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要素与核算模型

合集下载

物业管理公司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设计

物业管理公司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设计

1研究背景随着城镇化建设程度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业管理作为一门新兴行业,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渐凸显,被业内人士称为“房地产行业的二次开发”。

物业管理主要提供综合性管理和全方位服务,这些无形服务最终服务于业主和使用人。

物业服务不仅在社区建设与城市住宅的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密切联系,而且与房地产行业、家政服务业、文化教育服务业等产业紧密相连。

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小城市不断开发大量的生活住宅小区、写字楼等,为物业管理行业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广袤土壤,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发展态势良好,中国物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全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从经营理念、管理手段、服务创新、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及产业链六个方面分析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行业未来新主张。

然而,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及一系列物业管理法规、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在规范了物业管理市场秩序的同时,也给物业管理企业带来一系列挑战。

2017年1月12日,在颁布的《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制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中,国务院取消了物业管理公司二级及以下资质的认定。

2017年9月6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中,物业服务企业一级资质和行政许可事项再次被取消。

这也标志着,实施了13年之久的《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物业管理从此进入“后资质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物业管理的质量也受到了业主前所未有的关注。

企业一方面要满足业主要求,提升物业管理的质量,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盈利优势,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企业就必须对成本实行有效管理。

而传统简单粗放式的成本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物业管理行业的形势。

2研究现状物业成本管理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各具特色的物业成本管理模式。

西方发达国家的物业成本管理实现较早,国外也有许多以物业成本管理实务为主的研究者。

我国学者对物业成本管理的研究,稍显落后于实践发展。

20世纪80年代的有关理论研究的文献大都聚焦于物业成本的概念、内涵、管理模式,而实证研究的则选择我国某一家物业管理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营状况并探索一些相应的改善举措,总体而言,对物业成本管理在某一层面尚且缺乏整体上的综合研究。

作业成本法下物流成本的核算详解

作业成本法下物流成本的核算详解

A区 商品
B区 商品
C区 商品
D区 商品
E区 商品
第17 页 17
4.3.5 成本累计模式的定义与分析(物流中心)
作 业 成 本 动 因
采 购 作 业
采 购 订 单 笔 数
验 收 作 业
托 盘 数
进 货 入 库
托 盘 数
仓 储 作 业
出 货 数
拣 货
补 货
销 管 作 业
销 货 额
配 送
出 货 托 盘 数
1. 作业的确定
作 业 累 积 成 本 可能的成本动因
1.采购处理
人员成本、处理成本、设备折旧与维护 采购次数(笔数)
2.进货验收
3.进货入库作业
人员成本、设备折旧与维护
人员成本、叉车设备折旧
验收托盘数(ABCDE 区) 托盘数(ABCDE区)
4.仓储作业 (ABCDE区) 5.人工补货(DE区) 6.叉车补货(BC区) 7.EOS作业
第55 页
2、物流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理论基础: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产生。 基本思路:

界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各个作业(例如在客服部门,作业
包括处理客户订单、解决产品问题以及提供客户报告三项作业)

确定企业物流系统中涉及的资源(一个企业的资源包括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如采购人员的工资成本)、间接制造费用以及生 产过程以外的成本(如广告费用))
第16页
公司资源费用
采 购 处 理 作 业
营 销 管 理 作 业
进 货 验 收 作 业
仓 储 作 业
A 区 拣 货 作 业
BC
BC
DE

成本会计4-作业成本法

成本会计4-作业成本法

本钱会计4-作业本钱法一、作业本钱法概述作业本钱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产品本钱的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每个作业或任务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生产环境。

该方法基于对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和制造费用的跟踪,并将这些本钱分配给相应的作业或任务。

作业本钱法的核心理念是将消耗的资源与特定的作业相关联,以便准确计算每个作业的本钱,并为决策提供有关本钱效益的信息。

二、作业本钱法的步骤使用作业本钱法来计算产品本钱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本钱驱动因素:首先需要确定哪些因素会驱动本钱的产生,例如直接材料的使用量、直接劳动的投入时间等。

2.追踪直接本钱:根据本钱驱动因素确实定,将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和制造费用与每个作业或任务相关联。

3.分配间接本钱:除了直接本钱外,还存在一些间接本钱无法直接与作业相关联,需要将这些间接本钱按照一定的分配规那么分配给各个作业。

4.计算作业本钱:将追踪的直接本钱和分配的间接本钱加总,得出每个作业或任务的总本钱。

5.分析本钱效益:根据计算出的作业本钱,进行本钱效益分析,评估每个作业的利润决策性能。

三、作业本钱法的优点作业本钱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准确计算本钱:作业本钱法跟踪和分配了每个作业或任务的直接本钱和间接本钱,因此可以相对准确地计算每个作业的本钱。

2.提供决策信息:作业本钱法的本钱分析结果为管理层提供了关于作业本钱效益的信息,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3.指导资源配置: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本钱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本钱。

四、作业本钱法的应用场景作业本钱法通常适用于以下几种生产环境:1.定制生产:在定制生产过程中,每个订单或作业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作业本钱法可以确保计算出每个订单的本钱,并为定价等决策提供依据。

2.批量生产:在批量生产环境中,每个批次可以看作一个作业,作业本钱法可以追踪和计算每个批次的本钱,帮助管理者进行本钱控制和分析。

3.效劳行业:作业本钱法不仅适用于制造业,还适用于效劳行业,如餐饮、酒店等。

南水北调东线作业成本分配模型及实例测算

南水北调东线作业成本分配模型及实例测算
维普资讯
第3 9卷 第 3期
2008年 2 月
人 民 长 江
Ya gz Rie n te vr
VO . 9. 13 No.3 F b. 2 0 e , 08
文章 编 号 :0 1 47 (08 0 —03 —0 10 — 1920 )3 03 3
江 苏 南 京 209 ) 10 8
摘要 : 完全 成 本 是 工程 水价 确 定 的基 础 。 为 了 明确 南 水 北 调 东线 的 水 价 , 析 了调 水 企 业 的 作 业 环 节 , 作 业 分 用
成本法设计 了成本分配模型 , 南水北调 东线一期 的供 水成本进行 了实例测 算 , 果表明 : 对 结 作业成本 法对不 同
生 的成 本 监 控 动 力 缺 失 的 问题 , 因而 是 切 实 可 行 的 。
的成本 中, 直接材料 费极少 , 直接人工费用所 占比例远低于间接
制造 费 用 的 比 例 ( 表 1 , 点 与 水 力 发 电 有 共 同 之 处 。 而 南 见 )这
水北调 的成本分配既要体现“ 谁受益 、 谁负担” 的原则 , 又要具有 可操作性 。本文拟从财务 与工程两 个角度 , 在文 献 [ ~3 研究 1 ]
作业成本法集成本分 配与成本控 制与一 体 , 财务管 理与财务 使 核算合 二为一。作业成本 法已经过 多年论证 、 应用 , 将其纳入东
线 企 业 的水 价 成 本 分 配 方 法 体 系 , 能 突 出 大 规 模 调 水 工 程 水 更
价 的特点 ; 能更确切地描述及控制成本问题 , 可有效避免垄断产
水 产 品 的 成 本 分 配 更 能 体 现 “ 受益 、 负担 ” 谁 谁 的原 则 , 于 企 业 进 行 成 本 控 制 和 决 策 管 理 通 过 作 业 设 计 , 便 真

(成本管理)成本核算模型

(成本管理)成本核算模型

作业成本要素与核算模型(上)作业成本核算模型是实施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的基础,是对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描述,因此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业成本要素是构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元素,他们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本文通过对作业成本要素和核算模型的分析,来探讨扩展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这种核算模型不仅是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基础,对开发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也具有借鉴意义。

作业成本要素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包括五大要素: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和分配路径,以及会计期间和组织结构两个辅助要素。

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是成本的承担者,是可分配对象。

在企业中,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都具有比较复杂的关系,因此,增加资源账户、作业账户和成本对象账户来分别管理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

下面分别对各要素进行分析:资源从广义讲,资源(Resource)作为一个概念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了企业所有价值载体,但是,在作业成本法下,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实际上,资源就是指各项费用总体。

资源:作为分配对象的资源就是消耗的费用,可以理解为每一笔费用。

资源可以直接面向作业和成本对象分配,就是传统成本法的直接材料。

资源账户对象资源账户是从资源类别的角度描述资源。

账户在传统成本中已经存在,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就是账户。

在作业成本法中,资源账户不仅是一个分类的概念,而且还作为分配的主体,是一个分配对象。

在传统成本中,制造费用汇总后按工时分配,实际制造费用账户作为一个主体在参与分配。

资源账户参与分配,会造成成本信息扭曲,账户包含的资源内容越多,成本扭曲越大。

作业成本法中,可以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多个资源账户,通过细分账户实现采用多次分配增加资源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一个资源账户可以看成是一系列资源的集合,资源账户的分配需要先对资源账户进行汇总后再进行分配。

作业成本法核算制度

作业成本法核算制度

作业成本法核算制度什么是作业成本法核算制度作业成本法核算制度是一种计算制造业产品成本的方法。

按照此制度,每个产品都是按照其生产工序的实际成本进行计算,并分摊到每个产品上。

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直接成本指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直接发生的费用,比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而间接成本则是制造过程中不直接发生却必须考虑的费用,比如厂房租金、水电费等。

作业成本法核算制度则主要用于计算直接成本。

作业成本法核算制度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核算制度的计算基础是“作业成本”,指的是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制造费用(如海关清关等),这些成本都是可以具体计算的。

作业成本是各种成本种类中计算单个产品成本最准确的一种方法,用此计算方法计算出的产品成本更为精确。

作业成本法核算制度的核心是作业成本卡,即在生产过程中记录每个工序作业成本的卡片。

每一项作业都对应着一张作业成本卡,上面要记录该项作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制造费用等成分,以及工序名称、编码、计划开始和结束时间等信息。

通过对各个工序作业成本的记录统计,将最终的生产成本平均分摊到每个产品上,以此计算出单个产品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核算制度的优缺点作业成本法核算制度具有以下优点:1.比其他计算方法更为精确。

作业成本法核算制度以每个产品的生产工序、具体成本为计算基础,更加准确地反映了产品成本的实际情况。

2.可以更好地掌握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通过对每个工序作业成本的详细记录,可以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成本问题。

3.适用性强。

作业成本法核算制度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制造业企业以及各种类型的产品。

同时,作业成本法核算制度也存在一些缺点:1.需要记录大量的制造过程数据。

由于作业成本法核算制度是通过记录生产工序的具体数据进行计算的,因此需要对制造过程进行详细记录,需要较大的管理成本。

2.成本计算比较繁琐。

由于要对各个工序作业成本进行分摊,计算过程较为繁琐,需要较高的人力成本。

作业成本要素和核算模型

作业成本要素和核算模型

作业成本要素与核算模型(上)by AMT 邓为民作业成本核算模型是实施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的基础,是对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描述,因此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业成本要素是构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元素,他们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本文通过对作业成本要素和核算模型的分析,来探讨扩展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这种核算模型不仅是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基础,对开发作业成本治理系统也具有借鉴意义。

作业成本要素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包括五大要素: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和分配路径,以及会计期间和组织结构两个辅助要素。

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是成本的承担者,是可分配对象。

在企业中,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都具有比较复杂的关系,因此,增加资源账户、作业账户和成本对象账户来分不治理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

下面分不对各要素进行分析:资源从广义讲,资源(Resource)作为一个概念外延特不广泛,涵盖了企业所有价值载体,然而,在作业成本法下,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实际上,资源确实是指各项费用总体。

资源:作为分配对象的资源确实是消耗的费用,能够理解为每一笔费用。

资源能够直接面向作业和成本对象分配,确实是传统成本法的直接材料。

资源账户对象资源账户是从资源类不的角度描述资源。

账户在传统成本中差不多存在,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确实是账户。

在作业成本法中,资源账户不仅是一个分类的概念,而且还作为分配的主体,是一个分配对象。

在传统成本中,制造费用汇总后按工时分配,实际制造费用账户作为一个主体在参与分配。

资源账户参与分配,会造成成本信息扭曲,账户包含的资源内容越多,成本扭曲越大。

作业成本法中,能够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多个资源账户,通过细分账户实现采纳多次分配增加资源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一个资源账户能够看成是一系列资源的集合,资源账户的分配需要先对资源账户进行汇总后再进行分配。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_简介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_简介

作业成本法的出现及其在不同企业的试用,为解决这一需要提供了一个途径。

作业成本法的出现及其在不同企业的试用,为解决这一需要提供了一个途径。

呢?的什么是作业成本法,欢迎阅读。

什么是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一般指ABC成本法现代管理学将ABC成本法定义为“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

ABC成本法是根据事物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排列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重点与一般,从而有区别地采取管理方式的一种定量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法简介ABC成本法又称作业成本分析法、作业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核算法。

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ABC成本法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杰出的会计大师、美国人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

科勒教授在1952年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了作业、作业帐户、作业会计等概念。

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George Staubus)教授在《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Activity Costing and Input Output Accounting)中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系统的讨论。

这是理论上研究作业会计的第一部宝贵著作。

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

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

个性化的成本核算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摘要:许多产品实际上正在侵蚀着企业的利润,而这却被传统成本提供的信息所掩盖。

传统成本的局限20%的产品创造了225%的利润。

“传统会计往好的说是无用的,往坏的说是功能失调与具有误导作用”。

以传统成本为基础的管理会计正在失去其相关性。

企业界留传80/20法则,认为80%的利润由20%的产品产生,但是当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教授在企业应用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时,却发现20%的产品竟然产生了225%的利润,他称之为20/225法则,该法则表明:许多产品实际上正在侵蚀着企业的利润,而这却被传统成本提供的信息所掩盖。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产生于上世纪初,是与大规模的生产相适应的。

20世纪70年代以后,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企业的生产特点由大规模、单一品种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技术工艺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生产的复杂化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的运用使得管理作业增多,而直接的生产活动相对减少,这一切使得生产的间接费用呈急剧上升的趋势。

70年代以前,间接费用仅占人工成本的50%-60%,而现在很多企业的间接费用已上升为人工成本的400%-500%。

以少量的人工费用为基础分配大量的制造费用,必然带来成本分配的偏差。

传统成本核算是以数量为基础的,它隐含一个假设:产量成倍增加,所有投入的资源也会成倍增加。

基于这种假定,成本计算中普遍采用产量关联基准分配。

这种基准最常见的表现形态就是材料耗用额、直接工时、设备工时等。

然而,现实企业中资源的消耗与产量不相关的例子比比皆是。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企业迫切需要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此情况下,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成本是无法管理的,只能管理引起成本的作业”。

作业是企业的各种活动,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是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的新型成本管理方法,它把企业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为企业决策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ABC)-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方式

作业成本法(ABC)-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方式

作业成本法(ABC)-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方式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常州注册会计师协会网上公布相关作业成本法(ABC)-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方式等内容总结如下:生产制造是企业的核心流程之一,成本核算则是影响到企业生产制造任务的完成水准的关键。

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局面,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和基于ABC的作业成本管理(ABCM),在美、日和西欧诸国的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新制造环境冲击传统成本会计随着企业IT技术的运用,MRPII、ERP、CIM、JIT等系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企业新制造环境逐渐形成。

企业使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来管理经营与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设备、资源、人、技术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产生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制造业企业的一致选择。

从最早的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MRP 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到近年出现的企业资源规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等,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

目前流行的MRPⅡ有助于管理当局进行及时、有效的投资与生产经营决策;ERP则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不仅是MRP和ERP,促成新制造环境形成的新系统还包括:弹性制造系统(FMS)、电脑整合制造系统(CIM)和适时生产系统(JIT)等。

FMS是指使用机器人及电脑控制的材料处置系统,来结合各种独立的电脑程式机器工具进行生产,它有益于产品制造程序的弹性化。

CIM则是指以电脑为核心,结合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工程及电脑辅助制造系统等所有新科技的系统,以形成自动化的制造程序,实现工厂无人化管理,可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航空公司成本核算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航空公司成本核算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航空公司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核算方法。

在航空公司中,运营飞机是核心业务,因此采用作业成本法对飞机的成本进行核算是十分有必要的。

航空公司需要确定成本驱动因素,即影响飞机成本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航程、航速、载客量、载货量等。

航空公司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飞机建立成本驱动因素模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航空公司需要对每一次飞行任务进行成本核算。

以一次飞行任务为作业单位,将飞行任务相关的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

这些成本包括燃油费用、机组成本、机场费用、维修费用等。

燃油费用是航空公司成本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航空公司需要根据飞行任务的航程和载重量确定所需燃油的数量,并计算相应的燃油费用。

航空公司还需要考虑燃油的单价和汇率等因素。

机组成本包括驾驶员和机务人员的工资、津贴和奖金等。

航空公司需要根据飞行任务的时长和机组人数计算相关的机组成本。

还需要考虑驾驶员的飞行经验和级别、机务人员的技能和人数等因素。

机场费用包括起降费、停车费、航材服务费等。

航空公司需要根据飞行任务的起降次数和停留时间确定相应的机场费用。

还需要考虑机场的等级和地理位置等因素。

维修费用是航空公司保持飞机安全和可靠运行的重要支出。

航空公司需要根据飞行任务的飞行时间和飞行次数确定相应的维修费用。

还需要考虑飞机的型号和年限等因素。

航空公司需要将每一次飞行任务的成本进行汇总,并计算成本与产量的关系。

这样,航空公司就能够根据不同的飞行任务和航线规划,合理安排飞机的使用和运营,以提高成本效益和经济效益。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航空公司成本核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和变量。

只有合理确定成本驱动因素,准确归集和分配成本,才能有效地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中小印刷企业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构建

中小印刷企业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构建

析 个别 特殊 作业 时要 敢于 打破组 织结 构 、 门的界 部 限, 在具 体操 作 时可 以借助 于作 业流 程 图进行 。对
于 无法量 化 的作业 , 可 以采用 使用 相似 动 因或 归 则
关联作业成本类别水平相匹配的成本分配基础。
需 求迅速 做 出反 应 的 制造 系 统—— 弹性 制 造 系统
( l il M n f tr g S s m, MS Fe be a ua ui yt F )日益 普 及 。 x c n e
为 了获得 生 存 , 内 印刷 企业 开始 积极 增 强适 应 国 性, 以提 供 更 加 多 样 化 、 具 个 性 的 产 品 和 服务 。 更 在 生产 环境转 变的 同时 , 业的成本 结构也 逐渐 改 企 变, 自动化程度 和 资本 构 成 提高 , 备 相关 的制造 设
企 业本 身的发 展 , 法为产 品定价 和企业决 策提供 无 准 确 、 时 的成 本信 息。 及
由于现 行 成本 核 算 系统在 面 对高 科技 环 境 时
已经不 能很好适 应 , 因而需要 引入一 种新 的方法来 改 善成 本 控 制 体 系 。作 业 成 本 法 ( c v yB sd A t i —ae it
用 了不 同 的 成 本 核 算 方 法 , 果 表 明 , 过 作 业 成 本 核 算 结 通 模 型 和传 统 成 本 法 计 算 得 到 的 结 果 上 有 着 一 定 的 区 别 。
作 业 成本 核 算 模 型 的 计 算 结 果 更 接 近 印 刷 品 的 实 际 成 本
构成。 关键 词 :印 刷 ; 本 ; 业 成 作
存等 过程 以流 程 图 的方 式 确定 。印 刷 流程 分 析 为

ABC核算法

ABC核算法

以下情况的时候应该考虑使用作业成本制: 以下情况的时候应该考虑使用作业成本制: ● 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在定价、业绩评定时对成本信息提出了 管理人员、 销售人员在定价、 质疑。例如, 质疑。例如,不同等级的产品的费用按照统一标准分配的合理性 。 产品的产量、批量或者复杂性有较大的差异。 ● 产品的产量、批量或者复杂性有较大的差异。传统的分批制 通常会让批量大的产品负担更多的费用。 通常会让批量大的产品负担更多的费用。 ● 部门各项费用预算差异表现为有利预算差异,但成品率、提 部门各项费用预算差异表现为有利预算差异, 但成品率、 前期指标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前期指标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能够投入与产品复杂性相应的资金, ● 能够投入与产品复杂性相应的资金 , 一般需要选择购建 ERP管理软件。 管理软件。 管理软件
机器调整 工单处理 机器加工 质量检验 物料储运 合计 说明
ABC成本法成本核算 成本法成本核算
核算 制造费用(1)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占%(2) 制造费用占 产量(3) 产量 单位制造费用(4) 单位制造费用 直接人工费用(5) 直接人工费用 直接材料费用(6) 直接材料费用 单位成本(7) 单位成本 (传统方法下的成本 传统方法下的成本) 传统方法下的成本 总成本(8) 总成本 A产品 产品 392 200 44% 4 000 98.05 17.5 36 151.55 98.5 606 200 B产品 产品 507 800 56% 20 000 25.39 14 30 69.39 80 1 387 800 (8)=(3)×(7),合计1 994 000 (7)=(4)+(5)+(6) (4)=(1)/(3) 900 000 说明
ABC成本法费用核算过程 成本法费用核算过程

成本管控“五大模型”的建立与实施

成本管控“五大模型”的建立与实施
程的熔炼费用。
制定内部消耗控制规定, 维护供应方合理利益。
( 6 ) 在制造费用控制方面 , 加强机物料管控 , 严把备件
( 4 ) 降低制造费用。通过加强备品备件管理和国产化改 造, 加大项 目 外包力度等措施, 推进制造费用的降低。
3 . 建立成本分解模型, 提高全员管控力 ( 1 ) 各钢种关键绩效指标的分解。 针对不同钢种的工艺技 术要求 , 决定不同钢种的成本差异, 根据三个生产区不同的工 艺特点 , 对各钢种成本指标进行分解, 按照普钢、 优钢、 品种钢 系列钢种, 建立不同钢种的成本标准。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Fi n a n c i a l Ac c o u n t i n
— —
刘 家芳
降本增效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 在产品同质化竞争日 趋
激烈的市场形势下, 成本管控效果成为企业盈利水平的决定性 因素。 为了提高成本管控绩效, 加强各成本要素的动态控制, 实
理之中, 建立成本预控 、 成本日报、 物流稽核 、 成本分析和责
任追究为基础的炼钢厂成本管控体系。
现炼钢工序成本的持续降低, 需要对成本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进
行不断探索和创新, 建立成本管理的有效工具。 为此, 总结近几
二、 建立成本管控“ 五大模型” 的具体措施
1 . 建立预算控制模型, 提高成本控制预见性
Me t a l l ur gi c a l Fi nanc i al Ac c ount i ng
的位次和短板 , 采取控制措施。 ( 1 ) 加强直接材料的对标控制。直接材料主要包括钢铁 料、 矿石 、 合金料、 回收废钢四部分, 在生产组织中通过建立 钢铁料消耗动态控制模型 , 根据热量平衡情况 , 优化炉料结 构, 提高钢水收得率。

作业成本法构建医院病种成本核算模型.docx

作业成本法构建医院病种成本核算模型.docx

作业成本法构建医院病种成本核算模型医疗保障政策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

面对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困境,医保机构不得不探索付费机制的改革。

按病种付费是一种既能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又能兼顾医疗质量与安全的付费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医保付费的必然选项之一。

付费机制的变革,直接影响公立医院的运营模式,对收入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为此,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医院必须着手研究在按病种付费机制下测算各病种成本的方法,从而加以控制。

因此,本研究通过估时作业成本法,探索符合按病种付费要求的病种成本核算模型和核算方法。

1研究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XX协和医院(以下简称“XX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诊治能力强,诊治疾病疑难程度与技术难度高,是开展公立医院病种成本核算很好的实践样本。

本研究通过观察法收集XX协和医院20XX年DRGs实际业务数据,并结合医院成本数据与国家近期相关医改政策,采用定性定量分析与一般描述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公立医院病种成本核算模型构建。

2研究结果2.1估时作业成本法病种成本核算模型按照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构建核算模型(图1)。

根据图1,可以得出病种成本测算公式:病种直接成本=主成本(患者直接使用的药品、耗材等)+直接费用病种医疗成本=病种直接成本+应分担的医疗辅助间接费用病种全成本=病种医疗成本+应分担的管理间接费用。

2.2估时作业成本法病种成本核算方法第一步,对部分直接消耗的资源成本进行还原与追溯。

根据《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公立医院已普遍开展科室成本核算工作。

根据目前的收费政策和医疗活动特点,成本中部分成本要素需要进行还原和追溯。

(1)单独可收费材料成本。

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实现医嘱与材料出库关联的情况下,根据患者住院收费明细中计费的材料钩稽医嘱再关联到材料进价进行统计;无法直接取得收费项目与材料进价关联的,可按照收费项目档案中该项目的价格进行计算。

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原理详解以及应用

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原理详解以及应用

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原理详解以及应用物流成本可定义为“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物流成本是完成各种物流活动所需的全部费用。

物流成本的范围主要由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物流活动环节、费用性质等三方面因素决定,其管理的现实要求和现行会计制度之间的技术性冲突显而易见。

一方面是物流成本在现行会计制度的框架内很难确认和分离,另一方面是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巨大潜力的诱人前景。

正因为物流成本自身的特点和对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问题,通过对物流成本的管理来改善物流流程,降低物流成本,进而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就成为现阶段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当务之急。

本文主要对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

一、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原理成本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是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

作业是企业为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或产品转移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等集合体。

物流作业可以看作是与生产数量相对独立的一系列作业的结果。

这些作业消耗了资源,确定了作业成本,最终由产品或服务分担。

因此,要反映产品真实的资源消耗,物流成本分配必须按照作业基础来归纳,物流管理者以此来鉴别导致成本发生的真正原因并予以正确的控制。

作业成本法核算的物流成本就是以作业成本计算为指导,将物流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加准确地分配到物流作业、运作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传统的成本系统中,许多物流间接费用的分配,没有真实地反映成本与资源消耗的本质联系,造成成本信息失真。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物流作业成本系统以成本对象与资源耗费的因果关系着手,力图揭示资源耗费与成本对象间的本质联系。

物流作业成本管理认为,资源的耗费、成本的发生取决于成本动因,间接费用的分配应以成本动因为衡量尺度。

成本动因是决定作业的工作负担和作业所需资源的因素,是决定成本的结构和金额的根本因素。

646【营销狂】作业成本要素与核算模型

646【营销狂】作业成本要素与核算模型

646【营销狂】作业成本要素与核算模型by AMT 邓为民作业成本要素与核算模型(下)by AMT 邓为民成本动因和分配路径:成本动因确实是分配的缘故,最新的作业成本核算/作业治理标准规定了三种成本动因:资源动因:表示作业、成本对象或者其他资源关于资源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标准,它用来把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成本对象或者其他资源。

作业动因:表示成本对象或者其他作业关于作业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标准,它用来把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或者其他作业。

成本对象动因:表示其他成本对象关于成本对象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标准,它用来把成本对象成本分配到其他成本对象。

依照成本动因确定的可能的分配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可能的分配方式有关成本动因能够参考相关的文章《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分析》。

分配路径:作业成本法中定义了专门多的资源作业成本对象等能够参与成本归集与分配的对象,也定义了专门多成本动因。

分配路径确实是把这些独立的分配对象和成本动因关联起来:例如:人工工资按照各个作业的人数分配到加工作业、检验作业,装配作业。

加工作业依照各个生产批的加工共时分配到各个生产批号。

成本从人工工资流到生产批号确实是分配路径。

分配路径把分散的作业成本要素组成完整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图2 分配路径举例辅助要素会计期间:作业成本法按会计期间核算,因此需要确定会计期间。

会计期间包含基础会计期间和复合会计期间,在传统成本法下,“月”是一个基础会计期间,是最短的会计期间,其他的会计期间包括季度和年。

会计期间形成了层次结构。

作业成本法下,会计期间通常也采纳月、季度、年的自然会计期间,也能够自由定义:如能够按照旬或者周核算。

组织层次: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确定实施对象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图关于实现作业成本法并不是必需的,然而通过把作业成本法的各种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等分配对象与具体的组织结构对应,能够明确各个组织层次的成本责任和目标,以及依照成本信息对组织进行成本绩效考核,从而有利于促成成本的降低。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需要的内容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需要的内容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需要的内容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需要包括以下要素:
1. 资源:资源作为一个概念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了企业所有价值载体。

在作业成本法下,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实际上,资源就是指各项费用总体。

2. 作业:作业是成本的驱动因素,它描述了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活动。

通过了解作业,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成本产生的动因,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成本。

3. 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企业需要核算和报告的对象,通常可以是产品、服务、客户、市场等。

根据不同的成本对象,企业可以计算出不同的成本,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决策。

4. 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发生的原因,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成本产生的根源,从而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成本。

了解成本动因,企业可以制定更加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和策略。

5. 分配路径:分配路径是指将资源分配给作业、作业分配给成本对象的路径。

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分配路径,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成本的准确核算。

此外,作业成本核算模型还需要考虑会计期间和组织结构两个辅助要素。

会计期间是指企业核算和报告成本的期间,通常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一年。

组织结构是指企业的组织层次和管理层次,它决定了成本核算的范围和责任。

通过以上要素的考虑和应用,企业可以建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从而更加准确地计算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

物流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研究

物流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研究

问题 , 无论是物 流服务 的提 供者 , 还是 物流服务 的需求方 , 都 将如何有效地核算和控制物流作业成本列为企业 发展 、增 强 综合竞争力 的关键所在 。
行参数设置 , 最终建立起物流作业 成本核算 模型。 流程 分析是通过调查分析现行 作业 流程 ,改进作业 流程 中各 种 不合 理 现 象 , 高人 员 、 施 设 备 作 业 效 率 的一 种 有 效 提 设
用 合 理 有 效 的方 法对 物 流 成 本 进 行 核 算 。 而物 流 成 本 主 要 是 由于物 流作业 而产生 , 因此本 文将对 如何准 确 、 合理 、 有效地
进行物流作业成本核算进行深入探讨 。
3 理 论 依 据
通 过 对 国 内外 物 流成 本 核 算 方 法 的 分 析 与 研 究 ,采 用 流 程 分 析 法 和 美 国机 械 工 程 师 学 会 规 定 的 符 号 对 物 流 中 心 的作 业 流程 进 行 标 准 化 、 范 化 设 计 。 于作 业 成 本 法 的思 想 对 各 规 基 项作业 流程的成本 因素进行分 析 ,并使用矩阵和表 格工具进
e l s iga n beda igsf ae estn ecs p a tr o r u gsc cit s hc ete sdt fr — mpo arm adt l rw n t rsot eig t ot a mees v i s o t s tie iha nue mu yd a ow t h t o h f r a o li i a v i w f r h oo l eh ot co nigm d lfo sc c vis a e sacu t oe g ts t ie. it c n oli i a i t Ke w r :cit— ae ot gpoes nls ;o sc cit sacu t g d l y o  ̄ ati b dcsn ;rcs a i l t s t i c tco ni e vy s i a y s g i a vy o i n m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成本要素与核算模型(上)by AMT 邓为民作业成本核算模型是实施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的基础,是对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的描述,因此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在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业成本要素是构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元素,他们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本文通过对作业成本要素和核算模型的分析,来探讨扩展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这种核算模型不仅是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基础,对开发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也具有借鉴意义。

作业成本要素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包括五大要素: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和分配路径,以及会计期间和组织结构两个辅助要素。

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是成本的承担者,是可分配对象。

在企业中,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都具有比较复杂的关系,因此,增加资源账户、作业账户和成本对象账户来分别管理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

下面分别对各要素进行分析:资源从广义讲,资源(Resource)作为一个概念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了企业所有价值载体,但是,在作业成本法下,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实际上,资源就是指各项费用总体。

资源:作为分配对象的资源就是消耗的费用,可以理解为每一笔费用。

资源可以直接面向作业和成本对象分配,就是传统成本法的直接材料。

资源账户对象资源账户是从资源类别的角度描述资源。

账户在传统成本中已经存在,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就是账户。

在作业成本法中,资源账户不仅是一个分类的概念,而且还作为分配的主体,是一个分配对象。

在传统成本中,制造费用汇总后按工时分配,实际制造费用账户作为一个主体在参与分配。

资源账户参与分配,会造成成本信息扭曲,账户包含的资源内容越多,成本扭曲越大。

作业成本法中,可以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多个资源账户,通过细分账户实现采用多次分配增加资源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一个资源账户可以看成是一系列资源的集合,资源账户的分配需要先对资源账户进行汇总后再进行分配。

既可以对资源账户下的资源进行单独分配,也可以通过资源账户对资源分配。

一般先进行资源分配,再进行资源账户分配。

作业作业概念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之上的。

首先,作业具有明确的“边界”,以明确作业消耗的资源与作业产出,能够明确成本责任;其次作业必须是可量化的基准,对于一般的生产作业,作业比较容易量化,对于知识性的作业,如研究工作,则难以量化,如果要把作业纳入作业成本核算体系,则必须对作业进行计量,为作业制订量化的标准。

第三,作业具有单一的分配动因,作业的分配目标对于作业的消耗只能按照单一的成本动因线性分配,而作业中的某些成本项目可能与该成本动因并不线性相关;第四,作业必须与一定的组织机构对应,必须具有唯一对作业整体负责的一个组织单位。

作业层次分类法把作业分为以下四类:单位作业、批别作业、产品作业和支持作业,其中:(1).单位作业:使单位产品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的数量成正比,常见的作业如加工零件、每件产品进行的检验等;(2).批别作业:使一批产品受益的作业。

作业的成本与产品的批次数量成正比。

常见的如设备调试、生产准备等;(3).产品作业:使某种产品的每个单位都受益的作业。

例如零件数控代码编制、产品工艺设计作业等;(4).支持作业:为维持企业正常生产,而使所有产品都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数量无相关关系,例如厂房维修、管理作业等。

通常认为前三个类别以外的所有作业均是支持作业。

还有一种根据作业增值属性分类方法,把作业分为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增值作业(Value-added Activity):能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非增值作业(Non Value-added Activity)不能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

企业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获得利润。

非增值作业不能创造顾客价值,是无效的作业,必须消除以降低成本,增值作业创造顾客价值,需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增加利润。

通过对作业增值属性的分析,可以发现降低成本机会。

增值作业与非增值的判断标准如下:(1)该作业将带来状态的改变;(2)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先前的作业来完成;(3)该作业使得其他作业得以执行。

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作业都是增值作业,违背其中一条或者多条标准的作业都是非增值作业。

多种作业分类方法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也会带来处理的困难,为了便于分析,需要选择一个首要的分类方法,而其他的分类法作为辅助。

一般选择作业层次分类法为主,而以增值属性分类法为辅助。

一个作业的定义包括以下内容:作业的层次属性:作业属于哪一个层次;作业的输出:计量作业产出数量的标准;成本动因:分配作业成本的成本动因;作业的增值属性:表明作业是增值作业还是非增值作业;组织:对作业负有直接责任的组织机构;通常对作业的成本和作业执行的效率负责;作业的标准单位成本:企业确定的作业的标准成本,用以考核分析作业执行的效率;计量单位:标示作业产出的单位;如次,小时,个等等;作业能力:通常指在基础会计期间内所能完成作业的最大数量;作业成本:基础会计期间内作业的总的成本;可控成本:作业的直接组织机构对作业成本负责的部分;作业账户作业也需要管理,作业账户就是用来对作业进行管理的。

但是作业账户不能参加分配,这与资源账户不一样。

以作业层次分类法为基础,相应产生了四个作业账户:单元作业账户,批别作业账户、产品作业账户、支持作业账户;根据管理的需要;各作业账户可以继续细分。

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企业需要计量成本的对象。

这根据企业的需要而定。

如可以把每一个生产批作为成本对象,也可以把一个品种作为成本对象。

在顾客组合管理等新的管理工具中,需要计算出每个顾客的利润,以此确定目标顾客群体,这里的每个顾客就是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可以分为市场类成本对象和生产类成本对象。

市场类成本对象的确定主要是按照不同的市场渠道不同的顾客确定的成本对象,他主要衡量不同渠道和顾客带来的实际收益,核算结果主要用于市场决策,并支持企业的产品决策。

生产类成本对象是在企业内部的成本对象,包括各种产品和半成品,用于计量企业内部的生产成果。

根据成本对象持续时间可以把生产类成本对象分为以下三类:长期成本对象,流水式的生产和连续生产模式下的内部成本对象都是此类,化工行业是典型的长期成本对象。

为了进行成本核算,需要把成本对象按期间分割。

订单式的成本对象,成本对象以订单或者项目的形式存在,其持续时间从订单(或者项目)投入生产到订单完成为止,这个持续时间可能跨越成本核算期间,在核算时分别不同期间核算期间内累计的成本,最后计算出总的成本对象的成本。

第三种情形就是即时的成本对象,这种成本对象主要出现在服务行业,服务结束成本对象立即结束,如医疗服务、餐饮服务等等,服务类成本对象往往与作业容易混淆。

成本对象也需要建立账户进行管理。

如建立按批和按产品的成本对象,可以建立批别成本对象账户和产品成本对象账户。

成本对象账户不参与分配,也不接受分配。

作业成本要素与核算模型(下)by AMT 邓为民成本动因和分配路径:成本动因就是分配的原因,最新的作业成本核算/作业管理标准规定了三种成本动因:资源动因:表示作业、成本对象或者其他资源对于资源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标准,它用来把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成本对象或者其他资源。

作业动因:表示成本对象或者其他作业对于作业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标准,它用来把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或者其他作业。

成本对象动因:表示其他成本对象对于成本对象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标准,它用来把成本对象成本分配到其他成本对象。

根据成本动因确定的可能的分配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可能的分配方式有关成本动因可以参考相关的文章《作业成本法成本动因分析》。

分配路径:作业成本法中定义了很多的资源作业成本对象等可以参与成本归集与分配的对象,也定义了很多成本动因。

分配路径就是把这些独立的分配对象和成本动因关联起来:例如:人工工资按照各个作业的人数分配到加工作业、检验作业,装配作业。

加工作业根据各个生产批的加工共时分配到各个生产批号。

成本从人工工资流到生产批号就是分配路径。

分配路径把分散的作业成本要素组成完整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图2 分配路径举例辅助要素会计期间:作业成本法按会计期间核算,因此需要确定会计期间。

会计期间包含基础会计期间和复合会计期间,在传统成本法下,“月”是一个基础会计期间,是最短的会计期间,其他的会计期间包括季度和年。

会计期间形成了层次结构。

作业成本法下,会计期间通常也采用月、季度、年的自然会计期间,也可以自由定义:如可以按照旬或者周核算。

组织层次: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确定实施对象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图对于实现作业成本法并不是必需的,但是通过把作业成本法的各种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等分配对象与具体的组织结构对应,可以明确各个组织层次的成本责任和目标,以及根据成本信息对组织进行成本绩效考核,从而有利于促成成本的降低。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图3是早期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核算体系图,早期实施作业成本法是为了解决传统成本法的成本信息扭曲,关注的重点是传统成本法的制造费用,应用作业成本的基本原理分配制造费用以减少成本扭曲。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是二阶段的分配过程,分别是资源向作业分配,作业向产品分配。

利用成本库合并作业,以减少核算工作量。

图3早期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图4是作业成本法概念模型,也是一种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在模型中,作业成本法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成本法的约束,完全按照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独立构成一个成本核算体系,但是模型所包含的分配关系有限。

图4 初期的作业成本概念模型图5是扩展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图。

在这个模型中,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都具有内部结构,增加了账户来对他们的内部结构进行管理,还增加了专门的动因管理和分配路径管理。

这个核算模型在图3所示模型的基础上,对分配关系进行了扩展,使得作业成本法描述企业成本流动过程的能力大大提高。

图5扩展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图6是图5核算模型分配维度的展开图,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可分配对象之间的实际分配网络,专注于刻画企业的成本流动过程,省略了动因管理和分配路径管理部分。

图6包括所有参与分配的对象:资源、资源组合、资源账户、作业和成本对象,对作业按着层次分类进行分析,可以直观表示同类型分配对象之间的分配,尤其是作业之间的分配。

图6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展开从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发展过程来看,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对于生产过程成本流动的描述能力逐渐增强。

传统成本法陷入困境正是在于它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并不相关。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力图更好地反映生产过程,按照生产的过程来核算成本,这就增加了作业成本核算信息的有效性。

作业是描述生产过程成本流动的关键因素,并且通过作业的组织属性可以刻画各个生产过程的活动的成本责任,间接地描绘出一副成本责任图,这是作业成本法有利于成本控制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