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7 隋唐、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通史复习测试卷:第4单元宋元时期的政治
2021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通史复习测试卷:第4单元宋元时期的政治第4单元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选择题:(共25题,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宋史。
职官志》提到:“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有利于()A. 平稳实现人事权力的转移B. 奠定重文轻武的政治局面C. 提高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 D. 建立精干有效的行政体系2、宋人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卷3记载,北宋曹州(今山东菏泽)商人于令仪的子侄多人考中进士。
书中还记载了朝廷对考生试卷实行糊名密封和誊录等方法。
该材料反映出( ) A.商人子弟开始有了科举考试的权利 B.考试内容在《四书》之内C.宋代开始打破世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D.科举考试相对公平公正3、北宋时期,枢密院长官有些是文职出身,有些是武职出身。
下表统计了北宋历朝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
由此可知当时()出身时间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宋神宗宗宋哲宗宋徽宋钦宗宗武职出身正职3 (人) 6 6 7 0 0 0 0 0 文职出身正职2 (人) A. 边境战乱日趋减少 B. 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C. 科举取士日渐盛行 D. 以文驭武方针逐步确立4、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
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地区时间庆历中平江府(苏州)绍兴二十六年 2021 13 153:1 赴试人数 200 分配名额 4 录取比例 50:1 1 6 22 5 7 5 10 5 第 1 页绍兴二十六年福州淳熙十年开禧间 3400 15000 18000 62 62 54 56:1 242:1 333:1 A.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 B. 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系的结构 C. 科举考试失去笼络士人的作用 D. 教育发展难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5、“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2021版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学案:阶段三 阶段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
阶段优化提升主题一隋唐时期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的五大变化1.中央机构的变化:三省六部制取代了秦汉以来的三公九卿制,完善了封建王朝的中央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2.选官制度的改革:科举制终结了九品中正制等选官制度,既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政局,又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3.土地制度的变化:唐朝初期,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均田制逐渐崩溃,地主土地所有制得到空前发展,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4.赋税制度的发展:唐初的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
唐朝中期以来的两税法使极度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5.军事制度的改革:唐初的府兵制有利于巩固边防、加强中央集权。
唐玄宗以来的募兵制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拓展训练——对接25分综合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故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
会议时,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及侍郎皆出席。
……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
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
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
……在唐代,也并无皇帝不经中书、门下而径自颁下诏书之规定,事实上,唐代也确有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
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下一种通融性。
因此中国皇帝不致如英国国王般被逼上断头台。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
2024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冲刺复习隋唐宋元时期
6 (2022·山东高考,3)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 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 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衡 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浙江兰溪南 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 宋赵伯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 A.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答案B
高考真题和主干知识归纳
1.(2020·山东高考,3)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 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
A. 翰 林 学 士 逐 渐 控 制 了 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 朝 廷 内 部 权 力 的 再 分 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答案D
主干知识: 唐代中枢权力机构 1.翰林学士,是中国古代官名。 2.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
也就是官办的丝织作坊。
7. (2021·湖北高考,3)唐代杜佑《通典》称: “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该书内容分为 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 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从 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 ) A.道家的无为而治 B.史学的通古贯今 C.儒家的伦理纲常 D.理学的格物致知 答案C
六.宋代社会的新变化
1.政治 科举制完善,在选官中确立主导地位,社会阶层流动加强,士族阶层衰落,庶族地 主兴起 2经济 (1)商业 长途贩运,海上贸易兴盛,许多工商业城市兴起,经济繁荣,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2)土地 不抑兼并的土地私有制,租佃关系发展 (3)城市 坊市制度打破时空界限, 规模扩大,市民阶层兴起; 社会生活丰富 数量增多,位置东移、南移,经济功能增强 (4)经济重心 南方经济全面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3单元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成熟单元高效整合教学案
第3单元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成熟一、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1.政治制度(1)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封建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2)科举制抑制了门阀势力,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政局。
(3)唐代道制改革是一种以中央集权、分级管理为制度取向的综合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唐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在改革过程中发生变化,逐渐由州、府—县两级制向道—州、府—县三级制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转变。
2.经济制度(1)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
(2)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
(3)两税法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3.军事制度(1)府兵制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中央集权。
(2)募兵制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针对训练]1.(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下表为唐代过所与公验制度的比较。
据此可知,唐代( )凭证文书格式勘发机构行用范围发展趋势过所民众出行的凭证,内含申请人及随从的姓名、身份、年龄、籍贯、随身物品和牲畜、保人等内容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隶属刑部与各州府的户曹勘发按规定路线前往目的地公验与过所在唐代并行使用,到五代时期过所制度逐渐被废止,公验成为路证文书的主要形式公验勘发权只属于地方各级官府最多抵达相邻辖区,一般不可跨境A.工商业的兴旺繁荣B.路证勘查权责不明C.人身控制较为严格D.藩镇割据愈演愈烈C [材料中过所与公验制度是民众出行的凭证,与工商业是否兴旺繁荣无关,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勘发机构信息来看,过所由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隶属刑部与各州府的户曹勘发,公验勘发权只属于地方各级官府,说明路证勘察权责明确,故B项错误;材料中过所与公验制度是民众出行的凭证,说明政府对人身控制较为严格,故C项正确;材料中政府发放过所与公验与藩镇割据无关,故D项错误。
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6隋唐宋元时期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_政治制度创新与调整
课后限时集训(六) 隋唐、宋元时期社会治理模式的构建——政治制度的创新与调整(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日照高三校际联考)隋文帝时改宇文泰所赐蕃姓,废除宇文氏的六官制度,恢复原来汉族姓氏、汉魏以来的传统官制和华夏礼仪。
此举旨在( )A.凝聚人心促进政治统一B.笼络士人扩大统治根基C.移风易俗促进民族交融D.打击门阀防范地方割据A[隋文帝改蕃姓,废除北周六官制度,恢复汉制与华夏礼仪,这些举措的目的在于构建政权合法性,强化国家认同,以促进政治统一,故选A项。
]2.(2020·厦门高三质检)在《帝范》中,李世民数次引用荀子之语说明治道,如“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则影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
析,离也”。
据此可知,李世民( )A.强调了令行禁止的集权理念B.凸显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反思了隋亡唐兴的经验教训D.实践了经世治民的辩证思想C[材料中李世民引用荀子之语,意在强调君主要实行德治,用仁义拉拢民心,君主以身作则,才能上下一心,这体现了其对隋朝暴政而亡的反思,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荀子的王道思想,令行禁止的集权理念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李世民作为唐朝皇帝,维护的是君主专制制度,并非凸显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排除B项;根据材料“数次引用”可知,材料凸显的是李世民对君民关系的一种论述,而非实践,排除D项。
]3.(2020·日照高三模拟)《唐律》《宋刑律》均规定“亲亲可以相隐”,指可以袒护、隐瞒亲人的罪行。
但谋反叛逆等涉及社会安全的重大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司法( )A.重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B.体现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C.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意义D.德治法治互补的治理模式A[根据材料“但谋反叛逆等涉及社会安全的重大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可知中国古代司法重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A项;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主要是外儒内法,并非“内儒外法”,排除B项;根据材料“但谋反叛逆等涉及社会安全的重大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可知中国古代司法强调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意义,并非“家庭伦理”,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司法中的法治精神,未涉及德治,排除D项。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7隋唐、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
课后限时集训(七) 隋唐、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朱熹以从众、从俗的原则修改孔子推崇的礼义,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在行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反映了朱熹的理学在当时( )A.开始走向生活化和世俗化B.成为具有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C.强调与传统儒学划清界限D.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A[由材料“从众、从俗的原则”可知儒学走向生活化、世俗化,故A项正确;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以后,故B项错误;理学是对儒学的新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理学将儒学世俗化、生活化的努力,而非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故D项错误。
] 2.史学界认为,宋代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
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融合了佛、道思想的合理成分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D.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A[根据材料“并非……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可以得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A项正确;B、D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故排除。
]3.(2019·成都一模)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
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
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
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 ) A.主张改造理学B.重书本轻实践C.注重道统权威D.强调学术创新C[由材料“‘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
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
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可知,他们都强调对正统的继承,故C项正确。
]4.(2019·苏州一模)宋明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
(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3单元第2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
第2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1.农业(1)生产工具: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01 曲辕犁,安装了犁评,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标志着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
(2)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田实行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采用耕耙技术。
(3)灌溉工具:曹魏时出现02 翻车、唐朝时发明03 筒车。
(4)土地制度:魏晋南北朝和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实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主张均田、限田,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促进农业的发展。
(5)经济重心:唐代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手工业(1)魏晋南北朝:出现04 灌钢法;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2)隋唐⎩⎨⎧ ①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05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②陶制品“□06唐三彩”风靡一时。
(3)纺织业①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同时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②唐末以后,伴随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
3.商业(3)商业都会:唐代除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外,还有扬州;地区经济中心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
二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1.思想(1)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道教也广为传播,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2)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形成“01 三教合一”的局面。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科技(1)雕版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雕版印刷术。
唐代《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3)药学: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编写《千金方》。
(4)农学: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3.文学艺术(1)文学①魏晋南北朝:出现《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②隋唐时期,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同时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产生。
a.李白(盛唐):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后称“02诗仙”,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03浪漫主义诗人。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第3单元第7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练习新人教版
第7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4)北魏中后期,工商业者由原来与“皂隶”并称,不准与自由民通婚,不准衣袖、不准做官,上升为与“吏民”同列,可上书言事甚至做官。
这一变化( )A.推动了北魏工商业的发展B.使北魏统治基础得以削弱C.说明北魏抑商政策的松动D.为民族间融合奠定了基础解析:选C 材料“工商业者由原来与‘皂隶’并称,不准与自由民通婚,不准衣袖、不准做官”,反映了抑商的一面,“上升为与‘吏民’同列,可上书言事甚至做官”,体现了抑商政策出现了松动,故选C项;“推动了北魏工商业的发展”是这一变化的影响,由材料不能得出这一结论,排除A项;工商业者社会地位的提高,扩大了北魏统治的社会基础,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北魏中后期的经济政策,排除D项。
2.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
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 )A.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强了皇权的衰落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解析:选D 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均田制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具有限制兼并的作用,但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抑制兼并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皇权的信息,故B项错误;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结论,故C项错误;按照材料意思,均田制理论上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异化为户内田产的世代继承,名义上的国有土地变成了事实上的私产,故D项正确。
3.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历史著作都突出地加重了对南方社会发展进程的记载。
《晋书》记载有关江南水利兴修之事,《宋书》记载北方人口南迁和侨立州郡的情况,《隋书》极言扬州之盛,称丹阳“埒于二京,人杂五方”,《通典》记载了江南漕运对于关中的重要性。
这说明( )A.北人南迁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B.江南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C.历史著作带有时代特点的印记D.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解析:选C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是在宋代,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魏晋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不能体现出江南经济发生根本变化,故B项错误;魏晋隋唐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推动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故材料中的著作都记载了相关内容,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史书记载了当时的主要社会现象,与历史撰述越多越接近历史真相不符,故D项错误。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作业提升练七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含解析
七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40分钟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1·玉溪模拟)下表内容反映出二人的分歧在于( )A.天理与人欲的关系B.理的存在形式与求理方式C.儒家伦理道德的地位D.理是否为世界万物之本原【解析】选B。
陆九龄认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朱熹认为“‘理’产生于天地万物之先”;陆九龄认为“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朱熹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
由此可知,陆九龄认为理在心中,只要“心明”即可求得理;朱熹认为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中,需要格物致知才能求得理。
因此两者的分歧在于理的存在形式与求理方式,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天理与人欲的关系,故A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儒家伦理道德的地位,故C错误;D是两者主张的共同点,故错误。
【加固训练】(2020·太原模拟)程颢、程颐兄弟认为,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
这反映出( )A.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B.理学有教人消极处世之意C.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D.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解析】选A。
二程的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反映出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故A正确;这种至善圆满之乐,并非教人消极处世,故B错误;从材料无法推断觉悟“自心”源自佛道文化,故C错误;二程继承先秦儒学,对传统儒学进行部分改造,故D错误。
2.(2021·云南师大附中模拟)程颢认为,“人心”与“道心”的对立,就是“人欲”和“天理”的对立,心为人欲所蔽就会忘掉天理。
所以,人们必须通过“持敬”“集义”的修养功夫,以达到“与理为一”的境界。
材料意在强调( )A.理学具有培养社会责任感的价值B.提高道德修养对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C.克制欲望与维护理学权威的关系D.发明本心是实现“与理为一”的途径【解析】选B。
通过对“人欲”和“天理”的分析,提出通过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来维护社会秩序的观点,即实现“与理为一”的境界,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通史版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集训7隋唐宋元时期空前繁荣的经济现象_社会经济发展与经济格局变迁
课后限时集训(七) 隋唐、宋元时期空前繁荣的经济现象——社会经济发展与经济格局的变迁(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佛山质检)据《隋书·食货志》载:朝廷在京师及卫州、洛州、陕州、华州等建仓置粮,广招运丁,并在各县建义仓,文帝又令各州寻便利之地,凿水通渠,官民船舶可快速通达。
由此可见( )A.隋朝粮食储运体系较完善B.隋文帝有重节俭的传统C.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D.江南地区产粮超过北方A[根据材料“朝廷在京师及卫州、洛州、陕州、华州等建仓置粮,广招运丁,并在各县建义仓,文帝又令各州寻便利之地,凿水通渠,官民船舶可快速通达”可知,隋朝时朝廷在各地建粮仓,并建设配套运输系统,故选A项;隋文帝建粮仓的目的是解决民生问题,并不是因为其节俭,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建粮仓、通粮道,并没有提到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建粮仓,并没有说江南产粮超过北方,排除D项。
]2.唐玄宗曾下诏:“马牛驴皆能任重致远,济人使用,先有处分,不令宰杀”,并派出御史专门“纠察”。
这反映了唐代( )A.“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强化B.对地方事务管理相当严格C.刑罚严苛且涉及领域广泛D.统治者对社会生产的重视D[材料反映的是唐代不允许民间随意宰杀马牛驴,主要原因是利用马牛驴辅助农业生产,体现了统治者对社会生产的重视,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对牲畜的管理,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牲畜的管理,没有涉及地方事务管理严格,故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对民间宰杀牲畜的纠察,不能反映刑罚严苛且涉及领域广泛,故排除C项。
]3.唐代出现了“街使”等新型城防力量,其职能以街道为核心展开,主要负责维持治安、保护公共设施、稳定风俗、禁止侵占街道等。
许多中央官员纷纷兼任此职,后逐渐成为固定官职。
这反映出当时( )A.官僚机构臃肿B.治安形势好转C.坊市制度松动D.市镇经济崛起C[材料“维持治安、保护公共设施、稳定风俗、禁止侵占街道”说明街道存在被占现象,这实际上反映了唐代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坊市制度,故选C项;题干并未强调唐代官僚机构臃肿,排除A项;材料“新型城防力量,其职能以街道为核心展开,主要负责维持治安”说明治安形势变得复杂需要新的管理机构,排除B项;根据材料“新型城防力量”可知是城市不是市镇,排除D项。
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7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含解析)统编版
课时规范练7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一、选择题1.(2021福建泉州三模)下表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的几则材料。
据此可知,宋代( )材料湖州农户“以蚕桑为岁计”严州“谷食不足,仰给他州,为蚕桑是务”“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A经济型作物地位提升B.种植特色作物成为农业主导C.农业生产普遍商品化D.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2.(2022广东茂名五校联盟联考)北宋时,汴京成为集政治、商贸、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
政府将城中的商贸区设置为沿汴河片状分布,并设立税务机构管理商贸区及商业活动。
这说明( )A.城市职能与规划出现新形式B.城市职能以经济职能为主C.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D.商品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3.(2021辽宁大连一模)下表为辽宋榷场贸易中商品交易种类与限制交易情况。
的商品这反映了宋辽时期( )A.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加深B.宋与辽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C.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D.特殊政治关系影响经贸往来4.(2021广东惠州二模)在宋代的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武术社团,产生了各种武术游戏、武术表演等活动。
习武者开始与江湖艺人交织在一起,武术成为市民娱乐生活的一种形式。
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 )A.崇文抑武国策的贯彻B.民间武术的出现C.文化艺术形式的创新D.商品经济的繁荣5.(2021广东湛江二模)《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在北宋时期,对作奸犯科的不法商人,户部规定,私贩违禁商品而被人举报的商人,就按照法律将其逐出行会。
这从侧面表明,这一时期( )A.行会得到法律认可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商人社会地位提高6.(2021北京西城期末)有学者认为,宋代在中国数千年传统社会演变过程中所呈现的“新局面”,奠定了此后近1 000年历史发展的基本格局。
下列表述符合此观点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国家财政主要依赖南方B.开始分割宰相职权,皇帝总揽军政大权C.抬高士人的地位,形成崇文抑武的局面D.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对外交往活跃7.(2022广东联考)宋朝的铜钱大量出现在东南亚和西亚国家和地区,当时的朝鲜和日本甚至一度停用自己的货币,改用宋钱,宋钱成为大受欢迎的硬通货。
2021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4单元 第3讲 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含解析)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宋代,在养亲法令的保障下,官员在履行养亲义务的过程中拥有较多的选择,他们可以迎侍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申请闲职来解决养亲问题,同时还可以辞官养亲。
这说明宋代()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B.家庭伦理取代政治伦理C.儒家主导三教融合D.意识形态渗透官僚政治答案 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官僚政治受到了儒学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的影响,“养亲法令”颁布体现了社会思想对官僚政治的影响,故选D项。
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未体现,排除。
2.(2019·吉林长春实验中学期末)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伦理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
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
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答案 C解析A项不涉及“天经地义”信息,排除;B项未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排除;理学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从理论上阐明了伦理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故C项正确;D项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排除。
3.(2019·广西钦州模拟)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
其“科学”主要表现在() A.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B.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C.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D.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答案 B解析程朱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故A项错误;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故B项正确;C、D两项不是“科学”的表现,故排除。
4.(2019·河南郑州一测)学者许倬云认为,朱子学的普及,使中国的社会结构经由学术和政治,维持了长期的稳定。
这是因为()A.朱熹的理学思想迟滞了当时社会发展B.朱熹的学术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C.朱子学的普及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进步D.学术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结构的稳定答案 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社会维持了长期的稳定,B项正确。
第9讲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程朱理学与心学的异同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世界本源 理生万物 “心即理也”,人心是
万物的本原 把握理的 “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 途径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相同认识 “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伦理道德 相同本质 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内在联系 都属理学范畴,把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 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高考原题)
北宋城市市坊界限打破,商品经济发展, 娱乐场所兴起,社会出现奢靡享乐、僭越礼 制现象,对传统儒家伦理道德观形成冲击。
北宋五子把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 到了“天理”的高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规范社会秩序。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 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几例说 明。(高考原题)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
的主旨是 ( )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B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2历.史思(通想史主版张) 主张
代表
主干点
真题链接 综合提升
哲学观
— 21 —
认识论
2 天___理__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 提出“ 3
“二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利用自然现象说明治学之道,不断学习、实 践、积累,而且要慎思明辨,才能让思想不 僵化,最后才能格物致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不断的学习、实践、积累之后,格物才能致 知,所有的灵感和思想就会喷涌而出,真正 的把握了理,对理学的掌握就达到了举重若 轻、应用自如的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限时集训(七) 隋唐、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的辉煌(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朱熹以从众、从俗的原则修改孔子推崇的礼义,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在行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反映了朱熹的理学在当时( )A.开始走向生活化和世俗化B.成为具有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C.强调与传统儒学划清界限D.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A[由材料“从众、从俗的原则”可知儒学走向生活化、世俗化,故A项正确;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是在南宋以后,故B项错误;理学是对儒学的新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理学将儒学世俗化、生活化的努力,而非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故D项错误。
] 2.史学界认为,宋代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
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融合了佛、道思想的合理成分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D.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A[根据材料“并非……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可以得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A项正确;B、D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故排除。
]3.(2019·成都一模)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
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
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
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 ) A.主张改造理学B.重书本轻实践C.注重道统权威D.强调学术创新C[由材料“‘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
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
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可知,他们都强调对正统的继承,故C项正确。
]4.(2019·苏州一模)宋明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
这些做法( ) A.推动中外文明融合B.增加理学思辨色彩C.扩大儒道思想影响D.冲击传统道德观念B[宋明理学家借鉴“哲学本体论”,完成了儒学哲学化的过程,故选B项;道教是本土文明,故排除A项;没有扩大道家的思想影响,故排除C项;理学提倡“三纲五常”,强化了传统道德观念,故排除D项。
]5.(2019·唐山二模)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
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顰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这反映出( )A.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百姓历史认知B.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C.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D.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C[根据材料“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顰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知宋代人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史学世俗化、平民化,故选C项。
]6.(2019·苏州一模)宋明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而规范的美。
宋明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折射出当时( ) 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理学已渗入日常生活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天理观念已深入人心B[根据材料“宋明家具设计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而规范的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强调秩序规范,家具的设计理念说明理学渗入日常生活,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故排除A项;商品经济追求奢华与材料“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不符,故排除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理学渗入日常生活,而不是强调天理观念深入人心,故排除D项。
]7.在古代中国有两种文化传统:一种是由私塾、学校和书院教育传播的正规儒家人伦道德传统;一种是通过乡村演戏、说书、佛道仪式等传播“诸善奉行、因果报应、有求必应”等民间观念传统。
这两种文化传统( )A.存在价值观念的相互对立B.表明儒、释、道文化融为一体C.在思想教化方面具有同一性D.都受城市经济繁荣的影响C[题干中这两种文化传统都是对人们进行社会道德教化,在思想教化方面具有同一性,只不过是方式不同而已,故C项正确。
]8.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B.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C.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D.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B[由材料“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可知雕版印刷出现,由材料“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可知唐代雕版印刷推动佛教发展,由材料“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可知需求众多出现雕版印刷,三则材料都反映雕版印刷顺应了社会需求,故B项正确。
] 9.唐代文献记载,德宗时李皋“常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所造省易而久固。
”据此可知,文中“战舰”( )A.以水力作为驱动的动力B.行驶速度远远低于帆船C.具有机械动力轮船雏形D.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C[“挟二轮蹈之”可得出非用自然水力,故A项错误;“疾若挂帆席”可得出速度与帆船相类似,故B项错误;“常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所造省易而久固”可得出所制战舰有机械动力轮船的结构,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世界最大”,故D项错误。
]10.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书中详细叙述了中国纸币的形状大小、面值多少、市面印刷文字的多少以及兑换的方法。
他的这些介绍,使欧洲人知道了中国人的印刷状况,并效法中国印制钞币。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印刷术( )A.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C.促进了欧洲的货币改革D.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D[根据材料“使欧洲人知道了中国人的印刷状况,并效法中国印制钞币”只能得出印刷术推动了欧洲货币印刷技术的革新,不能说明推动社会转型,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发生于15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印刷术推动了欧洲货币印刷技术的革新,并不是币制改革,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马可·波罗对中国纸币的介绍影响了欧洲货币印刷技术的革新,是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说明其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故D 项正确。
]11.勾栏,是宋元时期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
有人描写一个庄稼人到了城里看到勾栏的情形:“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
见层层叠叠团圆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漩涡。
”据此可知,勾栏( )A.既有专业性又带有商业性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C.淡化了城市的传统功能D.突破了坊市的界限A[材料“勾栏,是宋元时期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既有专业性又带有商业性,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宋元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出南北方经济地位的变化,故B项错误;城市的传统功能是政治功能,材料没有反映出政治功能的淡化,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城市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坊市的界限被打破,故D项错误。
] 12.(2019·包头模拟)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
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惩,是为小说;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平话”。
这反映出宋元时期( )A.文学作品叙事粗疏勉强达意B.文学形式适应统治阶级需要C.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D.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D[A项以偏概全,与材料中“小说”只是文学作品之一不符,故A项错误;统治阶级需要与材料中“市井间”不符,故B项错误;娱乐活动极为丰富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宋元之际”商品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发展,与材料中“市井间”相符,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礼记·大学》篇中认为“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古人不但强调家族社会地位的稳固,也重视良好家风的维护。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
全书共有七卷,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
《钱氏家训》是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由钱镠的后人将其平时言行记录整理而成。
分个人篇、家庭篇、社会篇和国家篇,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作了全面的规范,包括“孝于家”“忠于国”“兄弟相同,上下和睦”“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等。
——张耐冬《优美门风·家规家训·传统价值的现代转化》材料二西方的百年家族传承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偏向于激励式传承机制,相较于财富遗赠,更崇尚个人价值的培养,并且为“传承系统”定制家徽、家族雕塑、伴手礼、家族信笺、家居品应用等,更甚者会建立自己的家族“传承博物馆”。
美国摩根家族博物馆就是其中的典范,该博物馆主体由两部分组成,一边是摩根家的老宅子,一边是非常现代化的展品展示区,里面仍保留着这个金融世家的私人书房和贝多芬手稿等珍贵收藏品。
有时候,摩根的后人还会相聚于此,在老摩根画像的注视下,商讨家族大计,共忆家族历史。
——《21世纪,中国能出现自己的洛克菲勒百年家族吗?》(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及西方家风传承的特征。
(1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优良家风传承对古今中国的影响。
(9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重视良好家风的维护”得出中国家风传承主要在家庭内部进行,以家庭为本位;由材料一《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的内容得出中国家风传承以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规范为基本内涵,注重道德教化,强调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书籍说明中国家风传承注重文本的传承。
由材料二“西方的百年家族传承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偏向于激励式传承机制,相较于财富遗赠,更崇尚个人价值的培养”得出西方家风传承偏向于激励式传承机制,崇尚个人价值的培养;由材料二“并且为‘传承系统’定制家徽、家族雕塑、伴手礼、家族信笺、家居品应用等,更甚者会建立自己的家族‘传承博物馆’”得出西方家风传承注重物以载道,每一件物品都体现了该家族的生活理念和审美品位。
第(2)问,优良家风传承对古今中国的影响可以从家庭、社会以及传统文化等角度分析。
答案:(1)中国:以家庭为本位;以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规范为基本内涵,注重道德教化;强调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注重文本的传承。
西方:偏向于激励式传承机制,崇尚个人价值的培养;注重物以载道,每一件物品都体现了该家族的生活理念和审美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