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的责任是安内与攘外(节录)汇总
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攘外必先安内”出处】出自宋太宗大臣赵普的奏折。
宋朝宰相赵普在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
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的初衷是努力争取民心,如果没有民众支持,政权也不会稳定。
【“攘外必先安内”含义】是想要抵御外来的入侵必须先把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抚平,如果说一个国家内部不团结、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烽烟四起再加上外来的虎视眈眈,首先做的是先把内部的斗争和纷争安定下来,然后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来侵犯之敌!【“攘外必先安内”的个人理解】就是内部团结是第一位。
一个团队只有团结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而要去跟外部作战,要是连自己内部都不团结,不统一意见,怎么能够去获得胜利,所以内部的安定团结是对外发展的前提条件。
【如何评价“攘外必先安内”】“攘外必先安内”的基点是强调先安内,将安内摆到首要位置,以安内为攘外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未否定攘外的必要性,将攘外悬为政策的基本目标。
汪精卫在回答人们对该口号的责难时,就曾振振有辞地从语意上辩解:“攘外是目的,不是手段。
若以为必攘外,然后可以安内,那无异以攘外为安内的手段了。
”也就是说,先安内的判断,是和攘外的目标相联系的,要攘外必须先安内,攘外是目的,安内是基础。
【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是错误的呢!我认为,错的不是这句话,而是蒋介石。
辛亥革命是孙中山先生等革命烈士为了拯救中华民族而发起的一场反对帝制、反对封建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的一场伟大革命,这场革命震惊了世界,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度,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理论,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试析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的性质
试析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的性质摘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抗战前夕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奉行的一项反动政策,反映了代表“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①。
多年来,海峡两岸学者对“攘外必先安内”的解释与评价存在着分歧。
台湾学者认为此方针的执行造就了中国建设的“黄金”时期,并为八年抗战作了充分准备。
大陆传统观点认为,此方针是“只剿共,不抗日”的妥协、投降方针。
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够科学。
为了正确评价“攘外必先安内”方针,有必要对此方针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历史攘外安内政策方针一、历史上的攘外必先安内关于攘外与安内,从历史上看,并不是蒋介石的首创。
清末年,外有列强,内有太平天国,清朝选择安内,最后未能攘外,但满清江山还是多延续了几年,最后亡于辛亥革命;明朝,外有建州女真,内有李自成等人。
明朝选择两面出击,结果内剿不灭李自成,外挡不住建州女真,最后亡于李自成。
如果当时对外求和,调集大军围剿李自成等人,也许明朝的江山可以多持续几年;宋,外有辽、金,内有方腊。
宋调集西军围剿了方腊,然后这只精疲力尽的西军被金军全歼,北宋虽然最后亡于金,不过剿灭了方腊却帮助了赵构建立了南宋,最后南宋亡于蒙古;汉,刘邦建汉,屈服于匈奴的武力,执行和亲之策,然后经过几代帝王的努力,国力强盛,另外平定七王之乱,推行推恩令,稳定了国内局势,所以才会有汉武逐匈奴于漠北的伟业。
所以有先安内后能攘外,如汉;有先安内未能攘外,如宋;有既未能安内,也无法攘外,如明。
在这么多攘外与安内的选项中,好像有一个没有出现,那就是当内外皆有难的时候,能先攘外而后安内的。
中国的历史,自秦以降,王朝被外敌所灭者为少,而为内敌所灭者为众;被外敌所灭的朝代中,统治者往往还有机会再立朝廷。
晋之后有东晋,宋以后有南宋,明虽然是被大顺所灭,但大顺败亡的太快,所以明也有一个南明。
但被内敌所覆灭的王朝,那些统治者就没有再次东山再起的机会了。
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在面临内忧与外患时,选择总是很明确,有能力的时候就内外皆战,没有能力的时候就优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奴和亲,而将注意力集中到削藩上。
结果,汉景帝的削藩除去了内忧,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强了国力,为武帝对匈奴动武、解决边患创造了条件。
历史典故之二宋初的赵普给宋太宗的折子中说“中国既安,群夷自服。
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内。
”历史典故之三明朝于谦《急处粮运以实重边以保盛业疏》提到:“臣等看议得,疆兵以足食为本,攘外以安内为先。
”编辑本段近代攘外必先安内提出背景蒋介石提出对日妥协、全力“剿共” 的反动政策。
最早见于1931年7月23日,蒋介石在南昌行营发表的告全国同胞通电:“赤匪军阀叛徒,与帝国主义者联合进攻,生死存亡,间不容发之秋,自应以卧薪尝胆之精神,作安内攘外之奋斗。
”认为:“此次若无粤中叛变,则朝鲜惨案,必无由而生,法权收回问题,亦早已解决,不平等条约,取消自无疑义。
故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逆粤,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
”这时之安内,主要已是对中共而言,反对派武装退居其次;攘外则针对日本、苏俄及对华有不平等条约和各种侵略行为的国家,主要又针对日本。
安内攘外,安内仍是核心所在。
事件过程1931年9月,蒋介石在顾维钧就外交部长职宣誓会上的训词(节录)亦提到"战争不仅限于有形之军事,凡农工商业之战,与乎科学经济之战,实较军事武力之战争其效更大;而外交上无形之战争,其成败胜负之价值,则超于任何战争之上,而世人不知之也。
......今顾暑部长就职于危难之秋,受命于存亡之交,深信其必能力肩艰巨,不辱使命也。
惟军旅之事,在于信任之专,故阃以外将军主之;而外交之关系,胜于军事,尤在于信任之专也。
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能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故今日对外,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不能为功。
盖主战固须先求国内之统一,即主和亦非求国内之统一决不能言和。
是以不能战故不能言和,而不统一更不能言和与言战也。
吾国当此内忧外患之来,军事与外交当局所恃者,惟有耿耿一片爱国之赤忱,竭其愚忠,尽其职责,至于成败利钝,非所逆睹;毁誉荣辱,更非所计。
《革命军》序(清)章炳麟
注释:
[41]立懦夫:使懦夫振作起来。[2]定民志:使民众意志坚定。[3]得无:只怕。[4]隳(huī):毁坏。[5]工:巧妙。[6]吕留良:字庄生,号晚村。明亡后拒不出仕,出家为僧。著有《晚村文集》,宣传反清思想。死后著作被毁。曾静:因受吕留良影响,写《知新录》宣传抗清。后被乾隆帝所杀。齐周华:乾隆时因作《为吕留良等独抒己见奏稿》,被处以极刑。[7]洪氏:太平天国洪秀全。曾、李:曾国藩、李鸿章。柔煦:柔和恭顺。这里指奴颜婢膝的态度。[8]左宗棠:历任总督、军机大臣等职。[9]韪(wěi):是。[10]罗:罗泽南,理学家。咸丰时组织武装,与太平军对抗,后被太平军击毙。彭:彭玉麟,曾追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邵:邵懿臣,理学家。曾国藩的亲信,后太平军处死。刘:刘蓉,古文家。曾国藩的亲信。曾随曾国藩参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11]洛:洛学,北宋时程颢、程颐兄弟之学。闽:南宋朱熹之学。金溪:南宋陆九渊学派。余姚:明王守仁的学说。[12]衡阳之黄书: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著作《黄书》,具有反清思想。[13]孝弟:孝悌,儒家道德。[14]紾戾(zhěn lì):背离。[15]材者:有才能的人。宗国:本族政权,指太平天国政权。[16]跳踉搏跃:这里形容感情激动、文章奔放的样子。[17]嚚(yín)昧:愚昧。[18]化:感化、感动。[19]叫咷(táo):大喊大哭。[20]惭恚(huì):羞愧愤懑。[21]祇(qí)悔:彻底悔悟。[22]返:这里指觉悟回头。[23]籍:如果。[24]共和:指周公、召公共同行政的年代,始于公元前841年。共和二千七百四十四年四月,即公元1903年5月。因当时部分革命者不承认清朝及其年号,故以共和纪年。
攘外必先安内
如何认识和理解“攘外必先安内”陈进泉Z2131403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周二下午五、六节“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意在应对国内“三足鼎立”、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
“安内”是以“剿共”为中心,包括实现国民党内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中央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
“攘外必先安内”是国民党处理内政的基本国策,又是图存御侮的策略。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选择先“剿共”后抗日,共产党选择先反蒋后抗日,而随着局部抗战向全而抗战形势的转化,双方的这种选择逐渐演变为国共合作抗日的过程。
蒋介石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策略,反映了其置民族利益于不顾的本质。
首先。
从阶级性上看,蒋介石保护的是极少数的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不是保护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在他看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对他的危害小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的威胁是第一位的,日本侵略者的威胁是第二位的,“国家的大患,不在倭寇而在江西的土匪”,“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为奴隶,亦不可得。
8” 这就是说,假如日本灭亡了中国,他还可以当日本在中国的代理人,他的利益还可以得到保障,如果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推翻了,他就是永世不得翻身了。
由此可见,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是由其阶级性、由其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的。
其次。
从思想上看,蒋介石深受封建君主专制思想的影响。
尽管蒋介石曾经追随孙中山搞过民主、共和,但其内心深处却是封建专制主义,他建立的政权是封建式的蒋家王朝,他对中国20多年的统治是封建专制统治,他的所作所为无不带有封建专制的遗风。
在这种封建专制思想的驱使下,他绝对不允许他的“臣民”“犯上作乱”。
他宁可把民族利益出卖给日本侵略者,也不允许中国人民对他有丝毫的反抗。
因为在他看来,日本侵略者是“邻邦”不是“臣民”,即使有些“不轨”行为,也不会损害他蒋介石这个主子的“颜面”。
十五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推行
十五“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推行(一)空前规模的内战与工农红军之长征(二)“西北剿匪总司令部”与东北军之调动(三)东北军110师被歼之经过(四)东北军第109师在直罗镇被歼(五)陕南的革命根据地(1935年)“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后,国民党继续加紧对中国工农红军的围剿,企图最后消灭中国的革命力量。
1932年,当日军在我国东北扩大占领区、东北义勇军奋起抵抗的时候,国民党的军队不但不开赴东北对日作战,反而加紧了对红军的清剿,致使日军在我国东北的侵略更加猖狂。
(一)空前规模的内战与工农红军之长征国民党军队对中国工农红军的围剿,其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是在江西省苏区。
第一次围剿,由南昌行营主任鲁涤平指挥11个师又3个旅,共约44000人。
鲁涤平、朱绍良与蒋光鼐各率一路,攻向吉安、永丰、宜黄地区。
该作战从蒋、冯、阎中原大战后的1930年12月16日开始至1931年1月3日结束。
本来这3路兵力预定从12月20日开始行动,但鲁涤平的中路认为对红军作战极易取得胜利,因而提前4天发动进攻,结果其第18师于12月36日在兴国东北的龙冈遭到全歼,师长张辉瓒被活捉;谭遭源的第50师,于1931年1月3日在宁都以北之东韶被消灭两个团而结束。
第二次围剿,由国民党的军政部长兼南昌行营主任何应钦指挥,攻向兴国、宁都以北地区。
其部队计有19个师又4个旅和1个骑兵师、3个航空队,共约113000人。
作战从1931年4月1日开始至5月31日结束。
结果公秉藩第28师和上官云相第47师的1个旅在兴国以北的东固镇被全歼,而郭宗华的43师之大部、高树勋的第27师、郝梦麟的第54师、刘和鼎的第56师之一部则在兴国和宁都以北地区遭到歼灭。
第三次围剿从7月1日开始至9月20日结束。
这次由蒋介石在南昌指挥,以何应钦为剿匪前敌总司令兼左翼军总司令,右翼军总司令由陈铭枢担任,仍攻向兴国以北地区。
兵力共为18个师又2个旅和5个航空队,人数约为13万左右。
安内攘外的意思是什么
安内攘外的意思是什么“安内攘外,以待天时。
”出自《孙子兵法》:安定国家,消灭敌人,等待有利于作战的客观条件成熟之时,然后再与之决一死战。
可见在古代的战争中,军事家就已经把内部和外部因素都考虑进去了。
如今,要想取得成功,我们也应该做到这样才行啊!“攘”本义指牵引外物或拉开距离。
而“攘外必先安内”就不只是仅限于对敌方的打击,还包括巩固好内政、发展生产力等多个层面上来说明问题。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它强调的是当前的任务主要是搞好内政建设,从根本上解除祸患;而“安内”则侧重于将目光放长远些,为未来着眼,并且更加注重稳步推进。
由此看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首先,“攘外必先安内”能够使统治阶级集团树立起高度警惕性,增强抵御外侮的信心和勇气。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纷至沓来,虎视眈眈地盯住了东方大国——中华民族。
他们凭借坚船利炮,肆无忌惮地践踏祖国领土,掠夺财富资源,奴役劳动人民……中国人民被迫奋起反抗,但却屡遭失败。
究其原因,正是没有认识到“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
倘若那时候的统治阶级真正懂得“攘外必先安内”的含义,恐怕早就会组织全体官员齐聚议事厅商讨对策吧?又怎会让帝国主义势力轻易侵入呢?其次,“攘外必先安内”能够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纵观历史,每逢乱世,总免不了农民揭竿而起,暴君横征暴敛,奸臣欺压百姓。
试想,假如没有秦始皇的残酷镇压,哪里会有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又何谈汉武帝的雄才伟略?再退一万步讲,即便是像唐太宗李世民那般英明神武,仁慈宽厚,又岂能避免玄武门之变的惨剧?所幸的是,李世民吸取了隋炀帝杨广的教训,深知“安内”的重要性,故而采纳魏徵的谏言,选贤举能,虚怀纳谏,终于实现了贞观盛世。
最后,“攘外必先安内”能够激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革命斗争,同仇敌忾,共克难关。
回顾近代史,我们不禁感慨万千。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丧权辱国的条约接踵而至,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虽然最终结果令人欣慰,但过程确实异常艰辛。
文言文阅读训练:章炳麟《革命军》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章炳麟《革命军》序(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10—14题。
《革命军》序章炳麟蜀邹容为《革命军》方二万言,示余日:“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辞多小肆,无所回避,然得无恶其不文耶?”余日:凡事之败,在有其唱者而莫与为和,其攻击者且千百辈,故仇敌之空言,足以堕吾实事。
夫中国吞噬于逆胡二百六十年矣,宰割之酷,人人所身受。
然自乾隆以往,尚有吕留良、曾静、齐周华等,持正议以振聋俗,自尔遂寂泊无所闻。
吾观洪氏之举义师,起而与为敌者,曾、李则柔煦小人,左宗棠喜功名乐战事徒欲为人策便顾勿问其勒韭枉真,斯固无足论者。
乃如罗、彭、召除刘之伦①,皆笃行有道士也,其所操持,不洛、闽而金溪、余姚②,衡阳之《黄书》日在几阁③。
孝弟之行,仇国之痛,作乱犯上之戒,宜一切习闻之;卒其行事,乃相^戾如彼。
材者张其角牙以覆审鸟,其次即以身家殉满州,乐文彩者则相与鼓吹之。
无他,悖德逆伦,并为一谈,故虽有衡阳之书,而视之若无见也。
今者风俗美牛少变更矣,然其痛心疾首、恳恳必以逐满为职志者,虑不数人。
数人者,文墨议论,又往往务为蕴覆,不欲以跳踉搏跃言之。
虽余亦不免是也。
嗟夫!世皆嚣昧而不知话言,不震以雷霆之声,其能化者几何!异时义师再举,其必堕于众口之不俚,既可知矣。
今容为是书,一以叫啕迭言,发其惭恚,虽嚣昧若罗、彭诸子,诵之犹当流汗祗悔以是为义师先声,庶几民无异志,而材士亦知所返乎!若夫屠沽负贩之徒,利其径直易知,而能恢发智识,则其所化远矣。
藉非不文,何以致是也抑吾闻之,改制同族,谓之革命;驱除异族,谓之光复。
今中国既灭亡于逆胡,所当谋者,光复也,非革命云尔。
容之署斯名何哉?谅以其所规画,不仅驱除异族而已,虽政教、学术、礼俗材性,犹有当革者焉。
卷和二千七百四十四年四月,余杭章炳麟序。
(选自《章太炎政论文选集》,有删改)【注】①罗、彭、邵、刘:指罗泽南、彭玉麟、邵懿辰、刘蓉,都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不洛、闽而金溪、余姚:不是程、朱理学,就是陆、王心学。
论攘外必先安内和不抵抗政策
攘外必先安内和不抵抗政策一、30年代攘外必先安内和不抵抗政策的提出: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于共产党实行无情地围剿,对于外部入侵日本帝国主义的实行不抵抗政策。
早在“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就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1931年7月23日,他在“剿共”南昌行营发表《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中说:“应以卧薪尝胆之精神,作安内攘外之奋斗,以忍辱负重之毅力,雪党国百年之奇耻。
惟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
“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声言:在此“生死存亡,间不容发之秋,自应以卧薪尝胆之精神,作安内攘外之奋斗。
”[1]然而与攘外必先安内相承接的不抵抗政策是九一八事件的产物,日本帝国主义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
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不抵抗政策的执行者首先是张学良,史学界一直认为不抵抗政策的决策者是蒋介石但张学良本人却承认不抵抗命令是他下达的与中央无关。
在此我们抛开国民党内部的权利纷争与蒋张政治需要,无论不抵抗政策是谁的主张蒋介石和张学良的恐日倾向在九一八前后的各种事情上都表现的很明显。
在“九一八事变”的前六天,也就是9月12日,蒋介石与张学良在石家庄密谈时就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力量不足,不能打,”并指示“万一日本进攻也不可抵抗,以免事件扩大,处理困难。
后据冯玉祥将军回忆,蒋介石在南京的一次会议上讲:“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我们从此处可以看出不抵抗政策市在蒋介石对中日战争抱着这种悲情态度的状况下提出的。
攘外必先安内
程超,B71314060,周二(7-8)节“攘外必先安内”什么是“攘外必先安内”呢?“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意在应对国内“三足鼎立”、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
“安内”是以“剿共”为中心,包括实现国民党内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中央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
“攘外必先安内”是国民党处理内政的基本国策,又是图存御侮的策略。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选择先“剿共”后抗日,共产党选择先反蒋后抗日,而随着局部抗战向全而抗战形势的转化,双方的这种选择逐渐演变为国共合作抗日的过程。
自从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这一政策以来,这一直成为历史上讨论不休的话题。
这一举措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众人难以统一观点。
蒋介石说: “古人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意思就是先要平定内乱,然后可以抵御外侮,这话有至当不移、颠扑不破的至理。
日本人侵略是外来的,好像是从皮肤上渐渐溃烂的疮毒,土匪捣乱是内发的,如同内脏有了毛病,这实在是心腹之患;因为这个内疾不除,外来的毛病就不能医好,而且即算医好,也还是无济于事,到了最后,病人还是要断送在这个心腹内疾。
”倘若站在抗战大局和名族利益上来看,这的确是带有不顾大局和私心过重的不良色彩。
正如民众所说,蒋介石的投降意识也是显而易见的。
但有一点,蒋介石崇尚集权,国家主权完整颇为重要,试想蒋介石怎会愿意做日本人手下的统治傀儡,不论是从蒋介石的个人性格特点还是当时局势都并不成立,其实蒋介石代表的是那个时代的众多军阀的思想,又想保地盘,又想保军队,如此来回犹豫,给了日本人可趁之机。
我们没有看到蒋介石在历史上冲冠一怒,奋力抗日的画面,我们看到的是西安事变,蒋介石为求保命而“被迫”抗日的情形。
其实对我们来说,我们需要理性的去评价蒋介石的这一措施。
“攘外必先安内”这一措施可以说是当时在现实的逼迫下所产生的正确国策。
自一九二八年北伐告成,中华民国初获统一,直至一九三七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间十年,外有苏俄和日本对我国的颠覆与侵略,内有军阀残余势力的武装叛乱和中共在苏俄指挥下的武装叛国。
分析“以党治国”下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分析“以党治国”下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摘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南京国民政府在30年代处理内政外交的基本国策。
他的推行对国家的政治和内政建设都造成了重要影响,也暴露了“以党治国”国家结构的缺陷。
关键词:攘外必先安内;以党治国;缺陷“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南京国民政府在30年代处理内政外交的基本国策。
蒋介石在1929年10月讨伐冯玉祥的通电中首次提出“讨贼戡乱,安内攘外”,当时攘外指反对苏联,安内的主要对象也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
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日本不断侵略中国,攘外的主要对象转化为日本,直到1936年西安事变后,此政策被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施对国家政治、内政建设都起到了重要影响。
一、“攘外必先安内”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1928年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建立起五院制国民政府,标志着国民党进入了“以党治国”的训政时期。
此时作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虽然完成了北伐,但却是以军事上不完全统一而结束。
国民党地方军事领袖仍然保有自己的地盘,共产党也已创建了大小15个根据地,并在极力扩大各根据地的统治范围。
对内南京国民政府面对着地方实力派的牵制和共产党武装反抗的威胁,对外主要面对日本的侵略扩张。
就是在这种内忧外患下,蒋介石于1931年10月明确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的方针,以此来巩固国家统治,完成国家统一。
在一·二八事变后,“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上升为基本国策。
“安内”大致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以武力镇压中国共产党,从而确立国民党一党专政。
其次是清除党内、国内的反对派,削弱地方实力派稳固中央政府统治。
再次是加强物质建设和国防建设,安定社会,增强御侮能力。
攘外主要针对日本侵略。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的关键在于安内和攘外的方法。
安内面临着两种方法采取和平手段和武力镇压,攘外也面临着对日妥协退让和在军事上坚决抵抗,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把“攘外必先安内”的核心概括为对内实行武力统一,“消灭反侧”;对外“寻求与日本较长时间的妥协”。
论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
论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摘要:“攘外必先安内”是蒋介石处理内政外交的基本国策。
但是学界对这一政策的界定有失偏颇,究其原因是长期片面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史观所致,而全面认识“攘外必先安内”,必须将它放在更阔的视野中……关键词:攘外安内统一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却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由是炮轰东北军驻地大营,并乘机占领沈阳城,这就是史上著名的“九一八事变”。
我在教学过程中讲到“九一八事变”的时候,书上只是简单讲了结果,由于蒋介石授意东北军不抵抗,致使不久以后3000多万东北人民全部落入日寇的手中,东北人民开始了漫长的亡国奴的生活。
当时的情况是:东北军完全占据兵力优势,(东北军在数量上和关东军的比例是17:2)因此,一般认为,就是由于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才使东北沦陷。
蒋介石及其错误方针——“攘外必先安内”,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
时至今日,我觉得这个评价有失公正,这是长期片面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史观的固定思维所致,幸好学术动态对此有些争鸣,我也不甘寂寞,聊作了些许整理,写出来我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攘外必先安内”来个史学探源,把对蒋介石和对“攘外必先安内”的评价区分开来,还蒋介石和“攘外必先安内”一个公正。
㈠“攘外必先安内”并非提出在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更不在此事以后才提出,相反,蒋明确公开地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是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前,1931年7月23日,蒋介石在南京发出《告全国同胞书》,提出“唯攘外必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要求国民党各高级将领“必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元气……否则不能御侮”。
㈡从蒋介石的民族观来看,他不同于此前一般的军阀,他不但宣称统一,而且坚持统一,从孙中山乐意把民主国家的宏大基业交付给他,到“中山舰事件”,再到四一二政变,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及其以后的多次发动对各军阀的战争,他都是矢志不移地要实现统一,“攘外必先安内”也是和这个目的一脉相承的:安内也好,攘外也罢,除非实现了军权的统一,否则一切免谈。
攘外必先安内之我观
“攘外必先安内”之我观一、普遍看法记得在中学阶段的历史课上,在学习到近代史的时候,就感觉特别不爽,天朝上国的康乾盛世一去不复返,任由欺凌,丧权求和却屡屡上演,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不仅会理解自己的失落,还会理解给我们带来失落的晚清王朝。
每个朝代都有盛极而衰的时候,你不可能期待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能做出什么扶大厦于将倾的惊人之举。
李鸿章,慈禧的行为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之举罢了。
时间推进到北伐时期,蒋介石开始崭露头角,记得课本上描述最多的就是蒋如何排挤打击共产党,如何篡夺国民党党政军领导大权,什么“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
至于北伐的过程说得比较简略,而且还列为非考试范围。
之后的反革命政变,课本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的血淋淋的图片。
之后的九一八事变,蒋的不抵抗,反而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西安事变蒋被迫抗日,抗战期间发动皖南事变,豫湘桂战役的溃败,从而得出蒋采取的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
这就是我们课本上对蒋介石的描述。
国人认为,晚清屈辱求和我们已经够容忍的了,那时是旧式军队,战斗力差,最重要的是官员烂了,人心散了,你让他战胜列强实非人力所能为。
而蒋的军官都是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新式将领,而且拥有战斗力强大的德械师,中央系的30个师里,基本上都接受了一些德式装备,其中还有几个师是接近全部实现了德式装备,并接受德国顾问的系统训练。
以经过这样的整军而面貌一新的中央军,堪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现代化的陆军。
而就是这样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在面对日本侵占东北、占领华北时,却连所谓的抵抗都没有,(你可以说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不断,蒋需要保留实力,然而在1930年9月中原大战以后,冯玉祥的部队被收编,成了光杆司令;李宗仁的桂系大部被歼,奄奄一息;阎锡山也是损失惨重,其他各省的小军阀对蒋已无太大威胁,因此保存实力,威慑其他派系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反而从1930年11月开始对红军展开重重围剿。
【doc】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剖析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之剖析《河北学刊》1995?3.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蒋介石自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前五年间,处理日本对华侵略与国内矛盾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长期以来,国内历史教科书对这一政策的评价语焉不详,仅仅简单冠于"反动"两字.近年来,虽偶有论者对这一政策作些评论,但其观点值得商榷.鉴于此,本文拟对这一政策作些新的剖析,不妥之处,祈请专家教正.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首次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在1931年11月30日顾维钧署理国民政府外长宣誓就职所作的训词之巾.蒋介石说:"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能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抑这里所说的"攘外"与"安内"各指什么呢?根据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以后有关讲演中所揭示的,所谓"攘外",即是抗击口L奉帝国主义的侵略;所谓"安内",即用行政的或武力的手段,来"统一"或消灭有碍于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政治势力和军事力量.蒋介石所要"安"的主要对象有三:一,国民党内部的持不同政见者;二,巾国共产党及其红军;三,反对蒋介石的国民党地方军阀.1932年l2月14日,蒋介石在国民党内政会议上所作的'修明内政与整饬吏治》演说中说到"安内"的两个对象:"我们要想攘外,必先安内,要求安内,必须看到我们内部最大的不安是在什么地方.第一,就足我们内78?部的政见不一致;第二,就是赤匪的纷扰.呻l933年9月17日蒋介石对第三期军官团讲演的'爱民的精义与教民的宗旨》中提到"安内"的对象:"第一是赤匪,第二就是一般反抗中央的军阀.对于这三种"不安对象如何.安法?蒋介石主张;对于国民党内部持不同政见者,采取"修明内政与整饬吏治的方法解决;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其红军,由于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蒋介石采取唯一的手段是"剿",要求国民党"一般负责党务政治军事责任的同志,个个下'有匪无我有我无匪'的决心",要以"硬干实干快干"的精神"剿灭"④;对于一般反抗【fI央的军阀, 以"剿"为主,以"抚"为副.显然,蒋介石的"安内",主要就是以武力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红军.凼此,就军事而言,蒋介石的"攘外先安内"实质上就是"攘外必先剿共".就此而论,这一政策在政治上的反动性是不言而喻的."攘外"与"安内"两者间的关系,能否可以理解为如有些论者所说的是"'安内'第一,'攘外'第二"呢?栽以为不可.这一点,蒋介石屡次阐述"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时的有关言论可以佐证.1932年12月14口,蒋介石在所作的《修明内政与整饬吏治》演说中说:"如果内部不能安定,小但不能抵抗外侮,而且是诱致外侮之媒",因此,"攘外一定要先安内.1933年5月8日,蒋介石在《革命军的责任是安内与攘外》的演讲中说:"我们应当坚确认定革命军当前的责任,第一个乃是剿匪来安内,第二个才是抗口攘外.娶晓得剿匪的工作,实足●●抗日的前提,要抗日就先要剿匪,能剿匪就一定能够抗日.呻1934年7月,蒋介石在庐山军官训练团作题为<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的演讲中进—步强调; "作为全国国民和军人共同努力的目标,就是'安内攘外'四个字,就是安内是攘外的唯一前提与必要的准备工作,就是现在一定要求内部真正统一和安定,然后才能抵抗外侮.只要国内真能统—安定,集中力量,攘外就有绝对的把握,一定可以消灭侵略我们的任何强敌,因为我们若能内部安定,—切统一集中,一分力量就可发生十分效用.反之,如果内部不能安定,—切不能统一集中,那么十分力量也不能发生一分效用.所以外能否攘,就看内能否安,民族能否复兴,就看国家能否统一,所以现在御侮救国,复兴民族唯一要道,就是先求国内的和平,安定,统一,集中.叼由此可见,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就是把"安内"——"剿共"作为"攘外"——"抗口"的前提和准备,"抗日要先'剿匪','匪'未剿清之前,绝对不能言抗日'哂.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标志着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巳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对此,连蒋介丐也意识到:"自从九一八以后,我们的国家真已陷入岌岌危亡,朝不保夕的险境."@既然如此,蒋介石又为什么在九一八事变后不久明确提出并竭力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以"剿共"为主要内容的"安内",是蒋介石在独裁政权建立后确定的既定国策.为维护和巩固蒋介石的独裁反动统治,在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企图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救帜下完成其"剿共"事业.四一二政变以后,尤其足南京国民政府完成"继续北伐"以后,蒋介石把共产党及其红军的存在视为他独裁统治的最大障碍.因此,他把"剿共"列为基本国策.1929年6月,国民党三届二巾全会上通过了《分区剿匪案》,决定:"全国剿匪事宜,由国民政府责成编造委员会分划区域,指定陆海空军,于最短期内各区分别严定限期,一律肃清."0次年11月l8日,国民党三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宣言》中称:"铲共剿匪与军事善后,为施政急务"0,大会通过的有关"施政纲要"中再次强调:"关于铲共剿匪,I}I央应视为最要急务,党政军民各以全力切实协作,其于三个月至六个月内办理完竣,就于必要之地区,并得设置临时之总揽指挥机关."@1931年5月17日,蒋介石在国民会议所作的<努力完成训政大业》的演讲中说:"目前国家之大患,为地方秩序之不宁,政府对于剿除匪患之未尽,实深引为疚责,而当督率负责者以努力.旧同年6月15日,国民党三届五中全会发表<为一致协力扑灭赤匪通告全国同胞书>,称;"政府决于匪祸巳成之区,大举师徒,克期剿灭.于匪患未成之区,积极清乡,防其滋蔓,……赤匪既为吾民族之大患,自非集全国一致之力量以扑灭之不可.,'97月13日,蒋介石面对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发表<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书》,明确提出: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不消灭赤匪,则不能御侮,不完成统一,则不能攘外.".其次,"攘外必先安内",是中国历代没落腐朽统治者处理外敌入侵与国内矛盾的基本准则.蒋介石熟知这一古训,并奉为"至理名言","立国信条".因此,蒋介石的传统政治文化素养,决定他在九一八事变后竭力奉行这一"立国信条".这就是蒋介石提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传统政治文化原因.熟悉中国政治文化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宋代,宋统治者认为:"天下之势,犹一人之身,庶民处心腹之中,外国在皮肤之外,故外国侵侮,足谓皮肤不仁, 倘善用药石,其去甚易.庶民稔乱,足谓心腹蓄毒,若养而不治,其愈实难"0在鸦片战争期间,曾主持广东抗英斗争的清朝靖逆将军奕山认为:在广东"患不在外而在内",因此,提出"防民甚于防寇"的主张0.19世纪6O年代,清政射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 恭亲王奕土千等人认为:"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 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尢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敝主张:"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0这些历史"古训"被蒋介石奉为"神明",在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便如法炮制,竭力推行.1932年12月14日,蒋介石在内政会议上明确提出:".攘外必须安内',是古来立国的一个信条.''. 1933年5月,蒋介石在对红军进行第四次反革命"围剿"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剿共"官兵抗日情绪的高涨和"剿共"情绪的低落,5月8日,蒋介石跑到江西崇f=="剿匪"总指挥部,对驻赣军队团副以上军官就"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作详尽的发挥,企图以此平息军官中抗口高涨情绪和厌倦"剿共"情绪.蒋介石79摆出历史学家的架势说道"古人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意思说是先要戡定内乱,然后可以抵御外侮,这话有至当不移颠扑不破的至理.依今日国难的客观情势来说,日本人侵略是外来的,好象是从皮肤上渐渐溃烂的疮毒,土匪捣乱是内发的,如同内脏有了毛病,这实在是心腹之患?因为这个内疾不除,外来的毛病就不能医好,而且即算医好,也还是无济于事, 到了最后,病人还是要断送在这个心腹内疾.……所以我们不怕现在不能攘外,只怕为我们心腹之患的土匪,不能消灭.又说z"只要能够正本清源,先将这个心腹之患彻底消除,那末外面的皮肤小病,一定不成问题,现在剿匪就是来治疗心腹之患.只要剿匪成功,攘外就有把握.增对于蒋介石自九一八事变起至西安事变前推行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有的论者提出了在一个阶段上推行的是"攘外为主,安内为副.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与事实不符的.自九一八事变起至西安事变止,蒋介石严格遵循"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坚持以完成"剿共作为"抗日的前提,专意"剿共.1931年9月,蒋介石组织的第三次反革命"围剿失败后,次年6月,蒋介石坐镇武汉,调集6O万兵力发起第四次反革命"围剿l1933年春,蒋介石又以5O万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进攻.第四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又于1933年9月亲任总司令,设行营于南昌,调动兵力100万,飞机200架,向红军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为使"围剿得手,蒋介石奔走于"围剿前线,举办军官训练团,对部队军官进行精神的,战略战术等方面的教育.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自九一八事变后至西安事变前,蒋介石在南京,汉口,南昌,庐山,成都等地先后发表有关"剿共为主要内容的讲演百余次.其内容,有涉及"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如'革命军的责任是安内与攘外),'爱民的精义与教民的宗旨》,<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等l有涉及"围剿战略战术的,如<剿匪要实干),'最近剿匪战术之研究》,<剿匪技能之研究),'参谋业务与剿匪要诀》,<剿匪战术的要点》等l有涉及精神教育的,如'信仰统帅及战斗心理之重要》,<推进剿匪区域政治工作的要点》,<带兵80?练兵教兵及成功立业的要诀》,<庐山军官训练的目的和方针》等.尤其是1933年后发表的'剿匪手?本》和'剿匪成败与国家存亡》两本小册子,成为"剿共官兵的教科书,在"剿共中起了极其恶劣的作用.1934年10月,蒋介石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得手,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作战略转移.此时,蒋介石企图把红军"根本殄灭,以永绝祸萌,于11月12日令何键任"追剿军总司令,分五路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1935年3月3日,蒋介石又电令国民党各部队,凡川黔各军概由他本人统一指挥围剿红军.同.年6月5日,在成都召集"追剿"红军的国民党军官会议上,蒋介石穷凶极恶地说:"现在土匪到处流窜,行动飘忽,我们一定要有得力的部队穷其所往,加紧追剿,使匪军不得稍舒喘息,亦不使他育一刻工夫得.以停止下来补充整理和诱胁民众的工作.口¨此,则残余的匪众,久在疲困饥饿疾苦之中,便自然要一天一天减少下来,很容易被我们消灭.增10月初,蒋介石又亲自兼任西北"剿匪总司令,设司令部于西安,加紧对红军的"围剿.更为严重的是,蒋介石于1936 年2月23日调动洛阳,徐州,浦口等地3O万兵力进入山西堵截红军东进抗日,同时下令东北军,十七路军进扰红军后方.1O月22日,蒋介石由南京飞抵西安,布署进一步"剿共计划.29日,蒋介石返回洛阳时对记者发表谈话,称z"共产党不以民族利益为本位,不论其标榜若何,政府决贯彻勘乱方针.''9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势下,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倒行逆施,专意"剿共,'理所当然地遭到从事"剿共的国民党中爱国将领的抵制和反对.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 杨虎城毅然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这是蒋介石长期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必然结果.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抗口条件,担保内战不再发生,并发出撤出"剿共部队的手谕.至此,蒋介石开始放夯"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至七七事变止,蒋介石推行"安内"与"攘外并重的方针,其"安内,改武力"剿共"方车1'为"和平统一"共产党的方针. 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制约下,蒋介石对日.本在西安事变前的一系列侵略活动,在总体指导方针上采取了维持中日间的"和平,尽可能争取较长的"和平时间从容完成"剿共计划.能集中反映蒋介石对日和平指导方针的,是他在1934年1O月发表的'敌乎?友乎?——中日关系的检讨》一文.文章批评在他下台期间政府采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针是"当局的无办法,是一种"不彻底实行革命方略的错误.蒋说:"革命外叠之不同于通常外交者,即在不被动而能自动,不固执而能因应,应刚则刚,应柔则柔,能伸则仲,当屈则屈,完全以变动不屈的方略,来实现不可变易的目的.……我们反顾九一八以来的经过,纵不言当局无挽回危局之意思,要不能不认为缺少当机立断的勇气.与此同时,蒋介石批评九--]k以来国民党中主张抵抗者,"不但不知彼,实亦不知己,对于自身力量,不是夸张太过,就是信赖过甚,只判断敌人的缺点,无暇反省,亦无意承认自己的弱点.—般人民激于义愤,甚至自信短刀可以制飞机,单靠无近代备配的陆军可以参加现代的战争,高呼宣战,力促出兵,使当时政府解释无从,因应不易.并十分坚定地表示:"我以为目前中国只有尽力消弭战机,才是唯一可采之路.增蒋介石这一对日和平的指导方针,直至西安事变前均未改变.1935年11月14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大上所作的《对外关系之报告》中更加明确地强调:"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l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0次年7月13 日,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重中:"半年来,外交的形势,大家相信并未达到和平绝望时期,与其说是和平绝望,反不如说是这半年来较之以前的形势,还有一线的希望.增受对日"和平思想的指导,蒋介石在外交场合,对日本侵华方针表示出妥协屈辱的立场.如,1935年1月22日日本外相广田在其第67届议会发表"中日亲善,"经济提携"的演说后,蒋于2月1日对日本记者发表谈话,称:"此次日本广田外相在其议会发表对我国之演辞,吾人认为亦具有诚意,吾国朝野对此当有深刻之谅解,……我国同胞以堂堂正正之态度,与理智道义之示,制裁一时冲动及反口行为,以示信谊.增13日,蒋介石在答日本记者问时再次表示:"中日亲善,应以道义为出发点","中国人民不但无排日之行为与思想,且亦无排口之必要.旧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制约下,蒋介石对Et本所挑起的战端也采取不抵抗,不扩大的方针.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一方面令张学良采取"不予抵抗的方针,一方面企求国联出面对日干涉,制裁.一二八事变发生之际,蒋介石下野在溪口,蒋在陈布雷等人的策划下,于1月30日发了一个'为"一二八事变"告全国将士书》,表示其抗日决心,后又发表了勉励淞沪抗战将领的电文.但,与此同时,蒋于2月2日令海军部陈绍宽不准对炮击吴淞等地的日本舰队"还击9}2月10日,蒋介石为使战事不扩大,更指示何应钦,罗文干:"十九路军保持十余日胜利,能趁此收手,避免再战为妥,双方立即进行停战,从速转入外交途径.,'.不久,蒋介石派外交次长郭泰祺,十九路军参谋长黄强与日军和谈,5月5日签订了屈辱的《淞沪停战协定》.对于1933年的长城抗战,蒋介石为应付国内抗战舆论,发表了一些抵抗言论,但不久就指示何应钦派员与日本和谈,于5月底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实际上承认了长城是中国与伪满洲国的所谓"国界".此后,对于日本制造的察东,河北事件和张北事件,蒋介石同样的持妥协态度,终以屈辱的《何梅协定》,《秦土协定》而了结.为求得中日"和平",蒋介石不仅对国内抗日活动,以武力加以镇压,平息,如1933年5月冯玉祥等爱国将领为保卫察哈尔省,抗击日军,组织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以军事行动收复了多伦等失地, 蒋介石便以"妨碍统一政令"等罪行,调集15万兵力,与日本关东军夹击抗日同盟军l又如1933年冬, 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联合陈铭枢,李济深等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联合抗日反蒋,发动福建事变, 蒋介石调集15万兵力加以讨伐l再如,1934年7月, 中国共产党为抗击日本,在蒋介石"围剿"的困境下, 以最大的决心派遣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蒋介石于1935年1月调兵在赣东围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即使一般民众的抗日活动和民主党派的抗日呼声, 亦同样不放弃平息,镇压.如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数千人上街游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民党政府便出动全城军管加以镇压,并且为制止学生的救口救国运动,国民党政府于25日令军事委员会于必要地区宣布戒严,蒋介石传令,凡违反戒严令者,概以军法从处,26日,南京,上海,武汉三市实行戒严,禁止集会结社;又如1936年7月15 日,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等全国救国会领袖联名发表《团结御侮的几条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要求8】?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联合红军共同抗日,蒋介石于11月22日将救国会"七君子以"赤匪外围加以逮捕.由此可见,自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止,蒋介石的"攘外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对于日本的军事挑衅与无理要求,采取不抵抗,不扩大,求妥协,甚至作丧失国家部分主权的让步,其实质就是投降.当然,这一时期蒋介石的这类投降不同于后来汪精卫的卖国投降.汪精卫的投降是甘当汉奸,卖国贼的投降,而蒋介石的这类投降,是一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结果.应该看到,蒋介石在这一时期碰到涉及国家领土主权的重大问题时,还是多少坚持了民族的立场.如,他拒不承认"伪满洲国,在1936年7月五届二中全会上表示t"假如有人强迫我们签订承认伪满洲国等损害领土主权的时候,就是我们不能容忍的时候,就是我们最后牺牲的时候.旧又如,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基本得手的时候,除在军事上继续"剿共外,开始作抗日的准备.在思想上,号召军官们作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准备.在1934年7月25日对庐山军官训练团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中国生死存亡的关头,……现在可供我们注:准备的期间,恐怕最多也只有三年,因此国家民族的兴亡,就完全看我们—般军人,尤其是本团的学员,在这三年之内的努力如何,如果我们能够奋发努力, 团结精神,一心一德来救国,国家一定可以在我们手里救转,民族也可以由此复兴起来.增与此同时,蒋介石开始在国防上,物质上作抗战的准备.综上所述,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把"剿共作为抗日的前提,这是一个极端反动的政策. 在西安事变前五年内,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及红军死于蒋介石的屠刀下,使中华民族失去了一大批民族精英,抗日中坚力量l在这一政策下,蒋介石镇压了国内抗日救亡运动,严重打击和挫伤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从这一事实出发,"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一个祸国政策.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蒋介石对日本侵略不抵抗,一味妥协,甚至投降,助长了日本不断扩大侵略中国的气陷,更使日本赢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增大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艰巨性,延缓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过程.从这一事实出发,"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又是一个误国政策.因此,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应予全盘否定.'蒋总统集》,第577,606,710,611,606,622--623,8】0,744,571,2096,606,622,874,2104—2107,921,952,952,784页,】968年台北版.⑩①⑧⑧'中国国民党历次会议宣言决议案汇编>(一),第322,354,380,404—406页.⑩《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5.①'鸦片战争>丛刊(四),第】O0页.⑧'筹办夷务始末?成丰朝》,卷7l.⑨《中国国民党历次会议宣言决议寨汇编>(二),第111页.⑥@⑤@@④《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采年要录?统计荟萃),第75,158,115,117,,15,47页,海军出版社1988年版.82(作者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副教授)[责任编辑田卫平]。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红军的长征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红军的长征 红军的长征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1)背景: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怒斥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面对社会舆论压力,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2)实质:是以“必先安内”作掩护,继续推行向日妥协,对红军“围剿”的反动方针。
(3)表现:1933年蒋介石相继发动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和第五次反革命“围剿”。
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红军打破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1933年2月,毛泽东对苏区军队领导权已被王明等人剥夺。
周恩来、朱德抵制王明等人错误指令,指挥红军打破了国民党第四次“围剿”。
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背景:1933年初,临时党中央迁入中央苏区,王明“左”倾错误特别是军事指导方针上的错误在革命根据地得到全面贯彻。
经过:1933年10月,蒋介石发动了第五次“围剿”,重点进攻中央苏区。
博古、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红军奋战一年,未能打破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反而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
结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三、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1934年10月~1936年10月)1、红军长征:(1)原因:“左”倾路线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长征线路:瑞金→突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过大草地→陕北会师【1935.10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会宁会师【1936. 10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1)内容: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2)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攘外必先安内”再批判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攘外必先安内”再批判熊宗仁 内容提要 “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基本国策,意在因应国内“三足鼎立”、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选择先“剿共”后抗日,共产党选择先反蒋后抗日,而随着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形势的转化,双方的这种选择逐渐演变为国共合作抗日的过程。
“安内”是以“剿共”为中心,包括实现国民党内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中央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
“攘外必先安内”是国民党处理内政的基本国策,又是图存御侮的策略。
历史已证明:“剿共”不是抗日的前提,“反蒋”也不是抗日的前提。
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才是抗日的前提。
关键词 攘外安内 抗日前提 国共合作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前,没有一项政策像“攘外必先安内”这样对中国产生如此广泛而严重的影响。
70年来,海内外史学界涉及这一政策的研究较为鲜见,近年来有所增多,虽也逐渐达到某些共识,但总体上内地学者和海外学者的观点依然尖锐对立,基本上否定或基本上肯定的倾向并未消除。
笔者不揣谫陋,抒一孔之见。
一任何政策都是国家和政党因应一定历史时期的需要,为贯彻“攘外必先安内”再批判其路线、实现其政治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国民政府在准备抗战时期的行动准则。
它的出现,因应了救亡图存的国内国际背景。
这一政策提出的时间,并不在九一八事变后,而在之前。
但其追求的目标、内容和矛头指向,却与九一八事变后是基本一致的。
1931年7月23日,在江西督师剿共的蒋介石,针对国内外情势的变化,发表告国民书,内称:“惟攘外必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
①这是“攘外必先安内”见诸文字之始。
这一对其后国内军事政治和反对日本侵略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的提出,是鉴于下述的国内国际背景:1931年5月27日,国民党中的粤系反蒋派在广州成立中国国民党执监委员非常会议,目的在推翻蒋介石之独裁,完成国民革命,并决议在广州成立与南京相抗衡的“国民政府”。
大家都想知道的《革命军》知识点 -回复
大家都想知道的《革命军》知识点-回复我们都知道,《革命军》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以描写中国革命战争为主题。
今天,我将以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为大家详细解读这部作品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第一部分:《革命军》的背景和作者简介《革命军》是鲁迅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共十册,首次出版于1928年至1932年间。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和文化思想家,他以独到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批判精神闻名于世。
第二部分:《革命军》的主要人物介绍在《革命军》这部小说中,包括许多饱受磨难的革命志士和普通人物。
其中,最主要的人物包括孙中山、梁启超、蔡元培等早期革命志士,以及无名的普通农民和工人。
第三部分:《革命军》的故事情节《革命军》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以中国革命战争为主题展开。
故事开始于清朝末年的中国,通过描述革命志士们的奋斗和牺牲,以及一些普通人的努力,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不公和封建制度的罪恶。
第四部分:《革命军》的思想和主题《革命军》这部作品的核心思想是反抗压迫和追求民主自由。
通过揭露封建制度的腐败和革命斗争的艰辛,鲁迅先生在作品中探讨了中国革命的意义和价值,提倡人民反抗压迫,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
第五部分:《革命军》的创作风格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而备受推崇。
《革命军》这部小说以其鲜明的写实主义风格和批判性的观点而著名。
透过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他生动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并对现实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批判。
第六部分:《革命军》的影响和意义《革命军》这部小说的出版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广泛的关注。
它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成为了后来中国革命文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它鼓舞了那些为自由和民主而奋斗的人们,并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行动的动力和精神的支持。
第七部分:《革命军》的现实意义尽管《革命军》这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但它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
它提醒人们,在追求民主自由的道路上,我们仍然需要坚韧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勇气。
战略转移
——毛泽东
遵义会议与会代表像:左起毛泽东、周恩来、 张闻天、博古、王稼祥、陈云、刘少奇、朱德。
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遵义扩大会议参加者名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 张闻天 周恩来
朱 德 陈 云 秦邦宪
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 刘少奇 邓发 何克全(凯丰) 红军总部和各军团主要负责人:
第四节
红军的 战略转移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利
国民党军队 修筑碉堡
王明(1904--1974) 1926年入党,1931年 取得党中央领导 权,
推行“左”倾机会主 义路线,1934年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严 重失利,给党和革命 事业造成极大损失。
长征的开始
长征出发地之一——江西瑞金武阳渡口
两 万 五
千
里
长
征
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师 处——甘孜
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1.粉碎长了征国民是党历反动史派纪“围录剿上”红的军第、扼一 次杀,中国长革征命的是企宣图,言使书中国,革长命转征危是为安宣。 传2.队保存,了长经过征千是锤百播练种的中机国。共产…党…和红长军 征的是精华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 的结果而告结束。 3.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突但渡胜面围动川会达师长师” 上 东 地破损赤利懋师陕。征。,圈权倾的在位陕 镇敌失水。功北。冲,。路领党。人惨、,北红宁出掌线导和的重娄与一 城了握吴在,红四。山红陕组确军、敌 了起道关四北织立中二人 战防战方红和了的线役面军、的 略军毛领,的军会四包主事泽导方面军会师的甘到团肃达会会陕师北。与红15军
容
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 央的正确领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命军的责任是安内与攘外(节录)
——蒋介石在崇仁总指挥部讲话
(1933年 5月 8日)
各位官长,自从来到江西剿匪多半都在三年以上,至少也有一年多了,我们耐苦入险,流血拼命,来和土匪恶战苦斗,所牺牲的官兵自师长旅长以至一般士兵综计已超过一万。
但是我们以这样长久的时间,这样艰苦的奋斗,和这样重大的牺牲,到今天土匪还没有剿灭,国家仍旧不能统一,而日本帝国主义者又乘机侵略我们,压迫我们,酿成现在这样一个危急存亡的局面,使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生命,感受严重的威胁,处于波动摇撼的境地,这是什么道理?我今天首先要把这个道理和各位官长来讲明,然后大家可知道以后努力的道路,和成功的要点。
现在我们国家正是内忧外患相逼之时,一方面国内有狂暴的土匪,天天拼命的杀人放火;一方面国外有日本帝国主义,天天向我们猛烈地侵略。
日寇敢来侵略我们的土地,甚至公然要来灭亡我们整个国家,就是因为我们国内有土匪扰乱,不能统一。
帝国主义一向是幸灾乐祸兼弱攻昧取乱侮亡的,所以我们由内乱而招致外侮,是必然的;反转来说,只要能够正本清源,先将这个心腹之患彻底消除,那末外面的皮肤小病,一定不成问题,现在剿匪就是要来治疗心腹之患,只要剿匪成功,攘外就有把握。
再就我们主观的战略来看,现在我们国内没有安定统一,并且有土匪拼命的捣乱,若是在这种情形之下,来谋攘外,那我们就是处于腹背受敌内外夹攻的境地了。
各位官长都知道,无论我们有怎么强大的武力,也不论是大战小战,若是遭到腹背受敌内外夹攻,前后方都告危急,那是没有不失败的。
所以我们如果不先安内而要求攘外,在战略上理论上说,都是居于必败之地,决不能希望胜利,何能达到我们救国的目的,不仅是不能救国,而且适足以速国家之亡。
总之我们就客观的情形与主观的战略看来,今日救国的途径,只有照着古人“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来力行;我们必须先把后方与内部安定起来,然后攘外才有办法,才不致处于内外夹攻的危急。
大家应当知道,日本全国的人口,一共算起来,不过6000万,战争起来,最多只能有600万战斗员,那里有我们4万万人潜势力的雄厚。
再论全国富源的多少,领土的大小,历史的长短,文化的创造能力,日本人那一项比得上我们。
本来在17年以后,我们国家总算已经统,但是因为土匪在江西以及其他各处猖獗起来,拼命的捣乱,因而牵制了中央,妨碍了统一,终至民生憔悴,国力消耗,予人以可乘的机会,因而外侮踵至。
自九一八以后,日本
既占东北,又攻上海,取热河,情势一天天更加严重;同时在江西的土匪,也就在这个严重情势之下,借日本帝国主义炮火间接的掩护,竟得休养生息的机会,运用其进战防守的狡谋。
我们如从事实牵连的关系来说,日本的侵略,就是土匪所招致的。
所以我们要抵抗日本,就先要消灭这个祸根的土匪,古人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意思就是先要戡定内乱,然后可以抵御外侮,这话有至当不移颠扑不破的至理。
依今日国难的客观情势来说,日本人侵略是外来的,好象是从皮肤上渐渐溃烂的疮毒,土匪捣乱是内发的,如同内脏有了毛病,这实在是心腹之患;因为这个内疾不除,外来的毛病就不能医好,而且即算医好,也还是无济于事,到了最后,病人还是要断送在这个心腹内疾。
所以我相信无论日人怎样凶险,无论到什么时候,只要我们国内能够安定下来,日本人就再不敢来逞凶了,就是他实行武装侵略,我们只要把国内这一点土匪消灭,马上就可以用全部的革命力量来对付他了,我确信日本帝国主义终久一定会失败在我们面前,一定可以由我们一般革命军将士的手里来将他们消灭。
所以我们不怕现在不能攘外,只怕为我们心腹之患的土匪,不能消灭。
我们应当坚确认定革命军当前的责任,第一个乃是剿匪来安内,第二个才是抗日来攘外。
要晓得剿匪的工作,实是抗日的前提,要抗日就先要剿匪,能剿匪就一定能够抗日。
大家总要记住我们革命的生死成败,我们国家的绝续兴亡,在目前完全系于剿匪,剿匪如果失败,那就一切都要失败,都不可挽救,你想匪都剿不了,那里还能抗日,这不是自欺欺人之谈吗?我们既明白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那就不可徒慕抗日的虚名,以为剿匪没有荣誉,没有功绩,亦没有人知道;要晓得剿匪一旦成功,主义就可实现,这样我们革命军人才可以得到历史上最大的光荣,也才可以求得国家民族永远的生存。
进一步来说,即使剿匪真是得不到什么勋名,而我们革命军人亦必须认识自己的责任;只要剿匪是为国家民族打开生路之惟一要图,是革命现状最迫切的要求,那么我们就只有勇往直前的来拼。
我们既是革命党员和革命军人,就要痛下决心,做总理所讲的无名英雄,只知道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而牺牲,不求名不图利,否则,就不配做革命党员和革命军人,就和一般投机取巧的政客以及一般贪官污吏,没有分别。
所以我们无论怎么困苦,怎样牺牲,只要是真为人民的福利,真为国家的生存,真为主义的实现,我们就不求人知,不慕虚荣,更不想升官发财。
否则,大家如毁弃革命的人格,妄想升官发财,那根本就不要在江西来担任这个艰苦的剿匪的工作。
所以我相信所有在江西剿匪的将士,是都有志向要做革命的无名英雄,都能本着总理遗教很纯洁的为国为民来奋斗,来牺牲,不愧为总理的忠实信徒。
大家要知道这种做无名英雄的革命精神,就是我们革命党无价之宝,也就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无价之宝。
现在这种精神存在江西剿匪将士的身上,以后我们革命党和革命军全靠这一点革命精神来完成革命,复兴民族,建设三民主义的国家。
希望我们一般将士,
个个人都能努力,都能立志做一个无名英雄。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绪编》(三)第36—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