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

合集下载

中药鉴定的基本方法

中药鉴定的基本方法
如为水丸或片、锭,可刮取全切面取样,或用 乳钵将整个丸、片研碎取样。
(二)显微鉴定的观察方法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再用适当的高倍镜 观察,即“从低倍到高倍”的原则。
降香微有香气,点燃则香气浓烈,有油流出, 烧后留有白灰。
青黛灼烧,有紫红色烟雾发生。 海金沙易点燃,发出爆鸣声及闪光。
三、显微鉴定
(一)显微鉴定的类型 1. 药材显微鉴定
首先要根据药材的不同性质及不同的鉴定目的 ,将药材制成不同的显微制片。
常用的显微标本片有切片、粉末制片、表面制 片、解离组织制片等。


品 登 记
取 样
实 性 鉴 定









1.检品登记 2.取样 要有代表性和足够的量。药材总包件 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100~1000件按5% 取 样;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不足5 件的 逐件取样;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作真实性、纯度和品质 优良度等实验所用量的3倍 。
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黄曲霉毒素等。
(2)浸出物测定: 指用水或其他适宜的溶剂对药材中可溶性物质进 行的测定。
(3)含量测定: 指对中药的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或指示性
成分,以及有毒成分的含量测定,含量测定方法有 化学定量法和仪器分析法等。
4.报告
第三节 中药鉴定的基本方法
四大鉴别方法: 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
9.水试 某些中药在水中能发生一些特殊变化,把这些 特殊变化作为鉴别药材的依据之一称为水试。如: 苏木投入热水中,透明溶液呈鲜艳的桃红色; 玄参以水浸泡,水即成黑色。 西红花入水,有黄色直线下沉,水液呈黄色, 水面无油状物漂浮,水底无沉淀。

中药的鉴定

中药的鉴定

第6章中药的鉴定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生产中产品质量的可控性,研究和开发利用的科学性,有必要对中药品种的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和稳定性加以鉴定,研究制定出可供鉴别的依据和标准。

可以说,对中药进行科学的鉴定,是防治疾病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保障用药安全的关键。

第1节中药鉴定的依据中药鉴定工作的进行,主要依据国家颁布的有关药品标准,其次是各省(市、自治区)制订的药品标准,通常称为“二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它规定了中国药品的来源(source)、质量标准(quality standard)和检验方法,是国家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的法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是部颁药品标准,它补充在同时期内药典中尚未收载的药品,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国家颁布的药品标准还有进出口药品质量暂行标准等,在一定的时期内,各部门也必须遵照执行。

地方药品标准是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批准执行的药品标准,只供本地区使用或其他地区参考使用。

地方标准所收载的品种和内容若与国家药典或部颁药品标准有重复和矛盾时,应首先按照国家药典执行,其次按部颁药品的标准执行。

一、《中国药典》的版本及基本内容1950年,中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为了制订国家药品标准,成立了国家药典委员会。

迄今为止,《中国药典》发行了8个版本,其基本内容如下。

1. 1953年版该版药典收载药品531种,其中化学药物215种,植物药与油脂类65种,动物药13种,抗生素2种,生物制品25种,各类制剂211种。

药材除了甘草等少数有剂量外,其他均作为制剂的原料药。

由于1953年版药典收载中药太少,规格也不完全符合生产实际,并存在一些缺点,因此又进行了修订,于1957年出版了本版药典的增订本。

2.1963年版该版药典分为2部,“一部”是中药部分,“二部”是西药部分,共收载药品1 310种,其中常用中药643种(其中药材446种,中成药197种)。

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

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

1.中药鉴别中常用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中药鉴别最常用的“四大鉴定”。

1.基原鉴定,即中药的原植(动)物鉴定,是应用生物分类学鉴定中药的生物学来源,确定其正确的学名,这是中药鉴定工作的基础。

2.性状鉴定,性状鉴定就是应用看、摸、闻、尝等方法,对中药的性状,包括形状、大小、色泽、表面、质地、断面、气味等特征进行观察,作为鉴别的依据,它是我国中医药工作者长期的丰富经验的总结,具有简单、快速、直观的特点,性状鉴别主要是观察完整的药材及饮片。

3.,显微鉴定,生药的显微鉴定主要是利用显微观察植(动)物生药内部的细胞、组织结构及细胞内含物,描述显微特征,制定显微鉴别的依据以鉴定真品、类似品或用品的一种方法。

通常应用于单凭性状不易识别的生药,性状相似不易区别的多来源生药、破碎生药、粉末生药,以及用粉末、生药制成的丸散片丹等,中药成分制剂的鉴定。

显微鉴定是一种专门技术,需要有植物解剖、植物显微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显微切片的制作技术,显微鉴定也是鉴定中成药丸散片丹和制定品质标准的科学方法之一,对保证中成药的质量,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4.理化鉴定,是利用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某些物理性质或化学反应对中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一般应用于含不同化学成分、性状相似而又无明显显微鉴定特征的药材。

常用的现代中药鉴别方法:由于物理、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的加速发展使仪器分析的手段不断更新,紫外、红外、气相、高效液相、核磁共振、扫描电子显微镜、计算机图象处理分析、各种电泳、同功酶分析法、分子生物学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差热分析技术、聚类分析法等均被吸收到中药鉴别的方法中来,大大的丰富了中药鉴别方法,形成了以“四大鉴别”法为基础,以理化分析为重点,逐步适应中药现代化并利于中药走向世界的一套更为科学、完善、先进的中药鉴别体系。

1.色谱法。

色谱法是20世纪初产生,于60年代开始用于中药分析,经逐步完善最后列入1977年中国药典,并在以后各版药典的中药和成方制剂中的应用比例迅速上升,成为中药鉴别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中药理化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

中药理化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

中药理化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
中药理化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目视观察法:通过对中药材外观、颜色、形态等特征的直接观察来进行鉴别。

2. 含量测定法:通过对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来鉴别。

3. 显微镜鉴定法: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微观形态、细胞结构等特征来进行鉴别。

4. 化学鉴别法:通过化学试剂对中药材进行反应,观察产生的颜色、沉淀等变化来进行鉴别。

5. 色谱鉴别法:利用色谱技术对中药材中的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6. 光谱鉴别法: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对中药材中的特征吸收峰、化学位移等进行鉴别。

以上方法常用于中药材的理化性质、有效成分、微观形态、化学反应等方面的鉴别,综合运用可以提高中药材的鉴别准确性。

中药鉴定一天学完

中药鉴定一天学完

中药鉴定学一文学完总论部分:总论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二、中药鉴定学的任务(4个)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祖国药学遗产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

如何确定中药的正品,成为中药研究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药的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

另外,各省、市、自治区“中药材标准”中收载的品种,在该地区亦属正品;“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地方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劣”,即劣药,是指虽品种正确,但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中药。

(1)鉴定中药品种的真伪当前药材与饮片假冒伪劣的表现形式有:主观利益驱动----①以相对价廉的它种药材伪充此种药材;②有意造假,以假充真;③掺伪;④药材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场;⑤染色。

客观专业水平不够----⑥一些名称相近或外形相似或基原相近的品种之间产生混乱;⑦误种、误采、误收、误售、误用。

(2)鉴定中药质量的优劣中药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中药临床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和中药的标准化、国际化等大问题。

中药质量的优劣主要表现为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群的含量的高低、有效成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有害物质存在情况以及中药的纯净度等。

对中药质量的科学评价,除临床疗效、性状鉴别外,目前常以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有害物质的限量指标和涉及中药纯净度检查的各项指标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

3.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中药标准是国家对中药质量及其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监督管理的技术依据,是中药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中药理化鉴定具体方法

中药理化鉴定具体方法

中药理化鉴定具体方法
中药理化鉴定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对中药进行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药材特性、纯度、质量等方面的鉴定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理化鉴定方法:
1. 外观检查:观察药材的形态、颜色、气味、质地等特征。

2. 显微鉴定:使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细胞结构、组织学形态等。

3. 薄层色谱法:将中药提取物经过柱层析后,利用薄层色谱技术,通过观察斑点的颜色、位置、形状等特征,判断其中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中药提取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以确
定其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5. 紫外可见光谱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对中药提取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情况进行测定,从
而判断其中的化学成分。

6. 红外光谱法: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中药提取物在红外区域的吸收情况,从而分析其分子结构
和功能团。

7. 燃烧试验:将中药进行燃烧观察,根据燃烧性状和灰分量等特征,判断药材的纯度和杂质情况。

8. 含水量测定:采用失重法或干燥法,测定中药中的水分含量,以评估药材的质量。

9. 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技术,对中药中
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以确保中药的安全性。

以上仅为常用的中药理化鉴定方法之一,实际鉴定中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鉴定
技术进行分析。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药鉴定学知识点归纳整理一、药材性状鉴定1.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态、大小等方面的特点。

2.质地鉴定:根据药材的质地,如脆性、韧性、酥性等,进行鉴别。

3.气味鉴定:根据气味的强弱、特点及气味的性质,如芳香、腥臭等,进行鉴别。

4.味道鉴定:根据药材的味道,如甘、苦、辛等,进行鉴别。

5.触感鉴定:将药材用手触摸,感受其表面光滑、粗糙、湿润等特征进行鉴别。

二、组织结构鉴定1.细胞形态学:通过显微镜观察药材细胞的形态、大小、排列等特征进行鉴别。

2.细胞壁鉴定:根据细胞壁的厚度、层数等特征,进行鉴别。

3.组织构造:包括细胞组织的排列方式、细胞间的距离等特点。

三、化学成分鉴定1.色素成分:通过色谱等方法进行分析,确定草药中的色素成分。

2.酸碱度鉴定:通过浸泡药材,观察其对酸碱指示剂的影响,判断药材的酸碱性。

3.挥发油成分:通过蒸馏、萃取等方法,分离提取挥发油,然后进行成分分析,鉴定药材中的挥发油成分。

4.醇酚成分:通过色谱、红外光谱等方法,进行分析鉴定。

5.生物碱成分:通过色谱等方法,确定药材中的生物碱成分。

四、药理作用鉴定1.体内药效学:通过动物实验、离体器官实验等方法,观察药材对动物体内的药效作用,评价其药理作用。

2.细胞实验:通过体外的细胞实验,观察药材对细胞的作用,评价其药理作用。

3.受体结合实验:通过受体结合实验,验证药材对受体的结合作用,评价其药理作用。

4.酶活性实验:通过测定酶活性的方法,评价药材对酶的活性影响。

以上是中药鉴定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药材的性状、组织结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鉴定与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药材的质量、药效及其合理应用。

这对于中药的制药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鉴别知识点整理

中药鉴别知识点整理

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一、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检品登记(送检单位、产地、日期、数量等)➢取样1:登记。

2:取药原则。

3:取药量。

4:抽取平均样品量。

➢杂质检查➢真实性鉴定(基源、形状、显微、理化等方法)➢含量测定➢报告二、中药鉴定的方法1、真伪鉴定原动(植)物鉴定(确定生药正确学名)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2、纯度鉴定杂质检查水分测定灰分测定3、品质优良度鉴定➢中药变质现象1)虫蛀-2)霉变-3)变色-药材固有颜色发生变化。

4)走油-又称“泛油”。

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前者如a含脂肪油药材:柏子仁、苦杏仁、桃仁、郁李仁等;b含挥发油药材:当归、肉桂等。

后者如含糖质药材:天冬、太子参、枸杞子、麦冬等。

5)风化-矿物6)自燃-主要是富含油脂的药材,如柏子仁、紫苏子、海金沙等。

某些药材因吸湿回潮或水分含量过高→自然,如菊花、红花等。

4、有害物质的检查道地药材:将在同种药材中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品种良,质量优,疗效好的药材成为地道药材,有时又叫地道药材,即真资格的药材。

如:浙江:浙贝麦冬白术延胡索白芍温郁金玄参白芷蕲蛇乌梢蛇东北:人参鹿茸关木通关防风贯众五味子龙胆(关) 北细辛升麻东北铁线连(威灵仙)云南:三七坚龙胆云连炉贝木香熊胆天麻茯苓(云、安)猪苓(云、山)江苏:茅苍术薄荷四川:川芎川乌川黄柏厚朴黄连川贝五倍子川牛膝川木香金钱草麝香半夏大黄甘肃:当归大黄山西:党参。

海南:槟榔新疆:阿魏软紫草内蒙古:黄芪甘草紫草安徽:牡丹皮木瓜菊花宁夏:枸杞子。

湖南:朱砂。

湖北:石膏三、中药鉴别中药鉴别最常用的“四大鉴定”:.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常见中药药材鉴别术语1.一包针:药材千年健根茎的折断面,呈纤维束样外露,形似一包针。

2.大理石纹:某些药材的横断面,具有大理石样的纹理,如槟榔。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

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训练学生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中药质量状况的判断能力,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二、实验原理中药鉴定学是通过对中药材的性状、性味、性能、内在质量等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结合中药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来鉴别、评估中药材品质的学科。

主要包括外观特征、显微形态特征、理化指标测定等方面。

三、实验仪器与药材准备1.显微镜2.pH试纸3.中药材样本:人参、黄芪、当归等四、实验步骤4.1 外观特征观察1.将中药材样本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用肉眼观察其外观特征,包括色泽、形态、气味等。

2.记录观察结果,比较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差异。

4.2 显微形态特征观察1.取一小块中药材制作横切面或纵切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2.观察中药材的细胞结构、导管特征等微观形态特征。

3.记录观察结果,并与已知标本进行比较。

4.3 理化指标测定1.用pH试纸测试中药材样本的酸碱性。

2.可选择其他合适的理化性质指标进行测定,如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等。

五、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实验仪器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损坏。

2.注意个人安全防护,如手套、口罩等。

3.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台面整洁,防止交叉污染。

4.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不可擅自更改。

5.实验结束后,清洁实验仪器,并妥善保管。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实验,学生可以对中药材的外观特征、显微形态特征和部分理化性质进行初步鉴定,加深对中药材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的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七、实验拓展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中药鉴定学相关实验,如对多种中药材的比对鉴定、对不同加工方法下中药材性状变化的研究等,以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以上为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希朥能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中药理化鉴定

中药理化鉴定

中药理化鉴定是指对中药材进行理化性质的检测和鉴定的过程。

它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可以用于判断中药材的真伪、质量和药效。

中药理化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特征:包括中药材的形态、颜色、气味等特征。

通过观察和比较,可以初步判断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2. 理化性质:包括中药材的溶解性、熔点、沸点、比重、旋光度等物理性质的测定。

这些性质可以用于鉴别中药材的成分和纯度。

3. 化学成分:通过化学分析方法,确定中药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常用的方法包括色谱、质谱、红外光谱等。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用于鉴别中药材的品种和质量。

4. 微生物检验:检测中药材中是否存在细菌、霉菌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可能会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5. 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检测:检测中药材中是否存在重金属和农药残留。

这些物质的超标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中药理化鉴定的目的是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保证中药的疗效和药效。

它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基础。

简述中药鉴定学的内涵及任务

简述中药鉴定学的内涵及任务

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内涵包括对中药材的鉴别、鉴定和评价。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是保证中药材的质量、规范中药材的使用以及保护中药资源。

一、中药鉴定学的内涵1. 中药材的鉴别:包括对中药材的形态特征、性状、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保正确识别中药材。

2. 中药材的鉴定:通过对中药材的理化性质、化学成分、药效成分等方面进行检测和分析,以确定其品质和真伪。

3. 中药材的评价: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确定其适宜的使用范围和方法。

二、中药鉴定学的任务1. 保证中药材的质量:通过对中药材的鉴别、鉴定和评价,保证中药材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药效和安全性。

2. 规范中药材的使用:对中药材进行鉴别和评价,指导中药的选择和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保护中药资源:通过对中药材的鉴定,减少假冒伪劣品的流通,保护中药资源,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结回顾中药鉴定学是保证中药质量、规范中药使用和保护中药资源的重要学科,其内涵包括中药材的鉴别、鉴定和评价。

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是保证中药质量、规范中药使用和保护中药资源。

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中药鉴定学,我们能更好地认识中药材,提高中药质量,规范中药使用,保护中药资源。

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观点作为文章写手,我深知中药鉴定学的重要性,也深刻理解其内涵和任务。

中药鉴定学不仅关乎中药质量和安全性,也关乎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

我们应该加强对中药鉴定学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对中药材的鉴别和鉴定水平,为保护中药资源、规范中药使用、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药鉴定学的内涵及任务是重要而复杂的,但我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为中医药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药鉴定学作为中医药学科中的重要学科,其内涵和任务都非常复杂,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研究。

在中药材的鉴别方面,需要了解中药材的形态特征、性状、组织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来进行学习和积累。

对中药鉴定学的认识

对中药鉴定学的认识

对中药鉴定学的认识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中草药的鉴别、质量评价和有效成分的检测。

其目的是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

中药鉴定学的基本任务包括:
1. 鉴别中药的真伪:通过观察物种形态特征、组织结构、显微特征等手段,辨别中药是否为真品。

2. 评价中药的质量:通过分析中药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等指标,评估中药的质量水平。

3. 检测中药的有效成分:通过分离、纯化和检测中药中的有效成分,确定中药的功效和疗效。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药用植物的形态学、组织学、显微学、化学成分分析、药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分析、显微鉴别、化学指纹图谱等。

中药鉴定学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中药材的采购、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中药饮片、中药制品的生产和质量监管等。

总而言之,中药鉴定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能够保证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中药的疗效,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药材品质鉴定的原理

中药材品质鉴定的原理

中药材品质鉴定的原理
中药材品质鉴定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形态学鉴定:通过观察中药材的外形、大小、颜色、质地等外部特征来鉴别其品质。

比如,颜色鲜艳、形状完整、质地坚硬的中药材往往品质较好。

2. 理化性质鉴定:通过检测中药材的理化性质(如溶解性、熔点、燃烧性质等)来鉴别其品质。

比如,含有较高药效成分的中药材溶解度较大、燃烧产生的灰烬较少。

3. 化学成分鉴定:通过检测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来鉴别其品质。

采用的方法包括色谱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

比如,通过分析中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和种类来评估其药效。

4. 微观组织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细胞、组织结构来鉴别其品质。

比如,细胞壁完整、细胞结构清晰的中药材往往质量较好。

5. 鉴别性状与掺伪鉴定:通过与其他相似药材进行比对鉴别来评估中药材的品质。

比如,通过与标准样品或药典上规定的描述进行比对,来判断中药材是否存在掺杂或伪品等现象。

综上所述,中药材品质鉴定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观察外部特征、检测理化性质和化
学成分、观察微观组织以及与其他药材的比对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中药鉴别的目的

中药鉴别的目的

中药鉴别的目的
中药鉴别是指通过外观、性状、理化性质、化学组成、药理作用和药效等方面的鉴定,来确认中药的真伪和质量。

其主要目的如下:
1. 确认中药品种:中药资源繁多,不同的植物、动物或矿物可能被用于相同的中药材。

通过鉴别,可以确定中药所使用的具体物种。

2. 辨别中药真伪:市场上存在着假冒伪劣的中药产品,通过鉴别可以辨别真品与假冒品,保障中药的安全有效。

3. 判断中药质量:中药的质量与其产地、生长环境、收获季节等因素有关,通过对中药的外观、性状、理化性质等进行鉴别,可以初步判断中药的质量。

4. 确认中药药效: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和药效,通过鉴别可以判断中药所含有效成分的质量和含量,提供合理的药物应用。

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且非常重要的科学学科,它是指用理论和实践方法来对中药品种进行鉴定并判断其质量的学科。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的基础和核心,也是中药质量控制的核心,它对于保障中药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推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药鉴定学的基本概念1、中药鉴定学是指通过多种手段对中药药材进行鉴定,判断其品种、质量、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同时提高中药的质量、控制品种的来源,防范假冒伪劣产品,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2、中药鉴定学的任务和目的是通过鉴定中药的品种、质量、来源及科学使用方法,保障人体的健康和中药产业的发展。

3、中药鉴定学的对象是中药药材及其制剂。

二、中药鉴定分类中药鉴定可分为两类:状物鉴定和性质鉴定。

1、状物鉴定状物鉴定又称形态鉴定,是指通过对中药药材的器皮、花、叶、茎、根、果实、种子、树皮、茸毛、矿物、地理产地等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从而确定该药材的品种、质量和产地。

2、性质鉴定性质鉴定又称性状、理化、化学鉴定,是指通过对中药药材的理化、化学和生物学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定位或比较分析,从而确定该药材的品种、质量、适应症和活性成分。

三、中药鉴定的重要性中药鉴定是中药学的基础,也是保障人民健康和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1、保障人民健康中药是我国重要的治疗工具,因此,中药质量的保证是保障人民健康的责任。

中药鉴定学可以对中药药材的品种、质量、产地、适应症和活性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保证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或消除中药对人体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

2、保障中药产业健康发展中药在我国是一项重要的产业,也是传统的文化和知识资源。

中药鉴定学可以对中药品种的来源、药材的品质、活性成分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中药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同时可以促进中药生产和市场的有效规范和管理。

四、中药鉴定的原理和技术1、中药鉴定的原理在中药鉴定过程中,需要遵循中医药“四体对照”原理。

四体对照,即器质损伤与否对比、色泽、外形、气味、口感、结构等外观特征对比、病虫害检查和与同类药材的鉴别等方面进行全面对照,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和错误鉴别。

常用的中药鉴定术语

常用的中药鉴定术语

常用的中药鉴定术语
1. 视觉特征:指通过观察中药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质地等来鉴定中药的方法。

2. 嗅觉特征:指通过闻觉判断中药的气味特征,如香气、酸味、苦味等来鉴定中药的方法。

3. 味觉特征:指通过品尝中药的味道特征,如苦味、辛味、酸味等来鉴定中药的方法。

4. 燃烧特征:指通过燃烧中药的香气、气味、燃烧速度等特征来鉴定中药的方法。

5. 化学分析:指通过对中药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如检测活性成分、提取特征物质等来鉴定中药的方法。

6. 显微鉴别:指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的细胞结构、纤维组织等特征来鉴定中药的方法。

7. 色谱分析:指通过色谱仪分析中药的色谱图谱,如薄层色谱、气相色谱等来鉴定中药的方法。

8. 毒理学鉴定:指通过对中药的毒性反应、副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来鉴定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9. 生物测定:指通过对中药进行生物学实验,如细胞荧光染色、动物试验等来鉴定中药的活性和效果。

10. 鉴别指标:指根据中药的性状、味觉、气味等特征,制定的中药鉴别的一些标准和指标。

中药鉴定技术

中药鉴定技术

中药鉴定技术
中药鉴定技术是指利用化学分析、生物学分析、传统药理学及计算机等先进技术,通
过研究中药材表征、功能,来识别质量良莠不齐的中药材,以及建立真假、优劣的识别体系,来保证中药的治疗安全性和疗效的研究。

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并不仅仅限于中药药物,它还涵盖了中药地域特征、产品技术质
量控制、疗效鉴定、产品测定、认证等多种技术领域。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鉴定植物源:根据药材的组成构成分析、鉴定其植物来源,鉴定植物的正确名称,提
高中药材的功效、疗效,确定中药入药剂型,加速中药在药品中的推广应用。

鉴定成分:鉴定不同原料的药物成分含量,分析出不同中药的特殊成分,了解药材的
科学用药价值,以推动中药在实践应用上的深入研究。

鉴定中毒性:通过对不同原料药物药效及毒性效果情况研究,对毒素进行检测,鉴定
出该药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用以避免和把握安全使用规范。

鉴定标样:确定可以用作正规检测鉴定的有代表性的中药标准品材料,从而可以确定
测定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鉴定质量:运用表层观、光谱技术、免疫测定技术、气相色谱等方法,对不同药材的
质量进行检测,识别出伪劣产品,达到保护消费者健康的目的。

通过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可以确认和鉴别中药材的原料植物及产品质量,同时还可以找出药物的药理活性物质及药效组分,以提高药物质量,增强药源保护效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
【发汗】在药材加工得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变软、增强香味或减少刺激性,便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得加工方法。

(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
【星点】大黄横切面根茎髓部较大有环列或散在得异型复合维管束。

【罗盘纹】罗盘纹系指商陆横切面得异型维管束,因干燥后木质部隆起,韧皮部凹陷,形成多个凹凸不平得3-10个同心性环纹,形似罗盘。

【云锦花纹】何首乌得切断面浅红棕色,有粉性,皮部散列数个类圆型异型复合维管束.
【菊花心】根类中药断面得木部有黄白色相间得密集放射状纹理。

如防风,甘草,黄芪,白芍。

【车轮纹】车轮纹系指维管束与较宽且平直得射线所形成得稀疏整齐得放射状纹理,状如木制车轮,如防己.
【狮子盘头】党参得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得茎痕,茎痕顶端呈凹下圆点状,习称“狮子盘头”
【蚯蚓头】指药材根头部具明显细密得横环纹。

防风可见.
【怀中抱月】怀中抱月就是指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过桥】黄连得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
【鹦哥嘴】天麻(冬麻)得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或残留茎基。

【白颈】地龙第14-16节为生殖器,较光亮
【方胜纹】就是指蕲蛇背部黑褐色或红棕色,有24个灰白色菱方形斑纹。

【二杠】鹿茸具一个分支者
【挂甲】取牛黄粉末少许,以清水湿润后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通天眼】对光透视,羚羊角全角半透明。

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得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假色】由于投射光受矿物裂缝面,解理面及表面氧化膜反射引起得光波干涉所产生得颜色.
【条痕色】矿物在白色瓷板上划过后所留下得粉末称得颜色为条痕色.
【钉头】赭石表面圆形乳头状突起
二。

简答题
【中药性状鉴定得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概念:就是用感观来鉴定中药性状就是否与规定得标准或对照品相符
合得一种方法。

方法:眼瞧、手摸、鼻嗅、口尝、感试。

它包括瞧、量、嗅、尝、试5种主要得传统经验鉴别法。

内容: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水试或火试等特征。

【列表比较牛膝、川牛膝性状鉴别异同点】
牛膝川牛膝
形状ﻩ细长圆柱形近圆柱形,微扭曲
表面土黄色或淡棕色,皮孔较细小棕黄色或灰褐色,有多数横向突起得皮孔
质地ﻩ质硬脆,易折断,受潮则较润ﻩ质坚韧,不易折断
断面微呈角质样油润,有筋脉点排列成2-4
轮同心环ﻩ筋脉点排列成3-8轮同心环
味道甜而稍苦涩
味甜
【列表比较人参(园参)、西洋参性状鉴别异同点】
西洋参ﻩ生晒参
皮孔ﻩ横长皮孔突起明显
不明显
质地结实质重ﻩ质轻较疏松
横切面粉性大,不显放射裂隙,形成层环纹状,内外散布红棕色树脂道ﻩ显放射状裂隙,形成层环纹状,内外树脂道不明显
气味味甘苦,味浓
味苦,味淡
【写出天麻(冬麻)性状鉴别要点】
a 长椭圆形
b 鹦哥嘴-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孢
c肚脐笃: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得圆脐状疤痕
d老姜皮:具纵皱纹及点状突起排列而成得多轮横环纹
e 断面黄白色,半透明,角质样
f气特异,味甘,微辛
【列表比较苦杏仁与桃仁得性状鉴别要点】
苦杏仁桃仁
相同点表面皱缩,尖端有棱线形种脐,基部有圆形合点,自合点散出多数筋脉纹
子叶两片,白色,油性
不同点性状扁心脏形扁长卵形
边缘肥厚ﻩ薄
基部ﻩ左右不对称ﻩ钝圆而偏斜
表色ﻩ黄色至深棕色黄色至红棕色
表征ﻩ无颗粒状突起ﻩ有颗粒状突起
味苦ﻩ微苦
【写出姜科果实种子类中药性状鉴别得共同特征,并列举出至少三种药材】
(1)鉴别共性:
A多具钝三棱
B顶有花柱基,基具果柄痕
C具连续或断续纵棱,或具刺状突起
D 种子团3瓣,种子不规则多面体,被膜质假种皮
E 气香,味辛
(2)药材:砂仁、红豆蔻、草豆蔻、益智
【写出唇形科全草类中药性状鉴别得共同特征,并列举出至少三种药材】
共同特征
A茎方形
B 叶对生
C 轮伞花序腋生或顶生
D 多具芳香气
(2)药材:益母草、广藿香、荆芥、薄荷
【写出冬虫夏草性状鉴别要点】
虫体
A形如蚕,外表土黄至棕黄色,头红棕色
B全体具环纹,环纹深陷而细密,近头部较细,20-30环
C足八对,头三,中四,尾一
D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略发黄,有黑色U形纹
E 草菇样气味
子座
A细长圆柱形,多比虫体长,深棕至棕褐色
B表面有细小纵向皱纹,顶部膨大
C 基部膨大,包被虫头,柔韧,断面纤维状,黄白色
【写出蛤蚧药材性状鉴别要点】
全体成扁片状
头略呈三角形,稍扁
两眼多凹陷成窟窿,无眼睑
齿密生于颚得边缘,无大齿
背部灰黑色或银灰色,有光泽,黄白色或绿色斑点散在;进口者斑点颜色为砖红色
具类圆形背鳞片,腹鳞片方形,间有较大黑褐色疣鳞
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
四足均有五趾,除第一趾外
,均具爪,趾底有吸盘
尾细长而结实,扁圆形,有6—7条银灰色环带(进口者为砖红色)
尾长与躯干等长
【列出全蝎性状特征】
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
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
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
气微腥,味咸
【列出羚羊角性状特征】
呈长圆锥形,顶端部分光滑,对光透视内有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除顶端光滑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得环脊,其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

内有坚硬质重得角柱,习称骨塞,长约占全角得1/2或1/3。

骨塞表面有突起得纵棱与外面角鞘内得凹沟紧密嵌合
【列表比较白芍与赤芍得性状特征得异同】
白芍:(1)圆柱形(2)表面浅红棕色或类白色,光滑(3)质坚实(4)断面角质样(5)气微,味微苦而酸.
赤芍:(1)芍药根呈圆柱形(2)表面暗棕色或黑棕色(3)外皮易脱落(4)质硬而脆,断面平坦,粉白色或微红色(5)气微香,味微苦涩
【列表比较天南星与半夏得性状特征得异同】
天南星:扁球形,表面类白色或淡棕色,顶端有凹陷得茎痕,周围有麻点状根痕,气微辛,味麻辣。

半夏:类球形,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得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列表比较香加皮与地骨皮得性状异同】
共性:来源根皮,外表:卷筒状或槽状,质地:体轻,质脆,易折断表面地骨皮色偏白:灰黄或土黄色,粗糙,栓皮易成鳞片状剥落,质脆香加皮色偏棕:黄棕或灰棕色,栓皮易成片状脱落,质地疏松而脆
【列表比较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性状特征得异同】
北五味子,圆球形或扁球形,紫红色或暗红色,有光泽,较易破碎,种仁呈钩状,黄白色,半透明,富有油性,果肉气弱,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南五味子较小,表面棕红色至棕色,干瘪。

【列表比较皱皮木瓜与光皮木瓜得性状异同】
共性呈长圆形,多纵剖成2—4瓣
皱皮木瓜:呈长圆形,表面紫红或棕红色,不规则深皱纹,切面边缘内卷,果肉细腻
光皮木瓜:呈长椭圆形,红棕或棕褐色,光滑无皱纹或粗糙,边缘不
内卷,果肉粗糙,显颗粒性
【列表比较白花蛇舌草与水线草得性状特征】
白花蛇舌草:茎圆柱形,纤细,绕成团状,叶对生,膜质。

线性,有托叶2片。

花单生,腋生,白色
水线草:茎方形,叶长披针形,托叶合生成鞘状,花2—5朵集成腋生伞房花序花梗极纤细,毛发状
【昆虫纲动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体躯:分头、腹三部分
触角:1对、多复眼
口器:大颚1对,小颚1对,下唇1片
步足:3对,在胸部
呼吸器:气管
生殖孔:1个,腹部末端
发生:大多有幼虫期(不完全变态或完全变态)
主要习惯:多陆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