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组织目标和计划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计划

第三章计划计划工作是所有管理职能中一项最基本的职能,其任务就是明确目标,并拟定实现目标的方法、措施。
组织中的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需要制定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否则就是盲目的行动,组织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制定计划要按步骤进行,从机会分析入手,按部就班才能制订出符合企业实际的计划,才能发挥计划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本章首先阐明计划工作的含义、重要性和类型,然后重点介绍计划工作程序和制定计划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计划工作概述一、计划工作的含义和重要性(1)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在内的工作过程。
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措施和手段。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计划的前提是预测,核心环节是决策。
计划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目标,即做什么;二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即怎么做。
还有人用“5W+1H”来描述计划的内容,这种描述更加全面。
Why——为什么要做?即明确计划工作的原因和目的。
What——做什么?即明确活动的内容及要求。
Who——谁去做?即明确由哪些部门和人员负责计划的实施。
When——何时做?即明确计划中各项工作的起点时间和完成时间。
Where——何地做?即规定计划的实施地点。
How——如何做?即制定实现计划目标的方案措施。
计划还可以进一步定义为正式计划和非正式计划。
所有的管理者都制定计划,但在许多情况下只是制订非正式计划。
在非正式计划中,什么都写不出来,而且这些计划很少或不需与组织中的其它人共享。
非正式计划大量存在与中小型组织中,在这些组织中只是管理者本人考虑过组织要达到什么目标,以及怎样实现目标,计划是粗略的且缺乏连续性。
当然,非正式计划也存在于某些大型组织中,而一些中小型组织也制订非常详细的正式计划。
组织目标与计划制订

爬山理论
从理论上而言,每一个人都能登上一定高度的事业山峰。 但事实上,登上顶峰的人是少数。 问题在于没有一个清楚正确的目标和没有坚持目标动摇。
成功的条件
出发前:能认清自我,确立正确的目标; 开始时:能不畏艰险,排除万难; 中途中:能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取; 登峰前:能抑制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 登峰后:不留恋,安全下山。 ——结果:登上顶峰、全身而退。
为什么要做计划(三)
明确方向 明确目标 明确路径 明确方法 明确责任 明确衡量方法
功能
01
集中资源 行动指南 减少不确定性 提高效率 提高积极性 体会成就和人生价值
作用
02
通过清楚地确定目标和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可为我们行动提供一幅路线图或行动图,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并对有限资源作出合理的分配; 通过清楚地说明任务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可制订出指导日常决策的原则,并培养计划执行者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心; 由于目标、任务、责任明确,可使计划得以较快和较顺利地实施,并提高经营效率; 借助计划可克服由于资源的短缺和未来情况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困难,使一些本来无法或难以有效实现的目标得以实现。 有效地计划是一切成功的秘诀
第五讲 组织目标与计划制订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一、计划工作及其内容
计划工作:确定必要的行动方针,以期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实现目标的过程。 计划工作包括调查研究、预测未来、设置目标、制订计划、贯彻落实、监督检查和修正等内容;
为什么不做计划
变化太快,计划跟不上变化快; 计划完成不了; 有计划太约束,不自由; 没有时间做计划; 计划没有用; 不知道如何做计划。
结论
针对上级所交给的课题做计划——理解方针,把握职责,培养提出计划的习惯; 针对自己所发现的课题做计划; 针对开发自己能力的课题做计划; 针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作计划。
《管理学基础》第三章 制定管理计划

程序和规则本质:约束思想,规则使用意味自行处 理的丧失。
思考:下列属于哪种类型的计划? “本商店只出售服装和化妆品。” “商品售出后15日内,在未使用情况下,可以退还
购货款。” “在办理退款时,营业员应首先检查退回商品是否
规则 :最简单形式的计划 方案:一项综合性的计划
预算:数字化的计划
计划的层次体系
(1)宗旨或使命:诠释或回答诸如组织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所 处的地位、决定组织的性质以及组织存在的意义等问题。 “组织是干什么的?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为了很好 地存在,必须做什么?应该干什么?”
企业使命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13
三、计划的表现形式
宗旨 使命 目标 战略 政策 程序 规章 规划 预算
宗旨
使命
目标
战略
政
策
程
序
规
章
规
划
预
算
(一)组织的宗旨
是一个组织的最基本的目标,也即是一个 组织何以存在的基本理由。
松下公司:为社会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 (自来水经营理念)
联想:“以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做贡献”。 我院:立足交通,服务社会
(七)组织的规章
规章制度 强制性的行为规则。 规章是一种最简单的计划,它规定了某种情
况下采取或不能采取某种具体行动。 例如“上班不允许迟到”,“销售人员规定
范围外的费用开支需由副总经理核准”等等
(八)组织的规划
组织的规划是一份综合性的、粗线条的、纲要性的 计划。
规划是根据组织总目标或各部门目标来确定组织分 阶段目标或组织各部门的分阶段目标,其重点在于 划分总目标实现的进度。
组织目标与战略规划

组织目标与战略规划在一个组织中,明确的目标和有效的战略规划是实现成功的关键。
组织目标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战略规划则是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行动计划。
本文将探讨组织目标和战略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规划。
一、组织目标的重要性组织目标是组织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明确的目标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使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同时,组织目标也可以为员工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奋斗目标,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职业满意度。
此外,组织目标还可以提供决策的依据。
在制定各项决策时,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管理者评估各种方案的优劣,并选择最为符合组织目标的决策方案。
组织目标的明确性有助于统一团队的思维和行动,避免不必要的内部纠纷和摩擦。
二、战略规划的重要性战略规划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制定的行动计划。
它包括制定长期目标、确定优先事项、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优势等方面。
战略规划可以帮助组织合理分配资源,有效利用组织的优势,突破市场竞争的局限,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战略规划还可以帮助组织应对不确定性和变革。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组织需要灵活调整战略,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合理的战略规划可以让组织更好地把握机会,避免风险,保持竞争力。
三、有效的战略规划步骤1. 定义组织的愿景和使命。
组织的愿景是对未来的理想状态的描述,使命是组织存在的目的和价值。
明确愿景和使命可以为战略规划提供指导和动力。
2. 分析外部环境。
了解市场趋势、竞争对手、政策法规等外部因素对组织的影响,有助于发现机遇和威胁,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3. 分析内部资源和优势。
评估组织的核心能力和资源,明确组织的优势和劣势。
了解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可以为制定战略提供基础。
4. 设定目标。
将愿景和使命转化为具体的短期和长期目标,确保目标的可衡量性和可实现性。
目标的设定应该具有挑战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组织的实际情况。
5. 制定战略计划。
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战略计划,明确战略方向和行动步骤。
组织目标和计划的确立

计划制定的原则
目标明确
计划的目标应清晰明确,具有可衡量 性和可达成性。
资源合理
计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组织资源的配 置和利用,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 效利用。
风险可控
计划的制定应充分评估潜在的风险和 挑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 保组织的稳定发展。
灵活性
计划的制定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 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目标设定的步骤
分析组织内外环境
了解市场、竞争、政策等因素 ,分析组织的优势和劣势。
确定组织战略
根据内外环境分析,制定组织 的长期发展战略。
制定目标体系
根据战略,制定具体的、可衡 量的目标体系。
目标审核与调整
对设定的目标进行审核,确保 其符合组织战略和实际情况,
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02 组织计划的制定
组织目标和计划的确 立
目录
CONTENTS
• 组织目标的设定 • 组织计划的制定 • 组织目标和计划的实施与调整 • 组织目标和计划的评估与优化 • 组织目标和计划的变革与创新
01 组织目标的设定
目标设定的原则
01
02
03
04
明确性
目标应清晰明确,避免含糊不 清。
可衡量性
目标应具有可衡量的标准,以 便评估达成情况。
04 组织目标和计划的评估与 优化
评估与优化的原则
目标一致性
确保组织目标和计划与公司战略和愿景保持一致 ,以实现公司的长期发展。
动态调整
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目标和计 划,以保持其时效性和适应性。
ABCD
实际可行性
评估目标和计划的可行性,确保资源和能力能够 支持目标的实现。
组织目标和计划

实际执行 中的情况
具体计划
比较具体计划
比较粗略计划
202001
220021
2002
20032004绩 Nhomakorabea分析2000 实 际 执行情况
计划本身的原因
五年计划调整的措 施方案选择
加强或改 善措施
具体计划
比较具体计划
比较粗略计划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绩效分析
2001 实 际 执行情况
❖ 网络计划技术
❖ 目标管理特点 (1)组织目标是上级与下级共同商定的,而不是上级下达指标,下级仅仅是执行者。 (2)每个部门和个人的任务、责任及应该达到的分目标是根据组织的总目标决定的。 (3)每个部门和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这些目标展开,这就使履行职责与实现目标
紧密地结合起来。
(4)个人和部门的考核均以目标的实现情况为依据。
❖ 要求:分组各选择校园临近的一家企业进行调查:每组6-8人,选出组长,讨论该企 业应制定的组织目标;利用所学的制定计划的方法制定该企业组织计划
❖ 成绩评定: 1.以小组为单位提交调查报告 2.课堂报告:各组陈述,交流体会 3.由教师根据报告及陈述表现综合评分
管理学
管理学
1.1 组织目标
❖ 是组织的宗旨或纲领 ❖ 是管理者和组织中一切成员的行动指南。
清楚正确的目标是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的前提。
组织目标的作用
❖ 指明方向目标和期望的成果 ❖ 激励和凝聚组织中的成员 ❖ 促进合理决策 ❖ 衡量组织绩效
❖ 层次性 ❖ 目标网络 ❖ 多样性 ❖ 可考核性 ❖ 可接受性 ❖ 挑战性 ❖ 反馈性
❖ 目标管理的本质 (1)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 (2)目标管理强调系统性 (3)目标管理强调人的因素
管理学基础课件第三章目标和计划

(二)按时间分类 按照组织目标时间跨度的不同,组织目标可分为长期目标、中期 目标和短期目标。其中长期目标一般是指五年及其以上时间内要 实现的目标;中期目标一般是指五年以内、一年以上时间内要实 现的目标;而近期目标则是指一年以内的时间里要实现的具体目 标。 一般来说,在一个组织中,管理层次越高,组织目标的时间跨度 越长,目标内容越抽象和笼统;反之,管理层次越低,组织目标 的时间跨度越短,目标内容越具体。 (三)按内容分类 一个组织的目标还可以按照组织不同的活动内容所要实现的各 种目标进行分类。例如 一个企业可以有利润目标、市场占有量 目标、劳动生产率目标、组织发展目标等等。对于国家或一些大 型组织来说,其目标还可以按照组织不同的活动内容分成政治目 标、经济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等等。通常不同性质的组织其按照 内容分类的目标是不同的。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不同类型的目标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相互 关联构成一个整体目标网络。见图3-1
第一节 组织目标概述
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是计划 职能的核心任务。而计划的制定是以目标明确为前提。因 此,明确并统一目标是现代管理的首要任务。 目标为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组织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目 标展开的;目标是组织期望获取的成果,对成果的期望促 使组织成员团结一致;目标是衡量组织存在的价值的尺子, 是判断管理绩效的标准。因此,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是团 结的旗帜、是证明组织价值的依据。任何组织及组织管理 都有其目的性,世界上不存在无目标的组织,也不存在无 目标的管理,目标是一个组织及组织管理最基本的要素 一、组织目标的涵义及特点 (一)组织使命和宗旨 一个组织的最终目标是组织的宗旨和使命,组织的宗旨和 使命是组织目标的出发点和基础。组织的使命和宗旨是指 组织成员在深入理解和把握社会赋予组织的基本职责基础 上,对组织存在价值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它描述了组织的 理想和追求,表明了组织存在的理由。
组织工作计划及目标

组织工作计划及目标一、前言作为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制定一个明确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良好的工作计划将有助于组织内部的协作和沟通,确保所有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并清楚知道如何为组织的整体目标做出贡献。
本文将介绍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组织工作计划及目标,以及如何实施和监督这些目标的达成。
二、目标的设定1.明确的目标确定组织的长期和短期目标是首要任务。
长期目标通常是指组织未来3-5年内的发展方向和愿景,这通常需要参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讨论和协商。
短期目标通常是指当前一年内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可以根据长期目标来设定。
2.可衡量的目标目标需要具体且可衡量,这样才能确保目标的完成程度能被量化和评价。
比如,一个常见的目标设定方法是使用SMART原则,即目标需要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和有时间限制。
3.与组织的发展方向相一致目标的设定需要与组织的发展方向和整体目标相一致,这样才能确保组织内部协作的顺畅和有效。
三、工作计划的制定1.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对于组织的每个成员来说,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才能确保每个成员清楚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并为整个组织的目标做出贡献。
2.建立团队协作机制团队协作是组织内部有效运转的关键,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团队协作机制,包括明确的沟通方式、团队会议的管理和组织、决策流程等。
3.项目管理对于组织的重要项目和任务,需要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
这包括制定项目计划、分配资源和人员、跟踪项目进度和风险管理等。
4.制定应急预案在工作计划中,还需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四、目标的实施和监督1.目标的实施一旦确定了工作计划和目标,就需要开始实施。
这包括资源的分配、任务的分工和组织内部的协作。
2.目标的监督目标的监督是确保目标达成的关键。
这包括对工作计划的进度和效果进行持续的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及时调整和修正如果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对工作计划和目标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能够达成长期和短期目标。
管理学-第三章_计划

普遍性:组织的各管理层次、各部门都
有计划 效率性:计划本身的效率性,计划执行 带来的经济效益 创造性:针对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 化、新机会
二、计划的任务与内容( 5 W 1 H )
What----- 具体任务要求 “做什么?”即明确一个 时期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Where----- 空间布局 “何地做?”即规定计 划的实施地点,了解计 划实施的环境条件和限 制条件。 Who ------ 明确职责 “谁去做?”即明确实 施计划的部门或人员。
Why ----- 宗旨、目标、战 略“为什么做?”即明确 计划的原因和目的,或者 说是宗旨、目标、战略。 When---- 时间进度“何时 做?”即规定计划中各项 工作的起始时间和完成时 间。
How ----- 政策、程序、规则 “如何做?”即明确实现计划 的措施,以及相应的政策和规 则,对组织资源进行合理的预 算、分配和使用,等等。
2015~2019 具体计划 2015年 较粗略计划 2016年 2017年
五年计划 粗略计划 2018年 计划修正因素 2019年
本年度实际 完成情况与 计划差异
差异原因
环境变化 方针调整
2016~2020
五年计划
具体计划
2016年
较粗略计划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粗略计划
2020年
2、滚动计划的优缺点
你有计划吗?
•有 有什么样的计划 • 没有 为什么不做计划
不愿做计划的原因
• 变化太快,计划赶 不上变化; • 计划完成不了; • 有计划太约束,不 自由; • 没有时间做计划; • 计划没有用; • 不知道如何做计划 • 正因为有变化才需要做计 划; • 有了计划才知道有问题; • 计划保证我们首先做好重 要的事; • 不做计划不知如何利用时 间; • 计划是否有用,做了才知 道。
组织目标和计划的确立

强化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执行目标和 计划的意愿和能力。
PART 06
总结与展望
目标与计划确立的意义和价值
明确方向
确立目标和计划为组织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有助于统一思想和 行动。
提高效率
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可以合理分配资源,优化工作流程,从而提 高工作效率。
激发动力
明确的目标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 心力。
目标实施中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目标模糊、缺乏具体性和可衡量性; 资源不足或分配不当;员工对目标缺 乏理解和认同。
对策
制定明确、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充 分评估资源需求,合理调配资源;通 过有效沟通,提高员工对目标的理解 和认同。
计划实施中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
计划过于复杂或繁琐,难以执行;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计划延误;缺乏有效监 控和反馈机制。
目标分解与量化
目标分解
将整体目标逐层分解为各部门、团队和个人的具体目标,形 成目标体系。
目标量化
对分解后的目标进行量化处理,明确各项指标的数值要求和 评估标准。
目标评估与调整
目标评估
定期对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目标达成情况、存在问题和原因。
目标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确保目标的科学性和 可行性。
PART 03
组织计划的确立
战略分析与选择
1 2
组织内外部环境分析
通过对组织内部资源、能力和外部环境的机会与 威胁进行深入分析,为制定合适的战略提供依据。
战略目标设定
根据分析结果,设定明确的、可衡量的、具有挑 战性的战略目标,为组织指明发展方向。
3
战略方案制定
第三章 组织[学习重点]1.掌握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以及对...
![第三章 组织[学习重点]1.掌握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以及对...](https://img.taocdn.com/s3/m/5ce99427aaea998fcc220e3f.png)
第二节 组织的运行
• 一、集权与分权的含义 • 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 集权 的一定程度的集中; • 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 分权 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 集权与分权是组织结构特别是纵向管 理系统内的职权划分问题, 理系统内的职权划分问题,即上级如何 授权予下级。 授权予下级。
• 三、组织结构的类型 •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从传统管理到现代 管理,有多种模式。传统的组织结构模 式主要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 直线制、 直线制 职能制、直线职能制、 直线职能参谋制。 直线职能参谋制。现代组织结构模式主 要有事业部制、矩阵制、多维立体制等。 要有事业部制、矩阵制、多维立体制 • 虽然组织结构的模式多种多样,但其中 最主要的是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两种, 最主要的是直线职能制和事业部制两种 其他的结构模式都与前两种有密切关系。
• • • • • •
二、影响组织选择集权还是分权的因素 1.决策的代价; 2.政策的一致性; 性的影响; 5.控制技术与手段。
• 三、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
• 1.决策的数量; 决策的数量; • 2.决策的范围; 决策的范围; • 3.决策的重要性; 决策的重要性; • 4.决策的审核。 决策的审核。
• 第一节 组织结构设计 • 一、组织的含义和类型 • 组织的含义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去理解。从 组织 静态方面,是指组织结构,反映人、职位、各 自任务职责、相互关系的网络。从动态的方面 讲,是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目 标的过程。 • 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企业中 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 系。正式组织具有目的性、正规性、稳定性的 特征。而非正式组织是指在共同的工作中自发 产生的,具有共同情感的团体。非正式组织不 一定有明确的共同目标,但有着共同的利益、 观点、习惯或兴趣。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计划

3. 促使人们改善组织运行的 效率。
计划工作 的意义
4. 为组织各层管理人员的日 常考核和控制工作提供最基 本的依据。
三、关于计划的典型误解
几种 典型 误解
第1种 第2种 第3种 第4种
计划关系到组织的发展大计,和中、基层 管理者无关
计划是计划部门的事,和其他管理人员无 关
当环境不断变化时,计划也要不断调整, 因此计划的意义不大
制定计划的常用方法包括如下: 1. 环境扫描
4. 作业计划方法
常用的制定 计划的方法
2. 预测技术
3. 排队论方法
作业:
• 思考: 《孙子兵法》中说:“多算胜,少不算胜”。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这里的“算”主要 应包括哪些内容?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可以考虑针对可能出现的几种不同情况,分别拟定不同 的计划方案作为备用。
3. 分解目标,形成合理的目标结构 组织目标的分解可以沿空间和时间两个方向进行。 按空间方向可将决策确定的组织总体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 部门、各个活动环节乃至各个人。 按时间方向可将长期目标分解为各个阶段的分目标。
4. 综合平衡 首先,任务之间的平衡。 其次,任务与资源之间的平衡:要保证组织能在适当的时 间筹集到适当品种、数量和质量的资源。
计划是一种约束,会降低组织的灵活性
第2节 计划工作的类型
组织目标与战略规划管理制度

组织目标与战略规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明确企业组织目标的设定和战略规划的订立,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健康运营,订立本《组织目标与战略规划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部部门、团队和员工,对组织的目标设定和战略规划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组织目标的设定第三条目标设定的原则1.组织目标的设定要符合企业的使命和愿景,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相全都。
2.组织目标要具有可衡量性和可达成性,能够激励员工的乐观性和创造力。
3.目标设定要以市场需求和业务竞争为基础,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第四条目标设定的程序1.企业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目标的设定工作,可以委托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具体实施。
2.目标设定应采取多方参加的方式,充分听取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看法和建议。
3.设定目标要结合现有的资源和本领,确保目标的实施可行性。
第五条目标的层级和关联1.组织目标分为战略目标、中期目标和年度目标,各级目标之间存在关联和衔接。
2.战略目标由企业管理负责人订立,中期目标由部门负责人订立,年度目标由小组负责人订立。
3.三级目标之间要进行协调和沟通,确保目标的全都性和整体性。
第三章战略规划的订立第六条战略规划的意义战略规划是为了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通过明确业务方向和发展路径,订立相应的战略措施和行动计划。
第七条战略规划的内容1.战略规划包含业务定位、市场分析、竞争优势、资源配置、风险评估、绩效评价等内容。
2.战略规划要明确核心业务和拓展方向,分析市场趋势和竞争格局,订立相应的业务策略。
3.战略规划要合理配置资源,包含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等。
第八条战略规划的过程1.战略规划由企业管理负责人牵头,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形成跨部门的沟通和合作。
2.战略规划的订立要以市场研究、竞争分析和内部资源评估为基础,结合战略目标进行综合考虑。
3.战略规划要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依据市场变动和内外部环境更改进行相应的修订和更新。
组织目标与战略规划

组织目标与战略规划在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有效的战略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组织目标与战略规划的制定可以指导组织的发展方向,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实现组织的长远发展。
本文将探讨组织目标与战略规划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制定的步骤与方法。
一、组织目标的定义和重要性组织目标是指组织为实现其使命和愿景而设定的具体、可度量的预期结果。
组织目标应与组织的使命和愿景保持一致,具有明确性和可度量性,能够为组织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衡量标准。
组织目标的制定对于组织的发展和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组织目标的制定有助于明确组织的发展方向。
当组织清楚地定义了自己的使命和愿景,并制定明确的目标时,就能够明确组织的发展方向,从而避免在发展过程中迷失方向,确保组织的发展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其次,组织目标的制定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通过制定具体可度量的目标,组织可以根据目标来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划,进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有明确目标的组织能够更好地规划资源、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并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变化。
最后,组织目标的制定有助于激励和指导员工。
当组织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将其与员工的工作任务和绩效进行对接时,可以激励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
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员工理解他们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并为他们提供明确的工作导向,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工作质量。
二、战略规划的定义和重要性战略规划是指组织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选择合适的战略来指导组织的行动和决策。
战略规划可以帮助组织把握市场机遇、应对市场挑战,实现组织的长远发展。
战略规划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战略规划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组织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和变革。
通过战略规划,组织可以评估和预测市场环境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战略调整方案,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其次,战略规划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组织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资源下获得最大的效益是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组织目标策划与建立

组织目标策划与建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组织目标的策划与建立对于一个企业或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一个清晰的组织目标可以帮助团队成员专注于共同的目标,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本文将通过分析和讨论组织目标的重要性,以及设计并实施组织目标的策略和步骤,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制定和建立组织目标。
一、组织目标的重要性1. 使命与愿景一个成功的组织通常有明确的使命和愿景,这些使命和愿景可以激励员工为共同的目标努力。
使命和愿景是组织的灵魂和动力来源,它们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明确组织的价值观和长远目标。
2. 目标的一致性一个团队如果没有一致的目标,团队成员很容易在工作中产生冲突,导致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的降低。
因此,组织目标的一致性是组织成功的关键。
3. 激励员工一个明确的组织目标可以激励员工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同时也可以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动力来源。
一个成功的组织目标可以激励员工持续进步和创新。
4. 客户需求组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满足客户的需求。
一个明确的组织目标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5. 竞争优势在当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一个清晰的组织目标可以帮助组织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并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二、制定组织目标的策略和步骤1.明确组织的愿景和使命一个成功的组织目标制定首先需要明确组织的愿景和使命。
愿景通常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期望,而使命是组织为实现愿景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一个清晰的愿景和使命可以帮助形成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2. 设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在明确组织的愿景和使命后,需要设定组织的长期目标。
这些目标通常是在未来3-5年内能够实现的目标,它们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和可达成的,同时与组织的愿景和使命相一致。
3. 制定组织的短期目标在设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后,需要制定组织的短期目标。
这些目标通常是在未来1年内能够实现的目标,它们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和可达成的,同时与组织的长期目标一致。
组织目标和计划

选择E岛
类型:社会型(Social) 喜欢的活动:帮助别人,喜欢与人合作,热情关
心他人的幸福,愿意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喜欢的职业:教师、社会工作者、牧师、心理咨
62
产品质量和服务 生产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60
研究与开发
成功地创造出新产品和新程序
54
多元化
识别和进入新市场的能力
51
效率
以最低成本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能力
50
财务稳定性
财务指标的绩效,避免不稳定的波动
49
(资料来源:斯蒂芬·罗宾斯. 1997. 管理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目标的可考核性
工作中,必须把它们统一起 来。
7.目标伴随信息反馈性
信息反馈是把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的设置、 目标实施情况不断地反馈给目标设置和实施 的参与者,让组织成员时时知道组织对自己 的要求、自己的贡献情况。如果建立了目标 再加上反馈,就能更进一步改善员工工作表 现。
制定组织目标的基本原则
1.以满足社会或市场需求为前提 要确保制2.定以的提目高标组对织组的织绩有效效为,出就发应点该遵循 一定的基本原则,并满足目标的基本特性。 在制3.定所组制织定目的标目时标,值应应遵是循经以过下努的力基有本可原能则。
秩序的工作或活动,希望确切地知道工作的要求和标 准。愿意在一个大的机构中处于从属地位。
喜欢的职业:会计师、银行出纳、簿记、行政助 理、秘书、档案文书、税务专家和计算机操作员。
选择D岛
类型:实用型(Realistic) 喜欢的活动:愿意从事事务性的工作,喜欢户外
活动或操作机器,而不喜欢在办公室工作。 喜欢的职业:制造业、渔业、野外生活管理业、
管理学第三章计划课后练习题带答案

第三章计划第一节计划的构成与作用一、计划的概念与特点计划是组织策划与安排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方案的一种活动。
计划的基本特点(一)目的性:有明确目的和目标(二)主导性: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三)普遍性:一切有组织的活动都必须有计划(四)效果性:计划质量、成本令人满意(见下图)(五)可行性一项可行计划至少应满足:1、不与国家法律抵触,不严重损害公共利益;2、有实施计划的资源保证;3、获得执行计划的有关方面的理解和支持;4、有备用方案和应变措施。
二、计划的构成与分类三、计划的作用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指挥与协调的依据计划是管理者实施控制的标准计划是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计划也是激励士气的手段计划同样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第二节计划的程序一、环境分析(一)组织与环境管理是一切组织活动必备的功能,其目标、方式、对象都是由组织内部因素决定的.任何一个组织的行为都不是孤立的,都要受自然条件、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组织环境是对组织各种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斯蒂芬·罗宾斯认为:环境是对组织绩效具有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
(二)组织环境及环境因素的层次性分解1、环境的分类(1)一般环境(宏观环境)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气候条件、时间、自然资源、地理条件等。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与组织活动相联系的各种社会条件和因素关系的总和。
主要是: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
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由决定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观念形态构成的影响组织活动的条件和因素总和。
通常学术界把下列内容视为文化环境的组成部分:①人们的生活方式;②个人从其所在群体中继承的社会遗产;③思想、感情、宗教和信仰的活动方式;④积累起来的知识学习;⑤社会组织、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⑥教育水平和方式;⑦伦理道德与价值标准;⑧行为方式;⑨历史的积淀。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是由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四个要素的总和构成。
第3章 组织目标与计划

习题
1. 目标管理是什么?如何利用目标管理组织计划 的实施?
2. 如何理解目标设定应遵循的SMART原则? 3. 结合实际谈谈目标管理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4. 目标管理的步骤有哪些? 5. 计划编制包括哪些程序? 6. 编制计划的方法有哪些?
➢ 第四,缺乏灵活性。
➢ 第五,组织对员工的评价并不一定完全 按照员工的目标完成情况而定,如果难 以保证考评的公正性,那么就会削弱目 标管理的实际效果。
3.3 计划
3.3.1 计划概述
1. 计划的含义 广义的计划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
三个紧密联系的过程。其中制定计划是计划管理过程 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决定着后面两个环节的质量 。计划工作包括预测未来情况、确定目标、决定行动 方针与行动方案、依据计划去配置各种资源,进而执 行任务,到最终实现既定目标的整个管理过程。
具体的 (Specific)
有时限的 (Time-bound)
可衡量的 (Measurable)
(5) SMART原则
相关的 (Relevent)
能实现的 (Attainable)
2. 制定目标的步骤
(1)征询意向目标 (2)提出目标草案 (3)拟定目标方案 (4)评估论证方案 (5)选择最优方案
❖ 第一,目标管理可以促进上下级的意见 交流和相互沟通,培育员工的团队合作 意识,减少相互间的不信任,进而改善 组织内的人际关系。
❖ 第二,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 职责分工,消除部门的本位主义。
❖ 第三,目标管理使得员工的工作具有明 确的方向和清晰的目标,避免其在工作 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 第四,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的主动 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3章 组织目标和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目标伴随信息反馈性
信息反馈是把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的设置、 目标实施情况不断地反馈给目标设置和实施 的参与者,让组织成员时时知道组织对自己 的要求、自己的贡献情况。如果建立了目标 再加上反馈,就能更进一步改善员工工作表 现。
制定组织目标的基本原则
1.以满足社会或市场需求为前提 要确保制2.定以的提目高标组对织组的织绩有效效为,出就发应点该遵循 一定的基本原则,并满足目标的基本特性。 在制3.定所组制织定目的标目时标,值应应遵是循经以过下努的力基有本可原能则。
性、主动性,提高士气。 2)目标管理是比较科学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往
往会带来良好的绩效,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4)目标管理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
对目标管理的评价
缺点 1)目标难以设定。 2)目标期限短。 3)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 4)缺乏组织内最高级领导人的支持。 5)目标的商定很费时间。 6)不灵活的危险。
网络计划技术作为组织与控制工程项目进度的方法,在把工 程项目绘制成网络图的基础上,要进行各项时间参数的计算 和关键路线的确定,以便对工程项目中各道工序在时间上进 行科学合理的安排。确定工序作业时间,是网络计划的重要 前提,它直接关系到工期的长短,是计算其他网络时间参数 的基础。
❖ 传统的目第标设三定节方法目 标 管 理
要想目标可以考核,一个途径是将目标量化。 目标定量化往往会损失组织运行的一些效率, 但是对组织活动的控制、成员的奖惩会带来 很多方便。
5.目标的可接受性
根据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维克多·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人们 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激发力量)是效价和期 望值的乘积。其中,效价是指一个人对某项工作及其结 果(可实现的目标)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 即对工作目标有用性(价值)的评价;期望值是指人们 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这项工作可能性的估计,即对工作 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的估计。因此,如果一个目标要对 其接受者产生激发作用的话,这个目标必须是其可接受 的、可以完成的。对一个目标完成者来说,如果目标超 过其能力所及的范围,则该目标对其没有激励作用。
推
❖ 1.推行目标管理要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科学 管理基础
行 目 标 管 理
所谓思想基础,是指要教育员工确立全局观念、 长期利益观念,要正确处理好社会、组织、个 人之间的关系。
❖ 2.能否推行目标管理关键在于领导
应 目标管理制度中的领导不是原则的、抽象的领
注 意
导,而是具体的、实际的领导,对各项指标都 要心中有数。
组织目标的作用
1)组织目标是一定时间内管理的方向 2)激励和凝聚组织中的成员 3)促进合理决策 4)衡量考核组织绩效
组织目标的性质
是所有的目标都对组织有帮助, 组织目标应具有以下特征。
1.目标的层次性
❖ 组织目标形成一个有层次的体系,范围从广 泛的组织战略性目标到特定的个人目标。这 个体系的顶层是组织的远景和使命陈述,第 二层次是组织的任务。在任何情况下,组织 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要转化为组织总目标和战 略,总目标和战略更多地指向组织较远的未 来,并且为组织的未来提供行动框架。这些 行动框架必须要进一步地细化为更多的具体 的行动目标和行动方案。这样,在目标体系 的基层,有分公司的目标、部门和单位的目 标、个人目标等。
❖ 从动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组织在预测基础 上为实现其预期目标而对未来活动进行的事 先规划。更多的时候,人们是从动词意义上 去理解计划的。
无论在名词意义上还是在动词意义上,计划的 内容都包括“5W1H”,即计划必须清楚地确定 和描述下述内容: ❖ 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 ❖ why——为什么做?原因。 ❖ who——谁去做?人员。 ❖ where——何地做?地点。 ❖ when——何时做?时间。 ❖ how——怎样做?达到目标的方式、手段。
的 ❖ 3.目标管理要逐步推行,长期坚持
问 推行目标管理需要许多配套工作,如提高员工
题 的素质、健全各种机制、做好其他管理的基础
工作、制定一系列有关的政策等。
目标管理遵循的原则
1)坚持员工参与制定目标,使员工认清为实现企业总目标自 己应负有的责任。
2)坚持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形成实现企业总体目 标的合力。
2.目标网络
1)目标和计划很少是线性的, 即并非当一个目标实现后接着
目标网络从某一具体目标的实施去 划实 形规现 成另 一一 个个 互目相标联。系目的标网络和。规 划的整体协调方面来进行工作。如
果各种目标不互相关联、不相互协 调也互不支持,则组织成员往2中往)的主出每管个人组员成必部须分确相保互目协标调网,络 于自身利益而采取对本部门看不似仅有执行各种规划要协调,而 利而对整个公司却不利的途径且 协。完 调目成 。这些规划在时间上也要 标网络的内涵表现为以下4点。
实现的
4.要考虑组织的社会责任
第二节 组 织 计 划
组织制定目标后,接下来就应设计达成目 标的计划。一般来说,许多管理人员都感 到订立目标容易,制定计划困难。不过, 即使是困难的步骤,仍必须制定计划,因
为计划对组织的发展举足轻重。
计划的定义与作用
❖ 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 形式所表述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一个组 织活动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纲 领性文件,如生产计划、财务计划等;
62
产品质量和服务 生产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60
研究与开发
成功地创造出新产品和新程序
54
多元化
识别和进入新市场的能力
51
效率
以最低成本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能力
50
财务稳定性
财务指标的绩效,避免不稳定的波动
49
(资料来源:斯蒂芬·罗宾斯. 1997. 管理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目标的可考核性
计划工作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计划工作在管 理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为组 织稳 定发 展提 供保 证
明确组 织成员 行动的 方向和 方式
为有效 筹集和Leabharlann 合理配 置资源 提供依据为检查、 考核和 控制组 织活动 奠定基
础
计划的类型
1.战略性计划和战术 性计划
2.根长据期划计分划标、准中的期不计同,计 划可划以和区短分期为计各划种不同的
1()2并目)真标目正管标得理的到必实上须施级被领全导体的员全工力所支理持解。, 2)上下级共同参与制定目标,并对 (3)对12))成实实果3)行行进目如充自行标何分我检的实授管查制现权理和定目。。评是标价一达个成反一复致的意过见程。。 3)要保持定期的或经常的 成果反馈或检查。
对目标管理的评价
优点 1)目标管理能调动广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积极
6.目标的挑战性
同样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如果一项工作 完成所达的目的对接受者没有多大意义,那 么接受者也没有动力去完成该项工作;如果 一项工作很容易完成,对接受者来说,是件 轻而易举的事件,那么接受者也没有动力去 完 一成跳该,项摘工桃目 对作子标立。”的统教 ,可一育 说接的受关学 的性系中 就和,是有挑但这一战在个个性 实道原是 际理则。叫“跳
管 理
任务层层分解,确定出各部门(岗位)的具体 分目标,形成目标体系。
的
概 念
1)是参与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形式; 2)强调目标的“自我控制”; 3)促使下放权力;
与
4)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
特 点
5)力求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更密切结合在 一起 以增强员工满足度。
一般而言,目标管理可以分为以下3个步骤
(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
管理的四大职能中的“组织”。
组织目标
就是组织的宗旨或纲领,它说明建立这个组织的目 的性。具体而言,组织目标是指一个组织未来一段 时间内要实现的阶段性目的,它是管理者和组织中 一切成员的行动指南,是组织决策、效率评价、协 调和考核的基本依据。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为一定的 目标而组织起来的,目标是组织的最重要条件。无 论其成员各自的目标有何不同,但一定有一个为其 成员所接受的共同目标。
表3.1 企业目标调查结果
目标
内容
承认目标的程度/%
利润率
利润的绝对额或投资回报率
89
增长
销售额、雇员数量等方面增长
82
市场份额
本企业销售额与行业全部销售额之比
66
社会责任
认识到组织对更大范围社会的责任,包括帮助治 理污染、消除歧视、缓解城市压力及类似问题
65
雇员福利
关心雇员的满意程度及其工作生活质量
3)激发员工实现个人目标的责任感,增强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工作的自觉性。
4)坚持目标与权限对等原则,上级授权下级、信任下级,使 下级自我完善、自我管理,努力实现目标。
5)坚持自我评价、自我调整,对目标实行动态管理。
制定和实施企业的目标,要以总目标为基础,拟定便 于操作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分目标和阶段目 标。
目标管理的过程
❖ 1.制定目标
❖ ❖
制 理标下2的3..定想。的明明 执目的目任确确 行标 情标 何 责组 目包 况可 适 任织 标孔全的动高括 是以 当 。的茨面方结效确,设 期作定每置限认的 法 合 率用组个为。为管 , 起 地织目一,理 使 来 实人的标季目系 许 , 现目总和、标统 多 并 组标体子1年管, 关 且 织。目目或标标理它 键 有 目5和都是用 管 效 标年各 应,一系理地和部 有或个活统和个门 某已的 一知分 个环目 人境
1
计划的制定方法
. 滚 动 计 划 法
5年期的滚动计划法
2
. 网 络 计 划 技 术
甘特图示例
负荷图示例
网络 计划 技术 的基 本步 骤
网络图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任何一项任务都可以分解成 许多步骤工作。根据这些工作在时间上的衔接关系,用箭头 表示它们的先后顺序,画出一个由各项工作相互联系,并注 明所需时间的箭头图,这个箭头图就称为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