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PPT
合集下载
七子之歌PPT课件
![七子之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5cf5f7bcd126fff6050bad.png)
历史背景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登陆澳门。 1842年,英国殖民者强占香港。 1895年,日本殖民者强占台湾。 1898年,英、法、沙俄殖民者强占威海卫、 广州湾、九龙。 日俄战争后,日本又接替沙俄强占旅顺、大 连……中华大地风雨飘摇,中华儿女苦难深重。
历史背景
翻开中国的近代史,由于清政府 的腐败无能,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屈辱 的历史,满纸都是割地赔款,满纸都 是丧权辱国。看到祖国的版图一次又 一次地被外国列强撕裂,任何一个有 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有切肤之痛,更何 况闻一多先生?
听老师范读课文,了解诗歌大意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香港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交流自学成果
凤阙:指皇宫,因为母亲在“儿”的心 目 中地源自神圣,所以把母亲居住的 地方比作皇宫。
黄豹:儿子香港愿意像忠实勇猛的黄豹 在暗夜里守护母亲。
险要:地势险峻而处于要冲的地位。 狞恶:狰狞;凶恶。
啖:吃的意思。 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
财富。 yān(咽喉) 咽 yàn(吞咽)
1842年 签订的中英《南 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 英国。 1860年的《北京条约》,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强迫租借九 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 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 (今统称新界),租期为 99年。
七子之歌课件(8套)
![七子之歌课件(8套)](https://img.taocdn.com/s3/m/549830b7856a561253d36f18.png)
八荣八耻
开 国大 典
七 子 之 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长征
刻骨铭心“九·一八” 国旗简介
红军长征图 长征颂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
以以以以以 以以 以 艰遵诚团辛 崇服 热 苦纪实结勤 尚务 爱 奋守守互劳 科人 祖 斗法信助动 学民 国 为为为为为 为为 为 荣荣荣荣荣 荣荣 荣
以以以以以以以以 骄违见损好愚背危 奢法利人逸昧离害 淫乱忘利恶无人祖 逸纪义己劳知民国 为为为为为为为为 耻耻耻耻耻耻耻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
星红旗,五星红旗的红色象征 革命,上面的五颗五角星象征 着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 而星的颜色用黄色则象征在红 土地上显示出的光明。中国国 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上海解 放后,他从《解放日报》上看 到征集国旗图案的通知,以 《东方红》 的“他是人民大救
星”歌词为灵感,设计出新中 国的象征----五星红旗。
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 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 任务的重要条件。这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必须正确认识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只有 把这些工作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时代赋予我们的 历史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 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一定要从战略 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脚踏实地做好构建 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开 国大 典
七 子 之 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长征
刻骨铭心“九·一八” 国旗简介
红军长征图 长征颂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
以以以以以 以以 以 艰遵诚团辛 崇服 热 苦纪实结勤 尚务 爱 奋守守互劳 科人 祖 斗法信助动 学民 国 为为为为为 为为 为 荣荣荣荣荣 荣荣 荣
以以以以以以以以 骄违见损好愚背危 奢法利人逸昧离害 淫乱忘利恶无人祖 逸纪义己劳知民国 为为为为为为为为 耻耻耻耻耻耻耻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
星红旗,五星红旗的红色象征 革命,上面的五颗五角星象征 着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 而星的颜色用黄色则象征在红 土地上显示出的光明。中国国 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上海解 放后,他从《解放日报》上看 到征集国旗图案的通知,以 《东方红》 的“他是人民大救
星”歌词为灵感,设计出新中 国的象征----五星红旗。
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 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 任务的重要条件。这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必须正确认识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只有 把这些工作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时代赋予我们的 历史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 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一定要从战略 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脚踏实地做好构建 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七子之歌ppt课件
![七子之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eb7e7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1.png)
七子之歌是一首充满民族自豪感的歌曲,它通过描绘中国被列强掠夺的领土,激发 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词唤起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让人们更加珍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 的尊严。
这种自豪感可以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激发民族自尊心
七子之歌不仅唤起了人们的民族 自豪感,还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
人至深。
05
CATALOGUE
七子之歌的影响与评价
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要点一
唤醒民族意识
七子之歌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 悲愤情感,唤醒了民族意识,激发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
要点二
推动民族解放运动
七子之歌所表达的民族独立愿望,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投 身于民族解放运动,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贡献。
歌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押韵手法,如“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中的“母”和“回”,使 得歌曲在听觉上更加和谐悦耳。同时,歌词的节奏感强烈,通过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
,使得歌曲更具冲击力和传播力。
音乐的旋律美
总结词
七子之歌的音乐旋律优美动人,通过丰富的 音符和和声的运用,使歌曲情感饱满、层次 丰富。
详细描述
音乐中运用了大量的音符和和声,使得歌曲 旋律优美、情感饱满。同时,通过音符的起 伏和和声的变化,使得歌曲在情感表达上更 加细腻、层次更加丰富。
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影响
丰富了现代诗歌创作
七子之歌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创作 手法和艺术风格,对后来的现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提升了诗歌的社会责任感
七子之歌所传达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激励了 后来的诗人以诗歌为武器,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 会变革。
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词唤起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让人们更加珍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 的尊严。
这种自豪感可以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激发民族自尊心
七子之歌不仅唤起了人们的民族 自豪感,还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
人至深。
05
CATALOGUE
七子之歌的影响与评价
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要点一
唤醒民族意识
七子之歌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 悲愤情感,唤醒了民族意识,激发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
要点二
推动民族解放运动
七子之歌所表达的民族独立愿望,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投 身于民族解放运动,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贡献。
歌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押韵手法,如“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中的“母”和“回”,使 得歌曲在听觉上更加和谐悦耳。同时,歌词的节奏感强烈,通过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
,使得歌曲更具冲击力和传播力。
音乐的旋律美
总结词
七子之歌的音乐旋律优美动人,通过丰富的 音符和和声的运用,使歌曲情感饱满、层次 丰富。
详细描述
音乐中运用了大量的音符和和声,使得歌曲 旋律优美、情感饱满。同时,通过音符的起 伏和和声的变化,使得歌曲在情感表达上更 加细腻、层次更加丰富。
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影响
丰富了现代诗歌创作
七子之歌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创作 手法和艺术风格,对后来的现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提升了诗歌的社会责任感
七子之歌所传达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精神,激励了 后来的诗人以诗歌为武器,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 会变革。
《欣赏七子之歌》课件
![《欣赏七子之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e0036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a.png)
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怀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和民主战士,他以诗歌为武器,抒发对祖国的 热爱和对民族尊严的坚守。
《七子之歌》系列诗歌是闻一多先生爱国情怀的集中体现,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祖 国统一的渴望和对民族复兴的信心。
02
七子之歌的音乐分析
音乐风格与特点
音乐风格
七子之歌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其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给人留下 深刻的印象。
06
欣赏七子之歌的意义与 价值
对于音乐欣赏的意义
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七子之歌》,可以让 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 感,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拓展音乐视野
这首歌曲属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上的经典之作,通过欣赏,可以 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风格和流
派,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七子之歌 》,让学生学会鉴别和评价音乐 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激发爱国热情
七子之歌所表达的爱国情感,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 力。
促进文化交流与认同
七子之歌的传播,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与认同。
专家学者评价
01
02
03
高度评价音乐价值
专家学者认为七子之歌具 有很高的音乐价值,其旋 律优美、情感真挚。
肯定历史意义
对于七子之歌的历史意义 ,专家学者给予了充分肯 定,认为它对于唤醒民族 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爱国情怀的培养价值
增强民族自豪感
歌曲《七子之歌》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 通过欣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培养爱国情怀
通过欣赏《七子之歌》,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情感 共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四级下册语文《七子之歌》(共17张PPT)
![四级下册语文《七子之歌》(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d763675bceb19e8b9f6ba96.png)
•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8月 2021/8/232021/8/232021/8/238/23/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232021/8/23August 23,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232021/8/232021/8/232021/8/2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离开 祖国,就好像失去母亲多年的子女 一样,他们多么渴望回归祖国母亲 的怀抱呀!特别是每首诗歌中的那 句“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种情感 来?
1.指导朗读。 2.展开朗读比赛。 3.齐读三首诗歌。 4.学唱《七子之歌·澳门》。
《七子之歌 澳门》
香港
澳门
香港、澳门已经回归。台湾与 大陆最终也将实现统一,那这几首 诗是不是也得改一改了呢?就请同 学们试着改写其中的一首诗歌吧!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8/232021/8/23Monday, August 23,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8/232021/8/232021/8/238/23/2021 7:21:22 P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8/232021/8/232021/8/23Aug-2123-Aug-21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作者简介:
闻一多原名亦多,族名家骅,字友三。1899年1月 24日出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闻家铺子村的一个书香门 第。五岁入私塾启蒙,十岁到武昌就读于两湖师范附属 高等小学,十三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清华大学前身),在清华度过了10年学子生涯。其间, 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兴趣广泛,发起和参加了多种 学生团体,是当年清华园内的一名活跃人物。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闻一多激情难奈,手书岳飞 《满江红》,贴于学校食堂门前,之后,毅然投身 于这一伟大斗争,并开始创作新诗,成为“五四” 新文艺园地中的拓荒者之一。20世纪20年代, 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从1922年开 始,他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柯泉科罗拉 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同时继续用 大量的精力从事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
《音乐七子之歌》课件
![《音乐七子之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e9fcd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a.png)
通过审美体验的角度,《音乐七 子之歌》展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 ,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美的力 量。
社会影响
详细描述
总结词:分析歌曲在社会中的传 播效果和影响力,探讨音乐与社 会的关系。
《音乐七子之歌》自发布以来, 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 为了一首备受喜爱的经典歌曲。
该歌曲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 深刻的文化内涵,触动了人们的 心灵,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从社会影响的角度来看,《音乐 七子之歌》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 神世界,还促进了社会的文化交 流与发展。
05
音乐七子之歌的演唱技巧
发声技巧
呼吸控制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如腹式呼 吸,以提供稳定、充足的气息支
持。
音色调节
根据歌曲的情感和风格,灵活运 用不同的音色,如明亮、暗淡等
。
音准与节奏
确保准确无误地唱出每个音符, 并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
和声与旋律的融合
和声与旋律相互融合,共 同构建出完整的音乐形象 ,增强了音乐的表达力。
乐器配置
传统乐器
音乐七子之歌运用了多种传统乐 器,如二胡、笛子、古筝等,展
现出民族音乐的魅力。
现代乐器
同时,也运用了一些现代乐器如钢 琴、吉他等,为音乐注入了现代元 素,使音乐更具时代感。
乐器搭配得当
各种乐器在乐曲中的搭配得当,既 突出了乐器的特色,又发挥了它们 的优势,使得音乐整体效果更加和 谐、统一。
社会反响
观众好评如潮
许多观众表示被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深深打动,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
社会影响力提升
歌曲的传播提高了公众对音乐文化的关注度,增强了社会对音乐 艺术的支持。
文化交流价值
《音乐七子之歌》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 间的相互了解。
《七子之歌》课件(18张ppt)
![《七子之歌》课件(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ac589771fe910ef12df8df.png)
• 接读课文
合作读议
(同桌读议)
1、下面名词指谁?作者为什么这样称呼? 你 生母 母亲 我 儿 黄豹 (祖国) (澳门 香港) 2、指导朗读 (痛苦、悲愤、渴望)
(小组读议)
1、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假如闻一多先生见到香港、澳门回归,会 有怎样的心情?
朗读、背诵诗歌
范读 齐读 配乐读 背诵
学习目标
1、学会文中8个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 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借助背景知识和音像资料体会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 诵诗歌。
自主读识
1、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识 字写字并把诗歌读正确,读 通顺。 2、用简短的话概括诗歌的主 要内容。
汉字正音
• qiǎng bǎo lǔ 襁 褓 掳去 • dàn zhī gāo 啖着 脂膏 mèi què 梦寐 凤阙 háo táo 号啕 níng 狞 恶
走进作者
背景介绍:
1925年3月,著名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将被帝国主义 掠走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 (旅顺及大连),喻为七个与母亲离散的孤儿,并写出了七 块土地对祖国的眷念,澳门便是“七子”之首。
背景链接
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 富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 继,上下求索,谱写了一首首恢弘壮丽的历史诗篇。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追求统一的意志汇成不可阻挡的洪 流。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1945 年,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堂向中国 政府递交投降书,台湾从此重归中国版图。与此同时, 广州湾、旅顺和大连也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198 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明确表示,1 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七子之歌》PPT课件3
![《七子之歌》PPT课件3](https://img.taocdn.com/s3/m/bf8e273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a.png)
- .
熊——俄国——占东三省地方 虎——英国——占长江一带 肠(蛇)——德国——占山东地方 蛤蟆——法国——占广东广西云南地方 太阳——日本——占福建地方 鹰——美国——飞来分食
《七子之歌》
一、作者:闻一多。二、七子之歌是指:《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三、《澳门》歌词是: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梦寐不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主题曲亦使用此组诗《七子之歌·澳门》。由于纪录片的影响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用作主题曲。2000年代初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郑成功》,亦选用了此组诗《七子之歌·台湾》,作剧集之片尾曲。
想像情境:《香港》
例——“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将祖国视为深居皇宫的女王,凸现祖国在“我”心中的高贵。为了保护祖国母亲的安宁,我甘愿做阶前的黄豹,彻夜不眠,逡巡守护……因此,“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宜读得稍慢,力求沉稳,来表现“黄豹”的尽忠尽职。
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2、课外阅读闻一多先生的其他文章,感受其伟大的爱国情怀。
再见!
词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汉族,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八年级音乐上册《七子之歌》课件
![八年级音乐上册《七子之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da294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0.png)
国被列强瓜分的情境。
地理意义
02
歌曲中的“七子”代表中国被列强掠去的七块土地,包括澳门
、香港、台湾等。
民族情感
03
《七子之歌》表达了中华民族渴望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强烈
愿望。
《七子之歌》的社会意义
激发民族自豪感
《七子之歌》唤起人们对祖国历史的记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 国热情。
促进统一意识
歌曲传达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促使人们意识到国家分裂的危害。
声音的情感处理
根据歌曲的情感变化,调整自 己的声音表现力,使声音更加 符合情感表达的需要。
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运用
通过适当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增强歌曲的情感表达效果,使 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内涵 。
03
歌曲欣赏与评价
歌曲的旋律美
02
01
03
旋律流畅
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
节奏感强
对自己的歌词进行反复修改和打磨, 确保其表达准确、生动且具有感染力。
创作歌词
根据所选主题,创作出具有诗意和韵 律感的歌词,注意保持语言的简洁明 了。
为歌曲编配和弦
选择和弦
根据歌曲的情感和风格,选择适 合的和弦进行编配。
和弦进行
设计出流畅的和弦进行,为歌曲提 供合适的伴奏。
编配技巧
运用和弦的转位、省略、替代等技 巧,丰富和弦的色彩和表现力。
创作自己的旋律
旋律构思
根据歌词的情感和意境,构思出 适合的旋律线条。
旋律创作
在五线谱上创作出旋律,注意保 持旋律的流畅性和优美感。
旋律完善
对创作的旋律进行反复修改和完 善,确保其与歌词的情感和风格
相符合。
05
《七子之歌》 精品PPT课件(共12张)
![《七子之歌》 精品PPT课件(共12张)](https://img.taocdn.com/s3/m/9a34b02d4a7302768e9939e6.png)
澳门。母亲! 澳门。母亲!பைடு நூலகம்
我要回来,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 深情而诚挚的音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 自此,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 大地。一位年仅7岁的澳门小姑娘用她那充满童真 的动人声音演唱着《七子之歌—澳门》。那歌声 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何止如此,那歌声也 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人的心。 李海鹰 (1954~ ) 作曲家。广东省广州人。1981年 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任广东电视 台音乐总监。主要作品有《弯弯的月亮》、《我 不想说》、《走四方》等。
《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一声乳名: 请叫儿一声乳名:
《七子之歌—澳门》为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第 1~9小节)的旋律比较平稳。其第三乐句(第5、6 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在这里,形成了本 乐段的一个小高潮,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 思念中的母亲作着真诚的倾诉。第二乐段(第11小 节之后)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大跳,且第一乐 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力度的处理要 求,它好像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 的强烈感情。第二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复。它进 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最后一个乐句深
闻一多(1899—1946) 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诗人、学者。 湖北浠水人。自幼便树立了坚定 的爱国思想。他曾在给父母的信 中说:“当知二十世纪少年当有 二十世纪之思想,即爱国思想 也。” 1922年7月,闻一多先生赴美留 学。因不堪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 毅然于1925年5月回国。而“五 卅惨案”就在他归国后数日发生。 英、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激 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闻一 多先生感慨万千地写下了一系列 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即是 其中之一部。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 暗杀。
我要回来,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 深情而诚挚的音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 自此,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 大地。一位年仅7岁的澳门小姑娘用她那充满童真 的动人声音演唱着《七子之歌—澳门》。那歌声 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何止如此,那歌声也 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人的心。 李海鹰 (1954~ ) 作曲家。广东省广州人。1981年 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现任广东电视 台音乐总监。主要作品有《弯弯的月亮》、《我 不想说》、《走四方》等。
《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一声乳名: 请叫儿一声乳名:
《七子之歌—澳门》为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第 1~9小节)的旋律比较平稳。其第三乐句(第5、6 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在这里,形成了本 乐段的一个小高潮,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 思念中的母亲作着真诚的倾诉。第二乐段(第11小 节之后)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大跳,且第一乐 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力度的处理要 求,它好像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 的强烈感情。第二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复。它进 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最后一个乐句深
闻一多(1899—1946) 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诗人、学者。 湖北浠水人。自幼便树立了坚定 的爱国思想。他曾在给父母的信 中说:“当知二十世纪少年当有 二十世纪之思想,即爱国思想 也。” 1922年7月,闻一多先生赴美留 学。因不堪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 毅然于1925年5月回国。而“五 卅惨案”就在他归国后数日发生。 英、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激 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闻一 多先生感慨万千地写下了一系列 的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即是 其中之一部。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 暗杀。
《七子之歌》优秀教学课件(18张ppt)
![《七子之歌》优秀教学课件(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ca1381d581b6bd97f19ea65.png)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
牢记那一段历史, 不是为了仇恨, 仅仅因为记住过去, 记住过去是为了明天、未来, 为了更好地合作。 牢记那一段历史不是为了仇恨, 仅仅因为记住过去, 记住过去才能永远不要战争, 永远保持警惕
年
月
日
2003
10
15
年 上 海 世 界 博 览 会
2010
2015年,屠呦呦是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 科学奖项的中国本 土科学家、第一位 获得诺贝尔生理医 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邛崃市羊安小学
杨雪娇
感悟母爱
感悟母爱
感悟母爱
感悟母爱
七子之歌
-----闻一多
作者简介
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 代著名爱国诗人、学者、 烈士。他曾说过“诗人 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 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正是闻一多先生对祖国 深沉的爱,使他创作了 《七子之歌》等爱国诗 篇。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为什么七子会 被掳去呢?
走进屈辱史:
1: 1553年葡 4:1898年英国 7:1898 萄牙强占澳门 强占威海卫 年沙俄 5:1898 2:1842年 强占旅 年法国强 英国 顺、大 占广州湾 强占香港 连;后 6:1898年 “让给” 3:1895年日 英国强占 日本 本强占台湾 九龙
《七子之歌》公开课教学课件(18张ppt)分析
![《七子之歌》公开课教学课件(18张pp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ddbfeaad51f01dc281f1ea.png)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乳名:小名。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自学指导一
掳去:掠夺。
梦寐不忘:睡 梦中也念念不 忘。
乳名:小名。
• 一位同学读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自己从 这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澳门离开母亲太久了,强烈渴望回归
澳门地区位于珠江口西侧,包括澳门半岛、凼(dang)仔岛和路环
岛三部分,面积约16平方公里。澳门三1面5临5海3,年北与,珠葡海市萄接牙壤,人 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现有人口40万,其借中口95%曝以晒上为水中国浸血货统。物,
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 过贿赂明朝官员,取 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鸦片战争后,不断扩 大其侵略地盘,于
澳 1851年、1864年又
新谈中判国,成19立87以年后4月,1为3日收签复署澳了门《,关我于国澳政先门府后问与题侵葡的萄占联牙了合政凼声府明进仔》行岛了,和多19次99
门 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了对澳路门环所岛行使。主权,澳门终于回
走进作者
1899年闻一多出生于湖 北的一个书香门第。1925年 3月,留学美国的闻一多先 生,亲眼目睹美国的种族歧 视,深为祖国遭受外国列强 侵占、为祖国同胞所受的困 苦和侮辱而愤怒,使他更加 思念祖国,渴望回归。为了 抒发这种迫切愿望,诗人创 作了组诗,并取名为《七子 之歌》。
写作背景:
我国从《尼布楚条约》签订到旅顺、大连成为租界, 先后丧失了七部分,他们失去了祖国的养护,受着异 国人的虐待,感叹他们的悲哀之情,想到他们是与中 华母亲最亲切的七部分,于是为他们各做了一章歌, 用来抒发无处诉说的孤苦,眷恋、怀念祖国的深深哀 痛,也用来鼓励振作、奋发起来。
年沙俄 强占旅 顺、大 连;后
3:1895年日
《七子之歌》PPT
![《七子之歌》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a5740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c.png)
(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课件
七子之歌
-.
三拍子 指挥图示
四分附点 节奏
二段体 结构
小结
视唱旋律
关注:出现了哪些音? 旋律结束音是什么?
旋律中出现的音
旋律中出现的音
宫
商
角
徵
羽
调式
五声宫调式
宫
欣赏主旋律
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宫
欣赏主旋律
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欣赏主旋律
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更加密集地用了什么节奏?旋律音区有怎样的变化?
欣赏并感受
更加密集地用了什么节奏?旋律音区有怎样的变化?
欣赏并感受
更加密集地用了什么节奏?旋律音区有怎样的变化?
起音特点
起音均为弱起
起音特点
起音均为弱起
《东方之珠》
尝试记写歌曲的曲式结构
二段体
A
B
本课小结
欣赏《七子之歌》与《东方之珠》 1. 五声宫调式 2. 二段体曲式结构 3. 感受乐段间情绪的变化与起伏
欣赏并思考
1.歌曲出现了哪些我们熟悉的典型节奏? 2.歌曲描写的是什么地方?
欣赏并思考
1.歌曲出现了哪些我们熟悉的典型节奏? 2.歌曲描写的是什么地方?
欣赏并思考
1.歌曲出现了哪些我们熟悉的典型节奏? 2.歌曲描写的是什么地方?
《东方之珠)》
1 词曲作者 台湾著名音乐人、作曲家罗大佑
欣赏并感受
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七子之歌》——澳门
1 创作背景 1925年我国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创作
填词演唱
思考:这段旋律由几乐句构成?
填词演唱
思考:这段旋律由几乐句构成?
七子之歌
-.
三拍子 指挥图示
四分附点 节奏
二段体 结构
小结
视唱旋律
关注:出现了哪些音? 旋律结束音是什么?
旋律中出现的音
旋律中出现的音
宫
商
角
徵
羽
调式
五声宫调式
宫
欣赏主旋律
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宫
欣赏主旋律
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欣赏主旋律
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更加密集地用了什么节奏?旋律音区有怎样的变化?
欣赏并感受
更加密集地用了什么节奏?旋律音区有怎样的变化?
欣赏并感受
更加密集地用了什么节奏?旋律音区有怎样的变化?
起音特点
起音均为弱起
起音特点
起音均为弱起
《东方之珠》
尝试记写歌曲的曲式结构
二段体
A
B
本课小结
欣赏《七子之歌》与《东方之珠》 1. 五声宫调式 2. 二段体曲式结构 3. 感受乐段间情绪的变化与起伏
欣赏并思考
1.歌曲出现了哪些我们熟悉的典型节奏? 2.歌曲描写的是什么地方?
欣赏并思考
1.歌曲出现了哪些我们熟悉的典型节奏? 2.歌曲描写的是什么地方?
欣赏并思考
1.歌曲出现了哪些我们熟悉的典型节奏? 2.歌曲描写的是什么地方?
《东方之珠)》
1 词曲作者 台湾著名音乐人、作曲家罗大佑
欣赏并感受
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七子之歌》——澳门
1 创作背景 1925年我国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创作
填词演唱
思考:这段旋律由几乐句构成?
填词演唱
思考:这段旋律由几乐句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有着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眼睛。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 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黄土高原是我的胸脯, 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血液, 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
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我是中国人—— 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 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 我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 我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 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 咽着我的脂膏; 拟人、比喻 把帝国主义侵略者比作“海狮”,描绘了这些侵
略者霸占香港,贪婪地、敲骨吸髓地掠夺的“狞恶”
嘴脸,哭诉“儿子”的苦难。
理解: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直抒胸臆 这句话直接抒情,强烈抒发了香港期盼回归祖国 母亲怀抱的情感,把全诗感情推向了高潮,同时也表
2.二画:画出文中一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说一说表 达效果。 示例: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此句运用 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祖国比作母亲,通过母子之情来 增强这种表达效果,进而表达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
和唤醒民众、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期盼。
3.三思: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首诗的 最后一句的? 两首诗的最后一句是相同的。这句话直接抒情, 强烈抒发了期盼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情感,把全诗 感情推向了高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唤醒民众、勿 忘国耻、企盼收复失地、振兴中华的心声。
达了诗人唤醒民众,勿忘国耻,企盼收复失地,振兴
中华的心声。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 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
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这两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 《澳门》写了澳门对祖国母亲梦寐不忘,渴望回归 祖国母亲的怀抱;《香港》写了香港呼唤母亲,渴望回 到母亲的怀抱。这两首诗抒发了闻一多强烈的爱国情感,
相关资料
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远涉重洋, 到美国留学。独居异域他乡,闻一多 深深地眷恋祖国和家乡。在西方社会 中,他体会到种族歧视的屈辱,这激
起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1925年3月,闻一多写下了
组诗《七子之歌》。《七子之歌》共七首,除本课二首 外,其他五首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 《旅顺,大连》。
核心问题:
这两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思考《澳门》中为什么说“妈港”不是“我”的 “真名姓”。 2.二画:画出文中一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说一说表达效果。 3.三思: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首诗的最后一句的?
品析: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qì
泣
书写指导
“立”书写不宜过扁, 末横长而托上。
我会认
ào
mèi
háo
澳
寐 号
易读错字
zhī
háo
lǔ
脂肪
号啕
掳去
多音字
号
háo(号啕) hào(小号 号码)
yàn(咽气) 咽 yān(咽喉) yè (哽咽)
理解词语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或带子。借指婴儿时期。
掳去:抢劫人和财物。 梦寐:睡梦。
凤阙:指皇宫。
险要:指地势险峻而又重要。 狞恶:凶恶。 号啕:形容大声哭。 乳名:小名,奶名。
脂膏:动植物所含的油脂,也借指人民辛勤劳动所得的财富。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中的
“梦寐不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梦寐不忘”的意思是在睡梦中都不会
忘记,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眷恋之情。
《七子之歌(二首)》抒发了闻一多强烈的 爱国情感,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尊感,表达了 被占领土的广大民众渴望回归的迫切愿望,抒 发了他们思乡念亲的感情。
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尊感,表达了被占领土的广大民众
渴望回归的迫切愿望,抒发了他们思乡念亲的感情。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思考《澳门》中为什么说“妈港”不 是“我”的“真名姓”。
《澳门》一诗中,因为“妈港”是侵略者给澳门
起的名字,代表着澳门屈辱历史的开始,每一个土生 土长的澳门人乃至全中国人都不喜欢这个名字,所以 说“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会写
hún
魂
书写指导
左小右大。注意右部的 第六笔“丿”要舒展。
rǔ
乳
书写指导
左部笔画紧凑,“子” 横变提。
fèng
凤
书写指导
“又”捺收缩为长点。
yàn
咽
书写指导
“口”小而偏上,“因” 外框饱满。
zhī
脂
书写指导
左部“月”窄长;右部 “日”略扁。
ɡāo
膏
书写指导
两个“口”写得扁些, “冖”写得宽些。
反问句
开头用反问句表达强烈的语气。“妈港”这 个名字,代表着屈辱历史的开始,所以说它不是
“真名姓”。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照应
与开头照应,不承认“妈港”是自己的真名姓,
而只承认母亲起的乳名“澳门”,反映了“儿”的深
深的归属感。在母亲面前,“儿”还是请求母亲“叫 儿的乳名”,这是满怀深情的呼唤和乞求,表达了 “儿”迫切地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愿望。
27 七子之歌(二首)
助读资料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 “号”“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走近作者
闻一多(1899-1946):中国现代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 诗人,学者。 主要作品:《七子之歌》《死水》 《红烛》等。
课文结构
七 子 之 ( 二 首 )
魂系祖国 澳门 梦寐不旨 《七子之歌(二首)》抒发了闻一多强烈的爱国
情感,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尊感,表达了被占领土的
广大民众渴望回归的迫切愿望,抒发了他们思乡念亲 的感情。
推荐阅读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王怀让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棕色的眼睛之中,
27 七子之歌(二首)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 “儿女”离开母亲“太久”、渴望回归祖国母亲的情
感。(重点)
2.搜集相关资料,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意。(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