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尖上的智慧——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

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正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分一分、拼一拼等操作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缺乏兴趣。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获取数学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的心里,从学生熟知的情况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得到正确认识,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浓厚兴趣,就会产生无限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把各种大小的圆锥和圆柱都发给学生,准备了沙子和水,让他们去玩,但不是没有目的的玩,而是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玩:看哪些同学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问题的提出与学具的操作,激起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的兴趣。学生争相操作、探索、讨论。在汇报交流时,有的小组说把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里到了三次就把圆柱到满了,有的小组说一次就倒满了,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呢?还有的小组说从圆柱往圆锥里倒水正好倒了三次倒完,我接着让学生观察手中的两组学具有什么不同点,终于发现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才有三倍的关系,从而导出了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实验既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又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个感官参与的以感知形式为主的认识活动。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的墙壁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动手操作对理解和掌握知识是何等的重要。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学习数学,是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动手操作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因此,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获取新知,使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猜想、验证等活动有机地结合,才能使他们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比除数小”时,有位教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学具——“梨”和“盘”摆一摆:把6个梨,每3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并说出算式。接着再添一个“梨”提问“现在可以装几盘,还剩几个”学生摆完后列出算式,再接下来,我又把“梨”的个数分别设为

8个、9个、10个、11个,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操作、讨论,并要求写出算式。交流时,各组代表纷纷向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6÷3=2(盘) 7÷3=2(盘)……1(个) 8÷3=2(盘)……2(个)

9÷3=3(盘) 1O÷3=3(盘)……1(个) 11÷3=3(盘)……2(个)。然后问“根据上面这一组算式,你们能发现余数和除数又怎样的关系?”学生讨论后回答:除数为3时,余数只有0、1、2这三种可能。老师趁热打铁“也就说余数都比除数——?生齐答:小。至此,老师出示结论自然是水到渠成,恰到好处。学生轻松的理解和掌握了这一知识,同时这样的操作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习数学成为一种强烈的精神追求,促进智力活动的有序发展。

三、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析、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发展了思维。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由此可见操作与思维之间的辩证发展关系。操作起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动手操作的过程是手脑配合并用的过程,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必要条件。如:一位教师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上课伊始,教师首先让学生量出任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再指几名学生分别报出自己所量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由教师猜第三个角的度数,结果被教师一一猜中,这样学生会产生疑问:老师是怎样猜的呢?疑中生奇,奇中生趣,教师抓住此“黄金”时期,及时点拨,引出“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和是一定的,那么,究竞是多少度?请同学们自己通过想一想、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等来验证它是多少度?”。接着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操作。(1)量一量:用量角器量出各类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2)算一算:把三角形的度数加起来,看看是多少度。(3)折一折:把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编上号码对折。(4)拼一拼:把对折的三个内角拼一拼,看拼成一个什么角,是多少度。(5)想一想:把正方形纸板沿对角线对折成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利用正方形的四个内角360度,从而推测出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实际的操作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每个学生在“操作”中互动,在参与中发展个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抽象思维和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起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当学生动手操作时,能使大脑皮质的很多区域都得到训练,有利于激起创造区域的活跃,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花。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向学生提出能不能将梯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然后分小组动手操作学具,学生大胆创新得出如下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