有关“电”的发明史料,知道爱迪生等人发明电器的情况,体会他们在创造和发明电器的过程中的艰难和执着。

2.分组讨论交流学习成果以培养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学习快乐从而达到开放和创新的目的。

3.联系社会现实,简要介绍汽车和飞机的发展简史,使学生知道现代交通工具的进步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加深学生对现代人类社会进程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了解卡尔·本茨、莱特兄弟等科学家的发明活动,学习他们献身科学、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前分组搜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电灯和电视是我们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们的发明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那么电这个奇妙的东西是谁发现的呢?它的发现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什么时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一、电的利用师:“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电冰箱、电视、洗衣机等,那“电”是如何被发现和利用的呢?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回答。

生:19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性发电机;1873年,比利时科学家格拉姆发明实用性电动机。

师:在电能的利用过程中,人们发明了许多电器,其中成就最大的科学家是谁?他都有哪些发明?生: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最为著名,他在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此外,他还发明了留声机、电影摄像机、碱性电池等重要电器产品。

八年级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地点及其主要原因。

2.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2.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格局,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第二次工业革命?2.探究活动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让学生结合教材,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地点及其主要原因。

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何不同?3.探究活动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4.小组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每组选取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7.作业布置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道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思考题。

学生回家后,查阅相关资料,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背景、主要成就及其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组讨论和代表汇报,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理解更加深入,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

4.不足之处:课堂容量较大,部分学生可能跟不上教学节奏。

今后教学中,要注意调整教学进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五、教学资源1.教材:八年级下册《历史》2.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3.互联网资源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 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 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和代表性成果,初步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电的应用,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三部分内容都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的重大成就。

电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化学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材料。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三、教学目标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结合史料,分析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特点及影响,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历史事件;(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激发学生学好科学、报效祖国、实现人生志向的理想。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出示武汉美丽的夜景图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用电话联络远方的亲朋好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乘飞机出国……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越来越便利。

你知道电话、电灯、汽车和飞机是何时出现的吗?(二)新课讲授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1)背景:材料1:“蒸汽机的吼声使欧、北美、亚三大洲发生变革,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摘自王斯徳《世界近代史》➢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巩固和扩展;➢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2)概况:➢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特点:材料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备课全套(部编版)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九年级历史下册备课全套(部编版)

九下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1、背景: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条件:加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掠夺以及西方各国对本国进行改革市场条件: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场的开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不断刺激工业大的发展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最显著的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出生于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

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

迈克尔·法拉第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的学生和助手,他的发现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是麦克斯韦的先导。

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进而得到产生交流电的方法。

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发明了圆盘发电机,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发电机。

由于他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电学之父"和"交流电之父"。

4、爱迪生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逝世于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

发明家、企业家。

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

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内燃机的发明: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了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成汽油内燃机;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赛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2、新的交通工具: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德国的卡尔·本茨——19世纪80年代发明汽车卡尔·本茨先生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1844-1929),被称为“汽车之父”。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1、电力的广泛应用;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3、电讯事业的发展;4、化学工业的建立; 5、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特点;6、垄断组织的形成。

二、思想认识:1、通过对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突出发展的讲述,使学生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新成就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对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的出现及其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能力培养:1、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垄断组织形成的讲述,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分析其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反思一堂课仅仅短短的45分钟,在这45分钟里,怎样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形象的历史课堂,而不使历史课枯燥无味呢?导入技巧非常重要。

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设计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基础知识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3.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4.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能搜集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概括、归纳,以加深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一、本课概述1870年以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得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

本课主要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重大科技成就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一目“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重点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成就,同时也阐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科学研究成果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第二目“垄断组织的出现”和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形成”,则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世界市场的形成两个方面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此外教材运用大量图片、文字说明等资料,既充实了教材内容,又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与知识性。

教学时,要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同时还可以补充一些中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二、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认识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基础知识、熟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和特点,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理解:分类归纳和掌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成就、领域和影响,从而以表格的形式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从世界交流的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总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①创设情境,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兴趣;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师生的对话,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③利用材料、图片等,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历史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学情分析本课内容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由此以知识背景和能力背景两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1、知识背景。

学生在初中时已经积累了一定工业革命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而且上一课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重大发明,人物,影响有所了解,对本课的学习有所帮助。

2、能力背景。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展开材料教学,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发明的重要成就、特点和影响。

突出方法:通过自主探究法和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归纳其主要发明成就通过材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及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突破方法:在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基础上,利用讲述图片和材料的方式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洛克菲勒家族企业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垄断,变抽象为具体。

六、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以“启发—发现”教学法为主。

通过谈话式教学法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对重点、难点作必要的阐释。

为使教学过程更具形象性,更有互动性,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图片、表格等形式来丰富课题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就本单元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七、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展示着名科学家爱迪生荣登两次《时代》杂志的封面照,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内容。

教师讲述:《时代》杂志在全世界是一部享有较高荣誉度的杂志,而爱迪生能够两次荣登其封面照,原因是什么?2、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首先,让学生明确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念:1870年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接着,设计问题,探究讨论。

在学生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下,提出问题:为什么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会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利用已知的感知体验,通过迁移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综合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直接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确立(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内在动力)等。

待学生回答后,进行补充说明,以一张表格的形式呈现,总结学生的答案。

材料:1908年的某一天,有一位英国曼彻斯特商人查尔斯,他要取道法国赴美国洽谈生意,他打电话给美国的朋友预约好到达的时间,然后穿上时髦的涤纶面料做的衣服,坐电车到码头,乘汽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

当他达到法国时,已近日暮,看到大街上灯火通明。

第二天,他便搭乘飞机匆匆赶往美国华盛顿,到达机场时,他多年的朋友威廉热情地从一辆汽车中迎了出来,把他接到家中,吃过晚餐后,威廉热情地邀请查尔斯去看电影。

闲聊中,查尔斯告诉威廉,他这次洽谈的是一笔塑料制品和化肥及电脑配件生意。

如果谈成就马上给自己的合伙人发短信报喜,并准备用远洋轮船将货物运回曼彻斯特。

问: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爆发了,它是一个新发明层出不穷的时代,通过展示一段材料,向学生提出问题:请问上面哪些发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是由谁发明的除此之外,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发明找出的同学上黑板写【发明者,发明时间(没时间的不用写),发明物】接着创设情境:碰巧1908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举行,这些发明很多都在博览会中展出了。

现在我们要穿越到1908年,假设你们是伦敦世界博览会的工作人员,你们要设立几个展区,请同学们把这些发明放在相应的展区?最后,分领域展示这些发明物和它的发明者图片。

材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的发展走出一国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问:在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后,采用学生的知识迁移的方式,先抛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再通过展示一段材料,提出问题: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然后依次从科学和技术的结合程度、进程(开始的部门、开始的国家)、对各国的不同影响等方面对比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在对比分析时,要特别挖掘一些隐性知识,特别是特点的成因的挖掘。

设置以下问题:A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却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B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部门开始,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同时展开的?等等。

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第34页,然后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接下来,展示课本第37页“学习延伸”的图片和文字,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每组派代表结合图文,畅谈想法。

3、垄断组织的出现首先,提出三个问题:垄断组织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是垄断组织垄断组织出现后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明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解决这三个问题来学习第二个子目的内容。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垄断组织的出现正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以逐步生成的箭号图形式讲解,阐释垄断组织形成的原因,便于学生真正理解原因的根本和直接方面,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由此掌握垄断组织的形成过程。

接着,给出垄断组织的定义,并通过举出实例,说明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最后,回答第三个问题,展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中关于叙述垄断组织的一段材料,结合课本第35页的漫画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

材料:为了摆脱困境,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彼此间分配产量,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

但是,这种托拉斯一遇到不景气的时候大部分就陷于瓦解,正因为如此,它们就趋向于更加集中的社会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问:“有人说垄断加剧了竞争,是资本主义走向衰亡的表现,对此你有何评价?引导学生从垄断组织的出现原因来分析垄断的影响。

认识到垄断组织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4、世界市场的发展创设材料情景:一位英国经济学家描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形势时写道:“今天的伦敦在芝加哥有它的粮食,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从东印度公司种植场弄来的咖啡。

”提出设问:这一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市场的概念是什么它需要什么条件从而使学生明确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的推动作用。

进一步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有何新发展为什么使学生了解世界市场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结果。

最后思考:世界怎样从分散、孤立状态连成一体的大致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有哪些因素起了关键作用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释疑,使学生从整体把握从新航路开辟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

最后,展示三则材料内容,引导学生综合材料,概要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材料一、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

……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二、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材料三、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

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5、课堂小结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垄断组织的形成使资本主义列强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它们疯狂地对外扩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6、布置作业,巩固复习结合上一课内容和本课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提示:可以从产生的背景、进程、影响等角度加以阐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