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合集下载

浅谈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及其历史演进

浅谈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及其历史演进

浅谈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历史演进1、我国财政政策的历史演进1.1、由“区别对待”到“国民待遇”建国初期,国家为了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不同所有制经济和行业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主要表现有两个:一是为抑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私营经济要承担相当大比例的税负,其税收负担要远远高于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在征收手续和征收方法方面,国家又给予国营经济最大限度的方便。

二是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也采取了高低不同的税率———工业低于商业,重工业低于轻工业,日用必需品低于奢侈品。

由于私营企业从事的基本都是商业和轻工业,所以对不同行业和产品采取高低不同的税率,这也同样具有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作用。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资本主义工商业不复存在,在中国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社会,针对公私经济的“区别对待”的政策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但“区别对待”的政策仍适用于不同的行业。

在实施“赶超”战略的背景之下,国家通过低工资制、工农产品的价格剪刀差、财政的统收统支等办法,全力支持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

农业部门创造的财富被转移到工业部门去实现,实质上是牺牲了农业和农民的利益。

“高积累、低消费”政策的本身就是对商业和轻工业发展最大的限制。

正是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造成了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

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区别对待”的政策在新的历史时期没有被摒弃,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成为中国的财政政策向“正轨”回归的必由之路。

1.2、由“生产建设性财政”到“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为满足生产建设的需要,国家财政资金大量投入,而非生产部门的资金资金投入却出现了严重不足的情况。

于是,出现了“高积累、低消费”的局面,这与那个时期特殊的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几乎掌握了全部的社会资源,所以政府自然成了社会投资的唯一主体。

近几年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近几年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中国近几年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1997~2004 积极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调整收入分配,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

在需求不振、经济增长乏力阶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需要中间传导过程,时滞短,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作用是:——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到2001 年,共安排国债项目8600 项,国债资金的投入有效带动其他配套资金的投入,使国债项目投资总规模达到近3 万亿元。

建成了一批重要工程,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使我国连续几年保持了7%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

——提高了居民收入,刺激了消费增长。

1999 年以来,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建立了艰苦边远津贴制度。

1999 年至2001 年,居民消费分别增长6.54%、9.1%和10.1%。

——保持了进出口稳定增长。

1998 年以来,分三次提高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使出口货物平均退税率达到15%。

同时,完善了加工贸易管理,扩大了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有效地刺激了对外出口。

——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

一是通过税收减免及财政贴息等政策,支持符合产业政策方向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二是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

2000 年,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分别增长13.8%、14.4%,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5、6.1 个百分点。

——建成和开工兴建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过去4 年中,共加固大江大湖堤防3 万多公里,长江沿岸移民建镇200 多万人,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55 万公里,增加铁路新线4000 公里、复线1988 公里;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已经开工;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等生态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但它有一些局限性:国家宏观调控过分,挤兑了民间投资。

2004 至今稳健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

中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和效果

中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和效果

中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和效果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等控制经济波动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手段。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货币政策一直是宏观调控的核心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国货币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本文将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和效果。

一、货币政策调整的历史回顾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货币政策主要以抑制通货膨胀为主,实施收紧的货币政策,加大银行准备金率、提高利率等手段,限制了货币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这种收紧的货币政策对穷困落后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中国来说是必要的,但也限制了经济增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国际经济的变化以及金融改革的推进,货币政策也经历了不断的调整和变化。

1994年,中国开始实行市场化利率和汇率改革,进一步加强了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

2000年,国务院对货币政策进行了调整,强调货币政策要立足于控制通货膨胀,同时注重银行、外汇、金融市场等领域的管理,针对不同阶段经济的变化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

目前的货币政策是以维护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为目标,主要的手段是调整利率、信贷、汇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

其中,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国也在探索数字货币的发展,为深化货币政策Lehuan背景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环境。

二、货币政策调整的效果货币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资本市场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通常会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从而影响短期内经济的增长速度。

货币政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经济增长也不仅由货币政策决定。

但总的来说,中国实施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仍然是有效的。

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比较显著,通货膨胀中,价格总水平普遍上涨。

而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往往是货币供应量过多,而货币政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个手段。

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比较稳定,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能有效控制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政策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政策变化
的财政货币政策,使企业在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 况下,生产难以正常运转,经济效益明显下降。随 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速回落,居民收入的增幅也有 一定的下降,市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疲软,财政困 难也日益加剧。
三、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 【时间】:1993年
• 【背景】: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 四大精神鼓舞下,全国排除干扰,解放思想,又 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建设高潮。到1993年上半年, 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继续攀升,投资增长过猛,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 市场物价水平迅速上升,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 【内容】: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党中 央果断做出深化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 大决策,1993年提出了加强调控的16条措施,其 中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加了 47.39%,有力地平衡了商品供求,保证了物价稳定。
• 六是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平衡国际收支。 • 首先,控制需要大量补贴的产品出口,减少高亏商 品的出口,减少国家对外贸的财政补贴,调整进出 口商品结构;其次,对出口创汇企业实行税收等各 方面的政策倾斜,鼓励扩大生产出口商品,实现国
• 其次,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度,取消了按所有制形式设置所得 税的做法,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股份制和 各种形式的联营企业,均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国有企业 不再执行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办法,还取消了所得税前归还贷 款、上缴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国家预算调节基金的 规定。
• 再次,改革个人所得税,建立了统一的个人所得税,个人应 纳税所得在原来六项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五项,计税方法上 采取分项征收。
方面通过征集国家预算调节基金限制预算外资
金的规模,合理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流向;另一
方面鼓励能有效地增加供给的生产投资,限制 “楼、堂、馆、所”及住宅等非生产性投资的规 模。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时间】:1993年
• 【背景】:199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继续攀升,投资增长 过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市场物价水平 迅速上升,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内容】:实行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工具的使用】: 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1993年提出了加强调控的16条措施,其 中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运用的财政工具有1、改革财政体制,调整 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2、税收工具(实行税利分流,规范政府与 企业的分配关系,进行大规模的税制改革。 ) 【效果】:1996年,实现GDP增长14%,在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下, 社会流动货币减少,从而使市场利率下降,投资接着下降,在乘数的影 响下,国民收入成倍下降。国民经济较为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的区间, 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既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挤压了过热经济 的泡沫成分,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的 良好局面,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功典范。
通货膨胀。 【效果】:实现GDP较上年增长13.5%
• 【时间】:1988年 【背景】:从1984年后期开始,国民经济过热的迹象又逐步显现,社
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不断扩大,投资消费高速增长,价格总水平大 幅攀升。为满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要求和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短缺 的问题,国家不断扩大财政赤字,而为弥补赤字,银行超量发行货币,又 加剧了物价指数上升。
• 【时间】:1985年 【背景】:改革以后,除了1979年的物价有上涨之外,应该说中国经济 的宏观局势在1984-1986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是第一次由这个转型 中的经济体制内部生成严重通货膨胀的时期。
• 【内容】:实行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 【工具的使用】: • 主要是通过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购买及政府转移支付,紧缩银根,抑制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下的财政政策研究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下的财政政策研究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下的财政政策研究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政策支持。

本文将从宏观层面上研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下的财政政策,并探讨其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财政政策的演变我国财政政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9年,时为清政府颁布的《公债法》。

随着政府领导体制的变革和经济社会的变迁,财政政策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进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政策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为1978年至1993年的重建和扩大财政规模阶段,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第二阶段为1994年至2002年的财政税制改革阶段,政府大力推进税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

第三阶段为2003年至今的财政管理现代化阶段,政府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建立了更严格的预算制度。

二、中国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1、大规模的财政支出在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政府加大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社会保障、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稳健的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通货膨胀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政府加强了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控制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3、适度的税收政策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对于税收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包括减少税率,提高免税额度等措施,能够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保障政府财政收入的平稳增长。

三、中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政府通过不断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也为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2、推动了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随着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政府在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也得到了大幅度增加。

这些方面的投资,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3、增强了市场信心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的力度,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控制了风险,保持了市场的稳定,增强了市场信心和投资者的信任,促进了市场健康发展。

我国近五年财政政策

我国近五年财政政策

具体措施
➢ 1、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 2、稳定物价总体水平 ➢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 5、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谢谢观赏!
2020/11/5
26
具体措施
➢ 1、大力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 ➢ 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 3、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 4、进一步深化财税制度改革 ➢ 5、狠抓增收节支
财 ➢ 政在执积行极情财况政政策引导下,我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如下图,2010年累 计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经济较快增长为财政收入增长 奠定了税源基础,以及全年汽车旺销带动车辆购置税、汽车消费税等大幅增长。另外,价格水平上涨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原 因之一。
由结构性增长转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同时,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相应地,财政政策就 会“有保有压”,以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具体措施
➢ 1、加大保障措施,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 2、对就业特别是创业型就业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 ➢ 3、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的财政支持力度。 ➢ 4、鼓励相关产品进口,促进外贸稳定发展。 ➢ 5、完善落实支农惠农政策。 ➢ 6、采取措施,抑制物价持续上涨。 ➢ 7、减少国家建设型支出,缓解投资的快速增长势头。
具体措施
➢ 1、促进消费 ➢ 2、结构性减税 ➢ 3、稳定物价 ➢ 4、农民增收 ➢ 5、收入分配
➢ 6、发展教育 ➢ 7、深化医改 ➢ 8、社会保障 ➢ 9、保障住房 ➢ 10、增收节支
2012年财政政策
➢ 政策类型:积极的财政政策 中央提出,2012年宏观调控要稳中求进。相应地,积极财政政策要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与促和谐等方面取得 新突破。 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 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

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十年回顾

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十年回顾
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十年回顾
小组成员:邹敏、仰园、 阚琳、储阳玲、江菲菲
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997年下半年,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对此,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稳 健货币政策。其中,货币政策是稳健货币政策中的适度从宽,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 增长。为此,取消了贷款限额控制、下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一再降低了存贷款 利率。
★1979年出现了赤字。财政支出的增加导致需求增长,超出了计划,而计划之外的 产品供给,相当一部分采取议价方式,这就抬高了物价指数。而且,为提高地方、企
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发了工资、奖金和补贴,社会购买力快速增长,供不应求的状 况更加严重,于是,国家调高了多种产品的价格。
★1980年中央从1979年开始采取措施,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 年底调整了国民经济计划,降低各项指标,压缩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出;当年还发行 了48亿元国库券,冻结企业和居民的余钱;抑制需求的过快增长这些措施实施之后, GDP和物价指数的增长率都在1981年开始下降. ★1982年之后,随着改革的推进,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自主权扩大,乡镇企业、个体 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也逐步发展,这些因素促使经济在经历短暂调整之后,很 快就转为快速增长,在1984年到达波峰,并发生了向波谷的转折。
★1993年国家开始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当年9月发布16条措施,包括提高存贷 款利率、控制信贷规模、制止乱集资、发行国库券、削减基建投资、通过审 核排队的方式严控新开工项目、严格审批和认真清理开发区、停止出台新的 价格改革措施。 ★1994年,各项措施都更为严厉,并且对部分产品实行直接的价格管制。 ★1995年,又两次提高贷款利率。到1996年底,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收到明 显成效,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 ★自1996年我国实现“软着陆”后,货币政策就开始灵活微调,从“适度从 紧”转变为“适度放松”,1996年和1997年按货币政策连续3次降息,表明 我国控制通货膨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中国的财政政策历程

中国的财政政策历程
• (1)停止建设项目。 • (2)降低老百姓生活质量 • (3)对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停 止财政补贴,对落后的小企业进行整顿和 关停并转 • (4)进行税利分流试点和税制改革
1993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背景:面对上面经济下滑危机,为了证
明执政的合法性,1992年南巡讲话和十 四大东风吹来满眼春鼓舞下,通货膨胀 达到25%,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财政改革措施
• (1)1993年提出了宏观调控的16条措施 • (2)1994年起实行分税制,强化中央在税收分 配上的主动权,增强了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 (3)1993年,颁布实施了《企业财务通则》及 《企业会计准则》,全面实行税利分流,规范政 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 (4)、严格控制投资规模,清理在建项目,严控 新开项目,强化税收征管,清理越权审批减免税, 限期完成国债发行任务
1998
积极的财政政策
背景: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爆发,
我国外贸受到了严重冲击,产业结构不合理、 低水平的产能过剩、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经济 结构问题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产生了放大 效应,国内大量企业停工停产,失业严重。
财政措施
• • • •
• • • •
(1)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投资 (2)调整税收政策,支持出口、吸引外资 (3)增加政府消费 (4)增加工资,改革分配制度,增强居民消费能 力 (5)开始大范围的国企破产 (6)开始组建央企巨无霸 (7)减轻企业负担 (8)实行债转股
2008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积极财 政政策
• 2008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 并加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努 力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 通货膨胀。 从2008年7月份起,CPI同比开始下降,股市持续下跌,经济 增长预期下滑, 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许多中小纺织服装企业面临困境, 房地产市场开始下行,针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中央政府及时 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调整从2007年末的“双防”转变为2008年年中 的“一保一防“保增长,促发展。同时将前期执行的“稳健的财政政 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 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财政支出,采取结构性减税政 策,增加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鼓励居民消费。 此时的财政政策措施 如下: 2008年4月24日起, 财政部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0.3%调低 至0.1%。 2008年8月1日起, 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 退税率由 11%提高到13% 2008年9月1日起, 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 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 2008年9月19日起, 股票交易印花税调整为单 边征税 2008年10月9日起, 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徵收个人所得税. 2009年将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对我国近十年以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做了简单的回顾

对我国近十年以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做了简单的回顾

对我国近十年以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做了简单的回顾,并对相应搭配产生的效果做了一定的分析。

据有关统计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7%。

在看似一路平稳递增的经济增长背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三次较大的调整:时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1994~1997 适度从紧适度从紧1998~2003 积极稳健2004~2007 积极淡出稳健趋紧2008年开始稳健从紧“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994~1997)1、宏观经济背景: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

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至1993年增速分别为42.6%和58.6%,大大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

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状况,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了13.2%和21.7%,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过热与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次出现经济过热现象,为了给经济过热降温,受当时宏观调控经验不足的局限,国家相关部门往往采取“紧缩到底”的政策手段,使经济由过热一下子陷入过冷。

这种热与冷的转换,好像是快速行驶中的急刹车,经济过热是消除了,但又面临着如何启动经济的问题。

热与冷的骤然交替,造成剧烈的经济波动,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决策部门认识到,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一松就热、一紧就冷”的传统做法,做到既要为经济过热降温,也要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防止经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现象再次发生。

于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中央适时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对过热的经济实施恰如其分的宏观调控,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

2、相关措施: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财政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并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

中国货币政策发展历程

中国货币政策发展历程

中国货币政策发展历程
中国货币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时期。

以下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发展阶段:
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1978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实
行了计划经济体制,货币政策主要以控制物价为主要目标。

人民币被严格管理,外汇管理严格,货币供应受到计划经济的调控。

2. 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
推进,中国开始逐步引入市场经济机制,货币政策也开始逐渐转向以宏观调控为主。

人民币汇率开始逐渐市场化,并推出了金融市场改革,如发行人民银行票据和人民币债券等。

3. 经济改革与金融改革时期(1994年-2008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加强了宏观调控,实施了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

人民银行改变了货币政策工具,开始使用利率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和需求。

4. 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政策调整(2008年至今):全球金融危
机发生后,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来应对经济放缓的问题。

这些措施包括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等。

同时,中国还逐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强了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与影响力。

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政策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政策环境以及国家发展目标的影响。

随着中国经
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经济的变化,中国货币政策也将继续调整和完善。

2012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012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012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012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们今年财政政策一方面将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另一方面加大对农业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力度。

(一)积极财政政策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二是调整税收政策,刺激需求增长。

三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改善居民消费心理预期。

四是规范收费制度,减轻社会负担,推动扩大消费。

五是支持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

(二)稳健财政政策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货币手段(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提高利率等)和行政手段等,以逐步控制经济局部过热的迹象展望2012年,稳健为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

一方面迫于巨大的保增长压力,另一方面则为货币条件改善的紧迫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最大的不同我认为就是他们效果的即时性和持久性不同。

财政政策的效果比较直接也比较快。

一旦政府决定提高财政支出或降低税率,人们日常消费就可以有很直观的变化,比如工作好找了,食品价格低了。

货币政策主要就是通过利率控制通货膨胀。

利率的变化在经济活动中确实很明显,比如国债的价格即时就会有变化,可是对人们日常接触到的东西的影响相对比较小。

货币政策对长远经济活动的影响比较大。

2013年财政和货币政策2013年货币政策整体应该仍旧以“稳健”为主基调。

预计2013年货币政策放松的余地不大,财政政策将继续保持扩张性,产业政策值得投资者期待。

货币政策方面,根据央行2012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货币政策将更加突出价格稳定目标,关注点从货币供应量和新增贷款转向同时参考社会融资规模,并明确提出“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的能力”。

在调节工具的选择方面,“运用逆回购、正回购、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组合”的表述与二季度报告完全一致。

据此,我们预计央行2013年仍将继续以逆回购操作为主,降准和降息的概率均不大。

财政政策方面,预计财政政策仍将从结构性减税和财政支出两个方向同时发力。

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表格数据

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表格数据

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整表格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三次较大的调整。

即:1994-1997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降低高通胀率,使国民经济顺利实现第一次“软着陆”;1998-2002年财政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转向积极有限度扩张,扩大内需,降低高失业率,使国民经济顺利实现第二次“软着陆”;2003年下半年至今政府采取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减缓物价上涨压力,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避免大起大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中国这些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实践证明,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a财政、货币政策及相关宏观政
策措施,解决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以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和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

这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都是十分重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92年。

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有效供给不足的特征,资金需求一直有较大缺口,因此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

具体来看,从1979年到1980年,主要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1年是财政政策紧,而货币政策松;1982年到1984年,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5年则是两大政策“双紧”配合;1986年到1988年,仍表现为两大政策的“双松”配合;1989年到1991年,是两大政策的“双紧”配合;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再次出现“双松”配合。

该阶段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协调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表现为政策作用的微观主体多是国有企业,并且通常运用行政性手段来完成政策实施。

二是在长期短缺经济环境影响下,政府还缺乏市场经济调控机制应用的经验,表现在两大政策协调方面,一直以直接调控为主,很少用财政和金融中间变量来间接影响经济主体,而且“同松同紧”情况居多,没有更多的多元化政策搭配,这也造成了政策协调的效果不佳,“一放就乱,一抓就死”成为常态。

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到1996年。

该阶段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

但与此同时,在有效供给不足的背景下,经济过热也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积累。

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6年,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

与此同时,两大政策配合也逐渐获得制度改革方面的基础,其中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逐渐奠定了公共财政的基础,而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也使得货币政策制定进一步得以独立。

应该说这期间两大政策的协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调控手段多样化配合、调控技巧改善、驾驭宏观经济能力有所提高,这对于实现经济“软着陆”起到了较大作用。

我国近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我国近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2012年趋势
• 综合来讲,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通过调节税收政策,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实现 扩大内需的目的,并有效减轻部分民营企业的经营压力。 另一方面,通过财政的定向支出,实现对新兴产业的政策 支持,达到结构调整的目的,并可适度的支持处于资金链 困境下的中小企业。 货币政策方面,2012年的基调预计以稳为主,会有适 当放宽,不过不会迎来全面放松时代。对于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12月初已经进行一次下调,明年必定会继续下调, 并会降低银行利率,以刺激流动性,不过幅度有限。就货 币供应量而言,2008年以来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已然 导致市场货币供应过剩,并引发通货膨胀,近期不可能再 度出台类似政策。因此,对于2012年货币政策,投资者不 宜过分乐观。
各年政策
年份 1998——2004 2005 2006——2007 2008——2010 2011年1-3月 政策协调方式 政策协调主体
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 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主导,财政 政策配合
稳中偏紧的财政政策和 总体配合较为协调 货币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 财政政策主导,货币政 的货币政策 策配合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 财政政策主导,货币政 宽松的货币政策 策配合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 总体配合较为协调 • • • • 1979—1980年 第一阶段 松 松 双松 2年 1981年 第一阶段 紧 松 紧松 1年 1982—1984年 第一阶段 松 松 双松 3年 1985年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1年 1986—1988年 第二阶段 松 松 双松 3年 1989—1991年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3年 1992—1993年中 第二阶段 松 松 双松 1年 1993年中一1997 第二阶段 紧 紧 双紧 5年 1998—2002年 第三阶段 松(积极) 松(稳健) 双松 5年 2003—2004年 第四阶段 稳健趋紧 偏松和趋紧 2年 2006—2008年 金融危机之前 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从紧”的同 时,明年财政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健。 • 08-10年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 • 2011年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 灵活性、有效性。

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展望

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展望

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展望2011年即将过去,留给企业印象最深的恐怕不是原材料的上涨,也不是人民币汇率的走高,更不是日本大地震,而是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国内一直紧抓不放的紧缩货币政策。

2011年,国际需求萎靡,生产成本上升,国内制造业普遍经营不善,而资金流动性的不足,则直接引发了温州、东莞等地部分企业的集中破产,其中涉及数家民营不锈钢厂。

2012年来临,2011年12月初出台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政策给了广大投资者对未来的一个美好猜想,而其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则又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2012年,与不锈钢贸易关系密切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到底会如何演绎?一.CPI拐点形成,控物价退居二线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4.2%,PPI同比上涨2.7%。

继10月份大幅回落跌破6%之后,11月CPI再破5%降至年内新低,国内外众多金融机构认为,中国物价已经出现拐点,上涨压力得到缓解。

对于历年的翘尾行情,2011年明显有所缓解,市场预测年度CPI涨幅在4.6%左右,虽然超过3%的既定目标,但好于预期,可以认为2011年度货币政策调控取得了有效成果。

因此,分析师普遍认为,2012年的政府工作重心将不再是控制物价。

不过,另一角度来看,指数中的食品价格涨幅仍然居于高位,其中粮食价格上涨8.9%。

"世界粮食的安全薄弱环节在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承受能力低,粮食价格剧烈波动,可能引起社会动荡,甚至政局不稳。

"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表示。

因此,稳物价工作仍然不会放松,预计会一定程度延缓宽松货币政策的进度。

二.GDP增速放缓,稳增长成第一任务2011年前三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在通胀逐步放缓的趋势下,专家预计,GDP年增速基本能保持9%以上的正常水平。

中国历年的财政货币政策

中国历年的财政货币政策

2014
9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中期借贷便利(Medium-
term Lending Facility,MLF),对符合宏观审慎管理 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中期基础货币,中期借贷便利 利率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促进降低社会融资 成本。 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 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 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中,一年期存 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由3.5%下调到3.25%;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由6.56%下 调到6.31%;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 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调整金融 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1)将存款利率浮动 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2)将贷款 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2010
6月19日,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
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 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中国人民银行将 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 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 调节。
2011
自1月20日至6月20日,先后6次上调存款
准备金率,最高至21.5%。 自2月9日至7月7日,先后3次上调存贷款 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最高提高到 3.50%。
2006
6月16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执行8%存款准备金率,此后两次上调存 款准备金率,直至11月15日执行9%的存 款准备金率。 8月19日,上调存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 点,由2.25%提高到2.52%。同时将购房贷 款基准利率下限由0.9倍扩大为0.85倍。
2007
自1月5日至12月25日,先后10次提高人民

[经济学]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经济学]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2007年货币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向货币政策结合,简称“双松”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减税和增支,以增加社会总需求;扩张性货币政策是减少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收购有价证劵等方式向流通中投放货币,以增加社会总需求。

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双松”政策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经济增加,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但是如果政策力度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则会带来通胀风险。

:2008年的货币财政政策2008年货币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就好似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达到紧缩经济的作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达到扩张经济的作用。

2009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国加加大通关过财政进行国民经济建设和投入,财政投入得领域主要涉及教育,农业,还有就是关键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等。

积极的财政政策:目的在于保证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和稳定运行。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用的,货币政策涉及银行利率的调节,现阶段,为应付金融危机,我们国家降低了银行存贷款利率,目的是刺激国民消费和减轻大中企业的贷款压力,保证国民经济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的基本生活所需。

2010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是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二是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

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公用经费。

四是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92年。

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呈现出有效供给不足的特征,资金需求一直有较大缺口,因此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更多着眼于影响总供给,并且以“松”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出现更多。

具体来看,从1979年到1980年,主要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1年是财政政策紧,而货币政策松;1982年到1984年,表现为两大政策“双松”配合;1985年则是两大政策“双紧”配合;1986年到1988年,仍表现为两大政策的“双松”配合;1989年到1991年,是两大政策的“双紧”配合;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再次出现“双松”配合。

该阶段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协调的外部环境尚不完善,表现为政策作用的微观主体多是国有企业,并且通常运用行政性手段来完成政策实施。

二是在长期短缺经济环境影响下,政府还缺乏市场经济调控机制应用的经验,表现在两大政策协调方面,一直以直接调控为主,很少用财政和金融中间变量来间接影响经济主体,而且“同松同紧”情况居多,没有更多的多元化政策搭配,这也造成了政策协调的效果不佳,“一放就乱,一抓就死”成为常态。

第二阶段是从1993年到1996年。

该阶段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开始迅速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也在提高。

但与此同时,在有效供给不足的背景下,经济过热也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风险积累。

从1993年下半年到1996年,财政货币政策一直采取“双紧”配合,政策协调目标就是通过紧缩性政策,来控制赤字、减少发债、压缩政府开支、控制货币总投放量等。

与此同时,两大政策配合也逐渐获得制度改革方面的基础,其中1994年的税制和分税制改革逐渐奠定了公共财政的基础,而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也使得货币政策制定进一步得以独立。

应该说这期间两大政策的协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调控手段多样化配合、调控技巧改善、驾驭宏观经济能力有所提高,这对于实现经济“软着陆”起到了较大作用。

财政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财政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财政政策的回顾与展望一、1990—1997年的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1、经济背景:1992 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

面对上面经济下滑危机,为了证明执政的合法性,1992年南巡讲话和十四大东风吹来满眼春鼓舞下,通货膨胀达到25%,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以此为契机,我国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与此同时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状况,产生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

于是中央在1994 年提出了适度从紧的政策。

2、政策措施:1着眼点是经济增长的“软着陆”。

“软着陆”是对经济运行状态的形象比喻,从经济意义上讲,它是指国民经济的运行在经过了一段过度扩张后,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下,平稳地回落到适度的增长区间。

2.总量从紧、结构调整。

财政政策坚持总量上的从紧,并不意味着财政支出绝对量的减少,而是相对压缩,即财政支出增长率的减少。

3.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

4.从1994年起实行分税制,强化中央在税收分配上的主动权,增强了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新流转税制度,扩大了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营业税的税目也进行了调整,国有企业不再执行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办法,取消了所得税前归还贷款,要上缴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国家预算调节基金,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在原来六项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五项。

3、效果分析:1995、1996 年我国经济“软着陆”时,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基本上处于改革以来的最低位,到1997 年物价已基本实现零增长,既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挤压了过热经济的泡沫成分,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局面,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功典范。

二、1998—2003年的财政政策:积极性财政政策。

1、经济背景: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我国外贸受到了严重冲击,产业结构不合理、低水平的产能过剩、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经济结构问题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产生了放大效应,国内大量企业停工停产,失业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第二、“积极”的货币政策作用相当微弱。随着积极财政 而货币政策的作用无外乎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随着货币供 政策的启动,宏观政策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相关部门 应量的扩大,利率降低,于是居民消费增加,企业投资扩 看来,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既能防止通货膨胀又能防止 大,但从我国的实践情况来看,这两方面的刺激作用都是 通货紧缩的政策,即适中的货币政策。但从事后来看,我 不明显的。一方面经济主体的货币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 们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是偏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我们名义 另一方面银行信贷却出现了萎缩,从而大量的资金沉淀在 上采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实际操作时违其原意,即货 银行中不能转化为投资,即我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 币供应量仍加速增长(积极货币政策的最重要表现),相 了严重的问题,最终使“积极”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反,我们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期间,广义货币供应量(M2) 以致从表面上看,中国已几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在这时 增加的并不是很快,相比之前20%以上(甚至30%左右) 再回头看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就非常明显了。 的年增幅,这些年M2的增幅一直稳定在15%以下,是名副 由于有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中不能转化为有效的投资, 其实的“稳健”;但近些年来我国的M2/GDP越来越大, 那么增发国债就成为使这些资金通过购买国债而转化为实 尤其是1998年以后迅速增加,粗略估计当前为2左右,这在 际总需求的一部分的途径,国债投资项目的银行配套贷款 世界上都是罕见的。而且,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以来八 和其他社会资金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基本上没有“挤 次调低利率,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五次。 因此,从这些意 出效应”。但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很小的“挤出效应”是 义上讲,我们的货币政策是“积极”的。 在我国特定体制下的扭曲结果。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次较大调整
• 1.“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994~1997) • 2.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2003) • 3.“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004~2007) • 4.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 • 5.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9~2010) • 6.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2011~2012) • 结论
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 危机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很 大的影响,而这些年来我国经 济的增长有相当大的比重来之 于外贸出口,进而也严重影响 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在这种情 况下,我们就要把宏观政策的 定位转为扩大内需方面。国内 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使本应再次回升的经济出现了 新变化,经济存在振荡衰退、 大幅下滑的危险。
上次调整的力度过大,虽然通货 膨胀得到治理,实现了“软着陆”, 但宏观调控的惯性下滑,加之外部 的冲击,使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大 幅度降低。为此国家不得不实施积 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以拉动 国民经济的增长。从1998年起,为缓 解通货紧缩,保证经济增长,我国实行 近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刺激投资、 拉动内需;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 于防范金融风险,并与财政政策相配 合。这样的政策组合在通货紧缩,经 济景气度较低的情况下,保证了我国 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第二组
戴万军 刘晓琳 韩志丽 田佳音 廖希琳 钟y C o v e ra g e
我国自1995年来的财政政 据有关统计表明,近十年来,我国 策和货币政策搭配演变情 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7%。在 况及其原因,并分析相应 看似一路平稳递增的经济增长背后,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三次较大的 搭配产生的效果 调整
效果分析
这次调整是上次调整的继续和深化,力度温 和没有造成大的波动:第一、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
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一方面,每年发行的长期建设 国债投资大量的项目,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 动了经济增长。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中央政府 每年发行1000亿—15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仅从 1998年至2004年7月间,累计发行9100亿元。但财政 的这种资本性支出的带动作用更大。在中国,政府资 金具有引导效应,比如政府上一个项目,银行就争着 给贷款,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所形成的投资 规模是相当惊人的。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财政政 策虽然能直接刺激投资,但往往因为存在一定的“挤 出效应”而使其效果打折扣。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 特定的体制原因,中国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是几乎没 有“挤出效应”的。
效果分析
经过三年的努力,1996年终于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 回落到9.6%,通货膨胀率降到6.1%;1997年进一步巩固“软着陆”的成果, 虽然这次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有不 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总体上来看,这次调整由于方向明确,措施得 力,在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集中解决了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 少负效应。第一,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明确之 问题,所以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其突出之点主要有:第一,抑制了过旺的需 后,财政改革的方向却出现了分歧,到底是实行 求,有效地治理了通货膨胀。首先是使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受到明 建设财政,还是实行公共财政理论上的彷徨不决, 显抑制。国家采取了严格控制信贷规模,整顿乱拆借、乱集资等一系列措施, 影响了改革的推进;第二,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 使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年回落。其次是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支出有所控 和GDP的比重仍然没有提高,特别是中央财政占 制,财政赤字逐年缩小,全国银行工资性支出的增幅也逐年回降。过旺的总 需求得到有效控制。对抑制通货膨胀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第二,正确 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没有提高,财政职能被肢解的 判断形势,正确确定宏观调控方向,恰当把握调控力度和调控措施。党中央、 矛盾仍未解决;第三,由于在此次调整中力度实 国务院提出的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和各项措施,都是在科学分析经济运行形 施有些过大,通货膨胀是抑制了,但也为以后国 势、物价上涨的性质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确定物价调控目标时,既 内需求不足埋下了伏笔,致使1997年以后不得不 分析了有利条件,又分析了不利条件;既考虑了降低物价涨幅的需要,又考 进行又一次的调整。 虑了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需要。在实施调控目标和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加强 了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多层次、多侧面的跟踪监测、分析,始终保持了清醒头 脑。
2012-5-30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多次出现经济过热现象, 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作 为了给经济过热降温,受当时宏观调控经验不足的局限,国 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 家相关部门往往采取“紧缩到底”的政策手段,使经济由过 高速增长,1992年至1993年增速分别为42.6% 热一下子陷入过冷。这种热与冷的转换,好像是快速行驶中 和58.6%,大大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投资需 的急刹车,经济过热是消除了,但又面临着如何启动经济的 求带动了消费需求,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 问题。热与冷的骤然交替,造成剧烈的经济波动,对国民经 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投资需求与消费 济运行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决策部门认识到,必须改变 需求的双膨胀,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状况, 过去那种“一松就热、一紧就冷”的传统做法,做到既要为 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 经济过热降温,也要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防止经 别上升了13.2%和21.7%,产生了较为严重的 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现象再次发生。于是,正是基于这样一 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经济过热与严 种思路,中央适时提出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对过热 重的通货膨胀,成为社会经济稳定的巨大隐患。 的经济实施恰如其分的宏观调控,实现“高增长、低通胀” 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
从财政政策来看,2005年财政预算赤字由3198亿元减少到3000 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由2004年的2.5%减少到2005年的2%; 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额由1100亿元减少到800亿元,减少了300亿 元。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也反映了财政政策的稳健取向。2005年1~ 6月,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6392 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4.6%,高于经济增长率5个百分点。此 外,财政支出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2005年1~6月的社会保障 补助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教育支出分别实现了同比 22.6%、21.4%和17%的快速增长;全国实施粮食直补的29个省份安 排粮食直补资金预计也会实现13.8%左右的大幅增长。财政政策在 总量上向中性回归的过程中着力调整了支出结构。货币政策总体上 也属于稳中偏紧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 提高存贷款利率等灵活多样的货币政策手段来适当控制银行信贷 投放的规模和速度。同时,与产业政策结合,控制盲目投资、低 水平扩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贷款来抑 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2012-5-30
1994-1997年,实行的是“双紧”配合, 财政政策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 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合理压缩财政支出, 并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 政策方面,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 贷款利率,要求银行定期收回乱拆借的资金, 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并最终顺利 实现了软着陆。
效果分析
2008年开始 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 从判断宏观调控效果的两个关键指标GDP和CPI来 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通货膨胀,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 2、 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钢材品种结构继续 看,宏观调控政策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如下:1、 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继 4、 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趋于协调。投资在降温,消 优化,电解铝淘汰落后自焙槽生产工艺步伐加快,新型 物价水平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下降。由于影响我国 续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优化支出结构, 费稳中趋活,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上半年比2004年同 干法水泥产量占全部水泥产量的比重增加,一批大型企 较大幅度增加对社会保障、卫生、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进一步发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首要因素是食品价格, 期提高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有所改善。能 业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3、 三次产业之间不 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 随着食品类中粮食价格下降,物价水平有所回落, 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严 源、交通等薄弱环节继续加强,一些盲目扩张行业 协调的问题开始出现解决的迹象。具体表现为农业基础 未来物价上涨的预期也相应降低。而且随着宏观调 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促使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水平。要采取 投资增速明显减缓,水泥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钢 加强,第三产业保持稳定发展。在几个重点调控领域中, 控的到位,调控政策相继出台,房地产市场总需求 有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 铁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铝等有色金属冶 房地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并呈逐月递减趋势;汽车产 下降,非理性繁荣得以遏制。此外,由于政府仍然 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完善储备体系,提高价格调控预见性,加 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趋于合理。 量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回归到较为正常的状态。受其 强价格监测,加强市场监管,及时完善和落实因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 控制着一些服务性收费价格和基础性产品价格,比 影响,一些相关行业的调控成效明显。 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如居民生活用水、电、煤气等,考虑市场的社会承 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 受力,2005年调价力度不大,所以,物价水平趋于 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