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
高中数学专题-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
高中数学专题-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考纲考点剖析】考 点考纲内容5年统计分析预测 1.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了解集合、元素的含义及其关系。
2.理解全集、空集、子集的含义,及集合之间的包含、相等关系。
3.掌握集合的表示法 (列举法、描述法、Venn 图)。
1.集合交、并、补的运算是考查的热点;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很少涉及; 3.题型:选择题 4.备考重点: (1) 集合的交并补的混合运算; (2) 以其他知识为载体考查集合之间的关系;(3) 简单不等式的解法.2.集合的基本运算1.会求简单集合的并集、交集。
2.理解补集的含义,且会求补集。
【知识清单】1.元素与集合(1)集合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若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若b 不属于集合A ,记作b A ∉. (3)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及其符号表示数集自然数集正整数集 整数集有理数集 实数集符号NN *或N +ZQR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也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记为A B ⊆或B A ⊇. (2)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A B ⊆,且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
记为A B ⊂≠.(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4)若一个集合含有n 个元素,则子集个数为2n 个,真子集个数为21n -. 3.集合的运算(1)三种基本运算的概念及表示名称交集并集补集数学 语言 A∩B={x|x ∈A,且x ∈B} A ∪B={x|x∈A,或x ∈B} C U A={x|x ∈U,且x ∉A}图形 语言(2)三种运算的常见性质A A A =, A ∅=∅ , AB BA = , A A A =, A A ∅=, AB B A =.(C A)A U U C =,U C U =∅,U C U ∅=.A B A A B =⇔⊆, A B A B A =⇔⊆, ()U U U C A B C A C B =,()U U U C A B C A C B =.【重点难点突破】考点1 集合的概念【1-1】【全国卷II 理】已知集合,则中元素的个数为A. 9B. 8C. 5D. 4 【答案】A【1-2】若集合{}1A x x =-,则( )A. 3A -∈B. 2A -∈C. 1A -∈D. 0A ∈ 【答案】D 【解析】{}1A x x =-∴集合A 就是由全体大于1-的数构成的集合,显然01>-,故0A ∈故选D 【领悟技法】与集合元素有关问题的思路:(1)确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即确定这个集合是数集还是点集. (2)看这些元素满足什么限制条件.(3)根据限制条件列式求参数的值或确定集合元素的个数,但要注意检验集合是否满足元素的互异性. 【触类旁通】【变式一】【浙江嘉兴一中模拟】若集合{}1,2,3A =, (){},40,,B x y x y x y A =+-∈,则集合B 中的元素个数为( ) A. 9 B. 6 C. 4 D. 3 【答案】D【解析】,x y A ∈的数对共9对,其中()()()2,3,3,2,3,3满足40x y +->,所以集合B 中的元素个数共3个. 【变式二】设,,集合,那么与集合的关系是( ) A. B. C. D.【答案】B 【解析】,即,,即a =3,b =π,故x ∈M ,y M ,故选:B.考点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2-1】【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5月仿真】若集合{}2| 2,A x x x x R ==-∈, {}1,B m =,若A B ⊆,则m 的值为( )A. 2B. -2C. -1或2D. 2或2 【答案】A【解析】{}2A =,由A B ⊆可知, 2m =,故选A 。
高中数学全部知识点整理
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3、集合的表示:(1){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5.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 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6、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Φ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B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2.“相等”关系: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即A⊆A②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总结
高中数学知识总结高中数学集合知识总结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的一些相关内容.以下是小编搜集整合了高中数学集合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这些知识。
高中数学知识总结篇1一、集合间的关系1.子集:如果集合A中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
2.真子集: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a∈B,且a不属于A,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3.集合相等:集合A与集合B中元素相同那么就说集合A与集合B相等。
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这时我们说集合是集合的子集,更多集合关系的知识点见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二、集合的运算1.并集并集:以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或B∪A),读作“A并B”(或“B并A”),即A∪B={x|x∈A,或x∈B}2.交集交集:以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或B∩A),读作“A交B”(或“B交A”),即A∩B={x|x∈A,且x∈B}3.补集三、高中数学集合知识归纳: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第1章高中数学必修1--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
§1.1集合¤学习目标: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及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一)集合的有关概念⒈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元素及集合的关系:(元素及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5.常用的数集及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6.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7.元素及集合的关系:(元素及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例如,我们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4∉A,等等。
练:A={2,4,8,16},则一、集合的表示方法⒈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
高中数学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内容 基本要求集合的含义 会使用符号“∈”或“∉”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表示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理解集合的特征性质,会用集合的特征性质描述一些集合,如常用数集,方程或不等式的解集等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及子集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了解空集和全集的含义;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集合的基本运算 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会用它们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能使用维恩图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一)知识内容举例:⑴ 120-的所有合数 ⑵ 北京在户人口⑶ 学而思学员 ⑷ 所有的正方形这些小例中有哪些共同特征? 1.集合的相关定义⑴ 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例题精讲高考要求知识框架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⑵ 元素用小写字母,,,a b c 表示;集合用大写字母,,,A B C 表示.⑶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2.元素与集合间关系:属于∈;不属于∉. 3.集合表示法⑴ 列举法:把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列举出来或列出几个元素作为代表,其它元素用省略号表示,并写在大括号“{ }”内的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如:{1,2,3,4,5},{1,2,3,4,5,}⑵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形如{x |描述特点} 例如:大于3的所有整数表示为:{Z |3}x x ∈>方程2250x x --=的所有实数根表示为:{R x ∈|2250x x --=}(二)典例分析:【例1】用“∈”或“∉”填空:⑴ 若2{|340}A x x x =--=,则1-___A ;4-___A ; ⑵ 0___∅;⑶ 0___{0}.【例2】用符号“∈”或“∉”填空⑴0______N , 5______N 16N⑵1______,π_______,e ______2-R Q Q Q (e 是个无理数)2323-+{}|6,,x x a b a b =+∈∈Q Q【例3】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⑴ 方程2260x x +-=的根;⑵ 不大于8且大于3的所有整数;⑶ 函数32y x =+与1y x=的交点组成的集合.【例4】已知集合8|6A x x ⎧⎫=∈∈⎨⎬-⎭⎩N N ,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板块一:集合的概念与表示【例5】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⑴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⑵集合{}2|1y y x =-与集合(){}2,|1x y y x =-是同一个集合; ⑶3611,,,,0.5242-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⑷集合(){},|0,,x y xy x y ∈R ≤是指第二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例6】用列举法表示集合:10,1M mm m ⎧⎫=∈∈=⎨⎬+⎩⎭Z Z 【例7】直角坐标平面除去两点(1,1)A 、(2,2)B -可用集合表示为( )A .{}(,)|1,1,2,2x y x y x y ≠≠≠≠B .1(,)|1x x y y ⎧≠⎧⎪⎨⎨≠⎪⎩⎩或22x y ⎫≠⎧⎪⎨⎬≠⎪⎩⎭C .1(,)|1x x y y ⎧≠⎧⎪⎨⎨≠⎪⎩⎩且22x y ⎫≠⎧⎪⎨⎬≠-⎪⎩⎭D .{}2222(,)|[(1)(1)][(2)(2)]0x y x y x y -+--++≠ 【例8】下面有四个命题:⑴集合N 中最小的数是1;⑵若a -不属于N ,则a 属于N ;⑶若,a b ∈∈N N ,则a b +的最小值为2;⑷212x x +=的解可表示为{}1,1;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例9】方程组2219x y x y +=⎧⎨-=⎩的解集是( )A .()5,4B .()5,4-C .(){}5,4-D .(){}5,4-.【例10】已知2()(R ,R)f x x ax b a b =++∈∈,{|(),R}A x x f x x ==∈,{|[()],R}B x x f f x x ==∈.当{1,3}A =-时,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一) 知识内容1.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 ⊆(或B A ⊇),读作 “A 包含于B ”(或“B 包含A ”). 规定:∅是任意集合的子集. 2.真子集:如果集合A B ⊆,但存在元素x B ∈,但x A ∉,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 记作AB (或BA ).∅是任意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相等: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A B ⊆),且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B A ⊇),此时,集合A 与集合中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说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作A =B .(二)典例分析【例1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⑴ {1}___2{|320}x x x -+= ⑵ {1,2}___2{|320}x x x -+=⑶ {|2,}x x k k =∈N ___{|6,}x x ττ=∈N ⑷ ∅___2{R |20}x x ∈+=【例1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⑴ ___{0}∅⑵ 2___{(1,2)}⑶ 0___2{|250}x x x -+= ⑷ {3,5}____2{|8150}x x x -+= ⑸ {3,5}___N⑹ {|21,}___{|41,}x x n n x x k k =+∈=±∈Z Z ⑺ {(2,3)}___{(3,2)}【例13】若集合{|1}X x x =>-,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为( )A .0X ⊆B .{}0X ∈C .X ∅∈D .{}0X ⊆【例14】用适当的符号填空{}()(){}3|2,1,2____,|1x x x y y x =+≤ {}25|23x x ≤+, ⑶{}31|,_______|0x x x x x x x ⎧⎫=∈-=⎨⎬⎩⎭R 【例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板块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A.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子集;B.若,A B=∅则,A B中至少有一个为∅C.任何集合必有一个真子集;D.若S为全集,且,=则A B SA B S==【例16】已知集合2=++=,其中0A a a d a dB a aq aq{,,2},{,,}a≠,且A B=,则q等于___.【例17】求集合{,}a b的子集的个数,真子集的个数,非空真子集的个数,并推导出{1,2,3,4,5,,100}的子集和真子集的个数.【例18】若全集{}A=,则集合A的真子集共有.U=且{}20,1,2,3UA.3个B.5个C.7个D.8个【例19】{,,}a b c d e f,求满足条件的A的个数.a b c A{,,,,,}【例20】若集合{}=∈N≤,{|A x x x|6,=,则C的非空子集的个数B x x=是非质数},C A B为.【例21】求满足条件{1,2}A⊆{1,2,3,4,5}的集合A的个数【例22】设{|13},{|}=-<<=>,若A B,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A x xB x x a【例23】已知{25}=+≤≤-,B AA x xB x m x m=-≤≤,{121}⊆,求m的取值范围.【例24】求集合{1,2,3,,100}M =的所有子集的元素之和的和(规定空集的元素和为零).帮助学生分析此题时,可按以下步骤:① 集合M 的所有子集的情况 ② 所有子集的元素之和 ③ 元素之和的和 ④ 空集的元素和为零 此题可适当拓展:如果{1,2,3,,}M n =(+N n ∈),则M 的子集共有2n 个.所有子集的元素和之和为221(1)2(12...)22(1)22n nn n n n n n -+⨯⨯+++=⋅=⋅+(可作为公式熟记),可由此让学生注意到补集的情形.(一)知识内容1.相关概念:⑴ 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 记作A B (读作“A 并B ”),即{|,A B x x A =∈或}x B ∈.⑵ 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 记作A B (读作“A 交B ”),即{|,A B x x A =∈且}x B ∈.⑶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记作UA ,即{|,UA x x U =∈且}x A ∉.(二)典例分析【例25】已知全集{1,2,3,,10}U =,{1,2,3,4,5}A =,{4,5,6,7,8}B =,{3,5,7,9}C =求:A B ,A B ,()U A B ,UA B ,()A B C【例26】若集合{}{}22(,)0,(,)0,,M x y x y N x y x y x y =+==+=∈∈R R ,则有( )A .MN M = B .MN N = C .MN M = D .MN =∅【例27】已知全集{(,)|R ,R}I x y x y =∈∈,{(1,1)}P =,表示I P .【例28】已知集合{}{}22,1,3,3,21,1A a a B a a a =+-=--+,若{}3A B =-,求实数a 的值.板块三:集合的基本运算【例29】设集合{|(3)()0,R}A x x x a a =--=∈,{|(4)(1)0}B x x x =--=,求,A B A B .【例30】若集合{1,1}A =-,{|1}B x mx ==,且A B A =,则m 的值为( )A .1B .1-C .1或1-D .1或1-或0【例31】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 .若AB ⊆,则A B A = B .若A B B =,则A B ⊆C .()()A B AAB D .()()()UUUA B A B =【例32】若{}{}21,4,,1,A x B x ==且A B B =,则x = . 【例33】若U 为全集,下面三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⑴若A B =∅,则()()U U A B U = ⑵若AB U =,则()()UUA B =∅⑶若A B =∅,则A B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例34】设集合22{|0},{|0}A x x x B x x x =-==+=,则集合A B =( )A .0B .{}0C .∅D .{}1,0,1-【例35】已知全集是R ,{|37},{|210}A x x B x x =<=<<≤,求R()AB ,R ()A B【例36】设全集U R =,{}2|10M m mx x =--=方程有实数根,{}2|0N n x x n =-+=方程有实数根,求()UM N .【例37】已知{}2|43,M y y x x x ==-+∈R ,{}2|28,N y y x x x ==-++∈R ,则__________MN =.【例38】若{}|1,I x x x =-∈Z ≥,则I N = .【例39】设集合{}{}{}1,2,1,2,3,2,3,4A B C ===,则A B =()C【例40】已知2{|43,}A y y x x x ==-+∈R ,2{|22,}B y y x x x ==--+∈R ,则A B 等于( )A .∅B .{1,3}-C .RD .[1,3]-【例41】若集合{}{}22(,)0,(,)0,,M x y x y N x y x y x y =+==+=∈∈R R ,则有.A .MN M = B .MN N = C .MN M = D .MN =∅【例42】集合{}22|190A x x ax a =-+-=,{}2|560B x x x =-+=,{}2|280C x x x =+-=满足A B ≠∅,A C =∅,求实数a 的值.【例43】已知{(,)|,}I x y x y =∈R ,3(,)|12y A x y x -⎧⎫==⎨⎬-⎩⎭,{}(,)|1B x y y x =≠+,则()I A B 等于( ) A .∅ B .{(2,3)} C .(2,3) D .{2,3}【例44】设2{|20}A x x ax b =-+=,2{|6(2)50}B x x a x b =++++=,若12A B ⎧⎫=⎨⎬⎩⎭,求A B .【例45】设U R =,集合{}2|320A x x x =++=,{}2|(1)0B x x m x m =+++=;若()U A B =∅,求m 的值.【例46】设全集{}(,),U x y x y R =∈,集合2(,)12y M x y x ⎧+⎫==⎨⎬-⎩⎭,{}(,)4N x y y x =≠-, 那么()()U U M N 等于________________.【例47】设全集{|20I x x =≤且x 为质数}.若{3,5},{7,19}IIAB AB ==,且{2,17}I IAB =,求集合,A B .结合集合的运算性质:⑴ 交换律:,A B B A A B BA ==;⑵ 结合律:()()A B C A B C =;()()A B C A B C =;⑶ 分配律:()()()A B C A B A C =;()()()A B C A B A C =; ⑷ 吸收律:();()A A B A A A B A ==; ⑸ 对偶律:();()I I II I IA B AB A B AB ==(德·摩根定律). 【例48】若{}{}{},,|,A a b B x x A M A ==⊆=,求B M .【例49】已知全集I 中有15个元素,集合MN 中有3个元素,I IMN 中有5个元素,IMN 中有4个元素.则集合N 中元素的个数( )A .3B .4C .5D .615453INM【例50】50名同学参加跳远和铅球测验,跳远和铅球测验成绩分别为及格40人和31人,2项测验成绩均不及格的有4人,2项测验成绩都及格的人数是( ) A .35 B .25 C .28 D .15【例51】某班有学生55人,其中体育爱好者43人,音乐爱好者34人,还有4人既不爱好体育也不爱好音乐,则该班既爱好体育又爱好音乐的人数为 人.【例52】已知{|2820,,}A x x m n m n ==+∈Z ,{|1218,,}B x x m n m n ==+∈Z ,则A B 中最小的正整数是 _________.【例53】设I =R ,集合2{|4430}A x x ax a =+-+=,22{|(1)0}B x x a x a =+-+=,2{|220}C x x ax a =+-=.若,,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不是空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1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page 11 of 11 【例54】若集合2{|20}M x x x =-->,{|10}T x mx =+<,且M T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教师备案>1.对于集合需要注意:①集合本身是一个不加定义的概念;空集虽空,但空有所为;②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不能模棱两可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个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次序关系的.数学中一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 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整数集,记作Z ;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有理数集,记作Q ;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实数集,记作R .2.拓展讲解:⑴由于()(())I A B C A B I =,记集合A 的元素个数为Card(A ),则Card()Card()Card()Card()A B A B A B =+-Card()Card()Card(())I A B I A B =-如果推广到三个有限集,,A B C ,则有Card()Card()Card()Card()Card()Card()Card()A B C A B C A B B C CA =++---Card()A B C + ⑵ 利用以上的结论还可解决与自然数相关的计数问题,比如:从1到100的所有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记A ={1~100中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B ={1~100中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则 A B ={1~100中能被5整除且又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I A B ={1~100中只能被2整除不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 I A B ={1~100中不能被2整除但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 经计算发现:Card()50A =,Card()20B =,Card()10A B =;∴Card()50201060A B =+-=.因此Card()Card()Card()501040I AB A A B =-=-=. 即1到100的所有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有40个.。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8篇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由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事物组成的总体。
在数学中,我们常常用集合来表示一些数、点、线等的总体。
集合的基本特性包括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以及可表示性。
常见的集合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以及图像法等。
对于集合的学习,首先要明确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这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二、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等。
并集表示两个或多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集合;交集表示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差集表示在一个集合中但不在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补集则表示属于某个集合的所有元素之外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在解题过程中,要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集合运算方法。
三、集合的基本关系集合之间的关系包括子集、真子集、相等集合等。
子集表示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在另一个集合中;真子集表示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且两者不相等;相等集合表示两个集合完全相同。
此外,还要了解空集的概念,即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
掌握集合的基本关系,有助于理解集合的运算及其性质。
四、数列与集合数列是一种特殊的集合,它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序列。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数列中最常见的两种形式。
等差数列中的任意两项之差相等,等比数列中的任意两项之比相等。
在解决数列问题时,要充分利用数列的性质和公式,简化计算过程。
五、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与集合的关系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是函数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函数的定义域是指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则是函数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这两个范围都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在求解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时,要充分利用函数的性质,结合数轴或不等式等方法进行求解。
六、总结与应用掌握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首先要明确集合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以及运算性质。
在此基础上,要理解数列与集合的关系,掌握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与集合的联系。
在实际应用中,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集合数学知识点高一小结
集合数学知识点高一小结在高中数学中,集合是一个重要且基础的概念。
它作为数学中的一个分支,涵盖了多个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一阶段的集合数学知识进行小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集合与元素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
在集合的表示中,通常使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小写字母表示元素。
例如,集合A中的元素可以表示为A = {a, b, c}。
可以使用集合的列表形式、描述法或元素特性等方式来表示集合。
二、集合的关系1. 子集和超集:若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A ⊆ B,反之若A ⊆ B且A ≠ B,则A是B的真子集。
集合B是集合A的超集,记作B ⊇ A。
2. 交集和并集: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是指同时属于A和B的所有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 ∩ B。
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是指包含了所有属于A和B的元素的集合,记作A ∪ B。
3. 互斥:若A ∩ B = ∅,即集合A和集合B没有共同的元素,则称A 和B是互斥的。
三、集合的运算与特殊集合1. 补集:对于给定的集合U,集合A相对于U的补集是指所有不属于A的U中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c。
2. 差集:集合A和集合B的差集是指属于A但不属于B的所有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 - B。
3.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
4. 全集:包含了研究对象的所有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通常用大写字母U表示。
四、集合的性质和定理1. 幂集:集合A的幂集是指A的所有子集的集合。
幂集的元素个数为2^n,其中n为A中元素的个数。
2. 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交换律:A ∪ B = B ∪ A,A ∩ B = B ∩ A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A ∩ B) ∩ C = A ∩ (B ∩ C)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A ∩ (B ∪ C) = (A ∩ B) ∪ (A ∩ C)3. 德摩根定律:补集的交换律:(A ∪ B)c = Ac ∩ Bc,(A ∩ B)c = Ac ∪ Bc五、应用题解析1. 用Venn图解决集合问题:Venn图是用来直观地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
集合概念性质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集合的概念性质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和自然语言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 a ∈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Ï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ÎR| x-3>2}或{x| x-3>2}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运算
课前案1.集合与元素(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或关系,用符号或表示.(3)集合的表示法:、、.(4)常见数集的记法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符号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表示关系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记法基本关系子集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x∈A⇒x∈BA B或B A 真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A⊆B,且存在x0∈B,x0∉AA B或B A 相等集合A,B的元素完全相同A⊆B,B⊆AA=B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A的子集任意x,x∉∅,∅⊆A ∅3.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图形语言符号语言A∪B=A∩B=∁U A=(1)并集的性质:A∪∅=A;A∪A=A;A∪B=B∪A;A∪B=A⇔B⊆A.(2)交集的性质:A∩∅=∅;A∩A=A;A∩B=B∩A;A∩B=A⇔A⊆B.(3)补集的性质:A∪(∁U A)=U;A∩(∁U A)=∅.(4)∁U(∁U A)=A;∁U(A∪B)=(∁U A)∩(∁U B);∁U(A∩B)=(∁U A)∪(∁U B).课中案一、目标导引[疑误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x |y =x 2+1}={y |y =x 2+1}={(x ,y )|y =x 2+1}.( ) (2)若{x 2,1}={0,1},则x =0,1.( ) (3){x |x ≤1}={t |t ≤1}.( )(4)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 ,B ,(A ∩B )⊆(A ∪B )恒成立. ( ) (5)若A ∩B =A ∩C ,则B =C .( ) [教材衍化]1.(必修1P12A 组T3改编)若集合P ={x ∈N |x ≤ 2 021},a =22,则( ) A .a ∈P B .{a }∈P C .{a }⊆P D .a ∉P2.(必修1P11例9改编)已知U ={α|0°<α<180°},A ={x |x 是锐角},B ={x |x 是钝角},则∁U (A ∪B )=________.3.(必修1P44A 组T5改编)已知集合A ={(x ,y )|x 2+y 2=1},B ={(x ,y )|y =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________.[易错纠偏](1)忽视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致误; (2)忽视空集的情况致误; (3)忽视区间端点值致误. 1.已知集合A ={1,3,m },B ={1,m },若B ⊆A ,则m =________.2.已知集合A ={x |x 2-4x +3<0},B ={x |2<x <4},则A ∩B =________,A ∪B =________,(∁R A )∪B =________.3.已知集合M ={x |x -2=0},N ={x |ax -1=0},若M ∩N =N ,则实数a 的值是________. 二典型例题集合的含义(1)已知集合A ={0,1,2},则集合B ={(x ,y )|x ≥y ,x ∈A ,y ∈A }中元素的个数是( ) A .1 B .3 C .6 D .9(2)若集合A ={x ∈R |ax 2-3x +2=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 ) A .92 B .98 C .0 D .0或98(3)设a ,b ∈R ,集合{1,a +b ,a }=⎩⎨⎧⎭⎬⎫0,b a ,b ,则b -a =________.与集合中的元素有关问题的求解步骤1.(2020·温州八校联考)已知集合M={1,m+2,m2+4},且5∈M,则m的值为() A.1或-1 B.1或3 C.-1或3 D.1,-1或32.已知集合A={x|x∈Z,且32-x∈Z},则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为________.集合的基本关系(1)已知集合A={x|x2-3x+2=0,x∈R},B={x|0<x<5,x∈N},则满足条件A⊆C⊆B的集合C 的个数( ) A.1 B.2 C.3 D.4(2)已知集合A={x|-2≤x≤5},B={x|m+1≤x≤2m-1},若B⊆A,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1.(变条件)在本例(2)中,若A⊆B,如何求解?2.(变条件)若将本例(2)中的集合A改为A={x|x<-2或x>5},如何求解?1.设P={y|y=-x2+1,x∈R},Q={y|y=2x,x∈R},则()A.P⊆Q B.Q⊆P C.∁R P⊆Q D.Q⊆∁R P2.(2020·绍兴调研)设A={1,4,2x},B={1,x2},若B⊆A,则x=________.3.已知集合A={x|x2-3x+2=0,x∈R},B={x|0<x<5,x∈N},则满足条件A⊆C⊆B的集合C的个数为________.集合的基本运算(高频考点)集合的基本运算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每年必考,常和不等式的解集、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等相结合命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试题多为低档题.主要命题角度有:(1)求集合间的交、并、补运算;(2)已知集合的运算结果求参数.角度一求集合间的交、并、补运算2019·高考全国卷Ⅰ)已知集合U={1,2,3,4,5,6,7},A={2,3,4,5},B={2,3,6,7},则B∩∁U A=()A.{1,6} B.{1,7} C.{6,7} D.{1,6,7}(2)(2020·浙江高考模拟)设全集U=R,集合A={x|x2-x-2<0},B={x|1<x<3},则A∪B=________,∁U(A ∩B)=________.角度二已知集合的运算结果求参数(1)设集合A={x|-1≤x<2},B={x|x<a},若A∩B≠∅,则a的取值范围是()A.-1<a≤2 B.a>2 C.a≥-1 D.a>-1(2)设集合A={1,2,4},B={x|x2-4x+m=0}.若A∩B={1},则B=()A.{1,-3} B.{1,0 }C.{1,3} D.{1,5}(1)集合运算的常用方法①若集合中的元素是离散的,常用Venn图求解.②若集合中的元素是连续的实数,则用数轴表示,此时要注意端点的情况.(2)利用集合的运算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的方法①与不等式有关的集合,一般利用数轴解决,要注意端点值能否取到.②若集合能一一列举,则一般先用观察法得到不同集合中元素之间的关系,再列方程(组)求解.[提醒]在求出参数后,注意结果的验证(满足互异性).1.已知集合P={x∈R|1≤x≤3},Q={x∈R|x2≥4},则P∪(∁R Q)=()A.[2,3] B.(-2,3] C.[1,2) D.(-∞,-2]∪[1,+∞)2.设全集S={1,2,3,4},且A={x∈S|x2-5x+m=0},若∁S A={2,3},则m=________.核心素养系列 数学抽象——集合的新定义问题定义集合的商集运算为A B ={x |x =m n ,m ∈A ,n ∈B }.已知集合A ={2,4,6},B ={x |x =k2-1,k∈A },则集合BA ∪B 中的元素个数为( )A .6B .7C .8D .9解决集合新定义问题的方法(1)紧扣新定义.首先分析新定义的特点,把新定义所叙述的问题的本质弄清楚,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之中,这是破解新定义型集合问题难点的关键所在.(2)用好集合的性质.集合的性质(概念、元素的性质、运算性质等)是破解新定义型集合问题的基础,也是突破口,在解题时要善于从试题中发现可以使用集合性质的一些因素,在关键之处用好集合的性质.设数集M ={x |m ≤x ≤m +34},N ={x |n -13≤x ≤n },且M ,N 都是集合U ={x |0≤x ≤1}的子集,定义b -a 为集合{x |a ≤x ≤b }的“长度”,则集合M ∩N 的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课后案 [A 组]1.已知集合A ={1,2,3,4},B ={2,4,6,8},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2.(2020·温州十五校联合体联考)已知集合A ={}x |e x ≤1,B ={}x |ln x ≤0,则A ∪B =( ) A .(-∞,1] B .(0,1] C .[1,e] D .(0,e]3.已知全集U =A ∪B ={x ∈Z |0≤x ≤6},A ∩(∁U B )={1,3,5},则B =( ) A .{2,4,6} B .{1,3,5} C .{0,2,4,6} D .{x ∈Z |0≤x ≤6} 4.设集合A ={1,2,6},B ={2,4},C ={x ∈R |-1≤x ≤5},则(A ∪B )∩C =( ) A .{2} B .{1,2,4} C .{1,2,4,6} D .{x ∈R |-1≤x ≤5} 5.已知全集为R ,集合A ={x |x 2-5x -6<0},B ={x |2x <1},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A .{x |2<x <3}B .{x |-1<x ≤0}C .{x |0≤x <6}D .{x |x <-1}6.已知集合A ={x |x 2-3x <0},B ={1,a },且A ∩B 有4个子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3) B .(0,1)∪(1,3) C .(0,1) D .(-∞,1)∪(3,+∞) 7.设U ={x ∈N *|x <9},A ={1,2,3},B ={3,4,5,6},则(∁U A )∩B =( ) A .{1,2,3} B .{4,5,6} C .{6,7,8} D .{4,5,6,7,8}8.设集合A =⎩⎨⎧⎭⎬⎫5,b a ,a -b ,B ={b ,a +b ,-1},若A ∩B ={2,-1},则A ∪B =( )A .{-1,2,3,5}B .{-1,2,3}C .{5,-1,2}D .{2,3,5}9.已知集合P ={n |n =2k -1,k ∈N *,k ≤50},Q ={2,3,5},则集合T ={xy |x ∈P ,y ∈Q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147 B .140 C .130 D .11710.已知全集U =R ,集合A ={x |x 2-3x +2>0},B ={x |x -a ≤0},若∁U 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2]C .[1,+∞)D .[2,+∞)11.集合A ={0,2,a },B ={1,a 2},若A ∪B ={0,1,2,4,16},则a 的值为________. 12.已知全集U =R ,集合A ={x |-1≤x ≤3},集合B ={x |log 2(x -2)<1},则A ∪B =________;A ∩(∁U B )=________.13.设集合A ={n |n =3k -1,k ∈Z },B ={x ||x -1|>3},则B =________,A ∩(∁R B )=________. 14.设全集为R ,集合M ={x ∈R |x 2-4x +3>0},集合N ={x ∈R |2x >4},则M ∩N =________;∁R (M ∩N )=________.15.已知集合M ={x |x 2-4x <0},N ={x |m <x <5},若M ∩N ={x |3<x <n },则m =________,n =________. 16.设全集U ={x ∈N *|x ≤9},∁U (A ∪B )={1,3},A ∩(∁U B )={2,4},则B =________. 17.已知集合A ={x |1≤x <5},C ={x |-a <x ≤a +3},若C ∩A =C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B 组]1.已知全集U 为R ,集合A ={x |x 2<16},B ={x |y =log 3(x -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A ∪B =R B .A ∪(∁U B )=R C .(∁U A )∪B =R D .A ∩(∁U B )=A .2.集合A ={x |y =ln(1-x )},B ={x |x 2-2x -3≤0},全集U =A ∪B ,则∁U (A ∩B )=( )A .{x |x <-1或x ≥1}B .{x |1≤x ≤3或x <-1}C .{x |x ≤-1或x >1}D .{x |1<x ≤3或x ≤-1} 3.(2020·浙江新高考联盟联考)已知集合A ={1,2,m },B ={1,m },若B ⊆A ,则m =________,∁A B =________.4.函数g (x )=⎩⎪⎨⎪⎧x ,x ∈P ,-x ,x ∈M ,其中P ,M 为实数集R 的两个非空子集,规定f (P )={y |y =g (x ),x ∈P },f (M )={y |y =g (x ),x ∈M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P ∩M =∅,则f (P )∩f (M )=∅; ②若P ∩M ≠∅,则f (P )∩f (M )≠∅; ③若P ∪M =R ,则f (P )∪f (M )=R ; ④若P ∪M ≠R ,则f (P )∪f (M )≠R . 其中命题不正确的有________.5.设[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集合A ={x |x 2-2[x ]=3},B =⎩⎨⎧⎭⎬⎫x |18<2x <8,求A ∩B .6.已知集合A ={x |1<x <3},集合B ={x |2m <x <1-m }. (1)当m =-1时,求A ∪B ; (2)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3)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课后案答题纸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A ∪B =________;A ∩(∁U B )=________.13、 B =________,A ∩(∁R B )=_14. M ∩N =________;∁R (M ∩N )=________. 15. m =________,n =________.16. B =________. 17.B 组1 23. m =________,∁A B =________.4.5.设[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集合A ={x |x 2-2[x ]=3},B =⎩⎨⎧⎭⎬⎫x |18<2x <8,求A ∩B .6.已知集合A ={x |1<x <3},集合B ={x |2m <x <1-m }. (1)当m =-1时,求A ∪B ; (2)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3)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节 集 合一、基础知识1.集合的有关概念(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元素互异性,即集合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元素,此性质常用于求解含参数的集合问题中. (2)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3)元素与集合的两种关系:属于,记为∈;不属于,记为∉. (4)五个特定的集合及其关系图: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N 表示自然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A ⊆B (或B ⊇A ).(2)真子集: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但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 A .A B ⇔⎩⎪⎨⎪⎧A ⊆B ,A ≠B .既要说明A 中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B ,也要说明B 中存在一个元素不属于A .(3)集合相等:如果A ⊆B ,并且B ⊆A ,则A =B .两集合相等:A =B ⇔⎩⎪⎨⎪⎧A ⊆B ,A ⊇B .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符合B 中元素的特性,B 中任意一个元素也符合A 中元素的特性.(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A 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0∉∅,0∉{∅},0∈{0},∅⊆{0}.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1)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即A∩B={x|x∈A,且x∈B}.(2)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即A∪B={x|x∈A,或x∈B}.(3)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U A,即∁U A={x|x∈U,且x∉A}.求集合A的补集的前提是“A是全集U的子集”,集合A其实是给定的条件.从全集U中取出集合A的全部元素,剩下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即为∁U A.二、常用结论(1)子集的性质:A⊆A,∅⊆A,A∩B⊆A,A∩B⊆B.(2)交集的性质:A∩A=A,A∩∅=∅,A∩B=B∩A.(3)并集的性质:A∪B=B∪A,A∪B⊇A,A∪B⊇B,A∪A=A,A∪∅=∅∪A=A.(4)补集的性质:A∪∁U A=U,A∩∁U A=∅,∁U(∁U A)=A,∁A A=∅,∁A∅=A.(5)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共有2n个子集,其中有2n-1个真子集,2n-1个非空子集.(6)等价关系:A∩B=A⇔A⊆B;A∪B=A⇔A⊇B.第二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基础知识1.命题的概念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一个命题要么是真命题,要么是假命题,不能模棱两可.2.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1)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①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A⇒B且B A;②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是指:B⇒A且A B,在解题中要弄清它们的区别,以免出现错误.(2)如果q⇒p,则p是q的必要条件;(3)如果既有p⇒q,又有q⇒p,记作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要关系与集合的子集之间的关系设A={x|p(x)},B={x|q(x)},①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②若A 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二、常用结论1.四种命题中的等价关系原命题等价于逆否命题,否命题等价于逆命题,所以在命题不易证明时,往往找等价命题进行证明.2.等价转化法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非q是非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其他情况以此类推.第三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一、基础知识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命题中的“且”“或”“非”❶叫做逻辑联结词.①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复合命题“p且q”,记作p∧q;②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复合命题“p或q”,记作p∨q;③对命题p的结论进行否定,得到复合命题“非p”,记作非p.❷❶“且”的数学含义是几个条件同时满足,“且”在集合中的解释为“交集”;“或”的数学含义是至少满足一个条件,“或”在集合中的解释为“并集”;“非”的含义是否定,“非p”只否定p的结论,“非”在集合中的解释为“补集”.❷“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1)命题的否定只是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否命题既否定其条件,也否定其结论.(2)命题的否定与原命题的真假总是相对立的,即一真一假,而否命题与原命题的真假无必然联系.(2)命题真值表:命题真假的判断口诀p∨q→见真即真,p∧q→见假即假,p与非p→真假相反.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3.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4.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二、常用结论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的等价关系(1)p∨q真⇔p,q至少一个真⇔(非p)∧(非q)假.(2)p∨q假⇔p,q均假⇔(非p)∧(非q)真.(3)p∧q真⇔p,q均真⇔(非p)∨(非q)假.(4)p∧q假⇔p,q至少一个假⇔(非p)∨(非q)真.。
高中数学辅导讲义(集合与函数定义域)
一、集合的概念与性质1、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2、用小写字母表示元素,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
3、集合的性质①确定性,给定一个元素要不在集合里面要不不在集合里面,是确定的。
②互异性,任何两个元素都不能相同。
③无序性。
集合与其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 4、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如果a 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根据集合的确定性这两种必有其中一种成立。
[切记属于∈∉、符号是集合和元素之间的关系] 5、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6、集合的表示 1)、把 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大括号{ }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
[列举法表示集合注意:①元素间用,号 ;②元素不能重复;③元素无序性] 2)、用集合所含元素的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叫集合的描述法。
具体方法:在花括号里面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和取值。
再画一条竖线,在其后面写上这个集合中元素的基本特征。
练一练1、给出下列关系:①12R -∈;②2Q ∉;③3N +-∉;④3Q -∈。
其中正确的个数( ) A 、1 B 、2 C 、3 D 、4 2、下面四个语句:①集合N*最小的数为0;②a N a N -∉∈则;③a N N ∈∈,b ,则a+b 的最小值为2; ④212,x x +=的解集中有两个元素。
其中正确的语句个数( )A 、1B 、2C 、3D 、03、由2,2,4a a -组成一个集合A ,A 中含有三个元素,则a 的取值范围为4、已知集合A 含有3个元素2,4,6且当,6a A a A ∈-∈有,则a 为5、若,,0,0,a ba b R a b a b∈≠≠+且则的可能取值所组成的集合元素个数为 6、以方程2230,mx x m R -+=∈的解组成的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求m 的值。
高中数学中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的解题归纳
高中数学中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的解题归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一、知识导学1.集合: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2.元素: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简称元.3.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若A a ∉则B a ∈),则称 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或B ⊇A ;如果A ⊆B ,并且A ≠B ,这时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A B 或B A.4.集合的相等:如果集合A 、B 同时满足A ⊆B 、B ⊇A ,则A=B.5.补集:设A ⊆S ,由S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 的子集A 的补集,记为 A C s .6.全集:如果集合S 包含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S 可以看做一个全集,全集通常 记作U.7.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8.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者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 集,记作A ⋃B.9.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Φ.10.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11.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无限集.12.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Venn 图).13.常用数集的记法: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二、疑难知识导析1.符号⊆,,⊇,,=,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和“=”两种情况,同样“⊇”包括“”和“=”两种情况.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要注意两类不同符号的区别.2.在判断给定对象能否构成集合时,特别要注意它的“确定性”,在表示一个集合时,要特别注意它的“互异性”、“无序性”.3.在集合运算中必须注意组成集合的元素应具备的性质.4.对由条件给出的集合要明白它所表示的意义,即元素指什么,是什么范围.用集合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时,要注意分辨是交集还是并集,结合数轴或文氏图的直观性帮助思维判断.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但因为不好用文氏图形表示,容易被忽视,如在关系式中,B =Φ易漏掉的情况.5.若集合中的元素是用坐标形式表示的,要注意满足条件的点构成的图形是什么,用数形结合法解之.6.若集合中含有参数,须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讨论时既不重复又不遗漏.7.在集合运算过程中要借助数轴、直角坐标平面、Venn 图等将有关集合直观地表示出来.8.要注意集合与方程、函数、不等式、三角、几何等知识的密切联系与综合使用.9.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个数为:n 2,所有真子集个数为:n 2-1三、经典例题导讲[例1] 已知集合M={y |y =x 2+1,x∈R },N={y|y =x +1,x∈R },则M∩N=( )A .(0,1),(1,2)B .{(0,1),(1,2)}C .{y|y=1,或y=2}D .{y|y≥1}错解:求M∩N 及解方程组⎩⎨⎧+=+=112x y x y 得⎩⎨⎧==10y x 或 ⎩⎨⎧==21y x ∴选B错因:在集合概念的理解上,仅注意了构成集合元素的共同属性,而忽视了集合的元素是什么.事实上M 、N 的元素是数而不是实数对(x,y ),因此M 、N 是数集而不是点集,M 、N 分别表示函数y =x 2+1(x∈R ),y =x +1(x∈R )的值域,求M∩N 即求两函数值域的交集.正解:M={y |y =x 2+1,x∈R }={y |y ≥1}, N={y|y=x +1,x∈R }={y|y∈R }.∴M∩N={y |y ≥1}∩{y|(y∈R)}={y |y ≥1}, ∴应选D .注: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认识集合要从认识元素开始,要注意区分{x |y =x 2+1}、{y |y =x 2+1,x ∈R }、{(x ,y )|y =x 2+1,x ∈R },这三个集合是不同的.[例2] 已知A={x |x 2-3x +2=0},B={x |ax -2=0}且A∪B=A,求实数a 组成的集合C . 错解:由x 2-3x +2=0得x =1或2.当x =1时,a =2, 当x =2时,a=1.错因:上述解答只注意了B 为非空集合,实际上,B=时,仍满足A∪B=A .当a =0时,B=,符合题设,应补上,故正确答案为C={0,1,2}.正解:∵A∪B=A ∴B A 又A={x |x 2-3x +2=0}={1,2}∴B=或{}{}21或 ∴C={0,1,2}[例3]已知m ∈A,n ∈B, 且集合A={}Z a a x x ∈=,2|,B={}Z a a x x ∈+=,12|,又C={}Z a a x x ∈+=,14|,则有: ( )A .m +n ∈A B. m +n ∈B C.m +n ∈C D. m +n 不属于A ,B ,C 中任意一个错解:∵m ∈A ,∴m =2a ,a Z ∈,同理n =2a +1,a ∈Z, ∴m +n =4a +1,故选C错因是上述解法缩小了m +n 的取值范围.正解:∵m ∈A, ∴设m =2a 1,a 1∈Z , 又∵n B ∈,∴n =2a 2+1,a 2∈ Z ,∴m +n =2(a 1+a 2)+1,而a 1+a 2∈ Z , ∴m +n ∈B, 故选B.[例4] 已知集合A={x|x 2-3x -10≤0},集合B={x|p +1≤x≤2p-1}.若BA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错解:由x 2-3x -10≤0得-2≤x≤5. 欲使B A ,只须3351212≤≤-⇒⎩⎨⎧≤-+≤-p p p ∴ p 的取值范围是-3≤p≤3.错因:上述解答忽略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这一结论,即B=时,符合题设. 正解:①当B≠时,即p +1≤2p-1p≥2.由B A 得:-2≤p+1且2p -1≤5.由-3≤p≤3.∴ 2≤p≤3②当B=时,即p +1>2p -1p <2.由①、②得:p≤3.点评:从以上解答应看到:解决有关A∩B=、A∪B=,A B 等集合问题易忽视空集的情况而出现漏解,这需要在解题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审视问题.[例5] 已知集合A={a,a +b,a +2b},B={a,ac,ac 2}.若A=B ,求c 的值.分析:要解决c 的求值问题,关键是要有方程的数学思想,此题应根据相等的两个集合元素完全相同及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建立关系式.解: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若a +b=ac 且a +2b=ac 2,消去b 得:a +ac 2-2ac=0,a=0时,集合B 中的三元素均为零,和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故a≠0.∴c 2-2c +1=0,即c=1,但c=1时,B 中的三元素又相同,此时无解.(2)若a +b=ac 2且a +2b=ac ,消去b 得:2ac 2-ac -a=0,∵a≠0,∴2c 2-c -1=0,即(c -1)(2c +1)=0,又c≠1,故c=-21. 点评:解决集合相等的问题易产生与互异性相矛盾的增解,这需要解题后进行检验. [例6] 设A 是实数集,满足若a∈A,则a -11∈A ,1≠a 且1∉A. ⑴若2∈A,则A 中至少还有几个元素?求出这几个元素.⑵A 能否为单元素集合?请说明理由.⑶若a∈A,证明:1-a1∈A. ⑷求证:集合A 中至少含有三个不同的元素. 解:⑴2∈A ⇒ -1∈A ⇒21∈A ⇒ 2∈A∴ A 中至少还有两个元素:-1和21 ⑵如果A 为单元素集合,则a =a -11 即12+-a a =0该方程无实数解,故在实数范围内,A 不可能是单元素集⑶a∈A ⇒ a -11∈A ⇒ a --1111∈A ⇒111---a a ∈A ,即1-a 1∈A ⑷由⑶知a∈A 时,a-11∈A, 1-a 1∈A .现在证明a,1-a 1, a -11三数互不相等.①若a=a -11,即a2-a+1=0 ,方程无解,∴a ≠a-11 ②若a=1-a 1,即a 2-a+1=0,方程无解∴a ≠1-a1 ③若1-a 1 =a -11,即a2-a+1=0,方程无解∴1-a 1≠a -11. 综上所述,集合A 中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元素.点评:⑷的证明中要说明三个数互不相等,否则证明欠严谨.[例7] 设集合A={a |a =12+n ,n ∈N +},集合B={b |b =542+-k k ,k ∈N +},试证:A B .证明:任设a ∈A,则a =12+n =(n +2)2-4(n +2)+5 (n ∈N +), ∵ n∈N*,∴ n +2∈N*∴ a∈B 故 ①显然,1{}*2,1|Nn n a a A ∈+==∈,而由 B={b |b =542+-k k ,k ∈N +}={b |b =1)2(2+-k ,k ∈N +}知1∈B,于是A≠B②由①、② 得A B .点评:(1)判定集合间的关系,其基本方法是归结为判定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2)判定两集合相等,主要是根据集合相等的定义.四、典型习题导练1.集合A={x|x 2-3x -10≤0,x ∈Z},B={x|2x 2-x -6>0, x ∈ Z},则A ∩B 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 )A .16B .14C .15D .322.数集{1,2,x 2-3}中的x 不能取的数值的集合是( )A .{2,-2 }B .{-2,-5 }C .{±2,±5 }D .{5,-5}3. 若P={y|y=x 2,x∈R},Q={y|y=x 2+1,x∈R},则P∩Q 等于( )A .PB .QC .D .不知道4. 若P={y|y=x 2,x∈R},Q={(x ,y)|y=x 2,x∈R},则必有( )A .P∩Q=B .P QC .P=QD .PQ5.若集合M ={11|<xx },N ={x |2x ≤x },则M N = ( ) A .}11|{<<-x x B .}10|{<<x xC .}01|{<<-x xD .∅6.已知集合A={x|x 2+(m +2)x +1=0,x∈R },若A∩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7.(06高考全国II 卷)设a R ∈,函数2()22.f x ax x a =--若()0f x >的解集为A ,{}|13,B x x A B 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集合123412n x A x B A B A B A n A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与元素()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多少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自然语言描述、特征性质描述)、图示法、区间法子集:若 ,则,即是的子集。
、若集合中有个元素,则集合的子集有个, 注关系集合集合与集合{}00(2-1)23,,,,.4/n A A A B C A B B C A C A B A B x B x A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B B A A B ⎧⎪⎧⎪⎪⎪⊆⎪⎪⎨⎪⊆⊆⊆⎨⎪⎪⎪⎩⎪⎪⊆≠∈∉⎪⊆⊇⇔=⎪⎩⋂=∈∈⋂=⋂∅=∅⋂=⋂⋂⊆真子集有个。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对于集合如果,且那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子集:若且(即至少存在但),则是的真子集。
集合相等:且 定义:且交集性质:,,,运算{}{},/()()()-()/()()()()()()U U U U U U U U A A B B A B A B A A B x x A x B A A A A A A B B A A B A A B B A B A B B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C A x x U x A A C A A C A A U C C A A C A B C A C B ⎧⎪⎨⋂⊆⊆⇔⋂=⎪⎩⎧⋃=∈∈⎪⎨⋃=⋃∅=⋃=⋃⋃⊇⋃⊇⊆⇔⋃=⎪⎩⋃=+⋂=∈∉=⋂=∅⋃==⋂=⋃,定义:或并集性质:,,,,, 定义:且补集性质:,,,, ()()()U U U C A B C A C B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把某些特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叫做集合.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个子集,它有21n-个真子集,它有21n-个非空子集,它有22n-非空真子集.【1.1.3】集合的基本运算B{x A A = ∅=∅ B A ⊆A B B ⊆B{x A A = A ∅= B A ⊇ B B ⊇{|x x交换律:结合律: 分配律: 0-1律: 等幂律: 求补律:A ∩ A ∪=U反演律:(A ∩B)=(A)∪(B) (A ∪B)=(A)∩(B)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讲集合
升高一数学精选精讲第一讲A A =∅=∅ B A ⊆A A = A ∅=B A ⊇()U A =∅ð 2()U A U =ð()()()U U A B A B =痧?()()()U U A B A B =痧?NM.B)=(∪(; (2)B)=(((A A求且A 求(B)={1,5},((课后测试卷考试说明:1、本试卷完成时间为 分钟;2、本试卷满分为 100 分;3、考试中考生必须遵守考试规则,独立完成;4、考生草稿纸要求规范使用,考试结束后上交。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设A={x|x ≤4}, )(A ){a} A (B )a ⊆A (C ){a}∈A (D )a ∉A 2.若{1,2} A ⊆{1,2,3,4,5},则集合A 的个数是( )(A )8 (B )7 (C )4 (D )33.下面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A )M={(1,2)},N={(2,1)} (B )M={1,2},N={(1,2)} (C )M=Φ,N={Φ} (D )M={x|2210}x x -+=,N={1}4.若P ⊆U ,Q ⊆U ,且x ∈C U (P ∩Q ),则( )(A )x ∉P 且x ∉Q (B )x ∉P 或x ∉Q (C )x ∈C U (P ∪Q) (D )x ∈C U P 5. 若M ⊆U ,N ⊆U ,且M ⊆N ,则( )(A )M ∩N=N (B )M ∪N=M (C )C U N ⊆C U M (D )C U M ⊆C U N 6.已知集合M={y|y=-x 2+1,x ∈R},N={y|y=x 2,x ∈R},全集I=R ,则M ∪N 等于( )(A ){(x,y)|x=1,,}22y x y R ±=∈ (B ){(x,y)|x 1,,}22y x y R ≠±≠∈(C ){y|y ≤0,或y ≥1} (D ){y|y<0, 或y>1}7.50名学生参加跳远和铅球两项测试,跳远和铅球测试成绩分别及格40人和31人,两项测试均不及格的有4人,则两项测试成≠ ≠绩都及格的人数是( )(A )35 (B )25 (C )28 (D )15 8.设x,y ∈R,A={}(,)x y y x =,B= {}(,)1y x y x=,则A 、B 间的关系为( )(A )AB (B )BA (C )A=B (D )A ∩B=Φ9. 设全集为R ,若M={}1x x ≥ ,N= {}05x x ≤<,则(C U M )∪(C U N )是( )(A ){}0x x ≥ (B ) {}15x x x <≥或 (C ){}15x x x ≤>或 (D ) {}05x x x <≥或10.已知集合{|31,},{|32,}M x x m m Z N y y n n Z ==+∈==+∈,若00,,x M y N ∈∈ 则00y x 与集合,M N 的关系是 ( )(A )00y x M ∈但N ∉(B )00y x N ∈但M ∉(C )00y x M ∉且N ∉(D )00y x M ∈且N ∈ 11.集合U ,M ,N ,P 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 )M ∩(N ∪P ) (B )M ∩C U (N ∪P ) (C )M ∪C U (N ∩P ) (D )M ∪C U (N ∪P ) 12.设I 为全集,A ⊆I,B A,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C I AC I B (B )A ∩B=B (C )A ∩C I B =Φ (D ) C I A ∩B=Φ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13.已知x ∈{1,2,x 2},则实数x=__________.14.已知集合M={a,0},N={1,2},且M ∩N={1},那么M ∪N 的真子集有 个. 15.已知A={-1,2,3,4};B={y|y=x 2-2x+2,x ∈A},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则B= . 16.设{}1,2,3,4I =,A 与B 是I 的子集,若{}2,3A B =,则称(,)A B 为一个“理想配集”,那么符合此条件的“理想配集”的个数是 .(规定(,)A B 与(,)B A 是两个不同的“理想配集”) 三、解答题(40分)17.(5分)已知全集U={0,1,2,…,9},若(C U A)∩(C U B)={0,4,5},A ∩(C U B)={1,2,8},A ∩B={9}, 试求A ∪B .18.(6分)设全集U=R,集合A={}14x x -<<,B={}1,y y x x A =+∈,试求C U B, A ∪B, A ∩B,A ∩(C U B), ( C U A) ∩(C U B). 19.(6分)设集合A={x|2x 2+3px+2=0};B={x|2x 2+x+q=0},其中p ,q ,x ∈R ,当A ∩B={}12时,求p 的值和A ∪B .20.(7分)设集合A={2(,)462x y y x x a=++,B={}(,)2x y y x a =+,问:(1) a 为何值时,集合A ∩B 有两个元素; (2) a 为何值时,集合A ∩B 至多有一个元素.21.(7分)已知集合A={}1234,,,a a a a ,B={}22221234,,,a a a a ,其中1234,,,a a a a 均为正整数,且1234a a a a <<<,A ∩B={a 1,a 4},a 1+a 4=10, 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124,求集合A 和B .22.(7分)已知集合A={x|x 2-3x+2=0},B={x|x 2-ax+3a -5},若A ∩B=B ,求实数a 的值.。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一、集合的概念1、集合的含义: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注意:在集合中,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用大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的集合,而在几何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点的集合,应注意区别。
2、空集的含义: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Ø。
3、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这叫集合元素的确定性。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这叫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
例如:集合A={1,a},则a不能等于1。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这叫集合元素的无序性。
例{0,1,2}有其它{0,2,1}、{1,0,2}、{1,2,0}、{2,0,1}、{2,1,0}等共六种表示方法。
4、元素与集合之间只能用“∈”或“∉”符号连接。
5、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6、常见的特殊集合:;(1)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包括零);(2)正整数集N*或N+(3)整数集Z(包括负整数、零和正整数);(4)实数集R(包括所有有理数和无理数);(5)有理数集Q(包括整数集Z和分数集→正负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6)复数集C,虚数可以指不实的数字或并非表明具体数量的数字。
在数学中,虚数就是形如a+b*i 的数,其中a,b是任意实数,且b≠0,i²=-1。
二、集合的表示方式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然后用一个花括号全部括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
解析
B.-1
∵a≠0,∴a+b=0
C.2
D.-2
b 1. a b 又{1,a+b,a}= {0, , b}, a ∴b=1,a=-1.∴b-a=2.
题型二
集合与集合的基本关系
【例2】(12分)已知集合A={x|0<ax+1≤5},集合B= 1 {x | x 2}. 2 (1)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A、B能否相等?若能,求出a的值;若不能, 试说明理由. 思维启迪 在确定集合A时,需对x的系数a进行讨 论.利用数轴分析,使问题得到解决.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真子集及其性质 对任意的x∈A,都有x∈B,则 A B .(或 B A .
若AB,且在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x∈B,但xA,
则_______(或______).
___A;A___A;A B,B A____C. C
由(1)、(2)知,a=2.
[12分]
探究提高
在解决两个数集关系问题时,避免出错的
一个有效手段即是合理运用数轴帮助分析与求解,另
外,在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或方程)时,要对参数 进行讨论.分类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分类原则, 然后对每一类情况都要给出问题的解答. 分类讨论的一般步骤:①确定标准;②恰当分类;
取值范围时,要注意等号单独考察.
3.对离散的数集间的运算,或抽象集合间的运算,可 借助韦恩图.这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又一体现.
失误与防范
1.空集在解题时有特殊地位,它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时刻关注对空集的讨论, 防止漏掉. 2.解题时注意区分两大关系:一是元素与集合的从属
关系;二是集合与集合的包含关系.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 函数及其表示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要点梳理
1.集合与元素
确定性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_________、________、 互异性 无序性 _________. 不属于 属于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______或________关系, 用符号____或_____表示.
至少包含除这两个元素之外的另一个元素,还可能包
含A1中的1个或2个元素(如A1={1,2}时,A2={3}或 A2={1,3} 或A2={2,3}或A2={1,2,3}),这样A1是 两个元素的集合时的分拆有12种;
④A1是三个元素的集合时(只有1种),则A2可能包含 0,1,2或3个元素(即A1={1,2,3}时,A2可以是集
1.(2009·海南,宁夏理,1)已知集合A={1,3,5,7, 9},B={0,3,6,9,12},则A∩( NB)等于 ( A)
A.{1,5,7}
C.{1,3,9} 解析
B.{3,5,7}
D.{1,2,3}
∵A={1,3,5,7,9},B={0,3,6,9,12},
∴ NB={1,2,4,5,7,8,„}. ∴A∩( NB)={1,5,7}.
补集的性质:
.
基础自测
1.(2008·四川理,1)设集合U={1,2,3,4,5}, A={1,2,3},B={2,3,4},则 A.{2,3} C.{4,5} 解析 ∴A∩B={2,3}. 又U={1,2,3,4,5}, ∴
U(A∩B)={1,4,5}. U(A∩B)等于
( B)
B.{1,4,5} D.{1,5}
2.(2009·福建理,2)已知全集U=R,集合A={x|x22x>0},则 UA等于 ( A)
A.{x|0≤x≤2}
B.{x|0<x<2} C.{x|x<0或x>2} D.{x|x≤0或x≥2} 解析 ∵x2-2x>0,∴x(x-2)>0, ∴x>2或x<0,∴A={x|x>2或x<0},
解题示范 解 A中不等式的解集应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若a=0,则A=R;
4 1 x }; a a ③若a>0,则 A {x | 1 x 4 }. [2分] a a (1)当a=0时,若AB,此种情况不存在.
②若a<0,则 A { x |
当a<0时,若AB,如图,
∵A={1,2,3},B={2,3,4},
2.已知三个集合U,A,B及元素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 UA)∩B等于
( A)
A.{5,6}
C.{3} 解析 由韦恩图知(
B.{3,5,6}
D.{0,4,5,6,7,8}
UA)∩B={5,6}.
3.(2009·广东理,1)已知全集U=R,
集合M={x|-2≤x-1≤2}和 N={x|x=2k-1,k=1,2,„}的关系的韦恩图如图所示, 则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的元素共有( B ) A.3个 C.1个 解析 B.2个 D.无穷多个 M={x|-1≤x≤3},M∩N={1,3},有2个.
[6分]
(2)当a=0时,显然BA;
当a<0时,若BA,如图,
1 4 a 8 a 1 2 则 , 1 . a 0; 2 1 2 a 2 a 当a>0时,若BA,如图, 1 1 a 2 a 2 则 , . 0 a 2. a 2 4 2 a 1 综上知,当BA时, a 2 [10分] 2 (3)当且仅当A、B两个集合互相包含时,A=B.
思维启迪 根据集合元素特性,列出关于a的方程 组,求出a并检验.
解析
∵A={0,2,a},B={1,a2},
A∪B={0,1,2,4,16},
a 2 16, ∴ ∴a=4. a 4, 答案 D
探究提高 掌握集合元素的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题中体现了方程的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b 知能迁移1 设a,b∈R,集合{1,a+b,a}= {0, , b}, a 则b-a等于 (C )
5.设集合A={x|1≤x≤2},B={x|x ≥a}. 若A B,
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1 B.a≤1 ( B ) C.a<2 D.a≤2
解析
由图象得a≤1,故选B.
题型分类
题型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深度剖析
【例1】 (2009·山东,1)集合A={0,2,a},B={1,a2}, 若A∪B={0,1,2,4,16},则a的值为 A.0 B.1 C.2 D.4 ( )
{x | x U且x A} 补集: UA=_________________.
U为全集, UA表示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
(2)集合的运算性质
并集的性质:
A∪=A;A∪A=A;A∪B=B∪A; A∪B=ABA. 交集的性质: A∩=;A∩A=A;A∩B=B∩A;A∩B=AAB.
4.(2009·浙江,1)设U=R,A={x|x>0},B={x|x>1}, 则A∩ UB= A.{x|0≤x<1} C.{x|x<0} B.{x|0<x≤1} D.{x|x>1} ( B)
解析
∵B={x|x>1},
∴ UB={x|x≤1}. 又A={x|x>0}, ∴A∩ UB={x|0<x≤1}.
合{1,2,3}的任意一个子集),这样A1={1,2,3}
时的分拆有23=8种. 所以集合A={1,2,3}的不同分拆的种数是
1+6+12+8=27.
答案 A 探究提高 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并掌握题目给出 的新定义(或新运算).思路是找到与此新知识有关 的所学知识,帮助理解.同时,找出新知识与所学相关
(3)集合的表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法 图示法 描述法 _______. 区间法 (4)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或N+);整 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5)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个数划分,集合可以 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限集 无限集 空集
思维启迪 所谓“分拆”不过是并集的另一种说法, 关键是要分类准确.
解析
①A1=时,A2={1,2,3},只有一种分拆;
②A1是单元素集时(有3种可能),则A2必须至少包含 除该元素之外的两个元素,也可能包含3个元素,有 两类情况(如A1={1}时,A2={2,3}或A2={1,2,3}), 这样A1是单元素集时的分拆有6种; ③A1是两个元素的集合时(有3种可能),则A2必须
3.解答集合题目,认清集合元素的属性(是点集、数 集或其他情形)和化简集合是正确求解的两个先决 条件.
4.韦恩图`示法和数轴图示法是进行集合交、并、补运 算的常用方法,其中运用数轴图示法要特别注意端点
是实心还是空心.
5.要注意AB、A∩B=A、A∪B=B、
这五个关系式的等价性.
定时检测
一、选择题
若A含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____个,A的非空子集 2n 有______个,A的非空真子集有________个. 2n-1 2n-2
(2)集合相等 A=B 若AB且BA,则_______. 3.集合的运算及其性质
(1)集合的并、交、补运算
并集:A∪B={x|x∈A或x∈B}; 交集:A∩B=_______________; {x|x∈A且x∈B}
∴ U(A∪B)={3,5},共有两个元素. 探究提高 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交集、并集和补集. 在解题时要注意运用韦恩图以及补集的思想方法.
知能迁移3
(2009·全国Ⅰ,理1文2)设集合A={4, ( A) D.6个
5,7,9},B={3,4,7,8,9},全集U=A∪B,则集
合 U(A∩B)中的元素共有 A.3个 解析 B.4个 C.5个 ∵A={4,5,7,9},B={3,4,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