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科学探究活动的问题及对策
![科学探究活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8e437b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27.png)
科学探究活动的问题及对策科学探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等方式,自主探究科学知识和现象的过程。
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一定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围绕科学探究活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讨论。
我们需要关注科学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科学探究活动可能会受到以下问题的困扰:一、实验设备和材料不足。
在学校实验室里,很多时候实验设备和材料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
二、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不足。
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可能会出现操作不当、实验失败的情况。
三、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进行实验和观察,然后提出解释和结论。
有些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很难完成这一过程。
四、缺乏实际应用的探究活动。
有些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更多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缺乏实际应用和发现性研究的内容。
一、解决实验设备和材料不足的问题针对实验设备和材料不足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一是加强对实验设备和材料的管理和维护,提高使用寿命和利用率;二是通过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争取更多的实验设备和材料捐赠或购置;三是鼓励学生和家长自主筹集实验设备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对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对策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一是加强实验技能的培训和指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二是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三是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技能比赛和展示,激发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对于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对策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一是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二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综合能力;三是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欲望。
幼儿园探究式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幼儿园探究式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72e392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6.png)
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录摘要 (2)引言 (2)一、探究性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 (3)(一)幼儿进行探究学习的主动性较低 (3)(二)教师对活动的引导能力较差 (3)(三)活动开展的资源较为缺乏 (4)二、改善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建议 (4)(一)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4)1、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4)2、教给幼儿学科学的方法和技能 (5)3、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5)(二)提高教师引导的有效性 (6)1、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6)2、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幼儿的探究 (6)3、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 (6)(三)加强对周边资源的整合 (7)1、引进资源 (7)2、借用资源 (7)3、参观实践 (8)结束语 (8)【参考文献】 (8)摘要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探究性学习活动成为了各个幼儿园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成为了研究者的关注的热点。
但是当前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还存在着幼儿主动性不高、教师引导能力较低和教学资源整合较差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应当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自身引导的有效性,加强对周边资源的整合。
关键字: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问题对策引言探究性学习是人们在总结发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依托,是学习者通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幼儿探究性学习是以活动为基础并通过活动来实现的。
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多渠道探究,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的主动探索周围世界的活动。
[1]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探究,是幼儿获得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园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究学习,不仅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习能力,同时有利于幼儿探索精神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幼儿终生发展的长远目标,而且有利于体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深层价值。
数学探究性学习:存在问题及实施策略
![数学探究性学习:存在问题及实施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49a94b7c77da26925c5b063.png)
并在这个过程 中, 形成科 学观点 和科学精 神 。
探 究 性 学 习作 为 一 种 新 的 教 学 组 织 形 式 , 要
求教师构建 开放 的学 习 环境 , 最大 限度 地 拓
心和积极 性 , 长此下去 , 必将 使学 生敷衍探究
i
学
教 研究与 育 评论・ 中学教 学 育教
2 1 第8 0年 期 1
探究方法 , 关注探究过程 中各层 面之 间的对话 , 而有效 实施 探究 从
性学 习。
关键词 : 探究性学 习
问题
策略
学 习不仅 是人 与人 之 间 的交 互作 用 , 而 且是人与环境之间 的交 互作用 。探 究性学 习 是指学生采用类似于科学 家科学探 究活 动的 方式 , 在学科 领域 内或 现 实生 活情 境 中选 取 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 , 过质 疑发现 问题 , 通 通
过 调 查 研 究 、 析 研 讨 解 决 问 题 , 过 表 达 与 分 通 交 流获得 知识 、 发 情趣 、 握 程序 与方 法 , 激 掌
展 学 生 的 学 习 空 间 , 领 学 生 主 动 地 参 与 知 引 识 的建 构 , 探 究 中富 有 个 性 地 学 习 。 在
一
、
开始组 问讨论 。其 实 , 学探 究真 正要强 调 科 的是“ 动脑” 而学生肢体 上的“ ” 嘴巴上的 , 动 、
“ , 动” 最终都是为了更好 地 、 更积极地投 入思
学生 只是机 械地按 照教 师 的要求 测量 比较 , 仍然是一步步地 跟着教师走 。
二 、 学 教 学 中 如 何 有 效 实 施 探 究 性 数 学习
或畏惧探究 。
( )探 究性 学 习流 于形 式 二
语文探究性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语文探究性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6ba7672cfc789eb162dc816.png)
语文探究性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者:刘玉怀来源:《黑河教育》2015年第05期当前,探究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它在调动学生参与性、激发学生主动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因而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
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虽认识到探究的必要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探究的实效性。
探究性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控制,而拓展的“度”则是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里的“度”包括两个方面,即拓展的广度与宽度。
尽管文本探究的方向是多元的,但这并不是要求教师面面俱到,把文本从语言到结构、从内容到主旨进行全方位的探究。
如果课堂探究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需求相去甚远,使学生长期处于挫败感当中,完全感受不到其主体地位的存在,丧失了思辨的能力和怀疑的勇气,那么这样的探究只能曲高和寡,流于形式。
新课程下的语文探究性教学已不再是简单的文本比较或形式迁移,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使课堂探究落到实处呢?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探究活动要结合文本,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过去,语文教学的内容都是以教参为核心,教师扮演传达教参“旨意”的媒介。
而今,在新课标的大旗下有些语文课正逐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淡化文本甚至脱离文本而追求所谓的探究性教学,文本成了开展教学的“引子”,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配角”。
把阅读课上成学生自由讨论课似乎已渐成时尚,而本来应该占据阅读主体的文本却被撇到一边。
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是语文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聚焦点,而拓展是课堂教学之“末”,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背离了这一点,那些所谓的探究只会是舍本逐末的无意义的探究。
有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到位,对探究性教学理解得比较肤浅,于是把语文课上成了生物课、物理课,或者上成了辩论赛、表演赛,也有些探究活动看似围绕着语文课本展开,也具有学科特点,但只是简单的讨论或推荐阅读。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探究不仅仅是围绕教学主题进行适度的拓展,还应该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一种扩张。
生物探究性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生物探究性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6d1373a83c4bb4cf7ecd18c.png)
生物探究性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化生物课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和探究能力。
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问题的空间。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使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并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
如何上好探究课是广大使用新教材的教师所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探讨一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让学生明确要探讨的问题课堂上教师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必须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得当的课堂提问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比如:讲细胞膜的特性时,我的问题是:洗胡萝卜时水是无色的,而用盐腌制一会儿水会变成橙色,为什么?我们见到过用胡萝卜汁做的橙色的面条,怎么做呢?由于问题贴近生活,同学们表现特别踊跃,课堂效果也非常好。
在分组探讨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要干什么。
有时候学生在交流讨论结果时答非所问,或教师布置完探究实验后,不知道从哪儿下手,从而无法完成探究。
2 重视问题的提出要教会学生如何提出问题。
新教材探究的主题都是贴近生活的现象,大部分现象学生都见过或知道,只是没有注意,没有去思考,因而没有从中发现问题,但这都是发现问题的源泉。
教师只要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方法、分类思想、发散思维等,就可以使学生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
如“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中,开始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提出了问题,其他学生都提不出问题,此时教师便引导大家把已提出的问题中与反应速度有关的因素进行分类,分成身体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生理状况、环境因素等几大类。
科学探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科学探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480b5d476eeaeaad1f33081.png)
科学探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多巴镇丹麻寺小学陈树梅“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这是《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一条核心理念。
探究教学也就自然成为科学教学的关键,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学习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认可。
从新课程实施一年多的实践来看,有关科学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不少。
这虽然并不奇怪,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会影响科学探究性学习价值的实现。
我联系本人在实施科学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做法,谈一谈,科学探究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引起科学教师的注意,对实践起到一些实质性的作用。
一、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始最短的时间内,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育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
”这句话指明的不仅是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了《科学》研究的宗旨:以问题为纽带进行科学教育,从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始,到产生新的问题终。
因此在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时,“观察发现、提出问题”这一环节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要积极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产生的问题而展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大大的激发。
因为学生提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
如在教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时,我出示了多种岩石的投影片,学生多数对蘑菇岩感兴趣,提出了不少关于蘑菇岩的问题,而对其它的几种岩石没有提出问题。
我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它几种岩石,并问:“面对这些岩石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一石激起千重浪”,接下来又是学生一连串的发问:“在这几种岩石中,我国哪种岩石最多?主要产于我国的什么地方?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有哪些特点?有哪些用途?……”2、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还要及时整理问题,帮助学生选择问题,将课堂上能研究的、要研究的问题突出出来。
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应关注的问题
![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应关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d8da68cbceb19e8b8f6ba63.png)
的内容 。探究 问题 不宜太 大 ,超 出学生 的认 知水平 与能 力 , 要 还
考 虑学生 的生 活经验 、 知水 平和思 维能 力 ,切忌 忽视 对象 、 认 选
题 过大 。 究 的问题 一旦确 定 , 探 教师要 为学 生提供 一些 参考 资料 ,
师 为 了体现 探 究性 学 习 ,几 乎把 课 堂全 部交 给 学 生 ,整 堂课 都 是讨 论 ,很 少 进行 知 识 的讲解 和 传 授 。其 实 ,以探 究 为本 的教 学 是一 种手 段 ,不 是 目的 , 目的是 掌握 科 学 内容 、科 学方 法 和
科 研能 力 。虽 然探 究 很 重要 ,但 是 这并 不 意 味着 所有 的 教师 都 应 该追 求一 种 单一 的方法 来 教科 学 。所 有 的教 学 方法 都 有一 个 适 用空 间的局 限 ,没 有 一种 万能 的教学 模 式能 一 统天 下 。正 如
或 于课前 要求 学生 自己去查 阅相 关资 料 , 学生 心 中有 数 、有话 让 可讲 。 师也要 预测 探究 中可能 出现 的新 问题与 新观点 , 教 预设 解 答 的各种 可能 、 法 ,以便 适 时妥 当地加 以点拨 、指导 。在探 究 方 的过 程 中 , 师要及 时 了解 情况 , 握探 究 的动态 与进程 , 时 教 把 适 给学 生 的讨 论提 出建设 性 的意见 和指 导 , 以免学生 用错误 的观 点 进行辩 论 , 者偏 离主题 。同时 , 究过 程要有 可视 性 ,探究 方 或 探
接 经 验并 在探 究 实践 中获 得 积极 情感 体 验 的途 径与 机会 ,从 中 掌 握 翔实 的资 料 ,了解他 们 的探 究 过程 及 遇到 的 问题 ,给予及 时的 指导 和帮 助 。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43f29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1.png)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探究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对于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较为陌生;有些老师在实施探究性学习时缺乏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探究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和借鉴。
一、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1.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2. 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有关数学探究的相关书籍、视频资料等,让学生进行查阅和学习,拓展知识面,增加学习的乐趣。
老师也可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数学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并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相互讨论、相互帮助。
二、设计精心的探究性学习任务1. 确保学习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确保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任务既不能过于简单,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也不能过于困难,使学生产生挫败感。
2. 注重任务的启发性和实践性探究性学习任务应该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动手实践。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进行探究,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 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任务时,老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和思考。
老师也要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引导,解答学生的疑问,让学生感到有充分的支持和保护。
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1. 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探究性学习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幻灯片、视频等,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幼儿园探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幼儿园学习方法
![幼儿园探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幼儿园学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7e426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3.png)
幼儿园探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幼儿园学习方法一、引言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学习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探究性学习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探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展开讨论,并探究在幼儿园中推行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和具体做法。
二、幼儿园探究性学习的意义1. 培养问题意识探究性学习强调让孩子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培养了孩子的问题意识,能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2. 激发求知欲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孩子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主动探求解决方法,从而激发其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和动力。
3. 培养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思考、实验和总结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探究性学习通常需要孩子们合作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
5. 促进全面发展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三、幼儿园探究性学习实施方案1. 营造探究性学习氛围在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中,搭建一个积极、开放、灵活、轻松而富有挑战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能够自由、愉快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2.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为孩子们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工具、实验器材等,让孩子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
3. 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教师在幼儿园探究性学习中,需从传授知识者变为指导者,从单一教学变为多元教学,从简单讲解变为引导探究。
4. 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为孩子们设计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包括实地考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让他们能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5. 建立激励机制针对孩子们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表现,建立一定的奖励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潜力。
6. 加强家园合作通过家长会、家长培训等形式,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促进家园合作,共同推动孩子的探究性学习。
初中研究性学习有关注意事项
![初中研究性学习有关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bc1666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9.png)
初中研究性学习有关注意事项初中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选择并深入研究一个或多个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相关的问题,并进行调查研究的学习模式。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很关键。
学生在选择研究题目时,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学的知识,选择一个具体、有足够深度并能够获得可靠数据的研究课题。
同时,也需要和老师进行充分的沟通,确保研究题目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其次,制定明确的研究目标和计划。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前,学生需要制定明确的研究目标,并制定合理的计划。
研究目标应该具体、明确,能够帮助学生聚焦问题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制定计划时,学生需要考虑到研究时间的安排、数据收集的方法和实施步骤等各个方面。
第三,进行开放性的调查研究。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和技巧,进行开放性的调查研究。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采访专家或实地考察等方式,搜集并分析相关数据。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学生要注意合理使用统计工具和数据处理软件,确保得出的结论具有科学性。
第四,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能力,因此学生应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和学术交流活动。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可以拓宽视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修正。
第五,进行有效的结果展示。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后,学生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他人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口头报告、海报展示、论文写作等方式,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数据分析方法和得出的结论。
在展示研究成果时,学生要注意言之有物、结构清晰,能够清晰地传达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成果。
总之,初中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需要注意选题、制定计划,进行开放性调查研究,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并进行有效的结果展示。
通过良好的研究性学习实践,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537b7657e21af45b307a87b.png)
、
例如 , 学 习张 骞 出使 西 域 的 内容 时 , 可 让 学 生 穿越 时 空 隧 道, 以 张骞 的 身份 讲 述 两 次 出使 西域 的 经历 和 见 闻 . 激 发 学 生
对 历 史探 究 的兴 趣
题 :
( 一) 问题 的设 计 要 合 理
使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使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be663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48.png)
使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一)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制约因素1、学生基础制约探究活动的深入的研究由于学生受学习经验、知识水平、理解能力、问题意识的局限,对问题探究往往存在失误和偏差,甚至产生逻辑性错误,制约了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深入进行。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适应探究式的教学形式,70%的中等程度的学生还是等教师给他们传授知识,这些学生在思维习惯上缺少一定的主动性,对学习缺少应有的渴求。
再有,由于高考升学的影响,我们的教学往往偏重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对中下等学生缺少足够的关注,当教师提出一个设问时,不同程度的学生感觉是不同的。
好学生觉得适合时,差学生觉得很难,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相反,差学生觉得适合的问题,好学生又觉得是在耽误时间,并且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探究式学习虽好,但费时。
有超过一半的差生不敢怀疑教师、书本,甚至包括资料上的答案,说明这些学生在长期的课堂学习中习惯于教师讲坐等现成的知识,特别是不习惯于自己对知识的探究、归纳、总结和反思。
2、缺乏证伪制约探究活动的体验的研究求证是探究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学生探究的是人类已经发现的、成熟的知识内容,一般教材、教师所理解、认同、实践的探究结论,表面上看仿佛是从事实得出规律的,事实上只是一种表象性的探究学习。
对假说的求证过程不能变为纯粹的证实过程,加强证伪,从反面去获得真知,反会带给学生更深刻的体验。
3、教师引导不当削弱了学生探究的自主的研究探究式教学关注如何构建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把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放在教学设计的一个突出地位。
教师引导不当,就会设定框框,把学生手脚捆绑起来,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预设好的一套去运行,严重削弱了学生探究的自主性。
4、时空的限制影响探究式教学的开放性的研究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成为课堂探究活动受阻的不可避免的重要因素。
我们大概算过进行一节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所花费的时间是相同内容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的1.5倍左右。
实施生物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实施生物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bf616a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3.png)
汇报人: 2023-12-16
目录
• 探究性学习概述 • 实施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原
则 • 实施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策略与
方法 • 实施生物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
问题
目录
• 实施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案 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未来生物探究性 学习的挑战与机遇
01
探究性学习概述
案例二:人类遗传病调查与防治策略探讨
调查设计
选择某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群体, 进行遗传病家族史调查、临床检查和 实验室检测,了解该地区遗传病的种 类、发病率和遗传方式。
防治策略制定
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 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确定高 风险人群。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高风险人群 的遗传病防治策略,包括婚前检查、 产前诊断、遗传咨询等。
多元评价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 价、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评 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03
实施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策略与 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结合生活实际
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探究兴趣。
引入趣味实验
通过趣味性的生物实验,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发现问题,产生探 究的欲望。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 加真实、生动的探究环境,增强 学生的探究体验和兴趣,提高学 习效果。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
在线学习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 加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和资源 ,促进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和推广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实施与效果评估
将治理措施付诸实践,定期评估实施效果,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结合具体案例 谈谈实施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结合具体案例 谈谈实施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c5182dfce2f0066f533225f.png)
第六次作业:通过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请您与原课标对比一下,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实施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中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指在语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基础,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认知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蓝本,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我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也非常符合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当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
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
一、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为此,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好“开讲”,一开始就充满趣味、童味,使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欲望,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的大门,一定能促使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机,并持久保持。
教学前给孩子们出了几个有趣的谜语,猜中谜语的有小礼物。
学生积极踊跃的发言,在学生兴奋的言语后老师加以肯定及鼓励。
探究性学习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探究性学习实施中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5438a4dd3383c4bb4cd244.png)
・从 自然 界 的 问题 开 始 : ・让 学 生 积 极 地参 与 :
2 学 生 参 与探 究 活 动 中某 些 方 面 的 工 作 和 从 事 完 整
的探 究活 动 的 关 系 探 究 是 一 种 多 侧 面 的活 动 。我 们 可 以将 义教 生 物
课 程 标 准 中所 示 的 科 学 探 究 过 程 分 成 提 出 问 题 、 出 作
假 设 、 定 计划 、 施 计 划 、 出 结论 和表 达 交 流 . 6 制 实 得 共
・把 注 意 力放 在搜 集 和 使 用证 据 上 :
项 。 6项 中 的 每 一 项 又 标 出 基 本 要求 若 干 项 . 计 而 合
方 式 . 在 课 程 目标 的 能 力 达 标 部 分 . 发 展 科 学 探 乃 就
究 能 力提 出 了 l 项 要 求 . 实 上 也 足 学 习 内容 。 l 事
为什 么 要 分 析 这个 问题 ? 【 教学 的 策 略方 式 是 大 j为
可 以 选 择 的 , 过 河 的 “ ” “ ” 而 且 课 标 用 的 是 是 桥 或 船 ,
4、 ~ 5 8和 9 1 — 2的 3个 学 段 , “ 行 科 学 探 究所 需 要 以 进
的能 力 ” “ 科 学 探 究 的理 解 力 ” 分 了层 次 递进 的 和 对 划 学 习 内容 标 准 。 因 此 , 隔 1 相 0年 , 究 从 学 习 方式 变 探 革 的 要 求 发 展 为 学 习科 学 的重 要 内容 。 鉴 于 此 , 的 生 物 课 程 标 准 , 义 教 课 标 的 内 容 新 在 标准 1 0个 一 级 主 题 的第 1主 题 就 是 科 学 探 究 ;在 高 中课 标 , 为 是 模 块 式 设 计 , 便 如 义 教 课 标 的 表 述 因 不
探究性学习课堂上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探究性学习课堂上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d45943dee06eff9aef8078b.png)
探 究性 学 习是 一种在 好 奇 心驱 使下 的 。以问题 为 导
由 于教 的是 文科班 。 我担 心 学 生找 不到 解法 , 是急 于
于给 学 生指 了条道 儿 , 在这 样 的引 导下 , 数学 生能 找到 多
向 的 ,学 生有 高度 智 力投入 且 内容 和形 式都 十分 丰富 的
维普资讯
探究性学习课堂上应注意把握的几个 问题
●王 军颖
数学 探究 即数学探 究性 课题 学 习 . 是指 学生 围绕 某个
解 决问题 的思 维 过程 , 其程 度 要足 以 引发 学生 探 究 、 求知
的欲 望 , 并能 引 出另一 些 问题 。 二 、 师的 引导 要适 度 教 新 课 标要 求 教 师成 为 学 生进 行 数 学 探究 的组 织 者 、
学 习活动 。 问题 为 中心组 织教 学 内容 , 以 是探 究性 学 习课 堂教学 的一个 显著 特征 。 师要 根据 学 生 的实际 情况 , 教 注 意设 置 问题 的难度 , 能激 起学 生 的 兴趣 , 能让 学 生尝 既 又
解 法 。表面 上看 , 生也在 自主 探 究 , 在 解决 这个 问题 学 但
创新 意识 和 实践 能 力的培 养 。不 仅体 现 在探 究 性课 题 的
过度 , 总害 怕学 生理 解 不了 , 最能培 养 学 生探 究能 力 的 在
地方。 展现 的是 教师 的思 考和 探 究结 果 , 造成 在该 放 手时 不放 手 ; 么 ~笔 带 过 , 要 给学 生 留下 理 解 的 障 碍 , 造成 学 生的机 械 学 习 。
数 学问题 , 自主探 究 、 习的过程 。 学 数学探 究是 高中数 学课 程 中引 入的一 种新 的学 习方式 . 有助 于学 生初步 了解 数学 概 念和 结论产 生的 过程 ,初步理 解 直观和 严谨 的关 系 , 初 步尝 试数 学研 究 的过程 , 验 创造 的激 情 , 养 严谨 的科 体 培 学态度 和 不怕 困难 的科 学精神 ; 有助 于培 养学 生勇 于质疑
浅析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77105451eb91a37f1115c59.png)
浅析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徐涛来源:《学习报·教育研究》2012年第18期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这种全新的、科学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因此,现在的数学课堂,几乎每位老师都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然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狭义的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含义,过分追求探究性学习的模式,走入了单纯追求形式的歧途。
下面我就试着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谈谈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重学生自主探究,轻教师主导作用探究性学习认为,学生是在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的。
在这里,掌握学生的现实经验情况和基础知识水平,创设相应水平的问题情境十分重要。
而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一些教学内容,尽管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也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表达交流,但学生却很难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根本谈不上自觉运用,甚至一些学生自主学习陷入困境,对新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及拓展更是束手无策。
因此,在教学学生没有知识经验基础的课程中,教师仍应以引导讲解为主、自主探索为辅。
二、重合作学习,轻个体探究探究性学习极力倡导学生在新知学习中积极合作、群体参与。
这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参与、合作、竞争、交往的现代意识。
使优等生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
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片面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不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小组合作搞成制造学习气氛的工具,使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我们提倡,提供给孩子们合作交流的问题,要具有探索性。
而在探索性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应有一定的自由时空。
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王立山
板桥中学
2011年6月
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探究性学习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思想。
通过相关的理论学习并结合自己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在探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需要全盘计划
探究学习是一种开放教育,但开放不等于放任,不能只放不收,决不能想到什么就探究什么,必须有一个全面系统的全盘计划,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要事先对探究性学习进行科学的设计,在活动的安排上,应有一定的梯度,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课堂教学的主线要清晰。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意味着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有必要在课堂上探究。
(二)、注意知识的获取
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对知识的获取与掌握,探究性学习是既重过程又重结果的学习活动。
探究性学习要以知识为“载体”。
科学知识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之一,科学知识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作为基础,探究性学习又怎能起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学习物理知识是同等重要的。
(三)、了解适用的范围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提倡探究性的学习方法,但并不是每堂课一切知识都应该通过探究的方式获得,也并不是每一堂课的学习内容都适合探究,比如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的教学等。
那种认为探究性学习是唯一的学习方法,是万能的观点是错误的。
那样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式”和“发现式”两种。
在传统的教学中,过于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和探索,从而使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忽略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强调探究性学习的同时,要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事实上,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四)、探究过程的步骤
在探究性教学实践中,我们初步构建了初中物理课堂上学生探究性学习基本模式,其探究过程大致要七个步骤,但并不是所有的探究活动都要明确具备这七个环节,也不是这些环节的顺序一成不变。
课堂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并不追求探究的完整性。
它可以只是探究步骤的一部分,如只是一个猜想,一个动作。
比如教学“浮力”的概念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木块、皮球、铁盒等漂浮在水面的原因,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
又比如探究“摩擦生热”的随堂实验,只需一个猜想、加一个搓手的动作,就使学生感受到成功探索带来的喜悦;再如探究“固体传声”的随堂实验,也只需让学生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然后用手指轻轻敲击桌腿,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行了。
(五)、尊重学生的差异
探究性学习要考虑学生的现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在探究活动中应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失败。
科学的历程本身就充满着失败和曲折,没有先辈科学家的经验的积累和错误的教训,我们的科学殿堂也不会有现在这般宏伟辉煌。
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比前人聪明,都是不犯错误的圣贤。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并不一帆风顺的,从而尝试科学探究的艰辛。
从学生的探究能力上来说,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不可能一
开始就有独立从事探究学习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开展探究教学时,要根据各种具体情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步过渡到让学生学会独立的探究学习。
(六)、注重实验
实验探究教学需要大量的实验仪器,这点在省市重点中学尚未能做到应用自如,更加难以在普通学校进行推广。
所以为了更好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必须学会善于利用身边的物品,尽量用一些普通的物品来进行实验。
(七)、延长课时
事实上,要想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自学探究,达到能与同伴和老师进行实质性交流和探讨的层次,并进一步完成课堂探讨、尝试实践等环节,有时在这一堂课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完成。
因此,教师在课时上应作适当的调整,有时最好是连续两个课时进行。
(八)、适当的思路引导
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不是说,让学生把科学家在长时间内得出的规律在一两个课时内,通过实验探究去获得。
因而要想取得预先的教学效果,适当的思路引导还是必要的,关键在于对引导的程度的把握。
如果过于简单的话,学生可能会无从下手,对着仪器摸了半天还不知道要干什么;如果过于详细的话,就与传统的实验没什么差别了,学生变成了看一步做一步,而不是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题了。
教师不能严格控制探究的进程,牵着学生的鼻子搞“探究”,怕这怕那,放不开手脚。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需要不断反馈、调节后才会找到方向和突破口的过程,而学生在初次尝试中其自身反馈的意识和经验都有不足,而遭遇挫折后又难免停滞不前,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组间交流与合作,适时予以反馈、点拨和鼓励,但也不能主导过多,使探究性学习流于形式。
同时教师要彻底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由传统的课堂主宰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九)、注重情感教育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
在课堂上重视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设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究的教学环境时,注重交往中的情感因素,用自己对学生的深厚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交融,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时乐于探究。
探究性学习本身没有固定的刻板的模式,教师应在深刻领会探究性学习的实质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自觉、主动、自信的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