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与练习 第6章思维与想象
心理学第六章 思维和想象
做梦的原因: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2)内外部刺激的影响
“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 如果在其头部喷洒水雾,梦境中就会遇上大雨、河水、海 洋;如果缓慢地转动其小腿,梦境中就有可能坠入深渊或 被追赶;如果将手或其他物体压在前胸,会感觉恐惧、被 追杀。
(二)有意想象
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想象。
思考题答案
B
C
返回
思考题二
如下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有1、2、3三个立柱, 在1柱上串放着三个圆盘,小的在上面,大的在 下面,要将1柱上的三个圆盘都移到3柱,每次只 能移动任何一个柱子上面的一个圆盘,且大的圆 盘不能放在小的圆盘上。该怎么移才能成功?
1
A B C
2
3
1
2
3
A B C
思考题三
DONALD + GERALD ROBERT 已知D=5
三、思维与语言的区别与联系
1、联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A、语言是个人思维活动的工具 B、语言是标记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 C、语言是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工具 2、区别:
语言是物质现象,思维是精神现象;语言是 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思维却不能与别人直 接交流;语言规律具有民族性,而思维规律则 有全人类性。
小松最高
(三)根据思维的独创性
1、习惯思维
2、创造思维
五、思维方法与思维策略
(一)分析与综合(基本过程)
(二)比较与分类 (三)抽象、概括 (四)具体化 (五)演绎、归纳、类比
思考题一
• 1、由16根等长的小木棒组成的5个正方 形(图A),请移动其中3根火柴,使 之成为4个正方形。
A 2、如何用六根火柴构成每条边都等于1 根火柴长度的4个等边三角形? 答案
心理学课件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4)通过综合,人可以完整、全面地认识事 物,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和规律;整体地把握问 题的情境、条件与任务的关系,提高解题的技 巧。 4.分析与综合是同一思维过程中彼此相反而有 紧密联系的过程,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 分析是以事物综合体为前提的,没有事物综合 体,就无从分析。综合是以对事物的分析为基 础的,分析越细致,综合越全面;分析越准确, 综合越完善。
2.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或对象的各个部分、方 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例如,把文学作品的各个情节联成完整的场面; 把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学业成绩、 健康状况等方面联系起来,加以评价,作出结论 等都属于综合过程。
3.分析与综合在人的认识过程中有不同作用。 (1)通过分析,人可以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基本结 构、属性和特征; (2)可以分出事物的表面特性和本质特性,使认 识深化; (3)可以分出问题的情境、条件、任务,便于解 决思维问题。
2.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 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 化的思维过程。例如,我们把“人”的本质属性—— 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综合起来,推广到古今 中外一切人身上,指出:“凡是能言语、能思维、能 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都是人。”这就是概括。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1.具体化是指在头脑里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原 理与理论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也就是用一般 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理论指导实际活动的过程。 2.系统化是指在头脑里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 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 例如,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在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知识 之后,可以概括归纳为有理数;当数的概念扩大,学习了 无理数之后,又可把有理数和无理数概括为实数;掌握了 虚数之后,又可把实数和虚数概括为数,从而掌握了系统 的数的知识。 3.系统化是在分析、综合、比较和分类的基础上实现的。 系统化的知识便于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广泛的神经联系,使 知识易于记忆。也只有掌握了系统的知识结构,才能真正 理解知识,才能在不同条件下灵活运用知识。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章节题库-思维和想象(圣才出品)
第6章思维和想象一、单项选择题1.小张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孙悟空形象,这是()。
[统考2007研]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答案】B【解析】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不同,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A项,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B项,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C项,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D项,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发展的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根据题意,本题正确答案是B。
2.想象是()。
[心理咨询师2008年11月三级]A.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B.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C.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D.人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答案】A【解析】BC项描述的是思维。
D项指的是意识。
3.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种类是()。
A.形象思维B.分析思维C.动作思维D.直觉思维【答案】C【解析】A项,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
B项,分析思维也称逻辑思维,它严格遵循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D项,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
4.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和作文教学中的“一事多写”的思维类型是()。
A.聚合思维B.分析思维C.发散思维D.直觉思维【答案】C【解析】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
5.理论工作者根据现成的文献资料归纳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这种思维类型是()。
程正方《心理学》第6章-思维与想象
三、想象的种类
无意想象
想
象
再造想象
有意想象
创造想象 幻想
理想 空想
三、想象的种类
(一)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目的性
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
三、想象的种类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在人脑中 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如:读小说、看图施工等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 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七)策略与方法
手段—目标分析法 爬山法 目标递归(或逆向)策略 头脑风暴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排障法"。所有 子目标,其实就是子障碍排除。一个个子目标被实现的过 程,也就是一个个子障碍被排除的过程。
它分这么一些阶段: 第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 第二步:确定妨碍目标的障碍。 第三步:分析造成障碍的原因。 第四步:对症下药,排除障碍。
形象思维在问题解决中有重要的意义。艺术家、作家、设 计师等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
因A﹥B 且B﹥C 则A﹥C
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 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称为逻辑思维。
(二)根据探索问题的答案的方向不同
辐合思维 ——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 个方向提出
第二节 思维过程及规律
一、分析和综合
分析—在人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特 征的思维过程。
综合—在人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或特征结合起来 进行思考的思维过程。
分析与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 过程的不可分 割的两个方面。任何一种思维活动既需要分析,又需要综 合。
2013年在职研究生 心理学第六章 考点 试题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1.“机智”是指思维的()A .灵活性B敏捷性C深刻性D.广阔性 A 2.所有优良思维品质集中体现在思维的()A.批判性B深刻性C灵活性D.敏捷性 D 3.作家构思小说人物为()A .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无意想象B 4.思维的基本形式是()A .语言B.概念C抽象D.具体化B 5.不但要考虑问题本身,而且考虑和问题有关的其他条件,这是思维的()A批判性B.广阔性C深刻性D.灵活性 B 6.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是思维的()A .广阔性B深刻性C批判性D.敏捷性B 7.人云亦云是缺乏思维的()A .广阔性B.深刻性C批判性D.灵活性 C 8.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这是缺乏思维的()A深刻性B.批判性C广阔性D-灵活性 D 9.当机立断,不徘徊犹豫,是指思维的()A .批判性B广阔性C深刻性D.敏捷性 D 10.听到“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头脑中出现的图景属于()A.幻想B.创造想象C想象D.无意想象 C 11.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A.无意想象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 D 12.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新形象的过程是()A.无意想象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 C 13.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是()A .理想B空想C灵感D.幻想 D 14.当创造性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是()A .创造性思维B.创造性想象C灵感D.空想 C 15.不随意想象的特殊表现是()A .灵感B.幻想C梦D.顿悟 C 16.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那种思维特性()A.间接性B.概括性C预见性D.抽象性 A 17.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那种思维特性()A .抽象性B概括性C间接性D.情境性B 18.学生能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A .再现思维B.集中思维C发散思维D.抽象思维 C 19.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方案与程序来解决思维方式是()A.常规性思维B.创造性思维C直觉性思维D.分析性思维 A 20.把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中,以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思维过程是()A .体系化B.分析与综合C抽象与概括D.具体化 D 21.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和运用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是()A .概念形成B.日常概念C概念掌握D.科学概念 C 22.受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A .定势B.迁移作用C动机状态D.变式 A23.问题解决效率受问题的和问题解决者的情绪状态的影响,当在解决难度大的问题时其动机水平应处于()水平。
体育学院心理学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课件
请问:谁会被录取?
❖ 这两位考生的明显差别在哪里?
❖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于他们的思维品质截
女巫被处极刑后,理发师就按女巫的配方行医。女巫的配方 是:①团圆夜月之下所宰的蟾蜍血,②母兔的左后腿,⑧死马 尾上的一根毛,④木桶盛取的天雨水,⑤一撮女巫后园生长的 毛地黄花。
理发师用女巫这一配方治疗心脏病,果然十分灵验。一次, 理发师配方时,错放了母兔的右前腿,煎出的药剂同样生效, 另一次,使用月未圆宰杀的蟾蜍血调制饮时,亦奏效。再一次, 马尾毛忘记放进饮剂,患者服有效。未降雨,用河水煮药,也 治愈疾病。最后,他省得麻烦,直截了当地只用女巫后园的毛 地黄花,结果亦药到病除。
三、思维的种类 1、根据凭借物分为: (1)动作思维:依赖具体的动作进行的思维 (2)形象思维:借助事物形象或表象进行的思
维 (3)抽象逻辑思维: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
进行的思维
2、根据指向性分为: (1)集中思维,又称求同思维
(2)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
集中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 合起来,朝着同一方向思考并得出一个正 确答案的思维。
▪ 例如,凡偏旁是“歹”的汉字,都命名为“ser”;凡偏旁是 “石”的汉字,都命名为“deg”,以此类推。
▪ 结论:概念形成过程是从许多具体事例中归纳和发现共同因素 的过程,而且受到反馈的影响。
人工概念形成
请给左列 未标音节的图 形标上合适的 音节。
▪ 四、概念的功能 ▪ 1. 减少情境的复杂性 ▪ 2.认清事物 ▪ 3.增加经验的意义 ▪ 4. 增加事物间关系的了解
心理学题目与答案
心理学题目与答案第一章绪论复习与思考:一、按本章教学要求复习。
二、思考本章课后练习第1、3、4、6、8题。
三、做一做:(一)填空题1、一般认为,德国心理学家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一般认为,在心理学理论发展中最有影响的是20世纪兴起的三大理论派别,它们是、、3、感觉、知觉、、和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因此,在心理学上被统称为认识过程。
4、人们在、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统称为个性心理差异,或个性心理特征。
6、总的来说,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概括为两大方面:和7、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学好普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该学习、发展心理学,以及有关和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这是现代化社会的教师所必备的素质。
8、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多种,主要的方法有、、调查法和(二)判断题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方面心理现象的科学()2、任何心理现象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脑是心理的器官,而心理是脑的机能。
因此,只要有健全的大脑,就能产生心理现象。
()4、科学家们认为人的大脑皮层是由14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一种物质,在结构上极为复杂,机能上极为灵敏。
()5、心理过程一般是指知、情、意三大心理过程。
()6、调查法是在自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通过对被调查者的言语和行为等外部表现,以及该言行的先行条件和后果的细致观察去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7、个性倾向性体现在个性心理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几个方面。
()8、在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普通心理学是主干。
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既是对各个分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的概括,又是各个分支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9、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三)单项选择:1、()认为对梦的解释可以作为治疗精神疾患的一种方法,并把研究梦的结果和提出的解释撰写成《梦的解析》。
6心理学 第六章 想象
第六章学前儿童的想象一、想象概述1、想象的概念: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2、想象的种类:(1)想象按其功能分为:认知性想象和情感性想象(2)根据想象有没有目的,划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3)根据想象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的差异,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3、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想象与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①想象依靠原有的表象。
②想象和记忆密不可分。
③想象和思维关系密切。
(2)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①想象往往能引发情绪。
②情绪影响想象。
(3)想象与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想象在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想象,也不可能进行任何游戏活动。
(4)想象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想象是学前儿童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
没有想象,就没有理解,而没有理解,就无法学习,掌握新知识。
(5)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创造思维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直觉、灵感和想象。
换言之,想象是创造思维的一个主要方面。
二、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和发展1、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1)想象发生的年龄:1岁半-2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
(2)想象发生的原因:1大脑皮质的成熟儿童语言的发生生活经验的积累(3)想象萌芽的表现和特点: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
表现为下列特点:①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②简单的相似联想。
③没有情节的组合。
2、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的一般趋势(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3、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1)无意想象的特点:①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例如:看见小碗小勺,就想喂洋娃娃。
看见小汽车,就想要玩开汽车。
看见书包,又想去当小学生。
②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例如: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她就跑去当工人,和小朋友们一起包糖果。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六章思维一、名词解释1.思维、言语、想象思维: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言语: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个体运用语言规则表达个人思想,从而实现与他人沟通的目标的过程。
想象: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2.概念、博弈性聚焦和保守性聚焦、推理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
博弈性聚焦和保守性聚焦:这种策略将首次获得的肯定例证中的部分属性作为初始假设,然后经过验证剔除无关的属性,逐步聚焦到关键属性。
若每次验证仅选一种属性,则称为保守性聚焦;若每次验证选两种或以上属性,则称为博弈性聚焦。
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结论的过程,它是思维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3.问题表征、迁移、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问题表征:就是对问题信息的搜索、提取和理解、内化的过程,是对觉察到的问题的各种条件和规则的解释。
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或经验而造成的一种预先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常见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上。
原型启发:对解决问题能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启发。
4.手段—目的分析、逆向工作法手段——目的分析法:就是将问题的目标状态分解为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目标状态。
逆向工作法:是指从目标状态出发,然后返回起始状态,进而解决问题。
二、填空题1.表象是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桥梁。
2.概括性、间接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
3.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助物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三类;根据思维时是否具有明确的逻辑规则,思维又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非形式逻辑思维;根据思维的指向性不同,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是问题表征,选择算子,应用算子,评价当前状态。
(完整版)第六章思维与想象(复习稿、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教学要求:1、了解思维和创造思维概念、思维的过程及思维的分类;2、掌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在行为上的特征、良好的思维品质、青少年思维与想象的特点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了解想象概念、想象的分类。
4、了解概念学习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思维与想象概述一、思维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属于思维的高级阶段。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二)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将反映的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
综合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按一定要求、线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比较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映对象的特征加以对照,确定其异同的思维操作活动。
(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抽取出同类是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操作活动。
概括是将抽象出来的特征推广到一类事物中去。
对鸟下定义:鸟是有羽毛、有翅膀、会飞的动物。
(下定义的过程体现了思维的抽象与概括)(三)思维的分类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所依据的中阶物分)(1)直观动作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借助知觉和实际动作操作为媒介的思维。
(2)形象思维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3)抽象思维借助语言为媒介,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
2.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分)(1)聚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
3.直接思维与分析思维(根据思维的过程特点分)(1)直接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性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
(2)分析思维也叫做逻辑思维,它严格遵从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符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4.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分)(1)常规思维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思维》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第六章思维知识点汇总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思维概括性是思维通过抽取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和事物间的必然联系来反映事物。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与头脑加工来反映,而感知觉只能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二、思维的基本过程(多选、简答)思维是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
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这些是思维最基本的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
综合是在脑海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一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二)比较(三)抽象与概括抽象是把事物的共有特征、本质属性都抽取出来,并对与其不同的、不能反映其本质内容的舍弃。
概括是将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过程。
三、思维的种类(多选、简答)(一)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单选/多选/填空)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
又称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的思维活动。
如:幼儿在学习简单计数和加减法时常借助手指这种思维活动。
2.具体形象思维。
是运用已有表象产生的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在青少年和成人中仍是一种主要的思维类型。
如:在头脑中用3个苹果加4个苹果等实物表象相加而计算出来的。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二)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1.经验思维。
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判断生产、生活中问题的思维。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复习稿、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3、做一做:一、填空题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________、________的反映。
通过思维人能够认识事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不同,有意想象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
3.思维最基本的过程是________与________。
4.幻想是________的特殊形式,幻想可以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_。
5.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将思维划分为_________思维、______思维和_________思维。
6.问题解决一般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7. 幻想是一种与________相联系,并指向______ 的想象。
8.创造想象是对已有表象综合加工的产物,加工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 、_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反之划“×”。
)1.概念的掌握是获得和运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的过程。
()2.想象是一种超现实的自由精神的创造。
( )3.语言是思维的唯一工具。
( )4.我们在对某类事物进行比较之后,找出它们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这样的思维过程称之为概括。
( )5.思维的基本特点是概括性和间接性。
( )6.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以一贯十”,这是发散思维的表现。
( )7.动机是推动人解决问题的内部驱动力,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速度越快。
( )8.定势在解决问题中既起推动作用,有时又起消极作用。
( )9.梦基本上属于无意想象活动。
( )三、单项选择题1.属于无意想象的是 ( )。
A.梦 B.幻想 C.空想 D.灵感2.“鸵鸟不是鸟”这是思维形式的 ( )。
A.日常概念 B.科学概念 C.判断 D.推理3.鲁班发明锯借助了丝茅草的启示,这种现象具体属于( )。
北师大版的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答案 心理学答案
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近代科学的发展,揭示了心理活动的脑机制。
从第六章思维与想象一、(略)二、1.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无意想象、再造思维、创造思维3.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三、1. A; 2. C; 3. C; 4. B;四、1."; 2."; 3.X;五、1.参考答案: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与感知觉:二者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内容与形式不同。
从内容看:感知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表面现象及事物的外在联系;而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性的联系。
从形式看:感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属于感性认识;而思维则是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对事物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的反映,属于理性认识。
总之,感知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思维的源泉和基础,而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感知的进一步深化,是一种更复杂更高级的认知过程,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我们常说的对由感知得来的各种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际上就是通过思维完成的,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达到对事物更深刻、更准确、更全面的认识反映。
2 .参考答案: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巳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创造成分的不同。
幻想:是一种与人的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或是准备阶段。
3 .参考答案:(1)知识表征的方式影响问题的解决。
(2)迁移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正迁移的作用,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为此,首先要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能力越强,迁移的范围就越广泛,容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应利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知识间的共同因素,几种知识间的共同因素越多,迁移的作用就越大;其三,应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地掌握知识,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牢固,越能顺利地实现迁移。
公修心理学第六章思维和想象
• (二)知识经验
• 知识经验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 检验假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人已有的知识经 验愈丰富、愈概括就愈容易被应用到解决问题 的活动上。
• 一般说来,知识经验越广博就越容易解决问题, 如果知识丰富但结构不合理,思维策略和方法 不科学,或是理论不能联系实际,不能实现广 泛的迁移,也难以解决问题。
请给右列未标 音节的图形标上合 适的音节。
三、推理
• 概念
– 内涵: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 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 活动。
• 种类
– 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 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 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三段论推理
• 未婚者都不戴结婚戒指。 • 小李未戴结婚戒指。 • 所以,小李未婚。
• (一)根据思维的凭借物 • 动作思维 以实际动作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 形象思维 利用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去解决
问题的思维。 • 抽象思维 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
的思维。
• (二)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 • 求同思维 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
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又称辐合思维。 • 求异思维 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思考,得出多
•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紧密联系的
• 一方面,由于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并不 表露在外部,而是隐藏在事物的内部,因此只 有通过间接的途径才能概括地反映出来。
• 另一方面,间接地反映事物之所以可能,是由 于人们通过实践概括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 联系才能运用这些知识经验间接地推断其他未 知的方面。
二、思维的分类
• 若问题情景具有很大的确定性,主要服从思维规 律;
• 若问题情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依赖于想 象。
心理学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第一节思维的概述1、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散障并作修理的思维种类是(D)思维。
A.具体形象B.抽象C.语词逻辑D.动作2、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概括的(B)的反映。
A.深刻B.间接C.抽象D.综合3、根据思维的创造性,可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4、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5、沿不同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称为(发散式思维)6、(抽象思维)是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7、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8、聚合式思维: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9、发散式思维:发散式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
10、常规思维:常规思维是运用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第二节思维的过程1、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程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的思维过程称为(A)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2、(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3、抽象: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
4、分类:分类是在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5、简述思维过程中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
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
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有三种水平:1、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2、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3、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以上三种水平的综合,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
第三节概念的形成于掌握1、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D)A.综合B.抽象C.概括D.概念2、所有科学概念,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各种定理和法则,都是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A)反映。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2.组织“头脑风暴”法的原 则
自由思考原则 延迟评价原则 以量求质原则 结合改善原则
3.作用
集体“头脑风暴”法能提出大量的设 想 “头脑风暴”能激起竞赛精神 激励效果
4.头脑风暴法实例
老师选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由老 师主持会议。 老师:我们的任务是砸核桃,要求多、 快、好,请大家踊跃发言,有什么好 办法? 甲:平时在家里用牙嗑,用手或榔头 砸碎,用钳子夹,用门掩。
二、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发展水平和凭借物
1. 直观动作思维 2. 具体形象思维
3. 抽象逻辑思维
儿童的思维的发展经历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 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
思维的种类(2):根据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
1. 集中思维: 聚合问题信息 一个共 同的正确答案 2. 发散思维:一个目标 不同途径 多种答案
思维的种类(3):根据思维过程中的独创性 1.常规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 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 序,用习惯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 题的思维方式。 2.创造性思维:指有创见的提出前所未有思 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三、思维和语言有密切关系 思维和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思维的 间接性、概括性也正是凭借语言得以实现的。 人借助语言进行思与人类语言的高度发展是分不开的。除了语 言之外,人类思维还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如 表象和动作。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二、比较与分类 三、抽象与概括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第三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分析
1、发现问题 2、明确问题 3、提出假设 :假设是科学的侦察兵,是解决 问题的必由之路,科学理论正是在假设的基 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发展和完善的。 4、检验假设:假设正确与否,需要借助一定的 手段来检验。检验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 二是间接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教学要求:1、了解思维和创造思维概念、思维的过程及思维的分类;2、掌握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在行为上的特征、良好的思维品质、青少年思维与想象的特点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了解想象概念、想象的分类。
4、了解概念学习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思维与想象概述一、思维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属于思维的高级阶段。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二)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将反映的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
综合是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按一定要求、线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比较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映对象的特征加以对照,确定其异同的思维操作活动。
(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抽取出同类是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操作活动。
概括是将抽象出来的特征推广到一类事物中去。
对鸟下定义:鸟是有羽毛、有翅膀、会飞的动物。
(下定义的过程体现了思维的抽象与概括)(三)思维的分类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所依据的中阶物分)(1)直观动作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借助知觉和实际动作操作为媒介的思维。
(2)形象思维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3)抽象思维借助语言为媒介,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
2.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分)(1)聚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
3.直接思维与分析思维(根据思维的过程特点分)(1)直接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性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和新现象,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方式。
(2)分析思维也叫做逻辑思维,它严格遵从逻辑规律,逐步进行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符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4.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根据思维的创新程度分)(1)常规思维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启发学生举例说明。
(3)创造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二、想象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想象想象是在头脑中把表象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想象的分类(1)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
有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自觉的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模型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创造想象是人类社会创造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是一切创造发明的最直接的心理基础。
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①有强烈的创造动机②有相应的专门知识③灵感与毅力(3)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幻想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相应形成理想与空想。
积极的幻想可成为学习、工作和未来美好生活的动力。
第二节概念的学习一、概念与概念的学习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的学习意味着学生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
例:三角形的概念二、概念学习的两种形式(一)概念形成1.什么是概念的形成指个体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属性。
2.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见153-154)(二)概念同化(见154-157)三、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概念的学习1.要具备丰富的感性材料2.必须正确运用变式3.正确运用下定义的方法4.将概念运用于实践第三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发现和提出问题(二)分析问题(三)提出假设(四)检验假设二、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一)知觉情景解决问题往往受刺激模式直接产生的知觉情景的影响。
(二)定势指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定势有的表现为受经验习惯的影响,有的表现为受事物固定功能的影响。
(三)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迁移可分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积极的。
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消极的。
产生正迁移的条件:(1)抓住对象的共同因素(2)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3)培养分析与概括的智力技能(4)在巩固和掌握的基础上转入新的学习(5)运用比较的方法三、创造性思维(一)什么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创造活动中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创造新的思维产品的一种思维活动。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1.准备期2.酝酿期3.豁朗期4.验证期(四)创造性思维在行为上的特征1.变通性2.独特性3.流畅性教师可通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观察学生的行为是否有以上的特征,从而判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的高低。
第四节青少年思维与想象力的培养一、良好的思维品质(一)思维的深刻性与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善于全面地考察问题,从事物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和关系中去认识事物。
(二)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寻找答案。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考问题时不受别人暗示的影响,他们能够把自己对问题的推测看作尚待验证的假设,认真地加以检查,去伪存真,甚至推翻整个假设。
(三)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逻辑性是指思维能遵循逻辑规律。
(四)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够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和变化,及时地改变先前拟定的计划、方案、方法,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青少年思维与想象的特点(一)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但具体形象成分仍然起重要作用(二)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着的发展,但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三)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特点显着(四)想象丰富,富于创造而又富于幻想三、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一)激发求智欲,增强思维的自觉性(二)创建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思维的习惯(四)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水平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培养好奇心(二)丰富想象力(三)训练发散思维(四)鼓励直接思维(五)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复习与思考:一、填空题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通过思维人能够认识事物的和。
2.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不同,有意想象可分为_________ 和。
3.思维最基本的过程是与。
4.幻想是的特殊形式,幻想可以分为________ 和。
5.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将思维划分为思维、______ 思维和思维。
6.问题解决一般经历、、、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7. 幻想是一种与________相联系,并指向______ 的想象。
8.创造想象是对已有表象综合加工的产物,加工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 、_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反之划“×”。
)1.概念的掌握是获得和运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的过程。
()2.想象是一种超现实的自由精神的创造。
( )3.语言是思维的唯一工具。
( )4.我们在对某类事物进行比较之后,找出它们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这样的思维过程称之为概括。
( ) 5.思维的基本特点是概括性和间接性。
( )6.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以一贯十”,这是发散思维的表现。
( )7.动机是推动人解决问题的内部驱动力,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速度越快。
( ) 8.定势在解决问题中既起推动作用,有时又起消极作用。
( )9.梦基本上属于无意想象活动。
( )三、单项选择题1.属于无意想象的是( )。
A.梦B.幻想C.空想 D.灵感2.“鸵鸟不是鸟”这是思维形式的( )。
A.日常概念B.科学概念C.判断D.推理3.鲁班发明锯借助了丝茅草的启示,这种现象具体属于( )。
A.顿悟B.观察能力C.灵感D.原型启发4.看小说时,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是( )。
A.幻想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记忆表象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反映了( )。
A.表象的直观性B.思维的间接性C知觉的理解性D.想象的有意性6.在教学中,教师先举许多实例,然后再引出基本概念,这是思维的( )。
A.分析综合B.比较判断C.具体化D.抽象概括7.对活动的内部准备状态叫( )。
A.变势B.适应 C. 定势 D. 态度8.语言是思维的( )。
A.内容 B. 工具C.结果D.原因9.问题解决的最佳动机水平应当是( )。
A.最强B.中等强度C.弱 D. 没有动机10.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答练习题,大多是( )。
A.直观行动思维 B. 抽象逻辑思维C.再现性思维D.创造性思维11.教学中教师运用具体实例说明概念和一般原理,这种思维过程称为( )。
A.系统化 B. 具体化C.抽象和概括D.比较12.思维过程的重要特征是( )。
A.概括性和形象性B.集中性和指向性C.间接性和概括性D.准备性和敏捷性13.看到天上的白云,自然而然地想象为大海、山峰或某种动物,这种想象是( )。
A. 无意想象B. 有意想象C. 再造想象D. 幻想四、简答题1.什么是思维思维的一般过程有哪些2.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思维过程。
3.什么是创造创造思维有哪几个阶段4.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是什么五、案例分析1.亚里士多德被誉为是西方的“圣人”,其着作被奉为“经典”不容置疑。
亚里士多德说过:推动一个物体的力取消后,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静止。
伽利略对此提出质疑,他看到这个事实:有人推辆小车走,如果他忽然停止推动,小车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走一段路,要使路面平滑,还会走得更远。
他由此进一步推论:如果毫无摩擦,小车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这个观点为后来牛顿的运动第一定理奠定了基础。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另一些的观点,如: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与其重量成正比,也提出了有根有据的质疑。
结果通过事实推翻了亚氏的“圣言”,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这是什么思维品质,有什么意义六、论述题1.试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并举例说明。
3.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及各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