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制燃料乙醇技术及其发展

合集下载

燃料乙醇研究报告

燃料乙醇研究报告

燃料乙醇研究报告燃料乙醇研究报告一、引言燃料乙醇是一种通过将植物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而获得的可再生能源。

它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其他燃烧设备中,作为传统化石燃料的替代品,旨在减少对传统石油能源的依赖,并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本报告将介绍燃料乙醇的生产方法、用途和环境影响等相关内容。

二、生产方法燃料乙醇的主要生产方法是通过发酵将植物生物质转化为乙醇。

此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处理:植物生物质如玉米、甘蔗或木质纤维被粉碎、预处理以提取可发酵的糖类。

2. 发酵:将预处理后的生物质与发酵菌种一起置于反应器中,发酵菌种将糖转化为乙醇。

3. 分离和提纯:获得的发酵液中含有大量水分和其他杂质,需要通过蒸馏、脱水等方法将乙醇提纯至所需纯度。

4. 燃料乙醇加工:提纯后的乙醇可以直接应用于汽车燃料,或进一步加工制备乙醇汽油混合物。

三、用途燃料乙醇主要用于替代传统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其可以应用于传统汽油引擎。

根据含量不同,燃料乙醇可以分为E10、E85等标号。

其中,E10指的是燃料中含有10%的乙醇,而E85则指的是含有85%的乙醇。

1. E10燃料乙醇:E10乙醇汽油是燃料乙醇的一种常见应用形式,其含有10%的乙醇和90%的汽油。

E10燃料通过引入乙醇来取代部分传统汽油,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尾气排放。

2. E85燃料乙醇:E85燃料乙醇是一种高含量的乙醇汽油混合物,其中含有85%的乙醇和15%的汽油。

E85被视为一种替代传统汽油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其具有较低的碳排放和较少的尾气排放,但需要专用的燃料系统和调整后的发动机。

四、环境影响1. 温室气体排放:相比传统汽油,燃料乙醇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乙醇的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可以被植物再次吸收,形成一个封闭循环,减少对气候的负面影响。

2. 耕地利用和食物安全:燃料乙醇生产需要大量耕地资源,并存在与食物安全之间的竞争关系。

为了避免农作物资源被大规模用来制造燃料乙醇,可考虑使用废弃农作物、非食用部分植物或利用种植间作的方法来生产乙醇。

燃料乙醇技术讲座(二)燃料乙醇的生产方法

燃料乙醇技术讲座(二)燃料乙醇的生产方法

燃料乙醇技术讲座(二)燃料乙醇的生产方法燃料乙醇是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对于减少碳排放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燃料乙醇的生产方法。

燃料乙醇通常是由生物质或石油化工原料制成。

目前,生物质燃料乙醇的生产方法是最为成熟和广泛应用的。

生物质燃料乙醇主要由玉米、木薯、甜菜、红甜菜和其他淀粉质和糖类植物材料制成。

其制备方法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糖类发酵法,包括口腔清洗(玉米、木薯)、硫酸水解(木薯、搽鼻、红甜菜)、酶解(甜菜)等方法;二是纤维素生物质制乙醇,通过热水预处理、酸碱处理及发酵来提取纤维素中的乙醇。

其中,口腔清洗法是一种最常见的生产方法。

其生产过程包括清洗、磨碎、酸化、发酵和蒸馏。

首先,将玉米或木薯粉末清洗干净,然后磨成细粉。

接下来,将粉末的PH值酸化至4-4.5,使其中的淀粉质和糖类顺利发酵,并在恰当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发酵反应。

发酵结束后,需要进行蒸馏,以去除杂质和纯化乙醇。

相对于口腔清洗法,硫酸水解法更常用于处理木薯、搽鼻、红甜菜等杂能源原料。

其原理是使用硫酸将木薯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成为发酵过程的葡萄糖溶液。

纤维素生物质制乙醇则是通过三步方法获得乙醇。

第一步是用热水预处理纤维素生物质,使其晶格结构松散,易于生物酶降解。

之后,加入硫酸等酸成分,使木质素溶解,并将纤维素降解。

第三步,进行发酵,利用酵母对糖类成分进行发酵,最终得到乙醇产物。

此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既能有效利用大量的秸秆、木片等废弃物,同时也为多种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总之,燃料乙醇的生产方法众多,但都可以分为这些基本的类型。

这些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优化,是燃料乙醇领域不断推进的重要环节。

燃料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规则,以确保燃料乙醇的生产和使用是可持续和环保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燃料乙醇的相关数据,以了解其市场前景和生产技术性能的基本情况。

燃料乙醇的生产进展和应用

燃料乙醇的生产进展和应用

燃料乙醇的生产进展和应用摘要:乙醇是我国现今比较新型的一种节能燃料,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构成严重的污染,不过在乙醇制备过程中,由于其需求量较大,在制备过程中会涉及到化学工程的使用,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熟练的掌握化学工程的内容和操作,明确其中的重点事项,以确保燃料乙醇制备的有效性。

讨论了目前其发展趋势和应用,旨在为燃料乙醇生产的产业化、经济化及可持续化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应用一、燃料乙醇生产工艺概述燃料乙醇的生产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法和生物法,化学法主要是乙烯路线和合成气路线,生物法主要是生物质原料通过水解发酵等工艺转化燃料乙醇,也称为生物乙醇。

生物发酵法是目前制取燃料乙醇最主要的方法。

生物乙醇的生产工艺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生物质原料,不同生物质原料的乙醇生产工艺不尽相同。

例如,利用含淀粉的生物质材料生产乙醇时,碾磨、液化以及糖化工艺必不可少;利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乙醇时,预处理和水解为常用工艺;而用糖类物质生产乙醇时,碾磨、预处理和糖化工艺步骤就不需要进行。

此外,如果在反应过程混入了有毒物质,还需考虑添加解毒工艺。

二、燃料乙醇生产进展状况按照技术和工艺的发展进程,目前业界一般将燃料乙醇分为以下几类: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的第 1代粮食乙醇;以木薯、甘蔗、甜高粱茎秆等经济作物为原料的第 1.5代非粮乙醇;以玉米芯、玉米秸秆等纤维素物质为原料的第 2 代纤维素乙醇以及以微藻中碳水化合物为原料的第3代微藻乙醇。

第 1 代和第1.5 代燃料乙醇均属于淀粉基乙醇。

第2 代纤维素乙醇使用纤维素物质为原料,经预处理后通过高转化率的纤维素酶,将原料中的纤维素转化为可发酵的糖类物质,然后经特殊的发酵法制造燃料乙醇,在技术上同粮食乙醇和非粮乙醇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原料上也脱离了农作物的范畴,而利用玉米芯、玉米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充分发掘生物质资源的价值,目前是燃料乙醇的新兴研究方向,并且已有国内企业规模化量产。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研究现状及前景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研究现状及前景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酒精研究现状及前景摘要玉米秸秆是一种丰富的再生资源,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组成。

经过预处理、水解、发酵可生产酒精。

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及生物处理法;水解主要有酸水解法和酶水解法;发酵主要有直接发酵法、间接发酵法、同步糖化发酵法等。

介绍了玉米秸秆生产乙醇的关键技术进展情况。

关键词秸秆;酒精;预处理;研究进展酒精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而且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汽油,具有安全、清洁、可再生等优点。

传统的酒精生产主要以糖蜜、薯类、谷物为原料发酵而成。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可利用耕地面积的减少使得酒精生产成本日趋增高,利用丰富、廉价的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酒精已成为必然趋势。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各种纤维素原料资源非常丰富,仅玉米秸秆年产量大约2亿吨。

目前,玉米秸秆除了少部分被利用外,大部分以堆积、焚烧等形式直接倾入环境,极大地污染了环境,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如果将玉米秸秆经过预处理后水解,其所含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分解成糖,经发酵可转化为酒精,转热效率可达30%以上。

这样不但缓解人类所面临的食物短缺,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而且还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近年来玉米秸秆成为生物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

1玉米秸秆简介玉米秸秆主要由植物细胞壁组成,基本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

木质素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层层包围。

纤维素是一种直链多糖,多个分子平行排列成丝状不溶性微小纤维,半纤维素主要由木糖、少量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组成,木质素是以苯丙烷及衍生物为基本单位组成的高分子芳香族化合物。

其中,木质素是一种燃料,半纤维素可水解为五碳糖,而纤维素水解为六碳糖比较困难。

2玉米秸秆预处理由于玉米秸秆结构复杂,不仅纤维素、半纤维素被木质素包裹,而且半纤维素部分共价和木质素结合,同时纤维素具有高度有序晶体结构。

因此必须经过预处理,使得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离开,切断它们的氢键,破坏晶体结构,降低聚合度。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
离子交换法
通过离子交换剂将发酵液中的离子去除,再经过蒸馏等处理,得到 较高纯度的酒精。
产物检测与评估
酒精含量检测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酒精含量进行检测,如酒精 含量过低则需重新进行发酵或纯化。
杂质检测
通过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酒精中的杂质 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能耗与成本评估
对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原材料消耗、人工成本等 进行统计与评估,为提高生产效益提供参考。
政策法规影响及应对策略
环保法规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企业需要采取措施降低玉米秸 秆发酵生产酒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如废弃物处理、废水 排放等。
能源政策
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政策有利于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 精的市场拓展,企业应关注相关政策动向,及时调整战略 。
税收优惠
申请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 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创新与突破方向
高效生物催化剂
寻找和优化适合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生物催化剂,提高转化效 率和产物质量。
联合生物加工
将玉米秸秆的生物质和玉米芯等其他农业废弃物进行联合生物加工 ,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系统工程技术
应用系统工程技术,从整体角度优化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全过程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05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经本低
玉米秸秆作为废弃物,收集和运输成本低,为企 业提供了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生产成本。
市场需求大
随着生物能源的发展,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 越大,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市场前景广阔。
3
副产品收益高
玉米秸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如沼气、饲 料等,能够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
市场拓展与合作机会

利用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

利用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
the granularity 20~40 meshes and the solid content no more than lO.O%.The major inducing sugars in the hydrolysis liquid were xylose and glucose.
Secondly,the optimal hydrolysis conditions of the pretreated corn stalk with cellulase were made:the cellulase weight is 25IU/g com stalk,the temperature iS 50℃.the hydrolysis time iS 24h and the pH valHe iS 4.6.
63.6%ofthe theoreticaI productivity wim the same concentration ofxylose. Fourthly,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the ethanol production
bv Pichia ohmeri with the hydrolysis filtrate of也e pretreated corn stalk were
corn stalk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and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fermenting temperature 34℃. fermenting period 60h,inoculation weight 4 X 1矿celFmL and the cellulase

秸秆生产乙醇

秸秆生产乙醇

秸秆发酵生产乙醇工艺介绍-----------------------叶金鑫(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安徽合肥 231603)摘要:秸秆是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

木质纤维原料作为一种可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可再生资源,其转化利用已成为必然趋势。

木质纤维是廉价易得、来源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和能源。

通过相关的生物转化手段可以生产乙醇部分代替石油,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而且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缓解化石能源的危机,这也是世界整个能源发展的方向。

本文综述了植物秸秆通过生物生产的方法制得乙醇的生产工艺。

关键词:秸秆;木质纤维;生物发酵;乙醇Straw fermentation to produce ethanol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YangZhenWei, YeJinXin, XuJinMei(anhui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f profess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hui hefei 231603)Summary:Straw is rich in renewable resources, mainly fromcellulose and a half of cellulose and lignin。

Wooden fiber raw materials as a can be converted into the liquid fuel renewable resource, the transformation use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Wooden fiber is easy cheap renewable resource rich source and energy through the related biological transformation method can produce ethanol instead of oil,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part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and can reuse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and ease the crisis of fossil energy。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进展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进展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进展摘要:秸秆是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要紧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

秸秆通过预处理,水解和发酵可生成乙醇。

秸秆生产乙醇的工艺包括预处理,水解和发酵。

发酵方法有直截了当发酵法、间接发酵法、混合菌种发酵法、同时糖化发酵法和非等温同时糖化发酵法以及固定化细胞发酵法。

介绍了秸秆生产乙醇几个关键工艺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秸秆,酒精,木质纤维素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各类农作物纤维资源十分丰富,仅秸秆一项就达7亿t吨以上,其中玉米秸秆约2.2亿t吨,这些资源长期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

作为农业废弃物的玉米秸秆多以燃料烧掉,其烟雾中含大量的TSP 和SO2 ,造成大气严峻污染。

近年来生物质能的研究差不多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利用农业废弃物发酵生产燃料酒精正逐步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玉米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废弃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我国,玉米秸秆除了少部分被利用外,大部分以堆积、荒烧等形式直截了当倾入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和白费,而且这种直截了当燃烧的方法热效率专门低,只有10%左右。

假如将它们转化成气体或液体燃料(酒精、氢气、柴油等)热效率可达30%以上。

如此不但缓解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危机,食物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为人类连续进展提供了保证。

1 玉米秸秆简介玉米秸秆要紧由植物细胞壁组成,细胞壁差不多组成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被木质素层层包裹,纤维素是一种有1000-10000个β-D-吡喃型葡萄糖单体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直链多糖,多个分子平行排列成丝状不溶性微小纤维,其差不多组成单位是纤维二糖,它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聚合体。

而半纤维素要紧是木糖以及少量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组成,而木质素是以苯丙烷及其衍生物为差不多单位构成的高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对水解纤维素起到屏障作用。

到目前为止,还未发觉能利用木质素的单聚体来生产乙醇的微生物。

半纤维素较易水解为五碳糖,纤维素较困难水解为六碳糖,而木质素一样作为燃料。

燃料乙醇的生产工艺

燃料乙醇的生产工艺

燃料乙醇的生产工艺燃料乙醇生产工艺指的是以农作物、废弃物、木质素等为原料,通过发酵和蒸馏等工艺将糖类转化为乙醇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燃料乙醇生产工艺。

首先,在燃料乙醇的生产中,需要选择适合的原料。

常见的原料包括玉米、小麦、甘蔗、木材、稻草等。

这些原料含有丰富的淀粉、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糖类,进而发酵生成乙醇。

接着,原料经过破碎和糖化处理。

原料首先需要进行物理或机械破碎,将其分解成较小的颗粒。

然后,在一定温度和pH值的条件下,加入水和酶,将淀粉或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转化为糖类。

这个过程称为糖化,主要使用的酶有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接下来,经过发酵过程。

将糖化液中的糖类转化为乙醇的过程称为发酵。

常见的发酵菌有蔗糖酵母菌和木质素酵母菌等。

发酵过程需要控制温度、pH值和氧气供应等因素,使得发酵菌能够充分利用糖类进行生长和代谢,产生乙醇。

发酵结束后,需要对发酵液进行蒸馏。

蒸馏的目的是将发酵液中的乙醇与其他杂质分离开。

蒸馏过程可以使用常规或连续蒸馏设备,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将乙醇与水以及其他挥发性成分分离开。

最终得到的是高纯度的乙醇。

最后,对蒸馏后的乙醇进行脱水处理。

脱水工艺是为了去除乙醇中的水分,提高乙醇的纯度。

常见的脱水方法有吸附剂吸附、蒸汽进一步蒸馏等。

通过脱水工艺,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燃料乙醇。

总的来说,燃料乙醇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糖化、发酵、蒸馏和脱水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控制适当的条件和使用合适的设备和酶等辅助剂。

随着科技的发展,燃料乙醇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提高乙醇的产量和纯度,同时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农作物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源 长期 没有 得 到合 理 的开 发 和 利用 。除少 部 分
素 主要 是 由木糖 以及 少量 阿拉 伯糖 、 乳 糖 、 半 甘 露糖 组成 , 而木 质 素是 以苯丙 烷及 其衍 生物 为基 本单 位构 成 的高分 子芳 香族 化合 物 , 解 纤维 对水 素起 到屏 障作 用 。到 目前 为 止 还 未 发现 能利 用 木质 素 的单 聚体 来 生 产 乙醇 的微 生 物 。半 纤 维 素较 易 水 解 为 五 碳 糖 , 维 素 较难 水 解 为 六 碳 纤 糖 , 木质 素一 般作 为燃 料 。 而
物秸 秆是 丰 富 易得 的植 物纤 维素 资 源 , 主要 由纤维素 、 纤维 素和木 质素 组成 。秸 秆 经过预 半 处理 、 解和发 酵 可生成 乙醇。秸 秆 生产 乙醇 的工 艺主要 包括预 处理 、 解和 发 酵。发 酵方 水 水
法有 直接 发 酵法 、 间接发 酵 法、 同时糖化 发 酵法 和非等 温 同时糖 化发 酵 法以及 固定 化 细胞 发
基本 组成 是纤维 素 、 半纤 维素 、 木质 素 , 纤维 素和

4 一 2
中国饲料添加剂
21 0 0年第 9期( 总第 9 9期 )
糖 。纤维 素水 解 只有 在 催 化 剂 存 在下 才 能 显 著 地进 行 。常用 的 催 化剂 是 无 机 酸 和 复合 纤 维 素 酶, 由此分 别形 成 了酸水解 工 艺和 酶水解 工艺 。
眭培林 : 农作 物秸 秆发酵生产燃料 乙醇 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一 4 一 l
农作物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 醇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眭培 林
( 广东 溢 多利生 物科 技有 限公 司 ) 摘 要 : 物 纤 维素是地 球储 存 太 阳能的 主要 形 式 , 取之 不尽 的 可再 生资 源 , 植 是 而农 作

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技术

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技术
湿氧化法对于玉米秸秆的处理是非常有效的, 只要用适 量的 Na2O3 和 O2 在 200℃左 右 处 理 5 ̄20min, 就 可 以 得 到 高 纤 维 素 含 量 和 高 酶 解 转 化 率 的 固 体 纤 维 碎 片 [6]。湿 氧 化 法 的 机 理是纤维素遇碱后膨胀 , 碱 化 , 但 结 构 不 发 生 变 化 , 而 Na2CO3 起缓 和 作 用 , 能 够 防 止 纤 维 素 被 破 坏[6], 木 质 素 和 半 纤 维 素 溶 解在碱液中, 使纤维素得到分离。匈牙利 Eniko 等人用这种方 法 于 195℃, 15min, 12bar O2, 2g/L Na2CO3 对 60g/L 玉 米 秸 秆 进 行 预 处 理 , 其 中 60% 的 半 纤 维 素 和 30% 的 木 质 素 被 溶 解 , 90% 的固态纤维素被分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产物纤维素纯 度高, 副产物少, 酶解转化率高达 85% [7]。 2.2 蒸汽爆破法( Steam Explosion Method)
第 33 卷 第 5 期 2006年9月
文章编号:1002- 8110( 2006) 05- 0056- 03
酿酒 LIQUOR MAKING
Vol.33.№.5 Sep. , 2006
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技术
张 迪, 丁长河, 李里特, 洪 丰
(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52)
根据玉米秸秆的结构和乙醇生产的原理, 可以确定燃料 乙醇的生产流程, 该流程可描述如下:
玉 米秸秆→ 预处理 纤维素、半纤维素→ 水解 葡萄糖(木糖、 半乳糖等)→ 发酵蒸馏 燃料乙醇 2 预处理方法
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分离出被木质素包裹着的纤维素和 半纤维素。对玉米秸秆而言, 部分半纤维素以共价的形式和木 质素结合, 而纤维素则具有晶体结构。预处理的目的是切断氢 键, 破坏纤维素的晶体结构, 降低聚合度, 使纤维素、半纤维素 得到分离[5]。一个好的预处理方法, 不仅要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而且要得到较高的水解转化率。近年来, 研究较多且公认效果 较好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湿氧化法和蒸汽爆破法。 2.1 湿氧化法( Wet Oxidatioin Method)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一、引言在当前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生物发酵生产酒精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技术。

玉米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其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成分让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原料来生产酒精。

本文将探讨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现状、方法、优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方法1. 原料准备玉米秸秆作为主要原料,需要经过破碎、水浸泡等处理,以提高其表面秸秆秸外的表面秸秆秸曝露面积,有利于后续的酶解和发酵过程。

2. 酶解过程将处理好的玉米秸秆进行酶解,主要通过添加纤维降解酶来分解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多糖物质,释放出葡萄糖等单糖。

3. 发酵生产酒精在酶解后,将释放出的单糖溶液用酿酒酵母等微生物菌种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pH值等参数。

三、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优势1.环保:利用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进行生产,能减少焚烧等对环境的污染。

2.资源综合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降低生产成本:玉米秸秆等废弃物作为原料成本低廉,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4.可持续发展: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酒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助于实现能源的可持续供应。

四、未来发展方向1.工艺优化:不断优化酶解和发酵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2.副产物利用:研究开发玉米秸秆发酵过程中的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价值。

3.工业化规模化:进一步探索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和优化方案。

4.技术创新:结合生物技术等新技术手段,推动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技术的创新发展。

五、结论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是一种有潜力的技术路线,具有环保、资源综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等优势,未来的发展潜力广阔。

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创新,玉米秸秆生产酒精技术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关于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燃料乙醇的生产及应用概

燃料乙醇的生产及应用概

燃料乙醇的生产及应用概括燃料乙醇是一种由可再生资源生产的燃料,一度备受关注。

其生产过程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降低能源安全风险。

燃料乙醇可以用作交通燃料,被认为是一种环保、可再生的替代能源。

燃料乙醇的生产过程燃料乙醇的生产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将废弃物、农副产品等转化为可再生资源。

常用的废弃物包括玉米秸秆、稻壳等。

燃料乙醇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预处理。

将废弃物打碎、过筛、干燥,使其易于转化。

2. 发酵。

将制得好的发酵剂加入发酵罐中,发酵时间通常为24至36小时。

3. 蒸馏。

将发酵后产生的液体通过蒸馏器蒸馏,产生乙醇。

4. 分离。

将生产出的乙醇与水分离,得到高纯度乙醇。

应用领域燃料乙醇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以E10为例,其组成为10%乙醇+90%汽油。

E10环保、经济,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燃料乙醇配方之一。

除交通运输领域外,燃料乙醇还可以用于一些化工和医药领域。

燃料乙醇的优点和挑战燃料乙醇具有以下优点:1. 安全性高。

燃料乙醇的燃点比汽油高,不容易爆炸。

2. 无毒害性。

燃料乙醇燃烧后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3. 储运方便。

由于燃料乙醇是液态燃料,储运方便。

挑战:1. 生产成本高。

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高于传统燃料。

2. 乙醇汽油混合比例限制。

由于车辆机制和燃料质量的问题,不同地区对乙醇汽油的混合比例限制不同。

3. 稳定性问题。

燃料乙醇的稳定性差,短时间内易于腐化和发黏。

结论燃料乙醇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燃料乙醇将逐渐成为交通运输领域的主流燃料之一。

同时,我们还需要在生产成本、乙醇汽油混合比例限制和稳定性等问题上加以解决,以推动燃料乙醇的生产和应用。

利用秸秆生产乙醇可行性分析

利用秸秆生产乙醇可行性分析

秸杆生产乙醇的可行性分析秸杆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能源资源,也是可以“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它不仅能缓解商品能源的短缺和供给高效饲料,而且有利于农业科技的全面推行和生物质的综合利用,对农村经济可持续进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乐观的作用。

秸杆能源化工程,可以提高综合利用率,大幅度地提高能源的干净质量,解决了秸杆过剩造成的任凭燃烧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能源、生态、环境协调进展的有效途径。

秸杆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素。

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混合在一起的材料。

用木质纤维素作为糖源生产燃料酒精,目前糖的利用和转化率还很低,通常只有百分之十几。

在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严密结合而成的木质纤维,占秸杆总重量的约70-90%左右。

植物中三者各占的比例随不同来源的植物或植物的不同局部而有所区分,或许的比例数字为:纤维素 30-50%;半纤维素 20-35%;木质素 20-30%; 灰份 0-15%。

其实纤维素的非结晶构造是很简洁被打破的,它可以完全降解成葡萄糖,后者是发酵乙醇的原料。

目前患病的主要问题是,纤维素的结晶构造难以被破坏,致使人们无法完成后续处理。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被难以降解的木质素包裹,使得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无法接触底物,这构成了木质纤维素利用的重大障碍。

只有经过有效的预处理方法,破坏了木质纤维素的高级构造,实现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可及性,才能使木质纤维素作为自然界里最大宗的资源,像淀粉一样被人和动物完全利用。

纤维素被纤维素酶水解的反响通常又称为糖化反响,水解的主要产物是单糖。

植物细胞壁中,纤维素被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所包裹,不利于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进攻。

木质素是由苯基丙烷聚合而成的一种非多糖物质。

由芳香烃的衍生物以-C-C-键、-O-键纵横交联在一起,其侧链又与半纤维素以共价键结合,形成一个格外致密的网络构造,将纤维素紧紧包裹在里面。

所以,要彻底降解纤维素,必需首先降解木质素。

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

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

第15卷第10期2008年10月 现代农业科学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s Vol .15No .10Oct .2008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冯 玮,宋 鹏,向文良,杨志荣(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 要:讨论了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工艺中的主要存在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系统的论述了目前常用的工艺流程,通过对比预处理、水解、发酵各个工艺中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可行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秸秆;燃料乙醇;预处理;水解;发酵中图分类号:S2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650(2008)1020116202Study on the D evelop m en t D i recti on of Key Technology i n the Process ofFuel Ethanol Producti on by Straw Ferm en t a ti onFENG W e i ,S O NG Peng,X IANG W en 2li a ng,YANG Zh i 2rong(College of L ife Science,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4)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d the main p r oble m s and devel opment directi on in the p r ocess of fuel ethanol p r oducti on by stra w fer mentati on,and expounded systematically common technol ogical p r ocess,the feasible devel opment directi on was analyzed thr ough 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methods in each p r ocess including p retreat m ent,hydr olysis and fer mentati on .Key words:stra w;fuel ethanol;p retreat m ent;hydr olysis;fer mentati on收稿日期:2008-09-23作者简介:冯玮(1984-),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业微生物1 前言能源作为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玉米秸秆发酵制备燃料乙醇生产工艺

玉米秸秆发酵制备燃料乙醇生产工艺

玉米秸秆发酵制备燃料乙醇生产工艺摘要:玉米秸秆属于再生资源的一种,并且具有原材料廉价和资源数量丰富的特点,主要由纤维素和木质素构成,秸秆在经过一定加工工艺后,如预处理、水解处理、发酵处理会分解产生乙醇,这种乙醇极其适合应用在工业燃料制作中。

为此,本文分析了玉米秸秆的成分,以及其预处理、水解、发酵等相关加工工艺,旨在为玉米秸秆制备燃料乙醇提供技术参考。

现阶段,全世界正在面临较大的能源危机,而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让化工燃料生产行业陷入了瓶颈期,此时,酒精成为了潜力最大的替代品,为此,各大化工燃料生产企业开始将发展眼光投射在了燃料乙醇的制备上。

而玉米秸秆则是制备燃料乙醇的良好原材料,应用秸秆制备燃料乙醇,不但能够缓解能源危机,还能提高对秸秆的利用率,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玉米秸秆成分分析玉米秸秆的构成成分主要包括:纤维素、木质素、浸提物质、半纤维素、灰等。

纤维素中含量最高的化学分子是脱水葡萄糖,可以判定纤维素为纤维二糖的化学单元重复体。

半纤维素主要包括木聚糖、葡聚糖、甘露聚糖,其中的短链多糖成分属于易溶解于水的化学分子。

木质素以苯丙烷为基本计量单位,属于高分子方向化合物的一种,可以对水解纤维素形成良好的屏障。

2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操作在玉米秸秆的细胞壁中,纤维素分子被包裹在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并以网状结构存在,并且纤维素本身具有质地密集的特征,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当成保护层,此时,直接进行水解操作的成功率较低,因此,需要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为接下来水解工艺的应用奠定基础。

下面将对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方式及其工艺进行进一步分析。

(1)物理预处理方式。

物理预处理方式即对玉米秸秆进行机械性粉碎,也是最为原始和常见的预处理工艺,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切、割、碾、磨等方式减少玉米秸秆原有的粒度,并增加秸秆颗粒底部和酶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纤维素的结晶程度。

物理粉碎秸秆的方式有干粉粉碎、湿法粉碎、振动粉碎、压缩粉碎几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

此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如何将产生的二氧 化碳进行再利用等问题。
六、前景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可以预期到未来在利用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 精方面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酵母菌和糖化酶的 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酒精的生产能力;新的提取和精炼技术的开发也将有助 于提高酒精的质量和纯度。此外,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对电池充电的需求将 会增加,而利用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将酒精转化为电能也是一个具有潜力的研究 方向。
三、发酵过程
将添加了酵母菌和糖化酶的玉米秸秆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发酵时间通常需 要几天到几周不等,具体时间取决于各种因素,如原料的质量、发酵温度和酵 母菌种等。在此期间,必须定期检查发酵情况,确保酒精度达到预期水平。
四、提取和精炼酒精
发酵完成后,通过蒸馏方法从发酵液中提取酒精。蒸馏过程需要使用专门的设 备,如蒸馏塔和冷凝器。提取的酒精需要通过精炼过程,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和 其他杂质,提高酒精的纯度和浓度。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
目录
01 一、玉米秸秆的预处 理
03 三、发酵过程02Fra bibliotek二、添加酵母菌和糖 化酶
04 四、提取和精炼酒精
05 五、结论
07 参考内容
目录
06 六、前景展望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利用玉米秸秆进行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变 得越来越重要。酒精不仅可以作为燃料,还可以在医疗、工业、农业等领域中 发挥多种作用。本次演示将探讨利用玉米秸秆进行发酵生产酒精的工艺流程和 技术要点。
将活化后的酵母菌与生料淀粉混合,加入适量的磷酸缓冲液和水,调节pH值至 适宜范围,然后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定期检测 酒精的产量和纯度,并记录数据。

秸秆制燃料乙醇工艺技术_卢暄

秸秆制燃料乙醇工艺技术_卢暄

目前,国内对以秸秆(纤维素)为原料生产酒精的工艺条件的研究还不成熟。

虽然中国科学院早在1980年就在广州召开了“全国纤维素化学学术会议”,把开发利用纤维素资源作为动力燃料提到了议事日程,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取得重大突破。

天然纤维素转化为酒精的新型开发技术在工业上尚未大规模实施,其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基础理论的研究仍在进行之中。

秸秆制燃料乙醇工艺又称为纤维素燃料乙醇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水解糖化,五碳糖与六碳糖的发酵,蒸馏脱水等。

木质纤维素先经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进行预处理,使纤维素与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分离;纤维素可水解为葡萄糖,半纤维素可水解成木糖、阿拉伯糖等单糖。

五碳糖和六碳糖经过发酵得到发酵成熟醪,再经过蒸馏和脱水得到燃料乙醇。

蒸馏和脱水工艺属典型的化工分离过程,其工艺和淀粉质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完全相同,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

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高效、低成本的预处理技术,提高原料转化率;(2)选育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降低纤维素酶的生产成本,纤维素酶的回收利用;(3)选育能耐受高渗透压、耐高乙醇浓度、耐高抑制物和耐高温的优良发酵菌株。

1预处理工艺木质纤维素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之间靠氢键结合,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靠氢键和化学键结合。

木质素的存在导致纤维素结构十分紧密,使得纤维素的生物降解难以进行,因此需要经过预处理去除部分或全部木质素。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等[1]。

1.1物理法物理法包括粉碎、热解、声波电子射线等方法。

这些方法均可使纤维素粉化、软化,提高纤维素酶的水解转化率。

1.1.1粉碎法木质纤维原料可以通过切碎、粉碎、碾磨处理降低结晶度,使颗粒变小。

李稳宏等研究表明,随着麦秸秆粉碎程度加大,酶解速度也加大,麦秸粉碎至120~150目并经1%NaOH 溶液浸渍是一种理想的制糖原料。

徐忠等的试验表明,随大豆秸秆粉碎细度增加,酶与底物接触面积增大,酶解液还原糖量逐渐增加,但到140目后其还原糖量增加幅度减小,原因可能是随试样粉碎细度增加其对表面积增加的影响有所减少。

秸秆酒精的发展趋势

秸秆酒精的发展趋势

秸秆酒精的发展趋势
1. 技术的改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秸秆酒精的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新的生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提高酒精的质量和纯度。

2. 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目前,秸秆酒精产业仍然属于小规模产业,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秸秆酒精产业将逐渐向规模化发展。

这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竞争能力。

3. 环保环节的加强:秸秆酒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未来,秸秆酒精生产企业将更加重视环保,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法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市场需求的增加: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秸秆酒精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

另外,政策的支持也将有助于促进秸秆酒精产业的发展。

5. 联合生产的模式:秸秆酒精还可以与其他产业联合生产,例如与食品、饲料等产业相结合,形成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

这将有助于促进产业发展,提高整体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秸秆制燃料乙醇技术及其发展(徐州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徐州,江苏,221000)摘要: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由于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利用秸秆生产燃料乙醇成了世界科学家的研究热点,本文论述了当前国内秸秆制燃料乙醇的工艺技术过程,包括原料预处理、水解及发酵,并且展望了未来秸秆制乙醇技术的发展方向。

纤维乙醇生产示范研究是未来产业化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探索,也是实现其技术工程化的重要基础和平台。

关键词:秸秆、燃料乙醇、技术、述评引言:在徐州,秸秆很少被利用大部分都是以堆积、燃烧等方法直接倾入环境,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如果把秸秆制成燃料乙醇,热效率大大提高,这样做不仅缓解了人类所面临的一些困难,比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秸秆制燃料乙醇是20世纪初面市的传统产品,后因石油的大规模、低成本开发,其经济性较差而被淘汰。

随着一些先进农业国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以及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四次较大的“石油危机”,又推动燃料乙醇工业在世界许多国家得以迅速发展。

自巴西、美国率先于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大力推行燃料乙醇政策以来,加拿大、法国、瑞典等国纷纷效仿,均已形成了规模生产和使用。

中国燃料乙醇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燃料乙醇在中国具有广阔前景。

随着国内石油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以乙醇等替代能源为代表的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已成为中国能源政策的一个方向。

燃料乙醇拥有清洁、可再生等特点,可以降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

未来我国燃料乙醇行业的重点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政府补贴,为此,制定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过程的消耗控制规范,及产品质量技术标准,统一燃料乙醇生产消耗定额标准,包括物耗、水耗、能耗等,是降本增效的有力手段。

而未来我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的方向是如何实现非粮乙醇的规模化。

1 秸秆的主要成分玉米秸秆、麦秆、稻草等均属木质纤维类生物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约占40%)、木质素(20%-30%)和半纤维素(20%-30%),这三种成分的质量占植物纤维质原料总质量的80%-95%。

尽管纤维素单独存在时能被许多微生物分解,但由于在细胞壁中,纤维素是被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包裹着,而木质素有完整坚硬的外壳,不易被微生物降解,因此,纤维素的分解受到限制。

纤维素是植物残体中最丰富的部分,它是由β,D-葡萄糖基通过1,4-糖苷键联接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化合物。

通常一条链中含有10 000 多个葡萄糖分子,大约30-100 个纤维素分子会“并肩”排列,在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的作用下,形成结晶的微纤维或类似晶体的不透水的网状结构。

半纤维素主要是由木糖通过β-1,4 糖苷键形成的,分子中往往带有支链,半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主要有己糖-葡萄糖、戊糖(木糖)、半乳糖等几种不同的糖。

半纤维素的聚合度相对较低,比较容易降解成单糖。

而木质素是由苯基丙烷结构单元通过醚键、碳-碳键联结而成的具有三维结构的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

木质素很难降解,同时也无法形成发酵性糖类。

纤维素是被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包裹着的,木质素在纤维素纤丝中的存在,降低了原料的可利用表面积, 从而阻碍了微生物和酶顺利接近易降解的纤维素,因此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水解就成为此类原料生物降解的限速步骤。

另外,有研究显示,木质素最初的降解需要氧分子的参与,所以未处理的木质素不能在厌氧环境下被微生物降解。

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以达到降解木质素,提高秸秆原料厌氧沼气发酵产率的目的。

2 秸秆原料预处理方法常见的预处理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物理预处理法、化学预处理法、物理化学预处理法和生物预处理法。

2.1 物理预处理法使用物理方法使得生物质的粒度缩小,降低其结晶度,破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结合层,增大物料的比表面积,同时软化生物质,将部分半纤维素从生物质秸秆中分离、降解,从而增加了酶对纤维素的可触及性,提高了纤维素的酶解转化率。

常用的物理预处理方法主要有机械粉碎法、高温热解预处理以及辐射预处理等。

2.1.1 机械粉碎法木质纤维质原料可以通过切碎、粉碎、研磨等处理以降低结晶度,使颗粒变小。

与切割相比,研磨更有利于破坏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细胞结构,所以一般认为研磨比切割更有效。

在用稻草为原料利用两相工艺产沼气的实验研究中,采用了研磨和切碎两种物理预处理方法对稻草进行处理,发现在原料的颗粒度均为25mm 的情况下, 研磨处理的原料比切碎的原料沼气产率提高了12.2%;而切碎的原料与没做任何处理的原料相比,沼气产率并没有明显的不同。

麦秸秆粉碎程度越大,酶解速度也越大,并且麦秸粉碎至120-150 目后经1%的NaOH 溶液浸渍是一种理想的制糖原料。

2.1.2 高温热解预处理高温热解处理有高温分解和高温液相热水分解两类。

高温分解是将生物质加热到300℃以上,生物质中的纤维素快速分解成气态产物和残余烧焦物(主要是炭类物质)。

对高温分解后的剩余炭状物质进行中浓度酸水解时,80%-85%的纤维素会转化为糖,其中50%以上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当温度较低时,分解的速度很慢,并且产生挥发性的副产物。

在水解液中加入催化剂如氯化锌或碳酸钠等,反应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适当通入氧气可加快水解反应速度。

高温液相热水分解又可称为水压热解,高压热水能够把生物质中的半缩醛键断裂并生成酸,酸又可以使半纤维素水解成单糖。

水解产率很高,预处理后的纤维素具有较高的酶消化性,同时预处理过程得到的高产率的半纤维素转化的糖,可以直接用来发酵生成乙醇。

但在反应中,由半纤维素水解来的部分单糖,在中间产物酸的作用下会进一步水解生成糠醛等微生物发酵的抑制物。

为了阻止上述反应的发生,需要用碱来平衡反应的PH 值,最终还要另加酸来中和碱,这样就增加了成本。

2.1.3 辐射预处理微波是频率从 300M-300GMHz 的电磁波(波长1mm-l m),其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是一种具有穿透特性的电磁波。

将蔗渣原料、稻草预浸在甘油中,用微波常压处理10min,最终还原糖的浓度增加了2 倍多。

在密闭容器中用微波照射红松、甘蔗渣、山毛榉、稻草等材料,结果表明糖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当温度超过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热软化点时会,引起过分解反而使糖化率下降。

微波功率不同,但在最佳处理时间时还原糖的得率基本一致。

微波强化酸预处理玉米秸秆的乙醇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发现微波可以强化酸预处理的效果,提高糖化速度,作用时间缩短1h。

微波具有反应速度快、处理时间短、操作便捷、产率高、价格低廉及环境友好等特点。

但设备投资费用较高,目前还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采用高能电子辐射预处理秸秆可降低纤维素聚合度,减少了因使用化学药品造成的环境污染,但只有高剂量的辐射才能提高纤维素的水解速度及转化率,预处理成本偏高。

2.2 化学预处理法化学预处理主要有酸水解、碱水解、臭氧分解、有机溶剂分解等方法。

该法可使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膨胀并破坏其结晶性,使天然纤维素溶解,从而增加其可消化性。

2.2.1 酸预处理稀硫酸预处理已经成功地用于木质纤维原料的预处理,效率比较高,约有80%-90%的纤维素被糖化。

稀酸水解法可以提高木聚糖转化成木糖的转化率,并且若在稀酸水解中添加金属离子可以提高糖化率。

酸预处理法已发展成熟,并且具有工艺简单、价格低等优点,但酸处理条件要求较苛刻,处理过程中的降解产物对生物质发酵有抑制作用,另外,酸处理的时间也比较长。

2.2.2 碱法预处理碱法预处理是应用较广的一种处理植物纤维质原料的方法。

常用的碱主要有NaOH、Ca(OH)2、氨等。

碱处理主要是去除其中的木质素,因此,碱处理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原料中木质素的含量。

先用碱在70℃预处理再进行酶水解,木质素去除率达77% 、纤维素水解率超过95% 、半纤维素水解率44%。

用18%NaOH 预处理已磨成粉末状的纸浆模塑餐具,结果表明物料的结晶度明显下降,酶解后还原糖含量比未经处理的物料提高了62%。

尽管碱处理法降解效果较好,但在处理过程中部分半纤维素被破坏,另外,处理所用碱的量较大,又出现碱的回收、残留物处理、环境污染等问题。

2.2.3 臭氧处理法臭氧处理能很大程度上降解木质素,半纤维素被部分降解,纤维素几乎不受影响。

臭氧处理具有方法简单、条件温和、降解率高等特点,特别是能分解其他方法都较难分解的木质素,并且还不产生对后续反应有抑制作用的物质。

不过臭氧处理对臭氧的需求量较大,成本较高。

化学处理法具有工艺简单、效率高等特点,但所需无机酸、碱浓度高,处理后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损失大(收率仅50%),形成产物多种多样(如纤维糊精、葡萄糖、纤维二糖、葡聚糖等),试剂中和、回收和洗涤较困难;强酸和强碱对设备的要求苛刻,造成设备成本增加;有机溶剂腐蚀性和毒性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这种原料预处理方式对生物质的转化利用生产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2.3 物理化学预处理法物理化学法是物理、化学处理相结合,将化学药品添加到蒸汽爆破处理的物料中,达到互相弥补缺陷的目的,从而提高预处理的效果。

常见的物理化学预处理方法主要有蒸汽爆破、氨纤维爆破、酸性气体爆破等。

用蒸汽爆破法处理椰衣纤维,结果纤维素含量比未处理样品提高17.05%,同时木质素含量降低6.63%,其他成分含量降低了10.42%,实现了原料杂质组分的有效降低。

用蒸汽爆破法处理棉秆可增加棉秆的生物可利用性。

增加氨水浓度,有利于提高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原料的总糖得率和酶解率,但原料经氨化汽爆后,还原糖含量显著减少。

物理化学法与单纯,但也存在成本高和污染相对严重等问题,因此也不能大范围的推广。

2.4 生物预处理法生物处理是利用能够分解木质素的微生物除去木质素,以解除其对纤维素的包裹作用。

目前,虽然有很多微生物都能产生木质素分解酶,但酶活性比较低,很难应用于工业生产。

在生物预处理中,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种类有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而真菌如白腐菌、褐腐菌等是最重要的一类。

生物处理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处理成本低、能耗低、专一性强、不存在环境污染等优点。

但是,目前存在着能够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种类少,木质素分解酶类的酶活力低,作用周期长等问题。

3 结论(1)在木质纤维质原料的细胞壁结构中,纤维素是被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包裹着的,因此,将木质素降解,对其进行预处理,是提高纤维质原料后续发酵效率的重要方式。

(2)物理预处理、化学预处理等都已几近发展成熟了,但生物预处理还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具有继续研究的潜力。

比如可以考虑将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应用于此,培养出能高效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

(3) 物理、化学和生物预处理方法各有利弊,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将其中两种或更多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互相弥补单一预处理方法时的缺陷,比如上面介绍的物理化学法。

可以用化学方法中的碱处理结合生物预处理法,用NaOH 溶液和发酵后的沼液的混合液来处理秸秆原料,处理效果较好,也降低了碱的用量,目前该方法在江苏省徐州市的秸秆生物气化站已有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