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合集下载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3、赏析美文,提升鉴赏能力;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教学预备: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预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

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竞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

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

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

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教学。

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依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依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

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

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竞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

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

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

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如创用诗文,提升思辨能力。

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如改创诗文,培养创*好。

五年级下册《国学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2.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背诵能力,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品味经典诗词,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选段:总序、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2. 唐代诗人诗词:王之涣《登鹳雀楼》、孟浩然《春晓》、杜牧《清明》、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 宋代诗人诗词:苏轼《惠崇春江晓景》、李清照《夏日绝句》、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练朗读、背诵国学经典选段和诗词。

2. 难点:理解国学经典和诗词的含义,学会欣赏、品味经典诗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诵读、讲解、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结合多媒体教学,展示经典诗词的优美画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意境。

五、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20分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10分钟进行诗词学习。

2. 每个选段和诗词学习一周,共8周完成教学内容。

3. 每周进行一次诵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弟子规》选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2.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背诵能力,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选段:总序、入则孝、出则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练朗读、背诵《弟子规》选段。

2. 难点:理解《弟子规》选段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诵读、讲解、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安排:1. 20分钟进行《弟子规》选段诵读,10分钟进行选段内容讲解。

2. 学生自主阅读选段,理解含义,分组讨论。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一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研究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研究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5.感受到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享受到美的熏陶。

6.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惯。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段:有凝望明月思念故乡的思乡诗,有寒光铁衣锁边关的边塞诗,也有XXX依依话斜阳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将走近两位唐代诗人。

二、研究古诗1.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好古诗。

独坐/敬亭/山XXXXXX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XXX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写字“庭”字共( )笔,第七笔是( ),第八笔是( )。

“亭”字共( )笔,第九笔是( ),组词( )。

三、相识古诗意思联系课文中注释,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看看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练说出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识的意思是:(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 )1.设想画面,豪情朗读:诵读《独坐敬亭山》,诗人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以山为伴,才寻找到了“,”的安慰。

吟咏《望洞庭》,感受到了诗人用轻快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 )图。

方圆数百里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竟似玲珑的“潭面”;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在诗人眼里又恰似“”。

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不禁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 )的情怀。

2.假如你是“XXX”XXX,你会怎么吟诵《独坐敬亭山》——假如你是“XXX”XXX,你会如何吟诵《望洞庭》——这两首诗都描写的是( ),要将它们背下来,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四、课后作业1、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2.默写古诗。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第三单元“诗词中的自然美”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静夜思》、《钱塘湖春行》、《山居秋暝》三首古诗的学习与赏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首古诗的基本内容、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事迹,学会欣赏古诗中的自然美。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提高对古诗的理解与分析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首古诗的基本内容、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事迹。

难点:古诗中的意境与修辞手法,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三首古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三首古诗的背景、作者生平事迹,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味。

3.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古诗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诗中的意境、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分析另外两首古诗的意境与修辞手法,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三首古诗中所体现的自然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7. 课堂反馈: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国学经典诵读——诗词中的自然美2. 内容:《静夜思》《钱塘湖春行》《山居秋暝》意境:月夜、湖光山色、秋日山居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仗七、作业设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国学经典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春日一.教学内容简析。

在本单元中,本次学习的目的是诵读《春日》,分别为北宋词人秦观的《春日》,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春日》和南北诗人朱熹的《春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背诵诗歌。

感受我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积淀的精美华章的魅力。

培养学生热爱古典和国学的情趣。

.教学过程。

探讨春天引入课文。

同学们,春天在你眼中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谁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一下春天?春天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喜欢描写的季节,今天,我们就跟随北宋文人的足迹,去欣赏欣赏春日的生机勃勃。

整体感受。

学生自由读三首春日,把诗句诗通顺,读流利,并自己通过链接认识诗人。

学生齐读三首春日。

指名学生读。

诵读第一首《春日》。

读诗句。

全班齐读。

指名读,评读。

跟教师读。

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全班齐读译文。

学习诗歌的写作方式。

再把诗句美美地读一读,读出诗人描写的那么美的意境,读出诗句的韵味。

各种形式的背诵。

①自由背。

②指名背。

③分小组背。

诵读第二首《春日》。

读诗句。

男女生读。

跟读,齐读。

比赛读。

学生自主交流背诵。

同桌背指名背全班评出“背书小能手”,诵读第三首《春日》,读诗句。

学生自由读。

教师指导读。

学生与教师配合朗读。

学生默读注释,译文,简析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练习背诵检查背诵布置背诵全班跟着音乐齐读三首《春日》。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三首有关《春日》的诗句,并且把诗句背诵下来,你们表现得非常棒,我们一起完成了一次非常棒的合作,老师感谢你们的努力。

国学经典诵读《忆江南》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诗歌。

、通过朗读,领略江南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教学流程:一、课前交流、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请同学们一起来背一背第一单元我们学过的三首描写春日不同风格的的诗歌。

、学生有感情背诵诗歌秦观《春日》、晁补之的《春日》、朱熹的《春日》。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国学经典的诵读,培养学生的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情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国学经典选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

2. 诵读技巧:语调、节奏、停顿、感情表达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习过的国学经典内容,或者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和感受。

步骤二: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价值,提醒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修养,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步骤三:示范诵读老师进行示范诵读,突出诵读技巧的运用,比如语调的把握、节奏的掌控和感情的表达等。

步骤四: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国学经典进行诵读练习。

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互相矫正发音和语调。

步骤五:整体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整体进行诵读展示。

可以邀请其他年级的学生或家长观摩,以增加展示的分量和意义。

步骤六:反思总结对整个诵读过程进行总结,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国学经典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语调、节奏、停顿等方面的掌握。

2. 考察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来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延伸活动1. 要求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或读后感,总结自己从国学经典中获得到的启示和感悟。

2. 组织学生进行诵读比赛或展示,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六、教学资源国学经典选读资料、诵读音频、学习用书。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地将国学经典融入到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诵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情操得到提高,整体素养也得到了加强。

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也有助于传承和发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

让我们一起为国学经典的诵读而努力!。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2、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3、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

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学意义:第一,在一个崇尚物利、冷落读书的时代,倡导国学经典诵读,这是一种高贵。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显示出高远的文化眼光和对国家文化教育的责任心,所以,我说这是一种值得我们深表敬意的高贵!第二,在一个文化碰撞、五色杂陈的文化格局中,倡导国学经典诵读,这是一种坚守。

倡导并实践国学经典诵读实在是一种令人敬佩的坚守,而这种坚守正是缘于对煌煌五千年文化的敬仰与挚爱!第三,在一个远离阅读、训练泛滥的教学生态下,倡导国学经典诵读,是对语文教学之道的弘扬。

在语文教学生态之下倡导国学诵读,让学生在与经典文本的亲密接触之中,在朗朗书声之中,在自我的理解感悟之中,去陶养感悟语言的灵性与润泽自我的人格。

这就是对语文教学之道的回归与弘扬,对教学观念的改变有着巨大的意义。

第四,中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中特别关键的时期,在高中学生中进行国学诵读的实验,这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心灵雕塑的负责!中学时代,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在这时让他们读读经典,让学生在名篇佳句、锦绣华章的书香中熏陶浸染,既感受汉字内涵之深厚,又领悟人生哲理之睿智,就不单单是对语文教学的贡献了,用雅言传承文明,以经典浸润人生,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心灵的雕塑的尽职尽责!愿和大家一起去努力做好,传承经典,润物无声。

国学经典诵读第一讲:孝曾经,美国杂志记者劳特斯问李嘉诚先生:你能成为华人首富,是因为什么。

勤劳?是比别人聪明?比别人更会沟通?李嘉诚就用两个字回答:气概。

气概是什么?气概是一个人的格局,一个人的高度。

如果一个孩子长大能有一番作为,培养他的精神气概是最根本的。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年级经典诵读《论语》教案

五年级经典诵读《论语》教案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1
学期目标制定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2
教学计划表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3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6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6
教学设计 3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1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基本知识和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

3、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正确诵读国学经典,掌握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2)帮助学生理解国学经典中的重点词句和思想内涵。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国学经典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

(2)如何将国学经典中的智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个别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国学经典的韵律之美。

2、讲解法对于国学经典中的生僻字词、典故和思想内涵,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国学经典中的话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国学经典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古典文化的氛围。

(2)教师讲述一个与国学经典相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1)介绍国学经典的概念和范围,如《论语》《孟子》《弟子规》等。

(2)讲解诵读国学经典的方法和技巧,如注意读音、停顿、重音等。

3、诵读练习(1)教师范读一篇国学经典,让学生感受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读音和语调。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纠正读音和节奏。

(4)个别学生朗读,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理解感悟(1)教师对诵读的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2)引导学生思考国学经典中的思想内涵,如仁爱、诚信、孝顺等。

(3)组织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这些思想。

5、拓展延伸(1)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其他国学经典作品。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诵读国学经典,积累更多的知识。

6、总结(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国学经典的重要性。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国学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篇一国学经典《笠翁对韵》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大致文意。

3、熟练朗诵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课件出示了有水有轩的地方,老师讲解那个地方叫江心洲,后来叫鹦鹉洲,因为这个故事离我们很远了,都藏在地下了,课件跳动变为“地下文章鹦鹉洲”,同样方法,揭示了“空中事业麒麟阁”。

2、当孩子们理解这两句韵语时,接着继续讲解典故陈后主,隋炀帝,一个喜好音乐,一个喜好游玩,都不是好的君王。

出示:“陈唱临春乐yue,隋歌清夜游。

”老师出示以上四句后,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猜猜他们各喜欢什么。

3、指出这些语句来自李渔《笠翁对韵》。

引入今天的课题。

二、激发兴趣,品读韵诗1、自读整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正音3、出示整首韵诗,“鱼对鸟,鹡ji对鸠jiu。

翠馆对红楼。

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

虎类狗,蚁如牛。

列辟pi对诸侯。

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

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

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齐读,感觉节奏感。

4、老师出示课件,有关鹡和鸠,翠馆和红楼的图案,让学生理解鹡和鸠都是鸟类,翠馆和红楼是建筑物,鱼对鸟,鱼和鸟都是动物,接着朗读,诵读。

5、这里压的是什么韵学生——ou韵.老师继续问这首韵诗,哪个字最多——对。

那么一个字对的有:(读)鱼对鸟,鹡对鸠;两个字对的有: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

列辟对诸侯。

五个字对的有: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

七个字对的有: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

十一个字对的有: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6、继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背诵。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主题:了解和诵读中国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国学经典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诵读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4.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敬仰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怀。

教学重点:1.理解和熟悉中国国学经典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诵读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2.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敬仰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怀。

教学准备:1.课本《国学经典》。

2.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国学经典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讨论,了解他们对中国国学经典的了解程度,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二、讲解(30分钟)1.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对中国国学经典的概念进行讲解,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2.对每一本经典作品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突出其价值和影响。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经典作品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从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三、朗读和诵读(40分钟)1.分发课本《国学经典》,指导学生根据指定章节进行朗读和诵读。

2.按照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进行课文的朗读和诵读练习,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停顿和重音等技巧。

3.分组进行小组朗读和诵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朗读和诵读水平。

四、讨论(35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国学经典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为什么要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和学习。

2.鼓励学生发言,分享自己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认同感,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心。

五、总结和反思(15分钟)1.综合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中国国学经典的概念和内容。

2.要求学生写一篇感想或总结,思考自己对中国国学经典的理解和认识。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五篇材料)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五篇材料)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五篇材料)第一篇: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 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 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 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五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三、讨论交流,理解诗意
1.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矫正)
2.学生自读古诗,体会故事中含义。
收集一个关于同学之间争锋相对或相互帮助的故事。
3.背诵古诗。
四、教师总结:
5分钟
5分钟
28分钟
2分钟
课后反思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国学经典
教学内容
1.古诗.《江南逢李龟年》 。
2.《劝学》选段 。
3.国学经典高段第一单元。
五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国学经典
教学内容
1.古诗.《秋夕》 。
2.《劝学》选段 。
3.国学经典高段第一单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并背诵。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指导自己的行为。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歌曲导入:播放音乐《七月初七》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美不美,你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各抒己见)
3.国学经典高段第一单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并背诵。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指导自己的行为。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激趣导入:
背背你喜欢的古诗。
二、自学诗句,感悟诗意。
1.自由读一读。
3.指名读,纠正字音。
4.分组读。
5.教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知道这两句诗句是什么意思吗?请大家结合下面的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先自己说,再同座互相说一说。
——比较.比喻)
三、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
江南的美好景色,让我怎能……
四、指导背诵《忆江南》

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共5篇)

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共5篇)

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共5篇)第一篇: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一、诵读内容:《道德经》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七十章、第七十一章。

二、诵读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2、能够判断出停顿,找准重音,读出韵味3、让学生初步理解感悟其中一些浅显的道理。

三、诵读重点:1.、能够读准重音,读出韵味。

2、感悟其中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

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展示一组大树、小嫩芽、高楼、砖墙、远行、脚印的图片,通过它们之间的对比,引导学生来明白天底下不管多么难的事情都要从简单的地方入手,不管多么大的事情都要从细小的地方做起,即“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而导出这节课所学内《道德经》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七十章、第七十一章。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里面有很多名言警句。

下面让我们以抽卡片的形式,看谁记得最多,背的最好。

(此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卡片,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背诵比赛)学生记得的《道德经》名句。

可能有: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治大国,若烹小鲜。

7.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二、初读读通(一)1、学生试读、自读(先让学生小组内自读,在点四名学生进行试读,要提醒学生注意找出易读错的字音,)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稀,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五年级下册《国学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国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增强语感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三字经》选段: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道理。

2. 《弟子规》选段: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主要内容,践行其中教导。

3. 古代诗歌选读: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4. 古代散文选读: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文章大意,领略古代文化。

5. 传统文化知识介绍:使其了解传统文化常识,拓宽知识视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练诵读国学经典,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道理。

2. 难点:理解国学经典中的古代文化现象和传统文化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熟悉文本,感受国学魅力。

2. 讲解法:对国学经典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国学经典中的内容进行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4. 实践法:将国学经典中的教导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品德。

五、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20分钟诵读,10分钟讲解,10分钟讨论,5分钟实践。

2. 每个章节安排2-3节课进行学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每节课结束后,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4. 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一次阶段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诵读效果:通过课堂诵读、录音评价学生的发音、语调和节奏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理解程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国学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评价学生实践能力: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其对国学经典教导的实践运用。

4. 评价学生综合素养: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阶段测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

2. 参考资料:相关国学经典著作、古代文化知识资料。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频资料,辅助学生诵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第四章《诗经》部分,详细内容包括《关雎》、《葛覃》、《卷耳》三篇诗的原文及注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经》的背景、特点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通过诵读、解读,使学生领会诗中的美好情感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关雎》、《葛覃》、《卷耳》三篇诗的原文,理解其诗意和艺术特色。

难点:《诗经》中的生僻字词、古汉语用法,以及诗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古典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诗经》吗?它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2. 讲解《诗经》背景及特点(5分钟)讲解:《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 诵读及解读《关雎》(10分钟)诵读:教师示范诵读《关雎》,学生跟随。

解读:分析诗中的生僻字词、句式结构,理解诗意。

4. 诵读及解读《葛覃》(10分钟)诵读:学生自主诵读《葛覃》。

解读:讨论诗中的美好情感和艺术特色。

5. 诵读及解读《卷耳》(10分钟)诵读:学生分组诵读《卷耳》。

解读: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关雎》、《葛覃》、《卷耳》三篇诗的原文及注解。

2. 在黑板上列出诗中的生僻字词、句式结构,以便学生对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从《关雎》、《葛覃》、《卷耳》三篇诗中任选一篇,进行翻译和赏析。

答案要求:翻译准确,赏析到位,不少于200字。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一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二一.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三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课题: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目标:1. 了解国学经典的概念和分类。

2. 熟悉国学经典的重要内容。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概念和分类。

2. 帮助学生熟悉国学经典的重要内容。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2. 提高学生的国学经典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国学经典相关的教材、录音等资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国学经典1. 教师简要介绍国学经典的概念和分类。

2. 教师示范诵读一段国学经典,并请学生模仿朗读。

第二课时:经典诵读1. 教师选择一段国学经典,并进行文字阅读和解释。

2. 学生分组朗读这段经典,并注意抑扬顿挫、字音字调等朗读技巧。

3. 学生小组间相互比较朗读效果,展示优秀的朗读表演。

第三课时:经典理解与表达1. 学生阅读一段国学经典,并进行理解。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理解。

3. 学生进行个人发言,表达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课时:学以致用1. 学生选择一段国学经典,进行个人朗读表演。

2. 学生以小组形式编写一则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小故事,并进行演绎。

3. 学生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展示,分享自己的朗读和表演成果。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国学经典,拓宽自己的国学知识面。

2. 组织学生参加国学经典的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 鼓励学生写作一些以国学经典为素材的文章或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1课江畔独步寻花一.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2.明确诵读内容:《江畔独步寻花》3.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4.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2课雨晴诵读内容:《雨晴》二.教学目标:1.会背《雨晴》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

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雨晴》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3课宿新市徐公店一.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2.明确诵读内容:《宿新市徐公店》3.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4.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4课《增广贤文》七一.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七二.教学目标:1.会背《增广贤文》七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2.明确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七 3.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4.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5课《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一.诵读内容:《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明确诵读内容:《如梦令》门外绿阴千顷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6课《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诵读内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二.教学目标:1.会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7课《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诵读内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二.教学目标:1.熟读会背这首古诗2.了解这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8课《增广贤文》七一.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七二.教学目标:1.会背《增广贤文》七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1.明确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七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9课绝句四首诵读内容:《绝句四首》二.教学目标:1.会背《绝句四首》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明确诵读内容:《绝句四首》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10课三衢道中一、诵读内容:《三衢道中》二.教学目标:1.会背《三衢道中》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明确诵读内容:《三衢道中》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11课到京师一、诵读内容:《到京师》二.教学目标:1.会背《到京师》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明确诵读内容:《到京师》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12课《增广贤文》九一、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九二.教学目标:1.会背《增广贤文》九2.了解这两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明确诵读内容:《增广贤文》九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13课滁州西涧一、诵读内容:《滁州西涧》二.教学目标:1.会背《滁州西涧》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明确诵读内容:《滁州西涧》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14课咸阳值雨一、诵读内容:《咸阳值雨》二.教学目标:1.会背《咸阳值雨》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明确诵读内容:《咸阳值雨》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六、课堂小结:(略)15课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诵读内容:《饮湖上初晴后雨》二.教学目标:1.会背《饮湖上初晴后雨》2.了解这篇古文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熟读会背、理解与背诵。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明确诵读内容:《饮湖上初晴后雨》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文意思及用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