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围经济发展的两种根本不同思路
发展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发展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经济世界:按照法国年鉴派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解释,经济世界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
一个经济世界有三个组成要素:首先,它占据着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其特定的界限:其次,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或几个中心;第三,每个经济世界都分解为延续的区域。
2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最初是由法国人口统计学阿尔弗雷德•索维提出的,它作为一个新的世界政治范畴使用,泛指战后新建的不结盟国家。
逐渐的第三世界被用来泛指西方发达国家以外的发展中国家。
二、问答1.什么是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有哪些基本特征?现代经济增长指的是指一个特殊的时代,它是从18世纪末开始,范围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按照库兹涅茨的分析,它具有以下6个基本特征:第一,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
18世纪以后的20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人均产量、人口增长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都远远快于18世纪末工业革命开始前的整个时期。
第二是生产率的快速增长。
按库兹涅茨的估算,人均产量增长的50%~75%来自生产率的增长。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现代经济增长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迅速转变化。
库兹涅茨指出,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工业部门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四,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也发生了迅速变化。
例如城市化、家庭规模的变化、现代观念的传播等等。
第五,由于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在19世纪末走向世界,瓜分世界。
经济全球化之利弊论
经济全球化之利弊论引言:自20世纪晚期,随着冷战的告终,“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最时髦的话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经济学加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件好事,它可以使我们更加富有,可以过上美好的日子,可以周游世界享受生活。
但是,另外许多经济学家则持怀疑态度。
他们指出,如果经济全球化真的那么好,那为什么国际经济还是如此混乱?就此,国内外理论界和舆论界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文就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简要地予以评析,并探求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我们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
全球化现象:“经济全球化”这个词,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学术界对何谓经济全球化,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甚至认为经济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世界经济的美国化;二是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等经济技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其中,第一种观点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我认为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二种观点既全面又最接近实际情况,其表现就是当今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逐渐融入了全球化的经济浪潮。
我认为,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应该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出发,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因此说,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出现而出现的。
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在全球市场分割情况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和自由化贸易不等于经济全球化。
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6课走进经济全球化 第二框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共享: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 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
典例剖析 目前,国际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已经开始 放缓,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国家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 成为接纳工业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新阵地。东盟制造、墨西 哥制造开始用更加低廉的成本要素,实现对“中国制造”的供 给替代。对此现象,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②经济全球化加 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③我国应建立创新型经济,开辟 新增长源泉 ④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D
随堂训练
一、选择题
1.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深入发展,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经济融合是大势所趋。距离近了,
交往多了,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
的有( )
①要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反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
化进程 ②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国家间的联系,各国应共同应
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 大。” 提示: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关联、 相互依存的趋势日益增强。对外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 根本出路,扩大对外开放有助于推动各国携手合作,互利共赢。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也为我国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
课堂·重难突破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
问题探究 当今世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自由贸易和多边体 制受到冲击。但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 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 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 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 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最新社区经济发展现存问题及创新思路精选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长春市两个基层社区经济开展现状的分析和比拟,揭示出城市社区经济对于目前城市社区建设的意义,及社区经济开展中取得的经验、面临的难题并在此根底上提出促进东北城市社区经济开展的假设干建议。
关键词:社区经济城市开展问题建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式开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之一就是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出现了社区这一全新的人居生活模式。
随着城市社区的产生、社区效劳的开展,社区和社区建设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开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形成各界广泛的共识。
在社区建设的开展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现实问题随之而来,社区效劳所需要的资源从何而来,如何取得和利用这些资源?社区效劳产业化是否可能,何以实现?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目前社区效劳的健康开展关系到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而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与社区建设密不可分的社区经济的开展。
然而,在目前东北城市的社区建设开展过程中,- -些人对于社区经济不熟悉、不了解,甚至不接受,认为社区只是效劳文化、教育等,否认社区经济的存在。
与此同时,资金短缺的困难,又常常成为基层社区建设开展的瓶颈。
一些社区也正在尝试着开展社区经济,可是又因种种困难而不能开展起来。
那么社区经济的开展对于当前的社区建设具有怎样的意义?在当前社区经济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困难和问题?如何更好地推进社区经济的开展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走访了长春市的一些社区,对这些社区的社区经济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本文将通过对长春市两个处于不同开展程度的社区经济开展进行深入分析和比拟研究,力图指出当前基层社区中开展社区经济中的难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当前的社区建设和社区经济的开展有所裨益。
有关社区经济的理论阐释当前,学术界对于社区经济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归纳为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是认为社区经济就是社区内所有的经济活动,凡属于〞社区范围内的一切经济活动均看作社区经济的一个组成局部〞,既包括本社区居民在本社区内从事的经济活动,也包括外社区居民在本社区内从事的经济活动。
《发展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发展经济学》学员作业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发展经济学是在二战以后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科学。
2、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结构变迁3、外向型发展战略不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重要特征。
4、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5、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西方经济学不同。
6、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
7、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式的提出这是:索洛。
8、如果没有技术进步,劳动和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都下降。
9、经济增长是指:后期的GNP比前期增加。
10、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不变。
11、世界末日式的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国家将逐步达到长期静止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低收入或欠发达国家是:埃及、朝鲜、菲律宾。
2、经济发展是:工业化过程、城市化过程。
3、经济增长一般指:GDP增长、生产能力增长。
4、发展经济学侧重的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制度分析方法。
5、发展经济学的渊源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6、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论点是: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唯计划论。
7、全要素经济增长模型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资本、劳动要素;资本配置;教育和知识;矿产资源。
8、关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下面正确的是: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假定技术不变,即不存在技术进步。
9、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下面正确的是:假定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假定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假定规模收益不变。
10、从经济增长的趋势看:土地和劳动的边际收益递减;劳动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
三、辨析题1、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答:错误。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
反之,没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是不可能的。
区别:经济增长侧重反映和体现财富与产出量的增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有关经济方面关系的发展问题。
(知识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1)
课题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工作重点的转移1.标志: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
(4)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意义(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农村改革(1)开端: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
(2)推广: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3)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改革(1)依据: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4)措施: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过程(1)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相继,1988年,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经济(jīngjì)全球化的本质经济全球化就是商品、资本、人才、信息等原材料在全球市场上的自由流动发展(fāzhǎn),各个国家发展都基于世界这个平台之上的,使得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各国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化、越来越明确。
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jīngjì)的重要特征(tèzhēng)之一,也是世界经济(jīngjì)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本质三种代表性的观点近年来,从围绕经济全球化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分析,如何把握其本质成为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特征、进程、影响等诸多方面的关键所在,若不能就此达成基本的共识,也就谈不上以客观科学的态度来分析经济全球化浪潮兴起的后果和影响,更谈不上能够制定出得当的应对政策与策略。
尽管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比比皆是,各个国家、各位学者都有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同看法,对它的本质如何看待存在反对和支持,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目前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的最优配置,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经济市场化。
这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市场经济原则(WTO)在全球范围内得普遍认同和确立,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从计划经济或混合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使得世界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的人口由65%一下子骤增到95%以上,世界市场得到了统一。
由于世界市场同质性程度的提高,资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和定位利润最大点,全球企业的概念开始诞生。
这种观念只从纯粹的经济和技术现象方面来理解,同实践中的全球化根本不是一回事,特别是劳动这种生产要素或劳动资源却不能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受到了很大的障碍。
第二种观点(guāndiǎn)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私有化、自由化、放松调控。
这就意味着减少政府审批,放松政府管制,但有些方面还是必须需要政府管制,如食品安全、城市交通等。
第六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18
4.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 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又要趋利避害、迎接挑战,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 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2)【补充】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形成以技术、 品牌等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2)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可以吸引外资、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
市场。
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符合各方利益是大势所趋。
-----习近平
2.挑战 (1)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平衡问题
发达国家获取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绝大部分收益;发展中国家只能从中获取较 少收益。 (2)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加剧
客观趋势
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
世界 消费者
积极影响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科技进步、产 业转移与结构优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决定
第06课 走进经济全球化(精讲word)-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
202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目录考纲考情命题预测 (1)思维导图速记卡片 (2)考点研析典题研磨 (2)微考点一认识经济全球化 (2)微考点二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4)易错明辨澄清误区 (6)时政要闻议题探究 (7)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六课走进经济全球化课标要求1.辨识国际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2.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坚持正确义利观,阐释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意义学科素养1.政治认同:充分认识完善全球治理的必要性,认同经济全球化应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2.科学精神:准确描述当代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科学辨识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学会辩证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就如何趋利避害发表科学见解命题前瞻1.辨识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分析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事例,分析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原因,提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辩证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事例和我国的全球治理观,学会分析如何把握当今经济全球化这一客观趋势速记卡片明确1个含义:经济全球化。
明确2个影响: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掌握3个表现:生产、贸易和金融全球化。
理解3个因素: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把握4个措施: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措施。
考点研析微考点一认识经济全球化【思维脉图】【考点解读】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多种动因共同驱动的结果,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思维脉图】【考点解读】1.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1)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把握好经济全球化方向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知识拓展: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要求(2)要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为了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要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要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
《发展经济学》参考答案-《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学员作业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B2、C3、D4、C5、A6、D7、B8、B 9、A10、A11、A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3、BD4、BCD5、ABD6、ABC7、ABCD8、ACD9、ABCD 10、AC三、辨析题1、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错误。
经挤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
反之,投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是不可能的。
区别:经济增长侧重反映和体现财富与产出量的增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有关经济方面关系的发展问题。
而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特别关心社会一般关系的发展变化问题,涉及到非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
2、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被缩小了。
错误。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工业化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
3、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错误。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和劳动的增加都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包括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和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错误。
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是指经济社会结构性的转变,不仅包括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工业转变和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还包括产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的转变。
5、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可变。
错误。
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劳动与资本比率不变。
6、没有技术进步,劳动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正确。
没有技术进步,在土地成为稀缺的生产要素之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劳动投入量的增加,产出仍会增长。
但当新的劳动者加在固定数量的土地之上时,每个劳动者便只能有较少的土地与之发生作用,从而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
7、没有技术进步,资本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
错误。
在不存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随着资本深化,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新增单位资本投入所能增加的产出将越来越少,资本与产出之比将不断上升,资本收益率将不断下降。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动因纵观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①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变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
国际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世界各国开始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经济发展方面,而且经济安全、社会安定、生态环境、网络安全已日益成为国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各国逐步认识到进行经济合作、寻求共同发展的必要性。
另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和平和发展逐渐取得共识,它们的经济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首先,以原子技术、电子技术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在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重大进展及其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日益广泛的应用,压缩了国与国之间的空间和时间,降低了国际间的交易费用和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便利了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联系,从而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次,新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着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促使各国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更加趋于完善化和高效能化,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打下基础;最后,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有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国的通力合作。
③经济活动的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力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出现滞涨现象,新自由主义兴起。
它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和扩大世界市场,采取减少国家干预、放松经济管制的自由化政策,掀起了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浪潮。
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进入经济振兴时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无疑,各国国内市场化改革以及对贸易投资领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促进了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的流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创意营造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
创意营造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中国传媒大学第一章测试1.提出“未来的帝国是头脑的帝国” 这一预言的是以下哪位名人?参考答案:丘吉尔2.“现代经济发展并不在于资本和劳动力,根本动力在于创意的产生” 是以下哪位名人所说?参考答案:约瑟夫·熊彼特3.《营造法式》一书是由以下哪位作者编撰?参考答案:李诫4.本课中指出的城镇创意营造五大主体为:政府、企业、高校、民间组织以及()。
参考答案:社区5.纵观我们身处的世界,除了(),世界上所有伟大或者平凡的事物,几乎都是人的观念革新的产物,它们都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通过群体创意而缔造的产物。
参考答案:自然美景6.本课中指出:百年名校()大学将全面开发学生的创意能力,排在了教授其他具体知识技能之上。
参考答案:美国哈佛7.创意营造反映了一个国家与地区发展的()追求,对于提升全人类的文化审美、构建创意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美学8.其专著《创意经济》一书中把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的是()。
参考答案:约翰·霍金斯9.挪威建筑师诺伯特·舒尔茨曾经在他的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的现象学》一书中较完整的提出了“()”的概念。
参考答案:场所精神10.理查德·佛罗里达在他的著作《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指出,美国社会有四个主要阶层的职业群体,即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和()。
参考答案:创意阶层第二章测试1.以下那个选项不是公共空间的特征?参考答案:人文关怀2.作为特定名词,“公共空间”最早出现在英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马奇(CharlesMadge)于 1950 年发表的《私人和公共空间》。
参考答案:对3.“为人制造场所”反映了公共空间的哪个特性?参考答案:尺度适宜4.“吸引不同的人集聚在一起,而忽略种族、年龄、阶层和爱好等各种差异”反映了公共空间的哪个特性?参考答案:文化氛围浓郁5.机场航站楼被称为“文化()“?参考答案:客厅6.市民参与模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式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参考答案:自下而上7.公共性和服务性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属性,也是对公共空间进行创意营造的出发点。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两种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一是经济全球一体化,二是区域经济集团化.本文就两种趋势作一简要分析。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所谓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国,家之间通过设立一套机构,在经济方面打破国界,实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调节,这种合作和调节使各国在生产、流通、分配等方面向着结成一体的方向演变.其特点是:①一国经济中有众多外来成分参与,也有相当部分依赖外部市场,②越来越多的国际性企业即跨国公司渗透到{各国经济内部,以国际市场为依托开展经济活动,③世界经济中的各个构成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任何国家或地区不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之外。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主要表现1.国际贸易空前发展,相互依赖大大加强。
当代世界,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
据统计,1989年世界贸易额已达32,000多亿美元,相当于1950年的40倍,比80年代中期增加了10,000多亿美元。
参与国际贸易交换的国家增多,交换的商品种类增多,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交流,更加紧密融合,各种传导机制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
在世界商品贸易中,制成品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尤其是大量的中间产品、零部件投入世界性商品流通,表明产品专业化与国际分工的深化与扩大,从而加强了各国在再生产过程中的相互依赖关系。
2.国际金融交易活动规模巨大,依赖性强。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货币国际化,国际金融交易活动规模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
金融方面的相互依赖,表现为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利率的国际性联系及其影响。
,跨国流动资本使各国经济对外国金融机构贷款资金的依赖也增加了汐l、国资本不仅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生产、财政和技术资金的重要来源,而且许多发达国家近年流入了大量外国资本,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增大。
资金跨国流动的最突出特征,是资本大规模地跨过国界频繁地在国际间往复流动,各国国民经济受到利率和汇率波动的垂直影响也加强了。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读书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读书笔记(一)顾自安(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361005)提示:仅供交流参考,请勿转载或引用。
制度与转型: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题记:任何党派的政客都深信,制度转型是经济发展的源泉,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因为正是合理的制度安排才引起了经济的发展。
——Matthews (1986,p917)1、概述引言:制度经济学共识:制度是重要的分歧:什么是制度,及其理解。
主流经济学:既有的经济理论和发展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无涉与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首先必须用制度因素来解释。
(奥尔森1996,诺斯1998)东欧巨变和转轨10年的结果:华盛顿共识逐渐失去吸引力,经济发展中出现新的变数。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这些变数应该用各国的制度质量的差异来解释。
2、理论内容:2.1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新的意义在于区别与传统的制度主义(范伯仑、康芒斯)旧制度主义的缺陷:非理性和描述性,对德国李斯特历史学派的偏爱导致其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裂。
新制度经济学的两种理论思路:1。
侧重于特定制度下私人部门的治理结构不同选择。
试图解决的问题:何时市场交易成本最低?何时企业内部交易会替代市场。
(内涵了市场企业的二分法)2.制度是可变的,不同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效果,以及制度变动的内部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的问题:是继承了主流的范式,还是只是在研究主流所忽视的问题,并采用了全新的范式?前者观点的主张者:假设制度既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的理性行为,把制度作为经济学的主题。
后者的主张者:新制度经济学必须完全否定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2.2基本假设共同的假设:个人主义假设(个人主义的方法意味着所有的经济绩效最后都必须由个人行为来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可观测的社会经济继续都是个人行为的可预期结果。
法经济学认为:经济绩效的产生不仅来源于个人行为,而且来源于那些人们行为之间的相互互动所形成的共识【如果存在的话】以及被合法化的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问题与答案
一、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优”在哪里?答:与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
这突出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采取完全不同的体制。
在经济体制上,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臵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臵的基础性作用。
在政治体制上,与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和集中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参与体制;通过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
在文化体制上,不同于苏联模式的文化专制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在社会体制上,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垄断控制体制,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
在实践中,逐步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格局:一是适时启动和加快对外开放进程,改变了过去的封闭发展格局。
二是改变了过去平均主义的格局。
三是改变过去经济部门和社会部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不分的格局,适时推动社会部门与公共部门的建设,整个社会开始呈现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野、经济领域效率提高、社会领域迅速发展并开始承担社会整合和维护社会公平职能的局面。
四是逐渐从外延式、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开始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歩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2016年金融危机成因解析5500字(精简版)
2016年金融危机成因解析 5500字2016年金融危机成因解析 5500字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
从目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形势来看,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因而防范国际游资攻击是制定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游资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
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
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
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
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黄晓龙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
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
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
1929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必要性加实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提出“十二五”时期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时,首先就明确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五中全会对全党特别是教育、科技领域提出的新要求。
为什么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实施这两大战略?深入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需要。
我们党一直重视科技、教育和人才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家发展需要,我们党及时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提出这一战略的背景是,以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形成新的高潮,“知识经济”进入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运用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
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
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是相辅相成的,科教强国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选拔与使用。
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我们党又逐步形成了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是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持续性发展得到增强。
经济结构调整是指国家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状况,使之合理化、完善化,以适应生产力解放与发展的过程;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也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抗风险能力、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有效途径。
《世界经济概论》全套思考题答案
思考题1.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各自取决于哪些条件?2.简述1929—1933年大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3.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哪些影响?4.试述俄国十月革命及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5.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有哪些深层次矛盾?思考题解答1.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其中,自然条件包括国土面积、自然资源、气候和地理位置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国内市场的大小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等。
自然条件的差别虽是国际分工产生的重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是产生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多方面的条件:(1)机器大工业的发展,(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3)交通运输和通信业的发展,(4)世界货币的出现。
2.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危机(简称大危机)。
大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如下:(1)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2)美、英、法等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德、日、意则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3)国际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总之,为了尽快从1929—1933年大危机中摆脱出来,美、英、法等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宏观干预和调节,而德、意、日则采取了法西斯统治。
大危机致使国际金融领域混乱无序,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受到了更多的阻碍,由此导致世界各主要国家之间政治经济矛盾日益尖锐,进而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3.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其主要有如下表现如下:(1)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世界工业生产全面下跌。
(2)全球贸易严重萎缩,国际金本位制瓦解。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实力上发生了显著变化。
与美国、日本大发战争财促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形成鲜明对照,英国、法国、德国的综合经济实力都遭到严重削弱。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并不排斥计划的作用,只有把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计划与市场的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这就否定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表现、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内在属性的传统观念,走出了计划和市场相互排斥对立的认识误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并不排斥计划的作用。
只有把计划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计划和市场的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8.2.1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和市场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两种调节手段。
计划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政府自觉地运用计划指标、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作用于经济活动来实现。
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作用于经济活动来实现。
计划调节手段和市场调节手段从不同层面反映了经济规律的作用过程,是政府和市场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其实质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在不同的范围内运行对两种调节手段的客观要求。
从计划和市场各自的含义来说,它们既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也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它们本身不具有特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属性,而是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两种方法或手段。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注:《邓小平文选》,1版,第3卷,373页。
)这就否定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表现、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内在属性的传统观念,走出了计划和市场相互排斥对立的认识误区。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是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下进行的。
西方国家几乎都把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奉为圭臬,笃信自由竞争能够“自动推动社会发展”,强调“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经济周期性地震荡,危机频繁地爆发,终于在20世纪30年代酿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范围经济发展的两种根本不同思路
摘要:关于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上看造成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扩张资本扩张使世界形成了“中心”和“外围”的不平衡发展的世界经济结构。
而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上看之所以出现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局面根本原因在于世界上存在妨碍竞争和资本流动的因素。
关于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问题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一种趋同论即认为一旦消除了妨碍竞争和资本流动的因素世界经济将逐渐达到相同的水平。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根据对现实的资本主义扩张的事实提出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古典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世界经济之所以出现不平衡发展根本原因是资本扩张正是由于资本扩张造成了一方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另一方是不发达的经济落后国家的世界经济结构。
而新古典理论则认为竞争和资本运动是缩小企业间、区域间和国家间差别的均衡力量。
当然新古典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事实但该理论认为这是由于世界上存在着妨碍竞争和资本运动的因素造成的只要消除了这些妨碍的因素世界就将走上平衡发展的坦途。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而新古典理论观点则是非常浅薄的。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新古典主义经
济学家提供的文献对两种理论关于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的观点做一比较分析。
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关于世界经济发展趋同论按照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的看法世界范围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分布是一个简单现象是从各国的内部性质、贸易和资本流动派生出来的现象。
由于经济现象受普遍的个体经济活动者行为规律的支配便没有理由预期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将快于另一些国家。
外部因素就性质而言将对各国发挥一视同仁的作用趋向于消除全部的、然而是次要的发展水平的差别。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强调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同过程。
他们认为国家之间的交换甚至在缺乏国家之间资本和劳动要素任何流动的情况下将造成各国工资和利润均等化的趋势。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的这个结论主要基于这样一些假设:所有的国家都将采用同样的生产技术(意味着每个国家按照相同的成本生产同样的产品);由资本和劳动形成产出在生产过程总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替代;每个国家的需求结构是相同的;如果资本同劳动的比率(即马克总所说的资本有机构成)测量产品的要素密度尺度而且所有产品都按照这个比率排序这个顺序不受工资率和利润率变化的影响;每个国家内部分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
在这些假设前提下令一个国家从封闭经济(自给自足)走向自由贸易每个国家都将出口大量应用其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稀缺的、瓶颈要素所能生产的商品。
作为这种应用要素变动的结果对丰富要素的需求将提高(从而提高其价格)对稀缺的要素需求下降(从而降低其价格)。
当完成一切调整的时候所有
参与自由贸易国家的工资率和利润率便相同。
美国经济学家珀里切特在一篇论述经济增长的文章中按照新古典经济理论的思路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的任务概括为:“任何寻求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统一的世界经验的理论必须至少提出四个不同的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和技术进步?二是如何认识少数能够走进和持续快速增长阶段的国家在增长中它们富有意义地博得了大国的赞许?三是如何认识某些国家的衰败和失去快速增长的机遇?四是如何认识某些国家在很长的时期内维持低速增长?” 正如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维克斯指出的那样珀里切特提出这些问题时没有说明资本主义积累的性质。
从分析的角度说首先应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世界具有不平衡发展的性质?与此相联系还有一个历史的问题:人们应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相对集中于西欧及西欧的早期殖民地开拓者?当然作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的珀里切特不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源的资本扩张和资本主义积累性质的问题作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她是讳莫如深的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才真正关注并提出这样的问题。
如果说新古典主义理论有其合理性的话那么这种合理性无非是在所有国家都采用相同的技术要素时将不存在发展水平重大差别的基础。
其完全竞争假设意味着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有效运作。
为此有必要按照资本主义关系组织生产。
如果所有的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了应用同样的技术要素价格就将趋向于均等化虽然这个过程将是不平衡发展的。
但由
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排除了不平衡发展原因的分析势必为经验事实所摒弃。
如果把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的上述趋同的分析加以引申允许资本流动那么静态趋同论便变成动态趋同论了:按照比较优势的专业化组合资本从劳动稀缺的国家(发达国家)向劳动丰富的国家(欠发达国家)流动将产生铲除不平衡发展的效应。
但像静态趋同理论为经验所摒弃一样经验也不支持新古典的动态趋同理论。
现实严酷地表明无论是在资本和劳动不流动的静态条件下还是在允许资本流动的动态条件下都没有出现趋同的迹象。
对此新古典经济学家把罪责推到政府实行坏的政策上。
这种看法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它并没说明发达国家是如何走上发达地位的为什么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如此众多的欠发达国家政府竟如此的愚钝以至不能制定好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杰尔岑克兰提出一个落后国家可以赶超发达国家的论点认为“落后”国家有从现今的发达国家的技术存量中抽取技术的优势因此落后国家的生产者可以超越无效的技术应用最发达的技术。
把这种技术同适当的制度安排结合起来便可能使“后发者”产生显著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率。
这个分析有某种见地但不具有普遍性。
经验证明除极少数国家(和地区)外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并没表现出后发趋势它们并没拉近同发达国家的发展距离。
杰尔岑克兰的分析可能对后发者确认了较快增长的可能性但他的分析没有解释何以众多的欠发达国家没有出现这种“后发”优势的原因。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论世界范围的不平衡发展 (一)竞争和
不平衡发展。
按照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维克斯的看法可从两个方面来解释发展水平:一是积累过程二是生产方式的联结和相互作用。
维克斯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及商品生产中雇佣劳动的历史形成产生了一级不平衡发展现象这种不平衡发展把世界划分为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技术变化和竞争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二级不平衡发展即资本主义国家的跨产业和跨区域的不平衡发展。
维克斯从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积累过程的视角解释了他的论点。
按照维克斯的分析规定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一般生产是从剥夺直接生产者(通过雇佣劳动)派生出来的。
雇佣劳动的发展造成了并继续造成劳动者同其生产资料的分离。
这种分离的最明显形式是把农业生产者(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并迫使手工业者破产。
由于被赶走或破产这些生产者便经由资本的代理人重新同生产资料结合。
实际上他们变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工具。
这种社会关系的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动态学的基础。
由于劳动者被剥夺了生产资料货币形式的资本便可以有弹性地安排资源。
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时代是以资本流动为特征的正如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资源在产业间和区域间流动一样。
在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世界被划分为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殖民主义者和殖民地资本主义关系崛起了。
这种划分代表了世界范围不平衡发展的首要(一级)方面:一方面是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是无数的殖民地(例如印度)和半殖民地(拉美国家)。
维克斯把马克思的方法与其同时代的激进经济学家的方法
和观点做了比较。
他指出在进行深刻的理论分析时马克思的理论创新使自己完全同其他资本主义的批判家区别开来。
其他人如普鲁东和西斯蒙第由于垄断权力引起生产过剩而批判资本主义。
据称这些产生了不平等交换资本家从中占有了小商品生产者和工人的价值。
相反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出现的过剩是竞争过程的系统结果。
竞争是不稳定性、危机和不平衡发展的根源。
维克斯认为马克思的这种对竞争的分析也完全不同于新古典方法因为按照新古典方法竞争是均衡和平衡发展的根源。
维克斯批判了新古典竞争产生和谐的理论观点。
他指出在新古典世界市场在短期可以使企业赚取额外利润。
新企业的进入消除这些新古典经济学家有时称之为“租金”的额外利润。
由于新企业的进入迫使价格下降最终将实现利润的均等化。
最终的价格是社会最优化的价格它们反映每种产品的社会成本和收益。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竞争同资本主义性质无关也由于他们忽略了生产领域中资本家间为降低成本而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的关系因此必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