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掌握6-10的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内容安排紧密,环环相扣,从数的认识到数的运算,层层递进,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但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维持课堂纪律。
在知识储备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但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体系向新的知识体系过渡。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让学生掌握6-10的认识,能够正确数数和读数。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进行6-10以内的加减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6-10的认识,6-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直观教学法:利用教具、学具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学知识。
4.分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1-5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数的认识: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6-10的数量,引导学生认识6-10。
3.加减法运算: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体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掌握6-10以内的加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材分析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重点难点】1.认、读、写6~10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并根据数的组成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混合运算。
3.会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指导】1.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
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本单元的知识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的。
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以此丰富学生关于6~10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数的概念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充分地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教材在6和7、8和9、10的认识及有关计算之前都安排了一幅反映所学知识内容的主题图,这些图除具有供学生数数、抽象数概念和理解计算过程及方法外,还有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
如认识6和7的主题图,教学时除了要发挥它让学生数数,从中抽象出数6和7外,还要充分挖掘画面内容关于讲卫生、爱劳动、热爱班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让学生在认识数6和7的过程中,同时感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是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对6~10的认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相关应用题的解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运用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PPT、黑板、粉笔、数学卡片、实物等。
2.教学环境:教室、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
3.操练(10分钟)通过数学卡片、实物等道具,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的运算规则。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人教版数学一上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6-10的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和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6-10的数字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他们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1-5的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他们对于数字的概念和基本的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也有所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6到10,理解6-10的数字概念,能够进行6-10以内的基本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6到10,理解6-10的数字概念,能够进行6-10以内的基本加减法运算。
2.难点: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6-10的数字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加减法运算可能会比较困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和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6-10的数字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加减法运算。
2.操作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6-10的数字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加减法运算。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教学PPT、实物模型、计数器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准备相关的图形和实物模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10的含义,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和运算还比较基础。
通过对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对于数字的认知和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要加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10,理解10的含义,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10,理解10的含义,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10的含义,能够进行准确的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数学;通过游戏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创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让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运算规律。
3.巩固练习:通过游戏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4.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复习和巩固对6~10的认识,以及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同时,通过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字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但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练。
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加减法运算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6~10的认识,能够正确书写数字6~10。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字6~10的认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数字6~10的书写,加减法运算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图片、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数字1~5的认识。
然后,逐步引入数字6~10的认识,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数字6~10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图片和实例,呈现数字6~10的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展示6只小鸟和3只小鸟,让学生回答一共有几只小鸟。
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练习数字6~10的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6~10的认识及加减法教案
6~10的认识及加减法教案六到十的认识及加减法教案引言:数学是一门既抽象又具体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对于六到十的认识及加减法的学习更是小学数学的基础,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六到十的认识及加减法教案,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一、六到十的认识:1. 六:- 引导学生观察手上的十指,(排除两个拇指)剩下八个手指,再减去两个拇指,剩下的就是六。
- 在教室中发现有六张桌子,让学生观察数量。
- 让学生用手指比划一下六这个数字,帮助记忆。
2. 七:- 让学生观察手上的十指,发现有五个手指,再加上两个小指,即可得到七。
- 使用计数棒,让学生用棒子组成七这个数字,帮助记忆。
- 制作卡片,上面写着数字七,让学生进行卡片游戏,加深对七的记忆。
3. 八:- 让学生观察手上的十指,发现有八个手指。
- 利用麦片或者小珠子,让学生把八个小珠子排成一排,帮助记忆。
- 利用卡片游戏,让学生进行八的拼凑,加深对八的记忆。
4. 九:- 让学生观察手上的十指,发现有九个手指。
- 使用计数棒,让学生用棒子组成九这个数字,帮助记忆。
- 制作卡片,上面写着数字九,让学生进行卡片游戏,加深对九的记忆。
5. 十:- 让学生观察手上的十指,发现有十个手指。
- 利用计数棒,让学生用棒子组成十这个数字,帮助记忆。
- 制作卡片,上面写着数字十,让学生进行卡片游戏,加深对十的记忆。
二、加法教学:1. 加法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认识数6到10的内容,以及数字的意义。
- 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生活场景问题,让学生通过模拟场景解决加法问题。
2. 加法的规则:- 以小组合作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加法的计算。
- 利用图形或者卡片,让学生进行可视化表示,帮助他们理解加法的规则。
三、减法教学:1. 减法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场景问题,了解减法的含义和意义。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分析
◇借助点子图比较数的大小
1-5借助具体实物的数量比较,引出数的大小比较;本单元是借助点子的数量来比较,更抽象了(点子可以编排。
6、7:素材更丰富了。
8、9:有趣的素材。按12生肖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小动物(只学到9,后面三个鸡、狗、猪没排)。
·注意把数的组成练习和计算练习紧密结合起来。
(3)问题解决
这一单元我们结合6、7和8、9的加减法,设计了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初步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①6、7解决问题
◇图画呈现问题。
在6、7这部分,考虑到学生识字不多,在6、7这里,主要以图画形式呈现问题,用简单的文字和符号表示信息和问题,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只”表示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呈现问题的方式老师们都很熟悉。
·经常有老师问一图到底该列几个算式?比如◎◎◎ ◎◎在一图二式中,列两个加法算式,列减法算式的图,有虚线。而它到了一图四式,不仅列了两个加法算式,还列了两个减法算式,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列减法算式?教师觉得不好把握。
·在列减法算式时,有的学生列出了把两部分相减的算式。如:○○○○| ●●●。学生列出4-3=1。学生的算式也是有道理的,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让学生自己看图提出问题并解答。
通过前面的体验和学习,学生对一个问题的简单结构应该有所了解,在这里让学生自己看图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以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并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
2. 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
教材主要是结合动态展示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情境图,让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的含义,了解运算顺序。
·不要求学生写单位名称和答。
这里重点是让学生体验、了解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习按照这样的思路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于格式不必作过多要求,这里包括本册,都不要求学生写单位名称和答。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一一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一一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走进花果山一一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数字6到10,并掌握这些数字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走进花果山”的主题,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的概念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 6~10 各数,会正确地数、读、写这些数。
2.让学生认识 6 - 10 各数,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 6 - 10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3.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6~10 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使学生掌握 6 - 10 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掌握6 - 10 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 6~10 各数,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2.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 6~10 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2.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数字和基本的加减法已有初步认识,但对6到10的数字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不一。
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情境教学法:创设“走进花果山”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解读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解读一、教学内容“6---1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同时还包含“解决问题”和一个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重点:1、计算:使学生熟练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其中包括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
2、用数学: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难点::(1)基数与序数:虽然在1-5的加减法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数与序数的意义,知道第几和几个的含义。
但是由于数字的增大,所以这里依然是难点。
(2)用数学:其中包括一图两式、一图四式、带有大括号的图画应用题、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应用题,对于学生来说,看懂图意,选择正确的方法计算是个难点。
五、教材说明和建议刚才,简要分析了这一单元的重难点,下面具体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单元内容从42页到82页,是全册教材中所占篇幅最长的单元,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课时安排也相对比较多。
(建议课时大约20节)第一小节:6、7的认识和加减法。
(共5课时)包括“6和7的认识”、有关“6和7的加减法”和“用数学”三部分内容。
6和7的认识部分6和7的认识包括数数、认识数字6和7、7以内数的顺序,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写数字6和7、6和7的组成等内容。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与加减法》(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与加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要涉及6-10的认识与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数学计算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重要环节。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6-10的数字认识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大部分还停留在1-5的基础上,对于加减法更是初次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的巩固,并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6-10,并理解数字间的关系。
2.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2.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例题和练习,理解和掌握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3.难点:学生能够将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6-10。
2.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实物,如水果、玩具等,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数学游戏,如数字接龙、找不同等,用于游戏教学。
3.准备分组讨论的题目,用于分组合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数数,引出数字6-10的认识。
如:“请大家看看桌上的苹果,一共有几个?我们一起来数数,6、7、8、9、10。
”2.呈现(10分钟)通过例题和练习,呈现数字6-10的加减法运算。
如:“小明有6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3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9个)”,“小明有7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小明还剩下几个苹果?(5个)”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巩固对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小学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了解它们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掌握6-1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初步建立6-10的数感,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游戏、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6-10的认识及加减法计算。
难点: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数字卡片6-10、加减法算式卡片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小棒或计数器、数字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展示一幅包含6-10个物体的图片(如水果、玩具等),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分别有多少个?”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并尝试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教师引出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 新课探究(1)认识6-10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10,让学生认读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表示这些数字,并强调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例如,7比6大1,8比7大1,以此类推。
(2)6-10的加减法教师出示加减法算式卡片,如 “6+2=?”,“8-3=?”,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说出答案。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6-1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强调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例如,“6+2”可以表示把6个苹果和2个苹果合在一起,共有8个苹果;“8-3”可以表示从8个苹果中拿走3个苹果,还剩下5个苹果。
(3)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用6-10的数字卡片和加减法算式卡片进行游戏。
游戏规则可以是:每个学生抽取一张数字卡片和一张加减法算式卡片,然后根据算式计算结果,找到相应的数字卡片。
数学共同体单元教材分析(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数学共同体单元教材分析(样例)辨析出第几指的是一个,而几表示几个的意思,从数量上突出差异。
单元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1-5的认识和家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家减法。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单元作用本单元内容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同时,本单元中学生所学习的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对今后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编排特点1、相对集中安排6--10的认识。
教材采用相对集中的编排方法,将6和7、8和9分别放在一起认识。
这样编排,不仅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相邻两个自然数之间的关系。
由于数“10”是由两个数字组合而成的,学生认识,他相对要难一些。
同时,10是两位数的起点,他将在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中有重要作用。
因此教材单独安排了10的认识,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10的概念,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让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3、认数与计算紧密结合。
4、教材内容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思维含量,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5、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同时加强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建议1、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2、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的目的性。
3、注意对计算方法的指导。
4、加强对解决问题步骤与犯法的指导。
5、加强追问,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6、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单元课时建议用20课时教学。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下面我将从单元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单元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0—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全单元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后面进一步学习“1 1——2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在一年级之前,学生对6——10各数已经会数、会比较大小、会写等,但在区分基数和序数(也就是几个和第几)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对一图四式、求未知数等都是第一次接触。
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好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听课和学习习惯,在每节课的设计上必须注重趣味性,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单元教学目标:按照《数学课标》要求以及以上两个分析,通过认真地推敲与把握,我将本单元的教学定位为以下目标:1、会读、写6-10各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熟练地进行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4、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重点:10以内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6-10的认识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6-10的数概念,并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能力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可能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图片观察和亲身体验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6-10这几个数,理解它们的大小关系;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途径,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6-10这几个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大小关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观察,探究6-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3.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总结6-10的大小关系,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4.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拓展: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6.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 》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6~10的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6~10的数字概念,以及通过数的组成和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数字的认知还处于初步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和情境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学生们对于数的组成和加减法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反复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识6~10的数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生能够理解数的组成和加减法运算的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识6~10的数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数的组成和加减法运算的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操作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计数器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实物模型或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2.数的组成:通过实物操作和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引导学生理解数的组成,例如通过两个数字的组合来形成一个数字。
3.加减法运算: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的原理,例如通过增加或减少实物来表示加减法。
4.练习与巩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小游戏,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加减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与拓展:通过问题引导和思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例如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学设计: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学设计: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上》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主要内容包括6-10的数序、数的组成、认识加减法、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等。
本单元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数的顺序,理解数的组成,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对数的顺序、数的组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数的组成理解不深刻,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读写6-10的数字,了解数的组成,能够正确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数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6-10的数的组成,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数的组成的理解,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6-10的数序、数的组成。
2.学具:准备6-10的数字卡片、小棒、圆片等学具,便于学生实际操作。
3.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6-10的数序,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数字。
然后,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数的组成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6-10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读写这些数字。
接着,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用小棒、圆片等学具,表示这些数字的组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如“数的接龙”、“数字拼图”等,进一步巩固6-10的数序和数的组成。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r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加减法最直接的基础。
同时,本单元中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对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单元是全册教科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来讲,数的概念的学习已经不陌生了,通过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
但是对数与数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其中蕴含的数学推理和良好思维习惯还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环节进行渗透和培养。
由于一年级学生受年龄特点的限制,连加、连减这部分内容仍是学习的难点。
学生在进行加减混合计算时,更容易因前后两个计算步骤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不一致,产生计算不能顺利进行的困难,因此要利用连续的两幅图帮助学生理解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在此基础上看清运算符号,顺利完成计算。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610各数的顺序,以及10以内的各数的组成;会比较610各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建立610的概念和加减法的知识表象,让学生感受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反思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反思在教授完《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反思,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
一、成功之处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兴趣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展示数字 6~10 所代表的具体数量,如六个苹果、七个香蕉等,帮助学生快速建立数字与实际物体数量的联系,使抽象的数字变得具体可感。
演示法:在加减法教学中,通过实际演示苹果的增加或减少,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法是把两部分合起来,减法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
这种演示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提高学习效果。
游戏教学法:“找朋友”和“数字加减法”等游戏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游戏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不仅巩固了数字和加减法的知识,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拿出物品数一数并用数字表示,以及用实际操作来表示算式,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在认识数字环节,从数字 6 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认识 7、8、9、10,每个数字的认识都通过实物展示、提问引导、学生观察等步骤,让学生逐步理解数字的含义和顺序。
在加减法教学中,先从简单的加法如“6+3”开始,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再引入减法如“10-4”,使学生在对比中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不同含义和运算方法。
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及时给予个别指导。
例如,在加减法运算中,对于一些计算有困难的学生,我会通过再次演示、单独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运算过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二、不足之处时间把控有待提高在游戏环节,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导致游戏时间过长,影响了后面总结和布置作业的时间。
这说明我在时间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备课过程中应更加准确地预估每个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控制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
这部分教材除了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还有混合运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二)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
1.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数的认识(6、7---8、9----10)。
①基数。
◇具体--抽象--具体,增加用点子图表示数。
和1-5的认识一样,三段认数都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来体会自然数的基数含义的。
但有所不同的是,在抽象出数之前,增加了用点子图表示数,更概括了。
6、7:实物---点子---数---实物。
8、9:点子---数---实物。
让学生直接用点子表示图中实物的数量。
10:点子图---数---实物。
·充分体会基数含义。
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给出的线索,让学生充分经历数的抽象过程,体会数的含义。
②数的顺序。
计数器动态说明相邻两个数(新学的数和相邻的前一个数)的关系,为直尺整体呈现数的顺序说明理由。
③大小比较。
◇借助点子图比较数的大小
1-5借助具体实物的数量比较,引出数的大小比较;本单元是借助点子的数量来比较,更抽象了(点子可以表示数量相同的任何东西)。
④序数
◇仍然是将基数与序数对比起来编排。
6、7:素材更丰富了。
8、9:有趣的素材。
按12生肖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小动物(只学到9,后面三个鸡、狗、猪没排)。
10:考虑到学生已经比较熟悉数的序数含义了,所以10就没再单排编排。
⑤写数
与1~5的认识相同,也是先示范,然后照虚线描数字。
·按规范格式示范。
教材上的现在示范不是很规范(如9),我们还会改,教学时尽量按规范的格式进行示范。
当然力求美观,要求学生写好数字,这也是学习习惯的培养。
⑥数的组成。
6的组成,是通过涂圆圈的方式,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体会6的组成,然后结合直观图让学生完整的填出6的组成。
学生在一张纸上涂完所有6的组成后的图非常形象、直观而且可能很有规律,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6的组成并更好地记忆。
7的组成,没有全部给出,通过操作分木块,给出了3组,提出一个问题“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看到1组想到另1组,让学生联想,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与义务教材相比难度降低了,原来在教学5的组成的时候就让学生联想,现在到7的组成时才不出全,才让学生联想。
)
8、9的组成,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自己摆出,并且8和9的组成都只给出了一部分,另一部分要求学生通过联想推出,要求比6、7的组成略高一些。
10的组成,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满10要向进一,所以10的组成很重要。
教材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过程填出10的五种组成,再让学生推想出10的另外4个组成,逐步加深学生对10的组成的理解。
(2)加、减法。
这部分计算,主要是结合操作和图(也就是“一图二式”“一图四式”)来教学。
教材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具体说),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一图二式”“一图四式”老师们有一些现实问题:
·经常有老师问一图到底该列几个算式?比如◎◎◎◎◎在一图二式中,列两个加法算式,列减法算式的图,有虚线。
而它到了一图四式,不仅列了两个加法算式,还列了两个减法算式,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列减法算式?教师觉得不好把握。
·在列减法算式时,有的学生列出了把两部分相减的算式。
如:○○○○| ●●●。
学生列出4-3=1。
学生的算式也是有道理的,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对教材进行了一些调整。
◇改变了“一图几式”的编排:压缩“一图二式”(不再作为一小段),直接由“一图二式”过渡到“一图四式”,最后由“一图四式”过渡到“一图三式”(一加两减)。
◇回避了两部分相减的算式。
对于写出把两部分相减的减法算式,我们并不要求,如果学生写出也是可以的。
但为了避免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回避了这种问题,一般把被减数和减数都给出了,只要求学生根据图算出得数。
·注意把数的组成练习和计算练习紧密结合起来。
(3)问题解决
这一单元我们结合6、7和8、9的加减法,设计了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体验,初步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①6、7解决问题
◇图画呈现问题。
在6、7这部分,考虑到学生识字不多,在6、7这里,主要以图画形式呈现问题,用简单的文字和符号表示信息和问题,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只”表示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呈现问题的方式老师们都很熟悉。
·不要求学生写单位名称和答。
这里重点是让学生体验、了解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习按照这样的思路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于格式不必作过多要求,这里包括本册,都不要求学生写单位名称
和答。
②8、9解决问题
◇用画图加简单的文字呈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编排思路和前面一样(体验过程,了解步骤),只是呈现问题的方式略有不同,这里在前面的基础上采取用简单的文字呈现信息和问题,以引导学生通过看文字来理解题意。
◇让学生自己看图提出问题并解答。
通过前面的体验和学习,学生对一个问题的简单结构应该有所了解,在这里让学生自己看图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以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并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
2. 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
教材主要是结合动态展示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情境图,让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的含义,了解运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