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课堂PPT)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进程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进程表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
1
6
7
7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2
1
3
8
8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3
1
4
6
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
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3
1
4
13
13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2
2
14
14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四、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4
4
15
15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Summary of Basic Theory of Marxism本课程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学习,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面向全校本科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共48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2学时,社会实践,共3学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教学要点:●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和成果●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学内容: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要点:●世界的物质性●社会生活本质上实践的●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二、意识的能动作用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2、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三节_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三节_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根本方法

弗莱明
伦琴发现X射线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伦琴发现X 射线,都与善于利用偶然因素紧密相关。
现实性和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 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 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关系
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 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
老婆问:“在哪里?”他拿出那个鸡蛋说:“这就是。只 要十年功夫,家当就有了。”他解释说:“我拿这个鸡蛋, 到邻居家借母鸡去孵,待小鸡孵出,从中拿一只小母鸡回 来,鸡生蛋,蛋孵鸡,两年之内,就可以有鸡三百只。把 鸡卖了,可买回五头母牛。母牛生母牛,三年可以有牛二 十五头。母牛再生母牛,再过三年可以有牛一百五十头。 把牛卖掉,即可得到一大笔钱。把这笔钱全部用来放债, 再过两年,我就有一份像样的家当了。”这个人越想越高 兴,越说越得意,于是就盘算发财以后的事情了:置地、 盖房,还要娶个小老婆……老婆一听说他要娶小老婆,勃 然大怒,一拳把那个鸡蛋打得粉碎。这个人的一份家当就 这样全部毁掉了。
形象点讲:
客观辩 证法
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 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表现形式不同


主观辩
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
证法
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 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
(概念辩证法)
矛盾分
析法
确定作用
的唯 理物 论辩 体证 系法
基本 规律
基本 范畴
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 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 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 性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 并且为其它偶然性所补偿。但是, 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 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 第一章 方法论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 第一章 方法论部分

3 抽象与具体
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包括感性的具体和思维的具体。
感性的具体: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
对感觉具体的否定。
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人们认识的起 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
点。
成各个部分,区分开
思维的具体:事物自身各方面的矛盾 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
组成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 偶然的现象的方面,
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
可靠性
较差 强
创造性
强 一般
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
- 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 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指明归纳的目的和方向。
- 归纳和演绎互为补充。 归纳虽然能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性,但不能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不能摒弃片面性和表面性,所得结论还不是充分可靠的,因此,归纳必须靠 演绎来补充和修正。
发散思维
陶行知
收敛思维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 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1 系统方法 2 控制论
3 信息论
-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 方法的方法论前提
-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 证思维方法
4 突变论 * 混沌理论
*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逻辑发展程序和自然事物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
普普 通通 地化 质学 学
生物学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个体 - 类(种群)
逻辑发展程序和人类认识自然历史的过程相一致。





力 学
量热学 - 热力学(热一、热二、热三)
动力学
运动学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文档资料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文档资料
8
三(一) 2(2)偶然性与必然性:概念
必然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
➢ 它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所决定的,体现事物的本质 联系和发展前途
偶然性: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 它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对事物的 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本质联系 一秧几瓜、一荚几豆----非本质联系
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 两者关系:对立统一,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闪电的本质是云 层中的正电与负 电相遇而发生猛 烈放电的过程。
15
三(一) 2(4) 现象与本质:方法论意义
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 物本质的认识。
26
其一,整体性思维与个体性思维
• 在西方,古希腊时期人们就持有这样一种观念: 要了解宇宙的构造,就追问最后的元素是什么。 大的物质是由小的元素构造的,小的元素是由更 小的粒子构造的,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现代。可 以说,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个体的、分析的。
• 中国文化略有不同,重视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重要特征。我国的先哲从一开始就认为,微 观的元素与宏观的天体是分不开的。
种相互作用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
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
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
恩格斯,1995:《反杜林论(之一)》,
《选集》第3卷361页
7
三(一) 2(1)原因和结果:方法论意义
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 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 预测性和调控性
➢ 文化创作要有理念
17
三、(二)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指导科学实践和社会革命的理论基础。

在理论上,唯物辩证法对人们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原理和方法,为正确地理解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首先,唯物辩证法强调物质决定意识的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人类的思维、感觉、意识等精神现象都是由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决定的,而不是来自于超自然力量或观念的主观臆断。

这个原则指导我们要实事求是,根据客观世界的规律进行思考和实践,避免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其次,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发展的矛盾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矛盾推动发展的。

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面、矛盾,这些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得到解决,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这个原则指导我们要正确认识矛盾,不仅要看到事物的一般性、共性,更要看到事物的特殊性、个性。

在实践中,要通过解决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

再次,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和动力。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从客观世界中获取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

这个原则指导我们要注重实践,实践检验真理,实践推动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此外,唯物辩证法还强调主观能动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不是被动地接受客观世界的规律,而是能够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具有创造性和革命性,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个体的自由。

这个原则指导我们要积极参与实践,努力改变自己和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综上所述,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在人类思维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坚持唯物辩证法,我们可以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导我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和改变现实。

只有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推动社会向更加公正、平等、有序的方向发展,实现人类的幸福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绪论 (2)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4)第一章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4)第一章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7)第一章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0)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1)第二章第一节认识与实践 (11)第二章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13)第二章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5)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6)第三章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6)第三章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9)第三章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9)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20)绪论1、从不同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通过经典作家的阐述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1)从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从狭义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5)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因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在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论产生,这些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

他的创立是时代的需要。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也是其产生的经济根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教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福建警察学院思政部刘妙玉【教情分析】教材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辩证法的主要观点,本章内容多,理论性强,学好本章内容对后面几章的学习起到指导性作用。

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其重要内容,加深理解,只能借助于教师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因此在充分发挥有限时间的课堂讲授作用外,还要发挥课堂外延伸作用,用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引伸方式,加深对相关原理的理解,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学员情况分析:对于我们学院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的专业理论课程在很多方面与本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如何在教学中突出本课程的科学性以及和专业课程的联系,把理论和方法结合,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方法论指导意义,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也将原理转换为实际工作的指导方法,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事半功倍。

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很多都从事公安一线工作,工作中需要的是他们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如何学会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方法对他们而言也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方法应用:为此在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积极贯彻十八大报告的有关精神,将党中央的最新要求和精神实质贯彻于教学过程;联系实际,展开课堂内和课外结合,通过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十八大报告,联系教学内容加以把握;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客观评价公安工作的成效基础上利用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引入一些具体的典型案例,通过例举、比较、讨论,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加强实践教育的作用,再以此指导分析案件,由此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我们利用案例、视频、分析讨论以加强本部分的教学,同时还要做到和兼顾到本章节和其他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本章教学内容】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性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 近高低各不同。不识 庐山真面目,只缘身 在此山中。
现象与本质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 事物的外在表现。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 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 在根据。
闪电的本质是 云层中的正电与负 电相遇而发生猛烈 放电的过程。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现象与本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现象不能 脱离本质,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即使假象也是 本质的反映。 假象的东西是本质 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 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 节。 列宁

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就是用马克思主
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和解决实践提出 的问题,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与 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最重要 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存在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而且贯穿于马克思主 义的整个科学体系中。
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教学要点】

世界统一于物质


物质决定意识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关键词:物质 意识 联系 发展 规律 矛盾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三、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 力
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也要重视并善于利用偶然性因素的作用。
弗莱明
伦琴发现X射线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伦琴发现X 射线,都与善于利用偶然因素紧密相关。
现实性和可能性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 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 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福建警察学院思政部刘妙玉【教情分析】教材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辩证法的主要观点,本章内容多,理论性强,学好本章内容对后面几章的学习起到指导性作用。

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其重要内容,加深理解,只能借助于教师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因此在充分发挥有限时间的课堂讲授作用外,还要发挥课堂外延伸作用,用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引伸方式,加深对相关原理的理解,以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学员情况分析:对于我们学院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的专业理论课程在很多方面与本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如何在教学中突出本课程的科学性以及和专业课程的联系,把理论和方法结合,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方法论指导意义,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也将原理转换为实际工作的指导方法,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事半功倍。

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很多都从事公安一线工作,工作中需要的是他们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如何学会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方法对他们而言也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方法应用:为此在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积极贯彻十八大报告的有关精神,将党中央的最新要求和精神实质贯彻于教学过程;联系实际,展开课堂内和课外结合,通过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十八大报告,联系教学内容加以把握;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客观评价公安工作的成效基础上利用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引入一些具体的典型案例,通过例举、比较、讨论,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加强实践教育的作用,再以此指导分析案件,由此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我们利用案例、视频、分析讨论以加强本部分的教学,同时还要做到和兼顾到本章节和其他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本章教学内容】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性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9.2)--第一章第9课电子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9.2)--第一章第9课电子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材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既揭示了客观世界联系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也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中思维发展的规律,它的丰富内容成为科学的认识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1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

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物质世界本身的联系与发展。

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是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因此,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既包括揭示事物联系发展的基本规律,又包括揭示事物联系发展的基本范畴。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人类把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

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基本范畴,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都蕴涵着矛盾分析方法的展开。

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3章重点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3章重点内容

总结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三章要点复习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一)哲学的物质范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客观实在性的意义:1.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2.坚持能动的反映论(意识的反作用)和可知论3.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4.自然论与历史观的统一(二)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基本存在形式。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从起源来看:1.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4.意识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四)意识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其表现为: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物质的3.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第一章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马克思:实践物质概念恩格斯:物的总和列宁:客观实在——客观实在的意义物及其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静止是相对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意识与人工智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2.普遍性3.多样性4.条件性(二)事物的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1.新事物适应了环境变化2.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消极腐朽的因素,保留了旧事物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二、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 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 和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 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
.
3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 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 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 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 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 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 映。”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根本方法
.
1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2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
2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 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 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 律。
.
23
明朝《雪涛小说》中有则“一个鸡蛋的家当”的故事。故
事说的是:从前,有个人,家里很穷,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忽然有一天,他捡到一只鸡蛋,高兴地跑回家,对他老婆
说:“我有家当了!”
老婆问:“在哪里?”他拿出那个鸡蛋说:“这就是。只
要十年功夫,家当就有了。”他解释说:“我拿这个鸡蛋,
到邻居家借母鸡去孵,待小鸡孵出,从中拿一只小母鸡回
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本质和现象 内容和形式 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
实质 核心
联系 发展
总特征
7
主观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人类把 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扭结”。
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 与形式等的辩证关系中己蕴涵着矛盾 分析法。
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 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 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 调控性
输入﹝原因﹞
调控﹝结果﹞
系统
输出 ﹝结果﹞
反馈 ﹝原因﹞
反馈调控
.
11
•原因和结果
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曾经统治了地球1亿6千万年、
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恐龙,仿佛在一夜间突
然的消失了,而恐龙灭亡的原因成为世界之谜,令许多生
.
19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也要重视并善于利用偶然性因素的作用。
弗莱明
伦琴发现X射线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伦琴发现X射线,
都与善于利用偶然因素紧密相关。
.
20
现实性和可能性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 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 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
17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遗传 必然性
变异 偶然性
遗传
必然性
.
变异
偶然性
18
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原理,使 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立足于客观必然性的 可靠基础之上。
不能把希 望寄托在侥 幸的偶然事 件上。
守株待兔
来,鸡生蛋,牛。母牛生母牛,三年可以有牛二
十五头。母牛再生母牛,再过三年可以有牛一百五十头。
把牛卖掉,即可得到一大笔钱。把这笔钱全部用来放债,
再过两年,我就有一份像样的家当了。”这个人越想越高
— 恩格斯
.
4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 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客观辩 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 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 ,是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 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因此,可以 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物学家困惑不解。然而虽然恐龙灭绝的原因目前尚无法证
实,但原因的存在是肯定的,这也正是人们怀着不可遏制
的欲望去探寻它的动因所在。 (白垩纪视频)
.
12
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 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 移的趋势。
.
13
必然性和偶然性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 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 的趋势。(视频)
.
8
原因和结果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 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是结果。 因果联系的本质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风吹草动
熟能生巧
.
9
原因和结果
闪电之后必然伴有雷声,但闪电不是打 雷的原因,闪电和打雷都是云层中正电与负
电碰撞的结果。闪电和打雷不是引起和被引 起的关系。
打雷
.
闪电
10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
.
15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 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
每一时代的历史任务,总要通过一定的代表人 物来实现,这是必然的;至于这些人物是谁,又带 有偶然性。
.
16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 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
一只老鹰在地上抓起 一只乌龟,飞到空中又 把它扔下来,而乌龟正 好落在一个人的头上。 这种偶然性中也蕴含有 必然性。
分子热运动
.
车祸
14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 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 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 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些偶然性本 身自然纳入总的发展过程中,并 且为其它偶然性所补偿。但是, 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 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
.
21
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关系
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 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
.
22
现实性和可能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把握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就要求 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 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 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
5
形象点讲:
客观辩 证法
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 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表现形式不同


主观辩 证法
(概念辩证法)
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 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 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
.
6
矛盾分
析法
确定作用
的唯 理物 论辩 体证 系法
基本 规律
基本 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