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资料

合集下载

采购业务内控制度(试行)【精选文档】

采购业务内控制度(试行)【精选文档】

公司的采购业务全权集中于物流配送中心,包括公司工程用物资、燃器具的采购、户外管道及户内管线安装材料等。

公司办公用品的采购由行政部负责。

采购业务分为常备采购(预算内)、非常备采购(预算外)、政策性采购(公司战略需要)。

公司各单位(分、子公司及各部门)每月25 日向物流配送中心报送下月的物资采购计划,物流配送中心经汇总、综合平衡后向财务部报送当月公司整体采购计划和采购资金预算。

该计划应综合考虑各项物资实际库存、工程施工计划和公司资金状况。

该计划亦应与各预算单位每月向财务部上报的预算报表口径一致。

财务部审核通过后报总经理审批,经审批通过后下发物流配送中心执行,同时转财务部备档作为资金安排的依据。

:(1)、采购人员应随时调查供应商的动态及产品质量。

凡欲与公司建立供应关系而且符合条件者应填具,作为选择供应厂商的参考。

“供应商调查表”呈采购部经理核准后存档。

(2)、物流配送中心应在日常工作中逐步建立系统的供应商档案库,供应商档案包括:供应商名片、供应商调查表、供应商审批表、供应商资信档案、供应商所提供的合格证明、价格表及相关资料(3)、每批材料供货结束后,供应商的实绩转记于,作为评审供应商业绩的资料。

(4)、采购人员依据“供应商调查表”每半年复查一次,更正原有资料内容。

供应商档案由物流配送中心的经理指派专人负责管理,未经采购部经理允许,不得随便查阅。

供应商调查表应每月报一份给财务部存档。

(5)、物流配送中心应对供应商的选择建立内控审批制度。

在下列情况下,采购人员应填写,提请主管领导审批: A 、原有供应商被撤点; B 、开辟新产品和新项目投资需引进新的供应商; C 、原有供应商由于种种原因拒绝供货需更换供应商; D 、新供应商的物资 更适合公司的需求。

(1)、对通过初审的供应商所送检的样品,必须经质量检验部门进行 各项指标的检验和检测。

(2)、供应商提供样品同时应附带完整的自检报告及合格证明等资 料。

(3)、对通过初审和提供样品检验合格的供应商方可进行供货。

企业采购业务的内控制度

企业采购业务的内控制度

企业采购业务的内控制度㈠、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

1、供应部门应事先会同生产部门及其他业务部门,制定采购供应计划,根据供应计划或临时需要与供应单位签订采购合同。

采购供应计划报经总经理或部门经理批准执行,平常的采购供应工作应严格按照采购供应计划进行。

财务部门应该参与供应合同的签订工作,并监督执行,供应合同经双方签订生效以后,应将其副本交付财会部门备查。

2、购入的材料物资应由仓库部门组织验收,验收时应将发票帐单与存查的采购计划进行认真核对。

同时,核对验收实物的数量和质量,核对无误后填写验收单或材料入库单,在签字后连同发票帐单转采购部。

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物资应邀请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鉴定,检验合格后方可填制验收单。

3、财务应根据采购部门转来的验收单和发票,核查采购计划与合同,确认无误后办理结算手续。

㈡、销货业务的内部控制。

1、销售部应根据事先制定好的产品销售计划推销产品。

尽量与购货单位签订购销合同,合同应载明本企业与购货单位之间就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有关品种、质量、数量、价格、交货方式、交货期限、交货地点、违约责任等方面达成的一致意见,并以此作为规范销售行为的直接依据。

2、财务部应参与销售合同的签订,销售合同订立生效后,其副本应交付财务部,由财务部办理结算及其他有关业务。

3、销售部根据合同规定开具发货票,发货票一式五联,一联由销售部门存查,一联由成品库发货入帐,一联代“出门证”,一联交购货单位,还存一联送财会部门收款记帐。

销货发票开始后,应由开票人以外的人员复核其所填制的品名、规格、数量、单价、金额是否与购货单位定货单或合同相等,仓库保管人接到发货票的“提货联”后,提出应发的货物。

再由另一专职人员作最后的复核,核对无误后方能包装发货。

采购内部控制措施

采购内部控制措施

采购内部控制措施采购内部控制措施是一种组织在采购活动中采取的管理手段,旨在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准确性和合规性。

通过制定和实施适当的内部控制措施,企业可以降低采购风险、防止内部欺诈和滥用职权,并提高采购效率和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采购内部控制措施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采购政策与流程、授权与审批机制、供应商管理和合同管理。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详细探讨,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采购内部控制措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它们。

1. 采购政策与流程:1.1 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采购政策,规定采购的标准、程序和流程。

这将确保采购活动的一致性和合规性。

1.2 采购流程应该包括需求确认、供应商选择、合同谈判和签订、采购执行和付款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应该有清晰的责任分工和审批要求。

2. 授权与审批机制:2.1 企业应该设立明确的采购权限和审批机制,确保采购决策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不同金额和风险级别的采购活动应该设置不同的审批层级和权限限制。

2.2 采购授权和审批过程应该有明确的记录和审计轨迹,以便追溯和监督。

3. 供应商管理:3.1 企业应该建立供应商资质审核和评估机制,确保只选择合规、可靠且有良好业绩的供应商。

3.2 有效的供应商管理也包括采购合同的管理和履行,包括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的监控和评估,以及与供应商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关系的建立。

4. 合同管理:4.1 采购合同应该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具体要求、价格、交付期限和支付条件等。

4.2 合同的履行情况应该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供应商按时交付合格的产品或服务,并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进行结算。

采购内部控制措施在企业的采购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定明确的采购政策与流程、设立授权与审批机制、有效管理供应商和合同,企业能够降低采购风险、防止欺诈和滥用职权,并提高采购效率和效果。

合理而严格的内部控制措施将为企业创造稳定和可持续的采购环境,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业务发展。

浅议采购业务流程中的内部控制

浅议采购业务流程中的内部控制

浅议采购业务流程中的内部控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采购业务流程中的内部控制,通过分析内部控制的定义与作用,探讨采购业务流程中的内部控制措施,以及对内部控制的评估与改进。

文章还将讨论供应商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和采购风险防范措施。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采购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采购业务的效率和透明度,降低风险并保障企业利益。

最终,本文将总结讨论采购业务流程中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采购业务流程、内部控制、供应商管理、风险防范、评估、改进、采购业务1. 引言1.1 浅议采购业务流程中的内部控制采购业务是企业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内部控制则是保障企业正常运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采购业务流程中,内部控制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可以有效地防范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资产安全。

内部控制的定义与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到既定目标而制定的各项政策、程序、方法和措施,旨在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促进企业运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在采购业务中,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规范采购流程,确保采购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采购业务流程中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值得重点关注的。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明确采购流程、设立采购审批制度、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建立采购档案管理制度等。

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以有效地控制采购流程中的各种风险,确保采购活动的合理性和效率。

内部控制的评估与改进是内部控制的持续性工作。

企业应定期对采购业务流程中的内部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只有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风险挑战。

在采购业务流程中,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正常运作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高度重视采购业务流程中的内部控制,不断完善措施,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正文2.1 内部控制的定义与作用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为了达成其经营目标而制定的各项制度、规定和程序,以保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资产保护的有效性以及合规性的确保。

采购内部控制

采购内部控制

采购内部控制【字体:大中小】【打印】采购是指企业原材料、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审批、验收、付款等行为。

采购管理是成本费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购业务需要由预算、采购、收货、财会等部门共同协助完成。

根据采购业务的特点,企业至少应当关注涉及采购业务的下列风险:(一)缺乏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可能导致企业停产。

(二)采购环节出现舞弊,可能导致采购项目质次价高。

第一节关键内部控制企业应当按照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规定的程序办理采购业务,并在采购与付款各环节设置相关的记录、填制相应的凭证,建立完整的采购登记制度,加强请购手续、采购订单或采购合同协议、验收证明、入库凭证、采购发票等文件和凭证的相互核对工作。

为实现采购与付款业务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企业应建立以请购单、合同、验收单、入库单等结算凭证为载体的业务记录控制系统。

一、购买与审批企业应当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从事采购业务。

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应当履行预算调整程序。

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购买审批制度,明确审批权限,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确定采购项目、质量等级、可选供应商以及交货付款方式等相关内容。

大宗采购应当采用招标方式,规定最高限价,实行比价采购。

采购项目技术含量较高的,应当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

(一)职责分工企业应当建立采购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采购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企业采购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1.请购与审批。

企业物品采购应由使用部门根据其需要提出申请,并经分管采购工作的负责人进行审批。

2.供应商的选择与审批。

企业应由采购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询价程序并确定供应商,但是决定供应商的人员不能同时负责审批。

3.采购合同协议的拟订、审核与审批。

企业应由采购部门下订单或起草购货合同并经授权部门或人员审核、审批。

4.采购、验收与相关记录。

企业采购、验收与会计记录工作职务应当分离,以保证采购数量的真实性和采购价格、质量的合规性、采购记录和会计核算的正确性。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
❖ 第三,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比如无采购合同或大额 超采购合同的物资、超采购预算采购的物资、毁损的物资等,验 收机构或人员应当立即向企业有权管理的相关机构报告,相关机 构应当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对于不合格物资,采购部门依据检 验结果办理让步接收、退货、索赔等事宜。对延迟交货造成生产 建设损失的,采购部门要按照合同约定索赔。
❖ 第二,采购部门应当按照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原则,择优确
定供应商,在切实防范舞弊风险的基础上,与供应商签订质 量保证协议。
❖ 第三,建立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和供应商淘汰制度,对供应
商提供物资或劳务的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供货条件及
其资信、经营状况等进行实时管理和考核评价,根据考核评
价结果,提出供应商淘汰和更换名单,经审批后对供应商进
❖ 第二,根据国家有关支付结算的相关规定和企业生产经 营的实际,合理选择付款方式,并严格遵循合同规定, 防范付款方式不当带来的法律风险,保证资金安全。除 了不足转账起点金额的采购可以支付现金外,采购价款 应通过银行办理转账。
❖ 第三,加强预付账款和定金的管理,涉及大额或长期的 预付款项,应当定期进行追踪核查,综合分析预付账款 的期限、占用款项的合理性、不可收回风险等情况,发 现有疑问的预付款项,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尽快收回款 项。
主要内容包括:

一、采购管控的重要性 二、采购过程中的主要风险 三、采购业务流程 四、采购环节的主要风险点及管控措施
2024/2/16
1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 ——采购业务
❖ 一、采购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 采购,是指企业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
项等相关活动。 ❖ 其中,物资主要包括企业的原材料、商品、工程物
资、固定资产等。 ❖ 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既是企业的“实物流”

采购内部控制

采购内部控制

采购内部控制概述采购内部控制是指组织机构在采购业务过程中,为了保证采购活动的合规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而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和制度安排。

良好的采购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管理采购风险,防止潜在的错误和欺诈行为,提高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和效率。

重要性采购是企业日常运营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资源利用效率。

良好的采购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在采购过程中的合规性,有效控制成本,保证采购品质,防止风险和损失的发生。

同时,采购内部控制还对企业的信誉和声誉产生重要影响,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采购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1.分离职责:采购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和职能应当进行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划分,以确保采购活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2.授权限制:对于采购过程中的决策权限和授权范围,应当进行明确规定和限制,以确保决策方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3.信息披露:采购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地进行记录、保存和披露,以支持后续的审计和监督工作。

4.内部审计: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或委员会,对采购过程进行定期的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5.风险评估:在采购过程中,应当对潜在的风险和威胁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采购活动的稳定和安全。

采购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采购政策和流程1.制定明确的采购政策和流程,明确规定采购的权限和程序,确保采购活动的合规性和高效性。

2.设立采购委员会或采购审批机构,对重要的采购决策进行审议和审批,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供应商管理1.建立供应商资质评估机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筛选,确保选择的供应商具有稳定的质量和供货能力。

2.建立供应商合同管理体系,明确合同的主要条款和责任,确保供应商履约并对违约行为进行追责。

采购合同管理1.完善采购合同的审批和签订程序,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设立采购合同履行监督机制,对采购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控,确保合同的执行和目标的达成。

采购支付和结算1.建立严格的采购支付和结算程序,确保付款和结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防止错误和欺诈行为的发生。

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流程

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流程

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流程企业采购是指企业为了生产经营需要,从外部购买各种物资、设备和服务的活动。

它是企业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和效益。

为了确保采购活动的合法、合规、高效进行,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流程。

第一步,明确采购需求。

企业的采购需求来自于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包括原材料、设备、办公用品等各类物资。

在这一步,企业需要明确需求量、时间要求以及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具体细节。

第二步,制定采购计划。

根据采购需求,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

采购计划是指根据物资的种类、用途、数量和质量要求等条件,对采购工作进行细化、量化,以达到经济、合理、高效的采购目标。

在制定采购计划时,企业需要考虑物资的价值、供应周期、供应渠道等因素,结合企业财务状况和供应市场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第三步,供应商筛选与评估。

企业的采购活动需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供应商的选择需要考虑其资质、信誉、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的因素,并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和目标进行评估。

筛选供应商时,企业可以通过招标、询价、比较分析等方式进行,确保选择到品质稳定、价格合理、服务到位的供应商。

第四步,签订合同。

在确定供应商后,企业需要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合同应包括采购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以及价格、交付期限、付款方式等重要内容。

企业应认真审核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护,合同执行过程中能够实现预期的效果。

第五步,采购执行。

在签订合同后,企业需要启动采购执行阶段。

企业需要不断跟进供应商的供货进程,确保按照合同的要求及时供货。

同时,企业还需要对供应商的供货质量、服务态度、交付时间等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策略和措施。

第六步,质量检验与验收。

企业采购的物资到达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与验收工作。

质量检验是指对采购物资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采购要求;验收是指确保采购物资在数量、质量、规格等方面与合同要求相符合,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关键事项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关键事项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关键事项《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关键事项:我的“采购经”》在企业的运营中,采购业务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寻宝之旅。

不过呢,这个寻宝过程要是没有好好把控,那就可能会变成“踩坑之旅”。

今天我就来唠唠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那些关键事儿,可都是我“血与泪”的经验总结,绝对干货满满,还略带一丝幽默哦。

首先得说说供应商的选择,这就像是找对象一样重要。

咱可不能盲目地“看对眼”就合作。

要多方面考察,就像调查对象的家庭背景、学历、工作能力这些一样。

查查对方有没有“黑历史”,也就是不好的商业信誉,要是对方老是拖欠货款、提供劣质货,那可就像找了个渣男渣女,绝对不能要。

这时候呢,多建立几个供应商渠道就好比多认识一些朋友,万一哪个“对象”出了问题,还有备胎可以顶上,不至于两手空空。

比如说,有一回我们只跟一家供应商合作,结果他们因为工厂出事一时半会供不了货,差点把我们急得跳脚,后来才意识到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

采购流程的审批那更是个精细活儿。

以前我们公司有个老哥,想偷偷私自给一家供应商下单,幸好我们设置了层层审批,就像一道道关卡。

从采购申请到部门主管审批,再到财务和高层审核,这一路下来,就像过五关斩六将。

结果老哥这个不正规的订单刚一出就被“拦截”了。

要是没有这样严格的审批流程,那就像家里没有大门,谁都能随便进出,财物啥的就没保障了。

审批的设置主要不是为难大家,而是为了确保每一笔采购合理、合规,就像给公司的钱袋子上了一把结实的锁。

还有采购合同的管理呀,这可不仅仅是几个签字、几张纸这么简单。

这是和供应商之间的“结婚证书”,得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明白白写清楚。

有一次,我们就因为合同条款里少写了个“货物的质量验收标准”的明细,结果到货的时候,跟供应商大眼瞪小眼,各说各有理,闹得很不愉快。

从此以后我们就知道合同条款要详细得像一份“购物攻略”,精确到每一个小细节,从货物的规格、价格、交货日期到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得清清楚楚,绝不含糊。

企业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

企业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
• 其二,交易发生后,奥尔公司并未向国际酒店出具有关水晶灯 的任何品质鉴定资料,国际酒店也始终没有同奥尔公司办理必 要的查验手续。
• 主要原因是:交易都是由王副总经理一人操纵的,从签订合同到验收 入库再到支付货款都是由他一个人说了算,而他之所以会这样做,正 是因为收受了奥尔公司的巨额好处费。
第三,采购业务的主要控制
须增加34%。
采购的一般流程(一)
采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般流程(二)
第二,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和问题
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请购阶段(一)
• 在请购阶段,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市场变化预测不准确 ,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可能导致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 费。
• 问题的表现是: –第一,请购不科学不合理。请购不应采购的货品、请 购货品超量、请购人混淆不清; –第二,请购的相关审批程序不规范、不正确或者缺失 ,可能导致企业资产损失、资源浪费或产生舞弊行为 。
内控指引对采购业务的要求
• 1.要求企业的采购业务尽量集中,避免多头采购或分散采 购;。
• 2.要求企业建立采购申请制度,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明确 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和审批程序。
• 3.要求企业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并根据确 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签订采购合同, 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采购业务的主要风险——账务处理阶段(四)
❖ 采购业务账务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财务失真、资产流失等 后果。
❖ 问题主要表现是: ❖ 应付账款的编制可能依据虚拟的交易 ❖ 应付账款所记载的会计科目及交易事项不实 ❖ 应付账款未予入账 ❖ 已进仓的货单未记账
• 可能导致的后果: –未发生的采购业务被记账 –退货和折让的记录不实 –账户余额不正确,报表错误 –监守自盗

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概述
相 制 约 这 就 是 我 们 常 说 的 “ 分 开 。 谓 三 员 见 i 所
发 区 近 q 米 . 济 领 域 的 犯 ’ , 别 是 采 购 业 务 领 域 。 经 特 的 孔 非 ’ l升 趋 势 ,其 中 一 个 承 的 原 围 就 址 三 t
的 缺 陷 所 . 立 、 强 、 善 采 悯 业 务 处 建 加 完
材 料 物 资 是 沓 真 正 安 全 运 抵 企 业 , 会 计人 员 还 要 与 保
f 司也 录 蚴 + 企 业 供 货 单 俺 篝 } 台 I ④ J 司或 协 议 一 @ 采
物 资箍 ・ , № 、
0 会 I f J
采I 凡 照 供 约 有 瓷 I ! J
单 推 ^ 球 并 叶 台
维普资讯
口 ・ 工律研 宅
20 0 0 2・ 5财 会月 刊 ( 计 ) 会 口
毒 § 露 盼
辽 宁抚 顺 冯 玉 琦



特 舔

器 翥


采 l 业 务 足 企 业 支 付 货 币 资 金 或 形 成 负 债 为 代 桷 价 . 取 , 经 营 所 需 物 资 的 活 动 . 企 业 生 产 经 营 的 换 L产 是 重 要 组 E部 分 震 哟 业 务 往 往 表 现 为 货 币 流 与物 资 流
州 』术 到 仓岸 抽 苹 对 娥 棱 j
对 账 宴 “ I步 骤 的 措 先 东 址 : 采购 人 员 没 始 授 权
采 购 { ’ 划 台 同 或 1
. 务 部 ¨ 借 款 ; 购 人 员 财 采 ¨ 、 I 、 给 采 购 虢
●… ●… ・● - ● ● ● 一 ● … ● - ● - ●
I 司时 . 可 以 查 验 、 督 仓 库 保 管 人 员 有 无 给 采 购 人 员 也 监 出 具 假 入 库 单 . 采 购 人 员 共 同 实 施 犯 罪 的 可 能 。 上 同 以 程 序 对 所 涉 及 的 人 员 、 位 互 相 牵 制 、 相 制 约 , 别 岗 互 特 是对 、 活 动 的 主体— — 采 购 人员 的监 督 与制 约 。 务 2采 购 业 务 中 的 不 相 客 岗位 必 须 实 秆 “ 员 分 开 ” 三 和 “ 员 见 面 。 部 控 制 制 度 的 一 个 基 本 原 则 就 是 不 三 内 相 容 崩 位 的 工 作 能 由 一 ^ 承 担 。 采 购 业 务 的 不 相 容 岗 位 基 本 有 三 个 : 是 材 料 物 资 采 购 ; 是 仓 库 材 料 物 一 二 资 保 管 ; 是 会 计 付 款 记 账 。 -个 岗 位 的 业 务 人 员 分 三 这 一 刖 [ 是 材 料 物 资 的 果 购 人 员 、仓 庠 材 料 物 资 的 保 管 人 员 l 款 记 账 的 会 计 人 员 这 “ = 付 员 各 有 不 同 的 工 作 岗 位. 、 在 址务 上 不 能 互 相 混 淆 , 荧 系 上要 互 相 牵 制 、 在 互

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

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 号--采购业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企业合理采购,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规范采购行为,防范采购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采购,是指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企业采购业务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一)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市场变化趋势预测不准确,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可能导致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

(二)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

(三)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第四条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梳理采购业务流程,完善采购业务相关管理制度,统筹安排采购计划,明确请购、审批、购买、验收、付款、采购后评估等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采购业务,建立价格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价采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物资采购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

第二章购买第五条企业的采购业务应当集中,避免多头采购或分散采购,以提高采购业务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堵塞管理漏洞。

企业应当对办理采购业务的人员定期进行岗位轮换。

重要和技术性较强的采购业务,应当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

企业除小额零星物资或服务外,不得安排同一机构办理采购业务全过程。

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和审批程序。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门的请购部门,对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进行审核,并进行归类汇总,统筹安排企业的采购计划。

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合理采购申请。

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先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后,再行办理请购手续。

内部控制采购方案

内部控制采购方案

内部控制采购方案1. 简介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自行制定和执行,为实现业务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管理制度体系。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对于企业的采购流程来说更加重要。

通过科学严格的采购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的合法合规采购运作,有效规避风险。

2. 内部控制采购方案的重要性内部控制采购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规避风险一些不良的采购行为可能带来安全、品质、法律风险等,通过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可以预防潜在的风险,避免企业受损。

2.2 提升效率有了严格的采购控制流程,可以规范采购程序,缩短采购周期,节约企业资源。

2.3 提升采购精确性严格合规的控制可以减少操作和数据的错误,消除误解或误传。

2.4 充分利用资源在采购控制的基础上,企业可以通过掌握原材料、工艺和技术等库存管理,经由数据或专家分析,以达到最佳化的效果。

3. 内部控制采购方案的基本程序内部控制采购方案一般包括以下程序:3.1 采购计划及预算采购计划及预算要根据企业的需要和经营情况,制定预算和计划,并落实到各项具体采购任务上。

3.2 供应商评估供应商评估是确保采购品质和合法性的有效方式之一,需要制定国际、国内板上的供应商评范,并建立供应商管理档案。

3.3 采购合同管理采购合同是双方进行交易或服务的依据,应制定有明确合同管理流程。

3.4 采购审批采购审批是采购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应建立完善的审批流程,严格控制采购过程中所有的环节,确保采购程序合规。

3.5 采购操作和记录建立完整的采购操作记录,从采购需求到验收入库全程。

确保资金流向、质量水平、库存及交付时间的准确性。

3.6 风险评估和监控采购流程中往往涉及一些风险控制,应对采购过程中的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采购过程中的风险最小化。

3.7 采购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采购绩效评定机制,建立采购业务的关注项和指标,从而评价供应商的绩效,确保采购运作的质量和效率。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

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一、采购业务概述采购,是指单位为了满足物品原材料、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等或劳务技术、服务等等需要进行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环境下,任何单位要维持正常的生产或经营,都必须进行采购经济业务活动,可以说,采购是各单位经济活动中最频繁的、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采购与付款业务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首要环节,它与生产、销售计划密切联系,业务发生频繁,工作量大,运行环节多,直接导致货币资金的支出或对外负债的增加,容易产生管理漏洞;建立完善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采购付款业务循环有效运行,确保采购事项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发现并纠正错误,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及时准确提供采购业务的会计信息,使企业在采购、付款环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设计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针对采购业务的工作特性,设计出规范整个业务流程和每个关键控制点的规定、方法、措施等,并规范执行,严格监督;二、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目标采购是存货管理的第一环节,它与生产和销售计划联系密切,它直接导致货币资金的支出或对外负债的增加,容易产生管理漏洞;对于生产企业来说,采购是生产的准备阶段,为了生产适销对路的盈利产品,必须采购生产适用、价格公道、质量合格的原材料;对于流通企业来说,要使企业获得尽可能多的销售收入,必须采购适销对路且价格公道的商品;1、存货的采购要与生产、销售业务的要求保持一致;2、货币资金的支付或负债的增加必须以获得品质优良存货为前提,保持货款支付或负债增加的真实性与合理性;3、合理揭示企业应享有的购货折扣与折让;4、防止采购环节中违法乱纪、侵吞企业利益等不法行为的发生;5、保证采购业务在内、外部各环节的运行通畅和高效率;6、及时、准确提供存货采购的信息;三、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设计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最基本的原则是实事求是,“因企制宜”,灵活兼顾;1、相互牵制原则;一项完整的采购业务,如果是经过两个以上的有相互制约环节对其进行监督和核查,其发生错弊现象的可能性就很小;就具体内控措施来说,相互牵制必须考虑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两个方面的制约关系;从横向关系来讲,完成某个环节的工作需有来自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协调运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证明;从纵向关系来讲,完成某个工作需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例如,在材料采购控制系统中,采购部门只有凭领导审批后的采购单或合同纵向牵制进行采购,而采购的材料必需经过验收横向牵制后,才能办理有关手续;因而只有经过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的核查和制约,才使发生的错弊减少到最低程度,或者即使发生问题,也易尽早发现,及时纠正;2、成本效益原则;企业最关心的是经济效益,如果单纯从控制的角度来考虑,参与控制的人员和环节越多,控制措施越严密,控制的效果就越好,其发生的错弊现象就越少,但因控制活动造成的控制成本就越高;因此,在设计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时,一定要考虑控制投入成本和控制产出效益之比,要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的实际情况,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科学设立,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3、岗位责任原则;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设立是与企业的管理模式紧密联系的,企业按照其推行的管理模式设立工作岗位,并赋予其责、权、利,规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处理程序;在设置岗位时必须考虑到授权岗位和执行岗位的分离、执行岗位和审核岗位的分离、保管岗位和记账岗位的分离等,通过不相容职责的划分,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审查、核对和制衡,避免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各个环节,以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4、协调配合原则;设计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要有利于各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同步、紧密衔接,避免只管相互牵制而不顾办事效率的做法,导致不必要的扯皮和脱节现象;为此,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保证经营管理活动连续、有效地进行;四、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一、职务分离制度;采购环节中的主要业务有提交请购单、编制计划、审批计划、市场调研、招标投标、签订采购合同、订货、收货和入账等;在这些业务中需要进行职务分离的主要有:1、生产或销售部门根据生产使用量或销售需要量提出需要采购的物资品种和数量,仓储部门依据提供的需采购物资品种、数量及现有库存量,制定采购计划,报预算管理部门审批,然后由采购部门依据经管部门提供的市场调研报告进行公开询价;2、由生产或销售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和法律部门、经营管理部门共同组织招标投标来选择供应商,并会同供货单位签订采购合同;3、物资的采购人员不能同时负责所购物资的质检、验收、保管;4、物资的采购人员、保管人员、使用人员不能同时负责会计记录;5、采购人员应与负责付款审批的人员相分离;6、审核付款人员应与付款人员相分离;7、记录应付账款的人员应与出纳人员相分离;案例沈某在担任北京某A公司工程处主任期间,用向他人索要空白合同及商业零售发票,伪造购销合同,虚构了购买350万元电力电缆的事实,并指令保管员填写虚假的材料入库单,又用写有150万和200万的两张空白发票平帐;并到财务报销;从案例看出沈某之所以能贪污350万,除其自身道德因素外,还表明A公司采购流程内部存在严重问题;1、电力电缆的请购审批和实际执行全由沈某一人完成,没有达到上述不相容职务相互牵制的问题,为虚假采购创造空间;2、采购和验收没有形成牵制;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不能同时担任验收职务,否则可能会造成采购人员购买假冒伪劣产品,本案例中虽然采购人和验收人为两个人,但由于保管员受沈某控制,实际上采购职务和验收职务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造成材料虚假入库;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二、请购单控制制度;在确定物资采购时,必须由物资的使用部门根据未来一定期间的需要量,以填制“物资需求单”的方式提前通知物资保管部门,“物资需求单”有使用部门的制单、审核、批准人员签字;保管部门根据使用部门提供的需要量,再根据现有物资的库存量计算出请购量,正式提交“物资请购单”;经过物资保管部门主管签字的请购单报预算管理部门审批并会同采购部门、财务部门、确认制定采购计划;财务部门根据资金使用情况签署执行意见,采购部门将采购计划报主管领导批准、存档备案并办理招标订货手续;三、审批控制制度;根据企业生产、使用情况的实际需求,兼顾所需物资的特性,结合现有库存情况,制定出品种、数量、交货期较高准确性的采购计划,上报经营管理部门审批,金额较大的一类物资采购由经理办公会审批;对于计划内的采购项目,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对于超计划和计划外代购项目,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应对需求部门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核后再办理请购手续,并报审批人审批,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以及实际需要进行审批;四、订货控制制度;经管部门提供附有供应商的价格表、质量等级、供应量、电话、地址的市场调研报告,并定期对供应商的信誉、价格、质量进行评估,建立包括价格、质量标准、折扣、付款条件、供应商信誉、电话、地址等供应商档案,从中筛选质量好、价格低、信誉好的供应商,由生产或销售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法律部门共同进行招标投标,最终确定供应商;采购部门具体办理订货手续签订订货合同及订货单,并将订货单及时传送给生产、销售、保管和会计等有关部门,以备合理安排生产、销售、收货和付款;企业对物资采购每年进行一次招投标,以增加现有供应商的竞争意识;五、货物验收控制制度;企业所订购的货物运到后先入验收库由业务部门开具入库通知单、验收单;质检部门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进行质量检验,各类物资必须具备各种规定资质;验收合格后出具“质量检验合格单”或在验收单上加盖“质检合格”章;如不合格查明原因,并向主管书面报告,及时向供应商提出异议;验收人员根据入库通知单、验收单及所附有关质量证明书、合格证、技术图纸、装箱单、过磅单、发货明细对货物进行数量、质量验收;验收无误在验收单加盖“验讫”章;验收中发现数量、质量不符或数量短缺、损坏、无质量证明和技术资料等无法验收时,及时向供应主管书面报告;采购人员把盖章齐全的入库单、验收单、采购合同以及发票送到财务部门进行报账,物资会计要对所送来的单据核对、整理,无误后编制挂账通知单;六、货款支付控制制度;由采购请购单、订货单和验收单共同构成的收货业务完成后,会计部门就取得了供货方的发票、验收单和采购合同等表示货物已经验收入库并应支付货款或应付账款已经发生的原始凭证;这些原始凭证经过审核无误后,会计部门应该连续编号、及时、准确记录物资的增加和银行存款、预付账款的减少或应付账款的增加;如有部分退货,需从原发票中扣除后再办理结算;对物资的核算,必须根据企业的整体管理要求设置一级账户和明细账户并正确地进行记录;会计正确地进行计量并记入适当的账户和适当的期间,由专人按照约定的付款日期、折扣条件管理应付账款,已到期的应付账款须经有关授权人审批后方可办理货款结算与支付;七、会计稽核与对账制度;它一方面要求,无论是货款的支付,还是应付账款发生的记录,对进货业务涉及的所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都必须经过稽核人员或会计主管审核后方能记账;另一方面要求,对进货业务发生的应付账款必须及时、定期地与客户对账,防止债务虚列及由此造成的业务人员舞弊行为;五、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一)采购合同方面的风险材料采购合同是以材料、设备等为标的的支出性经济合同;材料采购合同无论在数量上还是金额上都占经济合同中的大部分比例,其签订是否合理合法、履行是否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企业成本与资金的波动,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公司材料采购合同在签订、履行、结算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签订虚假经济合同,套取资金;材料采购合同主要是由企业的计划部门和物资等相关部门负责签订的,如果缺乏监管,有些企业内部的合同经办人员为了谋求私利可能会与合同的对方当事人相互串通,签订虚假的经济合同,套取企业资金,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价格虚高;合同条款表述不清,很多企业在签订合同时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够,未按市场行情及时调整价格,未进行招标,对价款组成部分的包装费、运输费缺乏明确约定等;此外,合同条款内容未按规范进行表述,容易使合同双方在供货时间、标的物规范及费用的负担上引起不必要的纠纷;(3)合同条款执行不严,未能有效追究违约责任;有些企业材料采购合同条款中违约责任的规定形同虚设,不能严格予以执行,有些企业由于计划、仓储与验收、生产部门脱节,导致合同履行不力,甚至出现对方单位没能完全履约或者在货未到全的情况下全额付款,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4)合同行为不正当;卖方为了改变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往往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如对采购人员行贿套取企业采购标底,给与虚假优惠,以某些好处为诱饵公开兜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以此损害公司的经济利益;(二)采购成本方面的风险影响材料采购成本的风险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购前期费用;一般来说,材料供应计划确定以后,供应部门就回着手开始采购活动;采购的前期工作包括市场调查、质量评审、信用评估、供需洽谈及派出人员现场调查等;这个方面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出现信息失真、欺上瞒下、差旅费用过高等问题;(2)采购价格;采购价格直接决定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一定量的产品最终所需的原材料的数量是一定的,因此采购价格的高低会极大影响产品制造成本;采购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价格差,就是由供应者和采购者的市场信息不对称所致;供应者凭借较为充分的相关信息,常常占据较大的优势;(3)采购批量;企业生产宏观的连续性和微观的周期性,决定了企业持续而且批量采购,采购次数越频繁,储备资金越低,资金周转率越高,但采购前期费用和采购价格就会越高;(4)质量特性;不同产品所用的原材料质量等级不同,同一产品不同部位使用的原材料质量等级也不同,因此,应按其质量特性高低划分不同等级进行分类管理并实施不同控制;六、采购及付款业务的风险应对1、采购合同风险的对策针对采购合同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加以应对:(1)对采购合同进行全方位内部审计;在采购合同审计中,应运用签约审计、结算审计与消耗审计策略应对合同风险;签约审计重点是针对材料采购合同中盲目采购、虚假采购和扩大消耗、虚增成本等问题;为防止不合理的采购造成库存积压和损失浪费现象,按照先平库、后采购的原则,审查采购计划的真实性、合理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外,贯彻订货选厂、产品选型、质量选优、价格选廉、供货选块、服务选佳的宗旨,做好合同条款和价格的审计;结算审计是材料采购合同价款支付之前的最后一关,针对经常容易出现的高于合同约定结算、不按合同条款履行、结算手续不完善、结算多付款等问题,应该以合同约定为依据,做到物资验收单、运货单、发货单与合同书约定相符,入库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价格与合同约定相符;消耗审计作为一中跟踪审计手段,主要目的是监督真实消耗,通过核实计划用量与实际用量之间的差异,防止实物短缺、物资散失及变卖行为,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2)审查采购合同价格;为确保采购合同价格审定的科学、合理与公平,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价格审查方法;一是价格咨询法;对于价格变动频繁且市场用量较大的通用材料,以及价格相对公开的产品,利用上网咨询、电话咨询等方式,掌握当期价格的升降幅度以及变动因素,从而提供合理的市场参考价格;二是中标价格法;按照招投标法的规定,对大宗物资、大宗材料,采取货比三家的招标采购方式,落实中标价格和中标品种;三是最高限价法;对政府定价的产品和价格相对稳定且价值较低的物资,根据历史资料,直接实行最高限价;四是价格库应用法;在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凡是已经签约过的价格全部存放在价格数据库中,随时调阅、修正,实行自动比价;五是成本测算法;对新产品和特殊加工制作产品实施成本测算,依据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标准,测算人工、材料、机械费用,科学确定产品价格;2.采购成本风险的对策控制采购成本应从两个层面入手即从技术层面提高业务的执行能力和从系统建设方面创建采购的环境,即COSO全国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报告中所说的控制环境和控制活动,并不断从这两个方面持续改进;1充分进行采购市场的调查和信息收集;一个企业的采购管理要达到一定水平,应充分注意对采购市场的调查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市场的状况和价格走势,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如有条件,企业可设专人从事这方面工作,定期形成调研报告;2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建立严格、完善的采购制度,不仅能规范企业的采购活动,提高效率,杜绝部门之间扯皮,还能预防采购人员的不良行为,采购制度规定物料采购的申请、授权人的批准权限、物料采购的流程、相关部门特别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和关系、各种材料采购的规定和方式、报价和价格审批等;比如,可在采购制度中规定采购的物品要向供应商询价、列表比较、议价,然后选择供应商,并把所选的供应商及其报价填在请购单上,还可规定超过一定金额的采购须附上三个以上的书面报价等,以供财务部门或内部审计部门稽核;(3)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对企业的正式供应商要建立档案,供应商档案除有编号、详细联系方式和地址外,还应有付款条款、交货条款、交货期限、品质评级、银行帐号等,每一个供应商档案都应经过严格审核才能归档;企业的采购必须在以归档的供应商中进行;供应商档案应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新,并有专人管理;同事要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重点材料的供应商须经质检、物料、财务等部门联合考核后才能进入,如有可能要到供应商生产地实地考核;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考核程序和指标,要对考核的问题逐一评分,只有达到或超过评分标准者才能成为归档供应商;(4)建立价格档案和价格评价体系;企业采购部门要对所有的采购材料建立价格档案;对每一批采购物品的报价,应首先与归档的材料价格进行比较,分析价格差异原因,如无特殊原因,原则上采购的价格不能超过档案中的价格水平,否则要作出详细说明;对于重点材料的价格,要建立价格评价体系,由公司有关部门组成价格评价组,定期收集有关的供应价格信息,以此分析、评价现有的价格水平,并对归档的价格档案进行评价和更新;可以一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5)选择有利的付款条件;如果企业资金充裕,或者银行利率较低,可采用现金交易或货到付款的方式,这样往往能带来较大的价格折扣;此外,对于进口材料、外汇币种的选择和汇率走势也要格外注意;(6)把握价格变动的时机;材料价格会经常随着季节、市场供求情况而变动;因此,采购人员应注意价格变动规律,把握采购时机;如企业所用的主要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采购部门能把握好时机和采购数量,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7)以竞争招标的方式牵制供应商;对于大宗物料采购,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实行竞争招标;此举往往能通过供应商的相互比价,最终得到底线的价格;此外,对同一种材料,应多找几个供应商,通过对不同供应商的选择和比较使其互相牵制,从而使公司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8)向制造商直接采购或结成同盟联合订购;向制造商直接订购,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同事制造商的技术服务、售后服务会更好,另外,有条件的几个同类厂家可结成同盟联合订购,以克服单个厂家订购数量小而得不到更多优惠的矛盾;五、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应注意的问题一编制需求计划和采购业务从计划或预算开始,包括需求计划和;企业实务中,需求部门一般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向采购部门提出物资需求计划,采购部门根据该需求计划归类汇总平衡现有库存物资后,统筹安排,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后执行;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需求或采购计划不合理、不按实际需求安排采购或随意超计划采购,甚至与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不协调等;主要管控措施:第一,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部门,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准确、及时编制需求计划;需求部门提出需求计划时,不能指定或变相指定供应商;对、专有、专利等特殊产品应提供相应的独家、专有资料,经专业技术部门研讨后,经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第二,采购计划是企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的一部分,在制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过程中,企业应当根据发展目标实际需要,结合库存和在途情况,科学安排采购计划,防止采购过高或过低;第三,采购计划应纳入采购,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作为企业刚性指令严格执行;二请购请购是指企业生产经营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和实际需要,提出的采购申请;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缺乏采购申请制度,请购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过量或短缺,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主要管控措施:第一,建立采购申请制度,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门的请购部门,对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进行审核,并进行归类汇总,统筹安排企业的采购计划;第二,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合理采购申请;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先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后,再行办理请购手续;第三,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采购申请时,应重点关注采购申请内容是否准确、完整,是否符合生产经营需要,是否符合采购计划,是否在采购预算范围内等;对不符合规定的采购申请,应要求请购部门调整请购内容或拒绝批准;三选择供应商选择供应商,也就是确定采购渠道;它是企业采购业务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供。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

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第⼗章采购业务内部操纵⼀、内控⽬标1促进本公司合理采购,满⾜公司经营需要,规范采购⾏为,防范采购风险;2确保采购活动以及供应商的治理⽅法和程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3保证供应商的资料数据保存完整,记录真实、准确,易于治理,便于追踪,同时合理设置供应商审核程序与审核权限,提⾼企业的决策效益与效率;4维护和进展良好的、长期并稳定的供应商合作关系,开发有潜质的供应商,促进企业的长远进展战略;5确保授权合理,与采购相关的关键岗位、职责相分离,保证采购资料及数据记录的真实、准确、完整;6加快资⾦周转,降低采购成本,防⽌资⾦占⽤,提⾼经营效率。

⼆、关键风险1采购打算安排不合理,市场变化趋势预测不准确,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可能导致公司销售不及时或资源⽩费;2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式不合理,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3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资⾦损失或信⽤受损。

三、内控范围本⼿册要紧描述了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关于采购治理的相关操纵流程,要紧包括供应商治理、⾷品类商品采购、⾮⾷品类物资采购、价格调整、商品⽣命周期治理等。

(⼀)购买1.本公司的采购业务应当集中,幸免多头采购或分散采购,以提⾼采购业务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堵塞治理漏洞。

本公司应当对办理采购业务的⼈员定期进⾏岗位轮换。

重要和技术性较强的采购业务,应当组织相关专家进⾏论证,实⾏集体决策和审批。

本公司除⼩额零星物资或服务外,不得安排同⼀部门办理采购业务全过程。

2.本公司应当建⽴采购申请制度,依据购买物资或同意劳务的类型,确定归⼝治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和审批程序。

本公司能够依照实际需要设置专门的请购部门,对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进⾏审核,并进⾏归类汇总,统筹安排本公司的采购打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
资料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摘要:企业采购业务表现为企业内和企业外、物资流和货币流、流通和生产的相互影响、相互交织。

企业采购业务是企业经营生产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以支付货币资金或者负债代价的形成来换取生产经营中所需要的活动。

怎样进行有效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面临严峻市场形势下能够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采购业务;内部控制;企业采购
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要加强防范采购业务的风险,防止资金的不当使用和闲置,把采购成本和采购付款风险尽可能的降到最低,同时能够供应上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要的物料使用。

目前我国采购业务引发高犯罪率而且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引发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经济业务的处理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很大的问题,企业想要很好的对采购业务进行控制,就必须建立和加强以及完善采购业务的处理程序和内部控制制度,落实责任制,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物资按质按量按时和经济高效地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

一、采购需求计划的控制
采购业务从计划开始,采购需求计划是向市场采购各种物资或组织订货的依据,需求计划规定着采购的时间、采购的物品、采购的数量、采购的方式等。

需求计划分为以下三点进行阐述:1.要强化需求计划的管理,需求计划通过项目管理来明确方向、落实计划、来源资金、安排资金、订货要求和时间,确保需求计划物资的准确性。

2.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需求计划管理共同发展,需求计划要与设计、技术、工程、生产等部门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提高需求计划的准确性。

3.要提高计划审核人员和计划提报人员的业务技能,针对计划审核人员和计划提报人员开设业务技能培训班。

主要培训计划审核人员和计划提报人员的物资信息分类管理、计划管理和物资计划专业知识,通过培训来确保物资信息分类、提报依据的准确性符合标准要求。

二、采购方式和价格的控制
首先,采购部门应当定期了解、研究大宗通用重要物资的成本构成、市场供应形势、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确定重要物资品种的采购执行价格或参考价格。

为了避免信息不准确造成采购成本增加,同时确保采购的价格公平合理,采购人员要时刻盯紧市场的变化,适当的调整采购战略,根据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及时对材料采购价格进行调整和控制。

其次对于报价管理,价格管理人员要整理收集各种物资的价格信息、成交的历史价格信息、供应商产品报价信息来编制物资采购的价格。

最后对于采购方式,采购方式要依据科学经济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要打破传统的采购思维模式。

在采购的过程中认真的分析什么物品可以通过招标方式采购、什么物品可以通过策略协议方式采购、什么物品可以通过竞标方式采购等。

三、采购合同的控制
企业要建立合同管理制度,构造合同签订的流程,明确相关人员的权利和责任。

签订合同前应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对于涉及较高专业技术或法律关系复杂的合同,如果影响重大,应当组织法律、技术、财会等专业人员参与谈判,必要时聘请外部专家参与相关工作。

拟订合同文本时应当准确表述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防止出现容易引起岐义的语名。

重大合同在签署前,要经相关审查人员进行合法性、可行性审查。

以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

按照规定权限签署采购合同。

由专人保管合同及合同专用章,防止出现员工盗窃公司合同进行采购欺诈。

四、供应商管理的控制
供应商的管理是减少库存的物资积压、降低采购物资的成本、节省物资供应费用的物资供应管理职能之一。

全面快速有效的整理供应商产品信息和档案信息,可以确保供应商的开户银行、供应商名称、银行账号、经营范围等信息的准确性,也为财务部门的付款结算提供方便。

加强企业采购渠道的管理可以保证选择供应商的行为公平、公正、公开,同时对于供应商的准入、选择、评价机制定期实施量化评价,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供应商准入、选择、评价机制等方面的管理体系。

五、采购验收入库的控制
企业应对采购物资进行检验接收,以确保其符合合同相关规定或产品质量要求。

企业应制定物资验收管理制度,明确相关检测、仓管人员的权限和责任。

建立采购验收程序、方法、标准。

采购物资到货后,采购部门通知质检人员和仓储人员进行验收。

质检人员对入库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转由仓管人员对物资数量进行验收。

仓管人员应当检查入库物资规格、型号、实际验收数量是否与订单相符。

若验收合格,由仓管人员填写入库单,经送货人员签字确认分别传给财务部门、采购部门,并记录仓库存货日记账。

六、采购付款的控制
付款是指企业在对采购预算、合同、相关单据凭证、审批程序等内容审核无误后,按照采购合同规定向供应商办理款项支付的过程。

企业需要建立采购付款制度,明确审核人的权力和责任。

财务部门收到供货单位传来发票后,应由会计人员对相关付款依据或凭证审核,审核无误后办理结算付款手续,付款人员应根据合同的规定填制付款单,经审批后支付相关款项。

会计人员取得采购业务的原凭证后,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按照国家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编制记账凭证和过账,并定期与仓储部门的存货日记账、供应商的对账单进行核对。

企业应当建立预付账款和定金的授权批准制度,加强对大额预付账款的监控,定期对其进行追踪核查。

七、采购业务过程中职务分离的控制
采购企业要优化自己的采购业务流程,将执行、决策和管理三个层次进行划分,也是根据权利和决策科学原则进行分隔的。

采购业务层次分以下三层进行阐述:1.执行层,这个层次顾名思义就是管理层下达指派签订采购合同的供应商、品牌、价格、数量、规格型号、产品名称进行监督交货流程和催交货物流程。

执行层主要是负责签订合同、催交货物、质量验收、验收入库、保管仓储以及货物配送等执行工作。

2.决策层,这个层次主要负责批准
采购部门的规章制度的定制、修订和废除,同时决策层决定着整体规划决策和采购的方针、目标、战略,以及确定每个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协调每个部门的关系。

3.管理层,这个层次主要是根据采购业务部门提供的收料证明对发票进行审视、传递、记录和签订有效合同,根据物资的付款能力和入库情况制定付款的计划,管理层经过审查批准之后就可以办理结算付款的手续了。

同时管理层也担任着市场信息调研和收集、采购目标和模式的质量管理、对供应商的管理等职责。

结束语
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能够保证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物资的正常使用,同时也可以很好的防范采购业务带来的风险,企业应强化对采购业务控制,建立健全采购管理控制体系。

企业采购业务部门的工作绩效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目标完成的优劣,所以要以市场为导向同时建立有效约束激励的机制制度,从而帮助企业采购部门很好的完成任务目标,这样也可以大大的提高企业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