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异同点
社会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相同点
社会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相同点
社会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规律,但它们也有一些相同点,包括:
1. 客观性:社会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人类意识和意志的影响。
它们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普遍性:社会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普遍存在的,适用于所有的社会和自然现象。
它们是普遍适用的规律,不会因为时间、地点、人物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3. 必然性:社会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必然发生的,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
人类无法改变或违背这些规律,只能在规律的基础上进行认识和利用。
4. 稳定性:社会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相对稳定的,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的。
虽然在具体的历史和自然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偶然性和随机性的因素,但这些因素不会改变规律的本质和趋势。
总之,社会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虽然是不同类型的规律,但它们也有一些相同点,都是客观存在的、普遍适用的、必然发生的、相对稳定的规律。
(三)辩证思维边立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上升到 具体的方法
这一思维方法是通过具体到抽象,又从 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对事物的真理 性认识。 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 一种是感性的具体,一种是思维的具体。
所谓感性的具体,就是人的感觉器官所 得到的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感性中 的具体是人们认识的起点,为了实现从 感性的具体到思维的具体的过渡,必须 首先否定感性中的具体。 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是通过分析把 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 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的方面,从中抽 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 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 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 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 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 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 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 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 要受规律的支配。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 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 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 的、稳定的联系。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 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客观性。
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是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的方面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
说明规律的含义与特点,以及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异同。
说明规律的含义与特点,以及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异同。
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指一类事物之间相互关系和发展方式的稳定性
表现。
规律的含义是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事物中普遍存在的稳定的定性或
定量关系。
规律的特点包括普遍性、稳定性、客观性、历史性、相对性和
整体性等。
社会规律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稳定定量关系,是人类行为与
社会现象的规则和规范。
自然规律指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的稳定性表现,
是自然界中物质运动的规律。
两者的异同点在于:
1、来源不同:社会规律是由人类行为与社会现象的规则和规范决定的,而自然规律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
2、客观性不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比自然规律差,社会人类活动的
客观性受社会历史条件、社会文化和个体意识等因素影响,而自然规律的
客观性较高且稳定。
3、可塑性不同:社会规律具有可塑性,人类能够通过改变行为方式,来改变社会规律,而自然规律则不可被改变。
综上所述,规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稳定性,支配着一切事物的发展
变化。
社会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自然规律则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
本质规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简要谈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异同。
简要谈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异同。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异同1. 引言社会历史和自然界的发展都受到一定的规律约束,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马哲
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人的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认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客观性的真理,体现出思维的现实性,使得真理性的思维对现实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从而达到思想的此岸,即指可认识的部分,即事物的现象;思维的此岸性这里强调的是思维的现实性力量,正如一句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思维和意识具有同一性,因此,思维也具有此岸性。
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具体的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发展变化影响人的本质的各种因素)3)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4)人的本质在于它的实践性,社会实践性,生产劳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
人类社会存在两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人的本质离不开同自然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一切现实的人都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形成了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以及行业间的等复杂的社会交往,并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映现着人的本质。
3.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思想,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及其在哲学史上实现的革命变革的实质,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以往的哲学家们由于不了解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革命意义,把实践排除在自己的哲学之外,因而也就不可能提出通过革命实践去改变世界的主张。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卷5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试卷5一、在下面各题的 4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 1项,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错选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30分) 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 A.对世界状况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模式的不同回答 D. 对世界趋势的不同回答 2.承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的观点( )A.是一切哲学的观点B.只是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C.只是唯心主义哲学的观点D.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是( )A.世界观和人生观B.唯物论和辩证法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 认识论和真理观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感性认识B.意识的能动性C.理性认识D.社会实践 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经济和政治的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6.承认自然界对人类意识的根源性是( )A. 一切哲学派别的共性B.唯物主义哲学的前提C.唯心主义哲学的共性D.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前提7.“物质是永恒的”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
这两种说法( ) A.都是正确的 B.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C.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D.都是错误的 8.。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A.承认联系与承认孤立的对立B.承认发展与承认静止的对立C.承认全面与承认片面的对立D.承认矛盾与否认矛盾的对立 9.认识的本质是 ( )A.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摹写B.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在头脑中对客体的重构D.主体对客体的创造 10.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 )A. 肯定世界的统一性 B .否定世界的统一性 C. 坚持世界不可知性 D. 坚持世界可知性 11.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A.生产关系B.地理环境C.生产劳动D.社会意识12.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 )A.人和人的关系B.人和物的关系C.物和物的关系D.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 13.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主要是看 ( )A.劳动者的技能状况B.生产工具的水平C.劳动对象的状况D.运输设备的状况 14.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是( )A.科学技术B.经济管理C.劳动者D.生产资料 15.在下列社会心理中,最稳定的是( )A.阶级心理B.阶层心理C.团体心理D.民族心理16.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好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
马原论文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异同之我见一、联系从字面上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从大体上讲都是规律,就应该具有一切规律所具有的客观性。
所以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必然联系、稳定联系。
例如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序数之间的本质联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揭示了物质生产方式的内容及其本质联系。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它们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无论我们是否了解到、认识到某个规律,它都客观存在着,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比如万有引力定律,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它一直都存于与自然界中,只是在牛顿之前一直都没有人发现它罢了。
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这一社会规律,在马克思写出《资本论》之前就存在着,只是马克思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了这一规律。
虽然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类不能蔑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但是人类在规律面前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使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发生一些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一些有利于人的稳定性。
二、区别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主要区别在于: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
自然规律是指自然界事物运动的规律,由于自然界事物的运动是无主体的活动,所以自然表现为纯粹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可量化、可计算,具有科学的精确性。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不同,单从发展的纯粹性方面来讲,自然界是无主体即无意识、无目的的自然而然的发展,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人参与、并且其发展的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界的这种客观性特征与社会进程中的主体性特征是有鲜明的本质的区别。
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资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这便是自然规律的重复性。
如日出日落昼夜交替、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简述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异同
简述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异同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是两种不同的规律体系,它们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异同。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比较,以期对读者有指导意义。
首先,社会规律是描述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则,而自然规律则是描述自然界运行的规则。
社会规律涉及到人类行为、社会组织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如社会分工、人口增长和政治制度等;而自然规律则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规则,如万有引力、热传导和生物进化等。
社会规律是人类自主创造的,而自然规律则是客观存在的。
其次,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在可预测性上存在差异。
自然规律通常具有较高的可预测性,因为其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例如天体运动就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进行精确预测;而社会规律则受到人类行为的主观因素影响,其预测困难度较大,受到较多干扰因素的影响。
此外,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应用场景也有所不同。
自然规律主要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为人类创造出了众多的科技应用,如电力、通讯和生物技术等。
而社会规律则主要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为人们提供了指导社会管理、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
然而,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规律,都不受人类主观意识的控制。
其次,它们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最后,它们都可以被用于指导人类的行为和决策,提供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理性解释。
总的来说,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是两种不同的规律体系,它们在可预测性、应用场景和对象特点上存在差异。
但是,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的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实践中,我们要认识到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不同特点,将其运用于对应的领域,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利用。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
社会规律:所谓社会规律就是指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进步的动力。
人本哲学认为人的需要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进步的原始动力并且决定着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
人的知识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进步的直接动力,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社会产生:社会之所以产生,则是由于我们祖先的生活需要。
当我们的祖先认识到结成一定的群体,通过分工合作能够有效地抵御猛兽和外族的侵袭,有利于自己的生存,于是就结成了一定的群体。
这种群体就是最初的社会。
最初的社会与动物的社会没有区别,随着人类在语言和文字的作用下,通过一代代人对外界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知识的逐渐增长积累,反应能力的逐渐增强,对外界事物进行反应的活动逐渐的广泛和深化,最初的社会也就逐渐发展成人类社会了。
社会发展过程:社会发展的过程是这样的:在语言和文字的作用下,每一个人都能获得他人和先辈人的知识,然后在他人和先辈人的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外界事物进行反应活动和认识,并把自己认识所得的知识传给他人和后人,随着这种状况的历史持续,社会也就逐渐发展进步了。
社会构件:社会大体上是由经济构件和政治构件两大构件构成的(当然,如果细分还可分出生活构件)。
经济构件的发展是由人们的自然科学知识推动的,政治构件的发展是由人们的社会科学知识推动的。
经济构件我们的祖先为了在物质生活中方面能够过的舒适、安逸和富足,不断地对自然界事物进行认识和进行改造的活动,这种活动的形态和产物的总和就是社会的经济构件。
社会大众的需要是推动经济构件发展的原始动力并决定着经济构件发展的方向,例如社会大众有舒适、安逸和富足的需要,经济构件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社会大众的需要只能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不能直接推动经济构件的发展,推动经济构件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们的自然科学知识。
人们自然科学知识水平的客观外现就是界时经济构件的现实水平。
例如我们的祖先就有使自己具有千里眼、顺风耳、日行千里的本领的需要,由于他们的自然科学知识水平所限,他们的需要无法实现,今天人们实现了这些本领,就是由于人们具有了这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区别联系。问题1:社会历史离不开人的活动,社会规律就是主观的吗?
这种观点仅仅从表面现象上看到人的社会活动是受主观意识支配的,看不到主观意志背后的物质根源,看不到人的活动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看不到人的意志、思想动机是受社会客观规律制约、支配的。上述观点夸大了人的自觉活动,否定了社会客观规律,因而是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人们自觉活动的基础。 ① 人们的思想动机,意识和目的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关系决定的。② 人的思想、动机、意志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是否体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客观要求,也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③ 历史活动和社会关系虽然是由人所进行或由人所建立的,但人们不可能料到,至少不可能完全意识到最后出现的结果 。④恩格斯所指出的,社会发展的客观性表现为:“历史合力”。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规律的特殊性在于,它形成并实现于人的活动中,但它一时形成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反过来制约人的活动,决定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1、规律及其特点,规律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第一,规律是事物发然联系。
第三,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稳定联系。
第四,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固有联系,即规律具有客观性。
第五,规律具有层次性。A.支配某一领域的单一规律。B.支配几个领域的特殊规律C.对世界各个领域都起支配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
自然法与社会法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法是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而社会法则是通过具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来实现的。
在社会法中,客观约束与主观约束之间存在着关系,只要自然法具有相同的客观物质条件,它们就可以一次又一次地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出现,而社会法则是历史性的,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社会,国家,国家和不同历史阶段的表达方式。
这比理解自然法则更难于理解社会法则。
社会矛盾的成熟以及人们认识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理解。
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和探索,才能正确认识因此,主要区别在于社会法的历史性质自然法与社会法之间的异同自然法与社会法之间的异同既具有客观的实质性,又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自然法则是自然现象的固有,必要,不可避免和稳定的联系。
通过人们的活动表明,社会法是社会生活过程中各种现象之间必不可少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之间存在某些联系和差异。
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法和社会法都具有客观性,这是人类意志不会改变的。
人不能随意改变,创造或破坏自然法则。
但是,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身体和物质工具对客观世界采取行动,从而导致自然界的某些变化,并且可以有目的地触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的物理,能量和信息过程,从而共同行动的结果各种客观法则有利于人类变革或维护人类稳定。
)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如下:自然法是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而社会法则是通过具有特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活动来实现的。
(形成机制)2在社会法中,客观关系既有客观约束又有主观约束。
只要自然法则具有相同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复制自然法则。
3.社会法律是历史性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国家和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
(表达形式)。
说明规律的含义与特点以及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异同
说明规律的含义与特点以及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异同规律是指在一些事物或现象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固定的、重复的或可预测的模式。
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它是从大量的观察和实证中总结出来的普遍性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规律存在于社会和自然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含义和特点。
下面将分别说明规律的含义与特点,并比较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异同。
规律的含义与特点: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反映了事物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普遍性和一致性。
规律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到,并经过反复验证和验证,使得人们对一些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和变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规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当条件相似、环境相同的情况下,规律会出现相似的现象和结果。
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中的重力规律是普遍存在于所有物体之间的,不论是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是人们日常经验中的抛物运动,都符合重力规律。
规律是可预测的。
通过对规律的研究和应用,人们可以预测和推测事物和现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例如,人们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可以预测市场的走势和经济发展的趋势。
异同一:两者都是客观存在的。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都是客观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它们都是根据事实和证据得出的,而不是主观臆断或人们的意识构造。
异同二:两者都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都是普遍存在于所有事物中的,不受时间、空间和个体差异的影响。
异同三:两者都具有稳定性和重复性。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在相似条件下都会出现相似的现象和结果,并且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也会重复出现。
异同四:两者都可以通过科学方法研究。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都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并经过验证和验证来得到。
不同一:社会规律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而自然规律是自然界存在的。
社会规律是人类根据社会实践和经验总结出来的,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自然规律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普遍性规律,反映了自然界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不同二:两者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不同。
马原辨析题
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3题)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量就是指数量的多少。
3.假象是一种错觉4.按照牛顿力学原理F=ma的公式说明: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5.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6、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体。
7、真理就是客观事物。
8、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1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11、世界统一于存在。
12、真理是有用的,因此,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13、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14、人权高于主权。
1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16.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它们彼此无实质区别。
17.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18.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19.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20.只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的东西。
22.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可见理论比实践更重要。
2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起作用的。
24.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外部矛盾则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5.社会规律发挥作用离不开人们的自觉活动,所以社会规律不是客观的。
26.意识的能动反作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7.一切反映论的共同特点是用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来说明认识论问题。
28.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
29.必然性是实现自由的消极障碍。
30.个人的自我价值高于其社会价值。
31.所有社会发展道路都是多种多样的,没有统一性3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明,任何意识都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3. 辩证的否定观的实质就是“扬弃”。
34.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35. 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36. 自由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关系新论
作者: 郑来春 胡维
作者机构: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出版物刊名: 三峡论坛
页码: 121-12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 社会规律 自然规律 实践
摘要: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二者的区别在于社会规律只在人的实践活动范围内起作用,而自然规律不仅在人的实践活动范围内起作用,而且在人的实践活动范围之外起作用,在人的实践活动范围之外的自然规律是与社会规律截然对立、只通过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的。
二者的联系在于所有作用于人的实践活动的自然规律同时也就是社会规律,它们都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
考研政治马原重要考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考研政治马原重要考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这个考研政治马原中的重要知识点,可谓是高频中的高频考点,在00、01、02、05、09、14年均有设题,考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该知识点都有哪些重要的答题点。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唯心主义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人们在时间中可以认识或发现、利用规律,但是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者联系: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人可以改造自然,有目的地调控自然界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
二者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客观规律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
自然规律只要具备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
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要困难困得多。
三、意识能动作用表现1.意识反应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四、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在尊重规律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同。
自然过程是无意识的、盲目的、不自觉的。
自然规律是通过自然界各种盲目的力量相互作用实现的,它是自发地起作用的,不需要人的参与。
人类社会则不然。
社会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
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社会发展规律并不是存在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外的某种神秘的东西,而是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形成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如果忽略了社会生活是由有意识的人创造的这一重要特点,把社会发展过程等同于自然界的力学过程、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昆为一谈,那就忽视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
但是,如果过分夸大社会生活中人的意识的作用,把社会意识说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从而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也是十分错误的。
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人的自觉活动不能抹煞和改变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第一,在社会领域,人们的自觉活动虽然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冲突,形成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社会历史是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每一种社会力量在形成这种“合力”时都起了作用,但历史发展又不以任何一种社会力量为转移。
第二,支配人们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在一定思想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为什么不同社会的人们会有不同的思想动机?为什么在同一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动机又各不相同?这都不是用思想动机本身可以说明的。
决定人们的思想动机的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方式。
不同社会的生产方式不同,人们就会有不同的思想动机;在同一社会中,人们在生产方式特别是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思想动机又各不相同。
第三,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对人思维的影响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都对人类的思维产生重要影响,尽管它们的本质和影响方式可能略有不同。
社会规律影响思维:
社会规律涉及人类在社会互动和组织中的行为模式和规范。
这些规律可以包括道德准则、文化传统、法律法规等。
社会规律通过塑造个体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和社会身份,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社会规律可以引导人们的行为,塑造他们的社会角色,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决策和判断。
自然规律影响思维:
自然规律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系列普遍性规律,涉及物质、能量和生命的运行方式。
这些规律可以是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基本定律。
人类通过观察和研究自然规律,形成科学知识体系,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技术和工程领域。
自然规律的研究培养了人们的逻辑思维、实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总体而言,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人们的思维往往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科学知识和自然规律的启发。
这种复杂的影响关系塑造了人类多样而丰富的思维世界。
核心考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核心考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引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自然规律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性规律,如物理学、化学等领域中的规律;而社会规律是指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规律,如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中的规律。
本文将探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概念、特点以及相互关系。
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性规律,它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实验得出的。
自然规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普遍性:自然规律适用于整个自然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例如,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宇宙中的所有物体。
2.不可逆转性:自然规律是不可逆转的,即它们不会因为人类的意愿而改变。
例如,水的沸点在常压下是100摄氏度,无论人们想让水在常压下沸腾到200摄氏度是不可能的。
3.客观性: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与人们的主观意愿无关。
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研究和发现自然规律,但无法改变它们。
4.可预测性:由于自然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人们可以通过对自然规律的研究和理解来进行预测和推测。
例如,根据天气预报的原理,人们可以预测明天的天气情况。
自然规律在自然科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人们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基础。
通过研究自然规律,人们可以改善人类生活,推动科技进步。
社会规律社会规律是指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规律,它们是人们对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总结和归纳。
社会规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样性:社会规律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规律。
例如,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的社会规律,选举制度是政治学中的社会规律。
2.可变性:社会规律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而变化的。
由于社会规律受到人类主观意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它们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3.相互作用性:社会规律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例如,经济规律和政治规律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它们相互制约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4.人为性:社会规律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现的,与人类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异同点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异同点
自然和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
但是,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并能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
)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形成机制)
2 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
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复制出现(作用方式)
3 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