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创新意识发展创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育创新意识发展创造能力

【摘要】本文阐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造能力的重要性,介绍了笔者的一些尝试和体会。文章主体分三

部分:一、增强学生信心;二、开启学生思维;三、鼓励置疑。

【关键词】培育、发展、创新、意识、能力

cultivation innovative ideologydevelopment creation ability

lin rizha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at cultivates the student innovative ideology in th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language teaching, the development creation ability importance, introduced author’s some attempts and the experience. the article main body divides three parts: first, heightens the student confidence; second, opens the student thought; third, encourages to doubt。

【key words】this cultivation, development,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bility

21世纪是一个风云突变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学校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国际上把21世界称为创造教育的世纪,在我国,也把实施创造教育作为迎接

新世纪科技革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曾经指出“创新要靠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在普及的同时,还要朝创新教育的

方向发展。”“中国要抓紧进行教育的改革,其中的重点就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可见创新教育势在必行,创新精神的培育、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如何进行创新教育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探索的问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如何进行创新教育有几点初浅的体会。

1.让学生树立我能创造、我敢创造的自信心

,一个人充满自信,在进行智慧活动时就会充分发

挥自己的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智慧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我国科技新秀张颖清创建了轰动世界的全息生物学时,只有高中文凭,

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说“他人可为,我何不可为?”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相信每个正常的儿童都有创造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激发创造潜能,取得创新成果,成为在某一方面具有创

造性的人才。创新教育的使命就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造意识。笔者认为创造条件和机会去帮助学生树立“他人可为,我亦可为”的信心,是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比如,我在教学《卖蟹》一文后,对学生说“该文只告一个段落,还可写续文。你们就根

据自己对全文的领会,再根据自己的想象写一篇续文吧。”全班同学踊跃续文,评讲时笔者给予精当点评,特别给予高度赞赏:“每个同学的续文都有自己的特点,你们也能写小说了。”让学生树立起“他可为,我亦可为”的信心。

2.激发学生开启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有人认为是那些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的专利,其实不然,我们的学生也极具创新的欲望,他们的思维也时常闪现创新思维的火花。

笔者曾听过一节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跳伞》,有一教学片断颇受启发:

,展示一幅跳伞的图画(扩大了的课本插图)。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跳伞。

:降落伞像什么?

:花朵。

:同学们观察真仔细。

,问:这是什么?

:降落伞。

:像什么?

:花朵。

:像什么?

:像冰淇淋。

,投以赞许的目光。尔后我深信: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潜能。只要我们引导得当,精心培育,这种潜能便会得到充分的发挥。怎样激发学生开启创新思维呢?

2.1结合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感受创新思维的魅力,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而喜新好奇又是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运用语文教材中创新思维的实例吸引学生,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我在教《陌上桑》前,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让你描写一位绝美的姑娘,你会怎样描写?许多学生搜肠刮肚,想出了诸如“面如桃花”、“眼似秋水”、“花容月貌”、“宛如仙子”等一大堆华丽辞藻,这时,我让大家欣赏课文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几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描写了罗敷的美,成为千古绝唱,罗敷也成了美的化身。这段描写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呢?因为诗文打破常规,独辟蹊径,一般人总是从正面来赞美,而作者偏从侧面来烘托,罗敷那种非凡的纯美就在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痴迷的眼神中凸现出来了。通过这样的鉴赏,学生感受到了创新思维的魅力,一种创新的欲望会油然而生。

2.2以常识激励创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获得成功,被人赏识是青少年的心理需要,中小学生受自己年龄、阅历、学识的局限,尤其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他

们中的大多数,并不具备独立的、完整的创新思维,他们的创新意识也只是时而闪现的小小火花。我们作为教师有责任精心培育他们、激励他们。如前文提到的二年级学生认为降落伞模型像冰淇淋,这便是创新思维的闪光,遗憾的是该老师没有捕捉到,没有给予及时的充分的肯定或高度的赞美,也没有及时让他坐下,反而马上请另一女生回答:“象花朵”。该教师马上赞扬说:“答得好。”赞扬她注意观察,“冰淇淋”男生受到了冷落,我正坐在他旁边,从他眼神中看到无奈,我忙拉他的衣角暗示他坐下。课后我与该教师交谈,认为“冰淇淋”具有独创性思维的亮点,应该给予高度的赞美和热情的鼓励,借以激励其他同学的大胆思维,尽量避免人云亦云。课堂上学生能提出独创性见解,即使是有失偏颇,我们也应该在肯定其有创见的同时,善意地指出其不足之处,挫伤学生自信心,熄灭创新思维的火花,千万不能冷落学生,更不能讥讽学生“爱出风头”、“哗众取宠”。

3.鼓励置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科学发现始于问题,而问题则由怀疑产生,因此怀疑是创造思维的开端,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征兆,怀疑精神是科学家最可贵的素质之一。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应该说我国传统教育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方面是扎实的,不足的是缺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