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分析(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以农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为主体的农业经营实体,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农业经济中的地位越发重要。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任务依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资金缺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用于农业生产的投入资金、用于科技研发的研究经费、用于市场开拓的营销资金等。
由于传统观念的固化,很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主体缺乏资金动力,这导致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受到了限制。
2. 技术力量不足农业技术的发展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至关重要。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技术投入不足,导致了技术力量的匮乏。
很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劳作方式上,缺乏科技支撑,这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造成了障碍。
3. 市场营销渠道不畅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由于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畅,导致了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的收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这也直接影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因为没有良好的销售渠道,农业主体就无法获得应有的利润,无法持续发展。
4. 人才匮乏现代农业生产对于专业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很多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人才匮乏的情况。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缺乏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条件,这导致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面临一定的困难。
5. 制度约束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现有的土地制度、土地流转等相关制度约束也成为了一大障碍。
由于土地流转市场不够完善,很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经营主体在土地利用上面临了一定的制约,这也制约了他们的发展。
二、对策探究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出台更多更具体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费减免、信贷支持等,以此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和推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培育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本文将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步骤阐述。
第一步:政策不够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政策缺乏明确,政策实施和实际操作相脱离,难以落地,这使得一些农民的意愿举棋不定,选择性较小。
对此,政府应加强政策宣传和解释,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政策咨询,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第二步:融资难度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立后,往往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融资难度大,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发展壮大。
政府应该建立专门的融资平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咨询和扶持政策。
第三步:技术水平差异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技术水平的差异较大,导致一些企业落后于其他企业,甚至无法生存。
政府可以采取逐步推行的方式,将采取阶梯减免税收、代购等方式,促进农业合作社之间的技术交流和融合。
第四步:市场信息不对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对接市场时,常常会遇到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销售困难。
政府可以加强市场信息的公开透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总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宣传和解释,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政策咨询;建立专门的融资平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咨询和扶持政策;加强市场信息的公开透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等措施,从而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
浅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实问题与对策
浅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实问题与对策作者:梁秀芬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3期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速度持续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有效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并且能够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
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阐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实意义以及目前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相关对策。
培育新型农业主体不但有利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也可以帮助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最终使得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
此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这已经指出了之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涵盖了一些参与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服务等工作中的所有人或者组织,它们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前提。
1.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义1.1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仅仅依靠劳动投入来促进农业发展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因此,必须要致力于培育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此外,他们也必须具有从整体角度上去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能力,从而确保在农产品数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其质量也可以不断提高,以此来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农产品的持续供应,促进农业生产环境的不断改善。
1.2 是服务“三农”的需要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之前生产力水平与农民实际的发展情况下推行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近年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分散经营的模式已经和新的生产力水平要求不符,因此,就需要对联产承包责任制展开更加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以此来推进农业生产向更加规模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从而从本质上来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实问题2.1 融资困难在规模的农业经营开始的时候通常集中投入大量资金,而大部分经营主体的注册资本金都比较少,实力也较弱,致使他们没有办法通过资产抵押等方法获得银行贷款,从而导致生产规模没有办法扩大。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农业经营主体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如何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素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市场营销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
政府可以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贷款政策等方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其创业风险和资金压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三、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条件
政府可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条件,包括农业技术改造、设施农业建设等。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风险保障。
四、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促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等措施,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市场支持,帮助其更好地开发市场和销售产品。
总之,通过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综合素质、加强资金支持、改善生产条件、加强市场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乡村振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业生产的新力量,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升级、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涌现而出。
在这一过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专业化人才。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较为落后,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农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生产效率低下,难以应对市场竞争。
资金短缺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难题。
由于农业投入周期长、风险高,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资金链紧张的困境,限制了其发展规模和效益。
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水平不高、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也在阻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人才培训、拓宽融资渠道、强化市场营销、提升技术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和壮大。
1.2 问题现状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专业化人才的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农业从业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率低下。
资金短缺也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农业投入成本高、收益周期长,许多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着资金周转困难的困境。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具备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技术水平不高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难题,许多农业经营者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政策支持不足也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阻碍,政府在农业政策支持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无法有效地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以上种种问题与挑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
浅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策略
浅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策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农业企业家和职业农民等新型专业化经萨展主体。
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主体。
制定科学合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策略,对于实现农业供给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政府应该依托相关政策,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农村青年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通过给予政策扶持、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人士投身到农业生产中。
政府还可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经营主体群体,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需要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作为支撑,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就成为了关键。
要通过政府引导和组织引导,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农村青年走上现代农业生产的道路,引导他们接受农业生产经营的先进理念和技术。
培育一批懂技术、懂经营、懂市场的新型职业农民,让他们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政府要在土地流转、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鼓励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经济实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健康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撑,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分析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分析本文是枪手代写的,并且客户没有付费,所有上传网上,客户不要用,用了就是侵犯版权,会告到单位摘要: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新型农业的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地发展进步,呈现出一幅蓬勃发展的良好趋势.但是,改革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这就意味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还需要受很多条件的制约,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解决克服。
本文将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促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分析引言:随着农业改革力度的加深,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不断扩大,这就意味着不仅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加快,而且我国农业劳动力也有序进行转移,并且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民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了加快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着力推进“三农”工作的落实,提高农民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
这就需要深刻认识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分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分析1.加快农业转型和结构调整近几年,我国加大力度在农业转型方面,加快调整结构,培育了一大批专业农业经营主体,例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
积极地推动了新型农业的发展,扩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2.家庭农场逐步兴起从当前的调查数据来看,近几年,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已经扩宽到蔬菜、水果、畜禽、种植业等领域。
农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人员,30%左右的农场都拥有自己的长期雇工人员。
当然,为了适应农业的发展,也存在短期雇工和季节性雇工,而季节性雇工大多从事种植业的农业生产.3.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最近几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大大增加,基本覆盖了种植业、畜牧渔养殖业、水果蔬菜、桑蚕、茶叶、药材等多个特色主导农业性产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步伐和农村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是指培育出具有现代化经营理念、科学技术水平较高、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的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发展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对策,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稳步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政策环境不够友好当前我国的农业政策环境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多年来一直以来政府主导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导致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不足。
一些相关的政策条款和法规不够完善,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2.市场化程度不够高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中,由于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不够高,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意识薄弱,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对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不足。
3.科技水平不高由于农业技术含量高、更新换代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水平不高,无法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率较低,导致其生产效率和品质无法有效提升。
4.人才储备不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具备现代管理理念和科技水平的专业人才,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导致农业经营管理不够科学化和专业化。
二、对策探究1.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应当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力度,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多的扶持措施,鼓励农户组织成专业合作社,发挥集体组织的优势。
2.深化农村改革为了充分调动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活力,完善土地制度、农村金融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化经营。
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土地抵押贷款、信用担保贷款等,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已经逐渐从传统的农民单体转变为以农资经销商、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组成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协调发展不平衡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农民、企业、政府三方面都各有其利益关注点,而一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三方联合努力。
然而,由于三者之间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协调的难度较大,导致协调发展不平衡。
例如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往往会采用压价手段压低农民收入;政府为了税收往往过于追求产值,而忽视了环保与农民利益。
解决这个问题应当优化土地、交通等基础设施,统筹村庄、企业及农民的利益,建立新型的利益协调和谐机制。
二、缺乏资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先进科技和设备的引进、种植和饲养的投入等,但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投资资本市场加大对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投资,建立农业专项基金等方式来解决。
三、技术水平不高传统农业中的经验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的需求,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水平不够高,导致存在种植技术不规范、设备配置低端化等问题。
这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科技以及技术人员,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水平,升级设施设备,从而提高整体农业生产水平。
四、规划规范粗略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划相对比较粗略,容易导致农业生产的空间难以充分利用,规模也不足。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规划设计时考虑到多因素,从生态、环保、人口分布、垃圾处理等多个方面,更加分析具体场地及其变化趋势,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将成为大势所趋。
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关键是政府部门与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加强合作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与建议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与建议作者:段秀萍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3年第11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劳动生产、资源利用和土地产出率较高,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经营组织。
一般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需要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在2013 年吉林省农业农村工作总的要求中也提出了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多元服务主体”。
在这样背景下,探讨吉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对策,对吉林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吉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取得了一定成效,改变了普通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一统天下”的状况,呈现了多元化主体齐头并进的特征。
到2012 年末,全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达492 户,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达47 户,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083 亿元,大成集团、皓月集团等大型企业世界闻名,吉林天景、华正牧业等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2012 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08 万个,带动农户190 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7%,其中,种植业专业合作社9418 个,带动农户50 万户。
家庭农场试点、培育也取得显著成效,2012 年全省家庭农场总数达2.01 万个,延边州家庭农场发展较快,总数为451 个,经营土地面积3.53 万公顷,其中土地流转面积占81.0%,平均每个家庭农场经营土地面积79 公顷,涉及土地流转农户16061 户,有99%的家庭农场实现了盈利。
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缓解了农业“小规模与大发展”、“小生产与大市场”难以对接的矛盾,促进了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成为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实践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足、培育模式单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问题一: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足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足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传统农民大多没有转变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缺乏持续性和规模化,导致数量难以迅速增加。
对策一:加强农民培训与教育政府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与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养殖等技术水平,帮助他们转变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如专家讲座、示范基地培训等,提高农民的种植、管理等专业知识,增加他们的信心和能力。
对策二:鼓励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农民合作社是农民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方式之一。
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贷款、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农民组织起来,共同经营农业生产。
通过合作社的发展,可以减少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吸引更多农民加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问题二:培育模式单一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主要集中在大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较为常见的模式上,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
对策一:拓宽培育模式可以通过积极引导与支持个体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发展为农业经营主体。
政府可以提供贷款、税收优惠、新品种技术支持等政策,鼓励和扶持这些新型经营主体。
也要加强对这些经营主体的指导与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
对策二:加强创新引领政府要积极引导农业科技创新,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动力。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鼓励农业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合作。
加强对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平台。
问题三: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但目前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明确的政策红利。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新型职业农民、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企业等新型组织实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资金短缺问题。
许多想要进入新型农业经营的农民或组织实体由于资金短缺而无法开展相应的经营活动,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受到限制。
2. 技术水平不足。
部分农民缺乏现代化种植、养殖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无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缺乏市场信息和营销渠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销售农产品时,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以获取市场信息和拓展销售渠道,使得销售受阻。
4. 生产经营规模小。
相对于传统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相对较小,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限制,难以发挥规模效益。
5. 法律法规不完善。
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尚不够完善,导致经营过程中存在法律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对策探究1.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适时出台金融扶持政策,设立农业发展基金,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降低其创业风险。
2. 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
建立健全农业技术培训体系,开展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水平,使其适应市场需求。
4. 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
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进行合作联盟,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提高生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
【2000字】。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中国农村地区日益兴起,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土地流转难、资金融通不畅、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和壮大。
本文将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方向。
一、问题分析1. 土地流转难题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土地流转是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农村地区存在着土地流转难的问题。
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观念仍较为保守,缺乏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认识和支持,因此不愿意将土地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着众多的制度性障碍,比如地权不清、流转手续复杂等问题,这使得土地流转面临很多阻碍。
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流转政策执行不到位,导致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缓慢。
2. 资金融通不畅资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在农村地区仍存在着资金融通不畅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相对较少,融资渠道受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很难获得所需的融资支持。
农业项目的风险较大,一些金融机构对农业项目的融资态度较为保守,这导致了农业项目的融资难度增加。
3. 经营管理能力薄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很多是由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成的小微型企业,他们在经营管理方面往往面临着能力薄弱的问题。
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往往缺乏现代化管理观念和技能,难以有效地进行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工作,这影响了他们的经营效益。
部分地区缺乏相关的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也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
二、对策探讨为解决土地流转难题,首先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增强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支持。
需要加强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制度建设,完善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和手续,简化流转手续,确保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存在问题与对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存在问题与对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企业为主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等形式管理农田、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涉及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参与主体。
这些新型主体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资金、土地和技术等方面的困难。
对策一是促进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投融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担保和信用等金融服务,降低其融资成本;对策二是加强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足够的土地资源;对策三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市场销售方面存在问题。
由于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牌影响力不大和市场开拓不足,导致销售渠道有限、销售收入低。
对策一是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质量认证和标准化生产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对策二是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对策三是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开拓市场,与大型零售商、电商平台合作,提高销售收入。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包括组织架构不完善、内部决策不民主和管理体系薄弱等问题。
对策一是改善组织架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和岗位职责,提高决策效率;对策二是加强内部管理,推动决策民主化和透明化,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对策三是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完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政策支持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政策的设计和执行不合理、缺乏支持力度等问题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对策一是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宣传和解释,提高农民对政策的认知和理解;对策二是增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政补贴和扶持力度,减少其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对策三是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规范其经营行为,保障市场秩序。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研究
**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研究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这为未来农业体制机制创新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近年来,**市大力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培育发展了一大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家庭农场逐步兴起。
2013年,全市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共有9个,已基本涵盖了蔬菜、水果、畜禽等主导产业,从事种植业生产的有4家,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有5家。
从雇工情况看,30%左右的农场拥有长期雇工,平均每个农场3名左右;季节性雇佣劳动力的农场占50%左右,重点集中在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农场。
二是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
2013年,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439家,入社社员2.1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数4.7万户,基本覆盖了**市种植业、畜牧渔养殖业、水果蔬菜、桑蚕、茶叶、中药材等10多个特色主导产业,市级规范化合作社总数达到100家。
三是农业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全市农业企业已发展到1530多家,其中市级以上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5家,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总值为172650万元,其中龙头企业143704.6万元。
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数14.487万户,农业生产基地种植面积有96.26万亩。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态势总体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规模小、效益偏低。
受市场风险、自然风险、质量风险等多重风险的影响,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无论是种养大户、合作社,还是龙头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普遍不强。
二是运行不规范。
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制度不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不完善,运作管理随意性大;相当比例的龙头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基地农户的联结不紧密。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难点与扶持措施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难点与扶持措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农村经营管理和农村服务的各类主体,包括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面临着诸多难点和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加强扶持措施,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难点(一)农业经营主体转型难目前,我国农业经营主体普遍面临规模小、产业单一、经营方式传统等问题,许多农业经营主体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现代化要求,转型升级困难。
一些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乏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无法做到高效、规模化的生产,导致效益低下。
(二)创新能力不足农村地区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对市场需求和现代农业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许多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加工、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导致无法做到产业链的延伸和附加值的提升。
(三)融资难题农业经营主体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常常面临融资难题。
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高,传统金融机构对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支持不足,导致农业经营主体在资金链上所面临的问题。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扶持措施(一)政策扶持政府应当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政补贴力度,简化相关审批手续,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税收负担等。
(二)技术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
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的能力。
(三)金融支持政府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为其提供灵活多样的融资产品,降低其融资成本。
可以通过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金融领域,拓宽融资渠道,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资金问题。
(四)市场保障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和销售网络,以及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品有市场卖出。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加快乡村振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一、加强政策引导,落实优惠政策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政策引导,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融入农业产业链。
以财税政策为例,应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税收优惠范围,减免相关税费,降低其经营成本;同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灵活多样的融资渠道和支付手段,促进其发展壮大。
二、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培养农业人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因此,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培训和教育投入,以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开展一系列培训和创新驱动活动,推动农业技术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提高农业智能化、科技化水平。
同时,大力改革农业扶持政策,提高农村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农业领域。
三、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农业需要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发挥创业创新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入科技和管理理念,改变传统农业经营形态,推进农业现代化。
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配套体系,提高农业产业转化率,促进农业创新创业,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四、强化配套保障,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感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保障和配套保障,提高其获得感和认同感。
在土地、资金、信息等方面,应加强政策引导和协同配合,在确保供给的基础上,充分满足其发展需求。
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体系建设,加强群众组织建设和农民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和获得感。
综上所述,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技术、融资等支持,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体系建设,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涌现出来。
但是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本文将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究。
一、存在的问题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了解市场规则的意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是农村出身,缺乏对市场规则的了解,无法正确把握市场需求、价格、标准等信息,导致生产、经营不顺畅,甚至无从谋生。
2、人才短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养需要优秀的人才,但是如今贫困地区的人才流失严重。
同时,由于缺乏培训及指导,将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缺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缺乏资金支持建立起一个新式农业经营主体是需要资金投入的,但是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于背景及能力因素,无法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给其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对策探究1、加强市场规则意识培养应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际情况,加强市场规则知识的普及,从市场需求、价格、标准等方面深入培训和指导,提升农户市场意识。
2、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政府需要加大农业人才引进力度,同时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加培训课程,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
同时,政府可以建立资金扶持机制,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和财务支持等方面的服务。
政府加大对农业领域的资金支持,加强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参与其中。
同时,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度和成本。
三、总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手。
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政府需要加强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市场规则意识等方面的努力,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真正做到“产能强、质量高、效益好”,为农民增收、农村振兴贡献力量。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策略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策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策略。
1. 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农业人才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支撑。
应该加大对农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供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吸引更多有力量和激情的人才从事农业经营。
2.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的发展对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引进和培育农业科技企业,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科技试验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3. 引导农民合作社发展农民合作社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途径之一。
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的引导和扶持,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农民通过合作社进行农业经营,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
4.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益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力度,发展电商、农村电商服务站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帮助农民更好地销售农产品,增加收入。
5. 增加农业金融支持农业金融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金融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业金融机制,提供贷款便利和优惠政策,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资金保障。
6. 推动土地流转发展土地是农业经营的重要资源。
政府应加强对土地流转市场的监管,制定土地流转政策,鼓励农民将闲置或低效土地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7. 增加农业保险覆盖农业保险对降低农业经营风险、保护农民权益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推广力度,降低保险费率,提高保险赔付率,使农民能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
8. 加强产业扶贫政策支持农村贫困地区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键领域之一。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政策支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的难点与对策
N O N G CU N F A Z HA N农村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中的难点与对策驻马店市驿城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赵晚宇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逐步形成,这种新型经营主体拥有大型的种植专业户、家庭经济农场、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和新型的农业经济实体。
这些与传统的小农经济实体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在农村土地的流转、资本整合、服务体系建设和农业人才储备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
要想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在新型农民培育体系的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全等方面必须增加农村金融支持,改革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对策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述所谓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主要强调“新”,即新的农村经济生产方式,主要是指基于文化、技术和商业基础进行改良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家庭生产经营合同制管理模式,农民和农业生产管理组织具有更大规模经营、更高的集约化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一)大型专业农民经营主体大型专业农民经营主体主要从事单一农产品的初级生产,规模大于分散农民的生产规模,具有较高的专业性。
大型专业农民经营主体主要有两个维度不同于普通农民的标准,即规模维度和专业化维度,其特点是农产品生产相对简单,市场流通比较被动,生产效率高于普通农民。
(二)家庭专业农场家庭专业农场是以商业为基础的商业经济实体单位,主要由家庭成员组成,他们具有法人资格,与大型专业农民经营主体相比,虽然他们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但他们的产业链是长期的、集约化的、高度专业化的。
该模型整合了农产品的专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涵盖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三)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是指企业通过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或其他生产资料进行某种形式的合作,是一个互助农业生产和运营组织。
它具有大规模、高水平的专业化设备与专业团队,并与市场高度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分析本文是枪手代写的,并且客户没有付费,所有上传网上,客户不要用,用了就是侵犯版权,会告到单位摘要: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新型农业的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地发展进步,呈现出一幅蓬勃发展的良好趋势。
但是,改革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这就意味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当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还需要受很多条件的制约,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解决克服。
本文将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促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分析引言:随着农业改革力度的加深,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不断扩大,这就意味着不仅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加快,而且我国农业劳动力也有序进行转移,并且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民主体收入水平的提高。
为了加快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着力推进“三农”工作的落实,提高农民文化程度和综合素质。
这就需要深刻认识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分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现状分析1.加快农业转型和结构调整近几年,我国加大力度在农业转型方面,加快调整结构,培育了一大批专业农业经营主体,例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
积极地推动了新型农业的发展,扩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2.家庭农场逐步兴起从当前的调查数据来看,近几年,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已经扩宽到蔬菜、水果、畜禽、种植业等领域。
农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农业劳动人员,30%左右的农场都拥有自己的长期雇工人员。
当然,为了适应农业的发展,也存在短期雇工和季节性雇工,而季节性雇工大多从事种植业的农业生产。
3.农民合作社快速发展最近几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大大增加,基本覆盖了种植业、畜牧渔养殖业、水果蔬菜、桑蚕、茶叶、药材等多个特色主导农业性产业。
4.农业企业实力不断增强近几年,我国农业企业不断扩展,农业龙头企业更是数不胜数,实力大大增强。
不断地提高农业的经济实力。
5.经营规模较大农业的改革,加快了农业土地的流转,同时也改变了农业经营者的土地经营规模结构。
农业专业大户的标志是其土地经营规模的大小,而农民专业合作社走的是新型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道路,他们具体的实现了小规模生产基础上的合作。
这就意味着它们将是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的方向,经营规模较大,呈现带动效应,将带动农业企业的发展,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经过调查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要比传统的农业主体经营能力更强。
另外,由于新型农业的改革创新,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十分的强。
研究表明,较强的盈利能力不仅有利于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收入,还增强了在农业产业方面的投资能力。
7.销售渠道多元化随着改革的落实,经营规模的扩张和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加面向市场化,这也表明了在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会采用不同的销售方式推销自己的农产品,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
9.重视品牌建设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各种弄业企业都不断地在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由于品牌的投入过大,产生了相应的品牌效应。
也就意味着产品的认证比例较高。
二、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主要问题1.土地资金的制约问题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仍然受到农业生产要素等方面的制约,追其根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土地方面,每家每户的生产和新型农业生产主体规模化生产存在着问题;第二是资金方面,由于受生产规模的影响,大部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融资方面都存在许多困难。
2.基础设施薄弱在最近几年,新型农业基础设施有了巨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情况。
由于有些地区地势平坦、将它方便、水源便利等,导致农民不愿意流转,所以他们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其他而言就更为薄弱。
3.缺乏新型人才,工作滞后随着农业的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经营。
要求他们在农业经营中有一定的技术和经营优势,提高工作效率。
4.农业技术服务存在问题现在,很多不良商业分子利用伪科学到处赚钱害人,例如:一些农药、化肥等。
利用科学的旗号,忽悠农民。
农民一旦使用了那些所谓的科学物品,就会导致农产品不合格,农业经济效益也会降低。
所以,对于农产品,需要有严格的标准,需要有合格的农业技术服务和健全的管理机制。
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素质不高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先就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
在我国,农民是新型农业发展的主力军,然而他们自身的素质并不高,这也就直接的影响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和壮大。
农业生产经营的的人才严重缺乏,没有会经营、会管理、懂市场的人来支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6.国家的惠农政策宣传不到位现在,信息的来源非常广泛,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来获取相应的信息新闻。
然而,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信息的接收不到位、不及时,导致农业发展脱轨,这也就意味着国家惠农政策宣传不到位,没有落实到各个地方,使得有些地方享受到了,而有些地方还不知情。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分析1.搭建平台,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发展环境的创建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建设。
第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能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不是简单的一方就能完成的。
所以需要加强农业、财政、金融、工商等部门的合作联系,各部门积极收集最新的有价值的农业市场信息,主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在配套服务时,也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服务管理机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第二是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实施。
在引导土地流转的过程中,需要规范、合理、有序的进行流转工作,将土地流转融入到农业经营生产的主体中去,加大力度推动土地流转,并且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第三是加强绿色健康农产品基地的建设。
当前社会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绿色环保健康,严格按照这样的要求规范农业产业的发展,明确发展方向,合理布局发展,不断开括新的发展领域,促进农业朝着绿色、优质、高效、健康的方向发展。
2.注重引导,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水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需要一批会经营、会管理的人才。
这就需要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水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加强新型农民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新型农民的素质和综合实力,加强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他们的农业技能,明确培训内容和方式,培训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第二,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正确指导和支持家庭农场的发展;第三,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积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科学技术建设等,加大人才和资金的投入,并且严格规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第四,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发展,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正确龙头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带动作用。
3.完善配套服务,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保障完善配套服务,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保障,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专项农业扶持基金,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重点支持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能力;第二,加大金融扶持的力度,保证新型农业发展不受融资的问题所困扰,金融机构要全力配合农业的发展,完善相应的补贴制度,政府积极落实惠农政策的实施;第三,完善基建配套服务,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新型农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农业的生产速度,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农业提供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该从自身做起由于农业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受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制的影响,所以需要做好风险准备金,防患于未然,农业的经营也需要正确的认识自身资本实力的问题,不能盲目的进行投资。
要有一个准确的产品定位方向,要知道什么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是自己想做能完成的,什么是自己想做却不能完成的,要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和清晰的思路。
5.提高技术与管理水平对于农业来说,技术和管理的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农民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实现农业标注化生产,防止伪科学进入生产领域,危害人们的生活健康。
结束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需要政府和人民的力量共同完成。
为了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实施多元化、多渠道的培训新型农业人才,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为新型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还需要受很多条件的制约,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一步一步解决克服。
本文将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对策,促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1] 张红宇,李伟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与发展[J].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4(10)[2] 张照新,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J]. 改革. 2013(02)[3] 黄祖辉,俞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0(10)[4] 李明贤,樊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定位及整合研究[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4(03)[5] 尹成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J].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4(02)[6] 冯海发.为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夯实基础——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有关农村改革几个重大问题的理解(上)[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