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与诗的关系

中国画与诗的关系
中国画与诗的关系

中国画与诗的关系

中国诗画产生的背景:

中国的诗与画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它们在很早以前就有一定的联系,而且在相互影响。二者在艺术精神、内容、意境、审美情趣上都有着交融性。

中国最早的文学成就是编纂于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而中国诗画开始联系起来是因为刘褒为《诗经》上的《北风》、《云汉》二诗配了二幅图。到晋代的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画了《洛神赋图》。至晋末陶潜开始创作田园山水诗,并出现一批山水画家。自此以后山水田园诗逐渐发展起来。这些诗人画家,虽然不曾有意识的将诗画结合起来,但却同时向山水田园诗画发展,使题材内容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再者,这些诗人画家的道佛思想极其浓厚,在审美最求上也大体相同。所以他们的诗画创作思想也有相似之处。到唐代时,是诗歌的辉煌时期,诗画结合也已明朗化,诗人画家或为画题诗,或为诗作画。可见诗画结合在唐代已经逐渐发展起来,而且各种形式都已具备。而宋代的诗与画的密切关系,已经相当明显了,而且也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并由于苏轼提出总结性的“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的美学原则,成为千古定论。自此以后,诗人画家都以此为最高的审美追求和创作目的,导致诗配画和画配诗及画上题诗、自画自题,成为普遍的诗画创作的美的形式和标准。

绘画史一般把王维看成“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的代表人物。苏轼也是一个诗画结合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后人评价苏轼,说他“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这也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画上题诗题款,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人们面对一幅写意山水或写意花鸟画,有时就很难看懂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通过画上的题诗题款,就比较容易把握作画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而诗的取材时非常广泛的,反映的社会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这也是诗的一大特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应有尽有,从而全面的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诗完全可以称的上是一幅社会的风情画,也正是这样,促使中国画与诗紧密联系。当画家意识到一位画家可以像诗人那样乘兴之所至而记录下自己情绪状态以及这美景时,绘画就开始诗化了。诗除了可以影响画家的情绪之外,还可以用其独特的审美特色影响绘画的审美趣味,而中国画之所以情感丰富,也无疑受到了诗歌美学的启示。

苏轼在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蓝田烟雨图》中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丰子恺也说“:中国诗人作诗善用绘画技法”。古希腊抒情诗人西蒙尼得斯说“: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所以诗与画不仅关系密切,而且相互融合,相互辉映。

中国画与传统文学中诗的表现关系

诗后附以图画,画后题以诗句,这只是诗与画在表现上互相辉映、互相对照、互相补充、互相引申的处理手法,使人对诗画里的艺术处理与欣赏理解更深入一层。同时,也起着珠联璧合的作用。但是中国画与诗的关系主要还是表现在以下几点:诗画同源,迁想妙得;诗画相融,相得益彰;诗画相通,气韵生动。(一).诗画同源,迁想妙得

中国画与诗同源依据包括两个方面的理论指向:

一是中国画与诗有共同的起源,有着共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哲学背景。这些文化哲学包括《易经》、儒家孔子的中庸之道、道家老子思想、庄子与禅宗的思想。以上几家的思想,对中国诗画的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他们以后,几乎所有的诗人画家的创作思想,都或多或少可找到他们思想上的某些痕迹。总起来说,中国诗画的密切结合又不断的发展,这些古代思想家的哲学思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易经》开其源,孔子、老子创其流,禅宗助其势,唐宋以后诗人画家则发展壮大。

二是中国画与诗在创作上存在着共同的基本思维方式,共同的结构方式,以及对意境的共同追求。中国画与诗创造的思维方式,从诗歌来看,中国诗创造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西方的美术家贡布里希比较了希腊、埃及以及中国的美术特色后,说中国美术既不想希腊美术那样表达自己所见之物,也不想埃及美术那样关心形象的不朽,而是在艺术中表达一种可以被称为诗兴的感觉。

中国画创造上较早涉及思想方式的理论是顾恺之的“迁想妙得”说,迟轲先生在《画廊漫步》中认为,“迁想”即是指由此一物象联想到另一物象,又指画家将自己独有的思想感情“迁移”入对象之中,与对象融和,“妙得”是说通过画家深刻的认识,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在作品中表现出独创性和典型性,画家在逐步掌握了对象的思想、精神、气势后,经过提炼而获得的艺术构思,都是立足于创作的主体,以形写神,最为体现这一点的就是郑板桥画竹。郑板桥在《题画行》中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

浅谈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

浅谈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 [摘要] 从艺术最终的目的来说,艺术本来就是人类自由心灵、人类创造力最完整、最伟大的表现。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受书法的影响较大,其绘画技法延用了书法的书写形式。众多画家都在探索以书法入画的各种可能。为此从“书画同源”的角度可以很好地理解中国画与书法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及书画的当代性何以创新、发展。 [关键词] 书画同源字的造型线条性笔墨 在艺术呈现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传统中国绘画和书法应认真加以呵护和继承,并使其成熟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力得以创新发展,以民族性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史上一个重要问题,千百年来,说者甚多,但大都语焉未祥。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论题是一个因时而异的概念,在书画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不同的外延和内涵。若执着已见,作出结论,就难免以偏概全,从而也就无法理清其间的关系和头绪了。 中国艺术审美形式,延续了中国人的传统审美习惯。中国山水画是我们的先民们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发展了自然美,并给予艺术表现的结果,是文明的进步发展。中国绘画其特殊材料和欣赏习惯,在用笔和表意上,同中国的书法和字的造型有很多相通之处,有“书画同源”之说。 一、早期的汉字与绘画的关系 我们知道,绘画的前提是“应物象形”,也就是对具体物象的模拟;书法的前提则是可供书写的汉字,而汉字的结构原则乃是“六书”。“六书”以象形为首,次为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转注、假借其实是用字的方法并不是构字的原则,而指事、形声、会意,实在也带来某种象形的成分。因此,论书法的起源,实际上就是文字的起源与绘画的关系密切,自无可怀疑。迄今为止,我们所见的古代文字,如甲骨文,钟鼎文之中,每有象形的符号,既是文字,又是图画,我们可以看一些象形文字是怎样组成的: 例如: 日,像已升起的太阳。 月,像上弦月形。 雨,像雨滴自天空而降之形。 山,像山峦起伏之形。 目,像眼睛之形。 口,像人口之形。 羊,像羊头、弯角、两目或耳形。 人,人的侧视形,像头臂身腿之形。 这些象形文字,足以说明画的结构跟书法是很有渊源的。而上古图画,如彩陶、岩画、青铜纹饰等等中,每有近乎符号的形象,即是图画,又是字。 二、中国画与书法用线性 前面说到字的组成是由大自然的一切物象形成的,那么推到魏晋以后,“书画同源”的命题将进入到画法等同于书法。 因为,这一段时期对于书法创作来说,不仅仅需要通过书写的诗文内容来说明问题而更需要通过点画的使转如轻重、疾徐、顿挫、提按等所谓“用笔”的节奏

中国画论(诗书画印的相互关系)

论中国画中“诗书画印”的相互关系 中国文人书画,书中当有画意,画中当又诗意。 ————黄宾虹见陈柱尊《与黄宾虹教授论画书》 大家都知道书法、题跋、图章是画家不可缺少的。诗书画印四个方面相得益彰,才能成一幅好画。对于一幅传统的中国画来说,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表现才更为完整,更有特色。诗、书、画、印结合,可以把几种艺术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既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扩大画面境界,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这在西洋绘画中是没有的,这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文人画成熟的标志。诗、画、印这三门艺术,用书法的语汇统一于“一画”之内。它们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使得中国绘画形式感更加完美,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 我们要注意诗书画的结合,中国画家都是文人,都能赋诗书法,所谓诗书画三绝。中国画史上有不少诗书画三绝的大家。 诗、书、画、印这四者的结合,是逐渐的在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宋代以前,是很少在画上题字的,只是在角落里,写着作者姓名;那时虽然也有题画诗,却不是写在画面上的。到了宋代,才有一些诗人兼书法家的画家,开始在自己作的画上书一段题记或一首诗。这样,诗、书、画开始结合起来,中国画历史发展中的文人画也开始了萌芽。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专有名称,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师的绘画。到了元代,文人画作为正式的名称,是由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随着文人画的继续发展,印也加入了诗、书、画的行列,于是诗、书、画、印就形影不离,这一艺术形式一出现,就被当时的画家们普遍采用。到了明情两代,文人画垄断了画坛,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也就日臻完善了。 书与画 书画同源,能以书法通于画法,为古往所来独创者,则有陆探微。 ————黄宾虹《中国画史馨香录》 书法是世界上唯一能以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唐代张怀瓘在《书议》中曾把书法艺术称之为“无声之音,无形之相”,这是对书法美学特征既准确又深刻的概括。线的最高的艺术形式就是书法,古人把草书中的线条所表现抽象的意义观念用到了绘画之中,有一笔书,便有一笔画了。书画是同源的。画,借力于书法;书法又兼顾画的造型美。书画都是用用毛笔着同一工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书画用笔同法,这体现了中国画艺术形式的一种客观规律。且作画的人不能光学一种字体。画家为了从笔韵墨趣中多得借鉴,就要多临字体。例如泼墨画写意画,就要豪放,要临草书,临张颠狂草。 刘海栗曾说过,以书为画,其实境界相同,不为三点: 一是气韵生动,这是前提; 二是气魄厚重,这是功力; 三是气势磅礴,这是面目。 要做到这三点,需要艺术家的艰苦劳动和聪明才智,更需要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中国画欣赏与认识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绘画形式,是中华民族的独创。它以我国所特有的绢、宣纸、毛笔和墨,绘景抒情形成独特艺术风格,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在村料与表现内容上也具有新的发展。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是世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独特贡献。下面,我谈谈我对中国画的认识和理解。 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辅以传统的装裱工艺装潢之。人物画从晚周至汉魏、六朝渐趋成熟。山水、花卉、鸟兽画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科。五代、两宋流派竞出,水墨画随之盛行,山水画蔚成大科。文人画在宋代已有发展,而至元代大兴,画风趋向写意;明清和近代续有发展,日益侧重达意畅神。在魏晋、南北朝、唐代和明清等时期,先后受到佛教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中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结,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作画之工具材料为我国特制的笔、墨、纸、砚和绢素。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 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中国画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绘画作品的意境之美和笔墨之美。追求意境,这和中国诗词的发展息息相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这句诗中让人看到一幅壮丽的画。同样一幅画也是一首诗,是作者内心的渲泄。祝允明说过“绘事不难于写形而难于得意,得真意而点出之则万物之理,挽于尺素间矣,不其难哉。”创意难,意在何处?意在反映万事万物里所包含的某种道理,所以中国绘画特别强调画家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能动精神,倘若画家在其作品中真的把握住客观对象的本质,则绘画的境界即显出很高的审美特征。 中国画与西洋画最大不同在于我们用线条来表现,它的每一点每一笔都有表现力。一代宗师潘天涛所绘的画中,可看到许多线条组合的画面,几乎每一点每一线都可成为一张精彩的画,使人百看不厌。虚实问题对于中国也比西洋画重要。中国画的“虚”为留白,西洋画则仍为色彩。从一定程度上讲,留白比填色更难。这一切的种种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我们应为此感到骄傲。 中国画按内容分,主要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 战国时,中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人物画,唐朝时达到了顶峰。著名的人物画家有顾恺之、吴道子等。 山水画是表现山川美景的画种。它产生于秦代,隋唐时成为独立的画种,宋代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著名的山水画家有李思训、王维、唐寅等。 花鸟画画的是自然界中的花卉、鸟兽、鱼虫。南北朝时出现了花鸟画,宋代走向成熟。著名的花鸟画家有擅长画花鸟的朱耷、擅长画竹子的郑燮、擅长画鱼虾的齐白石等。 中国画按画法分,主要有工笔画和写意画。工笔画的特点是按照事物原来的样子,一笔一笔画得非常细致,尤其注重细节的描绘;写意画是一种概括、夸张的画法,要求用简单的笔墨画出事物的神韵,虽然笔墨简单,但意趣生动,表现力特别强。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作用

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作用 苏小平 一、书法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书法,从广义讲,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书法的起源 本来我国文字在殷周时代就具有艺术风味。殷代的甲骨文除了刀刻的“刻辞”以外,还有用笔写的“书辞”。西周的金文(铜器铭文)在铸造之前,先要写好字迹。其中有好些作品字体美观,可以说出于当时无名的书法家之手。但是,有意识地把文字作为艺术品,使文字艺术化,是从春秋末期开始的。春秋末年吴、越、蔡、楚等国往往在作为仪仗用的兵器上,镌刻(或者错金银)美术字体。它和当时的草率字体正好相反,力求工整美观,或者在笔画上加些圆点,或者故作波折,或者在应有的笔画之外附加鸟形的装饰。这就是“鸟篆”、“虫篆”或“缪篆”的起源。战国时代除了广泛应用的草篆以外,许多重要铜器铭文都用工整的篆书,讲究美观。例如战国初期韩国制作的编钟,所有铭文都先划好方格,在方格内写着工整的篆书,很是精美。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铜器铭文也都是工整的篆书。这就是书法的起

源。 书法的发展 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秦始皇兼并天下后,统一全国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相传李斯就是个书法家,“号为工篆”,许多刻石和十二“钟鐻金人”的铭文都出于他的手笔(《水经?河水注》引卫恒《叙篆》)。从这时起,作为书法艺术的文字和作为应用工具的文字,分别遵循着各自的道路而向前发展。 汉代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隶书承上启下,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一个质的转变和过渡。此时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书法家如:张芝、蔡邕、崔瑗、史游。张芝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比较深。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蔡邕因负盛名,所以后世把一些碑刻和论著附合成蔡邕名义的伪作也不

诗与画的关系

诗与画——《春江花月夜》与《游春图》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游春图》北周末隋初—展子虔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所以,这首《春江花月夜》无论从艺术上还是自然上,都是美的。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被称为“孤篇横绝”。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又以月为主题。“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汀、天空、枫树、花林、飞霜、高楼、鸿雁、思妇、游子等一系列的形象组成了完整的诗歌意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闻一多先生赞美此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李泽厚认为“这首诗有憧憬与悲伤,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诗中有画,而不全是画,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 诗中的所有意象经由月的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诗意渲染和一系列动态的转换后,无疑构成了一幅幅动态流转的画面。月华笼罩下的春江月夜,不失典雅,不失隆重,一幅纯净淡雅的水墨画跃然纸上,体现出的是清幽的意境之美。 诗中的每一联都可以是一幅绝妙的丹青,都可以讲述一个动情的故事。诗,从不束缚人们想象的步伐,一千个人就可以有一千幅春江

花月夜。诗给人们的美是想象的,动态的,流转的,无穷的。所有可看得见的意象有序排放在一起所形成的看不见得意境之美是诗歌美的典范。很多的时候,诗的美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即所谓的“感觉”。例如《春江》中,春、江、花、月、夜这本都是具体的事物,然而它们一起所构成的意境之美却是妙不可言。 《游春图》是北周末隋初画家展子虔所作。描绘了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画家在不大的绢幅上以妥善的经营、细劲的笔法和绚丽的色彩,画出了青山叠翠、花木葱茏、波光粼粼的湖山佳境,意境十分优美。人称此画是:远近山川,咫尺千里。 画给人们的美往往是直观形象的。绘画所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的对象,虽然欣赏绘画也同样需要想象力,但这种想象力是受固有的画面所束缚的。《游春图》中所表现的春意盎然的景象靠的是画家的画笔、线条、色彩的勾勒渲染,在给人们直观形象的同时,又不能完全表现春天的动态之美以及画中游春人物的内心活动(或喜悦或激动)。因此,绘画在反映事物的发展及传达人物的内心活动方面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突破这种限制,莱辛主张绘画“就要选择最富有孕育性的那一刻,使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 宋朝诗人晁以道曾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也是论诗与画的区别。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中国古人喜爱为画题诗了。 附:《春江花月夜》原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诗境”】诗中画境.doc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诗境”】诗中画境 【内容摘要】在我国的文学艺术领域中,中国画中的诗画结合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其独特魅力就在于它不仅满足感官的审美价值,更满足心理需要的精神价值。中国画的诗画结合有多种形式,一般广义地认识是画上的题诗与画面中诗意的描述与传达,而诗画结合的核心在于意境、情趣上的一律。因此,艺术家在超越景象的束缚和理发认识的局限后,才能寻求个体精神的自由无限,真正达到诗画结合、天然超俗的境界。在中国画创作中“画中有诗”有两个层次含意:一是在画面的形式上诗文与画结合。画家用书法将题画、诗文书写在画面上恰当部位,成为画中构图的一个构成部分。“画中有诗”另外一层含意是画境的诗意,是指画家创造的艺术形象中饱含着诗的意趣,这正是画家努力求得的境界,谓之“画中有诗”。纵观画史上的历代大家所作之图,皆充满诗意。中国传统绘画从王维开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作了许多关于诗与画融合的积极探索,它从最早的画上题诗到北宋的先诗后画、以诗作画,到文人画的由画生诗,及后来的在传统画论中大量出现的以诗的品评鉴赏标准引入画,最终以作诗的思维方式来作画,达到了诗与画的终极合一,从而形成了中国诗画结合的特殊审美特征。【关键词】画中有诗?诗境【引言】北宋时期,以苏轼为代表的文坛宿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在苏轼对王维于《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对他诗画艺术成就有了一句经典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他画山水追求的是神似,在山水里渗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的情韵和意趣。诗与画虽为两种不同的

艺术形式,但在审美意蕴上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画的深邃的审美意蕴往往被称为“诗境”。“诗境”在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上又蕴涵于笔墨与审美心态同构的复杂关系中。在王维的绘画艺术之中,有一种异常明显的“诗化”倾向。画论讲究“画中有诗”这已几乎成为定论。“画中有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绘画精神的最好表现,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因此,考察分析画中有诗中的“诗境”,对于全面地理解苏轼的这一命题有一定的必要性。一、“画中有诗”的含义“画中有诗”不是狭义地认为画中题诗,而应理解为“画中有诗意,画中有诗情”,具体地讲是指富有诗的意境或意境富有诗意的绘画,这类绘画虽然没有诗歌文字作为绘画的参照依据,但画的立意、笔法、形象、色彩所汇成的画面,具有浓郁的诗意和诗情,即“画中有诗”。北宋著名画家郭熙,从来也没有人称他为诗人,可在苏轼看来,他所画的《秋山平远图》是“此间有句无人识,送于襄阳孟浩然”,可见他能在郭熙的画中悟出“此中有孟浩然”,既孟浩然式的清淡超远的诗句。苏轼认为这种就是画中意境和情趣的结合。他认识到了“画中有诗”的妙处,并明确地以此作为自己的绘画准则,他追求的是一种意境,借诗思以兴画意,借诗境以为画境。境与思偕,性与画会,心手相应,乃实现了“无形画”向“有形画”的转变。故画境如诗境。二、“画中有诗”的文化渊源中国的艺术观就是建立在这“天人合一”基础 上的“心物感应”论。张璪论画心得时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作主体以心灵映射万象,用心灵节奏去契合宇宙间的生命韵律,应物斯感,人与自然共同显现着宇宙的大道与真美。因此,“诗者,天地之心”,“言之文也,天地之心”,绘画是“天地圣人之意也”,“以一管之笔,拟太

中国画与诗的关系

中国画与诗的关系 中国诗画产生的背景: 中国的诗与画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它们在很早以前就有一定的联系,而且在相互影响。二者在艺术精神、内容、意境、审美情趣上都有着交融性。 中国最早的文学成就是编纂于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而中国诗画开始联系起来是因为刘褒为《诗经》上的《北风》、《云汉》二诗配了二幅图。到晋代的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画了《洛神赋图》。至晋末陶潜开始创作田园山水诗,并出现一批山水画家。自此以后山水田园诗逐渐发展起来。这些诗人画家,虽然不曾有意识的将诗画结合起来,但却同时向山水田园诗画发展,使题材内容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再者,这些诗人画家的道佛思想极其浓厚,在审美最求上也大体相同。所以他们的诗画创作思想也有相似之处。到唐代时,是诗歌的辉煌时期,诗画结合也已明朗化,诗人画家或为画题诗,或为诗作画。可见诗画结合在唐代已经逐渐发展起来,而且各种形式都已具备。而宋代的诗与画的密切关系,已经相当明显了,而且也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并由于苏轼提出总结性的“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的美学原则,成为千古定论。自此以后,诗人画家都以此为最高的审美追求和创作目的,导致诗配画和画配诗及画上题诗、自画自题,成为普遍的诗画创作的美的形式和标准。 绘画史一般把王维看成“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的代表人物。苏轼也是一个诗画结合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后人评价苏轼,说他“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这也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画上题诗题款,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人们面对一幅写意山水或写意花鸟画,有时就很难看懂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通过画上的题诗题款,就比较容易把握作画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而诗的取材时非常广泛的,反映的社会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这也是诗的一大特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应有尽有,从而全面的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诗完全可以称的上是一幅社会的风情画,也正是这样,促使中国画与诗紧密联系。当画家意识到一位画家可以像诗人那样乘兴之所至而记录下自己情绪状态以及这美景时,绘画就开始诗化了。诗除了可以影响画家的情绪之外,还可以用其独特的审美特色影响绘画的审美趣味,而中国画之所以情感丰富,也无疑受到了诗歌美学的启示。

宋诗散论——谈宋人以文为诗爱国诗及诗与画的关系

宋诗散论——谈宋人以文为诗、爱国诗及诗 与画的关系 一 倘要谈宋诗,我们还得提一下它与唐诗的关系。因为宋诗是唐诗的继续和发展。没有唐诗,宋诗便无所师承。但唐诗相对说比较容易谈,宋诗则不容易谈。你说唐诗成就大,人们没有争议;说宋诗成就大,人们就有争议。这争议不仅指现在,而且早在南宋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前后达七百年之久。宋诗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是高是低?便随着朝代的更迭常常起变化,甚至到今天仍然没有定论。南宋严羽是首先出来非难宋诗的。他说:“唐人与本朝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稍后是刘克庄。他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宋诗“皆为文之有韵者尔”。1到明朝的前后七子则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连杜甫以后的诗都不看。在他们的眼睛里压根儿没有宋诗的地位。2杨慎还说:“宋诗信不及唐”,“唐诗人主情,去三百篇近;宋诗人主理,去三百篇远。”3更为偏激的莫过于屠隆。他说:“读宋而下诗闷矣,其调俗,其味短。”4但是明人对宋诗的评价也并非完全一致。后七子的代表人物王世贞便是从抑宋到伸宋,晚年才悟到“代不能废人,人不能废篇”。6从而肯定了宋诗的成就。都穆的态度更为鲜明,他说:“予观欧、梅、苏、黄、二陈至石湖、放翁诸公,其诗视唐未可便谓之过,然真无愧色者也。”7晚明公安派袁宏道还认为宋诗不比唐诗差,苏轼也并不比李白逊色。8袁宏道对宋诗的评价

这样高,那是因为他看到明人尊唐却又写不出自己的特色来的一种革新要求。但这革新要求由于历史条件不成熟,自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我们从袁氏兄弟的诗歌创作实践来看,的确写得很有生气。可谓清新流丽,却嫌空疏不够深厚。尽管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还是无法纠正明诗的弊端。 那么,清朝的人对宋诗的评价又是怎样呢?一句话,仍然争议不休。素负盛名的王士祯虽则推许宋诗,还赞扬过王安石,说他是宋代诗坛巨擘。可是他还是尊唐的。他为自己的神韵派张目,专取冲和淡远的唐诗编了一部《唐贤三昧集》,目的就是提倡唐诗。格调派沈德潜也是尊唐抑宋的。他主张写诗古体宗汉魏,新体宗盛唐。你翻一翻《唐诗别裁》,便知道他尊唐的倾向了。吴之振编《宋诗钞》,那是很有魄力的行动,他通过编选本来驳斥尊唐派。他在这部书的序中说:“黜宋者日腐,此未见宋诗也。今之尊唐者,目未及见唐诗之全。守嘉隆间因陋之本,陈陈相因,千喙一倡,乃谓腐也。”另外,则有厉鹗编《宋诗纪事》、陆心源编《补遗》、曹廷栋编《宋百家诗存》、张景星等人编《宋诗百一钞》等(选本不一定好,还是方便了读者)。叶燮大约是尊宋的。他说:“自不读唐以后书之论出,于是称诗者,必日唐诗。苟称其人之诗为宋诗,无异唾骂。噫,可怪矣。”9他这一“噫”很有见识。这样一来,清朝好像是宋诗的天下了。其实不然,尊唐与尊宋两股力量,仍然是旗鼓相当,纷争不休。清初黄宗羲诸人从民族思想出发,对宋代的爱国诗评价很高,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后

中国诗与中国画

中国诗与中国画 【中国诗与中国画】 我们在欣赏中国画的的时候,经常看到有画家本人或他人在上面题的诗,而诗的内容多是感叹诗的意境,有的诗写的位置在画面上,所以也就成了画的一部分,而与画完整统一起来。中国诗书画自古是相辅相成的,诗有“题画诗”,画 也有“诗画谱”,笔者藏有一部明代“集雅斋”雕版《唐诗画谱》,都是依照诗境而作的画,其中不乏名家手笔,但几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太过于写实,纤毫丝缕都要表现到,其结果是破坏了诗的意境之美,少了深幽,辽远,剥夺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对于诗画问题的研究,是中西方艺术家所共同感兴趣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便是诗画相生的论断。中国诗与画皆 重写意,而不求一笔一画的写实。中国画追求的是“传神”与“意似”而在中国画众多的表现“意”的手法,有一种最为常见的方法,我们称它为“诗境入画”通过表现画中的某一特定的 景象,创造一种富有诗情的境界,这种以诗境入画的表意,在人物、山水、花鸟画中,都可以看到。另外,还有一种表“意”,画家是运用了象征、借喻、拟人等等方法,所以这类 表意其寄寓性和曲折性是很强的。六朝时王微在他的《叙画》

中所说:“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就是强调绘画应该以诗情为境,而在北宋晚期的苏轼更提出“诗画本一律。”他认为诗和画在艺术表现上都具有这种共性,也就是都具有表“意”的共性。但要认识本质则必须从区别入手,我们写诗,必须要知道诗的本质,这可以通过诗与近邻的艺术形式作比较方能表现出来。那么诗和画在意境上有何共性呢?首先是“意境”上的相同。画要注重“虚与实”的结合,诗也不例外。我们这里举个例子:这原是一则笑话段子,说某地社区举办了一个由家庭妇女参与的业余诗歌创作班,老师出了一道题,要求每个学员写段文字,表现一种十分浪漫的情境。许多学员都写了灯光摇曳的晚会,华丽绝伦的服装,优美的音乐,美酒佳肴……而只有一位学员写道:星期天的清晨,丈夫出差了,孩子们去了姥姥家……。乍一看,这段文字没什么特别之处,但仔细一回味,我们发现,里面有令人惊奇的想象的空间- 意境。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是周一的早晨,做母亲的还不为孩子上学,丈夫上班忙得不亦乐乎?而此时不同,清晨,独自一人,少了家务的烦恼和凌乱,心可以静静地想自己的心事,那或许是很久以前的一次邂逅?抑或是一次让人措手不及的一见钟情?清晨的阳光温暖而清新,空气中似有似无地飘着淡淡的薄荷的味道?总之,这段文字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是十分值得回味的。要说这段文字的成功之处,那就是想象的空间十分广阔。相比之下,那些描写灯红酒绿,

戴敦邦唐诗宋词诗意国画42幅

戴敦邦唐诗宋词(诗意国画42幅) 戴敦邦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画大家,也是深受读书人喜爱的插图艺术名家。他早年曾任文艺出版社装帧设计师,插图艺术自然当行。后调任大学教授绘画,出版界仍对他紧追不舍。上海古籍出版社近日出版的《戴敦邦古典文学名著画集》,荟萃其1970至1997年间如题代表作一百六十余帧。内中逾半曾发表者,即为古典名著珍藏本、大型辞书、诗词集等所绘画页。就这一点而言,此画册不啻是戴氏国画艺术的专题展览,实也是对发展高品位插图艺术的一种示范和促进。 画集中的作品,皆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上自神话盘古开天辟地,中及唐诗宋词,下逮元明清戏曲小说。形式有组画、独幅画、长联、屏条等。按戴先生的说法,集内之作,是他“以绘画形式演绎的(文学名著)读后感”;“常言‘诗贵含蓄’。诗句若一览无余,不如无诗,然若无诗,也便失却含蓄的载体。诗画一理,画虽较诗直观形象,同样亦尚蕴藉耐看。古典文学名著拥有广泛读者,而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联想,千差万别。吾之‘读后感’,既欲发表自己体会,又不欲妨碍观者的各自理解和想象”(见画集《序》)。此言堪为书籍插图艺术的金石之论。 1, 木兰花令——黄庭坚 青壶乃似壶中谪。万象光辉森宴席。红尘闹处便休休,不是个中无皂白。

歌烦舞倦朱成碧。春草池塘凌谢客。共君商略老生涯,归种玉田秧白石。 2,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 拟恨赋——李白 晨登太山,一望蒿里。松楸骨寒,草宿坟毁。浮生可嗟,大运同此。 于是仆本壮夫,慷慨不歇,仰思前贤,饮恨而殁。 昔如汉祖龙跃,群雄竞奔,提剑叱咤,指麾中原,哀驰渤解,西漂昆仓。断蛇奋怒,扫清国步,握瑶图而倏升,登紫坛而雄顾。一朝长辞,天下

中国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而中国画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和文化演进而逐渐形成的,有其几千年的文明脉络和人文认知,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中国人文化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内心。 国画(宣画)是用颜料在宣纸、宣绢上的绘画,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它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强调骨法用笔、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 中国画有着完整审美体系并具独特的审美内涵,它的艺术特征除了有“视觉艺术”的共性外,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品格。只有坚持这种认识并指导艺术实践,我们的中国画创作才有可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文化精神是中国画的支柱,中国文化中有一条未形成理论文字的精神文脉,蕴含于大量存在的远古艺术,民间艺术等作品中, 中国画的墨,包涵着中国文化的特殊精神,体现了儒、释道、三家的哲学理念,以墨色为易象达到静境,这是儒、释、道皆倡导的境界。道家提倡恬淡的修养,由彩色的绚烂之极归于墨色的平淡,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升华。儒家的阴阳交替为宇宙的根本规律,黑为阴,白为阳,墨色的两极正合自然之性。中国画由汉唐发展至宋元,文人画的形成使得笔墨达到极高之境界。文人画之高妙正在于此,笔墨的高妙全在善用画中之虚白处,画面空灵境界的营造,又全在于精湛的笔墨运用。 中国画是意象艺术,是用不是写实也不是抽象的“似与不似”、“不似之似”高度的内涵和丰富的笔墨结构塑造出来的。过去,对中国画笔墨传统的认识主要是从笔墨形态要服从表现对象的刻画,笔法用于体现对象的形廓、质感、定向感或笔墨的形态具有审美价值,而对强烈反映主体审美意识的笔墨结构缺乏深入的认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和“气韵”是主体审美意识的高级形态,它们的形成和创造有赖于笔墨结构和形态的运用和创造。唐代王昌龄首先提出“意境”的概念。其后“意境”成了中国艺术审美特征的高度概括,成了中国美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就人文精神而言,历史积淀形成的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其根源在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无论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都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情于理,心与物,超越与内在的和谐统一,因而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敬天爱人”教育人们具有“悲悯之怀”,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天”又是“理”,是“道德”,是“心性”。所以崇尚“和谐”,“中庸”之道。 中国画在视觉艺术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又是中国得以长存的精神支柱。

中国画与诗词的关系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31269270.html, 中国画与诗词的关系探析 作者:金晨鹭 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7年第11期 摘要:中国画不同于西方绘画,除绘画本身外还包含诗词、书法和印章,这些元素构成 了中国画的显著特点。中国字,最早是来源于画的象形字,以画达意。故字或画,多少都含有诗意,皆离不开意境。传统中国画丰富的精神内涵、审美理念和思维特点体现了中国画文学性的主要内容。诗词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生命力的分支,其文学性作为中国画的养分使中国画成为一朵生命力旺盛、永不凋落的独秀之花。文章以古代诗词和中国画间的相互交融为主题,来逐一分析两者间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画;诗词;文人画;诗画 一、诗画的产生 中国诗歌最早起源于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西周时期,继《诗经》之后,《楚辞》成为了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第二个丰碑。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纷纷归隐田园,寄情于山水,并借此创作,“山水田园诗”也就顺势而生。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单从出现的图案而言,直到汉代以来一直都偏重实用性。它们或为政教服务,或为宗教服务。魏晋以后,绘画才开始走向实用性。到了宋代,受到政治的影响,中国工笔花鸟绘画达到了顶峰。 然而真正将诗、画联系起来的是刘褒。他为《诗经》上的《北风》《云汉》二诗配图二幅。后发展到晋代,顾恺之又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画了《洛神赋图》。东晋末期,由于朝代的更迭动荡,大批的士大夫决心归隐田园,由此涌现出一批山水画家。他们无意识地将诗与画结合起来,有时以诗为画,有时为画赋诗。唐代时,诗画结合已经十分明朗。因而王维还提出了千古定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后,越来越多的诗人画家把此作为目标,想要达到此种境界。 二、诗画同源 国画和诗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瑰宝。虽然在技法上有所别,但追根究底,还是同源。自秦国统一六朝以来,儒家文化成为了古代中国的正统思想。同时还有老庄之道、佛学易经等文化,对中国画与古代诗词的结合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画与古代诗词的兴起中,由于画家和诗人所接受的文化思想大体一致,受到了思想上的熏陶,所以他们所描绘的景象或是所创作出的诗句皆有着相似的意韵。 在古代中国画的创作中,大多都是在描绘客观对象。先秦时期的象形图案是为了能够记录当时人们生活所需的一种方式;发展到唐代,出于为政治服务的目的,画家以宫廷中贵妃侍女

中国诗与中国画

齐白石国画诗境论 博宝艺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31269270.html, 来源:博宝艺术家网2011-02-23 09:32:01作者:博宝艺术家 齐白石齐白石国画诗境论 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这种文化产品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的特殊地位。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圣经》却有《诗经》,这种以诗为“经”,是华夏独有的文化现象。从春秋的诗经到战国的楚辞,到汉魏的乐府,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诗这种形式虽然千变万化,却始终占据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其他艺术形式之中。精通多国语言的辜鸿铭指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这便是为什么即使是古代的中国人的一封散文体短信,读起来也像一首诗的缘故”。汉语词汇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特点,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特点,在语音上还具音乐性特点。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诗是远离逻辑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艺术形式,其赋、比、兴的“兴”字,学者们至今也说不透。究其原因,这种诗性的智慧,既不是简单的感官享受,也不是纯粹的理性思维,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这一特点恰恰有利于形象性表达和艺术性思维,说明汉民族的语言与艺术有着天然亲和的关系。这一独特的表达和思维方式的存在,说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一种诗性的感受和态度对待世界,以诗性的语言表达情感。从这一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 国画具有诗的特点,诗的意境,诗的追求,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一、诗画合璧优秀传统概述中 (一)、诗画合璧的形成、发展与成熟 国画与中国诗历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苏东坡有:“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之说。还有很多类似的说法,录出与同道共享。张彦远说:“诗画异名而同体。”孔武仲说:“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钱熃说:“终朝诵公有声画,却来看此无声诗。”黄庭坚说:“诗成无象之画,画出无声之诗。”周孚说:“东坡戏作有声画。”石涛说:“可知画即诗中意,诗非画里禅乎?”汤来贺说:“善诗者句中有图绘焉,善绘者图中有风韵也。”张可中说:“诗为有韵之画,画乃无韵之诗。”还有人说:“诗是诗人心中的画,画是画家心中的诗。”“画是凝固的诗,诗是流动的画。”“诗是诗人用文字写出来的画,画是画家用笔墨画出来的诗。”“画是诗的脸面,诗是画的神韵。”连古希腊亦有人说:“诗为能言画,画是静默诗。”被称为“希腊的伏尔泰”的西摩尼德斯就有名言:“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达?芬奇对于诗歌与绘画下了这样一个结论:“画是哑巴诗,诗是盲人画” 徐复观在分析诗画合璧的历程时指出:首先,题画诗的出现,开创了诗画在构成形式上的结合。其次,以诗意作画开创了诗和画在意和景层次上的结合。第三,以诗的意境作画,以画的意境作诗,诗画在精神上相融合、相启发,实现了在意境层次上的融合。有人研究认为江淹的《雪山赞四首》,是我国最

书法与国画之笔法

书法与国画之笔法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清代康有为也曾 “书法之妙,全在运笔。”可见笔法是书法的基础。­ 说过: 唐代张彦远曾说:“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其在此强调了笔法与立意造型的关系。立意须造型,造型须用笔,笔法亦是中国画的基础。­ 那么,何谓笔法呢?笔法顾名思义即用笔或曰之关键的技法。笔法包括了下笔、行笔和收笔,这就要求充分利用笔毫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功能,使运锋铺毫首尾完善,气势流畅,笔力丰盈,使笔毫在顺逆相交、疾涩相顾、轻重相间的情况下运行,这就是笔法。­ 因此,是否理解并掌握用笔之法,是书法与国画的重中之重。不仅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入书法与国画的大门,而且直接影响到今后在书法与国画方面的艺术成就。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一定时期(甚至长时期)的反复练习,而且要勤于思考,分析运锋铺毫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即不同的笔法下,点画线条所产生的形态,从中找出一些艺术规律。笔法,在整个书法国画艺术体系中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是很复杂的。书法与国画同属于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古今书法、国

画艺术家都十分强调笔法,且他们在笔法上都具有扎实的功夫和精湛的水平。­ 书法的用笔笔法具体可以归纳为中锋、偏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方笔、圆笔、运笔方向、用笔技法等等。­ 中锋是在笔毫的正中,作书时将笔的正中之锋保持在笔画的中间,就能使点画圆满遒劲。这是因为笔在点画中间运行时,墨水顺笔尖均匀地自两面渗开,达于四面,点画就没有上轻下重或左轻右重等缺点,这样的线条就带有丰润圆劲,富有立体感的特点。中锋之法乃是最基本笔法。­ 偏锋,又称侧锋,就是用笔时将笔偏于一侧,中锋也偏到笔画的一边,所以写出的点画一边光一边毛,一边浓一边枯,常呈锯齿形。­ 藏锋,具体地讲就是藏头护尾。即把笔锋藏在点画中间而不直接外露出来。藏头,就是指起笔,要“横画直下,直画横下”,“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护尾,就是指收笔要“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把笔锋最后护起来。藏锋的笔画给人以含蓄沉著,浑厚凝重之感。藏头是将笔尖逆落纸上,锋藏而行。护尾是将笔毫回收锋尖。­ 露锋,又称出锋,即不回收掩藏,这大多是用在一笔之末,指露出笔锋的收笔动作。主要笔画用藏锋时,副笔可用露锋。藏锋中显示笔力骨气,露锋时要丰实遒劲。­

优质课教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山水画欣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山水画欣赏 教材分析: 初中美术课本第十三册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中国画的学习,通过鸟语花香这一单元对花鸟画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中国画注重笔墨以及以物言志的特点,为本单元诗情画意的山水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在这一课中,我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体会。以学生熟悉的本土画家的笔下风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古人寄情山水的情怀。体会中国山水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山水画在涵义、历史发展和构成上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对课堂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理解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二、教学重、难点设计: 1、重点:本课以欣赏分析为主,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氛围,所以,我把山水画的意境感知作为本课的重点。 2、难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在思维灵动上的取向与难以把握,是本课在意境感知与深入教学上的难点所在。 三、教具准备: 学生:国画工具,收集并预读有关课文以古诗。

教师:多媒体课件,国画作品等。 四、课时安排:本单元总课时为四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一、引入 谈话导入:大家平时喜欢出去旅游吗? 老师第一次到瑞安,你们能否向老师推荐几处瑞安值得一游的去处?学生答。好的,大家推荐的地方老师有机会一定会去看看! 今天老师也向大家推荐一个老师最喜欢的一个地方--乐清雁荡山风景区,希望大家有空能去老师那里看看! 导游法:引导学生随着课件中的图片,游览雁荡风光,师讲解。师:雁荡山是全国十大名山之一,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 灵峰、灵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为“雁荡三绝”。 灵峰灵岩奇峰林立、古木参天,最有趣的是,一景多变,移步换形。比如现在看到的这个合掌峰,就是灵峰最著名的景观,随着日出日暮这座合掌峰会逐渐变换成夫妻峰、雄鹰峰等,雁荡体现出了山水多变的特点。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瀑”的大龙湫,上下落差190米,随着季节雨水的变换,呈现不同的风貌。杜牧诗中说道: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水云烟雾难分。图中的为雨过之后大龙湫,如银河倒挂。 来到雁荡大家可以随着当年徐侠客的足迹,在雁荡观景品茶、赏画吟诗,体会诗情画意的山水之美。

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几点看法

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几点看 法 导语: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探讨从古至今不绝如缕,且成果显著,下面小编分享了王维诗歌与绘画的关系,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王维诗与画的关系,历代的探讨层出不穷,而这主要源于苏轼在评价王维《蓝田烟雨图》中的题诗时,说了一番流传甚广的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此说为众多研究者所接受,并对其进一步阐发,认为王维的山水诗和部分田园诗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些诗亦有如是特点,这基本符合唐人创作的实际情况。至于戴鸣《桑阴随记》云“古人诗皆有画,古人画皆有诗”,则显然有失偏颇,晚明张岱在《与包严介》中指出王维的题诗并非句句入画,而且认为“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银屑也”,则是直接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否定,自此,后人对于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愈演愈烈,新时期的蒋寅可谓此风的集大成者,他的《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直接提出“将王维诗的成就归于‘诗中有画’已然损害了王维诗的艺术价值”,“代表王维诗歌特色的恰恰是诗不可画”。在我看来,苏轼关于王维诗画的评价是很恰当的,蒋寅等人将“诗中有画”等同于“诗可入画”,显然误解了苏轼的原意,本文将试图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此作一些补充。 一、诗歌与绘画产生的过程非常相近 美国华莱士?斯蒂文斯在《诗歌与绘画的关系》中说到,诗歌和绘画起源于敏感性,诗人和画家凭借头脑努力来完成他们的工作,他们“不是凭借灵感,而是凭借想象或者是想象所激发的神秘的原因。简而言之,这两门艺术,诗歌和绘画,都共同拥有一种劳动元素。”同时,中国古代作家注重个人主观感情意绪的抒发,强调个性和感情的真实。由此可以看出,诗歌与绘画的产生来自于作家本身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和真挚饱满的感情意绪,这即是说,作家在进行创作诗与画的时候,感情思维是极其相似的,只是用来表达感情和所思所想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他们都是形象的制造者。美国的霍华德?奈莫洛夫在《论诗歌与

中国画与诗的融合

浅析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点 摘要:诗画都属于艺术范畴,诗和画相结合,并不是两种独立形式的交融,它也不能 统辖于形式范畴之内,而是艺术精神的一个十分明亮的折射。在文中首先对诗画的关系进 行概述,然后详细论述诗画交融的过程。从题画诗的出现到把诗来作为画的题材再到以作 诗的方法来作画,以及诗画除精神、意境的交融外,在形式上的真正融和。最后做总结性 的阐述道出中国诗画艺术精神交融的本来。 关键词:中国画;诗;交融 一中国画中诗画的关系 所谓“诗中有画”,是诗的境界鲜明如画,即欧阳修说的“见诗如见画”。而“画中有诗”,《宣和画谱》称:“每下笔皆默合诗人句法,或铺张图绘间,景物虽少而意常多, 使览者可以因之而遐想。”即画中有诗一般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所以,从本质上讲,诗 与画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创造出共同的审美境界。文学与中国画的关系可以用诗情画意、诗画同源、迁想妙得、诗画相融、相得益彰、诗画相通、气韵生动等积淀千年而精练的这 些词来阐述。 我们在欣赏中国画的的时候,经常看到在中国画的空白处,有画家本人或他人在上面 题的诗,而诗的内容多是感叹诗的意境,有的诗写的位置在画面上,所以也就成了画的一 部分,而与画完整统一起来。 对于诗画问题的研究,是中西方艺术家所共同感兴趣的。但是对诗画问题的理解却有 着根本的差异。西方艺术家是在尽心竭力地为诗、画寻找界限,和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如 黑格尔认为诗有音乐的一面,也有绘画的一面;西蒙尼底斯已经说过“画是静默的诗,诗是语言的画”。而在中国艺术家看来,观照宇宙,提高和净化人格与实现艺术境界是同步的。真正的宇宙,不是人们可以用感观感受到的层面,而是不可言说的精神——“道”的世界。“道”是无形无色、无声寂寥的,宇宙的本源就是如此,真正、永恒的美也就是如此:天地 有大美而不言。要真实地表现大美,要让艺术创作者用虚静的胸襟去容纳宇宙精神。所以 中国艺术精神相融思想的存在,决定了中国画和诗两种不同形式艺术在表现宇宙精神时, 自觉的交融在一起。所谓“诗画体一律”正是鲜明的表现出这种审美心态。 二诗与画的交融 诗与画的交融,不是突然出现,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是题画诗的出现。王渔洋《蚕尾集》说“六朝以来,题画诗绝罕见。盛唐如李白辈,间一为之,拙劣不工…… 杜子美始创为画松、画马、画鹰、画山水诸大篇,搜奇抉奥,笔补造化……子美创始之功 伟矣。” 王维早于杜甫十三年出生。在他以前的画家,诗画兼工的极少。而王维则诗画兼工, 且两者都对后来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曾自为诗“夙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是画与诗, 已经融合于他一人之身了。但从他上面的两句诗看,他只意识到自己兼备这两种艺术,并 不曾把自己的诗写在自己的画面上,并且除十五岁时有一首《题友人云母障子》的五绝, 及另有《崔兴宗写真咏》的五绝一首外,就没有其他的题画诗。 交融过程的第二步,是把诗来作为画的题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有晋明帝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