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复习资料(小抄已排版)

电大西方经济学(本)复习资料(小抄已排版)

一、单选:A:1. 奥肯定理说明了(A失业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B:1. 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A递减)2. 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B固定成本)3.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是在下列情况下起作用(C 生产函数中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不变)4.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D在保持原有产出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要素投入替代另一种要素投入的比率)5.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B 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6.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C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7. 边际储蓄倾向等于(C 1-边际消费倾向)8.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B等于1)9. 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原则是(D复式记帐原理)10.不会增加预算赤字的因素是(D间接税增加)C:1. 产量为4时,总收益为100;当产量为5时,总收益为120,此时边际收益为(A20 )2. 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是(D边际生产力)3.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A VMP=W)4. 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B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5.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6.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D垂直于横轴)7.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A利率上升)8. 赤字增加的时期是(A经济衰退时期)9. 称为狭义货币的是(A .M1)10. 从纯经济的观点来看,最好的关税税率为(A能使国内、外的同类商品价格相等)11. 出口需求弹性大的产品是(C初级产品)D:1.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减少)2. 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C增加)3. 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4. 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原因是(C因影响需求量的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动)5. 当供求原理发生作用时,粮食减产在市场上的作用是(B粮食价格上升)6. 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那么(C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量减少)7. 对于一个不吃猪肉的人来说,猪肉的需求量和牛肉价格之间的交叉弹性是(A0)8. 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也增加,则商品是(A正常商品)9. 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下降,但总效应是增加的,则商品是(A低档商品)10. 对于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而言,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值而开始递减时,边际产量处于(A 递减且边际产量小于零)11. 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B 总产量仍处于上升阶段,还未达到最大值)12.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C平均产量处于递增阶段)13. 当劳动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C边际产量为零)14.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A 平均产量增加)15. 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时,生产处于( C劳动投入的第III阶段)16.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B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17. 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B成本增加了)18. 当边际成本曲线达到最低点时( A平均成本曲线呈现递减状态)19.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其对应的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一定是(D既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20. 当价格大于平均成本时,此时存在(B超额利润)21. 当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厂商总是(B经济利润为零)22. 当一个行业由竞争演变成垄断行业时,那么(B垄断市场的价格大于竞争市场的价格)23. 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D 外部经济)24. 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是(A政府支出的增加)25.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因素是(B政府支出的减少)26. 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C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27. 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因素是(C社会投资增加)28.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因素是(A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29. 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增加政府支出)30.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31. 当国际收支赤字时,一般来说要使用调整策略(C增加出口)32.当消费函数为C=C0+bY,C0、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33. 当存在生产能力过剩时(D总需求增加将提高产出,而对价格影响很少)F:1.反映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作(B生产函数)2.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D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3. 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4.费里德曼考虑的货币需求是(实行货币需求)G:1. 供给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B右上方)2. 供给规律中可以反映在(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3. 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4. 供给的变动引起(B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5. 关于基数效用论,不正确的是(C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完全相同)6. 关于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不正确的是(D均衡状态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必定大于减少的另一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减少量)7.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A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之点)8. 固定成本是指(A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9. 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一种投入要素如果过量使用( A 最终会使总产量下降)10. 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主要区别是(A企业数目不同)11. 寡头垄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A 企业之间互相依存)12. 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13. 公共产品的产权是属于社会,而不属于任何个人是指它的(B 非排他性)14. 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A收入增加)15.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收入水平增加)16. 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A消费减少)17. 公式I+G+X >S+T+M说明(D总需求大于总供给)18.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提高失业率)19.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B负相关)20. 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C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21.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C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22.根据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当总需求不变时,预期的物价水平上升会引起(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H:1. 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是(A洛伦兹曲线)J:1. 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供给量由于(C鸡蛋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增加)2. 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3. 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则这种商品(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4. 均衡价格随着(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5. 假设某商品需求曲线为Q=3-2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2P后,均衡价格将(A大于4)6. 假定A为自变量,B为因变量,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A E=(ΔB/ΔA)·(A/B))7. 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5元降到4元,需求量从9个上升到11个,则该商品的总收益将(C减少)8. 假如Q=200+0.1M,M=2000元,其点收入弹性为(D0.5)9. 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Y,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5元,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是(C.X=125Y=50)10. 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D 可否调整生产规模)11. 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案-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案-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
本章教学内容:宏观经济政策
本章教学重点:财政政策效应、货币政策效应
本章教学难点: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货币乘数
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掌握财政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
3.掌握功能财政思想,理解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原理;
4.掌握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
支撑课程目标
本章总课时:4
第十三章第一、二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
一、教学内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
二、教学重点:财政政策效应
三、教学难点: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四、教学目标:1.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掌握财政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
3.掌握功能财政思想,理解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原理;
五、学时分配:2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十三章第三、四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分析和
协调
一、教学内容:货币政策、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二、教学重点:货币政策
三、教学难点:货币乘数
四、教学目标:1.理解货币乘数
2.理解货币政策效应
3.了解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五、学时分配:2
六、教学过程。

西财《西方经济学》(王哲)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西财《西方经济学》(王哲)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经济增长: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

财政政策:政府为提高就业水平,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而采取的有关税收、借债水平和政府支出的政策,即政府为了实现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其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

自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周期平衡预算: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是指基础货币量变动引起货币总供给量变动的比率。

法定准备金:准备金在存款中最低的比率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因而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准备金。

贴现率:商业银行在用现金购进未到期票据时,可按该票据到期值的一定百分比作为利息预先扣除,这个百分比就叫做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与利率的货币政策手段。

挤出效应:若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得国民收入增加,因而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了,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人们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需要相应减少,这就要求利率上升。

利率的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这就是“挤出效应”。

二、单选题1—5 DAABA 6—10 CCCAA三、简答题1.答: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是完全就业,而是维持一定的失业率。

“充分就业”时所维持的失业率要在社会可允许的范围之内,能为社会所接受。

经济增长: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西方经济学电大作业5题目及答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西方经济学电大作业5题目及答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西方经济学电大作业1题目及答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

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

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

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

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

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

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5答案

《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5答案

形考任务5(理论对比)题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得比较分析目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就是两个最重要得宏观经济政策,搞清二者得基本内容、政策工具及相互关系,明确两者得基本目标,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十二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理清财政理论与政策与货币理论与政策得基本内容;2.完整准确阐述两个基本理论;3.分析比较时包括相同与区别时间安排:学习第十二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教学内容后实施.分值:满分2 0分。

解题思路:1.政策目标2.政策手段3.货币乘数与财政乘数4.调控力度分析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得模式与内容(包括协调模式、双紧搭配、双松搭配、一松一紧搭配)答案:财政政策一般就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与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与国民收入得政策。

财政政策得目标就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就是社会与经济发展得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与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收入得政策工具有税收与公债等;财政支出得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与政府投资.这些财政收支得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得调节作用,不仅就是数量上得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得作用。

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与平衡预算乘数。

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得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与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得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得这些变量得变动量之间得比例。

通俗地讲,这些变量得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得变动。

财政政策得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得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就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得情形。

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

影响政策效应与挤出效应得主要因素就是IS曲线与LM曲线得斜率。

第十三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PPT课件

第十三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PPT课件

IS1


O Y1 Y2 Y3 Y 2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 的政策效应
24
不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 不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会产生不同的
经济效果。
• 1.双紧搭配: 会使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下降, 经济过热时用。
• 2.双松搭配:会使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上升, 经济过冷时用。
26
1.货币供应不变

r
LM




O
IS1 IS2
Y
27
2.利率不变

r
LM2

LM1



O
IS1 IS2
Y
28
3.收入不变

r

LM1 LM2




O
IS1 IS2
Y
29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挤出效应越小。 •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d:d越大
挤出效应越大。 • 以上4因素中,前两者一般稳定;挤出效应
大小一般取决于后两者。
15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
• 一、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分析
• 货币政策的变动主要反映在LM 曲线的移动上,凡是扩张性的货币 政策,都会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凡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都会使LM 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 (四)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效果还要因为资金 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第十五章 笔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第十五章 笔记
3、货币政策作用存在外部时滞
美国的货币政策滞后性为6—18个月,而我国的货币政策时间的滞后性为7—24个月。
4、资金的国际性流动影响政策效果
货币流通速度(V)=交易总价值/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MV=PT-->费雪方程式
M: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V: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
P:一般价格水平
T: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
3、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h越小,挤出效应越大
4、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d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挤出效应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IS曲线的中国特色:
我国的IS曲线与IS-LM模型的描述没有明显的不同,只是更加陡峭一些而已,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投资的利率弹性比较小,储蓄水平相对较高(意味着MPC的下降)。
一:
从IS-LM曲线上可以看出的效果:IS曲线平缓,则挤出效应大;IS曲线陡峭,则挤出效应小
政府投资增加,导致利率增加,使IS曲线越平缓,使d越大,导致投资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越敏感,所以利率稍一提高,那么投资的减少就会很大,由此而得出如果挤出效应越大,那么政策效果就越小。
二:
LM曲线越平缓,则挤出效应小;LM曲线陡峭,则挤出效应大。
三:两个极端:1.凯恩斯区域:财政政策最有效,货币政策无效
2.古典区域: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最有效
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通货膨胀时,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扩张的货币政策往往不明显
紧缩性货币政策较适用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而不适用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2、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从而影响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货币幻觉: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适合一学期课程使用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适合一学期课程使用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 其他货币工具 主要有信用控制、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等
© Business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货币政策工具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中央银行应该选择哪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既定的货币政 策目标,需要根据具体的经济状况和金融环境来决定
IS曲线斜率与财政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 对于正常IS曲线的既定变动,LM曲线越平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的均衡国民收 入增加越多,财政政策效应越大;LM曲线越陡峭,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的均衡国 民收入增加越少,财政政策效应越小。
LM曲线的斜率与财政政策效应
© Business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政的经济职能、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开展为目的的理论。 ➢ 按照功能财政的思想,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率使国
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也会减少政府的预算盈余或增加预算赤字。 ➢ 衡量财政政策方向一个方便的测度指标是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或赤字。充分就业
预算盈余衡量的是在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或潜在产出时的预算盈余。
财政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的斜率越小,IS曲线越平坦,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 动的影响越小,财政政策效应越小;反之,财政政策效应越大。
r
r1 r0
E1
E0
E2
IS1
IS
O
Y0 Y1
Y2 Y
财政政策的效应
© Business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西方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它们对于经济的稳定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定义、目标以及实施方式进行探讨,并分析它们在应对经济挑战时所面临的局限性和相互关系。

一、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由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手段。

其目标是通过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实现经济的稳定和社会发展。

财政政策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两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低迷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及增加借债等,旨在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

这种政策能够有效地提高总需求,促进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然而,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可能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加剧债务负担,对未来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以及削减债务等,旨在抑制通货膨胀和控制经济过热。

这种政策能够有效地减少总需求,防止经济出现过热和通货膨胀。

然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也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和就业减少,对社会稳定和国民福祉产生负面影响。

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由央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调整利率来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手段。

其目标是维持货币的稳定和价格的稳定,并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两种:宽松货币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

宽松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以及减少存款准备金等,以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

这种政策能够提高信贷投资和消费支出,刺激经济的增长。

然而,宽松货币政策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对经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紧缩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以及增加存款准备金等,以抑制通货膨胀和控制经济过热。

这种政策能够降低通胀预期,维护货币和物价的稳定。

然而,紧缩货币政策也可能导致经济增速下降和就业减少,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从西方经济学角度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从西方经济学角度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从西方经济学角度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西方经济学中关于财政政策有效还是货币政策有效的争论伴随着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结构调整,速度降低成为经济新常态,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整经济结构,抚平经济波动成为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陈述西方经济学中货币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争论,来试图从中得出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运行的新借鉴。

在宏观诸调控手段中,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而对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谁优谁劣的问题一直就是经济学百年以来争论的问题,至于谁优谁劣各国的国情不同都有不同的解释。

一、支持财政政策的理论支持财政政策的理论主要来自于凯恩斯主义者。

他们认为,对有效需求的调控,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财政政策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调控经济的手段。

它既可以用来变动总需求,以对付严重的通货紧缩或者通货膨胀等货币现象,也可以被用来微调经济,熨平经济周期的较大的波动。

财政政策的措施十分简单明了,如果经济正处于严重的萧条时期,财政政策就采取“减收增支”的办法,减收就是减税,增支就是增加政府开支和增加社会福利的办法。

如果经济处于过渡的膨胀之中,就使用缩小政府支出的办法,已达到经济平稳发展的目的。

对于财政政策的主要的三种手段来说,增加政府支出是刺激经济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

政府支出可直接增加和扩大总需求,因而有较大的乘数效应。

同时,政府支出可以直接为宏观调控目标服务,这样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总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国民经济的瓶颈缺口,增加社会的生产能力。

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经济特别萧条的地区以帮助该地区的经济走出困境。

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不太使用进口品的项目上,尽可能以乘数效应增加GDP。

政府也可以把资金用于增加就业的项目上,以减少失业人口。

所以财政政策对凯恩施主义者来说是极具说服力的一项政策。

转移支付(TR)也是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调节转移支付的大小来熨平经济的波动。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r
o
y
IS1
IS2
IS3
IS4
y1
y2
y3
y4
图4—3 财政政策效果因LM斜率而异
思考:为什么政府增加同样大的一笔支出,在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时,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较小,即政策效果较小呢?相反,在LM曲线较平坦时,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量教,即政策效果较大呢?
LM陡峭(k大、h小),移动IS曲线,政策效果小(Y3Y4)
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当某一时期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政府既可以采取膨胀性的财政政策,也可以采用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即两种政策混合使用。如图所示。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两种政策混合使用效应的大小,有的是事先预知的,有的则必须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者的力量对比而定。如果IS和LM移动幅度相同,那么产出增加,利率也不会改变;如果财政政策大于货币政策的影响,即IS右移距离超过LM右移距离则利率就会上升;反之就会下降。可见,这两种政策结合使用时对利率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02
例︰
假定政府考虑用这种紧缩性政策:一是取消投资津贴,二是增加所得税,用IS—LM模型和投资需求曲线分析这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和投资的影响。
Y
IS1
IS0
LM
Y
Y0
I
I0
I1
I0
I1
I2
I3
r
r
r0
r
r0
r
解答︰
假设消费函数为︰
假设在比例税的情况下,税率为t
再假设投资为︰
政府购买为︰g
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
LM垂直→h=0→L2=0→m全 用于L1→Y大幅度变化

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实行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减少经济的波动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的,但是,在实践中货币政策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1、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太明显。即使是从反通货膨胀来看,货币政策的作用也主要表现于反对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而对成本拉动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效果就比较小。 2、从货币市场均衡来看,增加和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的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如果这以前替补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大打折扣。 3、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的时滞性也影响政策效果。 4、在开放经济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的流动而受到影响。

国开作业《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 (4)

国开作业《西方经济学(本)-形考任务》 (4)

题目:如果投资乘数为5,投资额上升100亿元,则国民收入()选项A:增加100亿元选项B:减少500亿元选项C:增加500亿元选项D:减少100亿元答案:增加500亿元题目: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选项A:消费减少选项B:储蓄减少选项C:消费增加选项D:政府支出减少答案:消费减少题目:一般来说,IS 曲线的斜率(选项A:为正选项B:为负选项C:为零选项D:可正、可负答案:为负题目:资本是利率的减函数表明()选项A:利率越高,投资成本就越低,投资需求增加选项B:利率越低,投资成本就越低,投资需求增加选项C:利率越高,投资成本就越高,投资需求增加选项D:利率与投资没有关系答案:利率越低,投资成本就越低,投资需求增加题目: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哪一项()选项A:政府支出选项B:投资选项C:净出口选项D:税收答案:税收题目:从使用的角度考察,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这种计算方法是()选项A:支出法选项B:收入法选项C:生产法选项D:无法确定答案:支出法题目:国内生产总值等于()选项A:国内生产总值-折旧选项B: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选项C: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选项D: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答案: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净收入题目: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选项A:I=S选项B:I+G=S+T选项C:I+G+X=S+T+M选项D:AD=AS答案:I+G+X=S+T+M题目:某人正在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选项A:就业选项B:失业选项C:非劳动力选项D:就业不足答案:失业题目: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选项A:摩擦性失业选项B:结构性失业选项C:周期性失业选项D:自然失业答案:周期性失业题目:赤字增加的时期是()选项A:经济衰退时期选项B:经济繁荣时期选项C:高通货膨胀时期选项D:低失业率时期答案:经济衰退时期题目: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小,则()选项A:财政政策效果差选项B:财政政策效果好选项C: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一样好选项D:无法确定答案:财政政策效果好题目:各国之间经济影响程度较小的因素是()选项A:边际消费倾向选项B:边际进口倾向选项C:国家的大小选项D:开放程度答案:边际消费倾向题目:在开放经济中,不是政府宏观政策最终目标的是()选项A:国际收支平衡选项B: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选项C:经济均衡增长选项D:消除通货膨胀答案: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题目:下面论断中不正确的是选项A:新古典增长模型表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选项B:新古典增长模型强调了经济增长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选项C:新古典增长模型考虑到技术进步的情况选项D:新古典增长模型假定资本与劳动比率是可变的答案:新古典增长模型强调了经济增长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题目: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应注意以下问题()选项A:只包括最终产品价值选项B: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劳务选项C:只包括中间产品价值选项D:包括折旧选项E:最终产品和劳务是当期所生产的答案:只包括最终产品价值, 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劳务, 包括折旧, 最终产品和劳务是当期所生产的题目:国民收入变动的一般规律是()选项A: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选项B: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选项C: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选项D:政府支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选项E: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减少答案: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政府支出减少,国民收入减少题目: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选项A: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选项B: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选项C:投资的增加,资本品的价格会上升选项D:投资的增加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预期收益也呈下降趋势选项E:根据C和D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答案:投资的增加,资本品的价格会上升, 投资的增加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预期收益也呈下降趋势, 根据C和D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题目: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有()选项A:政府支出增加选项B:自发投资增加选项C:政府税收的减少选项D:储蓄的减少选项E:货币投机需求的减少答案:政府支出增加, 自发投资增加, 政府税收的减少, 储蓄的减少, 货币投机需求的减少题目:运用收入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有()选项A: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选项B:就业政策选项C:价格和工资管制选项D:产业政策选项E:收入指数化答案: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价格和工资管制, 收入指数化题目:自然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选项A:劳动力供求状态选项B:劳动力结构的变化选项C:政府政策的影响选项D:结构性因素的影响选项E: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答案: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政府政策的影响, 结构性因素的影响题目:以下何种情况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选项A:增加自主性支出选项B:减少自主性税收选项C: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政府公共工程支付选项D:增加税收选项E:减少支出答案:增加自主性支出, 减少自主性税收, 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政府公共工程支付题目:居民和企业持有货币的动机的选项有()选项A:储备动机选项B:交易动机选项C:预防动机选项D:投机动机选项E:所有都是答案:交易动机, 预防动机, 投机动机题目: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主要有()选项A:商品选项B:劳务选项C:国际间单方面转移选项D:外汇储备选项E:基尼系数答案:商品, 劳务, 国际间单方面转移题目:经济增长的源泉是()选项A:国民收入选项B:资本选项C:劳动选项D:技术进步选项E:基数效用答案:资本, 劳动, 技术进步题目: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人口为统计标准来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

西方经济学电大作业5题目及答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西方经济学电大作业5题目及答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西方经济学‎电大作业1‎题目及答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

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

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

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

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6答案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6答案

电大本科《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6答案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都是生产成本理论中的重要原理,但它们所涉及的经济范畴有所不同。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其边际产量逐渐减少的规律。

这意味着,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虽然会增加总产量,但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增加的产量会逐渐减少,最终导致边际产量为零或负值。

这个规律在决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非常重要,因为如果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成本将会增加,但产量增加的效果会逐渐减弱。

规模报酬变动规律则是指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总产量的速度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当生产规模较小的时候,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快速增加总产量,即出现递增的规模报酬;但当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对总产量的增加效果变得越来越小,即出现递减的规模报酬。

这个规律在决策生产规模时非常重要,因为在实际生产中,生产规模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成本和效益。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答: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都是企业在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它们的目标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利润最大化原则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时,通过控制成本和价格等因素,使得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各种成本和收益的因素,如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市场需求等。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企业可以制定出最优的生产和销售策略,从而实现最大化利润的目标。

成本最小化原则则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时,通过控制各种成本因素,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最小化。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技术、生产规模等因素,通过优化这些因素,使得生产成本最小化。

虽然成本最小化原则的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但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实现更高的利润。

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答: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是生产成本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浅析从西方经济学角度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浅析从西方经济学角度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浅析从西方经济学角度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有效性1支持财政政策的理论凯恩斯主义者是财政政策的理论的主要支持者,其指出在有效需求调控方面,财政政策具有优越性,其能够表现出直接以及有效地调控特点。

它可以调整总需求,应对严重的通货紧缩以及通货膨胀,此外能够微调经济以及熨平经济周期的大波动。

在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中相对简单,假如经济处于严重的大萧条状态,那么可是实施“减收增支”机制,其中,减收是指减税,而增支是指政府增加支出以及提高社会福利。

假如经济出现过渡膨胀的问题时,那么政府可以采取缩小政府开支策略,从而可以使得经济处于稳健的状态。

基于财政政策的三种手段来分析,不断增加政府的支出属于刺激经济发展的手段。

通常情况下,政府的支出能够对总需求的扩大起到直接的作用,从而能够表现出乘数效应。

与此同时,政府支出能够优化宏观调控,这样政府可以把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仅可以扩大总需求,而且可以优化社会的生产能力。

政府一般可以在经济相对萧条的区域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样可以使其能够拓扑经济发展困境。

政府还可以把有效地资金用在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方面,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失业问题。

由此凯恩施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是一项具有积极效应的政策。

2支持货币政策的理论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对于经济而言,财政政策并未对其进行好的调控,反而会产生较坏的效果,提出这种观点的原因是:事实上,不管是降低税务,还是扩大财政支出,对经济均没有什么效果,GDP的数值不会由此而增加。

这是由于货币的供应量是随着总需求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实际上增加的只是名义上的GDP。

从长远上看,以增加总需求为要求的财政政策是会引起通货膨胀的。

尤其是处于汇率上下波动的体制下,这个现象更加的显著,扩大总需求量只会导致自己国家的货币贬值,而致使进口物品的价格不断增值,使得通货膨胀现象更加严重。

处于经济衰败的时期,公共部门会处理越来越多的借款需求,而这种就具有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导致这类需求持续增加,最终的结局就是使社会大众对政府失去信任。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解析详解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解析详解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解析详解《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对于GDP的理解,以下几点要注意:(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4)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

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Y表示GDP,则支出法核算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Y=C+I+G+NX。

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

GDP 高低或人均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西方经济学对财政政策的观点

西方经济学对财政政策的观点

西方经济学对财政政策的观点财政政策在经济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影响着经济体的稳定和发展。

西方经济学对财政政策有着独特的观点和理论基础。

本文将探讨西方经济学对财政政策的观点,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凯恩斯主义观点凯恩斯主义是西方经济学中对财政政策有重要影响的学说之一。

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通过调整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凯恩斯认为,当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应该通过增加支出和减税来提高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这种观点主张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应对经济危机,以增加经济活动和就业机会。

在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下,财政政策的关键在于刺激需求,尤其是有效需求。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刺激需求,例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社会福利支出。

此外,凯恩斯主义还主张在经济低迷时减税,以鼓励个人和企业增加消费和投资。

凯恩斯主义的这种观点认为,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政府可以在经济周期中提供稳定性并促进增长。

二、供给侧经济学观点与凯恩斯主义相对立的观点是供给侧经济学。

供给侧经济学主张通过减税和减少政府管制来促进经济增长。

它认为,通过提高生产力和降低企业成本,可以刺激经济活动和投资,从而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

在供给侧经济学的观点下,财政政策的关键在于提供激励和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政府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税负和删减繁琐的监管制度来激发企业活力,并鼓励创新和投资。

供给侧经济学主张通过提高生产率和促进创新来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而不是简单地依靠政府的财政支出。

三、货币主义观点货币主义是另一种重要的西方经济学派别,它对财政政策有着不同的观点。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具有影响力,它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活动。

货币主义主张政府应该专注于稳定通货膨胀,并通过货币政策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货币主义的观点下,财政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它无法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

货币主义认为过度的财政支出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稳定,因此主张财政政策应该保持相对稳健,而货币政策是更为重要的调节工具。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讲义——第4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讲义——第4讲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假设 1) 从货币当局流出100万元通货 2) 存款准备金率为10%(1:10) 3) 通货存款比率为10%(1:10)
2020/12/8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57
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的形成
第一种情况
100万元的通货始终在公众手中循环 那么,货币供给量就是100万元。
2020/12/8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LM 曲线r: r
Y0
Y1
Y
2020/12/8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8
货币政策效应
LM曲线的中间区域 r
IS
r0 r2 r1
在 LM 曲 线 的
倾斜部分,扩
LM LM 张性的货币政 策本应使利率 由 r0下 降 到 r1, 但实际上,利 率只下降到r2。
Y0 Y1
Y
2020/12/8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ΔBS* > 0,紧缩性财政政策。 ΔBS* < 0,扩张性财政政策。
2020/12/8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5
财政政策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意义 2) 可以确定采取何种财政政策
BS B St(Y Y )
BS* - BS > 0,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BS* - BS < 0,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原因
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乘数较小,难 以平抑比较剧烈的经济波动。
因此,人为的政策是必要的。
2020/12/8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8
财政政策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政府 应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 施。
也称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2020/12/8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个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搞清二者的基本内容、政策工具及相互关系,明确两者的基本目标,协调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清财政理论与政策和货币理论与政策的基本内容;
2.完整准确阐述两个基本理论;
3.分析比较时包括相同与区别
时间安排:学习第十二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教学内容后实施。

分值:满分20分。

解题思路:
1.政策目标
2.政策手段
3.货币乘数和财政乘数
4.调控力度分析
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模式和内容(包括协调模式、双紧搭配、双松搭配、一松一紧搭配)
答: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要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稳定增长、物价稳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有税收和公债等;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有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

这些财政收支的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对社会总需
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乘数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这些乘数反映了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动量、转移支付变动量、税收变动量和政府收支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动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这些变量的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通俗地讲,这些变量的变动在连锁反映下,将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

财政政策的调控力度反映为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小,调控力度就小;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大,调控力度就大。

影响政策效应和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即: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IS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

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小(平坦),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政策效应就大;LM曲线斜率大(陡峭),利率提高幅度大,从而挤出效应大,政策效应就小。

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一般是指经济发展的目标。

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代表中央政府通过银行体系实施。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
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等。

由于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将会产生存款乘数;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将会产生货币乘数,又叫货币创造乘数。

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反映为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变化程度。

一般讲,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使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能使利率提高、国民收入减少,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

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IS 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有其局限性,以及各自所采用的各种手段的特点、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运用,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

两种政策的搭配方式,主要有三种协调配合模式:
1.双扩张政策。

经济产重衰退时,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例如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率的同时,抑制利率上升,扩大信贷,刺激企业投资,从而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在保持利率不变的条件下,缓和衰退、刺激经济。

这种双扩张政策会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见效迅速,但配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运用时应慎重,其适用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

2.双紧缩政策。

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配合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例如在减少政府支出,提高税率的同时,
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压缩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减少国民收入,减缓物价上涨。

这种双紧缩政策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若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

因此,应谨慎使用作用幅度较大的双紧政策,它的适用条件是: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

3.松紧搭配政策。

某些特定条件下,可以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特点,按照相反方向配合使用这两种政策。

具体搭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搭配。

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助于通过减税和增加支出,克服总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

紧缩性货币政策,则可以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从而减轻扩张性财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但这种配合也有局限性,即扩大政府支出和减税,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

其适用条件是:财政收支状况良好,财政支出有充足的财源;私人储蓄率下降;物价呈上涨趋势。

另一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搭配。

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减少赤字,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在紧缩预算的同时,松弛银根,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

但这种配合模式运用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

其适用条件是:财力不足,赤字严重;储蓄率高;市场疲软。

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针对经济运行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相机抉择。

一般来说,一种政策搭配运用一段时间后,应选用另一种政策搭配取而代之,形成交替运用的政策格局,这也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重要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