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移动数字电视标准介绍

合集下载

我国数字电视标准

我国数字电视标准

3. 视频编码标准
(1) 主要标准
各国视频编码大多遵循MPEG-2标准的第2部分。2006
年3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版颁布了 AVS 标准中的
视频部分:GB/T 20090.2-2006《信息技术 先进音视频编码
第2部分:视频》,2006年3月1日起实施。
电 视 技 术 第九章
上页 下页 返回
电 视 技 术 第九章
上页 下页 返回
9.2.2 地面广播
1. 标准概述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2006年8月30日发布、2007年8月1日实施的GB20600-2006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标准简称为DTTB。
标准规定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信号的帧结构、
支持SDTV,兼顾覆
1001
6
1011
1010
盖范围和接收质量 。
4QAM、16QAM、 1100
32QAM:适应中等 -6
码率业务,支持多路 SDTV,兼顾覆盖范 0100
围和频谱资源利用。
1101 -2 0101
1111 2
2
0111 -2
1110 6
0110 I
32QAM、64QAM: 0000
亮度信号dc系数44色信号dc系数22哈达码变换88844844整数变换88整数变换预测变换后的dc系数基于44块9种亮度预测模式4种色信号预测变换变换域中的帧内预测基于88块5种亮度信号预测模式4种色度信号预测模式2技术内容视频编码主要标准技术内容表第九章上页下页返回运动补偿块大小1616168161616881616161681616168816运动矢量精度12像素14像素14像素1214像素参考帧1个参考帧最多16个参考帧1个参考帧最多2个参考帧熵编码vlcvlccavlccabac多vlc码表上下文自适应2dvlc续表第九章上页下页返回我国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制定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audiovideocodingstandard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

移动数字电视浅谈 文论

移动数字电视浅谈  文论

移动(yídòng)数字电视移动数字电视(shù zì diàn shì)顾名思义就是可在移动状态中收看的电视,是全新概念的信息型移动户外数字电视传媒,是传统电视媒体的延伸。

它采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书籍电视技术,通过无线发射、地面接收的方法进行电视节目传播,你可以在任何安装了接收装置的巴士、轮渡、轨道交通等移动载体中收看如DVD般清晰的移动电视画面,当然也能在非移动的情况下收看。

1999年,新加坡率先开展数字移动电视,2001年应用于公交,当初规模2500辆公交车辆。

2002年,上海开始数字移动电视项目建设,2003年1月1日上海移动电视正式开播。

进入了实施阶段,同时开创了传统无线电视的一种(yī zhǒnɡ)全新应用:移动接收。

截止2008年底,全国有60多个城市开展移动电视业务。

到2009年底,计划在全国337个地级城市建成CMMB覆盖网。

我们以公交(ɡōnɡ jiāo)移动数字电视为例进行移动数字电视分析。

一、移动数字电视(shù zì diàn shì)出现的意义和特点: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公交移动数字电视具有安装简便、覆盖广泛、反映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它除了具有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承担着城市应急预警、交通、食品卫生、商品质量等政府安全信息发布的重任。

公交移动数字电视是通过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数字接收的方式播放和接收电视节目的,无需连接有线电视网络,通过机顶盒、接收天线和终端显示器即可收看到电视节目,它覆盖广泛、反映迅速、移动性强,无论在高速移动还是固定的状态下均能保持画面的清晰,实现了边走边看、随时随地收看,极大地满足了快节奏社会中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

公交移动数字电视不仅是传统电视在空间上的延伸,在技术上也是从模拟信号到无线接收,实现了一种变革,从技术角度讲,是新的媒体形态;同时公交移动数字电视的出现也带动了一个系列产业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其出现的本身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中国最新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详]

中国最新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详]

数字电视标准概述一、什么是数字电视来自.szfuwa./bbs/数字电视(Digital TV)是从电视信号的采集、编辑、传播、接收整个广播链路数字化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数字电视利用MPEG标准中的各种图像格式,把现行模拟电视制式下的图像、伴音信号的平均码率压缩到大约4.69―21Mbps,其图像质量可以达到电视演播室的质量水平,胶片质量水平,图像水平清晰度达到500―1200线以上,并采用AC―3声音信号压缩技术,传输5.1声道的环绕声信号。

二、数字电视的分类按清图像晰度分类,数字电视包括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和数字普通清晰度电视(LDTV)三种。

H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图象质量可达到或接近35mm宽银幕电影的水平;S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500线,主要是对应现有电视的分辨率量级,其图象质量为演播室水平;L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为200-300线,主要是对应现有VCD的分辨率量级。

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三类。

按照产品类型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数字电视显示器、数字电视机顶盒和一体化数字电视接收机。

按显示屏幕幅型比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4∶3幅型比和16∶9幅型比两种类型。

三、数字电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标准1、数字电视的信源编解码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数字电视尤其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在实现过程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就是对视频信号的压缩。

在1920×1080显示格式下,数字化后的码率在传输中高达995Mbit/s,这比现行模拟电视的传输信息量大得多。

因而数字电视的图像不能象模拟电视的图像那样直接传输,而是要多一道压缩编码工序。

视频编码技术主要功能是完成图像的压缩,使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量由995Mbit/s减少为20?30Mbit/s。

移动数字电视

移动数字电视

移动数字电视去年中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GB20600-2006《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已经成为国家标准。

虽然手机电视的中国国家强制标准还未制定,但不可否认,移动数字电视会成为将来一个不小的节目源,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现在国内已经有多个省市在试播移动电视了。

虽然移动数字电视信道中的内容格式还没有规定,但视频的格式无非是MPEG-2、MPEG-4、H.264或者中国自己的视频标准AVS。

支持了移动数字电视,用户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观看电视或录制电视节目,而PMP内容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移动电视标准在不保证完整的前提下,表1列出了现有和即将制定的移动电视标准和系统(不包括MBMS 和BCMCS等蜂窝方面的标准)。

DVB-H建立在DVB-T基础上,并保持后向兼容,允许在已有DVB-T信道上发送DVB-H 信号。

最大的改变是增加了4k FFT模式、用于2k和4k OFDM的深度交织、用于多协议封装数据的另一个前向纠错层(MPE-FEC)以及旨在节省功耗的时间片断。

意大利已经开始DVB-H的商用服务,2007/2008年还有其它许多国家将投入商用。

QUALCOMM开发出了作为MediaFLOTM基础的FLO(前向链路)技术,并将在北美投入使用。

与DVB-H类似,FLO通过使用时间片断来有效地降低功耗。

T-DMB是基于Eureka 147 DAB标准开发的,并在韩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韩国的移动卫星系统S-DMB是少数没有采用OFDM的系统之一。

S-DMB使用码分多址复用(CDM)技术,工作在25MHz宽的S频段信道上。

日本从2006年开始采用ISDB-T标准提供移动电视服务。

该标准利用一段6MHz的信道提供移动服务。

中国最近颁布了自己的移动广播服务标准,名为CMMB(中国多媒体移动广播)。

CMMB的关键部分是STiMi(卫星地面交互多业务基础架构),即基于OFDM技术的物理层。

中国最新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中国最新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数字电视标准概述一、什么是数字电视来自/bbs/数字电视(Digital TV)是从电视信号的采集、编辑、传播、接收整个广播链路数字化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

数字电视利用MPEG标准中的各种图像格式,把现行模拟电视制式下的图像、伴音信号的平均码率压缩到大约4.69―21Mbps,其图像质量可以达到电视演播室的质量水平,胶片质量水平,图像水平清晰度达到500―1200线以上,并采用AC―3声音信号压缩技术,传输5.1声道的环绕声信号。

二、数字电视的分类按清图像晰度分类,数字电视包括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和数字普通清晰度电视(LDTV)三种。

H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图象质量可达到或接近35mm宽银幕电影的水平;S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500线,主要是对应现有电视的分辨率量级,其图象质量为演播室水平;LDTV的图像水平清晰度为200-300线,主要是对应现有VCD的分辨率量级。

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三类。

按照产品类型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数字电视显示器、数字电视机顶盒和一体化数字电视接收机。

按显示屏幕幅型比分类,数字电视可分为4∶3幅型比和16∶9幅型比两种类型。

三、数字电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标准1、数字电视的信源编解码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数字电视尤其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在实现过程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就是对视频信号的压缩。

在1920×1080显示格式下,数字化后的码率在传输中高达995Mbit/s,这比现行模拟电视的传输信息量大得多。

因而数字电视的图像不能象模拟电视的图像那样直接传输,而是要多一道压缩编码工序。

视频编码技术主要功能是完成图像的压缩,使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量由995Mbit/s减少为20?30Mbit/s。

音频编解码技术与视频编解码相同,音频编解码主要功能是完成声音信息的压缩。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摘要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是一种用于传输数字电视节目信号的通信协议。

它定义了数字电视信号的编码、传输和解码方式,确保数字电视节目能够被准确地传输和接收。

本文将介绍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以及当前流行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模拟电视逐渐被数字电视所取代。

数字电视具有更高的图像和声音质量,可提供更多的频道和互动功能,使观众能够获得更丰富的视听体验。

而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则是实现数字电视的关键。

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基本概念数字电视信号编码数字电视信号编码是将模拟电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使之能够被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所识别和传输。

常见的数字电视信号编码方式包括MPEG-2、H.264和H.265等。

这些编码方式具有不同的压缩比和图像质量,以适应不同的传输带宽和设备要求。

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是将编码后的数字电视信号通过传输介质传送到接收设备的过程。

传输介质可以是有线电视网络、卫星电视系统或互联网等。

在传输过程中,数字电视信号需要经过调制、多路复用和差错纠正等处理,以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和可靠接收。

数字电视信号解码数字电视信号解码是将接收到的数字电视信号解码为可供显示的图像和声音的过程。

解码过程与编码过程相反,通过解码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输出到电视屏幕和扬声器中。

解码器根据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要求,对信号进行解压缩和去除误差等处理,以还原原始信号。

压缩编码为了实现数字电视节目的高质量传输和较低的带宽占用,数字电视传输标准采用了压缩编码技术。

压缩编码技术通过减少冗余信息和利用人眼的视觉特性,将原始信号压缩为较小的数据量。

常用的压缩编码算法有离散余弦变换(DCT)、变长编码(VLC)和运动补偿(MC)等。

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技术是将多个数字电视节目信号合并到一个传输信道上的技术。

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传输带宽,增加节目数量,并提供多视角、多语言等多样化的服务。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解读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标准背景与意义•标准技术解析•标准应用场景•标准产业化现状与趋势•标准解读对产业的启示•标准解读对研发的指导目录标准背景与意义01数字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政府推动数字化进程地面传输标准的空白需要填补标准制定的背景标准实施的意义推动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提高电视信号传输质量和稳定性促进国家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标准推广的难点与挑战与国际标准的兼容性技术更新换代的压力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和法规经济成本及市场接受度标准技术解析02该标准支持多路径接收,以适应复杂的地形和建筑物遮挡等环境。

传输技术的特点多路径接收为适应快速移动的接收设备,该标准采用了时间分片技术,允许在单个传输时间间隔内传输多个数据包。

时间分片通过使用多个天线和空间分集技术,标准提高了信号质量和可靠性。

空间分集标准采用前向纠错编码(FEC)技术,以增加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前向纠错编码多载波调制时域跳频该标准支持多载波调制技术,以适应不同的传输环境和需求。

通过在时域上跳频,标准增加了对多径干扰的免疫力。

03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0201该标准支持空时自适应调制(ASTDMA),这是一种智能天线技术,可以根据信号环境和接收设备条件动态调整传输速率和调制方式。

空时自适应调制通过使用智能天线技术,标准实现了空间复用,增加了频谱利用率。

空间复用智能天线技术同步技术该标准采用同步技术,确保接收设备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包。

时间戳技术标准支持时间戳技术,用于同步和定时处理。

同步与定时技术标准应用场景03城市覆盖网络是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该网络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视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满足城市居民的收视需求。

在城市覆盖网络建设中,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采用了先进的调制技术和高效编码方式,使得电视信号能够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稳定传输,并且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清晰的图像质量。

农村覆盖网络是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

DTMB与CMMB规划

DTMB与CMMB规划

DTMB:数字电 视地面广播, 2006年启动, 2012年正式商 用
CMMB:移动 多媒体广播, 2006年启动, 2008年正式商

DTMB与CMMB 的共同点:都是 数字广播技术, 都采用了OFDM
技术
DTMB与CMMB 的不同点:
DTMB主要用于 固定接收,
CMMB主要用 于移动接收
DTMB与CMMB 的发展趋势:随 着技术的发展, DTMB与CMMB 将逐渐融合,形 成统一的数字广
交通行业:与交通管理部 门合作,提供DTMB与 CMMB的交通信息服务
汇报人:XX
添加标题
工作原理:通过无线方式传输数字电视信号,实现地面电视节目的接收
添加标题
传输方式:采用COFDM(Coded Orthogon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编 码技术,将数据信号编码成多个子信道进行传输
添加标题
优点: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高,可以实现高清电视节目的接收
5G时代的 DTMB与CMMB 技术应用
DTMB与CMMB 技术在物联网中 的应用
DTMB与CMMB 技术在智能交通 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对DTMB与 CMMB技术的需求预测
DTMB与CMMB技术在全 球范围内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DTMB与CMMB技术在广 播电视、互联网、移动通信
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DTMB与CMMB技术对相 关产业链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数字电视市场: DTMB和CMMB作 为数字电视标准, 市场需求巨大
移动电视市场:随 着移动设备的普及, 移动电视市场潜力 巨大
网络电视市场:网 络电视的兴起,对 DTMB和CMMB提 出了新的需求
海外市场:DTMB 和CMMB在海外市 场的推广和应用, 为市场前景提供了 新的机遇

移动数字电视相关技术

移动数字电视相关技术
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上的接收软件,随时随地观看数 字电视节目。
便携式接收技术
便携式天线接收技术
设计轻便、携带方便的天线,可随时携带,适用于户外活动和旅行时的数字电 视接收。
网络共享接收技术
通过将网络信号转化为数字电视信号,实现便携式设备的电视节目接收。
04
移动数字电视编码技术
MPEG-2编码技术
的需求。
移动化趋势
移动设备普及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 、平板等移动设备来观看电视节目。移动化 趋势为移动数字电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 场空间。
移动网络覆盖扩大
移动网络覆盖的不断扩大为移动数字电视提 供了良好的传输环境。随着4G、5G等移动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数字电视的传输 速度和稳定性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使得用户 可以更加流畅地观看电视节目。
三网融合趋势
三网融合技术发展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融合。随着三网融合技术的不断发展,移 动数字电视可以借助这一趋势,实现与其他网络的无缝对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业务
和服务。
跨平台业务拓展
三网融合为移动数字电视提供了跨平台业务拓展的机会。移动数字电视可以借助互联网 和电信网络,提供诸如视频通话、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等跨平台业务,满足用户多样化
特点
移动数字电视具有高清晰度、低 噪声、高抗干扰能力、高可靠性 、大覆盖范围等特点。
移动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01
02
03
初期阶段
移动数字电视技术最初起 源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 主要采用地面无线传输方 式。
发展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移 动数字电视逐渐发展成为 一种成熟的无线通信系统 ,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中国自主标准移动多媒体数字电视全功能产品现身

中国自主标准移动多媒体数字电视全功能产品现身
案 Ma uCoe M 及终端产 品 ( L 移动 电话等功 能 ,更重要 的是其 目前 装置等要求高效能、 g s rT WA K 低耗 电的多媒体装 T 2 0 ) V5 1A 。该终端产 品、 嵌入 式软件 、 在 国内率先支 持 CMMB 移 动数字 电 置 。 此解决方案包括一颗双 核心 多媒体 核心 芯片都 具有完整 的中 国 自主知识 视 安 全 认 证 C 和 数 据 广 播 的 功 能 , A
格 没有改变 的 E R在温度和时 间方面 是稳定 的。 于笔记 S 鉴 本 电脑 内 P CMCI 的操作 环境 ,5 A卡 8 ℃的 E R稳定性 是非 S
常理想 的。
V=0 3 V 7
正如所 预料的 , 较低 E R对计算压 降有积 极影响 。不 S 过, 容量的增加显示 了对整 体性能很 小的影 响。 总压降虽然
实 现新 一 代移 动数 字 电视 技术 方 案 ,
支持 不 同国家 的数码广 播平 台制式 的
晶门科技 的多媒体处理 器 Mo u 解决方案 , 中包括 CMMB D MB及 g— 其 、 T
进而 由北 京爱 国者 实现产 品化 ,不仅 s oe 提供 的平 台解决方案,适用于 D BT等标准。( C rT M V- 记者 : 韩霜) 圃 支持 移动数 字 电视 ( T ) MD V 播放 、 移动 移动多媒 体数字 电视及其 它便携式 多
结 论
为 了满足脉 冲 电源应用 中所 需的大容 量电容器 ,设计
S 低于方案 3所示 的数值 , 但仍然超过 了设计 限制条件 。 这种 人 员必须 了解 E R是一个关键 因素 。超 高容 量、充足容 量 方案 的另 ‘ 弊端是器件 的尺寸 ,48 个 .mm 的高度 不是用于 并不能消除高 E R解决方案的效率损 失。当采用一个升 压 S P MCI C A卡标 准尺寸 中的 一 理想的选择 。 种 型转换 器时 , 利用 附加 的电路消除这些损失不仅 非常 昂贵 ,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终端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终端技术规范

QBXXXX标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接收终端技术规范XXXX XXXX 发布目次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4 概述及产品分类 (5)5 终端可实现的业务 (5)6 功能要求 (6)7 性能要求 (9)8 用户界面要求 (10)9 其它要求 (10)10 外接模块式终端 (10)11 试验方法 (11)12 检验规则 (12)13 标志、标签和使用说明书 (12)14 包装、运输、贮存 (12)附录A (12)CMMB接收解码终端主要性能指标 (12)附录B (13)终端性能指标参考 (13)附录C (15)CMMB的主要系统参数和指标 (15)附录D (16)U波段频点列表 (17)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接收解码终端(简称移动多媒体广播终端)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功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类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终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Y/T 220.1-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Y/T 220.2-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2部分:复用GY/T 220.3-2007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3部分:电子业务指南GY/T 220.4-2007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4部分:紧急广播GY/T 220.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5部分:数据广播GY/T 220.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6部分:条件接收GY/T 220.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7部分:接收解码终端技术要求SJ/T 10730-1997 VCD视盘机通用规范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数字电视标准概述

数字电视标准概述

数字电视标准概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荣科整理关键字:数字电视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是指采用数字技术将活动图像和声音等信号加以处理、压缩、编码,经存储或实时广播后,供用户接收、播放的电视系统。

系统的各个环节,包括从演播室节目制作,到处理、传送、存储传输,直至接收、显示等过程都采用数字信号。

与传统的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在图像和声音质量两面都有重大改进。

根据清晰度可分为: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码率分别约为兆和兆比特左右。

近几年来,市场上常见的数码电视,尽管在原有模拟电视的个别环节中使用了一些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如清晰度、降噪、去闪烁等,用来提高和改善模拟彩色电视机的图像和声音质量,但从天线接收的信号,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视,它与全数字电视信号并不能直接兼容。

相反,真正的数字电视则可以接收全数字电视信号,充分发挥数字电视的优越性。

本文将简单介绍数字电视标准以及相关的网络电视和移动电视等标准,以数字电视领域相关标准的概况和相互间的关系。

一数字电视国际标准及其比较目前,全球数字电视广播领域已有三种相对成熟的数字电视标准。

它们分别是:美国的标准(———先进电视系统委员会);欧洲的标准( ———数字视频广播);日本的标准(———综合业务数字广播)。

信源部分的国际标准主要是建议的、、、系列标准,以为代表;(活动图像专家组)提出的、、等视音频标准,以、为代表()以及中国的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制订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编解码标准()等。

信道部分的标准比较多,根据传输媒介的不同分为卫星()、有线()、地面()三种。

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包括:地面固定接收、移动接收和手机电视()。

目前全球共有三套国际地面传输系统标准,美国年高级电视系统委员会() 研发的格形编码八电平残留边带() 即:;欧洲年提出的数字视频地面广播() 采用编码正交频分复用() 即:;日本年提出的地面综合业务数字广播() 采用正交频分复用() 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20080627/000342.htm

接收频道 • 央视1套、3套节目、奥运频道、新闻频道、少儿频道、英语频 道、用户所在省市的1套节目 • 最多支持25套电视节目和30套广播节目。

上海迈斯特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CMMB&DMB产品介绍 CMMB&DMB产品介绍
中国移动数字电视标准 介绍
中国上海闵行
Multimedia Navigation System
迈 汽车电 汽车电 科技 公
中国两大标准
广电总局颁布和支持的CMMB(中国移动多媒体 广播)_行业标准 信息产业部主导的北京新岸线公司TMMB_国家标 准 说明: 其他的参与竞争的标准有:
• 清华的DMB-T/H • 华为的CMB
CMMB&DMB产品汇总(Click Here)

上海迈斯特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迈斯特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电视数字标准目前已CMMB为主

上海迈斯特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T-DMB已开通城市 DMB已开通城市
T-DMB(韩国推出的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系统 ) 可以收到的城市有4个
• • • • 北京 上海 广州 大连
接收节目有
• 电视频道2个:奥运频道、第一财经 • 广播频道2个:东广新闻、中国之声

上海迈斯特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CMMB已开通城市 CMMB已开通城市
CMMB(中国国家广电总局) 奥运期间网络覆盖至37个城市,未来将达到300多个城市。 31省会城市自治区(各省省会城市、直辖市)+奥运城市3个(秦 皇岛、天津、青岛)+计划单列市3个(宁波、大连、厦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