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精品
最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精选多篇)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精选多篇)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二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三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四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五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与建议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问题,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
但是,由于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有的乡村出现过财务管理混乱、资产管理无序、资源处置不当等问题,甚至个别乡村集体“三资”管理引发了严重的干群矛盾,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以沙洋县为例,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当前“三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开始,沙洋县逐步推行了以会计委托代理制为核心、“五统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
运行几年来,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组建了农村经营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和开通“村级财务公开内容自动生成”系统,保证了财务公开的准确性、及时性。
二是健全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三是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对各镇的年终考核内容,加强专项整治,规范票据管理。
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思想上存在误区。
一是认为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村级基本没有集体资产,不需要管理;二是村民自治,不能管理;三是情况复杂,不好管理。
农村“三资”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
农村“三资”(请你收藏好范文,请便下次访问)涉及面广、项目多,既有现金的,又有实物财产的,还有资源性质的;既有可移动产,又有不动产;既有国家支农资金、各项补偿补助款,又有集体收入,还有筹资、捐资等,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带来管理难度较大。
2、“三资”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登记的台账管理不完善。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生态保护的短板:农村三资管理没有充分重视有关生态保护的投入,从而导致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灾害频繁。
2. 缺乏农民参与:农村三资管理传统方式所面向的受众一般为政府机构,少有充分考虑农民参与,导致农民参与受限,影响投资效果和效率。
3. 资源分配不均:农村三资管理长久以来只是依赖于政府资金投放,
分配不均,尤其是贫困地区受益较少,这些资金用于改善贫困地区的
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等一系列社会和民生工程建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4. 管理效率不高:由于农村三资管理没有采取成熟的电子化管理,管
理效率不高,导致多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度偏慢。
二、建议
1. 将生态保护作为焦点:落实生态保护的规定,加大生态保护的投入,重视生态保护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2. 加大对农村三资发挥的投入:完善农村三资的管理机制,积极探索
农民的参与,把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作为考虑因素,建立可持续
的社会发展模式。
3. 加强管理技术保障:建立可持续的数字管理机制,利用新型信息技
术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效率,从而实现农民
生活的质量晋升。
4. 促进资源的有效分配:以构建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为目标,促进全社会致富,实现农村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村集体三资是指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资源。
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战略、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
同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日益成为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由此引发的矛盾与信访事件频发,对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以及基层党组织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
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通过乡镇经济责任及涉农专项资金审计、农村三资管理审计调查等发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突出,亟需整治。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三资监管机构履职尽责不到位,监管流于形式。
1.乡镇三资管理监督委员会履职不尽责。
各乡镇虽然均以文件形式成立三资管理监督委员会,但执行中存在部分单位未严格履行《湖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规定的监督管理职责。
2.三资监管代理中心履职不到位、监管乏力。
一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动态管理不及时,资产、资源台账登记信息失真,数据不完整、不准确。
二是农村集体财务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
三资监管代理中心对农村财务监管流于形式,沦为村级财务记账员和会计凭证保管员,不能保证村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三是对村级资金使用情况监管不力。
村级资金拨付使用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通过村支书或会计个人银行卡进行结算;村级资金使用村支书既是审批人、经手人又是报账员,村级资金使用脱离监督。
3.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交易中心履职不到位,机构形同虚设。
一是乡镇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人员由财政所人员兼任,缺乏一定数量的专职、专业人员,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活动、建设项目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二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交易只有少部分通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交易中心公开发包,各乡镇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流于形式。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资本、劳动力和管理等要素的组合,开展各类经济活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模式。
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三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发展。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1. 资金来源单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集体经济组织自身的积累和分配,此外,还有一部分资金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
然而,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状况不稳定,拨款不及时,所以导致资金来源单一,难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2. 经营管理水平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人员大多是基层干部或群众代表,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导致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这些管理人员往往局限于传统的经营模式,缺乏创新意识,导致企业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 集体资产流失严重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而经营权却受到局限,导致集体资产容易被挪用、流失。
一些干部为了谋取私利,将集体资产侵吞,损害了集体经济组织的长远利益。
4. 农民参与度低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农民作为经营主体的参与度比较低,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们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管理层的指令,缺乏发言权和监督权,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5. 缺乏监督机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管理层的权力过大,容易产生腐败行为。
一些干部滥用职权,导致集体经济组织的损失和社会的不稳定。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建议1. 完善财务制度应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规范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安全。
同时,尽快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的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来源,降低资金的运营风险。
2. 提高管理水平招聘专业化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引入市场化的经营理念,鼓励创新和创业精神,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建立激励机制,优化管理团队。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问题概述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实行资产所有权、收益分配权、经营管理权“三权分置”和资产所有权、收益权和经营权“三权统筹”的重要制度安排。
而在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 资产流失问题。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管理不够规范、监管不力,导致资产流失现象普遍存在,包括土地、森林、水资源等。
2. 收益分配不公问题。
一些地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收益分配上存在不公平现象,导致一部分农民的利益受损。
3. 缺乏透明度和监督机制。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监督机制不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一定的腐败和失职现象。
二、解决对策1. 加强制度建设。
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确保资产所有权、收益分配权、经营管理权三权分置和三权统筹的有效实施。
2. 加强监管。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监督制度,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流失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规范资产处置程序,防止资产流失。
3. 推动收益分配改革。
加大对收益分配不公的整改力度,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农民对收益分配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4. 提高透明度和监督机制。
通过加强信息公开,提高农民对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能力,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公开透明和民主监督。
5. 强化培训和教育。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干部和农民的法制观念教育,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法律意识,增强其依法管理资产和维护农民权益的能力。
6. 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支持。
建立健全政策扶持机制,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能力,增加其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乡村振兴。
三、结语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深化制度改革、加强监管和促进收益分配改革,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问题一: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期以来存在着体制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权责不协调、监管不到位等。
这导致了管理措施的混乱和执行效果的不理想。
解决对策:1. 完善农村“三资”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建立权责清晰的管理制度。
2.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形成互相监督和配合的工作机制。
3. 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4. 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注重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问题二: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由于农村资金使用管理的不规范,容易出现挪用、贪污等问题。
对于集体资产的使用规定不明确,容易产生资金流失和浪费。
解决对策:1. 加强农村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建立资金流动和使用的规范和制度。
2. 完善农村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严格落实资金使用的审批程序。
3. 强化农村资金的信息化管理,实行数字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
4. 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使用的监督,规范集体资产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严禁滥用和浪费。
问题三:决策过程不透明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决策过程不透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权力过于集中等原因,导致基层农民对决策过程缺乏了解和参与。
解决对策:1. 加强对决策程序的规范,明确决策的程序和途径,确保公开、公正、公平。
2.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农民公开决策的信息,使决策过程透明化。
3. 鼓励和支持基层农民群众参与决策过程,建立和完善基层农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加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和广泛性。
4. 加强对决策结果的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决策的不足之处,增加公众对决策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问题四: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机制相对薄弱,容易导致管理权力的滥用和资金的流失。
对于违反规定行为的处理不力,容易造成反腐败工作的被动局面。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篇一】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事业不断深入,农村“三资”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所谓农村“三资”,即农村资金、资产以及资源。
农村“三资”问题向来是农民群众深切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当前农村“三资”管理中尚存在诸多诟病,如在财务支配、账面明细、资产收益、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管理不善,产生的原因多是由于农村基层人员在管理方面力量薄弱,或监督渠道不完善,治理对策还需从根源入手,培养农村基层人员的管理意识,加强对农村“三资”的监管力度。
[关键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建议及对策自社会主义新农村筹备建设以来,不仅仅是农民群众,甚至是社会各界人士,都将农村“三资”管理作为高度关注的焦点议题之一,关注原因除农村“三资”问题涉及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另外一个重要缘由还在于这是农村基层干部贪腐问题的高发区。
因此,加强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杜绝农村基层干部以权谋私、加强在农村基层的党风,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1当前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过去相比,我国农村在“三资”管理方面已取得较大提升,基本摆脱了村内自治、村民自觉、无法可循、无法可施的情形,但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三资”管理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产生了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1.1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有待完善在过去的农村资金管理工作中,不少农村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无章、账面混乱、收支明细不全、财务公开过于模糊等问题,导致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以权谋私,寅吃卯粮。
有些地方还因农村资金问题在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激发了严重的利益矛盾,以至于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尽管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弊病较容易造成干群矛盾,但其管理、审计工作在进行时也面临着困难。
农村基层干部缺乏管理经验,个人工作素养及管理能力不足,长期缺乏有效的考核、监督管理机制,管理力度薄弱,资金管理明细公开的形式及其载体较为单一,时间观念把控不严,公开不及时且流于形式,较低的真实度直接拉低了群众的信任度,继而将已有矛盾酝酿激化,并产生利益纠纷。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问题概述农村集体“三资”(即集体经济、集体资产和集体福利)管理是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资产、福利的管理和运用。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益不清晰。
在传统的村级管理体制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并不清晰,导致管理混乱,甚至出现侵吞集体资产和福利的情况。
2.管理不规范。
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和管理经验,导致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盲目性和不规范性,容易产生财务管理和资产流失等问题。
3.运营效率低下。
目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大多仍处于传统的手工管理状态,缺乏信息化手段和科学管理模式,导致运营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需求。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亟需解决。
下面将探讨一些解决对策。
二、解决对策1. 加强制度建设。
要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和责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有效防止集体资产和福利被侵占。
2. 强化内部管理。
要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福利管理制度,设立专职财务、资产和福利管理人员,保障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3. 提高管理水平。
要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朝着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4. 积极引入新技术。
要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集体经济收入、资产和福利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
5. 加强宣传和培训。
要加强对村民的法律法规宣传,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能力,减少腐败和浪费行为。
6. 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渠道。
要引导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活力。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近年来,国家对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不断加大力度,提倡“三资”管理,即以现金、股权、资产为主要内容对集体经济进行改革和转型。
在实践中,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民的利益。
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1. 权利不清晰。
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和权限界定,导致了集体成员之间的权利不清晰,容易引发纠纷和争议。
2. 交易不透明。
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透明的交易环节,农民往往缺乏对于资金流向的了解,这容易导致资金的侵占和浪费。
3. 缺乏监管机制。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导致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容易引发腐败和浪费。
4. 投资不规范。
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投资规划和管理,导致了资金的投资效益不高,甚至出现了投资失败的情况。
5. 集体利益缺乏保障。
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集体成员的利益保障不够,导致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1. 健全组织自治。
应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组织自治机制,使集体成员有更多的权利参与集体经济的管理和决策。
2. 完善监管机制。
应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大对资金的监管和使用情况的审查,严惩违规行为。
3. 规范交易流程。
应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交易流程的规范,建立健全的交易平台和流程,保障资金的安全和流向的透明。
4. 加强法律保障。
应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法律保障,建立健全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明确权利和责任,规范各种行为。
5. 提高信息透明度。
应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信息公开的力度,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让集体成员和社会公众都能够了解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
6. 强化培训教育。
村级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村级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村级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村级三资管理是指对村集体经济收益、集体资产和国有资本的管理和使用。
在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村级三资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缺乏透明度和监督机制首先,村级三资管理存在透明度不高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利益关系复杂,农民对于村集体经济收益、集体资产以及国有资本的使用情况了解不足。
缺少有效的公示和公开制度导致农民无法有效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容易引发舆论质疑甚至激化矛盾。
其次,在监督机制方面也存在问题。
由于部分地区缺乏独立监管机构,造成了对村级三资管理行为的监督困难。
一些干部可能因为职权滥用或缺乏约束而违规操作,进而导致村级三资流失和挪用现象。
2.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另一个问题是部分地区的集体经济收益、资产利润以及国有资本被浪费或未得到充分利用。
一方面,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使得集体经济收益无法实现规模效应,降低了投资效益。
另一方面,管理水平不高和人才流失问题导致一些村级资产无法有效变现或出售价格低廉。
3. 缺少合理的激励机制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也是村级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
在目前的情况下,许多干部缺乏积极性和创业精神,对于村级三资的管理缺乏热情和动力。
这种情况下,推进村级三资管理现代化将面临很大挑战。
二、改善措施及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村级三资管理体系。
1. 提高透明度和公开程度为了提高透明度,在村集体经济收益、集体资产以及国有资本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建立健全公示公告制度,并完善信息交流渠道。
通过定期发布相关数据和信息,提升农民了解和参与的机会,促使干部行动更透明、公正。
2. 健全监督机制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加强对村级三资管理行为的监督。
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对村级三资使用情况的审核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追究责任。
同时,要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干部遵守相关规定的意识。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1. 引言1.1 引言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集体资产管理缺乏透明度、管理权力集中、资产挪用现象严重等方面。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保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农民自治意识并推进集体经济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问题一:集体资产管理缺乏透明度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是集体资产管理缺乏透明度。
在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资产管理的流程和决策往往缺乏透明度,缺乏公开透明的制度和规定,导致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隐患和不公平现象。
首先,由于缺乏透明度,农村集体资产的使用和分配往往不够公正和公平。
一些管理者可能会擅自决定资产的使用方式,而农民没有权利参与决策过程,无法了解资产是如何被利用的,容易导致利益输送和不正当分配。
其次,缺乏透明度也容易导致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一些管理者可能通过不公开的方式获取资产利益,甚至有可能发生挪用资产的情况。
而由于缺乏透明度,外界很难监督和发现这些问题,使得腐败现象得以长期存在。
因此,为解决集体资产管理缺乏透明度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定,确保资产管理过程公开透明。
这包括制定公开透明的资产管理规定和流程,建立监督机制,让农民有权利参与资产管理决策,并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监督资产的使用和分配,从而确保资产管理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同时,也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资产管理透明度的重视和意识,共同维护集体资产的安全和稳定。
2.2 问题二:集体资产管理权力集中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即集体资产管理权力过于集中。
在一些农村集体组织中,管理者往往掌握着绝对的决策权和管理权,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农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足,甚至容易引发腐败问题。
权力集中导致了管理者对于资产的使用和调配可以单方面决定,容易造成资源被侵吞挪用的问题。
村级三资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村级三资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村级三资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导语:村级三资是指村级集体经济所拥有的集体资产、集体财务和集体收入的总称。
然而,在中国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村级三资的管理和运营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不规范、不透明、不公正等现象频繁出现。
本文将深入探讨村级三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村级三资的问题1. 不规范管理村级三资的运作缺乏制度化管理,往往依赖个人意志和主观决策,缺乏监督和约束。
在一些村庄中,村级三资往往成为某些村干部个人利益的工具,使得资金使用不透明,流向不明。
2. 缺乏监督机制村级三资缺乏独立的监督机构和监督体系,导致对于资金的使用和收入的来源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约束。
一些村庄中,由于缺乏有效监督,村级三资被挪作他用,用于违法违纪的活动,无形中损害了广大农民的权益。
3. 不公正分配村级三资的分配通常缺乏公平、公正的原则,存在不合理的分配偏向。
一些村干部将村级三资作为个人谋私利益的工具,将资源倾向于个别家庭或亲戚朋友,使得村级三资的分配不均衡,增加了农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二、整改措施1. 加强村级三资的制度化管理建立完善村级三资管理办法,明确资金的使用流程、审批程序和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规范运作。
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加强对村级三资的监管,防止滥用职权。
2. 完善村级三资的监督机制建立制约机制,确保村级三资的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增强村级三资的监督力度。
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督机构,加强对村级三资的审计和监测,对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公正的监督,降低滥用风险。
3. 推进公正分配机制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村级三资分配机制,确保每一位村民都能从集体经济的发展中受益。
可以通过村民大会的形式,讨论和决定村级三资的分配方案,提高村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减少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个人观点:村级三资问题的存在是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一些村干部的权力寻租等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方案六篇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方案六篇问题,汉语词汇。
拼音:wèn tí 释义: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事故或麻烦。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方案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方案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问题,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
但是,由于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有的乡村出现过财务管理混乱、资产管理无序、资源处置不当等问题,甚至个别乡村集体“三资”管理引发了严重的干群矛盾,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以沙洋县为例,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当前“三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开始,沙洋县逐步推行了以会计委托代理制为核心、“五统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
运行几年来,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组建了农村经营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和开通“村级财务公开内容自动生成”系统,保证了财务公开的准确性、及时性。
二是健全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三是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对各镇的年终考核内容,加强专项整治,规范票据管理。
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思想上存在误区。
一是认为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村级基本没有集体资产,不需要管理;二是村民自治,不能管理;三是情况复杂,不好管理。
农村“三资”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
农村“三资”涉及面广、项目多,既有现金的,又有实物财产的,还有资源性质的;既有可移动产,又有不动产;既有国家支农资金、各项补偿补助款,又有集体收入,还有筹资、捐资等,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带来管理难度较大。
2、“三资”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登记的台账管理不完善。
由于过去会计人员更换频繁,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账务不全,以致“三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 资金管理方面(1)财务管理不规范。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报表编制不及时,财务信息不透明。
(2)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使用存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问题,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3)债务风险突出。
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规模较大,债务风险较高。
2. 资产管理方面(1)资产闲置浪费。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利用率低,存在资产闲置和浪费现象。
(2)资产评估不准确。
农村集体资产评估机制不健全,导致资产评估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
(3)资产管理不规范。
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监管,存在资产流失、侵吞等问题。
3. 资源管理方面(1)资源开发不足。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导致资源潜力未能充分发挥。
(2)资源分配不公。
农村集体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部分农民利益受损。
(3)资源保护不力。
农村集体资源保护意识不强,导致资源破坏严重。
二、整改措施1. 资金管理方面(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报表编制和信息披露,提高财务透明度。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使用的监管,引导其合理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防范债务风险。
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债务管理,降低债务风险。
2. 资产管理方面(1)提高资产利用率。
通过资产重组、租赁、拍卖等方式,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的利用率。
(2)加强资产评估。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评估机制,确保资产评估的准确性。
(3)规范资产管理。
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管,防止资产流失、侵吞等问题。
3. 资源管理方面(1)加大资源开发投入。
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资源开发的投入,充分发挥资源潜力。
(2)优化资源分配。
建立公平合理的农村集体资源分配机制,保障农民利益。
(3)加强资源保护。
提高农村集体资源保护意识,加大对资源破坏行为的惩处力度。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篇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篇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战略、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
同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日益成为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由此引发的矛盾与信访事件频发,对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以及基层党组织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
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通过乡镇经济责任及涉农专项资金审计、农村“三资”管理审计调查等发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突出,亟需整治。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三资”监管机构履职尽责不到位,监管流于形式。
1.乡镇“三资”管理监督委员会履职不尽责。
各乡镇虽然均以文件形式成立“三资”管理监督委员会,但执行中存在部分单位未严格履行《湖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规定的监督管理职责。
2.“三资”监管代理中心履职不到位、监管乏力。
一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动态管理不及时,资产、资源台账登记信息失真,数据不完整、不准确。
二是农村集体财务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
“三资”监管代理中心对农村财务监管流于形式,沦为村级财务记账员和会计凭证保管员,不能保证村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三是对村级资金使用情况监管不力。
村级资金拨付使用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通过村支书或会计个人银行卡进行结算;村级资金使用村支书既是审批人、经手人又是报账员,村级资金使用脱离监督。
3.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交易中心履职不到位,机构形同虚设。
一是乡镇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人员由财政所人员兼任,缺乏一定数量的专职、专业人员,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活动、建设项目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二是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交易只有少部分通过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交易中心公开发包,各乡镇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流于形式。
(二)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不按规定程序交易、发包,管理无序,资产资源收益流失现象严重。
1.资产资源发包、处置不规范。
一是未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由各村村支书自行发包、处置现象普遍。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十篇】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十篇】一、问题:监管不到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监管不到位。
在农村,“三资”主要涉及到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非公经济组织,由于具有不同的管理体制和操作方式,而政府在监管这些非公经济组织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建议:加强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加强对农村“三资”的监管力度。
同时,应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村“三资”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问题:资金难以到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资金难以到位。
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于非公经济组织来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建议:加大对农村“三资”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非公经济组织融资机制,降低融资门槛,减少融资成本。
同时,鼓励农村“三资”主体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
三、问题:管理体制不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管理体制不规范。
由于农村“三资”的经济实体比较分散,管理体制不统一,导致管理效果打折扣。
建议: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农村“三资”经济实体的管理和指导。
同时,鼓励农村“三资”主体自律,建立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
四、问题:缺乏专业人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农村“三资”相对滞后的发展水平,导致在管理和运营方面缺乏专业的人才支持。
建议:加大对农村“三资”相关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农村“三资”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同时,鼓励农村“三资”主体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和培训,提高管理实践能力。
五、问题:市场竞争不足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市场竞争不足。
由于农村“三资”经济实体的数量相对较少,市场竞争程度不高,影响了其发展和壮大。
建议:鼓励农村“三资”主体进行合作与联盟,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同时,加强对农村“三资”市场环境的监测和研究,通过市场化手段,调动农村“三资”主体活力,促进市场竞争。
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农村“三资”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三种资产,即集体财产、集体资金和集体土地。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三资”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分析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农村“三资”管理中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导致管理混乱,资产流失难以遏止。
2.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农村“三资”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对资产管理不当,容易出现经济损失。
3.资金使用不规范。
部分农村集体资金使用不规范,甚至存在着滥用、挥霍等问题,导致资金流失、浪费。
4.占用集体土地现象严重。
部分农村集体土地被非法占用,导致土地流失,农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二、对策1.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明确农村“三资”的性质、管理权、流转和使用等方面的规定,加强资产管理。
2.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3.规范资金使用。
建立和完善资金使用制度,严格执行审批制度,防止资金滥用、挥霍等问题的出现。
4.保障集体土地权益。
加强对集体土地的保护和管理,制定和完善土地使用和管理制度,防止非法占用,确保土地资产安全。
总之,农村“三资”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加强管理规范和保障,是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点。
希望相关部门重视农村“三资”问题,并加大管理力度,切实保障农村资产安全,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自我管理能力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自我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全面的会计制度和财务报表的完善;二是缺乏监督和约束机制,导致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
在财务管理方面,应当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实行计帐、记账、统计、分析报表制度。
严格拟定财务收支方案和计划,认真制定财务预算和备份处理方案,制定制度规定,明确日常财务工作流程,实行财务人员制度定期轮岗。
三资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三资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存在问题1. 集体资金管理不规范(1)财务管理混乱。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收支不规范,甚至存在私设“小金库”的现象。
(2)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资金使用上存在盲目投资、违规拆借等问题,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3)资金安全风险。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管理存在安全隐患,如存款丢失、被盗等。
2. 集体资产管理不力(1)资产闲置浪费。
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长期闲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2)资产流失严重。
在集体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低价转让、无偿占用等现象,导致集体资产流失。
(3)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3. 集体资源开发不足(1)资源开发程度低。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未能充分发挥资源的潜在价值。
(2)资源开发方式单一。
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源开发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3)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二、对策建议1. 加强集体资金管理(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加强资金安全管理。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加强资金安全管理,防止资金丢失、被盗等风险,确保资金安全。
2. 提高集体资产管理水平(1)充分利用集体资产。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积极盘活闲置资产,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2)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处置集体资产时,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防止资产流失。
(3)完善资产管理体制。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资产监督和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与建议

河南农业2021年第16期任务繁重。
在具体工作中,乡镇(办事处)普遍把扶贫开发、信访稳定、环保攻坚、招商引资、征地拆迁、财政税收等上级关注、考核严格的工作作为重点,聚力推进,而把“三资”管理只作为农经部门或财政所的一项普通业务。
乡镇(办事处)主要领导关注不够,人员配备不齐,没有列入乡镇(办事处)重要工作范围,不能有效地为“三资”管理提供保障。
财政所或农经站由于职权有限,又不参与农村集体组织具体的经济活动,不了解农村“三资”的具体变化,仅仅是按程序为农村集体组织发生的财务收支记账,充当了农村的代理会计和出纳,其代理职能明显,管理作用难以全面有效发挥。
(二)“三资”家底不够清,基础工作不扎实一些村级组织会计基础薄弱,“三资”基本业务重视。
(一)强化县、乡、村三级职能责任县级政府要明确农经或财政两家单位谁为县“三资”管理的牵头主管部门,避免多头管理。
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明确专人专管,对村级“三资”管理实施重点指导和监管,列入对村级两委考评的重要内容。
各村是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主体,要建立公开透明的权责制度,安排责任心强、素质高的人员负责“三资”管理工作。
通过明确县级部门牵头责任、乡镇指导和监管责任、村级的具体经济监督责任,建立责权明晰的管理格局。
(二)抓制度落实,保障“三资”管理健康运行县、乡主管部门要重点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理财制度、村务公开制度、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制度、集体工农业纵横河南农业2021年第16期程项目公开招标制度、村务报账制度等,对农村“三资”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实施专项检查和督导,定期公开,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对制度不落实、管理不规范的单位和个人,从严追责问责。
(三)多渠道提升“三资”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县、乡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三资”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制度,重点对从事农村“三资”管理的乡镇、村两级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提升整体“三资”管理水平。
村级组织要选拔素质高、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年轻干部负责从事“三资”管理工作和财务,对于称职的农村财务人员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精品

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由于村集体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复苏,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集体经济资产的壮大,使得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尤为重要。
农村财务管理现有问题存在的因主要有下列三个:(1)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造成集体三资流失;(2)审计制度不严格,违法查处没有针对性;(3)宣传力度不够强,干部学习不够深,素质不够高容易发生侵占三资行为。
流失、侵占、贪污的主体即为三资,所以农村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健全三资管理,确保三资安全。
本文主要以浙江省山区村集体三资管理为例,分析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山区村集体一般经济主要来源为政府惠农政策和专项补助项目资金,极少数的经营性收入使村集体并不富有,但是三资的管理也因为地处山区,没有得到完善地管理。
希望通过对三资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改进农村财务管理些许借鉴意义。
一、三资管理的意义(一)三资管理的概念所谓农村的“三资”管理,就是指农村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监督和管理,促进集体资产的效益最大化。
而何谓“三资”呢?“三资”也就是农村集体资产、农村集体资金和集体资源。
具体是指:(1)农村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和其它货币资金属于农村集体资金;(2)农村的集体资产,就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基础设施,例如水利工程、农村小学、村文化站等;(3)而农村集体所有的山地、森林、草地、湖泊等则属于农村的集体资源。
1(二)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要性首先,农村“三资”的合理管理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需要。
农村的资产、财产与资源都是属于农村集体所有,也就是说,农村集体“三资”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其管理是否得当,与农民的利益切身相关。
当前,由于个别村存在着集体资产分配不公、债务负担较重、集体资产流失等问题,严重侵害了农民群众利益,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和谐发展、引发群体上访的主要原因。
因此,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有利于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利益,有利于解决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等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可以给农民一个明白,还乡镇村干部一个清白,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由于村集体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复苏,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集体经济资产的壮大,使得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尤为重要。
农村财务管理现有问题存在的因主要有下列三个:(1)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造成集体三资流失;(2)审计制度不严格,违法查处没有针对性;(3)宣传力度不够强,干部学习不够深,素质不够咼容易发生侵占三资行为。
流失、侵占、贪污的主体即为三资,所以农村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健全三资管理,确保三资安全。
本文主要以浙江省山区村集体三资管理为例,分析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山区村集体一般经济主要来源为政府惠农政策和专项补助项目资金,极少数的经营性收入使村集体并不富有,但是三资的管理也因为地处山区,没有得到完善地管理。
希望通过对三资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改进农村财务管理些许借鉴意义。
一、三资管理的意义(一)三资管理的概念所谓农村的“三资”管理,就是指农村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监督和管理,促进集体资产的效益最大化。
而何谓“三资”呢?“三资”也就是农村集体资产、农村集体资金和集体资源。
具体是指:(1)农村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和其它货币资金属于农村集体资金;(2)农村的集体资产,就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基础设施,例如水利工程、农村小学、村文化站等;(3)而农村集体所有的山地、森林、草地、湖泊等则属于农村的集体资源。
I(二)农村三资管理的重要性首先,农村“三资”的合理管理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需要。
农村的资产、财产与资源都是属于农村集体所有,也就是说,农村集体“三资”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其管理是否得当,与农民的利益切身相关。
当前,由于个别村存在着集体资产分配不公、债务负担较重、集体资产流失等问题,严重侵害了农民群众利益,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和谐发展、引发群体上访的主要原因。
因此,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有利于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利益,有利于解决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等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可以给农民一个明白,还乡镇村干部一个清白,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其次,农村“三资”管理是否得当是关乎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基层廉政建设的关键手段。
根据相关的数据资料显示,村干部犯错误,往往与农村的集体资源、资产和财产相关。
(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薄弱的地方,个别村干部独断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财政部基层财政干部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行,集体资产被无偿占用或长期低价承包租赁,有的集体资产被不法村干部中饱私囊,这些情况,破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因此,加强农村的“三资”管理,就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农村党员干部犯错误的机会;加强农村集体“三资” 管理,就是要加强村级民主管理,从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入手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二、当前农村三资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一)农村三资管理的现状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目前,全国村集体财务公开的比例达到98%,实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比例达到85.7%,超过95.3%的村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每年对近40 万个单位进行了审计,初步形成了财务管理机制比较健全、财务公开比较全面、民主理财比规范、有效的新局面。
农村“三资”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截至20XX年底,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的 1.98 万个村开展了全面深入的产权制度改革,量化集体资产总额2528 亿元,累计分红441 亿元。
实践证明,实行农村“三资”的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农村集体“三资”的保值增值,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新农村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
初步构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体系。
目前,全国有16 个省(区、市)制定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 5 个省(区)制定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上,初步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制度体系,促进了有章理事、按章办事的落实。
实行网络监管,创新了农村集体“三资”体制机制。
浙江省在乡镇建立“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招投标委托中心”、“村公有资产监管中心” 等机构,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监管。
20XX年以来,全省各级共投入2000多万元建立农村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
目前,全省75.8%的村建立了资产和资源管理台账,98.3%的乡镇建立了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93.8%的乡镇实现了与所在县、市计算机互通的网络监管。
温州市各个区县均成立了农村基层集体“三资”管理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在原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实行了网络监管。
20XX年开始,吉林省在坚持农村集体“三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统一实行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
由县级经管站任命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并根据工作需要在乡(镇)经管站选配工作人员;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工作经费全额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同时,省级财政安排建设资金4760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全省98%的乡(镇)已经完成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建设。
20XX 年,上海市提出了运用“制度加科技”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着力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市纪委、监察局、农委、财政局、经信委等单位联合建立监管平台,加强“三资”监管,在区(县)着力依靠科技手段构建监督管理的预警系统。
(二)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法规建设滞后。
目前全国已有超过一半的省(区、市)出台了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方面的条例和办法,但是大部分的条例和办法都是税费改革前出台的,有些内容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
多年来,国家迟迟没有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进行立法,造成集体“三资”管理的主体,资产经营、使用、处置、收益分配等方面缺少法律依据,不适应新时期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需要。
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力量薄弱。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乡镇财政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管理职能之一。
但由于农村实行改革后将原来乡镇经管站与乡镇财政所合并,组建乡镇财政所(财政分局),由于人员大量调减,使其专门从事农村“三资”管理的人员越来越少,每个乡镇只有两、三人,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经管机构虚设及职能逐年弱化,从事经管工作人员年龄老化、青黄不接也是导致对农村集体“三资”工作管理监督跟不上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进展不平衡。
20XX年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下发以后,各省陆续出台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制度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是,目前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进展仍然不平衡,有的地方工作进展不大,存在畏难情绪,推进力度不足;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制度不健全现象,特别是资产承包租赁出让、资产和资源招标投标、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专项管理等制度缺失;一些地方还没有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仍然存在账目混乱、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现象。
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不力。
一是群众监督的力量难以发挥。
由于长期受“逆来顺受”的封建思想影响,以及很多村民外出务工,对农村“三资”不过问,使得个别不廉洁的村干部可乘之机。
二是村委会内部监督有待提高,很多村搞一言堂,大事不研究,小事不开会,班子成员无法监督。
三是村委会财务队伍不稳定,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会计也跟着换,由于经费紧张,镇党委、镇政府对村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力度不够,基层财务人员业务难以提高。
有些村干部自己对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熟悉,也不学习,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管理不规范。
农村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依然比较严重。
由于农村长期实行“村社合一” 的管理体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性质与地位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所有者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有的地方资产占用经营者不考虑资产保值增值,不认真履行民主程序,造成资金被贪污、挪用、侵占、挥霍,资产被非法侵吞,资源被非法侵占;有的地方不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在资产和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过程中,不采取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的方式,而是暗箱操作,将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低价发包或者出让给村干部或者亲戚朋友,从中牟利。
据全国农村经济统计资料显示,20XX年各级农业部门对全国39.9万个村进行了审计,共审计出违纪单位8699个,涉及违纪金额9.8 亿元,其中贪污案件581起,贪污金额1687.6 万元,受处分人数2335人,受刑事处分250人。
农村集体资产权益分配矛盾突出。
农村集体资产权益是农民群众最关心的核心利益。
如何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如何确定集体资产谁有份及份额大小,成为农村改革的难点。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土地不断升值,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已迁入城镇的农村居民纷纷将户籍迁回农村。
如广东省佛山市仅20XX年7月实行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起至。
三、农村三资管理的对策(一)捋顺职能,明确责任镇级人民政府要从体制上完善“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的有效管理模式,明确三资管理的责任。
每年定期对村支部书记、主任和财会人员把把党性廉政和财务经济知识的培训时刻放在心中,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同时把“三资”管理是否得当纳入干部的绩效考核中来,对违反制度的村干部要严肃处理,对管理民主、严格执行制度要给予奖励。
(二)界定范围,摸清家底建立“三资”产权明晰动态管理档案,是保证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有效防止资产流失的首要前提。
为此,乡镇必须成立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专门组织,由镇纪委牵头,乡镇财经所组织实施,村委会及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采取“台帐式”管理办法,每年底还应对集体“三资”进行一次清理核资,对因资产出售、征地拆迁、中心村规划建设、资产资源数量增减的情况,应及时记录归档,完善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三)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严格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村级一年必须将工程建设、项目发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纳入公开范畴,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季度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村务公开要严格按照村务公开项目进行公开,实行微机打印张贴在村部公开栏,方便村民就近查询。
实行镇村招投标委托制度。
各村招投标事务要全部委托“三资” 代理服务中心办理,各村不得自行组织招投标活动,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在5 万元以上、村集体资产转让金 3 万元以上的项目,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后,由“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面向社会公开竞价招投标。
推行集体资产监管制度,“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采取“台帐式”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