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1977年,《社会学习理论》一书的 发表标志着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
系的诞生。
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背景: 1、电子工程学的迅猛发展,大众传播技术发生了革 命性的变化。
2、行为主义的衰落为整个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 历史性的机遇。
(一)观察学习
1、概念:是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 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将具有的某些 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 2、过程: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复制过程 自我效能感 (4)动机过程 两种强化
小结:
1、班杜拉的观察学习 2、班杜拉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 3、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意义
思考:
(二)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
1、人类许多学习都是认知的 2、反应结果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来源。 3、观察是学习的另一个主要来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呈现一个榜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5、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
(三)示范疗法
程序: 1、真人示范程序(真人真事儿)
2、符号示范程序(视听、书面)
3、内隐示范程序(榜样)
三、社会学习理论的现实意义
1、观察学习是班杜拉在大众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时 代,对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反思的结果。
2、社会学习理论虽然与行为主义的观点有许多共同 之处,但由于社会学习理论引入了认知过程,所以 它超出了行为主义的范畴,形成了一种认知--行为 主义模式。
3、社会学习理论是建立在设计严密的实验研究基础 上的,其假设大多数有实验结果证明。社会学习理 论非常重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特别 重视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指导 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Bandura's Social Learning Theory)是由加拿大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不仅通过直接经验学习,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和结果来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学习和行为的影响。
根据这一理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注意到其结果,从而学习新的行为模式。
这种学习方式被称为观察学习。
此外,班杜拉还提出了四个关键概念来解释社会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1. 注意(Attention):个体会选择性地关注那些与自己当前需求和兴趣相关的行为。
2. 记忆(Retention):个体通过将观察到的行为模式存储在记忆中,以便以后引用和复制。
3. 仿效(Reproduction):个体会试图模仿观察到的行为模式。
这种模仿可以是直接的行为复制,也可以是尝试着从观察到的行为中提取某些关键要素。
4. 动机(Motivation):个体会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激励,从而决定是否要模仿观察到的行为。
例如,如果观察到的行为获得了奖励,个体可能会更有动力去模仿。
综上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模式,并通过注意、记忆、仿效和动机这四个过程来加深和巩固学习的效果。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系理论一、基本概述于1977年提出得。
它着眼于观察学习与自我调节在引发人得行为中得作用,重视人得行为与环境得相互作用。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就是探讨个人得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得影响。
按照班杜拉得观点,以往得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得制约作用。
她们通常就是用物理得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她们得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得人得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得说服力。
由于人总就是生活在一定得社会条件下得,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得社会情境中而不就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得行为。
二、基本观点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得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得观察学习现象。
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得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得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
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就是建立在奖励与惩罚之结果得基础上得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
为了证明自己得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得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她得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人得行为,特别就是人得复杂行为主要就是后天习得得。
行为得习得既受遗传因素与生理因素得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得影响。
生理因素得影响与后天经验得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得过程:一种就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得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得结果所进行得学习”,即我们所说得直接经验得学习;另一种就是通过观察示范者得行为而习得行为得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得学习”,即我们所说得间接经验得学习。
班杜拉得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得就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在观察学习得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得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得操作。
观察学习得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接触和学习新的行为和观念的过程。
它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力,认为人们能够从其他人那里学到成果和经验,从而自我完善和进步。
社会学习理论首先由加拿大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将军提出,后被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将军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对社会学习理论的定义、来源、原理、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社会学习理论。
1. 定义社会学习理论是指个体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观察、模仿、学习新的行为以及改变个体的认知和态度的过程。
它强调了观察、体验和模仿在人类认知和行为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类是社会上的“学习着”。
2. 来源社会学习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当时认为人类行为是对刺激-反应的一种简单响应。
然而这种理论也有其缺陷,忽略了人类思想和感觉的作用。
因此,社会学习理论崛起,强调人类学习和影响力的大量证据。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阿尔伯特·班德拉将军首先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它。
3. 原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之所以能够学习,是因为人类具有特殊的认知、表征和模仿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让人们观察、记忆和模仿他们周围的人和事物,从而不断激励自我学习和发展。
此外,社会学习理论还表明了强化和惩罚的良好作用,如鼓励、回馈和惩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人的行为,并帮助人们发展自我规范和良好的价值观。
4. 研究成果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在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医学、环境保护和媒体广告等社会领域的应用,都采用了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
在教育领域,社会学习理论鼓励教师鼓励学生在学习之外,使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为了帮助员工实现其工作目标,需提供支持和指导。
在医学领域,社会学习理论可用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治疗患者的行为障碍。
社会学习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 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 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 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 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
简介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52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 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 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 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 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 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 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 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以及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 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仍给观察者以影响。要使示 范行为在记忆中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通过符号这一媒介,短暂的榜样示范就能够被保持 在长时记忆中。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 行为。这一过程涉及到运动再生的认知组织和根据信息反馈对行为的调整等一系列认知的和行为的操作。能够再 现示范行为之后,观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包 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第五章 社会学习理论
生涯家谱
时间 学习经验
个人天生的 各种特质与 特殊的能力
目前职业 活动
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的事件和情况
§5—2 社会学习理论与生涯咨询
1.对学习的强调
我们选择一个生涯方向过一生,是由一组复杂的因 素交织互动而形成的结果。 生涯的选择是一种相互的历程。不仅反映了个人自 主的选择结果,也反映了社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与 要求。 生涯的选择是终生的历程。 生涯的选择不是偶发事件,是由许多前因造成的果, 源于这些前导事件的复杂性,对于如何人职业选择 的的预测都是不太可靠的。
学习经验
每个人独特的学习经验,在其决定生涯方向时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
环境的情况和事件
影响教育和职业的选择因素中,有许多发生于外在 环境,非个人所能控制,有的源于人类活动,有的 源于自然力量。
工作机会的数量和性质; 训练机会的多寡和性质; 不同职业的投资报酬率; 物理环境的影响,如地震、洪水、干旱、台风等; 科技的发展; 家庭的影响; 教育系统和社区的影响
生涯犹豫的现象主要是由于缺乏和生涯有关的学习 经验,或者个体尚未学到有系统一步骤的生涯决策 方法。 生涯咨询不仅是将个人特质与工作特质相匹配的过 程。应去扩展辅导对象新的学习经验,鼓励他们增 加各种和生涯有关的探索活动。 生涯咨询师的责任是:
帮助当事人学习合理有序的生涯决策技能 帮助当事人安排适当的顺序,进行各种和生涯有关的探 索活动 指导当事人评估这些学习经验对个人的影响
克朗伯兹等针对意外的偶发事件提出“善用机 缘论”(planned pappenstancs theory)。 人成长的环境中充满无数的意外事件,而这些 事件无论正向或负向,都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学 习机会。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系理论一、基本概述Albert 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
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
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
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二、基本观点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
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
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
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
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
社会学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适用范围
社会学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适用范围社会学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接受他人行为、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信息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适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无意识地获得知识、技能、信仰等,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用来应对生活中各种需求的重要资源。
因此,社会学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它在社会学研究、教育管理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社会学学习理论强调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外部刺激的感知和反应能力。
主要分为社会模仿、社会认同、社会倾向三个主要部分,下面一一介绍。
1. 社会模仿社会模仿是指个体在观察到他人行为时,他会根据所观察到的行为去模仿他人的行为。
这个过程中,个体是通过观察和学习他人行为中形成模型的。
而这个学习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个体学习到无效的模型,这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
因此,如果社会想要影响个体的行为,我们必须注意其行为影响因素是否正确,否则这也会在不经意间将少部分误区模型传递给其他人。
2. 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指个体会将自己与其他个体进行比较,并根据他人的期望来调整自己。
这个过程越来越常见于社交平台上。
例如:你的朋友圈里持有相关观点的人多,你就会维持现状或者尝试加入到这个派别里;反之,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想法和旁边的人不一样,那么你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来适应邻居的期望。
这就是社会认同的一个例子,这个过程旨在使你的行为更符合周围的环境。
社会认同也会导致群体惯性,认同度高的团队会更稳固,个人更容易追随群体意见。
3. 社会倾向社会倾向是指,当个体接受到相似的刺激后,不同个体之间会出现不同的反应,这个反应是基于他们个人的观看表明出来的。
假如某个群体的观点是偏向正面评价的,那么这样的群体会被其他人视为更好的群体,也会使大众倾向这种评价方式。
这就是社会倾向的核心意思,它会影响个体的行为,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学的社会学习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社会行为和观点的形成及变化过程、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的思考角度,有助于我们做出更有效的社会管理策略。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由加拿大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类学习是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的,而非只是通过个人的个体经验。
这个理论的核心是“观察学习”或者“建模学习”,也就是说,人类可以通过观察他人来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技能或者其他的知识。
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可以通过四个步骤来完成,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强化。
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是首要的一步,因为要想学习某个新的行为,必须注意到别人正在执行这个行为。
在这个阶段中,观察者必须特别注意这个行为的特点以及这个行为是如何执行的。
保持是依次发生的步骤,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保持对于学到的内容的记忆。
如果在观察其他人的时候没有适当的记忆,那么在之后需要模仿时将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复制是接下来的步骤,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成功的保持对于学习内容的记忆,那么就可以尝试重复要学的行为。
这个阶段最好是通过模仿其他人,因为观察者还没有完全掌握新的行为,但是慢慢地可以达到熟练地程度。
最后一个步骤是强化,也就是说,在成功地复制了其他人的行为后,需要得到相应的奖励或者惩罚来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通过正确地强化这些行为,观察者可以越来越熟练地执行他人的行为,最终达到自己掌握这个行为的目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的社会性质,并且拓宽了原先只侧重于内在体验的学习观念。
这个理论对于教育和心理治疗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启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孩子和成人的学习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
三 观察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1引导注意 通过观察他人,我们不仅学习动作,还注意动作涉及的物体。
2 略微调整已学得的行为 我们在观察他人的行为中调整自己的行为知道那些行为可用, 那些不可。
马卡连柯的这段话强调的就是教师对儿童的重要示范作用尤其是在中国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极易受到学生模仿其人格修养时时受到学生的关注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极为重要
GREEN ENERGY POWERPOINT TEMPLATE
社会学习理论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Please replace text, click add relevant headline, modify the text content, also can copy your content to this directly.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 心理学的任务就在 于发现刺激与反应 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这样就能根据刺激 而推知反应,反过 来又可通过反应推 知刺激,从而达到 预测和控制行为的 目的。
社会学习理论
攻击性行为
概念: 概念:攻击是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个体 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 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 类型: ):依据意图或目的分类 类型:一):依据意图或目的分类 仇视行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依据行为的性质和方式分类 二):依据行为的性质和方式分类 直接的和间接的攻击、 直接的和间接的攻击、敌意性和工具性的攻 击
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 一)、外部因素 旁观者效应的影响、榜样的示范作用、 旁观者效应的影响、榜样的示范作用、 情景的模糊性 )、内部因素 二)、内部因素 认知因素的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 认知因素的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 个体的特征
亲社会行为培养和道德教育
一、学会抵制诱惑 强化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惩罚对于建立到的禁令的影响 二、学习道德价值和行为 价值澄清课程 行为修正和道德行为 教授道德推理 移情训练
亲社会行为
概念:亲社会行为指对行为者本身无 亲社会行为指对行为者本身无
显好处、 明 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 一类行为。 利益的 一类行为。 中介过程:注意过程、评价过程、 中介过程:注意过程、评价过程、计 划过程
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一、亲社会行为与利他行为 辩论: 辩论: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差别 二、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 1、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道德行为的获得是通过与其 他行为的获得相同的机制来完成的, 他行为的获得相同的机制来完成的,即通过直接 教授和模仿过程而完成。 教授和模仿过程而完成。 例如,先让一组7 11岁的儿童观看成人玩耍滚木球 例如,先让一组7至11岁的儿童观看成人玩耍滚木球 游戏模式,并将所得部分奖品捐赠给“ 游戏模式,并将所得部分奖品捐赠给“贫苦儿童 基金会” 基金会”;然后让同样年龄的另一组儿童单独玩 这种游戏。结果发现, 这种游戏。结果发现,后一组儿童远远没有前一 组儿童所做的捐献多。班杜拉认为, 组儿童所做的捐献多。班杜拉认为,亲社会行为 靠训练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靠训练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有时强制的命令可能 会一时奏效,但会有反复, 会一时奏效,但会有反复,只有模式的影响才更 有用,而且持续时间更长。 有用,而且持续时间更长。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 概念。他认为靠直接经验获得的任何行为都 可以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来获得。观察学习 不同于模仿,模仿是指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 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 学习过程,是从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得 信息。其中可能包含模仿,也可能不包含模 仿。
社会学习理论
15220002 陈颖颖
社会学习论的发展过程
社会学习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是试图用 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原理系统地解释人们的社会行 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说。行为主义的主要假定是: 先前的学习决定着现在的行为。俄国的И.П.巴甫洛 夫和美国的J.B.沃森是这一观点的早期主要代表, 美国的C.L.赫尔和B.F.斯金纳则是后期的代表。到 了20世纪60年代, F.奥尔波特、 Q.米勒和J.多拉 德把学习原则运用到社会行为的研究上,并经A.班 杜拉发展成为一种理论方法。按照社会学习论的理 解,某一个体在某一确定情境下习得了某一行为, 一旦他再遇到类似情境,就倾向于作出同样的行为。
保持过程的相关实验
关于言语系统的作用,班杜拉等人(1966) 做过的实验是:让儿童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观 察榜样的活动.第一种条件,儿童利用语言 大声说出榜样的活动;第二种条件,儿童仅 仅观察榜样而无其它任何要求;最后一种条 件是要求儿童在观察榜样的同时快速地计数。 结果显示,在三种不同条件下,就其模仿榜 样行为的能力而言,用言语进行对榜样行为 描述的一组儿童,成绩最好;而在观察过程 中计数的儿童成绩最差。
社会学习论概念
社会学习论是心理学界行为主义学派 的大师--班杜拉提出的心理社会心理 学基础理论,这一理论源于行为主义 学派的强化学习理论--即学习本质上 说是受到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无强 化、惩罚的影响,而改变了行为的发 生概率。例如,小孩说真话,就得到 了糖果奖励,以后他就会更多说真话; 小孩说谎话,得到了糖果,以
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期
的关系 榜样的特征 观察者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
保持期 象征性演练或外显的练习活动 动作形成期: 动作形成期: 再现 动机过程: 个人选择的内部动态、意图、 动机过程: 个人选择的内部动态、意图、自
我调控、自我效能和自我评价 我调控、自我效能和自我评价
四要素
影响因素
观察学习
又称为替代学习, 又称为替代学习,它是指通过对他人的行 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 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 个体获得某 些新的反应, 些新的反应, 或已有的行为反应特点得 到修正。 到修正。
观察学习的特点
1、不一定具有外显行为反应 2、不依赖直接强化 3、具有认知性 4、不同于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
定义:所谓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 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 1977年提出的,是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 的行为以及行为结果来进行学习的理论
核心内容:
交决定论 观察学习理论
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认为,行为既不单由内部因素决定, 也不单由外部因素控制。一方面,个体的 预期与价值观等主体因素影响或决定他的 行为方式;另一方面,行为的内部反馈和 外部结果反过来又影响他的预期与价值观 等个人因素。简言之,人的行为是由行为、 内部因素(认知、情感等)与环境交互作 用所决定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行为学习理论,即个体通过社会交往中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得新的行为,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到基因和生物学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进行详细的探讨,重点介绍该理论的特点、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概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起源于他对动物学习的研究。
他认为,动物的行为主要受到外部刺激和回报的影响,即刺激-反应机制。
然而,人类的行为是更加复杂和灵活的。
人类表现出一种更高级别的学习方式,即通过社交学习来获取新的行为和技能。
人类的社交学习主要依赖社会认知的过程,包括注意力、记忆、意图和动机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学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发生的。
也就是说,个体能够学习新的行为,是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然后模仿他们的行为来实现的。
2. 学习不仅是基于明确的奖惩机制,而是基于内在的强化机制。
也就是说,个体内在地决定什么是正确和有价值的行为,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
3. 学习过程涉及很多认知过程,例如注意、记忆、评价和自我监控等,而这些过程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4. 人类的行为不仅受到内部生物学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这意味着环境和社会因素可以对人类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5. 学习过程不仅依赖于个体内在的动机和目标,还依赖于个体对具体情境的理解和评价。
基于以上特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范式,强调了社会因素在人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为社会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为了证实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许多研究人员使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
其中一个典型的实验范例是博卡洛夫老鼠实验。
实验者将一群老鼠放在一个带有一定空间的圆形迷宫中,观察它们如何找到食物。
其中,每只老鼠都只有一次机会。
结果表明,当老鼠被放在一个新的迷宫中时,它们无法找到出路。
6、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维特罗克生成学习理论、分布式认知学习理论
第四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人的个性的理论。
社会学习是个体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掌握社会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以及技能的过程。
班杜拉将社会学习分为直接学习和观察学习两种形式。
直接学习是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
其学习模式是刺激—反应—强化,离开了学习者本身对刺激的反应及其所受到的强化,学习就不能产生;观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处理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
如果人们只通过第一种方式进行学习,就会非常缓慢而费力的,有时还要付出很大代价。
幸好,人类可以通过观察榜样进行学习,实际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
正因为人类具有观察学习的能力,所以人们才能不依靠尝试错误一点一点地掌握复杂的行为,而很快地学到大量复杂的行为模式。
由此可以看出,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儿童、青少年的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地位就更为重要。
因此,班杜拉对观察学习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证资料。
他的社会学习理论就是以观察学习为核心而建立的。
二、观察学习(一)观察学习的实验研究班杜拉以儿童的外部行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一系列实验对儿童的社会学习行为做了大量的研究。
下面介绍班杜拉关于观察学习的两个经典实验。
模仿学习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将被试儿童分为甲、乙两组,在实验的第一阶段让两组儿童分别看一段录像片。
甲组儿童看的录像片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给大孩子一些糖果作为奖励。
乙组儿童看的录像片开始也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为了惩罚这个大孩子不好的行为,打了他一顿。
看完录像片后,班杜拉把两组儿童一个个送进054一间放着一些玩具娃娃的小屋里,结果发现甲组儿童都会学着录像片里大孩子的样子打玩具娃娃,而乙组儿童却很少有人敢去打一下玩具娃娃。
第一阶段的实验说明对榜样的奖励能使儿童表现出榜样的行为,对榜样的惩罚则使儿童避免榜样行为。
三、社会学习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人们在社会环境中通过观察、模仿、强化等方式学习行为和态度。
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52年提出,并逐渐发展成为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交叉研究领域。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和态度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而获得的。
这种观察和模仿过程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进行解释:1.观察阶段:人们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器官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态度,并对其进行编码和记忆。
2.模仿阶段:在模仿阶段,人们将观察到的行为和态度复制到自己的行为中,并尝试模仿它们。
这种模仿可以是无意识的,也可以是有意识的。
3.强化阶段:当人们模仿他人的行为和态度后,会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反馈和强化。
这种强化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如果人们模仿的行为得到了正面强化,那么这种行为和态度就会得到加强和巩固;如果得到了负面强化,那么这种行为和态度就会减弱或消失。
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心理治疗、社会工作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运用社会学习理论来帮助学生学会新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可以通过示范、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观察和模仿优秀学生的行为和态度,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反馈和强化,以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
此外,社会学习理论还可以用于心理治疗中,帮助患者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来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和态度。
除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社会学习理论流派,如符号互动论、社会认知理论等。
这些理论流派都强调人们在社会环境中通过观察、模仿、强化等方式学习行为和态度,但它们在解释人的行为和态度方面有所不同。
例如,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的行为和态度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的,人们通过符号和意义来理解彼此的行为和态度。
而社会认知理论则强调人们在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认知对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总之,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人们在社会环境中通过观察、模仿、强化等方式学习行为和态度。
幼儿教育心理学: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学习目标:1.了解并掌握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及其经典实验,知道社会学习以观察学习为主要途径。
2. 掌握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及其经典实验,熟悉观察学习理论,了解三元交互决定论、强化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
3.能用自己的语言举例说明观察学习的过程及其结果。
导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经典行为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了认知学习理论的元素,也称之为新行为主义。
一、社会学习理论概述(1)代表人物:班杜拉。
(2)【举例】两岁女童智救病父(详见电子教材)。
(3)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的理论。
包括观察学习理论、三元交互决定论、强化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等。
其中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二、观察学习理论1.经典实验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行为。
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被表扬,第二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受批评,第三组儿童看到成人榜样的行为既不受奖也不受罚。
把三组儿童都带到一间游戏室,里面有成人榜样攻击过的充气娃娃。
结果发现,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多,榜样受罚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最少,控制组居中。
启示:儿童通过观察成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学习,即观察学习。
2.观察学习的过程(1)注意过程提问:什么样的榜样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呢?观察者与榜样之间的空间距离;观察者与榜样之间相似程度;榜样人物的魅力程度等。
例如子女较多地模仿父母,学生较多地模仿教师,斗殴分子则更易于模仿电视剧中的攻击行为。
【案例】楷模的故事(详见电子教材)(2)保持过程人们如果不能记住所观察到的榜样行为,那就不会受观察的影响。
(3)复制过程(动作再现过程)一个人可能充分注意到了榜样行为,并把它编码后保持在记忆里,但如果没有适当的动作能力,就不可能再现这种行为。
(4)动机过程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习得(acquisition)与表现(performance)作了区分,因为人们并不会去表现他们习得的每一个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的内容
社会学习理论的内容作为一门新兴的心理学领域,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新的观点看待心理学的学习过程,极大地拓展了心理学家们的视野和狭隘的内心世界。
社会学习理论旨在揭示指导个体行为的关键因素,并阐明人们行为受环境所约束,是一种相对于简单的经验学习更为深入的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得益于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爱德华蒙威(Edward C. Mowrer)的研究,蒙威将自己的学习理论称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社会环境是塑造一个人行为的重要因素,不仅与个体的发展有关,也与社会的发展有关。
蒙威提出了“行为模式”,即行为会受“倾向”和“情境”的影响,倾向指对目标行为的内在影响,而情境指外部环境或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此外,米尔福布莱克(Milton H. Erickson)提出的“社会学习的机制”,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观察”,也就是观察他人的行为,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和反射,从而形成自身的行为回应模式。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心理学家提出,人们可以从周围的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掌握行为礼仪,培养自律以及采用他人的特定行为模式成为其自身特征,从而形成和传播社会行为模式。
此外,社会学习理论也受到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的影响,心理学家霍华德芒格(Howard M. Rance)提出的“社会学习的情境条件”,说明了社会学习的过程,也可以由多种情境条件来指导个体行为。
这一理论提出,学习的过程受“延迟”和“渐进”的影响,行为模式可以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演练来建立,从而帮助个体减少失败的风险,使行为更加熟练。
自蒙威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以来,许多学者已经深入研究,在社会行为学和实践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社会学习理论最初认为,社会环境的形成过程会影响个体的行为,然而,随着新的实验研究的发展,社会学习理论也向认知心理学运动融合,提出个体的思维活动是社会学习过程的关键,并且需要考虑一个人内部主观思维的作用。
总而言之,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受环境影响为基础的心理学学习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和个体的内部思维活动都能够指导个体的行为,其中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和芒格的情境条件理论是两个关键因素。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社会学系理论一、基本概述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
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
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
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二、基本观点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
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
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
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攻击性行为
概念: 概念:攻击是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个体 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 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 类型: ):依据意图或目的分类 类型:一):依据意图或目的分类 仇视行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依据行为的性质和方式分类 二):依据行为的性质和方式分类 直接的和间接的攻击、 直接的和间接的攻击、敌意性和工具性的攻 击
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外部因素 一)、外部因素 旁观者效应的影响、榜样的示范作用、 旁观者效应的影响、榜样的示范作用、 情景的模糊性 )、内部因素 二)、内部因素 认知因素的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 认知因素的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 个体的特征
亲社会行为培养和道德教育
一、学会抵制诱惑 强化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惩罚对于建立到的禁令的影响 二、学习道德价值和行为 价值澄清课程 行为修正和道德行为 教授道德推理 移情训练
幼儿攻击行为的特点
一、散乱的、无目的的发脾气行为在幼儿期 散乱的、 会消失,而且通常在4岁后就很难见了 岁后就很难见了。 会消失,而且通常在 岁后就很难见了。 二、三岁以上的儿童对攻击和有挫折引 起的攻击行为明显增加。 起的攻击行为明显增加。 攻击行为的引发者有很大得变化。 三、攻击行为的引发者有很大得变化。 四、攻击的形式和原因也在发生变化
觀察學習中相繼的步驟
榜樣表現 出來的行為 學習者 注意榜樣 學習者將行 學習者將行 為編碼並保 留
學習者的認知歷程
習得符號 編碼 行為 表現 學習者從 事這種行 為的能力 觀察者表 現此行為 的動機
學習者的認知歷程
(二)社会学习在社会化、 社会学习在社会化、 过程中的作用 一、攻击性行为 二、亲社会行为
3、在说明强化在观察学习中的作 用时班杜拉指出, 用时班杜拉指出,与其等待对榜样 的模仿出现后才给予奖赏, 的模仿出现后才给予奖赏,如事先 让观察者预测选择榜样的行为会带 来益处, 来益处,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观 察学习。 察学习。这就要求教育者对学生的 思想给予正确的引导, 思想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认识 到对积极、 到对积极、正确的榜样的观察模仿 学习行为会给他们带来益处。 学习行为会给他们带来益处。即增 加学生对观察学习良好行为的自我 强化, 强化,以促进他们良好行为模式的 形成。 形成。
2、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 、 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1)、初始阶段 )、初始阶段 )、初始阶段——对他人需要的注 对他人需要的注 意阶段 2)、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 )、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 )、 3)、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 )、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 )、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助人 二、合作 三、安慰与保护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一)理论的积极意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特别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研究 的基础上,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他突破了旧的理 论框架,把行为主义、 论框架,把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 主义加以融合, 主义加以融合,以信息加工和强化相结合 的观点阐述了学习的过程和机制, 的观点阐述了学习的过程和机制,并把社 会因素引人到研究中。 会因素引人到研究中。他所建立的社会学 习理论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习理论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第一, 第一,班杜拉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 究成果, 究成果,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 地结合起来, 地结合起来,以认知的术语阐述了观察学 习的过程和作用,提出了替代强化、 习的过程和作用,提出了替代强化、自我 强化、三元交互、自我效能等概念, 强化、三元交互、自我效能等概念,改变 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一反应, 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一反应,轻中枢过 程的倾向, 程的倾向,使解释人的行为的参照点发生 了重要的转变。 了重要的转变。
亲社会行为
概念:亲社会行为指对行为者本身无 亲社会行为指对行为者本身无
显好处、 明 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 一类行为。 利益的 一类行为。 中介过程:注意过程、评价过程、 中介过程:注意过程、评价过程、计 划过程
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一、亲社会行为与利他行为 辩论: 辩论: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差别 二、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 1、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道德行为的获得是通过与其 他行为的获得相同的机制来完成的, 他行为的获得相同的机制来完成的,即通过直接 教授和模仿过程而完成。 教授和模仿过程而完成。 例如,先让一组7 11岁的儿童观看成人玩耍滚木球 例如,先让一组7至11岁的儿童观看成人玩耍滚木球 游戏模式,并将所得部分奖品捐赠给“ 游戏模式,并将所得部分奖品捐赠给“贫苦儿童 基金会” 基金会”;然后让同样年龄的另一组儿童单独玩 这种游戏。结果发现, 这种游戏。结果发现,后一组儿童远远没有前一 组儿童所做的捐献多。班杜拉认为, 组儿童所做的捐献多。班杜拉认为,亲社会行为 靠训练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靠训练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有时强制的命令可能 会一时奏效,但会有反复, 会一时奏效,但会有反复,只有模式的影响才更 有用,而且持续时间更长。 有用,而且持续时间更长。
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
一、导致攻击行为的直接外因 挫折、挑衅、 挫折、挑衅、诱因 二、影响攻击行为的背景因素 家庭冲突和暴力、 家庭冲突和暴力、暴力性的大众传媒和游戏
攻击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一、惩罚 二、宣泄 三、认知干预 四、社会交往技能训练 五、利用积极感情 六、创造良好环境
班杜拉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也 班杜拉认为,攻击性的社会化, 是一种操作条件作用。 是一种操作条件作用。如当儿童用 合乎社会的方法表现攻击性时( 合乎社会的方法表现攻击性时(如球 赛或打猎) 赛或打猎),父母和其他成人就奖励 儿童; 儿童;当他们用社会不容许的方法 来表现攻击性时(如打幼小儿童) 来表现攻击性时(如打幼小儿童), 则惩罚他们。 则惩罚他们。所以儿童在观察攻击 的模式时, 的模式时,就会注意什么时候的攻 击性被强化, 击性被强化,而对于被强化的模式的局限与不足
当然, 当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有其明显的不 足和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班 足和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缺乏内在统一的理论框架。 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缺乏内在统一的理论框架。 该理论的各个部分较分散,如何将彼此关联起来, 该理论的各个部分较分散,如何将彼此关联起来, 构成一个有内在逻辑的体系, 构成一个有内在逻辑的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 问题。 问题。 第二, 第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儿童为研 究对象建立起来的,但他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发展 究对象建立起来的, 阶段会对观察学习产生影响。 阶段会对观察学习产生影响。 第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虽然可以解释 第三, 间接经验的获得,但对于比较复杂的程序性知识, 间接经验的获得,但对于比较复杂的程序性知识, 以及陈述性知识和理性思维的形成缺乏说服力。 以及陈述性知识和理性思维的形成缺乏说服力。 第四, 第四,班杜拉虽然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 为的影响,但对人的内在动机、内心冲突、 为的影响,但对人的内在动机、内心冲突、建构 方式等因素没做研究, 方式等因素没做研究,这表明其理论本身仍然有 较大的局限性。 较大的局限性。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 班杜拉
(一)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核心: 核心:观察学习 • 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以形 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 成态度和行为方式。 成态度和行为方式。 儿童的大部分学习都是通过观察、 儿童的大部分学习都是通过观察、模仿 进行学习。 进行学习。 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 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生成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生成过程、动机过程 观察学习的功能: 观察学习的功能: 替代获得功能、 替代获得功能、替代强化功能
第二, 第二,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研 究中,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 究中,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把学习 心理学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机地结 合在一起,提出了观察学习、 合在一起,提出了观察学习、间接经 自我调节等概念, 验、自我调节等概念,对学习心理学 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 第三,班杜拉的实验结果都是以 人为研究对象而得出的, 人为研究对象而得出的,这就避免了 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 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把由动 物实验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当中的错 误倾向,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 误倾向,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
2、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为教育 、 中的示范教学、 中的示范教学、观摩教学以及教学 演示等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演示等行为提供理论依据。观察学 习是人们行为习得的一个重要方面。 习是人们行为习得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观察学习中, 在观察学习中,范者对学习者来说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示范不仅仅 影响人们的行为反应, 影响人们的行为反应,在不同类型 的示范影响下,人们通过观察学习, 的示范影响下,人们通过观察学习, 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 应用
1、班杜拉在对行为习得过程的叙述中提出了 、 人类的观察学习模式,并且, 人类的观察学习模式,并且,班杜拉在论 述观察学习过程中反应信息的传递时指出: 述观察学习过程中反应信息的传递时指出: 不同的示范形式具有不同的效果, 不同的示范形式具有不同的效果,用言语 难以传递图像及实际行动所具有的同等量 的信息, 的信息,而且图像和实际行为的示范形式 在引起注意方面也比言语描述更为有力。 在引起注意方面也比言语描述更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