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六章思维与想象(复习稿、练习与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一、概念题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动作思维是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

4.直觉思维是指人们面临新的问题时,不经过一步步思考,而是依靠灵感或顿悟能迅速理解和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

5.形象思维是依据头脑中的直观的具体的形象或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6.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

7.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成果的思维。

8.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合乎条件的答案的思维。

9.概念是指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

10.判断是指人脑反映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思维形式,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有所判定的思维形式之一。

11.推理是指人脑从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12.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3.问题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知识解决,但是可以间接用已有知识解决的情境。

14.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的目标,经过一系列的认知操作而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

15.定势是指由于受到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而使心理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从而使心理活动带有一定的倾向性。

16.功能固着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惯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的功能。

二、填空题1.概括间接概括性间接性2.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3.比较概括系统化分析综合4.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5.概念判断推理概念6.前提要真实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必然联系。

7.已有表象新形象形象性8.无意想象有意想象9.粘合夸张典型化10.给定目标11.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认知操作性12.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13.算法式策略手段目的分析法逆向推理法爬山法计划法14.问题情境问题表征定势与功能固着动机与情绪状态个性差异15.整体策略部分策略聚焦策略扫描策略16.过去的经验事物的变式17.归纳推理演绎推理18.理想空想19.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特性20.准备酝酿豁朗验证21.实践性直接检验间接检验22.观念数量用词的流畅性联想的流畅性表达的流畅性观念的流畅性23.创造想象生活愿望未来幻想总是指向未来的活动幻想总是体现想象者的愿望24.主体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主体的知识经验25.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三、单项选择题1.③2.③3.④4.①5.③6.③7.①8.④9.①10.③11.①12.④13.①14.③ 15.①16.④17.①18.③19.②20.④四、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五、辨析题1.这种观点正确。

心理学第六章 思维和想象

心理学第六章 思维和想象

做梦的原因: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2)内外部刺激的影响
“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 如果在其头部喷洒水雾,梦境中就会遇上大雨、河水、海 洋;如果缓慢地转动其小腿,梦境中就有可能坠入深渊或 被追赶;如果将手或其他物体压在前胸,会感觉恐惧、被 追杀。
(二)有意想象
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想象。
思考题答案
B
C
返回
思考题二
如下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有1、2、3三个立柱, 在1柱上串放着三个圆盘,小的在上面,大的在 下面,要将1柱上的三个圆盘都移到3柱,每次只 能移动任何一个柱子上面的一个圆盘,且大的圆 盘不能放在小的圆盘上。该怎么移才能成功?
1
A B C
2
3
1
2
3
A B C
思考题三
DONALD + GERALD ROBERT 已知D=5
三、思维与语言的区别与联系
1、联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A、语言是个人思维活动的工具 B、语言是标记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 C、语言是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工具 2、区别:
语言是物质现象,思维是精神现象;语言是 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思维却不能与别人直 接交流;语言规律具有民族性,而思维规律则 有全人类性。
小松最高
(三)根据思维的独创性
1、习惯思维
2、创造思维
五、思维方法与思维策略
(一)分析与综合(基本过程)
(二)比较与分类 (三)抽象、概括 (四)具体化 (五)演绎、归纳、类比
思考题一
• 1、由16根等长的小木棒组成的5个正方 形(图A),请移动其中3根火柴,使 之成为4个正方形。
A 2、如何用六根火柴构成每条边都等于1 根火柴长度的4个等边三角形? 答案

程正方《心理学》第6章-思维与想象

程正方《心理学》第6章-思维与想象

三、想象的种类
无意想象


再造想象
有意想象
创造想象 幻想
理想 空想
三、想象的种类
(一)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目的性
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三、想象的种类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在人脑中 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如:读小说、看图施工等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 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七)策略与方法
手段—目标分析法 爬山法 目标递归(或逆向)策略 头脑风暴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排障法"。所有 子目标,其实就是子障碍排除。一个个子目标被实现的过 程,也就是一个个子障碍被排除的过程。
它分这么一些阶段: 第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 第二步:确定妨碍目标的障碍。 第三步:分析造成障碍的原因。 第四步:对症下药,排除障碍。
形象思维在问题解决中有重要的意义。艺术家、作家、设 计师等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
因A﹥B 且B﹥C 则A﹥C
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 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称为逻辑思维。
(二)根据探索问题的答案的方向不同
辐合思维 ——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 个方向提出
第二节 思维过程及规律
一、分析和综合
分析—在人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特 征的思维过程。
综合—在人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或特征结合起来 进行思考的思维过程。
分析与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 过程的不可分 割的两个方面。任何一种思维活动既需要分析,又需要综 合。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课后习题-思维和想象(圣才出品)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课后习题-思维和想象(圣才出品)

第6章思维和想象1.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思维区别于感知觉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

(2)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认识世界的高级形式,它区别于感知觉的两个主要特点是间接性与概括性。

虽然思维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但它的反映内容和形式都与感知不同。

①就反映的形式看,思维是通过一定的推理、判断间接地去反映客观事物,而感知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②就反映的内容看,思维概括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内部规律性及其必然的联系和关系,而感知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和外部联系与关系。

所以思维区别于感知觉的两个主要特点是思维的间接性与概括性。

2.思维与语言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特征是借助于语言而实现的,可见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

思维和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思维和语言的联系①语言是思维的工具;②语言是记载和巩固思维结果的工具。

(2)思维与语言的区别①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②思维与客观事物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两者有必然的内在联系,而语言与客观事物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两者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③思维的内容是由概念组成的,而构成语言的材料是词;④不同民族的思维规律是相同的,而不同民族的语言及其语法结构不会完全相同。

3.不同的思维过程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各有什么作用?答:思维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分类与比较、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是通过分析与综合来实现的。

(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或个别属性的思维过程。

通过分析,人们才能具体地认识某个事物,并使这种认识从事物的表面开始深入到事物的内部;综合是在脑中把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各种属性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第六章思维与想象一、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名词解释)二、2、思维的基本特征(1)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凭借已有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的媒介认识客观事物的特征,推知事物过去的进程,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

思维的间接性能使人的认识摆脱时空的限制,揭示凭感知无法把握的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

(2)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事物或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特性。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概括出“凡这样”,“就那样”的结论,因此,人们只要见到“这样”,即使未见到“那样”,也能做出间接的判断。

(填空)人类思维和动物思维的区别的答题要点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之间的关系人之所以能够间接地反映事物,是因为人有概括性的知识经验,而人的知识经验越概括,就越能间接地反映客观事物。

三、思考题:动物有思维吗?(必考)哲学上讲,动物和人的一个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思维,而动物没有,那么,动物真的没有思维吗?动物有思维也有记忆动物有破坏性思维吗?四、思维的种类(理解)(一)按个体思维发展水平可分为:1、直观动作思维2、具体形象思维3、抽象逻辑思维(二)根据思维过程中是否以经验为指导划分:1、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

例如,儿童凭自己的经验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人们通常认为“太阳从东边升起,往西边落下”等都属于经验思维。

2、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

例如,根据“凡绿色植物都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一般原理,去判断某一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科学家、理论家运用理论思维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

(三)根据探索目标的方向的不同:1、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编基础心理学课件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编基础心理学课件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1、何为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能够带来新颖、独特 而又有价值的成果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创造性思维既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的有机结合,也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 统一。其中,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 心成分。
三、如何衡量发散思维的质量?
流畅性 变通性 独特性 (砖有哪些用途?)
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的不同分: 动作思维—凭借实际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 (修理自行车) 形象思维—运用具体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画画、写小说) 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 思维。(做几何证明题)
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分: 聚合思维—朝着一个方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 答案。(你们班英语口语最好的是谁?) 发散思维—思维围绕问题朝着各种可能的方 向扩散,寻求合乎条件的各种答案。(学 好英语有哪些好处?)
有意想象有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看小说与写小说)
3、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经 验与记忆表象。 • 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 (多媒体教学) • 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 (把萤火虫的基因植于行道树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四节 想 象
1、什么是想象?
想象就是对大脑中储存的记忆表象进 行加工、改造,以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记忆表象是指人们保存在记忆中的以 前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2、想象可分为哪些种类?
• 无意想象:没有特定目的、不自觉地、自 然而然的产生的想象。(小孩看云;梦) • 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自觉产生的想象。
4、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与人格?
• • • • • •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_的月光,_的大手) 培养旺盛的求知欲 (笑话:如何解决世界粮食匮乏问题?)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培养自觉的独立性 培养广泛的兴趣 培养敢于冒险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化学家酆云鹤)

心理学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心理学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可编辑ppt
1
主要内容:
一、思维概述 二、概念的获得 三、问题的解决 四、想象 五、青少年思维品质的培养
可编辑ppt
2
一、思维概述
(一)思维
(142页)
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特点:概括性、间接性
概括 本质规律
感性认识
内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系
间接 未知
可编辑ppt
问题 编号
1 2 3 4 5 6 7
8
给定空瓶(单位:升)
3
(二)思维的一般过程
1、 分析与综合 2 、 比较 3、 抽象与概括
(143页)
可编辑ppt
4
(三)思维的分类(144-145页)
1. 直观动作思维 、 形象思维和抽象 思维
2.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4.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可编辑ppt
5
二、概念的学习(151-159页)
给定空瓶(单位:升)
A
B
C
所需的 水量
29
3
20
21
127
3
100
14
163
25
99
18
43
10
5
9
42
6
21
20
59
4
31
23
49
3
20
15
39
3
18
可编辑ppt
解决方式
A-3B B-A-2C B-A-2C B-A-2C B-A-2C B-A-2C B-A-2C B-A-2C
29
用给定容量的空瓶来量所需要的水?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六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六章思维一、名词解释1.思维、言语、想象思维: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言语: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个体运用语言规则表达个人思想,从而实现与他人沟通的目标的过程。

想象: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2.概念、博弈性聚焦和保守性聚焦、推理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

博弈性聚焦和保守性聚焦:这种策略将首次获得的肯定例证中的部分属性作为初始假设,然后经过验证剔除无关的属性,逐步聚焦到关键属性。

若每次验证仅选一种属性,则称为保守性聚焦;若每次验证选两种或以上属性,则称为博弈性聚焦。

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结论的过程,它是思维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3.问题表征、迁移、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问题表征:就是对问题信息的搜索、提取和理解、内化的过程,是对觉察到的问题的各种条件和规则的解释。

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或经验而造成的一种预先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常见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上。

原型启发:对解决问题能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启发。

4.手段—目的分析、逆向工作法手段——目的分析法:就是将问题的目标状态分解为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目标状态。

逆向工作法:是指从目标状态出发,然后返回起始状态,进而解决问题。

二、填空题1.表象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桥梁。

2.概括性、间接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

3.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助物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三类;根据思维时是否具有明确的逻辑规则,思维又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非形式逻辑思维;根据思维的指向性不同,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是问题表征,选择算子,应用算子,评价当前状态。

(完整版)第六章思维与想象(复习稿、练习与参考答案)

(完整版)第六章思维与想象(复习稿、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教学要求:1、了解思维和创造思维概念、思维的过程及思维的分类;2、掌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在行为上的特征、良好的思维品质、青少年思维与想象的特点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了解想象概念、想象的分类。

4、了解概念学习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思维与想象概述一、思维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属于思维的高级阶段。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二)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将反映的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

综合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按一定要求、线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比较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映对象的特征加以对照,确定其异同的思维操作活动。

(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抽取出同类是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操作活动。

概括是将抽象出来的特征推广到一类事物中去。

对鸟下定义:鸟是有羽毛、有翅膀、会飞的动物。

(下定义的过程体现了思维的抽象与概括)(三)思维的分类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所依据的中阶物分)(1)直观动作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借助知觉和实际动作操作为媒介的思维。

(2)形象思维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3)抽象思维借助语言为媒介,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

2.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分)(1)聚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

3.直接思维与分析思维(根据思维的过程特点分)(1)直接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性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

(2)分析思维也叫做逻辑思维,它严格遵从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符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4.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分)(1)常规思维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六章-思维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六章-思维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 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牛永远也不会把草吃光, 因为草会 不断的生长。
人类至今只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但是为什么可以知道地球已经存在了46亿年之久?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内部规律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属于认知的高级阶段。
感觉 颜色鲜艳、芳香扑鼻 知觉 鲜花非常美丽 思维 根据记忆推断春天来了
间接性
(直接反映)
(间接反映)
◈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 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让我想一想”“请你考虑考虑”。这种“想”和“考虑”, 就是指人的思维活动。
◈ 思维的发生时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
六、思维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 儿童的认识过程是在出生以后的生活中逐渐发生的。思维是复杂的心理活动, 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出现较晚。它是在感觉、知觉、记忆等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 思维的发生, 说明儿童已具备了人类的各种认识过程。
不久, 在我国某研究单位和一些农民用发霉花生长期喂养鸡和猪等家畜, 也产生了上述结果。
1963年澳大利亚又有人用霉花生喂养大白鼠、鱼、雪貂等动物, 结果被喂养的动物也大都患癌症死了。
霉花生有毒
【例】从下面的事实中概括观点 (1)贝多芬弹钢琴的时间长了,手指发热,就在凉水里浸泡。 (2)作家杰克·伦敦在房子里的窗帘、衣架、橱柜、镜子上挂满写有词语、资料的长纸条,以便随时看到、记忆。 (3)居里夫人在巴黎大学时,晚上在图书馆用功,经常到后半夜两点多,有时饿得竟晕倒了。 三人的共同点: 一是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二是都具有一种勤奋刻苦的精神。 于是可以概括出以下结论: 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大都具有勤奋刻苦的精神。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复习稿、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复习稿、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3、做一做:一、填空题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________、________的反映。

通过思维人能够认识事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不同,有意想象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

3.思维最基本的过程是________与________。

4.幻想是________的特殊形式,幻想可以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_。

5.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将思维划分为_________思维、______思维和_________思维。

6.问题解决一般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7. 幻想是一种与________相联系,并指向______ 的想象。

8.创造想象是对已有表象综合加工的产物,加工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 、_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反之划“×”。

)1.概念的掌握是获得和运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的过程。

()2.想象是一种超现实的自由精神的创造。

( )3.语言是思维的唯一工具。

( )4.我们在对某类事物进行比较之后,找出它们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这样的思维过程称之为概括。

( )5.思维的基本特点是概括性和间接性。

( )6.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以一贯十”,这是发散思维的表现。

( )7.动机是推动人解决问题的内部驱动力,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速度越快。

( )8.定势在解决问题中既起推动作用,有时又起消极作用。

( )9.梦基本上属于无意想象活动。

( )三、单项选择题1.属于无意想象的是 ( )。

A.梦 B.幻想 C.空想 D.灵感2.“鸵鸟不是鸟”这是思维形式的 ( )。

A.日常概念 B.科学概念 C.判断 D.推理3.鲁班发明锯借助了丝茅草的启示,这种现象具体属于( )。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例如,算术二步应用题:“某班有男生26人, 女生比男生少7人,问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学生?”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境 是指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客观情境或刺激模式。 问题的难易与其所处情境(刺激模式)的特点有关。 例:求一个半径为2cm圆的外切正四边形的面积
2cm求:笔不离纸,用不 多于四条直线连在一起

4.功能固着(function fixedness)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我们容易看到一个物体的通常用途却看不到它 的新用途。(例:曹冲称象)

• 问题:利用下图所示的材料,将蜡烛象壁灯一样立
在墙上。
5.动机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1)一般而言,动机水平适中,解决问题的效率最高。 (2)动机水平与解题效率的关系受作业难度影响:
2.知识经验

认知结构中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经验的数量 认知结构中知识经验的质量 (例:实际棋局-差异显著;随意棋局-差异不显著) 专家与新手在知识数量上的差异
3.定势(set)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对另一活动的特 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 定势对问题解决起促进作用或阻碍作用。在环境 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 迅速地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了变化时,它则 会妨碍人采用新的解决方法。 (例:空城计)

第四节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 二、问题解决中的策略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
1.问题 问题是指在给定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存在某些障 碍,需要加以克服的任务情境。 (1)给定状态,即问题的初始状态,表现为 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条件与问题情境的描述。 (2)目标状态,即问题的目标状态,是关于构 成问题结论的描述,如问题所要求的答案等。 (3)障碍,即在问题解决的初试状态与目标状 态之间存在的障碍,包括它们之间的中介状态 及各个步骤。

公修心理学第六章思维和想象

公修心理学第六章思维和想象

• (二)知识经验
• 知识经验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 检验假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人已有的知识经 验愈丰富、愈概括就愈容易被应用到解决问题 的活动上。
• 一般说来,知识经验越广博就越容易解决问题, 如果知识丰富但结构不合理,思维策略和方法 不科学,或是理论不能联系实际,不能实现广 泛的迁移,也难以解决问题。
请给右列未标 音节的图形标上合 适的音节。
三、推理
• 概念
– 内涵: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 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 活动。
• 种类
– 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 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 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三段论推理
• 未婚者都不戴结婚戒指。 • 小李未戴结婚戒指。 • 所以,小李未婚。
• (一)根据思维的凭借物 • 动作思维 以实际动作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 形象思维 利用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去解决
问题的思维。 • 抽象思维 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
的思维。
• (二)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 • 求同思维 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
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又称辐合思维。 • 求异思维 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思考,得出多
•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紧密联系的
• 一方面,由于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并不 表露在外部,而是隐藏在事物的内部,因此只 有通过间接的途径才能概括地反映出来。
• 另一方面,间接地反映事物之所以可能,是由 于人们通过实践概括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 联系才能运用这些知识经验间接地推断其他未 知的方面。
二、思维的分类
• 若问题情景具有很大的确定性,主要服从思维规 律;
• 若问题情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依赖于想 象。

心理学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心理学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第一节思维的概述1、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散障并作修理的思维种类是(D)思维。

A.具体形象B.抽象C.语词逻辑D.动作2、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概括的(B)的反映。

A.深刻B.间接C.抽象D.综合3、根据思维的创造性,可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4、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5、沿不同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称为(发散式思维)6、(抽象思维)是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7、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8、聚合式思维: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9、发散式思维:发散式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

10、常规思维:常规思维是运用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第二节思维的过程1、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程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为(A)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2、(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3、抽象: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

4、分类:分类是在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5、简述思维过程中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

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

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有三种水平:1、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2、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3、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以上三种水平的综合,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

第三节概念的形成于掌握1、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D)A.综合B.抽象C.概括D.概念2、所有科学概念,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各种定理和法则,都是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A)反映。

第六单元发挥联想和想象

第六单元发挥联想和想象

(三)根据下列两种情况,以 “歌声”为重 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或一个故事。
(二选一,与同学交流后写成片段作文)
情景一:教堂 情景二:广场
囚犯 女郎
歌声 歌声
1 、由“公式”引发联想,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2 、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W=X+Y+Z 是什么? 数学有关这方面的 公式多吗?请举例一下。

• • 一条命,用来读书。世界上的书太多了,古人的书尚未读通三卷两帙,今人 的书又汹涌而来,将人淹没。谁要是能把朋友题赠的大著通通读完,在斯文圈里就 称得上是圣人了。有人读书,是纵情任性地乱读,只读自己喜欢的书,也能成为名 士。有人呢,是苦心孤诣地精读,只读名门正派的书,立志成为通儒。我呢,论狂 不敢做名士,论修养不够做通儒,有点不上不下。要是我不写作,就可以规规矩矩 地治学;或者不教书,就可以痛痛快快地读书。假如有一条命专供读书,当然就无 所谓了。 另一条命,应该完全用来写作。台湾作家极少是专业的,大半另有正职。我 的正职是教书,幸而所教与所写颇有相通之处,不至于互相排斥。以前在台湾,我 日间教英文,夜间写中文,颇能并行不悖。后来在香港,我日间教三十年代文学, 夜间写八十年代文学,也可以各行其是。不过艺术是需要全神投入的工作,没有一 位兼职然而认真的艺术家不把艺术放在主位。鲁本斯任荷兰驻西班牙大使,每天下 午在御花园里作画。一位侍臣从园中走过,说道:“哟!外交家有时也画几张画消 遣呢。”鲁本斯答道:“错了。艺术家有时为了消遣,也办点外交。”鲁本斯所以 传后,是由于他的艺术,不是他的外交。 一条命,专门用来旅行。我认为没有人不喜欢到处去看看:多看他人,多阅 他乡,不但可以认识世界,亦可以认识自己。有人旅行是乘豪华邮轮,谢灵运在世 大概也会如此。有人背负行囊,翻山越岭;有人骑自行车环游天下。这些都令我羡 慕。我所优为的,却是驾车长征,去看天涯海角。我的太太比我更爱旅行,所以夫 妻俩正好互作旅伴,这一点只怕徐霞客也要艳羡。不过徐霞客是大旅行家、大探险 家,我们,只是浅游而已。 …… 最后还剩一条命,用来从从容容地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往人来,并不特别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介绍会议的四项基本原则 提出事先通知的问题
2.组织“头脑风暴”法的原 则
自由思考原则 延迟评价原则 以量求质原则 结合改善原则
3.作用
集体“头脑风暴”法能提出大量的设 想 “头脑风暴”能激起竞赛精神 激励效果
4.头脑风暴法实例
老师选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由老 师主持会议。 老师:我们的任务是砸核桃,要求多、 快、好,请大家踊跃发言,有什么好 办法? 甲:平时在家里用牙嗑,用手或榔头 砸碎,用钳子夹,用门掩。
二、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发展水平和凭借物
1. 直观动作思维 2. 具体形象思维
3. 抽象逻辑思维
儿童的思维的发展经历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 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
思维的种类(2):根据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
1. 集中思维: 聚合问题信息 一个共 同的正确答案 2. 发散思维:一个目标 不同途径 多种答案
思维的种类(3):根据思维过程中的独创性 1.常规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 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 序,用习惯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 题的思维方式。 2.创造性思维:指有创见的提出前所未有思 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三、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 思维和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思维的 间接性、概括性也正是凭借语言得以实现的。 人借助语言进行思与人类语言的高度发展是分不开的。除了语 言之外,人类思维还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如 表象和动作。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与分类 三、抽象与概括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分析
1、发现问题 2、明确问题 3、提出假设 :假设是科学的侦察兵,是解决 问题的必由之路,科学理论正是在假设的基 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发展和完善的。 4、检验假设:假设正确与否,需要借助一定的 手段来检验。检验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 二是间接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与想象第八早教学要求:1、了解思维和创造思维概念、思维的过程及思维的分类;2、掌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在行为上的特征、良好的思维品质、青少年思维与想象的特点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了解想象概念、想象的分类。

4、了解概念学习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思维与想象概述、思维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属于思维的高级阶段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二)思维的过程综合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按一定要求、线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 比较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映对象的特征加以对照,确定其异同的思维操作活动。

(3) 抽象与概括抽象是抽取出同类是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操作活动。

概括是将抽象出来的特征推广到一类事物中去。

对鸟下定义:鸟是有羽毛、有翅膀、会飞的动物。

(下定义的过程体现了思维的抽象与概括)(三)思维的分类(1) 直观动作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借助知觉和实际动作操作为媒介的思维(2) 形象思维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3) 抽象思维借助语言为媒介,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

2.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分)(1) 聚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2)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

3. 直接思维与分析思维(根据思维的过程特点分)(1)直接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性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

(2)分析思维也叫做逻辑思维,它严格遵从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符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4.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分)(1)常规思维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启发学生举例说明。

(3)创造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想象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想象想象是在头脑中把表象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二)想象的分类(1)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自觉的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模型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创造想象是人类社会创造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是一切创造发明的最直接的心理基础。

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①有强烈的创造动机②有相应的专门知识③灵感与毅力(3)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幻想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相应形成理想与空想。

积极的幻想可成为学习、工作和未来美好生活的动力。

第二节概念的学习、概念与概念的学习概念的学习意味着学生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

例:三角形的概念二、概念学习的两种形式(一)概念形成1 •什么是概念的形成指个体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属性。

2. 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见153-154)(二)概念同化(见154-157)三、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概念的学习3. 正确运用下定义的方法4. 将概念运用于实践第三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四)检验假设、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一)知觉情景解决问题往往受刺激模式直接产生的知觉情景的影响(二)定势指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定势有的表现为受经验习惯的影响,有的表现为受事物固定功能的影响。

(三)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迁移可分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积极的。

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消极的。

产生正迁移的条件:(1) 抓住对象的共同因素(2) 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3) 培养分析与概括的智力技能三、创造性思维(一)什么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创造活动中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创造新的思维产品的一种思维活动。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四)创造性思维在行为上的特征1. 变通性2. 独特性3. 流畅性教师可通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观察学生的行为是否有以上的特征, 从而判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的高低。

第四节青少年思维与想象力的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一)思维的深刻性与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善于全面地考察问题,从事物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中去认识事物。

(二)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寻找答案。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考问题时不受别人暗示的影响,他们能够把自己对问题的推测看作尚待验证的假设,认真地加以检查,去伪存真,甚至推翻整个假设。

(三)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逻辑性是指思维能遵循逻辑规律。

(四)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够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和变化,及时地改变先前拟定的计戈V、方案、方法,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青少年思维与想象的特点(一)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但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重要作用(二)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三)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特点显著(四)想象丰富,富于创造而又富于幻想三、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一)激发求智欲,增强思维的自觉性(二)创建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思维的习惯(四)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水平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培养好奇心(二)丰富想象力(三)训练发散思维(四)鼓励直接思维(五)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复习与思考:1、按本章教学要求复习。

2、思考本章课后练习第1、2、4、& 7、8题3、做一做:一、填空题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通过思维人能够认识事物的____________ ■本质__ 和 _ 规律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不同,有意想象可分为__再造想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创造想象 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维最基本的过程是_____ 分析与—综合。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幻想是—创造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殊形式,幻想可以分为_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 和—空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将思维划分为—直观动作具体形象语词逻辑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6. 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解决一般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7. 幻想是一种与—个人愿望________ 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造想象是对已有表象综合加工的产物,加工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占和夸张典型化_、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V” ,反之划“X”。

)1. 概念的掌握是获得和运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的过程。

(R )2. 想象是一种超现实的自由精神的创造。

(W)3. 语言是思维的唯一工具。

(W)4•我们在对某类事物进行比较之后,找出它们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这样的思维过程称之为概括。

(R )5. 思维的基本特点是概括性和间接性。

(R)6. 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以一贯十”,这是发散思维的表现。

(R )8.定势在解决问题中既起推动作用,有时又起消极作用。

(R9.梦基本上属于无意想象活动。

(R )三、单项选择题1.属于无意想象的是(A )。

A .梦B .幻想C.空想D.灵感2.“鸵鸟不是鸟”这是思维形式的(C )。

A .日常概念B .科学概念C .判断D.推理3.鲁班发明锯借助了丝茅草的启示,这种现象具体属于(D )。

A .顿悟B .观察能力C .灵感D.原型启发4.看小说时,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是(B )。

A.幻想 B .再造想象C .创造想象D .记忆表象5.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反映了(B )。

A .表象的直观性B .思维的间接性C知觉的理解性 D .想象的有意性6. 在教学中,教师先举许多实例,然后再引出基本概念,这是思维的(D )A .分析综合B .比较判断C .具体化D .抽象概括7. 对活动的内部准备状态叫(C)。

A .变势B .适应C. 定势D. 态度8. 语言是思维的(B )。

A .内容B. 工具C .结果D .原因9. 问题解决的最佳动机水平应当是(B )。

A .最强B .中等强度C .弱D. 没有动机10. 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答练习题,大多是(C )。

A •直观行动思维 B. 抽象逻辑思维C [•再现性思维D •创造性思维11 •教学中教师运用具体实例说明概念和一般原理,这种思维过程称为(B )。

A.系统化B. 具体化C •抽象和概括 D •比较12 •思维过程的重要特征是(C )。

A •概括性和形象性B •集中性和指向性C [•间接性和概括性D •准备性和敏捷性13•看到天上的白云,自然而然地想象为大海、山峰或某种动物,这种想象是(A)A. 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四、简答题1.什么是思维?思维的一般过程有哪些?2 •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思维过程。

3. 什么是创造?创造思维有哪几个阶段?4. 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是什么?五、案例分析1 .亚里士多德被誉为是西方的“圣人”,其著作被奉为“经典”不容置疑。

亚里士多德说过: 推动一个物体的力取消后,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静止。

伽利略对此提出质疑,他看到这个事实:有人推辆小车走,如果他忽然停止推动,小车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走一段路,要使路面平滑,还会走得更远。

他由此进一步推论:如果毫无摩擦,小车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这个观点为后来牛顿的运动第一定理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