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泼水节
20欢乐的泼水节

20欢乐的泼水节教材简析:《快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中的课文.全文紧扣"快乐"来写,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庆泼水节的情景,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快乐心情.初步进展敬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描绘了傣族人民相互泼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其次自然段写了人们相互泼水的情景及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目标预设:1.依据学生此时此刻不擅长视察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造就学生的视察实力,体会当时人们喜悦的心情.2.依据学生课外学问较贫乏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2,造就学生养成课前查找资料的习惯.3.依据课后作业,确立了教学目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感受他们过节时的快乐心情.4.依据课后作业要求,确立教学目标4,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重点难点: 理解描写泼水的快乐场面,体会泼水的情景和人们快乐的心情.教学难点:懂得泼水的象征意义.设计理念:依据教材特点,运用多媒体手段,主要采纳创设情境的方法,采纳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协助,相互启发,感受泼水节的快乐场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开心地完成学习任务.第一课教学设计:依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第一教时,我将通过"揭题设疑,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导书写"这三个环节引领学生初步感知文本.设计思路:其次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有复习导入,精读感悟,设计作业,拓展延长练习说话这三个环节(一),复习导入: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回忆本课学到的生字和新词.(二),精读感悟: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三),设计作业,拓展延长1,试着背诵课文,看谁第一个背出来.2,沟通收集的有关少数民族的风俗节日资料,以及说说或写写对傣族人民的祝福的话.教学打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云南风光之泼水节实况查找少数民族的风俗节日.教学过程:20 快乐的泼水节一,复习导入1.小挚友,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了《快乐的泼水节》,齐读课题.谁来回忆一下,通过学习,课文中的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比拟深刻的印象(学生沟通本课的词语.对重点词语,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2.词语记得那么好,说明小挚友学得很谨慎,下面请大家来观赏《月光下的凤尾竹》.3.听着这旋律美丽的音乐,看着这几个词语,出示词(西双版纳,凤凰花,一年一度)你回忆起了什么(生……)是啊,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的喧闹欢快吧!学习其次小节1.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人们是怎样欢庆的呢请小挚友自由读读其次小节,想一想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2.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说一说你对泼水节的看法.3.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喧闹的场面吗观看录象:快乐的泼水节4.你看到了什么(生沟通)(大家相互追逐,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有许多人在相互泼水)5.(1)请学生表演灌和泼.你觉得人们泼得怎么样你从哪些词里体会出人们的快乐来的(相互追逐,灌,泼)谁来读读这句话.(出示:起先泼水了,大家相互追逐,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指导读出快乐:泼得再用力点!泼得再快乐点!)让我们边泼边读,体会一下那快乐的场面.(2)刚刚有小挚友说看到录象中有许多人,那么在课文中你是从哪儿体会出人多的(老人,小孩,姑娘,小伙,个个,人人)哪个词又表现出人们的快乐(乐开了花)6.看谁把这句话读得最快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出示句子: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7.为了过节人们做了哪些打算呢请小挚友再读读课文,从书中找出句子来,并做上记号你找到了吗(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打算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请大家在位置上读一读,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比一比谁来得最早.(在评价中引导学生将早早,早已要重读);全班齐读.8.带入情境:小挚友们,假如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教师同学一起参与了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小组探讨,模拟情境)9.师进展采访:(1)我是源源电视台的记者,请问这位老大爷,你们的水中为什么要滴上香水,撒花瓣(2)这位小挚友,你的衣服都湿透了,你感觉怎么样(3)小姑娘,天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呢你还想参与什么节目10.采访回来,我有一个疑问,谁能为我解答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11.(在学生的答复时相机出示)出示语句:清水是祥瑞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华蜜多,怎么能不开心呢!(齐读)12."怎么能不开心呢"换句话说就是……那书上用"怎么能不开心呢"有什么好处呢(用了反问,开心的语气就更加剧烈了)我们再来开心地读一读.13.小结:小挚友说得真好.是呀,这祥瑞的水,祝愿的水,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灌,不管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开心,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快乐的人们相互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溢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快乐的海洋.14.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齐读课文其次小节.三,学习第三小节1.快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办了许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第三节中找出来并读一读吗2.出示,读一读.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愿离去.3.人们除了泼水,还有很多好玩的活动,你们看(课件).(1)你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2)让我们也来参加他们的队伍,唱起来,跳起来吧!(孔雀舞)小挚友们,如此快乐的时刻,你们舍得离开吗(生……)你们的心情可以用书上的哪句来表达呢(直到深夜还不愿离去.)(3) 你能把你的欢乐,你的恋恋不舍读出来吗4.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泼水节四,指导背诵.这样一个快乐的泼水节,令我们流连忘返,让我们伴着音乐,来练习朗读这篇课文!看谁第一个背诵出来.(可结合学生的实力,有选择性地背诵)自由背诵,再配音乐齐诵.五,拓展延长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你还知道哪些呢在小组里面沟通你收集的资料.大组沟通. 六,练说,练写祝福的话.我们祖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相亲相爱,那么在傣族人民欢庆泼水节的时候,你想怎么向傣族人民庆贺呢学生沟通,再让学生把对傣族人民的祝福写在卡纸上,并在小组内沟通.再大组沟通.。
小学生作文 欢乐的泼水节

小学生作文欢乐的泼水节
今天是泼水节!早上下来,阳光竟像顽皮的淡金色小精灵,在窗台边旋转,空气里弥漫着纯纯的糯米香。
爸爸妈妈早早脱下了可爱的傣族服装,我也脱下了外套,换上了新衣服,新衣服上绣着五彩的孔雀,真超好看!
我们走出广场,哇!好不热闹啊!广场上站满了人,大家都身穿明艳的民族服装,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我还没走近,就能听见欢快的音乐,那声音像清脆的鸟鸣,也像欢快的舞蹈,让人忍不住想跳起来。
阿姨手里拿着一个大水桶,里面放满了清清凉凉的清水,她一边唱歌,一边向我泼来,我顿时变成了“落汤鸡”。
我哈哈大笑,也毫不谦让,从怀中掏出水枪,朝她喷去,水花四溅,我们都笑个不停。
广场上到处都是欢乐的景象,人们互相扔石子,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响彻天际,所有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她头上脖子上挂着鲜艳的红色花环,手里拿着水枪,正努力地向高处喷水,她的小脸上写满了兴奋和快乐。
泼水节真太好玩了!它让我突然记起夏天,又记起凉爽的河水,还有伙伴们欢快的笑声。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水汽和欢笑,我的心也像这清新的空气一样,充满了快乐!。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欢乐的泼水节》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我国傣族人民在泼水节这一传统节日里的热闹场景,以及傣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友谊。
2.2 生字词:泼、水、节、互相、欢乐、来历、传统、民族、团结、友谊。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2 教学难点: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泼水节的热闹氛围。
4.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3 情感教育法: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培养,让学生感受民族团结、友谊的美好。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泼水节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泼水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
5.3 理解课文: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课文所表达的喜庆氛围。
5.5 总结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以及傣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友谊。
5.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写一篇关于泼水节的短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六章:课前准备6.1 教学资源:准备泼水节的图片、视频资料,生字词卡片,课文课件等。
6.2 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泼水节场景,贴上相关图片,营造节日氛围。
第七章:课堂评价7.1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欢乐的泼水节课文

欢乐的泼水节课文
《欢乐的泼水节》
今年的泼水节,小镇的居民们都跃跃欲试,期待已久。
泼水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街上相互泼水来庆祝。
这一天,每个人都可以忘记生活的烦恼,尽情地享受这个充满欢乐的节日。
一大早,小镇的街道上就已经聚集了许多人。
大家穿着各种各样的节日服装,手里拿着水枪和水桶,迫不及待地等待着活动的开始。
音乐响起,人们手持水枪,奔跑在街头巷尾,互相泼水,笑声不绝于耳。
孩子们更是兴奋异常,他们用着各种方式,泼水,扔水球,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泼水节不仅是人们互相嬉戏的时间,也是交流感情的好机会。
朋友们会聚在一起,泼着水,聊着天,感受着彼此的真诚和友爱。
这个节日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友谊。
在泼水活动结束后,人们会邀请亲朋好友到家里,一起享用美味的食物。
大家坐在一起,畅谈着当天的欢乐,分享着属于他们的快乐时光。
这样的活动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快乐,也增进了亲情和友情,让大家更加团结和融洽。
泼水节是一次快乐无限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能够释放心中的压力,尽情地享受生活。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欢乐。
泼水节成为了小镇人们最期待的节日,也让人
们更加珍惜和享受生活中的快乐。
希望每一年的泼水节都能给人们带来更多欢乐和美好的回忆。
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学习生词和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会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场景,提高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氛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和分享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欢乐的泼水节》描述了泼水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欢乐场景和习俗。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描绘,展现了人们团结友爱、互相祝福的氛围。
2.2 生词和短语学习生词和短语,如“泼水节”、“传统”、“欢乐”、“互相祝福”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2 教学难点对泼水节的历史和习俗的理解。
使用适当的描述和描绘手法进行写作。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泼水节的场景。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PPT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生词短语。
提供写作纸张和文具,供学生写作练习。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向学生介绍泼水节的概念和来历,引起学生的兴趣。
5.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的细节。
5.3 生词和短语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生词和短语。
学生进行单词接龙和短语运用练习。
5.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关于泼水节的短文。
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提供反馈和建议。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6.2 评估方法进行阅读理解测试,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
学生展示写作作品,进行写作评估。
第七章:家庭作业7.1 家庭作业内容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内容和生词短语。
完成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节日的写作练习。
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泼、水、节”等10个生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知道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了解傣族人的服装特点。
(2)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欢乐”的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生词的正确认读与理解。
2. 课文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学难点:1. 生词的正确认读与理解。
2. 课文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词卡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
”2. 学习生词:(1)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3)学生自读,巩固记忆。
3.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自读,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3)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内容。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
5.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观察生活中类似的节日,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教学步骤:1. 第一步:激趣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傣族泼水节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第二步:自读课文(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和词义,不懂的地方可以圈点标记,待会儿一起讨论。
3. 第三步:合作交流(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讨论生字词的含义和课文的大致意思,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
4. 第四步:精讲细读(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对生字词进行详细讲解,对课文进行逐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欢乐的泼水节》的教学反思

《欢乐的泼水节》的教学反思1、《欢乐的泼水节》的教学反思《欢乐的泼水节》一课,生动描写了傣族泼水节的盛大场面,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可是,它与学生的生活、感知是有一定距离的。
我尝试着让学生走入情境,让学生活动起来,让学生与泼水节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在学生熟读课文,找到了表示人们泼水的动作的词语(端、泼、拿、灌),并利用插图知道了还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泼水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互相泼水,学生们玩得快乐极了,有泼的,有灌的,有撒的,还有倒的……音乐结束了,学生们都舍不得回座位。
于是,我拉着学生的手,有意地问一个小男孩:“你全身都湿透了,可为什么还笑得那么开心?”小男孩腼腆地笑了笑,说出了“幸福”一词。
转过头,我故意严肃地对平时大大咧咧的宇说:“老师可要批评你,怎么那么没有礼貌,把那位老爷爷泼得全身都是水,感冒了怎么办?”同学们一下子愣住了,一会儿,大家就笑开了,七嘴八舌地纠正老师的错误,“吉祥如意”一词就被学生内化吸收了。
最后,我又随机抽了几位学生问:“你的水去哪儿了?”学生们不断说出“我泼在小姑娘的身上了,我祝愿她……”“我泼在小伙儿身上了,我想让他……”“我撒在老师身上了,我祝愿您……”学生们纯真的心灵得到了一次爱的洗礼。
课尾,我又问学生:“你们度过了一个怎样的泼水节?”学生们课上完了,学生不仅与泼水节有了亲密接触,与老师也有了亲密接触。
我觉得,我所追求的人文教育正在迈开步子……2、《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欢乐的泼水节》一课,生动描写了傣族泼水节的盛大场面,表现了欢乐、祥和的气氛。
可是,它与学生的生活、感知是有一定距离的。
我尝试着让学生走入情境,让学生活动起来,让学生与泼水节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在学生熟读课文,找到了表示人们泼水的动作的词语(端、泼、拿、灌),并利用插图知道了还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泼水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互相泼水,学生们玩得快乐极了,有泼的,有灌的,有撒的,还有倒的……音乐结束了,学生们都舍不得回座位。
《欢乐的泼水节》word版教案【可编辑】

《欢乐的泼水节》word版教案【可编辑】教材:《欢乐的泼水节》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感受傣族人民的热情和快乐。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作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2. 作文的写作思路和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作文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泼水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泼水节是什么。
2. 教师简要介绍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傣族人民的热情和快乐。
2.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
2. 教师选取几个生字词,让学生组词。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课后的感受。
二、作文写作(15分钟)1. 教师出示作文题目:“我心中的泼水节”。
2.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写作一篇关于泼水节的作文。
三、作文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互相展示作文,分享写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泼水节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3. 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欢乐的泼水节》word版教案【可编辑】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泼水节主题的课堂活动,如泼水游戏、傣族舞蹈表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傣族泼水节的文化习俗。
2.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氛围。
语文 欢乐的泼水节

语文欢乐的泼水节
《欢乐的泼水节》
泼水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泼水节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庆祝方式,有的地方是在节日期间由村民挑着水罐,到各家各户泼水,有的地方是用各种小水枪向路人泼水,有的地方则是表演民族舞蹈,唱歌等庆祝方式。
在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从早晨开始,就会挑着水罐、水桶和水枪走上街头,向来往的行人泼水,也会用鲜花、花瓣和香水泼洒在亲朋友人的身上。
被泼水的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家互相淋湿,互相痛快地泼水,传达着友谊和爱意。
泼水节是一个非常欢乐的节日,人们可以借此机会表达自己的爱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可以洗涤自己一年来的烦恼和不快,让自己在全新的一年里,迎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每年的泼水节,都是人们心中的一份欢乐,让我们一起在这个节日里,尽情地享受这份快乐吧!。
二年级语文欢乐的泼水节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欢乐的泼水节知识点二年级语文欢乐的泼水节原文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
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二年级语文欢乐的泼水节知识点字:傣、端、桶、灌、鼓词:凤凰、清水、泼水、象征、幸福、花瓣重点句子:1、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2、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3、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4、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
二年级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二、新授。
1、教学第1—2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
(2)这一天终于来临了:指读“这一天……有的撒上花瓣”部分。
a、哪几个词写出了人们盼望泼水节的到来?(板书:早早、早已)通过你的声音把傣族人民盼望已久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读出来。
2024年《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2024年《欢乐的泼水节》教案2024年《欢乐的泼水节》教案1《欢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中的课文。
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全文有3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
第二自然段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象征意义。
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设计理念: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多媒体手段,主要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感受泼水节的欢乐场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方法:以趣激趣,以情激趣,以读为主,结合画面,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想象、体验泼水节的欢乐。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1.小朋友,你喜欢过节吗?可是你听说个这么一个节日吗?板书:泼水节(学生根据老师板书书空“泼” )指名读“泼水节”2、泼水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呢?(出示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相机出示词语“傣族”、“西双版纳”、“一年一度”学生认读并理解词语。
(2)谁能与傣族人民一样高兴地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第一自然段)3、今天,我们就和美丽的傣族姑娘一起来参加泼水节,你高兴吗?『设计意图:抓住小朋友喜欢过节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通过交流已有经验,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创设了一定的条件。
』二、动画欣赏,初步感知。
就让我们来过把瘾,先感受一下泼水节的欢乐。
1、动画欣赏《欢乐的泼水节》2、说说傣族人民过了一个怎样的泼水节?(难忘、愉快、高兴……)是呀,小朋友说得都不错,课文就以“欢乐的泼水节”为题(板书课题,读题)你想亲自体验一下这欢乐的泼水节吗?就请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读。
《欢乐的泼水节》优秀教案(精选11篇)

《欢乐的泼水节》优秀教案《欢乐的泼水节》优秀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欢乐的泼水节》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乐的泼水节》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2、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着音乐自由表演;3、初步了解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并进一步产生了解其他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泼水节的气氛,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区分x·x xx和xx x·x,准确把握结束句“泼进心里开出幸福花”的节奏。
教学准备:钢琴、“泼水节”影音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感受泼水节——了解由来1、播放课件,激发兴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少数民族的客人,请同学们看一看她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2、请学生说说对傣族的了解,引出泼水节“说起傣族,你都知道些什么?”3、教师介绍泼水节的由来傣族的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是傣族人民最隆重也是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有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个无恶不作的火魔王,经常危害百姓。
有十二个美丽善良的姑娘机智地杀死了他,并砍下了他的头颅。
可是火魔王的头颅滚到那里,那里就开始着火。
为了使百姓免造灾难,姑娘们便以水泼身,轮流抱住它,直至化为灰烬。
傣族人民为纪念她们,于是在每年清明节前后举行泼水节。
人们身着盛装,在芒锣和象脚鼓声中相互追逐泼水,以示祝福。
此外,泼水节期间还会举行赛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等传统娱乐活动。
4、观看泼水节视频资料“想不想感受一下泼水节的热烈场面?”(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感觉怎么样,是不是也像我们过年一样的热闹?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表现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情景的歌曲,名字叫做《快乐的泼水节》。
”二、体验泼水节——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播放歌曲视频),感受歌曲情绪“你听了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2、再听歌曲,体验歌曲情绪,感知歌曲拍子“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再来听一听,听的时候注意歌曲的强弱规律,感觉它是几拍子的歌曲。
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

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
《欢乐的泼水节》
二年级下册的学生们迫不及待地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可以尽情玩耍、放肆地泼水,享受无尽的快乐。
一大早,学校操场上已经布置好了各种水枪、水桶和水球。
孩子们穿上简单的泳衣,摩拳擦掌地准备展开一场“水战”。
老师们也参与其中,笑容满面地带着孩子们疯狂地喷水、互相泼水。
整个操场瞬间成了水的海洋,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孩子们还想出了各种游戏方式,比如水球赛、泼水接力赛、水枪射击比赛等等。
他们分成团队,互相配合,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
泼水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
当然,泼水节也充满了挑战和意外。
有的孩子被意外泼湿了衣服,有的孩子踩到了水坑摔了一跤,但这些都成了泼水节的一部分,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趣味和意外之美。
泼水节结束后,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操场,但留下了满足和愉快的笑容。
他们明白了,在快乐的波涛中,他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友谊的温暖。
在欢乐的泼水节中,孩子们收获了更多的不仅仅是水花溅射的欢笑,更是对生活、对友谊和对团队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个独特的节日,也让他们留下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0欢乐的泼水节》课文

20欢乐的泼水节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
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附《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在《小学语文教师》上看到过一个故事,故事里的孩子这样评价他的语文老师,我们的语文老师有点傻,我们知道的他还一个直问个不停。
孩子是最纯真无邪的,这说明我们在课堂上做了许多无用功。
回顾我的课堂,何尝不是如此,每篇课文我都要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但这些问题是不是孩子一看就会的,是不是孩子们喜欢研究的,我还真没仔细地想过。
该学《欢乐的泼水节》了,我倒要尝试尝试,看学生们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再看看他们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和老师提出的问题情感上有什么不一样。
生字认识了,我抛出了第一个问题:默读一次课文,边读边想,有不明白的词或句子,在旁边画个问号,一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们读书很静,不时勾勾画画,比平时多了几分书生气。
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
词语方面的有“一年一度”“香水”“意味”“回想”;句子方面有“谁准备的清水呀,为什么还要撒上凤凰花的花瓣?”“为什么人们身上湿淋淋,脸上还会笑开了花?”“西双版纳在哪里?”“泼水节是怎么来的?”听着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我心花怒放,这些是多么好的教学资源呀,有好多我备课时都没有想到呢?第二节课,我和学生们顺着作者的思路,带着他们提出的问题在课文里走了个来回。
我们边读书边解决问题,读着想着,仿佛真的来到的西双版纳。
一节课,除了泼水节的来历是我补充的,大部分问题是学生自己解决的,他们向我充分展示了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由衷地赞扬他们不简单。
欢乐的泼水节 朗读

欢乐的泼水节朗读
在泼水节的时候,小镇上的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欢乐的泼水节》是这座小镇上一年一度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
人们穿着传统的服装,手持水枪和水桶,互相泼水,尽情畅快地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在泼水节的早晨,人们聚集在街头,载歌载舞,欢快地舞动着身体。
当音乐响起时,水枪和水桶中的水花四溅,人们尽情享受着泼水的乐趣。
无论年龄大小,每个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忘记了烦恼和疲惫。
泼水节还伴随着传统的仪式和游戏。
人们手持鲜花和水果,到寺庙中举行祈祷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竞技比赛,如泼水比赛、水球比赛等,为节日增添了更多的欢乐和活力。
在欢乐的泼水节上,人们忘记了烦恼,释放着所有的喜悦与快乐。
这个节日不仅是一次庆祝,更是人们彼此之间互相沟通、交流和平解决纠纷的机会。
在这一天,所有的人们都团结在一起,一同庆祝这个美丽的节日。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大家都充满了欢愉和活力。
泼水节的欢乐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了美好的回忆。
每一年,泼水节都是这座小镇上最令人期待的节日,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和快乐。
让我们一起在《欢乐的泼水节》中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刻吧!。
小学语文《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泼水节”、“欢乐”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了解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2)学会通过朗读表达情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泼水节”、“欢乐”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2. 学会通过朗读表达情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卡片。
3. 泼水节相关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泼水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说出“泼水节”并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题。
2.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讨论泼水节的来历和习俗。
3. 朗读训练(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4. 造句练习(1)学生用“泼水节”、“欢乐”等词语造句。
(2)教师评价,给予鼓励。
5.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了解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2)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评价。
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家长签字。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朗读时的情感表达,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熟读课文、巩固生字的情况,以及家长签字确认。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学习过程,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对于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欢乐的泼水节中这一天人们是怎样过节的作文

欢乐的泼水节中这一天人们是怎样过节的作文
《欢乐的泼水节》
哎呀呀,说到泼水节,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
记得有一次我去体验泼水节,那场面,简直热闹非凡。
还没到呢,就听到到处都是欢笑声和泼水声。
我兴高采烈地加入进去,手里拿着个小水盆,一开始还比较矜持,就轻轻往别人身上洒点水,意思意思。
可周围的人那可真是疯狂啊,一盆盆水毫不留情地泼过来。
看到别人玩得那么嗨,我也不管啦,放开了玩起来。
我瞅准一个小伙伴,悄悄地绕到他身后,“哗啦”一声,满满一盆水就朝他泼了过去。
嘿,他被我泼得一愣,然后反应过来就开始追我啦,嘴里还喊着:“你这家伙,看我怎么收拾你!”我当然是赶紧跑啦,边跑还边笑着喊:“来呀来呀,你追不上我。
”就这么跑着跑着,我一个不小心,“噗通”一下摔了个狗吃屎,手里的水盆也飞出去老远。
周围的人看到我这狼狈样,都哈哈大笑起来,我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大家就在这泼水中释放着快乐,也不在乎衣服湿了,头发乱了。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笑容仿佛能感染全世界。
这一天,大家都忘记了烦恼,只记得尽情地玩耍和欢笑。
等玩累了,我坐在一边看着大家继续玩闹,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这欢乐的泼水节啊,真的是让人流连忘返,啥时候还能再这么痛痛快快地玩一次呢!真希望每年都有这么欢乐的一天呀!。
欢乐的泼水节小学五年级优秀作文

欢乐的泼水节小学五年级优秀作文【篇一:欢乐的泼水节】泼水节是我的家乡云南傣族最盛大的节日。
傣族是个爱水敬水的民族,泼水节的水代表着吉祥、祝福和健康。
因此,被泼的越多越会有好运相伴。
我一直期待着参加泼水节爽个够呢。
这一天终于到了,我的妈妈带着我去了民族村,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泼水节的快乐。
到了傣族村,我的妈妈带我换上了一身漂亮的傣族小男孩衣服。
我拿了一个小盆走进广场还不知道怎么办时,突然有一个小朋友朝我身上泼了一盆水,我全身上下马上湿淋淋的,顿时我才反应过来。
立即打了一盆水,“哗啦”一声泼到了另一个小朋友身上。
他吓得尖叫着到处躲,一边忙着打水要“报仇”。
我也忙着又去打水。
就这样,大家互相追逐着、泼着、笑着、叫着……大家完全忘记了年龄、性别,互相疯狂的泼了起来。
广场上锣鼓喧天,到处都是欢笑声,快乐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就这样,泼水活动在欢乐的气氛中渐渐结束了。
太阳偏西了,我和我的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民族村。
泼水节真是个快乐的节日,明年我还要参加泼水节。
【篇二:开心的泼水节】今天下午,傣族人民的节日—“泼水节”在温州乐园举行。
大家听了非常高兴、兴奋。
不过,大家在泼水之前还玩了很多的游乐项目,有泡泡工场,波浪飞椅……。
不一会温州乐园里的广播响了,傣族人民“泼水节”开始了。
大家一听,马上要求徐导游带大家去泼水。
大家排好队伍,就跟着徐导去王马广场。
一到广场上,真是人山人海啊!人群一批接着一批地涌进来,非常热闹。
“泼水节”开始了,主持人给大家每个人都发了一个小盆子,小盆子的颜色非常多,大家每个人都拿在手里,让我感觉非常好看,再加上太阳的金光,显得非常耀眼。
开始泼水了,大家每个人的小盆子里都盛满金银的水,大家将小盆子举高,许了一个愿接着一个愿。
然后,把水洒向天空,我往上一看,这些水花比夜晚的烟花还要美丽。
接下来,将一盆盆水,泼向别人,向人们祝福,清清的水,泼呀,洒呀!我和同学们笑啊,跳啊!是多么开心,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孔明灯
浴佛
跳孔雀舞
放孔明灯
赶摆
pō
tǒnɡ jí xiánɡ hù
泼水 水桶 吉 祥 互相
xìnɡBiblioteka kěn lí fènɡ huánɡ
幸福 不肯 离去 凤 凰
lín sài
bǎn nà
淋雨 赛龙舟 西双版纳
幸福 水桶 互相
意味 香水 象征
泼水节
湿淋淋
一年一度 吉祥如意
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 早早早地早来地到了大街上。
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 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 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 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 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 上笑开了花。
你 灌 我 , 我 泼 你
停
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 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 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 怎么能不高兴呢!
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赛 龙 舟
地上铺满了火红 的凤凰花瓣,空中回 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 大家唱着歌,跳着舞, 赛起了龙舟,放起了 烟火,直到深夜还不 肯离去。
壮族 苗族歌婆节龙西藏船节雪顿节
侗族 斗牛节
蒙 古 族 那 达 慕
课后作业:
1、读读背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争取背下来。 2、写一写: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生字。 3、查一查:查找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20 欢乐的泼水节
传统衣服
传统房屋
家宴
图中是我们敬爱的周 恩来总理, 1961年,周恩来总 理来到了美 丽的孔雀之乡西双版 纳景洪, 和边疆各族人民共同 欢庆一年 一度的傣历新年泼水 节。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 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 一度的泼水节。
习俗
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 跳孔雀舞,丢包,放高升,
送祝福:
我想把清水泼在老人身上,祝老人( 我想把清水泼在孩子身上,祝孩子( 我想把清水泼在姑娘身上,祝姑娘( 我想把清水泼在小伙身上,祝小伙(
我想把清水泼在( )身上,祝(
)。 )。 )。 )。 )。
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 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 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 花瓣。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 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 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 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清水是吉祥如意的 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