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诗及赏析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闻一多 七子之歌 赏析

闻一多 七子之歌 赏析

闻一多七子之歌赏析
《七子之歌》是中国现代诗人闻一多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诗,以“七子”比喻当时中国的七个失地,表达了诗人对民族解放和领土完整的渴望。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一、赏析要点
1.情感深沉而激昂
诗中流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失地的深切思念。

通过对“七子”的深情呼唤和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祖国领土完整的强烈渴望和对外侵者的强烈抗议。

2.寓意深远
诗中以“七子”为象征,反映了中国当时的领土和主权危机。

每一段关于“子”的描述,不仅描绘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也暗示了那里的悲惨遭遇和民族的苦难。

3.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
诗歌采用了简练有力的语言,节奏鲜明,充满激情。

每一句话都紧扣主题,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和语言表达的精确性。

4.象征手法的运用
闻一多在诗中大量使用象征手法,如“七子”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象征,通过具体化的描绘使其形象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5.唤起民族意识
通过对失地的描写和对未来的期盼,诗歌唤起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和抵抗外侵的决心。

它不仅是对当时情况的描述,也是对未来抗争的号召。

二、总体评价
《七子之歌》作为闻一多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更在历史和政治上有着重要意义。

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苦难,也激发了民族的自觉和对自由、独立的渴望。

这首诗历经岁月依然能触动人心,反映了闻一多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文学造诣。

闻一多三美诗歌赏析

闻一多三美诗歌赏析

闻一多三美诗歌赏析闻一多(1906-1946)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

在他的诗歌中,常常能够感受到对自然、对生活、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表达。

而他的三美诗歌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诠释。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闻一多的三美诗歌进行赏析,探究其中的艺术魅力和内在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闻一多的《野渡》。

这首诗以“野渡”为题,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

诗中写道,“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这里的“天接云涛”、“星河欲转”等词句,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同时,诗中还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可以说,《野渡》这首诗歌展现了闻一多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给人以一种清新、宁静的美的享受。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闻一多的《夜泊牛渚怀古》。

这首诗以“夜泊牛渚怀古”为题,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眷恋和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诗中写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里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等词句,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

同时,诗中还透露出一种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可以说,《夜泊牛渚怀古》这首诗歌展现了闻一多对人文美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给人以一种古朴、深沉的美的享受。

最后,我们来分析闻一多的《再别康桥》。

这首诗以“再别康桥”为题,表现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情感的表达。

诗中写道,“庐山谁遣摇落无情,我入罗衣为君织。

”这里的“庐山谁遣摇落无情”、“我入罗衣为君织”等词句,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眷恋和对离别情感的表达。

同时,诗中还透露出一种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情感的抒发。

可以说,《再别康桥》这首诗歌展现了闻一多对情感美的深刻体验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给人以一种深情、忧郁的美的享受。

总的来说,闻一多的三美诗歌展现了他对自然美、人文美和情感美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通过对这些诗歌的赏析,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闻一多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深入体验到他的诗歌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

红烛闻一多讲解与赏析

红烛闻一多讲解与赏析

红烛闻一多讲解与赏析红烛是一种古老的照明工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而闻一多的诗作《红烛》则是以红烛为题材的一首抒情诗,通过对红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爱情的向往。

本文将对《红烛》这首诗进行讲解与赏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价值。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红烛》这首诗的全文:红烛映青楼,红颜易老头。

不知绮罗郎,犹自思亲友。

这首诗共有四句,是一首七言绝句。

诗人通过对红烛和红颜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亲友和爱情的眷恋之情。

接下来,我们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首句“红烛映青楼”,描绘了红烛在青楼中照亮的情景。

青楼是古代妓院的代称,而红烛则是青楼中常见的照明工具,这一句通过对红烛和青楼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富有诗意的场景,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做好了铺垫。

第二句“红颜易老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红颜在这里可以指代年轻貌美的女子,也可以指代青春年华。

而“易老头”则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促的认知。

这一句通过对红颜易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

第三句“不知绮罗郎”,绮罗郎是指美丽的男子,也可以指代诗人自己。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和他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在这里通过对绮罗郎的提及,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犹自思亲友”,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在这一句中,诗人通过对亲友的提及,表达了对亲情和友情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对《红烛》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通过对红烛、红颜、绮罗郎和亲友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和亲情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上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之一。

除了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这首诗还在语言运用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人运用了红烛、红颜、绮罗郎和亲友等意象,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和组合,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关于闻一多的诗

关于闻一多的诗

关于闻一多的诗原文:《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一、衍生注释:
“死水”:象征着当时黑暗、腐朽、毫无生机的社会。

“破铜烂铁”“剩菜残羹”:喻指社会中的腐朽事物。

二、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象征手法,通过对一沟死水的描写,深刻地揭露和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诗中的语言富有张力,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死水的丑恶与无望。

那丰富的想象,如“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以看似美好的表象反衬出内在的腐朽。

三、作者介绍: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其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激情与力量。

四、运用片段:
在写一篇批判社会不良现象的文章时,我这样写道:“这社会的某些角落,恰似闻一多笔下的那一沟死水,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内里污浊不堪。

难道我们还要任由这‘死水’继续发酵,侵蚀我们的生活?”。

闻一多忆菊的诗歌鉴赏

闻一多忆菊的诗歌鉴赏

闻一多的《忆菊》是一首以菊花为题材的诗歌,表达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眷恋和热爱。

诗歌通过对菊花开放时节的描写,回忆起曾经的离别情景,寄托了离别的伤感和团聚的渴望。

同时,通过描绘菊花的形象,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对人民的不懈奋斗。

诗歌的开头,“黄菊开时伤聚散”,以菊花作为象征,寄托了闻一多的情感。

菊花在秋天开放,象征着离别的季节,也象征着团聚的季节。

这一句透露出闻一多的内心充满了离别的伤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团聚的渴望。

“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

”这里,闻一多回忆起曾经和菊花前的朋友一起许下心愿。

这样的回忆让他感到温暖,也让他更加思念那些曾经的朋友。

他渴望能够重见祖国,但却未能如愿。

这种相思之苦,让他感到极度的痛苦和无奈。

“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

”这里,闻一多以罗带为隐喻,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对人民的不断奋斗。

他希望祖国能够早日实现复兴和强大,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整首诗歌中,闻一多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比喻手法,将菊花、罗带等形象与自己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眷恋和热爱。

同时,诗歌中的语言简练、流畅,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思考。

总的来说,闻一多的《忆菊》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歌,表达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和眷恋。

通过描写菊花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爱国情怀。

《一句话》闻一多 全文及赏析

《一句话》闻一多 全文及赏析

《一句话》闻一多全文及赏析《<一句话>闻一多全文及赏析》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一句话》是闻一多先生众多诗作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却蕴含着深沉而炽热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从诗歌的形式上看,整首诗结构严谨,韵律和谐。

诗行长短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

这种节奏感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更有助于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在韵律方面,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押韵,使得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诵。

在内容上,开篇“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这两句充满了悬念和张力,引发读者的好奇心。

“五千年没有说破”,暗示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一直被压抑和遮蔽。

然而,“火山的缄默”并非意味着永远的沉寂,而是在积聚力量,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刻。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一句犹如石破天惊,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咱们的中国”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凝聚着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民族解放的渴望。

这一声呼喊,是对黑暗现实的愤怒控诉,也是对未来光明的热切期盼。

接下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这句话的力量和意义。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表达了诗人在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但他坚信,真理终将被揭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以铁树开花这一罕见的现象来比喻祖国的新生和变革,虽然艰难,但并非不可能。

最后的“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则是对广大民众的呼吁和鼓舞。

让大家不要畏惧困难和压力,要坚定地等待祖国崛起的那一天。

《我是中 国人》闻一多 原文及赏析

《我是中 国人》闻一多 原文及赏析

《我是中国人》闻一多原文及赏析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就是闻一多。

他的诗作《我是中国人》以激昂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尊严的捍卫。

我是中国人,我是黄帝的神明血胤;我是地球上最高处来的,帕米尔便是我的原籍。

我的种族是一条大河,我们流下了昆仑山坡,我们流过了亚洲大陆,我们流出了优美的风俗。

伟大的民族,古老的国度,闻一多开篇便自豪地宣告自己是中国人,是黄帝的后裔,来自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

将种族比作一条大河,形象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

这条大河从昆仑山坡流下,流过亚洲大陆,孕育出了优美的风俗。

这不仅是对民族历史的追溯,更是对民族文化的赞美。

我们是四万万不灭的明星;我们的位置永远注定。

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我是东方文化的鼻祖;我的生命是世界的生命。

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四万万不灭的明星”,这一表述强调了中国人口众多,同时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力量如同璀璨的星辰永不熄灭。

我们的位置永远注定,这里的“位置”或许指的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独特地位和使命。

闻一多称自己是东方文化的鼻祖,彰显了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和骄傲。

他坚信自己的生命与世界的生命紧密相连,凸显了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依存和影响。

我是中国人,我的心里有尧舜的心,我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我是神农黄帝的遗孽。

在这里,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与古代的圣贤相连,拥有尧舜的仁爱之心,流淌着荆轲聂政的侠义之血,是神农黄帝的传承者。

这种对古代英雄和圣贤的追溯,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我是中国人,我的声音是同黄河一样的声音!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是五千年文化的继承人,我是大行山上造林的劳工,把家族新苗添进时代的树林。

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声音与黄河一样,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奔腾不息的咆哮声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作为五千年文化的继承人,诗人不仅有着传承文化的责任,更有着为时代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闻一多《太阳吟》原文及赏析

闻一多《太阳吟》原文及赏析

闻一多《太阳吟》原文及赏析太阳吟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又加他十二个时辰底九曲回肠!太阳啊,火一样烧着的太阳!烘干了小草尖头底露水,可烘得干游子底冷泪盈眶?太阳啊,六龙骖驾的太阳!省得我受这一天天底缓刑,就把五年当一天跑完那又何妨?太阳啊——神速的金乌——太阳!让我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太阳啊,楼角新升的太阳!不是刚从我们东方来的吗?我的家乡此刻可都依然无恙?太阳啊,我家乡来的太阳!北京城里底官柳裹上一身秋了罢?唉!我也憔悴的同深秋一样!太阳啊,奔波不息的太阳!你也好像无家可归似的呢。

啊!你我的身世一样地不堪设想!太阳啊,自强不息的太阳!大宇宙许就是你的家乡罢。

可能指示我我底家乡底方向?太阳啊,这不像我的山川,太阳!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

太阳啊,生命之火底太阳!但是谁不知你是球东半底情热,同时又是球西半底智光?太阳啊,也是我家乡底太阳!此刻我回不了我往日的家乡,便认你为家乡也还得失相偿。

太阳啊,慈光普照的太阳往后我看见你时,就当回家一次,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赏析面对着异国的天地,生疏的环境,激起了诗人对祖国的强烈思念。

喷薄的感情无以寄托,铭心的相思无以抒发,只有对着空中的太阳表达自己深切的感情。

作者从清晨第一眼看见太阳写起,叙说太阳虽逼走了游子一夜的思乡梦,但却带来了十二时辰难熬的思念。

又说太阳能烘干草尖上的露珠,却烘不干游子的冷泪盈眶。

诗人还向太阳询问家乡的情况,甚至盼望能骑上太阳绕行地球去看望自己的家乡。

想象奇特瑰丽,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他身处异国,却并不迷恋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物质文明”,在诗人的眼中,“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的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充分体现了诗人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

《太阳吟》中对家乡的怀念,是基于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和对于帝国主义强烈的恨。

爱国主义的激情像一条奔胜的江河穿在闻一多的诗作之中,这是他与“新月派”其他诗人在艺术特色上最显著的不同之点,也是他的诗篇长久闪粮着艺术光辉的根本原因。

陈敬容诗歌《斗士·英雄——悼闻一多先生》原文及赏析

陈敬容诗歌《斗士·英雄——悼闻一多先生》原文及赏析

陈敬容诗歌《斗士·英雄——悼闻一多先生》原文及赏析2021-06-14《斗士·英雄——悼闻一多先生·陈敬容》全文与读后感赏析匆匆地、匆匆地行走,过一道沟、爬一个山头,沿途抛掉无用的珍珠,拾来砖瓦,放在疲乏的肩头。

多少房屋得要修盖,多少道路得要开筑,得寻找新的图样,新的器材,怎忍歇一歇肩,停一停步。

斗士的血迹溶入尘土,大地上年年有新草茁生;风刮不走,水流不去——英雄的业绩亘古长存!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一日于上海这是一首哀悼烈士的诗。

它像一只洁白的素馨花编织的花环,以真切的情感和朴素的语言拨动人们的心弦。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被暗杀于昆明街头,这一事件震动了当时的中国。

许多诗人都感动地写下了悼念的哀歌,从正面作了歌颂和礼赞。

这首诗,没有从正面来抒写,她选择了一个特定的视角,从侧面落笔,撷取了闻一多生前几个平凡却有着不平凡意义的生活片断,暗示出一位诗人和学者所走过的复杂曲折的道路,最后成为壮烈牺牲的革命战士,完成了亘古长存的“英雄的业绩”。

这种“诗出侧面”的写法,从有限中写无限,使具体事物抽象化。

诗的第一节开始,就用“匆匆地、匆匆地行走”这样急促的行动和语调,起笔突兀,从侧面写出作为教授的闻一多,在抗日战争时期随大学迁徙往来奔走的情境。

“过一道沟、爬一个山头”,既是日常生活中具体的行动,更是一位学者在人生道路上艰苦攀登的象征。

需要指出的是,诗人不仅从侧面用墨,而且惯用象征。

在她的象征系统里,所有的具体事物和行为,都是通过象征的手段来加以暗示的,所以第三、四句只以抛掉“珍珠”,拾来“砖瓦”,极其精炼地暗示出闻一多思想的变化。

从最初写诗、绘画,转入书斋钻研古籍,终于觉醒、投身革命。

第二节,仍从侧面写出闻一多的崇高胸怀。

当他看到人民身处黑暗王国,生活极端贫穷困苦,便想到“多少房屋得要修盖,/多少道路得要开筑”,既蕴含着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种中国知识分子深沉的忧患意识,而且体现了闻一多要建设一个新世界的伟大理想。

闻一多诗歌一句话赏析

闻一多诗歌一句话赏析

闻一多诗歌一句话赏析闻一多(1906-1946),原名闻树,字道南,号鹤林,浙江绍兴人。

他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先驱之一,也是新月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深受读者喜爱。

闻一多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我们就以闻一多的一句诗句为切入点,对其诗歌进行赏析。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是闻一多的《再别康桥》中的一句诗句。

这句诗句描绘了春江水暖,桃花盛开的美好景象,以及鸭子游弋在江水中的情景。

这句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先,诗句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描绘了春天里桃花盛开的场景。

桃花是春天里常见的花卉,它的盛开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诗句中的“三两枝”则表现了诗人对细微之美的观察和感悟,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使诗句更加生动和具体。

其次,诗句中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描绘了春江水温暖的景象,以及鸭子游弋在江水中的情景。

春江水暖,意味着冬天的严寒已经过去,春天的温暖即将到来。

而“鸭先知”则表现了动物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也暗示了人们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这句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闻一多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诗作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对闻一多诗歌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诗作,也能更好地感受到他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情。

希望闻一多的诗歌能够继续为人们所喜爱和传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欣赏诗歌来感悟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意义。

闻一多的诗和赏析

闻一多的诗和赏析

闻⼀多的诗和赏析 闻⼀多不光是伟⼤的诗⼈,也是⼀位杰出的学者,接下来店铺搜集了闻⼀多的诗和赏析,欢迎查看。

1、⼀句话 有⼀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句话能点得着⽕。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个霹雳 爆⼀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句话你听着: 等⽕⼭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头,顿脚, 等到青天⾥⼀个霹雳 爆⼀声: “咱们的中国!” 闻先⽣曾说:“诗⼈主要的天赋是,爱他的祖国,爱他的⼈民。

”1925年他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暗现实和民不聊⽣的景象,于是,⾚诚爱⼼转化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

这种情绪在这⾸诗中得到充分体现。

全诗以“⼀句话”——“咱们的中国”为构思中⼼,运⽤写实和隐喻相结合的⼿法,反复咏叹,极⼒渲染烘托。

第⼀节先⽤排⽐,通过“祸”与“⽕”的写实和⽐喻,揭露⿊暗现实对民意的压制,也寓⽰着民众积蓄着的巨⼤的⼒量。

接着进⼀步⽤⽕⼭作⽐,它虽然沉默了千百年,⼀旦突发就会产⽣翻天覆地的⼒量。

这⼀喻象表明诗⼈对⼈民反抗的⼒量充满信⼼。

第⼆节针对⼀些对中国前途悲观、不相信民众者发出警告,⽤“铁树开花”⽐喻建设“咱们的中国”来之不易但终会成事实。

通过“我”坚信与“你”不相信的对⽐,引发出不信者可能会产⽣的惊慌、反感等种种诧异的表现,从⽽进⼀步衬托出民众反抗的必然性和突发性,表明诗⼈对民众解放⾃⼰、改造旧中国的潜在⼒量坚信不疑,并衷⼼拥护。

他将民众的反抗与呐喊⽐喻成“青天⾥⼀个霹雳”既呼应“⽕”的意象,显⽰出⽆穷的威⼒,⼜是⼀种盛赞的⼝吻⼄“爆⼀声:/‘咱们的中国!’”的两次反复,强烈地表达出对理想中国的期望与追求。

此诗语⾔平易,形式上整齐匀称,⼜⾃然天成,富于节奏感和⾳乐美。

2、也许(葬歌)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口供》闻一多 原文及赏析

《口供》闻一多 原文及赏析

《口供》闻一多原文及赏析闻一多的《口供》是一首充满了自我剖析和深刻思考的诗歌。

原文如下: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青松和大海,鸦背驮着夕阳,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

你知道我爱英雄,还爱高山,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

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可是还有一个我,你怕不怕?——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

这首诗以坦诚直接的方式展开,诗人开篇就直言“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这种否定式的表述,反而引起了读者的好奇,让人更想要去探究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诗中,诗人列举了一系列他所钟爱的事物,如“白石的坚贞”“青松和大海”“鸦背驮着夕阳”“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这些意象充满了美感和力量,展现出诗人对于美好和崇高的向往。

“我爱英雄,还爱高山”“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于正义、雄伟和庄严的热爱。

然而,诗歌的转折出现在“可是还有一个我,你怕不怕?——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

这里诗人毫不掩饰地暴露了自己内心深处那些负面的、阴暗的思想,将其比作“苍蝇似的思想”在“垃圾桶里爬”。

这种自我揭露是极为勇敢和真实的,它打破了传统诗歌中对于美好和崇高的单一追求,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诗人形象。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闻一多对于自我的深刻洞察和毫不留情的剖析。

他没有为了维护一个完美的形象而隐藏自己的弱点和缺陷,而是大胆地将它们展示出来。

这种真实的表达,让诗歌具有了强大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从艺术手法上看,《口供》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前面描绘的美好意象与后面所提到的“苍蝇似的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具体,如“鸦背驮着夕阳”“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主题上看,《口供》不仅仅是诗人个人的自我倾诉,更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于自我价值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在一个动荡不安、充满变革的时代,人们的内心往往充满了矛盾和困惑,而闻一多通过这首诗,勇敢地面对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性,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反思自我的契机。

闻一多_闻一多的诗歌五篇鉴赏

闻一多_闻一多的诗歌五篇鉴赏

闻一多_闻一多的诗歌五篇鉴赏闻一多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湖北省黄冈市蕲水县(今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闻一多的诗歌,方便大家学习。

《玄思》在黄昏底沉默里,从我这荒凉的脑子里,常迸出些古怪的思想,不伦不类的思想;仿佛从一座古寺前的尘封雨渍的钟楼里,飞出一阵猜怯的蝙蝠,非禽非兽的小怪物。

同野心的蝙蝠一样,我的思想不肯只爬在地上,却老在天空里兜圈子,圆的,扁的,种种的圈子。

我这荒凉的脑子在黄昏底沉默里,常迸出些古怪的思想,仿佛同些蝙蝠一样。

《死》啊!我的灵魂底灵魂!我的生命底生命,我一生底失败,一生底亏欠,如今要都在你身上补足追偿,但是我有什么可以求于你的呢?让我淹死在你眼睛底汪波里! 让我烧死在你心房底熔炉里! 让我醉死在你音乐底琼醪里! 让我闷死在你呼吸底馥郁里! 不然,就让你的尊严羞死我! 让你的酷冷冻死我!认你那无情的牙齿咬死我! 让那寡恩的毒剑螫死我!你若赏给我快乐,我就快乐死了;你若赐给我痛苦,我也痛苦死了;死是我对你的要求,死是我对你无上的贡献。

《玄思》在黄昏底沉默里,从我这荒凉的脑子里,常迸出些古怪的思想,不伦不类的思想;仿佛从一座古寺前的尘封雨渍的钟楼里,飞出一阵猜怯的蝙蝠,非禽非兽的小怪物。

同野心的蝙蝠一样,我的思想不肯只爬在地上,却老在天空里兜圈子,圆的,扁的,种种的圈子。

我这荒凉的脑子在黄昏底沉默里,常迸出些古怪的思想,仿佛同些蝙蝠一样。

《口供》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青松和大海,鸦背驮著夕阳,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

你知道我爱英雄,还爱高山,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

记著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可是还有一个我,你怕不怕──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

《幻中之邂逅》太阳落了,责任闭了眼睛,屋里朦胧的黑暗凄酸的寂静,钩动了一种若有若无的感情,——快乐和悲哀之间底黄昏。

巜闻一多》选材赏析

巜闻一多》选材赏析

巜闻一多》选材赏析闻一多《红烛(序诗)》赏析这首诗写于1923年。

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诗的开始就突出红烛的意象,红红的,如同赤子的心。

闻一多要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

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

诗人接着问红烛,问它的身躯从何处来,问它的灵魂从何处来。

这样的身躯、这样的灵魂为何要燃烧,要在火光中毁灭自己的身躯?诗人迷茫了,如同在生活中的迷茫,找不到方向和思考不透很多问题。

矛盾!冲突!在曾有的矛盾冲突中诗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因为,诗人坚定地说:“不误!不误”。

诗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

诗歌从第四节开始,一直歌颂红烛,写出了红烛的责任和生活中的困顿、失望。

红烛要烧,烧破世人的空想,烧掉残酷的监狱,靠自己的燃烧救出一个个活着但不自由的灵魂。

红烛的燃烧受到风的阻挠,它流着泪也要燃烧。

那泪,是红烛的心在着急,为不能最快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着急,流泪。

诗人要歌颂这红烛,歌颂这奉献的精神,歌颂这来之不易的光明。

在这样的歌颂中,诗人和红烛在交流。

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

诗人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

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

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

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

闻一多发现赏析

闻一多发现赏析

闻一多的《发现》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感悟的诗歌,表达了他对祖国落后面貌的深深忧虑和对祖国发展的热切期待。

首先,诗歌创作于1927年,当时的国内形势十分混乱,军阀混战、国民革命军北伐,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对于闻一多这样的爱国人士来说,这样的局面无疑让他感到极度痛苦和失望。

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却发现现实与期望相去甚远,这使得他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在诗中,闻一多用“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样的排比句,直接表达了他对祖国现状的深深忧虑和痛苦。

他用自己的赤子之心,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期待,但眼前的现实却让他感到深深的失望。

同时,闻一多在诗中通过多种修辞手法,如呼告、反复、比喻、拟人、象征等,进一步表达了他对祖国的复杂情感。

他用“心”的意象来象征他一腔爱国主义的情感,这个“心”既是他的爱国之心,也是他对祖国现状的担忧和失望。

他在诗中反复追问和哭叫,试图寻找祖国的未来之路,但最后却发现祖国仍在自己的心里。

这样的表达方式,既体现了闻一多的诗人气质,也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总的来说,《发现》是闻一多的一首代表作,它充分表达了他对祖国现状的深深忧虑和对祖国发展的热切期待。

这首诗用词简练、意蕴深厚,情感真挚、感人至深,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品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水
闻一多一九二五年四月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赏析】
《死水》是新月派代表作家闻一多先生的最重要作品,闻一多是新月派诗词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

有人认为《死水》表现了一种对黑暗现实的厌恶、憎恨和灰心失望,有人认为《死水》表达了一种破坏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望,也有人认为《死水》传达了一种对旧世界、旧事物的辛辣讽刺和无情诅咒,他们所说的不无道理,然而我认为,在《死水》里,诗人的感情可以说是严峻的冷酷中夹杂着火一样的热情。

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首诗确实有绝望的情绪,如果深入体会,就有可能发现在讽刺、诅咒的后面,是希望“死水”早日死亡,“春水”早日诞生。

诗人那些冷嘲热讽的文字充满了疾恶如仇的破坏欲,有一股摧枯拉朽,扫荡旧世界的如火激情;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的后面实际上是一种热切的呼唤,呼唤一种光明
美好的新生活,呼唤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希望正义的新世界!
太阳吟
闻一多一九二二年九月
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
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又加他十二个时辰的九曲回肠!太阳啊,火一样烧着的太阳!
烘干了小草尖头底露水,可烘得干游子底冷泪盈眶?
太阳啊,六龙骖驾的太阳!
省得我受这一天天的缓刑,就把五年当一天跑完那又何妨?太阳啊——神速的金乌——太阳!
让我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
太阳啊,楼角新升的太阳!
不是刚从我们东方来的吗?我的家乡此刻可都依然无恙?
太阳啊,我家乡来的太阳!
北京城里底官柳裹上一身秋了吧?唉!我也憔悴的同深秋一样!太阳啊,奔波不息的太阳!
——你也好像无家可归似的呢。

啊!你我的身世一样地不堪设想!太阳啊,自强不息的太阳!
大宇宙许就是你的家乡吧。

可能指示我我底家乡的方向?太阳啊,这不像我的山川,太阳!
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

太阳啊,生命之火底太阳!
但是谁不知你是球东半底情热,——同时又是球西半的智光?太阳啊,也是我家乡底太阳!
此刻我回不了我往日的家乡,便认你为家乡也还得失相偿。

太阳啊,慈光普照的太阳!
往后我看见你时,就当回家一次;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赏析】
《太阳吟》一诗写作于1922年9月,即闻一多去国留学于美国的第三个月。

这是作者看到“他乡的太阳”后突发的思乡怀国之诗。

从诗歌的运思方式看,诗人并没简单地沿着托物抒情的路子结构诗作,也没有从“天涯共此时”的方式感时伤世,思乡怀国,而是以动态的诗歌思维,将自己在他乡看到的太阳想象为“那是从家乡升起的太阳”,是来自家乡的亲人。

因为,那“六龙骖驾”的“神速的金乌”,是家乡给太阳的乳名,那沐浴着热情的东方“慈光”的“北京城里的官柳”,是九曲回肠的梦里家乡。

《淮南子》中说:“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入于虞渊之汜”即,日出东方——诗人的故乡,这是该诗的情感起源,爱着“文化的中国”的诗人,其漂流之感也与太阳在宇宙中的“奔波不息”、“无家可归”在情感上得以共鸣。

诗人的思乡之苦也因此得以补偿。

《太阳吟》很有形式感,是闻一多“新格律诗”的实践之作。

此诗与追求“文化的中国”文化内涵相一致,闻一多寻找的是“和谐”、“均齐”以及音乐美等传统诗歌的形式美感。

《太阳吟》的节与节之间匀称,句语句之间基本均齐,具有不错落、不突兀的齐整效果;同时,该诗押ang韵,一韵到底,语言铿锵高亢,凸现了诗人“令人心痛”的内在情愫,给人极大的震撼
力。

所以,这是一首很适合朗诵的诗。

在郭沫若诗歌“用生命的高潮感突破形式”(蓝棣之)的诗歌语境中,闻一多诗歌的形式节制实践具有诗歌史的意义。

静夜
闻一多一九二二年九月
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
受哺的小儿唼呷在母亲怀里,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

但是歌声马上又变成了诅咒,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

谁希罕你这墙内尺方的和平!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

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最好是让这口里塞满了沙泥,如其他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
最好是让这头颅给田鼠掘洞,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
如果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就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
战壕里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

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贿,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

听!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

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赏析】
这首小诗共两节。

写得宁静、典雅,遣词造句和诗行的组织,都富有古典诗词的风味。

在这笔墨空灵的画图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遐想。

异国海边的静夜,有着“对月流珠”的鲛人的幻影,这难道不是诗人眷怀祖国、感怀世事的心灵的投射吗?
第一节,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

这是诗人站在地上写景。

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树;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

短短四句,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把人带进一个超现实的梦的世界。

这为诗人下面展开联想营造了氛围。

第二节,写海地的神人鲛人的故事。

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飞向那茫茫的星空,描述了一个凄婉的故事。

诗人抬眼看到的是一条海雾蒙蒙的天河,由这令古今多少人引发无穷联想的天河,诗人又想到了传说故事。

可诗人这一次所写的不再是牛郎织女,而是传说中的鲛人。

牛郎织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户晓,鲛人流珠的传说人们也许就比较陌生。

面对茫茫的天河,诗人并不能真正看
见什么,只是凭想像,猜测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这是一个非常凄美的场面。

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想到天上的鲛人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深思。

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在这样凄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诗行,这也可视为诗人的“流珠”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