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二章秦汉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
合集下载
历史课件 秦汉时期的文化
4.农学的发展—农学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
《氾胜之书》,中国古代最早最著名的农 学专著。原书已佚,石声汉先生在前人基 础上辑得3 500余字,分101条。氾胜之,汉
成帝时任议郎,是一位有经验的农学家,他根据 关中地区的自然条件,细致地探索了精耕细作的 生产方法。他的最大贡献是总结出了著名的区种 法。
2、东汉前期王充:《论衡》
唯物思想。
他认为:
1、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 种客观的物质 2、三反对: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 鬼;反对厚葬 “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
秦汉思想 特点: 儒学神秘化、官方化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
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 写了《论衡》一书,指出天是一种自 然的存在,根本不可能有喜怒哀乐, 也不会通过灾祸来警告人。他还认为, 日食、月食、打雷、下雨,都是自然 现象,并非天降灾祸。王充批判迷信 鬼神的思想说,人死了,形体腐朽, 血脉枯竭,骨肉化为灰土,精神也随 着消亡,不会变成鬼。世界上根本没 有鬼神存在。 在鬼神迷信思想泛滥的时代,王 充根据科学知识,有利地提出无神论 的观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主要内容
一、科学技术 二、哲学和宗教
三、史学和文学艺术
四、社会生活与风俗 五、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秦汉文化的原因和特点
繁 荣 原 因 特 点
1 秦汉大一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2 国内各民族之间联系加强 3 中外交流活跃 4 先秦文化的基础
1 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2 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 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 4 气度不凡,气势宏伟,充满自信
在园艺生产方面,秦汉时期创造了蔬 菜瓜果的温室栽培技术,发明了瓜果 套作法、嫁接法、移植法等,特别是 东汉时期的双季稻栽培技术,更是水 稻栽培技术上的一项突出进步。
秦汉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
(4)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伐百越
战国时期,蒙古高原匈奴兴 盛,袭扰中原,秦、赵、燕三国 忙于逐鹿中原 筑城以御。秦灭六 国后,为了解除威胁,派蒙恬北 击匈奴,继而连接三国长城形成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 东。对于保障了中原农业生产的 稳定和边境社会秩序的安定起了 积极作用。 灭六国后,为了统一岭南地 区,秦始皇派人南伐征服越族地 区,之后设臵桂林、南海、象郡 加强对西南南越地区的控制,另 设闽中郡加强对东越地区的控制。 其间为了解决军粮运输困难问题, 派史禄开凿了灵渠。
主要内容
(2)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
“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 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 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 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 常。‛ ——《史记· 平准书》
秦“八斤”铜 权(衡)
秦铜量(量)
秦灭六国后,明令统一度量衡,使长 度、容积、重量都有了统一的标准。秦一 斤应为250克。秦一升为202毫升。至今尚 未发现秦尺,但可通过商鞅铜方升计算出 秦的度值,1尺=23.1厘米。秦明令规定 每年都要对度量衡进行检验,校正。
1、汉初的政治
(1)汉初的“无为而治”应用:休养生息的政策
经历秦政之苦和长期战乱之后,汉初社会经济残 破,国力衰弱。‚天子不能具钧驷,将相或乘牛 车‛。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高祖‚反秦之 弊、与民休息‛,黄老之术成为汉初的治国指导 思想,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一方面,采取和 亲政策稳定北部边境,另一方面,实行轻徭薄赋 慎刑的政策,重农抑商,增加农业劳动力,调动 农民生产积极性。之后文、景帝继续推行开创了 ‚文景之治‛的局面。
(5)交通: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线
陆路:修驰道或直道并统一车轨;水路:修筑灵渠沟通自然江河
高三历史秦汉时期的文化PPT优秀课件
A
C.华佗发明麻沸散 D.关于日食的记录
5.东汉时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的皇帝是 B
A.光武帝 B.汉明帝 C.汉桓帝 D.汉献帝
6.我国造纸术外传地区的先后顺序是①朝鲜②日本③阿拉伯
④欧洲 A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7.其作品被鲁迅先生誉为“无韵之离骚”的汉代著名历史人
别是什么?
董仲舒思想宣扬皇帝是“代天治民”,神化封建统治,是带有神学倾向 的儒学。
★董仲舒的思想和建议为什么能得到汉武帝的采纳?谈谈你
对董仲舒思想的评价?
董仲舒的观点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董仲舒把儒家思想神学化,使儒学逐渐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使中 国古代封建统治思想趋于成熟,促进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不仅为封建 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而且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文化发 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民族交流的增多也有利于文化的进步。
外来文明的传入也促进了秦汉文化的发展。
秦汉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有哪些值得我们 自豪的成就?
1、西汉时期我国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是世界上首 先发明纸的国家。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 3、《九章算术》一书的许多成就,在当时世界上都是先进 的,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4、西汉时编定的《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部医 书;东汉时成书的《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 药物学著作;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 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5、西汉黑子的记录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汉 武帝时太初历是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历法。
《汉书》主要由班固所写,与《史记》一样都是纪传体史书, 但《史记》是通史,《汉书》则是断代史。《汉书》叙述了自 刘邦建汉至王莽败亡230年的历史。它记事详尽,文辞精练, 是被后世看做与《史记》具有同等价值的“正史”典范。它是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为后世各朝代编撰正史提供了范例。
第二课秦汉时期的社会概况和文化PPT课件
1、秦的统一 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严刑峻法 (2)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 (3)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4)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伐百越 (5)交通: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线
陆路:修驰道或直道并统一车轨;水路:修筑灵渠沟通自然江河
二、西汉的建立和统治
1、汉初的政治 2、汉武帝的“有为”政治
(1)背景 国力增强;社会的危机
(4)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伐百越
战国时期,蒙古高原匈奴兴盛, 袭扰中原,秦、赵、燕三国忙于 逐鹿中原 筑城以御。秦灭六国后, 为了解除威胁,派蒙恬北击匈奴, 继而连接三国长城形成“秦长 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对 于保障了中原农业生产的稳定和 边境社会秩序的安定起了积极作 用。
灭六国后,为了统一岭南地区, 秦始皇派人南伐征服越族地区, 之后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加强 对西南南越地区的控制,另设闽 中郡加强对东越地区的控制。其 间为了解决军粮运输困难问题, 派史禄开凿了灵渠。
很大独立性
绝对服从中央
(2)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
“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 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 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 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
——《史记·平准书》
秦“八斤”铜 权(衡)
秦铜量(量)
秦灭六国后,明令统一度量衡,使长度、 容积、重量都有了统一的标准。秦一斤应 为250克。秦一升为202毫升。至今尚未 发现秦尺,但可通过商鞅铜方升计算出秦 的度值,1尺=23.1厘米。秦明令规定每 年都要对度量衡进行检验,校正。
(3)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焚书坑儒 •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
(1)政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严刑峻法 (2)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 (3)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4)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伐百越 (5)交通: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线
陆路:修驰道或直道并统一车轨;水路:修筑灵渠沟通自然江河
二、西汉的建立和统治
1、汉初的政治 2、汉武帝的“有为”政治
(1)背景 国力增强;社会的危机
(4)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伐百越
战国时期,蒙古高原匈奴兴盛, 袭扰中原,秦、赵、燕三国忙于 逐鹿中原 筑城以御。秦灭六国后, 为了解除威胁,派蒙恬北击匈奴, 继而连接三国长城形成“秦长 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对 于保障了中原农业生产的稳定和 边境社会秩序的安定起了积极作 用。
灭六国后,为了统一岭南地区, 秦始皇派人南伐征服越族地区, 之后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加强 对西南南越地区的控制,另设闽 中郡加强对东越地区的控制。其 间为了解决军粮运输困难问题, 派史禄开凿了灵渠。
很大独立性
绝对服从中央
(2)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
“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 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 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 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
——《史记·平准书》
秦“八斤”铜 权(衡)
秦铜量(量)
秦灭六国后,明令统一度量衡,使长度、 容积、重量都有了统一的标准。秦一斤应 为250克。秦一升为202毫升。至今尚未 发现秦尺,但可通过商鞅铜方升计算出秦 的度值,1尺=23.1厘米。秦明令规定每 年都要对度量衡进行检验,校正。
(3)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焚书坑儒 •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
秦汉时期的文化 ppt课件
ppt课件
(3)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
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 大贡献。
17
ppt课件
造纸术及传播
西汉前期已有纸(地点、类型、最早、地图技术); 东汉____改进造纸术;特点、意义。 对外传播地点、时间、意义
之前使用的 纸介质是什 么?我们现 在的信息介 质是什么?
浑天仪:演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 地动仪:制造于132年,是世界上公认的 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张 衡 (78--140年) 东汉南阳人
地动仪的复原模型和震动示意图
7
ppt课件
它可以测定地震发生的时间和方向。原地动仪是用铜铸成,
圆径约有1.90米,器内中间有“都柱”,周围装有分别指向
八个方向的八根横杆,一且受到地震波的冲动,“都柱”
9
ppt课件
2、数 学
西汉时期出现我国现存 最早的 《周髀算经》,提出 勾股定理的特例,比西方早 500年。
《九章算术》汉代最重要
的数学著作,奠定了中国古 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它在世界数学史上,可以和 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 本》相提并论。它的出现标志古代《九章算术》书影
10
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伤寒杂病论》书影 12
张仲景 (150--219年) 东汉南阳人
ppt课件
神医—华 佗
华 佗 (145--208年)东 汉末年安徽人
华 佗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 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 “五禽戏”,以强健身体。
13
ppt课件
宗 教
影响
受到我国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 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
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
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这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 大贡献。
17
ppt课件
造纸术及传播
西汉前期已有纸(地点、类型、最早、地图技术); 东汉____改进造纸术;特点、意义。 对外传播地点、时间、意义
之前使用的 纸介质是什 么?我们现 在的信息介 质是什么?
浑天仪:演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 地动仪:制造于132年,是世界上公认的 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张 衡 (78--140年) 东汉南阳人
地动仪的复原模型和震动示意图
7
ppt课件
它可以测定地震发生的时间和方向。原地动仪是用铜铸成,
圆径约有1.90米,器内中间有“都柱”,周围装有分别指向
八个方向的八根横杆,一且受到地震波的冲动,“都柱”
9
ppt课件
2、数 学
西汉时期出现我国现存 最早的 《周髀算经》,提出 勾股定理的特例,比西方早 500年。
《九章算术》汉代最重要
的数学著作,奠定了中国古 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它在世界数学史上,可以和 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 本》相提并论。它的出现标志古代《九章算术》书影
10
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伤寒杂病论》书影 12
张仲景 (150--219年) 东汉南阳人
ppt课件
神医—华 佗
华 佗 (145--208年)东 汉末年安徽人
华 佗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 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 “五禽戏”,以强健身体。
13
ppt课件
宗 教
影响
受到我国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扶持 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秦汉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
秦
你听最多的原因是什么?
暴政说法来自哪里?
秦
• 古代中国是主张“仁义”的儒家知识分子把握话语权的 时代,儒家知识分子一般将国家灭亡的原因归为统治者 的残暴,比如贾宜在其名作《过秦论》中将秦朝灭亡的原 因归为“仁义不施”就是典型的儒家式评论。 •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采用革命历史观对历史进行解释,一 般高调赞扬农民起义,而秦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就是秦 朝的暴政,这样在客观上也就肯定了秦王朝的灭亡是因为 暴政,因此我们一直以来就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因为暴 政。
(三)地方机构:郡县制
秦
郡
地 方 机 构
郡守、郡丞、郡尉 县令、县丞、县尉 乡吏
里典
县 乡
里
金 字 塔 形
皇帝
中央机构 郡 三公九卿 郡守、郡丞、郡尉 县令、县丞、县尉
秦
地 方 机 构
县 乡 里
三老、啬夫、游徼 里典
(四)书同文,车同轨
1、统一文字 2、统一货币 3、统一度量衡 4、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丞相 左丞相 右丞相
三公
副丞相 律令图籍
中央官制的 总体特征: 互不相属, 互相牵制, 互相配合。
太尉
军务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
九卿
监察百官
九 卿
太仆
少府
治粟内史 宗正 典客 廷尉
卫尉 郎中令
奉常
• 避讳制度:正月改为端月、楚国改为荆 秦 国、皇帝字样必须抬头另行顶格书写 • 专享制度: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诏、幸、朕、上、陛下、禁中、御 • 年号:历代帝王纪元所立名号,开始 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
秦
统一文字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秦汉时期PPT课件
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 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形成
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⑵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①生产工具因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生产关系因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④封建政府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12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课时2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文化科技
[考纲要求]
1.秦汉时期的农耕技术; 2.秦汉时期的手工业发展与“丝绸之路“; 3.秦汉时期的商业发展; 4.秦朝“焚书坑儒”; 5.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汉代造纸术;小篆和隶书;汉赋
13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时间 秦朝:前221----前207年
西汉:前202----公元23年 东汉:25----220年
【阶段特征】
总特征: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建立和初步发展。 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 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 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文化上: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 思想,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1
官员职权 拥有政、财、军大权
___地__方__行__政___机构
与中央关 承认权威,承担义务; 听命于__中__央_____,随
系
具有较强__独_立_性。
时调换
弊端
随时间推移,容易形成 (空间)缺乏稳固的统治
___割__据____势力
基础
目的上, 都是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2 、形成
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⑵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①生产工具因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生产关系因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④封建政府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12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课时2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文化科技
[考纲要求]
1.秦汉时期的农耕技术; 2.秦汉时期的手工业发展与“丝绸之路“; 3.秦汉时期的商业发展; 4.秦朝“焚书坑儒”; 5.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汉代造纸术;小篆和隶书;汉赋
13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第二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
时间 秦朝:前221----前207年
西汉:前202----公元23年 东汉:25----220年
【阶段特征】
总特征: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建立和初步发展。 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 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 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文化上: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 思想,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1
官员职权 拥有政、财、军大权
___地__方__行__政___机构
与中央关 承认权威,承担义务; 听命于__中__央_____,随
系
具有较强__独_立_性。
时调换
弊端
随时间推移,容易形成 (空间)缺乏稳固的统治
___割__据____势力
基础
目的上, 都是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第二章_秦汉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
世界最早
东汉张衡
遥测千里之外的地震, 比欧洲早1700年
2.数学
东汉的《九章算术》
——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
•分数法则、比例算法、各种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世界数学史上首创负数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运 算法则
《九章算术》书影
2.医学 (三典两医)
①《黄帝内经》 战国问世, 西汉定稿
奠定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三.哲学、宗教与史学
1.哲学 (1)新儒学代表:董仲舒(西汉)
①主张:
a.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 依天意办事 b.提出“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主张 C.建太学,以儒学教育
(1)新儒学代表:董仲舒(西汉)
②特点: 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 有神学倾向。
③核心: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1)西汉司马迁与《史记》 ①体例: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内容:以人物传纪为主,黄帝至汉武帝两三千年间的历史 ③地位: 成为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鲁迅
(2)东汉班固与《汉书》
①地位: 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②内容: 叙述西汉一朝的历史
司马迁与班固,合称“班马”,《史记》 《汉书》合称“史汉”
2.原料易得,造价低廉。逐 步取代竹木简和帛。
蔡伦(?--121年) 东汉人
3.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作业
•总结秦朝、汉朝时期有特点的政治手段,科学技术 •写出秦汉时期著名文人的名字和代表作(或主要思想)
2021/7/21
2.宗教
(1)佛教(西汉末)
①传入:西汉末年经中亚传入 ②发展: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法,
建洛阳白马寺。
(2)道教(东汉) ①兴起:民间(神仙方术+道家学说)
第二讲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
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核心:皇权的至高无上
第七页,共50页。
(2)形成原因:
①经济条件: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脆弱性需要中央集权制度; ②政治条件:新地主阶级维护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
③理论基础:法家思想的产生发展特别是韩非子的集权和法治思想
; ④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混战带来严重破坏人民渴望统一。
(3)发展演变
焚书坑儒; 大兴土木(修长城、阿房宫、骊山墓、伐南越、戍边疆 ),徭役繁重; 严酷法律。
4、评价秦始皇(回顾古代帝王评价方法)
第十九页,共50页。
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央政治体制 地方政治体制 选官制度 政治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
带,家国一体
西 ,最高执政集 周 团尚未实现权
力的高度集中
分封制与宗 法制相联系, 以血缘关系为 基础
之后,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 区,并修筑长城;南伐百越,置
以桂林、南海、象郡以及闽中郡。 进一步扩大了统治疆域。
第五页,共50页。
一、秦汉政治
1、秦朝的统一 (3)秦朝的统一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交往,有利于形成强大的 封建王朝,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③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基础,统一成为历史的主流,为中华民族形 成奠定基础。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夏商周 世官制 战国/秦 军功爵
汉 察举制 朝 征辟制 魏晋 九品 南北朝 中正制
民族关系
南征百越,设三郡
西南夷: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 第二十三页,共50页。
——
二、西汉: BC202年—9年(长安-陕西西安)
汉承秦制:继承秦朝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 制、法律、土地制度、度量衡和货币制度等。
第七页,共50页。
(2)形成原因:
①经济条件: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脆弱性需要中央集权制度; ②政治条件:新地主阶级维护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
③理论基础:法家思想的产生发展特别是韩非子的集权和法治思想
; ④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混战带来严重破坏人民渴望统一。
(3)发展演变
焚书坑儒; 大兴土木(修长城、阿房宫、骊山墓、伐南越、戍边疆 ),徭役繁重; 严酷法律。
4、评价秦始皇(回顾古代帝王评价方法)
第十九页,共50页。
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
中央政治体制 地方政治体制 选官制度 政治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
带,家国一体
西 ,最高执政集 周 团尚未实现权
力的高度集中
分封制与宗 法制相联系, 以血缘关系为 基础
之后,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 区,并修筑长城;南伐百越,置
以桂林、南海、象郡以及闽中郡。 进一步扩大了统治疆域。
第五页,共50页。
一、秦汉政治
1、秦朝的统一 (3)秦朝的统一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交往,有利于形成强大的 封建王朝,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 ③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基础,统一成为历史的主流,为中华民族形 成奠定基础。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夏商周 世官制 战国/秦 军功爵
汉 察举制 朝 征辟制 魏晋 九品 南北朝 中正制
民族关系
南征百越,设三郡
西南夷: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 第二十三页,共50页。
——
二、西汉: BC202年—9年(长安-陕西西安)
汉承秦制:继承秦朝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 制、法律、土地制度、度量衡和货币制度等。
秦汉时期的文化ppt2 人教版
❖ 天交 计易 算文、 法仓 、历库面法体积积体的、积制土计方 算订、 法赋 、离税 开不平等方计开、算精开方立法确方,以运的及用计方分程数算中计,的算正法我负、们数比运例的 祖先在征算服等自等,然在当的时长是世期界劳最先动进的与算斗术。争中,积累
了3. 《丰九富章算的术数》标学志知着识,我发国现古和代发数明学了体许系多领的先 于初世步的形运成算。方《法九章和算技术》巧是,中国秦古代汉数时学流期传成最久就,最影响大
❖ 据说欧洲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这样, 中国便宜、轻便、好保存的纸,开始向周边国家和 地区传播。
❖ 我国造纸术的传播,便利了人们的书写,促进 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 和交流。因此,它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伟大
贡献。由于蔡伦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成 为了世界名人。
❖ 1.下列科技成就,出现在西汉的是
两部分组成。一是医学著作,二是著名的 医学家。
❖ 书名:《黄帝内经》 书名:《神农本草经》
❖ 成书时间:战国问 世、西汉编订
❖ 地位:我国现存较 早的医学文献
❖ 成书时间:东汉
❖ 地位:我国第一部完整 的药物学著作
❖ 作用:奠定了祖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医学的理论基础
❖ 除了医药书籍以外,秦汉时期还出现了许多 著名的医学家,其中成就突出、影响最大的 是东汉两大名医,即“神医”华佗和“医圣” 张仲景。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三十七岁时,他出任太 史令,职掌观察天象及管理国家档案、编修国史等事。博学
和实践,使张衡在天文、历法、数学、机械和文学方面
都❖ 有除较此高以的造外诣,。秦汉时期在天文方面还有哪些成 1.他就改呢进?前人的天文仪器,制造出观察日月星辰运行情况的 自 2❖.不动西过天汉他文时最仪突器期出—留的—下贡水献了运是世浑地界动天仪上仪的最。发早明,的在关公于元1太32阳年他黑55子 岁时的,记制录成世;界天上文第一学台家探张测地衡震也方研位的究仪出器了——不地少动科仪学。 张衡成发果明,的地如动对仪月准确食地的测最出一早千的多科里以学外解的释地震、,发可明见它制 的精作确了度一灵敏台度地很动高,仪反。映了高超的制作水平。在当时交通
了3. 《丰九富章算的术数》标学志知着识,我发国现古和代发数明学了体许系多领的先 于初世步的形运成算。方《法九章和算技术》巧是,中国秦古代汉数时学流期传成最久就,最影响大
❖ 据说欧洲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这样, 中国便宜、轻便、好保存的纸,开始向周边国家和 地区传播。
❖ 我国造纸术的传播,便利了人们的书写,促进 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 和交流。因此,它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伟大
贡献。由于蔡伦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成 为了世界名人。
❖ 1.下列科技成就,出现在西汉的是
两部分组成。一是医学著作,二是著名的 医学家。
❖ 书名:《黄帝内经》 书名:《神农本草经》
❖ 成书时间:战国问 世、西汉编订
❖ 地位:我国现存较 早的医学文献
❖ 成书时间:东汉
❖ 地位:我国第一部完整 的药物学著作
❖ 作用:奠定了祖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医学的理论基础
❖ 除了医药书籍以外,秦汉时期还出现了许多 著名的医学家,其中成就突出、影响最大的 是东汉两大名医,即“神医”华佗和“医圣” 张仲景。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三十七岁时,他出任太 史令,职掌观察天象及管理国家档案、编修国史等事。博学
和实践,使张衡在天文、历法、数学、机械和文学方面
都❖ 有除较此高以的造外诣,。秦汉时期在天文方面还有哪些成 1.他就改呢进?前人的天文仪器,制造出观察日月星辰运行情况的 自 2❖.不动西过天汉他文时最仪突器期出—留的—下贡水献了运是世浑地界动天仪上仪的最。发早明,的在关公于元1太32阳年他黑55子 岁时的,记制录成世;界天上文第一学台家探张测地衡震也方研位的究仪出器了——不地少动科仪学。 张衡成发果明,的地如动对仪月准确食地的测最出一早千的多科里以学外解的释地震、,发可明见它制 的精作确了度一灵敏台度地很动高,仪反。映了高超的制作水平。在当时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