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课件):第一章本章整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课件第1章-2

【答案】 AD
2.(2013·银川一中高二检测)如图1-2-3是静电场中一
部分电场线的分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个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
B.点电荷q在A点处受到的电场力比在B点处受到的电
场力大
C.点电荷q在A点处的瞬时加
速度比在B点处的瞬时加速度小(不
计重力)
D.负电荷在B点处受到的电场
如图1-2-2中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 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直线上有A、B两点,用EA、EB表示 A、B两处的场强大小,则( )
图1-2-2
A.A、B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 B.电场线从A指向B,所以EA>EB C.A、B同在一条电场线上,且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A =EB D.不知A、B附近的电场线分布状况,EA、EB的大小 不能确定
【答案】 ABC
2.(2012·临沂高二检测)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F q
可知,
在电场中的同一点( )
A.电场强度E跟F成正比,跟q成反比
B.无论试探电荷q值(不为零)如何变化,F与q的比值始
终不变
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为零,则处在该点的电荷受到的
静电力一定为零
D.一个不带电的小球在P点受到的静电力为零,则P点
图教1-2-1
你会看到,乒乓球将向其中一块金属板运动,当与该板 碰撞后就会返回,并与另一块金属板碰撞,如此反复.
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提示】 (1)金属板接在电源正负极上,金属板上分 别带上了正、负电荷,金属板之间产生了电场,乒乓球在电 场力作用下向其中一块金属板运动. (2)乒乓球与金属板碰撞后,金属板上的电荷传到乒乓 球上,两者带上了同种电荷,由于相互排斥乒乓球返回并与 另一块金属板碰撞,如此反复下去.
2.(2013·银川一中高二检测)如图1-2-3是静电场中一
部分电场线的分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个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
B.点电荷q在A点处受到的电场力比在B点处受到的电
场力大
C.点电荷q在A点处的瞬时加
速度比在B点处的瞬时加速度小(不
计重力)
D.负电荷在B点处受到的电场
如图1-2-2中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 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直线上有A、B两点,用EA、EB表示 A、B两处的场强大小,则( )
图1-2-2
A.A、B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 B.电场线从A指向B,所以EA>EB C.A、B同在一条电场线上,且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A =EB D.不知A、B附近的电场线分布状况,EA、EB的大小 不能确定
【答案】 ABC
2.(2012·临沂高二检测)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F q
可知,
在电场中的同一点( )
A.电场强度E跟F成正比,跟q成反比
B.无论试探电荷q值(不为零)如何变化,F与q的比值始
终不变
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为零,则处在该点的电荷受到的
静电力一定为零
D.一个不带电的小球在P点受到的静电力为零,则P点
图教1-2-1
你会看到,乒乓球将向其中一块金属板运动,当与该板 碰撞后就会返回,并与另一块金属板碰撞,如此反复.
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提示】 (1)金属板接在电源正负极上,金属板上分 别带上了正、负电荷,金属板之间产生了电场,乒乓球在电 场力作用下向其中一块金属板运动. (2)乒乓球与金属板碰撞后,金属板上的电荷传到乒乓 球上,两者带上了同种电荷,由于相互排斥乒乓球返回并与 另一块金属板碰撞,如此反复下去.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1-1课件:第一章 电场 电流 本章整合

知识网络
专题归纳
一
二
三
四
【例题 2】 有三个完全一样的金属小球 A、B、C,A 带电荷量 7Q,B 带电荷量-Q,C 不带电。将 A、B 固定起来,然后让 C 球反复与 A、B 球接 触,最后移去 C 球,试问 A、B 球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解析:C 与 A、B 反复接触之后,最终结果是 A、B 原先所带电荷量中 和后所净余电荷量,在三个相同的小球间均分,最后 A、B 两球带的电荷量 均为
Q t F q
知识网络
专题归纳
一
二
三
四
【例题 1】 电场中有一点 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放在 P 点的检验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 P 点处的电场强度减半 B.若 P 点没有检验电荷,则 P 点的电场强度为 0 C.P 点的电场强度越大,则同一电荷在 P 点受到的静电力越大 D.P 点电场强度的方向与该点一
二
三
四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对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 E=k 2的理解。当 r→0 时就不能将电荷视为点电荷了,因此 E=k 2不再适用,故 A 选项错误;在点电 荷形成的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大小与距离 r 的平方成反比,当 r→∞,E→0,故 B 选项正确,C 选项错误;电场强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故以点电荷 Q 为中 心、 r 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场强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 D 选项错误。 故选 B。 答案:B
知识网络
专题归纳
一
二
三
四
专题 2 两个定律(电荷守恒定律与库仑定律)的综合应用
在很多涉及库仑定律的题目中往往同时考查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包 括电荷的转移与分配问题,电荷重新分配前后的库仑力的比较问题等。 电荷 重新分配遵循: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球接触后再分开,则带电荷量一定 相等,接触前若带同种电荷,总电荷量平分;若带异种电荷,先中和再平分。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课件第1章6

配人教版 物理 选修1-1
I2Rt
I 2R 等于
大于
配人教版 物理 选修1-1
三、白炽灯 热效应 温度 利用电流的________ ,使通电的金属丝________ 升高,达到 白热状态,从而发光.这就是白炽灯的发光原理.
配人教版 物理 选修1-1
一、电功与电功率
1.电功:W=UIt,其中U、I分别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 它的电流. 2.电功率:P=UI,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3.电功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电功率国际单位
措施( ) A.保持电阻不变,使电流减半 B.保持电阻不变,使电压减半 C.保持电炉两端电压不变,使其电阻减半
D.使电压和电阻各减半
【答案】D
配人教版 物理 选修1-1
配人教版 物理 选修1-1 电功与电热的关系 【典例2】规格为“220V36W”的排风扇,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 40Ω,求加上220V的电压后,排风扇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和
配人教版 物理 选修1-1
4.一只规格为“220V2000W”的电炉,求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若电网电压为200V,求电炉的实际功率.在220V电压下, 如果平均每天使用电炉2h,求此电炉一个月要消耗多少度电 ?(一个月按30天计算)
配人教版 物理 选修1-1
【答案】24.2Ω
1653W
120度
1.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 由白炽灯、电阻丝等组成的电路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称为纯电阻电路.由电动机、电解池等组成的电路消耗的电能 中一部分转化为内能,称为非纯电阻电路.
配人教版 物理 选修1-1
配人教版 物理 选修1-1
教材资料分析
思考与讨论 [教材第21页] 点拨 浪费电的现象可能有:不能做到人走灯熄,电视机、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课件第1章-6

烧瓶中两根电阻丝的阻值应________.
(2)该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选填“A”或“B”) A.与研究欧姆定律的控制变量法相同 B.与研究合力与分力关系的等效法相同 【答案】 相同 相同 不同 A
课后知能检测
(2012· 淮南高二检测)一台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与 一只电炉的电阻相同,都通过相同的电流,在相同的时间内 ( ) A.电炉放热和电动机放热相等 B.电炉两端电压大于电动机两端电压 C.电炉两端电压等于电动机两端电压 D.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大于电炉的功率
【解析】
由于电炉与电动机电阻相等,电流也相等,
3.探究交流
白炽灯泡内为什么要抽成真空或充入惰性气体? 【提示】 为了避免高温下金属丝的氧化.
电热的因素及焦耳定律 【问题导思】 1.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如何探究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与各种因素的
关系?
3.焦耳定律反映了哪些因素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 量有关?关系是什么?
3.白炽灯的灯丝断了以后,轻摇灯泡,有时可将断了 的灯丝搭上,若将这只灯泡再接入电路中,其亮度与原来相 比( ) A.亮些B.暗些
C.一样亮D.都有可能
【解析】 只有A对. 【答案】 A 搭上后的灯丝比原来短了一些,电阻变小, 因为电路电压不变,由P= U2/R知:电灯的功率将变大.故
4.在研究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中, (1)(本题各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为了研究电流通过 导体时放出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两烧瓶中煤油的质量应 ________,通过两烧瓶中两根电阻丝的电流应 ________,两
由Q=I2Rt得,相同时间内放热相等,A正确;由于电动机消 耗的电能有一部分要对外做功,所以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大于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课件第1章-3

(4)尖端放电 ①实验表明,电荷在导体表面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突出 的位置,电荷比较_密__集__;平坦的位置,电荷比较__稀_疏___, 导体尖锐部位的电荷特别密集,尖端附近的电场就特别强, 会产生_尖__端__放__电___. ②实例:避雷针则应用了_尖__端__放__电___的原理. 高压电气设备的金属元件,表面要很__光__滑__,就是为避 免因__尖__端__放__电__而造成电能损失或造成事故.
【解析】 会对建筑物造成危险.避雷针之所以能避 雷,是因为:通过避雷针的尖端放电,中和云层中的电荷, 从而避免雷击.如果避雷针没有接在通向地下的金属线上, 那么云层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电荷和避雷针之间有强大的电 场,而避雷针与建筑物、地面之间也形成了强大的电场和电 压,从而可能引起避雷针与建筑间的放电,这时避雷针不但 不能避雷,还会成为引雷针,把雷引向建筑物.
轿车顶部的天线是用来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如果不露在 外面而置于车内,则天线处于金属外壳包围中,无法接收或 影响无线电信号的接收效果,故B错误.
印染车间保持适当的湿度,可以将由于摩擦等原因产生 的静电及时散失,避免影响印染质量,故C正确.
地毯中夹杂导电纤维同样是为了及时导走由于摩擦等原 因产生的静电,故D正确.故选A、C、D.
放电现象
【问题导思】 1.尖端放电的原理是什么?它与火花放电有何异同? 2.避雷针的原理是什么?是它把云层中的电荷引导到 大地了吗?
1.带电物体失去电荷的现象叫做放电.常见的放电现 象有以下几种:
(1)接地放电 地球是良好的导体,由于它特别大,所以能够接受大量 电荷.这就如同从海洋中抽水或向海洋中放水,并不能明显 改变海平面的高度一样.如果用导线将带电导体与地球相 连,电荷将从带电体流向地球,直到导体带电特别少,可以 认为它不再带电.生产中和生活实际中往往要避免电荷的积 累,这时接地是一项有效措施.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课件:第一章+第一节+电荷+库仑定律

2.对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 (1)电荷守恒定律的另一种表达: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 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如接触带电时不带电物体与带电物体接触后,电荷在 两物体上重新分配,但总电荷量不变。 摩擦起电实质上是电子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2)接触带电时,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球相互接触,则电 荷量平分。若两导体球带同种电荷,会把总电荷量平分;若 带异种电荷,则先中和然后再把剩余电荷量平分。
[重点诠释] 1.对点电荷的理解 (1)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如果带电体之间的距 离比它们自身线度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和大 小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带电体就 可以看成点电荷。
(2)两个带电的导体球,当忽略导体上的电荷由于相互 作用而重新分布的影响时(即将球看成均匀的带电体),也可 看成点电荷,电荷之间的距离等于两球心之间的距离。
2.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
C.元电荷就是原子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解析:元电荷是物体带电的基本单位、任何物体的电量都 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元电荷的电荷量指的是电子、质子所 带的电荷量,而不是电子、质子本身,所以A、C错误。 答案:BD
(3)点电荷与我们在必修一中所学的质点相似,都是理 想化模型,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是相对于具体研究的问 题而言的,与带电体的实际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2.电荷量 电荷的 多少 叫做电荷量,用 Q(或q) 表示。在国 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 库仑 ,简称 库 ,用符号 C 表示。 3.感应起电 把电荷 移近 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 象,叫做感应起电。
[重点诠释] 1.摩擦起电的实质 正常情况下,构成物质的原子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 量与周围电子的负电荷数量一样多,原子对外表现为电中 性,在摩擦起电过程中,一些被原子核束缚得不紧的电子 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于是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 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课件第1章-4

可判断各选项.
【解析】 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结构的关 系知: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小,电容越小;极板之间的距离越 大,电容越小,故A错误,B正确.在下极板的内表面放置 铜板,实际是减小了两极板之间的距离,所以电容将增大, 故C正确.在下极板的内表面放置玻璃砖,即改变了极板间 的电介质,因极板之间电介质的性质也影响电容器的电容, 所以D正确.
2.思考判断 (1)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装置.(√) (2)任意两个彼此绝缘且又相靠近的导体都可组成电容 器.(√) (3)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叫做充电.(√) 3.探究交流 生活中的闪光照相机是利用什么原理闪光的? 【提示】 照相机里有电容,闪光是电容放电.
电容器的电容
1.基本知识 (1)影响因素: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越_大__、极板间的 距离越_近__,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极板间_电__介__质__的__性__质__也 会影响电容器的电容量.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__法__拉___,简 称_法__,符号是__F,常用单位还有微法(μF)和皮法(pF),它们 的关系是:1 μF=____1_0_-F,61 pF=_____1_0_-F12. (3)物理意义:电容是表示电容器__容__纳__电__荷___本领的物 理量.
【答案】 A
2.如图1-4-5所示是一个测定液面高度的传感器,在
导线芯的外面涂上一层绝缘物质,放在导电液体中,导线芯
和导电液体构成电容器的两极,把这两极接入外电路,当用
外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来说明电容增大时,导电液体的深度h
变化为( )
A.h增大
B.h减小
C.h不变
D.无法确定
图1-4-5
【解析】 由题意知,导线芯和导电液体构成电容器的 两极,类似于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当液面高度发生变化 时,相当于电容两极的正对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容的 变化.可见,电容器的电容变大时,导线芯和导电液体的正 对面积增大,所以导电液体的深度h增大.
【解析】 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结构的关 系知: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小,电容越小;极板之间的距离越 大,电容越小,故A错误,B正确.在下极板的内表面放置 铜板,实际是减小了两极板之间的距离,所以电容将增大, 故C正确.在下极板的内表面放置玻璃砖,即改变了极板间 的电介质,因极板之间电介质的性质也影响电容器的电容, 所以D正确.
2.思考判断 (1)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装置.(√) (2)任意两个彼此绝缘且又相靠近的导体都可组成电容 器.(√) (3)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叫做充电.(√) 3.探究交流 生活中的闪光照相机是利用什么原理闪光的? 【提示】 照相机里有电容,闪光是电容放电.
电容器的电容
1.基本知识 (1)影响因素: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越_大__、极板间的 距离越_近__,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极板间_电__介__质__的__性__质__也 会影响电容器的电容量.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__法__拉___,简 称_法__,符号是__F,常用单位还有微法(μF)和皮法(pF),它们 的关系是:1 μF=____1_0_-F,61 pF=_____1_0_-F12. (3)物理意义:电容是表示电容器__容__纳__电__荷___本领的物 理量.
【答案】 A
2.如图1-4-5所示是一个测定液面高度的传感器,在
导线芯的外面涂上一层绝缘物质,放在导电液体中,导线芯
和导电液体构成电容器的两极,把这两极接入外电路,当用
外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来说明电容增大时,导电液体的深度h
变化为( )
A.h增大
B.h减小
C.h不变
D.无法确定
图1-4-5
【解析】 由题意知,导线芯和导电液体构成电容器的 两极,类似于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当液面高度发生变化 时,相当于电容两极的正对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电容的 变化.可见,电容器的电容变大时,导线芯和导电液体的正 对面积增大,所以导电液体的深度h增大.
物理选修1-1-第一章-课件

要点2 元电荷点电荷
• 1.元电荷是指带电体所带电荷量的最小值e,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是e的整数倍,元电荷 e的大小等于电子、质子所带的电荷量.
• 2.点电荷是实际带电体在一定条件下的抽象, 是为了简化某些问题的讨论而引进的一个 理想化的模型.在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 时,如果带电体本身的线度远小于它们之 间的距离,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 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影响甚小,就可以把带 电体视为一个点,并称它为点电荷. 点电荷 这个概念与力学中的“质点”概念类似.
【解析】
S ,导体球B接地,导体球B
和地球组成一个大导体,导体内有大量的自由电
子.自由电子受到A的正电荷的吸引,都向A侧移动,
这样就在离A近的一端的B导体上聚集了大量的自
由电子,远端地球失去了大量的自由电子,带正
电,故有电流从B球流向大地(实际为自由电子 从地流向B球),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中的“电
琥珀价格昂贵,常有人鱼目混珠,南 朝陶弘景则知道“惟以手心摩热拾芥为 真”,以此作为识别真假琥珀的标准.
南北朝时的雷敩在《炮炙论》中有“琥 珀如血色,以布拭热,吸得芥子者真也”. 他一改别人以手摩擦为用布摩擦,静电吸 引力大大增加.西晋张华(232~300)记述了梳 子与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及发声现象:
“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 者,亦有咤声”.唐代段成式描述了黑暗中 摩擦黑猫皮起电:“猫黑者,暗中逆循其 毛,即若火星”.摩擦起电也有具体应用, 据宋代的张邦基《墨庄漫录》记载:孔雀 毛扎成的翠羽帚可以吸引龙脑.“皇宫中每幸 诸阁,掷龙脑以降(避)秽,过则以翠羽 扫之,皆聚,无有遗者”.
• 4.如果点电荷不是两个,而是三个或多个,则某点 电荷受到的库仑力的大小是各点电荷对它产生的作 用力的矢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