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课程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三年制高职)教学指导方案主干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目录第一部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2)一、指导思想 (2)二、培养目标................ . (3)三、职业面向 (4)四、培养方案框架 (4)五、教学进程与学时分配表 (5)六、教学活动按周分配表 (5)七、主要课程介绍 (6)八、培养方案特色 (8)第二部分主干课程教学大纲 (13)一、Auto CAD (13)二、机械基础 (16)三、机械制图 (20)四、粉磨工艺及设备 (28)五、机械制造基础 (33)六、金属工艺学 (37)七、设备管理 (42)八、机械设备修理工艺学 (46)九、水泥热工设备 (51)第三部分实践教学质量标准 (53)一、CAD综合实训任务书 (53)1二、毕业实习大纲 (56)三、顶岗实习大纲 (57)四、认识实习大纲 (59)五、机械设备修理工艺实习 (61)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63)七、金工实习大纲 (65)八、制图综合练习任务书(部件测绘任务书) (67)九、制图综合练习指导书 (69)2第一部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以本专业领域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1.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机制要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根据人才市场和企业岗位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及时调整专业领域方向、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探索和建立按企业用人“订单”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为我国工业企业培养技能型技术人才。
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全册配套完整教学课件
主编:黄伟 国防工业出版社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机电设备维修
设备维修管理概述 设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性 设备故障与维修方式 设备维修计划编制与实施 设备维修的拆卸与装配 典型修复技术
下篇 机电设备管理
第十一章 机电设备管理概述 第十二章 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 第十三章 设备的资产管理 第十四章 设备使用期的日常管理 第十五章 设备检修管理
提高。 (4)电子电气化 由于微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电气技术、电器
元件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已经在机器设备中集中使用,已经引起 了设备装备的巨大变革。 (5)自动化 自动化不仅可以实现各种生产工序与生产工艺的自动进行,还能实 现对产品的自动控制、整理、包装、设备工作实时状态的检测、 监测、报警等处理。
3、振兴阶段(1977年~) 198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设备管理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了
我国设备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主要任务和要求。《设备 管理条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设备管理条例》是适应我国四化建设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 求,把现代设备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设备管理条例》针对我国设备管理的共性问题,作了原则性 的规定,而具体的管理办法则由各行业、省市企业再按照实际情 况自行决定。 ③改变了过去以修理为主的模式,确定了修理与改造、更新相结 合的做法。企业开始重视设备的更新改造投入。 ④初步建立了设备预防维修制度。 ⑤确立了方针。 ⑥确立了基本原则。 至现在,有些单位按照GB/T19001—2008的标准,制定了《企业 设备管理标准》,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颁布了《设备管理条 例》,并大力推广日本的TPM(全员维修),英国的设备综合工 程学。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设置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机电设备安装、维修与管理人员。
毕业生应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认识问题;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民主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毕业生应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分析、解决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中一般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获取本专业新技术、新知识的自学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初步的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关要求,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毕业生应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生活情趣,并能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一般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安装和维修工作,其主要业务范围是: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保养、维修、管理和操作机电设备从事生产等工作,也可从事与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设计一般安装或修理的工艺装备和零件测绘。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 知识结构1. 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
3. 掌握机械、电气设备的性能、结构、调试和使用的基本知识。
4. 掌握机电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基本知识。
5. 具有工程材料及其加工的初步知识。
6. 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7. 具有初步的设备技术经济分析及现代化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 能力结构1. 具备机修钳工、维修电工必需的基本操作技能。
2. 具有一般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
3. 具备测绘并设计机械零件及简单部件的能力。
4. 具有对设备设计、安装图纸进行工艺性审查的初步能力。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 程 标 准山东职业学院教务与科研处 2011年3月10日专业领域: 机电一体化 课程代码: 02021012 课程名称: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所属系部: 机 电 装 备 系目录一、课程基本信息 (1)二、课程目标 (1)三、课程设计 (2)1. 教学设计 (2)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3)3. 课程考核 (6)4。
教学环境及设备 (6)5。
教师队伍 (7)6. 教材选用 (7)四、实施建议 (7)《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进行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能正确进行设备精度检测;掌握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掌握以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职业素质的养成.(一)专业能力1、掌握机械设备维修工艺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2、掌握机械设备维修中失效零件测绘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步骤,能正确选用测绘工具并使用手册资料,具有测绘设计正确机械零件工作图的能力。
3、掌握机械零部件修复技术的常见工艺和修理方法,并了解先进的修理工艺技术。
4、掌握机械设备维修精度的检验方法。
5、具有分析和解决机械设备维修作业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能正确选用设备修理中常用的工具、检具及量具。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课程标准6、熟悉典型机械设备拆卸、清洗、检验、修理、装配和试车验收等维修工艺过程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7、具有编制和实施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设备维修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
8、具有一般设备管理能力。
(二)方法能力1、善于观察,故障的识别、分析、判断能力;2、动手操作能力;3、信息收集、归纳能力;4、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5、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6、在生产组织、品质控制、工艺文件实施等方面具备良好的执行能力。
(三)社会能力1、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2、质量意识、安全意识;3、工作责任心与职业道德;(四)职业素质1、文明礼貌的职业素质2、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3、诚实守信的职业素质;4、团结互助的职业素质;三、课程设计1。
《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技术》 模块三 项目五 任务一 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维护与保养
2019/3/19
6
二、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求
教学纲要 任务一 任务二 1.保养要求
(1)清洁设备内外整洁,各滑动面、丝杠、齿条、齿轮箱、油孔等处无油 污,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气,设备周围的切屑、杂物、脏物要清扫干净; (2) 整齐工具、附件、工件(产品)要放置整齐,管道、线路要有条理; (3)润滑良好按时加油或换油,不断油,无干摩现象,油压正常,油标明 亮,油路畅通,油质符合要求,油枪、油杯、油毡清洁; (4)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 全可靠,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2019/3/19
8
三、工业机器人设备的三级保养制
教学纲要 任务一 任务二 1.工业机器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1)日常例保 ①班前四件事消化图样资料,检查交接班记录。擦拭设备,按规定润 滑加油。检查手柄位置和手动运转部位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 否可靠。低速运转检查传动是否正常,润滑、冷却是否畅通。 ②班中五注意注意运转声音,设备的温度、压力、液位、电气、液压、 气压系统,仪表信号,安全保险是否正常。 ③班后四件事关闭开关,所有手柄放到零位。清除铁屑、脏物,擦净设 备导轨面和滑动面上的油污,并加油。清扫工作场地,整理附件、工具。 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运转台时记录,办理交接班手续。
2019/3/19
4
一、工业机器人组成简介
2.感受部分 教学纲要 任务一 任务二
1)感受系统:由内部传感器模块和外部传感器模块组成,用于获取内部 和外部环境状态中有意义的信息。智能传感器可以提高工业机器人的机 动性、适应性和智能化的水准。
2)工业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是实现工业机器人与外部环境中的设备 相互联系和协调的系统。工业机器人与外部设备集成为一个功能单元, 如加工制造单元、焊接单元、装配单元等。也可以是多台工业机器人、 多台机床设备或者多个零件存储装置集成为一个能执行复杂任务的功能 单元。
11《机电设备维修》课程实施方案
《机电设备维修》课程实施方案课程名称:《机电设备维修》适用专业:四年制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制订时间:2014-2-20《机电设备维修》课程实施方案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的入门课程。
在情景模拟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看懂机器零件图和装配图,巩固已学的机械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能整体认识机电设备的机械系统拆卸和安装,机械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机械系统的维护和修理方法。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从事机械设备维修工作打好基础。
2. 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和项目教学,使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掌握常用机电设备的维修工艺方法以及机电设备的调试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具备对典型机电设备结构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常见故障现象的认识能力、维修调试能力,树立使用机电设备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为提高学生专业化方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会执行与职业相关的保证工作安全和防止意外的规章制度●会正确使用常用工量具、做好设备维修准备工作●会阅读相关的技术文件●读懂机电设备装配图●熟悉机电设备机械结构●能正确调整传动件的配合精度●能正确判别及排除机电设备故障●会调整恢复机电设备整机精度●会维护保养普通机床●养成严谨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3.课程内容及要求4. 课程教学设计本课程以机电技术应用岗位的学员的就业为导向,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本培训模块的结构,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确定本培训模块的内容。
教学实施通过把本模块所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按工作过程分解成若干项目并创设工作情景,借助实训引入相关的专业知识,倡导学员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工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技能应用,使学员具备进一步学习机电技术综合应用的能力,养成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的习惯,增强学员职业能力拓展的后劲,满足学员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机电设备管理技术-教案6.2设备的维护管理
联系生产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想学生讲述设备状态监测的重要性
联系已毕业参加工作同学的工作岗位让学生了解润滑管理的内容,并结合学校机电设备在维护和保养过程中对润滑管理的应
联系创新大赛,讲述设备改造革新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
3min
26min
25min
15mim
10min
教 学 设 计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第59.60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具、资料
教材、教案、PPT
课 题
6.2设备的维护管理
教 学
目 标
要 求
知识
与
技能
大多数学生能说出:
一、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概念
二、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教师引导,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处于更主动地地位;
3.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素养
教材
分析
重点
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概念
难点
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
关键
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
板
书
设
计
6.2设备的维护管理
一、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概念
二、机电设备的维护管理
三、课堂小结
课 后
小 结
设备的定期维护是很有必要的,就像汽车要保养一样,本课程要体现突出维护的理念。
②对新设备的技术要求,包括对随机附件的要求;
③现有设备的处理意见;
④订货方面的商务要求及使用的时间的要求。
高职院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高职院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作者:赵小飞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第24期摘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本身就是学期比正常的大学本科教育要短,因此其主要是要尽量在短期内培养专业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高职院校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设置就是是为了以专业服务发展能力为核心,围绕专业化人才培养为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2030 前言我国目前的教育事业也在追求改革,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也在其中。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更好的设置专业成为一个难题。
以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为例就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地去思考。
这与高职院校的目标以及功能设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1 浅谈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基础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1)浅谈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基础。
对于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来说,其主要的应用范围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或者电子信息产业相关的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而对于我国祖国这样一个经济增长迅猛的国家来说,需要大量相关方面的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这种人才属于高端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更多地需要的是具有丰富经验的技能型人才。
而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大多都是专业技能型人才,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恰好满足要求,此外,高职院校的培养周期较短,可以满足大量的人才需求。
此外高职院校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大都是与校企对接,能够使得学生实践时间大大地增加,以此增加他们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强调实践教育。
(2)浅谈专业课程设置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的教育培养同样属于高等教育中的一环,因此它也可以培养出在制造行业的生产、建设、服务以及管理的岗位。
学生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中可以学到相当程度的理论知识,能够具有扎实的机电控制理论和方法。
同时由于机电设备中的结构较为复杂同时还具有大量的零件。
而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出了解以及掌握各种常用机电设备结构、内部零件乃至于整个机电设备机械制图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计算能力和简单机械零部件的设计能力,同时也为后续课学习打下基础。
主要任务是:(1)熟悉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及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结构和标准,掌握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和通用零部件的选用和基本设计方法,具备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能力,初步具有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2)具有与本课程有关的解题、运算、绘图能力和应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2)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含实验实践内容及其类型等)、基本要求、学时分配等(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前期课程及知识要求:《机械设计基础》在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方向)专业整个教学计划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要求学生应有比较扎实的机械制图等先修课程的良好基础。
后续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方式理论教学:期末考试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实践教学:各实验均按实验操作、实验效果、实验报告质量和实验纪律综合评定成绩。
实验成绩以15%计入本课程学期总成绩。
(5)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手段(技术)指南等理论教学:讲课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举例要注意典型性及工程应用性,教会学生思路、技巧和方法。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录像、幻灯等电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技术。
实践教学:实验课主要帮助学生验证所学知识。
课程设计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一般机械设计的全过程,强调独立思考,鼓励创新,提倡计算机绘图。
(6)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两本以上公开出版的教材或讲义)《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陈立德主编 2000.8《机械设计基础》郭红星主编2005年西电出版社《机械设计基础》贺敬宏宋敏主编2005年西北大学出版社。
01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解读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理科)专业教学标准一、专业名称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理科)二、专业代码580301三、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四、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五、就业面向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定位见表1六、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机电行业就业岗位,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和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1)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民主法制概念;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艰苦奋斗、团结合作、实干创新的精神;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文化素质:拥有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文化素质,同时拥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化素质;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有较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体育运动基本素质,初步的军事素质,科学锻炼身体,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积极的竞争意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进取心、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宽阔的胸怀、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抗挫折能力。
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具备技术知识更新的能力和适应不同岗位需求变化的能力。
2.知识要求(1)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知识。
(2)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3)具备机械构造基本知识。
(4)具备机电设备各类相关技术图纸的绘制与识读的基本知识。
(5)具备机电设备的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的相关知识。
(6)具备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改造相关知识。
(7)具备机电设备运行管理、资料管理及备件管理等设备管理的相关知识。
3.能力要求(1)社会能力:①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②具有一定的公共关系处理能力;③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④具有劳动组织与专业协调能力;⑤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工作责任心、价值观、道德观、身心健康等综合素质。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教室和实验室:提供充足的空间和设备,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需求 实训基地:提供真实的机电设备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维修训练 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投影仪、电脑、音响等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专业书籍和资料:提供丰富的专业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制度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
教学质量保障目标:确保学生掌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竞争 力
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设施和教学 资源
教学质量保障评估: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教学质量保障反馈: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教学 质量保障体系
实习目的:通过实践操作, 掌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的 基本技能和知识
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大学 最后一学年或毕业后的一段
时间内
实习单位:可以选择相关的 企业或机构进行实习,了解
实际工作环境和要求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设备拆装、 故障诊断、维修操作等
实践教学条件:需要具备相应的 设备、工具和场地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
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源自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 机制
实施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专业培 养目标和市场需求,制定合 理的教学计划
组织教学:按照教学计划, 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 动
教学质量监控:对教学过程 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教学 质量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教 学评价等环节
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 指标,包括学生满意度、教师教学水平、 课程设置合理性等方面
《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101167参考学时: 48学分: 4课程类型:(职业核心课)20XX年 9 月编一、适用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数控设备维修与管理二、开课时间第 3 学期。
三、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及机械制造大类各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依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机电设备装调维修工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而设置的。
本课程采用基于“机电设备生产、销售和服务”职业工作过程的“做”中“学”教学模式,培养从事机电设备机械部件、电气系统和整机的装配、故障排查等机电设备制造和机械加工的关键性岗位能力,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成为合格的机电设备从业人员2、教学任务主要针对机电设备维护维修、数控设备维护维修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设备维修工作岗位的理论和动手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机电设备、数控设备维护维修的基本技能。
四、课程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2、能运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学习工具,有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3、具有安排任务与解决现场问题能力。
4、能自觉评价学习效果,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5、具有方案设计和开拓创新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1、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有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4、良好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1、熟悉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相关职业标准。
2、了解设备老化、失效、故障、维修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内容,对设备维修与故障诊断有较完整地认识。
3、了解传统的和现代的主要的故障诊断技术和方法,能正确运用故障诊断参数和标准等对实际故障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诊断。
4、深入理解设备的拆卸与装配原则,能进行典型零部件的装配。
5、熟悉机械零件的各种修复方法,能进行机械修复、焊接、热喷涂等操作。
6、熟悉设备精度检验中常用的工具,能正确进行常用设备的精度检验。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性质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课程以典型机电设备----数控机床维修工的岗位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数控机床机械部件的结构组成、电气控制原理、机床的基本操作及故障为主要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堂教学与实训场所”、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在数控机床生产企业从事产品生产与技术服务,在数控机床使用企业从事数控机床的调整、维护与管理能力。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与安装技术、常用量具的使用能力;培养学生数控机床机械装配、电路识图与装配的能力以及机电联调的能力;使学生在数控车床安装、数控铣床装配以及加工中心装配等方面具有相应的岗位职业能力,能适应现代先进机械装配技术的工作要求,培养“会识图、会装配、会调试”的数控机床装配高技能人才。
本课程以《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机应用技术》、《PLC控制技术》、《液压气动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为以后顶岗实习、毕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设计思路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该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数控机床机械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电气安装与调试;数控系统参数设置;数控机床PMC;数控机床机电联调和故障诊断。
内容设置依据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职业及岗位的技能要求,结合数控机床维修技术领域的特点,让学生在数控装调实训室---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训练,以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该课程是依据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职业标准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结合数控机床维修技术领域的特点,课程设置的总体思路是,对于内容选取,以工作任务开展过程中的特点划分实施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确定了四个项目,二十一个工作任务。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概述
平均停机间隔时间
DTMTBF
可修复机电设备或零部件相邻两次停机故障的平均工作时间
平均百台修理次数
RPH
100台机电设备在规定的使用或试验条件下,在某一时刻或时间范围内,平均百台需要修理的次数
2
耐久性
可靠度
R(t)
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无故障地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累积故障概率
F(t)
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使用到某一时刻t时发生故障的累积概率,也称不可靠度
1.1 故 障
3. 故障分类机电设备故障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对故障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估计故障事件的影响程度,分析故障的原因,以便更好地针对不同的故障形式采取相应的对策。(1)按故障性质分1)间歇性故障,即设备只是在短期内丧失某些功能,故障多半由机电设备外部原因如工人误操作、气候变化、环境设施不良等因素引起,在外部干扰消失或对设备稍加修理调试后,功能即可恢复。2)永久性故障,即此类故障出现后必须经人工修理才能恢复功能,否则故障一直存在。这类故障一般是由某些零部件损坏引起的。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概述
图1.1 智能多功能旋挖钻机(工程机械) 图1.2 液压全自动砌块成型机(建筑机械)
1.1 故 障
1.故障故障一般定义为,设备或零部件丧失了规定功能的状态,一般包含以下两层含义。一是机电系统偏离正常功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机电设备的工作条件不正常,这类故障通过参数调节或零部件修复即可消除,设备随之恢复正常功能。二是功能失效。设备连续偏离正常功能,并且偏离程度不断加剧,使机电设备基本功能不能保证,这种情况称之为失效。一般零件失效可以更换,但关键零件失效,则往往导致整机功能丧失。故障研究的目的是要查明故障模式,追寻故障机理,探求减少故障的方法,提高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利用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课程
摘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改革专业课,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之一。
其核心在于,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项目”课程,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工作。
这种教学理念要求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建设教材体系,采用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职业行动领域学习情境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提出,应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项目”教学模式。
这种课程模式要求,在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一体化的情况下,引领学生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基于这种一体化的教改理念,我对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有了如下的改革思路。
二、确定职业行动领域
《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这门课程,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偏重于理论教学,详细介绍我国设备管理中的资产管理、前期管理、使用与维护管理、润滑管理、设备故障管理、设备修理的技术管理、备件管理等理论知识。
由于都是老师满堂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差,教学改革
势在必行。
通过学习“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针对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即具备设备相关技术数据资料收集整理能力、设备技术资料查询能力、制定设备保养规程能力。
结合学校的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程的职业行动领域,把本系机加工实训基地模拟为一个机械加工厂,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是对该厂所有设备进行维护、管理。
这样就能实现以真实的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过程为背景,以工作中完成具体工作任务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知识能力进阶式提高为主线,以教学情境设计项目为载体,以具备完成工作任务为考核标准,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三、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即是传统的教学章节,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情境,是把全部课程内容具体化、项目化,每个项目都对应某种能力的训练,且前一个项目是后一个项目能力训练的基础,每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考虑到现在的工业企业对机电设备管理系统已经实现了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教学也必须
紧跟市场需求,我从网上下载了机电设备管理软件,根据软件的要求,设计教学情境。
四、教学组织
(一)情境一基础台帐库的建立
步骤一教师进行设备资产卡片、设备编号台帐、设备清点登记表、资产计价、资产折旧的讲解。
步骤二协调学生自愿分组。
然后每组制定工作计划、确定阶段成果及检查项目、成员分工等。
步骤三以机加工实训基地为例,实地考察统计,收集设备管理的基础资料。
步骤四把所有数据整理后运用设备管理软件,建立设备基础档案。
(二)情境二建立设备日常保养规程方案
步骤一教师讲解我国现行机电设备保养维护规程、制度。
步骤二协调学生自愿分组。
然后每组制定工作计划、确定阶段成果及检查项目、成员分工等。
步骤三以机加工实训基地为例,收集整理设备说明书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制定设备保养维护方案。
步骤四每组把整理好的设备保养维护方案运用设备管理软件,建立设备保养维护档案。
(三)情境三设备的维护并填写维护记录
步骤一老师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的示范。
开展实训前,老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必须能分解设备结构,初步确定初期清扫的顺序、部位、方法;确定润滑部位,润滑油型号,润滑周期;需要紧固的部位,紧固的周期;担负现场设备知识、保养知识的培训工作;要确保活动安全开展。
教师选择部分学生参加样板活动,选取合适的机床(具有代表性)进行示范,目的是培养学生教练员,树立样板机制。
编制的进度计划要让每一个参与创建示范线的学生都必须
明确他们要做什么,怎样做,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
步骤二协调学生自愿分组。
然后每组制定工作计划、确定阶段成果及检查项目、成员分工等。
步骤三针对实训过程中整理出的比较困难的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小组成员自己动手策划,分头实施,需要的情况下请求外部力量支援。
步骤四老师考查重点就在要求学生通过实训后能流利地说出清扫、润滑、紧固、点检的部位,周期,标准,以及最合适的路线。
步骤五填写设备维护记录,整理后应用管理软件实训信息化管理。
(四)情境三备件的技术管理
步骤一老师讲解备件技术管理的内容、作用,储备备件的原则、方法。
步骤一协调学生自愿分组。
然后每组制定工作计划、确定阶段成果及检查项目、成员分工等。
步骤二以机加工实训基地为例,做好设备维修换件的统计,运用设备管理软件建立备件库。
以真实的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过程为背景,通过完成渐次复杂的工作任务,不仅强化了专业能力,而且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等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分析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法能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3.
[2]林允明设备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