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复习提纲教学文稿
创新思维训练教学大纲
创新思维训练教学大纲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当代人才必备的素质。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我们推出了一门名为“创新思维训练”的课程。
本教学大纲旨在指导教师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会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3、创新思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4、创新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方法;2、实践教学:设计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能力;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创新思维经验和心得,促进互相学习;4、个别辅导:针对学生在创新思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2、期末成绩:通过期末测试或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创新思维理论和实践的掌握程度;3、教学效果反馈:定期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1、教材:选用适合创新思维训练的教材或参考书籍;2、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3、案例库:收集各个领域的创新思维案例,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4、网络资源:提供一些与创新能力相关的网站或在线课程,让学生自行学习。
七、结语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帮助他们提高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学会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创新思维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程。
本课程将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创新思维》课程大纲
《创新思维》课程⼤纲
一、 什么是创新思维
二、 为什么要学习创新思维
1.苏秦如何⽤创新思维合纵六国
2.邓⼩平如何⽤创新思维收复⾹港澳⻔
3.1984年奥运会如何⽤创新思维获得盈利
4.稻盛和夫如何⽤创新思维创造阿⽶巴模式
5.华为如何⽤创新思维打造平台加会伙⼈
三、 定势思维是创新的最⼤障碍
1.什么是定式思维
2.定势思维游戏训练
3.定式思维案例解析
4.定式思维的特点
四、 创新思维的特点
1.⾃我超越
2.⾃我否定
3.⼤胆假设
五、 典型的创新思维⽅式
1.发散思维
2.逆向思维
3.辨证思维
六、 ⽑泽东的领袖思维
1.打破常规(不受思维定势局限)
2.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灵活机动(因时因地制宜)
七、 我们如何转变思维适应时代
1.由防御思维变为进攻思维
2.由被动思维变成主动思维
3.由保守思维变成开放式思维
⼋,我们如何转换⾓⾊
八、 我们如何转变思维适应时代
1.由执⾏⾓⾊变为运营⾓
2.由甲⽅⾓⾊变为⼄⽅⾓⾊
3.由汗涝保收变为优胜劣汰
九,我们如何转换能⼒
九、 我们如何转变思维适应时代
1.由管理能⼒向营销能⼒转换
2.由指挥团队向带领团队转换
3.由等待客户向主动服务转换
十、 如何⽤创新思维达成⺫标
十一、 ⺫标的⼋⼤特点
十二、 如何分解⺫标
十三、 快速完成⺫标的九⼤步骤 十四、 创新思维的应⽤
1.管理创新的应⽤
2.沟通创新的应⽤
十五、 创新思维的游戏训练。
创新思维复习提纲.docx
《创新思维》复习提纲—*.仓U新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创新一词,他将创新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
他认为创新包描5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产品;2)引入一种新的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获得原材料或半成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行-•种新的组织形式。
创新貝有5个特性:1)新颖性:2)具有价值;3)相对优越性;4)一致性: 人们认为某项创新同现行的价值观念,以往的经验以及潜在的采用者的需耍相适应的程度;5)复杂性:人们认为某项创新理解和使用起来相对困难的程度;6)可试验性;7)可观察性。
创新的形式主要有7种:1)思维创新;2)产品(服务)创新;3)技术创新;4)组织和机制创新;5)管理创新;6)营销创新;7)企业文化创新。
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克服惯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击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岀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即建立新理论,提出新设想和新方法。
创新思维具有9个基本特征:1)突破性:思维不再局限于原有的框架而建立了崭新的信息通道,对事物形成了全新的认识;2)新颖性:思维成果新颖独特;3)多向性:从多角度考虑问题,思维的触角向各个方向伸展,从尽可能多的方法屮择优选用,发现别人没有采用过的新角度。
从思维方向考察,创新思维可分为发散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收敛思维;4)深刻性:人们对事物或现象能透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木质。
5)独立性:主体具有自主性,在思考和行动时能够自由的做出决定。
6)意外性: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始料未及。
7)敏捷性:在短时间内迅速调动思维的能力,能够当机立断、迅速、正确的解决问题。
8)风险性: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思维物化过程的风险性。
9)非逻辑性:未经进一步分析、没有清晰的步骤而对事物领悟、理解或给岀答案的思维。
创新思维4个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验证阶段。
创新思维学培训讲义
创新思维学培训讲义第一部分:创新思维的概念及重要性一、创新思维的概念创新思维是指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方法,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创造出新的价值和成果。
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力,可以通过培训和训练来提高。
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1. 提高竞争力: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只有具备创新思维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解决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3. 增强创业精神:创新思维可以激发创业精神,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和成长。
第二部分: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一、开放思维1. 多元化视角: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避免片面的看问题。
2. 学会倾听:倾听他人的想法和建议,开放心态,接受不同的见解。
3. 跨界学习:积极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二、勇于尝试1. 接受失败: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勇于尝试,敢于失败。
2. 实践实验:尝试新的方法和方案,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探索未知:勇敢面对未知的领域和问题,挑战自己的极限。
三、持续学习1. 不断追求:永远保持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追求,不断学习、积累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2. 跨界学习:积极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3. 反思总结:学会总结反思,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不断优化自己的行为和方法。
第三部分:创新思维的实践方法一、创新思维的实践方法1. 设定目标: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愿景,树立创新思维的信念和决心。
2. 创造环境: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构建一个鼓励创新的氛围和平台。
3. 团队协作:团队合作是创新的关键,鼓励团队成员共同思考和探索。
二、创新思维的应用场景1. 产品创新:在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中,倡导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设计理念,创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2. 服务创新: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创新,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服务。
3. 市场营销创新:在营销策略和手段上进行创新,拓展新的市场渠道和营销模式。
创新思维教学大纲(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河北职业技术学院文法系《创新思维》教学大纲文法系传播学教研室张书颖第一部分:撰写说明1、本大纲适用的对象为高职专科文、法、传播类及相关专业学生;2、本大纲是基于课时为60课时新大纲;51课时的参照执行。
3、本大纲基于高职的教学理念“够用为度”和课时的局限,试图作一种尝试,尚需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完善;4、本大纲为照顾创新思维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时间闲置不能涉及到的内容也涵括在内,特此说明。
第二部分:教学进度表第三部分:教学大纲主体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开发第一章绪论———走进创新的新时代一、基本内容:本章主要讲授创新作为一门学科的现时代意义、创新的含义、创新思维的含义、创新思维的特征、学创新方法。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开发的真正含义、特征,建立与创新相适应的新观念;2、明确学习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开发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开发意义。
2、难点:建立与创新相适应的新观念,抛弃传统的旧观念。
四、课时分配:6五、纲要:一、提升创新能力是时代的呼唤(一)创新是党的十六大的伟大号召1、江泽民在十六大的报告中的第二部分用了25分钟时间全面阐述了创新的意义。
2、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青春的源泉;3、十六大以后,全国掀起了创新的热潮。
(二)创新是21世纪知识经济的伟大呼唤1、知识经济的含义特指人类历史上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以知识创新为主要动力,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劳动者,以知识产权为主要资产,以电脑信息网络和知识库为主要工具,以知识产业为主要产业,以知识的创造、传播、交流、学习、应用为主要生产流程,具有全球化、名牌化、加速化等特征的社会经济形态。
2、知识经济是大特征(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科技发展史、经济发展形态考察)(1)主要动力创新化;(2)天人关系和谐化;(3)发展模式持续化;(4)产业结构知识化;(5)生产力结构科学化;(6)生产关系文明化;(7)经济竞争全球化;(8)产品趋势品牌化;(9)生产方式进步化;(10)变化节奏加速化;知识经济的十大特点是21世纪知识经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难点、新热点,也是新机遇、新挑战、新的生长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
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教案
创新思维方法与训练教案第一章:创新思维概述1.1 创新思维的定义与特点解释创新思维的概念分析创新思维的主要特点探讨创新思维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1.2 创新思维的类型与方法介绍常见的创新思维类型,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讲解创新思维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等1.3 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探讨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如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观察力等介绍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如创新思维训练游戏、思维挑战等第二章:头脑风暴法2.1 头脑风暴法的原理与步骤解释头脑风暴法的概念与原理阐述头脑风暴法的操作步骤,如放松身心、自由思考等2.2 头脑风暴法的应用与技巧探讨头脑风暴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产品开发、问题解决等讲解头脑风暴法的技巧,如关键词法、逆向思维法等2.3 头脑风暴法的训练与实践设计头脑风暴法的训练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技巧提供头脑风暴法的实践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到实际情境中第三章:思维导图法3.1 思维导图法的概念与结构解释思维导图法的定义与特点阐述思维导图法的结构与组成,如中心主题、分支等3.2 思维导图法的应用与技巧探讨思维导图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学习、工作计划等讲解思维导图法的技巧,如关键词选择、颜色使用等3.3 思维导图法的训练与实践设计思维导图法的训练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技巧提供思维导图法的实践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到实际情境中第四章:六顶思考帽法4.1 六顶思考帽法的原理与步骤解释六顶思考帽法的概念与原理阐述六顶思考帽法的操作步骤,如白帽思考、红帽思考等4.2 六顶思考帽法的应用与技巧探讨六顶思考帽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团队讨论、决策制定等讲解六顶思考帽法的技巧,如合理分配时间、避免评判等4.3 六顶思考帽法的训练与实践设计六顶思考帽法的训练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技巧提供六顶思考帽法的实践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到实际情境中第五章:创新思维训练游戏5.1 创新思维训练游戏的作用与类型解释创新思维训练游戏的概念与作用介绍常见的创新思维训练游戏类型,如头脑风暴游戏、创意卡片游戏等5.2 创新思维训练游戏的设计与实施讲解创新思维训练游戏的设计原则与方法阐述创新思维训练游戏的实施步骤与技巧5.3 创新思维训练游戏的案例分析提供创新思维训练游戏的案例,分析其目标、过程与效果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学习与借鉴,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第六章: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6.1 创新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探讨创新思维如何帮助解决问题分析创新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关键作用6.2 常见问题解决策略与创新思维介绍常见的问题解决策略,如分析法、逆向思维法等探讨如何将创新思维融入到问题解决过程中6.3 创新思维问题解决实践案例提供创新思维问题解决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创新思维应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第七章:创新思维与创意发想7.1 创意发想的重要性与挑战解释创意发想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分析创意发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7.2 创新思维在创意发想中的应用探讨创新思维如何帮助产生创意讲解创新思维在创意发想过程中的关键作用7.3 创意发想的实践方法与技巧介绍创意发想的实践方法,如思维跳跃、跨界合作等讲解创意发想的技巧,如保持好奇心、拓展知识面等第八章: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8.1 创新思维在团队协作中的作用探讨创新思维如何促进团队协作分析创新思维在团队协作中的关键作用8.2 团队协作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激发讲解如何培养与激发团队中的创新思维探讨创新思维在团队协作中的实践应用8.3 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实践案例提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创新思维应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第九章:创新思维与项目管理9.1 创新思维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创新思维如何帮助管理项目分析创新思维在项目管理中的关键作用9.2 创新思维项目管理实践方法与技巧介绍创新思维项目管理实践方法,如敏捷开发、设计思维等讲解创新思维项目管理技巧,如合理规划、动态调整等9.3 创新思维项目管理实践案例提供创新思维项目管理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创新思维应用,提高项目管理能力第十章:创新思维与终身学习10.1 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与创新思维解释终身学习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分析创新思维在终身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10.2 培养创新思维的终身学习习惯讲解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终身学习习惯探讨创新思维在终身学习中的实践应用10.3 创新思维终身学习实践案例提供创新思维终身学习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创新思维应用,提高终身学习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创新思维概述:重点关注创新思维的定义与特点,理解创新思维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创新思维 课程教学大纲
创新思维课程教学大纲创新思维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创新思维”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推动科技发展,优化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1、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并运用创新思维进行问题解决,包括观察、想象、实验、推理等技能。
3、在实际问题和项目中,能够运用创新思维提出独特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在各领域发挥创新潜力。
三、教学内容1、创新思维的基本原理:讲解创新思维的定义、特征和重要性。
2、创新思维的基础技能:观察、想象、实验、推理等。
3、创新思维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和项目,让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4、创新思维的发展:介绍创新思维在科技、商业、艺术等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1、讲解式教学:通过讲解创新思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创新思维的应用和效果。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4、项目实践:设计实际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创新思维进行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估方式1、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包括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
2、项目成果:评价学生实际项目的完成度和创新性。
3、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创新思维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六、课程安排本课程共36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创新思维的基本原理(8课时):包括创新思维的定义、特征和重要性,以及创新思维的基本技能介绍。
2、创新思维的基础技能(12课时):分别讲解观察、想象、实验、推理等技能的定义、方法和实际应用。
3、创新思维的应用(8课时):通过分析案例和实际项目,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在各领域的应用,并实践如何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4、创新思维的发展(4课时):介绍创新思维在科技、商业、艺术等领域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力。
提高创新思维(教案)
提高创新思维(教案)教案:提高创新思维教学目标:1. 理解创新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提高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1. 主题导入:通过引用相关名人名言或故事,引起学生对创新思维的兴趣。
2. 提出问题:提问学生创新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Step 2: 理解创新思维1. 向学生解释创新思维的概念和定义。
可以引用一些著名企业或创业者的案例来说明创新思维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 给出创新思维的特点和特征,并举例说明。
Step 3: 提高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1. 鼓励学生思考不同角度的问题,并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2. 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维或跨领域思维来解决问题。
3.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反向思维或逆向思维。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挑战传统思维的能力。
Step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1.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的能力,鼓励他们发散思维。
2. 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和创意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鼓励合作和分享创新思维。
4. 提供具体的案例和实践任务,帮助学生应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Step 5: 总结和评价1. 让学生总结和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关于提高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在本节课中应用创新思维所取得的成果。
3.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Step 6: 拓展阅读和延伸活动1. 告知学生相关的书籍、网站或资源,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提高创新思维。
2. 安排相关的拓展活动,例如参观创业公司或创新展览。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创新思维,例如解决问题或提出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和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创新思维的兴趣,并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创新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
在提高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方面,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如引导思考、组织小组活动和实践任务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创新思维复习提纲
《创新思维》复习提纲一.创新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创新一词,他将创新定义为“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
他认为创新包括5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产品;2)引入一种新的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创新具有5个特性:1)新颖性:2)具有价值;3)相对优越性;4)一致性:人们认为某项创新同现行的价值观念,以往的经验以及潜在的采用者的需要相适应的程度;5)复杂性:人们认为某项创新理解和使用起来相对困难的程度;6)可试验性;7)可观察性。
创新的形式主要有7种:1)思维创新;2)产品(服务)创新;3)技术创新;4)组织和机制创新;5)管理创新;6)营销创新;7)企业文化创新。
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克服惯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即建立新理论,提出新设想和新方法。
创新思维具有9个基本特征:1)突破性:思维不再局限于原有的框架而建立了崭新的信息通道,对事物形成了全新的认识;2)新颖性:思维成果新颖独特;3)多向性:从多角度考虑问题,思维的触角向各个方向伸展,从尽可能多的方法中择优选用,发现别人没有采用过的新角度。
从思维方向考察,创新思维可分为发散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收敛思维;4)深刻性:人们对事物或现象能透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5)独立性:主体具有自主性,在思考和行动时能够自由的做出决定。
6)意外性: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始料未及。
7)敏捷性:在短时间内迅速调动思维的能力,能够当机立断、迅速、正确的解决问题。
8)风险性: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思维物化过程的风险性。
9)非逻辑性:未经进一步分析、没有清晰的步骤而对事物领悟、理解或给出答案的思维。
创新思维4个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验证阶段。
创新思维教案
创新思维教案一、引言:创新思维是指人们独立、灵活、独创地运用知识、经验和想象力,从而产生新颖、有价值的创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创新思维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创新思维的概念及重要性;2.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3. 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1. 初步了解创新思维:a) 向学生介绍创新思维的概念和重要性;b) 展示创新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理解创新思维的意义。
2. 创新思维训练活动:a) 游戏:创意接龙-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一个词语开始,依次进行联想并提出新的词语,直至无法继续为止。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和有趣的词语。
b) 问题解决:-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提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c) 设计活动:-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并用图纸和文字介绍该设计的特点和功能。
d) 观察与发现:- 给学生展示一幅图片,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并尽可能多地提出与这幅图片相关的问题。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拓展思维的问题。
e) 队伍竞赛:-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以最快时间完成一项任务。
任务可以是解决一个难题、设计一个机器人等,要求学生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估:利用课堂提问、小组合作活动和个人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估:1. 在课堂提问中,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了解他们对创新思维的理解程度;2. 在小组合作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情况,评估其团队协作能力;3. 布置个人作业,要求学生提交一个关于创新思维的短篇文章或绘制一个创新思维的思维导图。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与创新竞赛,提高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2.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项目的实践,例如创业、科研等;3. 鼓励学生参观科技创新类展览和科技企业,开拓视野,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创造性。
创新思维训练教学大纲
创新思维训练教学大纲创新思维训练教学大纲一、前言创新思维训练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课程。
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实践应用等方式,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挑战。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3、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定义、特点、作用等基本概念,明确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创新思维的基本要素:介绍创新思维的基本要素,包括好奇心、想象力、观察力、分析力、勇气等,引导学生理解并培养这些能力。
3、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教授学生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与技巧,如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逆向思考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这些方法。
4、创新思维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教授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让学生在团队中发挥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团队效率。
四、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将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与技巧。
2、互动教学:采用互动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提出新观点等,进行评估。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报告等,以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创新思维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适合学生阅读的创新思维相关教材或参考书籍。
2、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展示创新思维的相关案例、工具和方法等。
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的重要性教学提纲
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的重要性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终身读书成了我的习惯,一次偶得,看了一篇文章,文章讲烈日下,一群饥渴的鳄鱼陷身于水源快要断绝的池塘中。
面对这种情形,只有一只小鳄鱼起身离开了池塘,它尝试着去寻找新的生存的绿洲。
塘中之水愈来愈少,最强壮的鳄鱼开始不断地吞噬身边的同类,苟且幸存的鳄鱼看来是难逃被吞食的命运,然而却不见有鳄鱼离开。
池塘似乎完全干涸了,惟一的大鳄鱼也耐不住饥渴而死去了。
然而,那只勇敢的小鳄鱼呢,它经过多天的跋涉,幸运的它竟然没死在半途中,而是在干旱的大地上,找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
这是我读的一篇短文的大致内容。
读后,我获得了不小的启示。
试想,如若不是小鳄鱼勇于尝试,寻求另一条生路,那它也难逃丧生池塘的厄运;而其它的鳄鱼,如果它们不安于现状,勇于尝试,那么它们又怎会落得身死干塘的可悲结局!由此可见,勇于尝试的创新精神多么重要!在教学中何尝不是这个道理。
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应勇于创新,才能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不会有自己的天地。
在这教育理念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对于创新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便要求处于这一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否则,就必定会被飞驰的时代所抛弃。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充实自己,为将来的创新奠定海量的知识基础,同时也不忘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们完成创造活动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教育任务.传统的思维模式以求同思维为主,从众心理,群动行为,标准答案都是这种思维模式的表现。
这种思维模式心理学上称之为集中思维。
集中思维固然有它的优点,但不能不看到它抑制人们创造性的一面。
而创新又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与集中思维相对的思维模式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活动极为复杂,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常常是多种形式互相重叠交错在一起的。
创新思维课程教学大纲
创新思维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际案例和练习帮助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学习创新思维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新问题和挑战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分析和评估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介绍创新的成功案例和实践经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思考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创新思维的基本原理:介绍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思维模式的转变、开放性思维、多元化思维等。
2. 创新方法和工具:介绍一些常用的创新方法和工具,如头脑风暴、SWOT分析、故事板等,帮助学生掌握创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
3. 创新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创新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创新的重要性和影响,同时从中学习创新的方法和策略。
4. 创新实践项目:在课程中安排一些创新实践项目,供学生实践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设计新产品、提出新的市场策略等。
5. 创新评估与反思: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创新作品进行评估,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反思和提升。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创新思维的基本原理、创新方法和工具,以及创新案例分析等内容。
2. 小组讨论: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项目:安排学生进行创新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实践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完整word版)创新思维训练教学大纲
《创新思维训练》教学大纲( 执笔人: 徐芹教研室主任: 戴宗群)第一部分大纲说明[1]课程编号:062008[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4]先修课程:----[5]后续课程:----[6]总学时:56学时(含训练24学时)[7]总学分:3学分第二部分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创新素质的培养对个体的人来讲,就是将自身蕴涵的巨大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解决问题,良好的创新素质可以更好地解决自身面对环境中的困难和矛盾,也更可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又是用一些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这里,在经贸系开设创新思维训练课程,除了上述共有的目标,还有针对性的目的,即培养出在自己专业领域勇于突破、勇于创新的人才。
二、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创新思维训练课程为必修课,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应能够让学生具有下列基本能力:(1)强烈的创新意识能力。
学习创新思维训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创新素质是每个人可以拥有并应该拥有的一种素质,鼓励学生在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新的方法、新的角度,力求其形成习惯。
(2)各种思维能力的灵活运用能力。
通过不断的课堂训练,使学生,灵活运用自己大脑的各种思维能力,以达到解决问题。
(3)创新的技术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创新活动,除了要具备思维能力的灵活运用,还要掌握一些创新的技术性方法,利于处理问题。
(4)掌握流行的商业思考思路方法。
例如水平思考法。
2、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1)教学方式本课程突出训练,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次进行课堂训练;配以多媒体演示教学。
2)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闭卷笔试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训练环节。
理论总成绩(100%)=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无期中考试)3、学时安排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第一章大学生创新思维概述1、要求:了解创新及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掌握创新思维的意义2、内容:1.1什么是创新1.2 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意义)1.3 创新的故事3、重点:创新的意义4、作业:P226-P227 T3,T4第二章思维柔软性的训练1、要求:了解什么是思维的“柔软性”;掌握运用思维柔软性解决问题。
02 巧思妙想 多谋善断——创新思维与方法 课纲
巧思妙想多谋善断——创新思维与方法【课程背景】当今社会是一个万众创新的时代。
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必杀器,如果说,在过去创新能力是一种珍贵而稀缺的能力,那么,在未来创新能力将是一种生存发展的必备能力。
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
提升创新力,就必须掌握并会灵活运用创新思维和方法。
本课程将学习到五种创新思维及其中创新方法,以帮助企业组织提升创新能力。
【课程对象】各级管理者及全体员工【课程目标】1、提升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2、应用“发散思维”、“框架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灵感思维”、“聚合思维”等创新思维,用多种思维思考,寻找更多可能性和创新方案;3、掌握“列举法”、“组合法”、“设问法”“逆向工程法”、“脑力激荡法”等创新方法,可应用于创意设计、产品研发、管理创新等领域,提升创新效率;4、培养企业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特色】1、实用:不仅强调理论,更强调方法,每个模块的内容都与实践紧密关联;2、有趣:案例、视频、角色扮演等丰富的教学手段,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3、实效:强调现场演练,在行动中感悟有效管理,强化课后的实际操作指导。
【课程形式】讲授、演练、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视频、角色扮演、团队竞赛等【课时】12课时/2天【课程大纲】目录第一部分:创新思维及训练第二部分:创新方法及训练导入:创新无处不在,人人皆可创新。
第一部分:创新思维方法及训练一、创新思维与训练(一)发散思维——突破思维的象限案例故事:《一个现象带来N多种问题的秘密……》1、发散思维的认知2、多维发散思考法(1)扩阔四问多维度寻找代替方案的可能性(2)扩阔四问四个步骤第一步:明确目标第二步:穷尽方案第三步:提炼方案第四步:实施执行(二)框架思维——搭建思维的系统案例故事:《救援物资过山洞》1、框架思维的认知2、框架思维思考四个步骤第一步:明确目标第二步:探索方案第三步:构建框架第四步:系统完善(三)联想思维——架起思维的桥梁案例故事:《波斯猫若得祸》1、联想思维的认知2、随机联想思考四个步骤第一步:确定目标第二步:随机输入第四步:生成创意(四)逆向思维——倒转思维的方向案例故事《租房的夫妇》1、逆向思维的认知(1)缺点逆向(2)反转逆向(3)换位逆向(4)功能逆向2、逆向思维三步骤从意识到打破,不破不立。
创新思维与技法教学大纲
“创新思维与技法”教学大纲1、创新能力定义与等级1.1定义本《大纲》依据有关规定将创新能力界定为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或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
1.2等级本《大纲》暂定为三个等级:即初级、中级、高级。
每级内容包括单元、要素、能力要求和相关知识四个方面的内容。
三个等级划分的依据是:初级创新能力表现为在他人知道或启发下,能够进行创新活动;中级创新能力表现为能够独立进行创新活动;高级创新能力表现为不仅能够进行独创和首创性的创新活动,而且能够组织、指导他人进行创新活动。
1.3特征敏锐性、批判性、开拓性、新颖性、独特性。
2、培训与鉴定要求2.1基本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2培训要求2.2.1培训期限全日制学校根据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与9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与120标准学时。
2.2.2培训教师具有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按“创新能力”要求,经过系统培训,取得培训证书的人员。
2.2.3培训场所与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具有相关的教学用具和设备。
2.3鉴定要求2.3.1适用对象希望提高创新能力的人员2.3.2申报条件2.3.2.1初级经创新能力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业证书。
2.3.2.2中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1)取得创新能力初级证书,并经创新能力中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业证书。
(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2.3.2.3高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1)取得创新能力中级证书,并经创新能力高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业证书。
(2)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3)获得国家专利证书或取得省部级以上各类成果奖者。
2.3.3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应用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取闭卷笔试方式,实行百分制,成绩达到60分以上者为合格。
应用能力考核采取书面考试和案例模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百分制,成绩达到60分以上者为合格。
创新思维方法教案(全文)
类比思维
定义
类比思维是一种将不同事物进行比较、类比 的思维方式。
作用
有助于理解复杂的概念和问题,找到新的解 决方案和思路。
特点
具有相似性、相关性,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 内在联系。
示例
在解决问题时,尝试将问题与类似的问题进 行比较,寻找相似之处和解决方案。
CHAPTER 03
创新思维方法与技巧
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的注意事项
01
鼓励参与者自由发表观 点,不要过分追求答案 的正确性。
02
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 不要局限于传统思维模 式。
03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 引导和启发,不要直接 给出答案。
04
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 对创新思维的应用和推 广,不要仅仅停留在训 练层面。
CHAPTER 05
创新思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和本质。
示例
在解决问题时,逐步缩 小问题的范围,找到最 关键的因素和解决方案
。
联想思维
定义
联想思维是一种通过联想、想 象将不同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
方式。
特点
具有跳跃性、灵活性,能够激 发创意和灵感。
作用
有助于发现新的联系和解决方 案,促进创新和创造。
示例
在解决问题时,尝试将不同领 域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寻
科技领域的应用
推动科技进步
创新思维在科技领域的应 用,能够激发新的科技想 法和解决方案,推动科技 进步。
促进创新产品研发
通过创新思维,科技人员 能够研发出更具创新性和 实用性的产品,满足人们 的需求。
提升科技竞争力
创新思维有助于提升科技 领域的竞争力,使国家在 科技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教育领域的应用
创新思维复习提纲教学文稿
创新思维复习提纲教学文稿创新思维复习提纲(2010、7)第一章创新基础知识一、创造的理论基础1、创造的定义:个体或群体根据一定的目标,运用一切已知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成果的认识和行为的活动。
2、将创造的层次依次由外向内逐层递进,表现在“成物”(外在的,静态方面的创造性结果)“成思”(内外结合,动态方面的创造过程)“成己”(内在的,本质的)3、创造的实质:创造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最基本的生产实践;创造必须提供富有创新性的成果;创新是创造者聪明才智高度发挥的行为。
4、最早研究创造问题的文献是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学者帕普斯的《解题术》。
5、创造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历史舞台的是1936年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
6、194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韦开教授提出“形态分析法”。
7、1942年,戈登发明“统摄法”。
8、1944年,日本东京大学市川龟久弥教授提出了“等价变换法”。
9、1954年,奥斯本创建“创造教育基金会”(CEF),发起每年召开一次的世界性大会,CEF 定期出版创造学专业刊物“创造性行为”。
10、1957年,美国陆军发明了“5W2H”法。
11、1979年,苏联学者T·C·阿利特舒列尔创立了“物场分析理论与方法”。
12、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相互关系:发现是产生发明的重要源泉;发明对发现有积极的反作用;技术革新是技术发明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
13、创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追踪研究法、实验研究法。
14、创造学定义:“活动观”“能力观”是以创造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创造的特点、机理、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15、创造学的研究对象:①四项基本要素②创造过程③创造原理④创造力⑤创造教育⑥创造评价16、创造技法的概念: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展创造活动普遍适用的,程序化、规范化的方法与技法。
17、思维的定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思维复习提纲(2010、7)第一章创新基础知识一、创造的理论基础1、创造的定义:个体或群体根据一定的目标,运用一切已知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成果的认识和行为的活动。
2、将创造的层次依次由外向内逐层递进,表现在“成物”(外在的,静态方面的创造性结果)“成思”(内外结合,动态方面的创造过程)“成己”(内在的,本质的)3、创造的实质:创造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最基本的生产实践;创造必须提供富有创新性的成果;创新是创造者聪明才智高度发挥的行为。
4、最早研究创造问题的文献是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学者帕普斯的《解题术》。
5、创造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历史舞台的是1936年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
6、194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韦开教授提出“形态分析法”。
7、1942年,戈登发明“统摄法”。
8、1944年,日本东京大学市川龟久弥教授提出了“等价变换法”。
9、1954年,奥斯本创建“创造教育基金会”(CEF),发起每年召开一次的世界性大会,CEF 定期出版创造学专业刊物“创造性行为”。
10、1957年,美国陆军发明了“5W2H”法。
11、1979年,苏联学者T·C·阿利特舒列尔创立了“物场分析理论与方法”。
12、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相互关系:发现是产生发明的重要源泉;发明对发现有积极的反作用;技术革新是技术发明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
13、创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追踪研究法、实验研究法。
14、创造学定义:“活动观”“能力观”是以创造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创造的特点、机理、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15、创造学的研究对象:①四项基本要素②创造过程③创造原理④创造力⑤创造教育⑥创造评价16、创造技法的概念: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展创造活动普遍适用的,程序化、规范化的方法与技法。
17、思维的定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的过程。
通常把这一过程的产物即理性认识叫做思维。
18、思维的构成:表象、概念、语言19、左脑:逻辑性、条理性思维右脑:形象思维20、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①敏感性:敏锐感和客观世界变化②独特性③流畅性④灵活性⑤精确性⑥变通性21、创造五层次——创造心理学家泰勒:表露式的创造;技术性的创造;发明式的创造;革新式的创造;突现式的创造22、创造力汇合理论——吉尔福特4P模型23、创造活动的四种基本要素:创造主体、创造对象、创造手段、创造环境①创造主体是指创造者,是创造学研究的基点。
第一阶段是提出问题阶段,第二阶段是准备求解问题阶段,第三阶段是产生新设想阶段,第四阶段是验证新设想阶段,第五阶段是成果阶段。
24、创造手段是创造活动的硬手段(仪器、设备、材料、经费)和软手段(形成创意和方案的科学思考方法)。
美国著名发明家赫威发明缝纫机。
25、创造环境:创造主体总是在一定的客观背景下表现自己的创造行为,并受到某种背景的影响,这种背景就是创造环境。
创造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创造主体所处的社会价值观、社会制度、国家政策、社会风气等;微观环境是指创造主体从事具体创造时直接感受到的社会、文化和经济。
创造环境具有双重性。
二、思维定势1、权威定式:2、书本定式3、从众定式4、经验定式5、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怪诞、幼稚、懒惰、外行第二章创新思维原理三、联想1、联想的定义:是所感知或所思的事物、概念或现象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有关的事物、概念或现象的思维方式。
2、联想的创造功能是以它的引导作用为基础的,引导作用可以把任何两个概念词语经过一定的步骤而建立起联系关系。
3、19世纪形成了“联想学派”代表人物:英国的穆斯4、如何提高联想能力:培养联想兴趣、形成联想习惯、树立联想意识、积累联想知识、搜集联想资料、拓宽联想视野、进行联想训练、掌握联想方法、分析联想结果、打破联想禁区。
5、联想方法的分类:强制联想和自由联想6、相似联想:①相似联想就是指由一个事物或现象的刺激想起与它相似(有相同点和共同点)就是在②相似联想的特点:相似联想的起点多;相似联系是要创造与原有事物有相同点或共同点的新事物。
③相似联想的方法:原理相似、现象相似、方法相似、功能相似7、对称联想:对称联想就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之间在时间、空间或各种属性上对称或彼此相反的情况进行联想,以获得对事物或现象的某种新的认识或引发新的设想的思维方法。
8、相关联想:相关联想是指利用事物或现象之间存在的某种相关关系进行的联想。
9、仿生联想:仿生联想是仿生创造的基础,是指由生物体的生理机能和结构特性,进行联想创造,实现生物系统人工化的创造方法。
10、强行联想:强行联想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于产品设计、广告策划、营销策略、艺术创作等诸多领域。
11、置换联想四、想象1、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和方法,属于特殊的心理现象。
想象是人在头脑中塑造过去未接触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来才有可能实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方式。
2、歌德说:“有想象力而没有鉴别力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
”3、形象化想象4、组合想象5、纯化想象6、取代想象7、预示想象8、引导想象五、灵感1、灵感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脑海里突然闪现某种新思想、新主意,突然找到过去长期毫无所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法子,突然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顿悟到事物本质的思维现象。
2、灵感的基本特征:突发性、瞬间性、情感性、模糊粗糙性、难以重现性、普遍性3、自发灵感4、诱发灵感:清晨卧床、沐浴、听乐曲演奏、散步、上厕所、理发、阅读书籍报刊、喝酒5、触发灵感6、逼发灵感7、怎样激发和利用灵感:要有进行创新思考的课题;要有必要的有关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要对问题做较长时间的反复思考;要有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紧张思考后要进入身心轻松的状态;要有及时抓住灵感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要习惯于经常运用各种创新思考的方法。
六、直觉1、直觉是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中运用有限的经验知识直接组合问题结论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是不通过逻辑推理而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直接洞察。
2、直觉的特点:综合性和突发性3、直觉具有预感功能能和抉择功能。
4、直觉往往又是创意的源泉。
七、创造性思维的发散与收敛(集中思维)1、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从同一来源的材料出发,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产生出为数众多且方向各异的输出信息,以便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答案、设想或解决方法的思维模式,也称扩散求异思维。
2、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机构”模型,第一维是指智力的内容,第二维是指智力的操作(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思维),第三维是指智力的产物。
3、发散思维的特点:广泛性、变通性和全新性。
广泛性是发散思维方法最根本的特征;发散思维方法具有变通性,发散思维方法的运用注重给创造思维带来新的思维方向,而思维方向是指创造主体进行思维时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指向,即在发散中从一个类别转移到另一个类别的思维方式,发散的变通性反映了创造主体转移思维方向的能力,变通性越强,创造性可能越大;发散思维方法的全新性是发散方法的重要特征,也是进行发散的目的;在发散思维的特点中,广泛性、变通性是创造思维灵活性在发散中的表现。
变通性是发散方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广泛性的条件。
在发散中,创造主体思维沿某一个方向运作的同时又重视其他思维方向,多向选择使变通性得到实现,广泛性也大为提高。
变通性也是形成全新性的条件。
4、纵向发散思维: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5、横向发散思维:最早提出横向思维概念的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在其专著《新的思维》这本书中,他用“挖井”作比喻。
6、无序思维第三章创造技法: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展创造活动普遍使用的程序化、规范化的方法与技法。
个人技法和集体技法,扩散技法和集中技法。
八、列举分析型创造技法1、列举分析型创造技法是性思维方法,是把同解决问题有联系的方案列觉出来,把复杂的事物分解开来分别加以研究,以寻找恰当的答案。
这是一种有利于帮助人们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强制性进行有的放矢式的创造性思考方法。
2、希望点列举法3、缺点列举法4、特征性列举法5、信息列举法九、组合思考型创造技法1、组合创造的组合方法有5种:主体添加、异类组合、同物自组、重组组合及信息交合等。
2、主体添加法:即以某事物为主体,再添加另一附属事物以实现组合创造的技法。
特点:主次分明、功能或性能的扩大、克服主体的缺点。
主体添加的方式:按主体与添加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分;按添加体划分3、同物自组法4、异类组合法:异类组合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或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功能的物质产品进行组合,组合的结果是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技术或新的产品。
异类组合的方法:联想组合法、因果组合法、直接组合法、渗透组合法、互求组合法、过渡组合法、载体组合法5、重组组合法6、信息交合法:是由我国创造学会副秘书长许国泰创造的。
信息场立体交合法:定中心、划标线、注标点、相交合十、逻辑推理型创造技法1、普通逻辑推理规律:同一律(A就是A)、矛盾律(不矛盾律)(A不是非A)、排中律(A 或者非A)和充足理由律(A真,因为B真真实;能够确定为真)2、推理:前提、结论、推理形式(类比或然性、归纳或然性、演绎必然性)3、类比创造法:类比思考的基本方式:直接类比、因果类比、对称类比、综合类比、仿生类比4、移植创造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5、归纳创造法: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共用法6、演绎创造法:假言推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十一、观察发现型创造技法1、机遇捕捉法:①从观察实验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而言,意外性是机遇的主要特点;从必然性和偶然性来看,机遇是一种偶然性;从主观和客观来看,机遇是一种意外性。
②法国化学家和微生物奠基人巴斯德说:“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③机遇的类型:同向机遇、异向机遇和类向机遇。
④捕捉机遇应具备的条件:要有敏锐的观察与判断能力;要有广博的知识;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2、动态发现法3、变换视角法4、迂回发现法十二、智力激励型创造技法1、刺激——思考——设想。
智力激励法创造技法就是这样一种通过集体思考、集体设想的方式开发群体创造力的集体操作性的创造技法。
“智力激励法”也称“头脑风暴法”或“脑力激励法”,这种方法首先出现于美国企业界。
奥斯本智力激励法是智力激励性创造技法的原型和基础。
2、奥式智力激励法:四项基本原则:自由思考原则、延迟评判原则、以量求质原则、综合改善原则运用步骤:(1)智力激励会的准备:确定会议主持人(第一,熟悉智力激励法的基本原理与召开智力激励会的程序与方法,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比较明确的理解,以便在会议中作启发诱导;能坚持智力激励会规定的原则,以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机制;能灵活地处理会议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以保证会议按规定程序进行到底);确定会议主体(一是议题要集中,不得分散;二是议题要明确,不许含糊);确定参加会议的人数(与会人数一般以5—15人为宜;人员的专业构成;人员的知识水准;;尽量吸收有实践经验的人参加);确定举行互激设想活动的地点和日期(2)热身活动(3)明确问题(4)自由畅谈:一般掌握在20分钟到1个小时之间(5)加工整理:具体方法可遵循实用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可能性原则3、改进型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635法):德国创造学者鲁尔巴赫提出,此法规定:每次会议邀请6人参加会议,每人在卡片上默写3个设想,每轮历时5分钟,故称“635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