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在前面两讲中我们已经讲解了文言实词和虚词,本讲当中我们讲解另一个和文言文紧密相连的内容,那就是句式。

每一篇文言文都是由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构成的,充分掌握好句式对于我们理解文言文至关重要,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梳理一下具体有哪些特殊的句式。

二、复习预习孔子云:“何陋之有?”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属于哪种文言现象吗?三、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

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

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 、用“者”、“也” 表判断。

(1 )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格式:……者,……也。

(2 )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格式:……者……。

(3 )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

格式:……,……者也。

(4 )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 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式中“也” 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

格式:……也。

(5 )“者”“也”都不用,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格式:……,……。

2. 用“为、乃、即、则、皆、必、诚”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 “未” “弗”“无”“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否定判断。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如:“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其中“是”表判断,而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学设计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学设计

文言文特殊句式一 知识内容分析前期工作:已经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和《荆轲刺秦王》两篇文言文,并做过两课的相关练习,但学生在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判断上存在不确定和不准确的问题,影响了对句意和文意的理解。

本节重点:1. 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准确判断在文言文翻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准确的判断出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对学习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

2. 归纳出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标志,运用标志工具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和掌握特殊句式,使文言文翻译更加准确。

后续工作:1. 文言文中重要实词的理解、记忆和推断。

2. 文言文翻译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巩固和运用。

4. 学会综合运用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好基础。

三 学习过程1 启动:“特殊句式”是那些和现代汉语表述方式不一致的句式,初中学习文言文时已经初步接触过“特殊句式”,今天通过总结这些句式的规律,开发出工具为以后的句式判定和句意理解服务。

2 建构:①一般句式 (定语) 主语 + [状语] 谓语 <补语> + (定语) 宾语 ↓ ↓↓ ↓ ↓↓形/代/数/名 名/代 副/介宾短语 动词 形/代/数/名 名/代 ②3 巩固: 。

见学案4运用: 特殊句式的分析和推断(全部选自未学篇目)。

见学案四 教学活动:讲授法 合作探究法五 评价活动:1 能够检查出不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部分。

2 能够识别、区分并推断出文言文特殊句式。

1.判断句2.被动句3.倒装句 →4.省略句 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主谓倒装。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设计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设计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特点,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培养翻译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传统文化,培养团队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的特点并翻译。

2、难点:掌握宾语前置句的三种类型,提升翻译能力。

三、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学完了必修一到必修五的文言文,初步掌握了一些文言知识,但没有掌握其中特殊句式的规律,缺少自我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负责梳理探究一个问题,梳理高中语文课本一至五模块的文言文,找出典型例句,分析比较,从而探究出规律,合作完成文言句式专题的学习任务。

2、每组选一名同学展示预习成果,同时实物投影预习学案。

3、老师适时补充知识点,课堂精炼试题。

4、高考题演练,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文言文是我们高中语文学习的一大重点、难点,要理解一篇文言文,就必须掌握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请大家回顾我们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的特殊文言句式有哪些?(2)老师介绍《考试大纲》要求:(幻灯展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层级B)考查内容: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考试题型:翻译题(3)回顾教材,学生分组归纳、整理文言特殊句式的一般特点、规律,完成预习学案各组派一名代表上前展示预习成果,实物投影预习学案老师适时评价,其他组同学质疑。

(4)板书总结规律判断句:者……也者者也也为乃即则皆非是无标志被动句:于、见、见……于、受……于、为、为……所为所、被、无标志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之”“是”为标志(5)课堂精炼1、下列句式中哪些是判断句: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一、判断句式——以“……也”结尾【教学目标】1. 理解判断句式的概念。

2. 学会使用“……也”结尾的判断句式。

3. 能够正确翻译和运用判断句式。

【教学重点】1. 判断句式的概念。

2. “……也”结尾的判断句式的使用。

【教学难点】1. 判断句式的翻译和运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判断句式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判断句式的定义和特点,重点讲解“……也”结尾的判断句式。

3. 练习: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判断其是否为判断句式,并改正错误。

4. 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使用“……也”结尾的判断句式。

【课后作业】1. 复习判断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练习使用“……也”结尾的判断句式。

二、被动句式——以“被”字开头【教学目标】1. 理解被动句式的概念。

2. 学会使用“被”字开头的被动句式。

3. 能够正确翻译和运用被动句式。

【教学重点】1. 被动句式的概念。

2. “被”字开头的被动句式的使用。

【教学难点】1. 被动句式的翻译和运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被动句式的概念。

2. 讲解:讲解被动句式的定义和特点,重点讲解“被”字开头的被动句式。

3. 练习: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判断其是否为被动句式,并改正错误。

4. 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使用“被”字开头的被动句式。

【课后作业】1. 复习被动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练习使用“被”字开头的被动句式。

三、省略句式——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教学目标】1. 理解省略句式的概念。

2. 学会使用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句式。

3. 能够正确翻译和运用省略句式。

【教学重点】1. 省略句式的概念。

2. 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句式的使用。

【教学难点】1. 省略句式的翻译和运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省略句式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省略句式的定义和特点,重点讲解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句式。

3. 练习: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判断其是否为省略句式,并改正错误。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分类。

1.2 教学内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定义。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分类: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

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现代文特殊句式,如疑问句、否定句等,为学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做铺垫。

1.3.2 讲解: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定义和分类。

1.3.3 举例:给出具体例句,让学生理解各个特殊句式的特点。

1.3.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区分和运用各个特殊句式。

第二章:倒装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倒装句的定义和分类。

让学生能够正确辨别和运用倒装句。

2.2 教学内容倒装句的定义。

倒装句的分类: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2.3 教学步骤2.3.1 导入:回顾上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章的学习。

2.3.2 讲解:讲解倒装句的定义和分类。

2.3.3 举例:给出具体例句,让学生理解各个倒装句的特点。

2.3.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区分和运用各个倒装句。

第三章:被动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被动句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能够正确辨别和运用被动句。

3.2 教学内容被动句的定义。

被动句的特点。

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章的学习。

3.3.2 讲解:讲解被动句的定义和特点。

3.3.3 举例:给出具体例句,让学生理解被动句的特点。

3.3.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区分和运用被动句。

第四章:省略句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省略句的定义和分类。

让学生能够正确辨别和运用省略句。

4.2 教学内容省略句的定义。

省略句的分类:主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省略、兼语省略。

4.3 教学步骤4.3.1 导入:回顾前三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章的学习。

4.3.2 讲解:讲解省略句的定义和分类。

4.3.3 举例:给出具体例句,让学生理解各个省略句的特点。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作者:X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掌握判断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和练习,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判断方法。

难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翻译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练习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黑板、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图片和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判断方法。

3. 案例分析与讨论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判断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

4. 课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翻译和判断。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并提供相关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6.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交流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评价: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程度和翻译准确性。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例1:宾语前置句例2:定语后置句例3:介词结构后置句2. 找寻相关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特殊句式案例库:收集和整理各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 在线学习资源:推荐相关的在线课程、论坛和学习网站,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渠道。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兴趣和识别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常见类型和用法。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和举例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第二章:判断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判断句的结构和用法。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判断句表达思想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中判断句的基本结构。

分析判断句中的系词和表语的使用。

2.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练习题讲解判断句的结构和用法。

引导学生进行句型转换和造句练习。

第三章:被动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被动句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被动句表达被动意义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中被动句的结构和特点。

分析被动句中的被动词和被动标记的使用。

3.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练习题讲解被动句的结构和用法。

引导学生进行句型转换和造句练习。

第四章:倒装句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倒装句的结构和用法。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倒装句表达思想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中倒装句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分析倒装句中的倒装词和倒装标志的使用。

4.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练习题讲解倒装句的结构和用法。

引导学生进行句型转换和造句练习。

第五章:省略句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言文中省略句的特点和用法。

培养学生识别和运用省略句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中省略句的结构和常见情况。

分析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和替代词的使用。

5.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练习题讲解省略句的结构和用法。

引导学生进行句型转换和造句练习。

第六章:疑问句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疑问句的结构和用法。

培养学生运用疑问句提问和表达疑惑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中疑问句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分析疑问句中的疑问词和疑问标志的使用。

文言文之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文言文之特殊句式专题教案

一、文言文之特殊句式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特殊句式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判断句2. 被动句3. 倒装句4. 省略句5. 疑问句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特殊句式的概念、特点和运用。

2. 教学难点:特殊句式的辨别和正确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别讲解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例句进行说明。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特殊句式的练习,辨别和运用各种特殊句式。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情况,了解他们对特殊句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他们对各种特殊句式的辨别和运用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了解他们对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文言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特殊句式的运用。

2. 互动教学:采用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积极参与。

3. 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反复巩固所学特殊句式的知识。

4. 鼓励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教材:提供相关的文言文教材,用于讲解和练习特殊句式。

2.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展示特殊句式的概念、特点和例句。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评估学生对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文言文材料和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用法和翻译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判断句:以“……也”结尾的句子表示判断。

2. 被动句:用“被”、“受”、“遭”、“由”等表示被动。

3. 省略句:省略主语、宾语、介词等。

4. 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5. 疑问句:用“何”、“胡”、“安”、“焉”等表示疑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的识别和翻译。

2. 难点:倒装句的种类和用法,疑问句的用法和翻译。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特点和用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掌握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特殊句式的用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的特点和用法。

3. 分析: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掌握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4. 练习:让学生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特殊句式的用法。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翻译练习:布置课后翻译练习,评估学生对特殊句式的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将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2. 文献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3. 文化讲解: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背后的文化背景,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文言文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识别和运用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

3. 通过对特殊句式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

二、教学内容1. 判断句:以“……也”结尾的判断句。

2. 被动句:以“被、受、遭、蒙、让、见、于”等字表示被动。

3. 省略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

4. 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5. 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疑问代词作兼语、疑问代词作主语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的识别和运用。

2. 难点:倒装句的分类和疑问句的语法功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特殊句式的概念、特点和用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言文例句,让学生加深理解。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疑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疑问句的特点和用法。

3. 分析:分析经典文言文例句,引导学生理解特殊句式的实际应用。

4. 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5. 讨论: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疑问,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检查对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2. 练习题:设计课后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过程。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将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2. 文献阅读:推荐一些文言文作品,让学生阅读,进一步巩固特殊句式的知识。

3. 文化讲解:介绍一些与文言文特殊句式相关的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类型和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和技巧。

3、引导学生能够正确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常见类型,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2)学会通过关键词、语法结构等方法判断特殊句式。

2、难点(1)准确理解倒装句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的语法规则和翻译方法。

(2)能够在文言文阅读和翻译中灵活运用特殊句式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练习法:通过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疑难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一段文言文,让学生尝试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引出特殊句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1、判断句(1)常见的判断句标志词,如“者……也”“乃”“为”“则”等。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项燕为楚将。

”(《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2)无标志词的判断句,根据语意判断。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

”2、被动句(1)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如“于”“为……所”“见……于”“被”等。

例如:“受制于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忠而被谤。

”(2)无标志词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

例如:“戍卒叫,函谷举。

”3、省略句(1)主语的省略例如:“(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

”(2)谓语的省略例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宾语的省略例如:“投(之)以骨。

”(4)介词的省略例如:“林尽(于)水源。

”4、倒装句(1)宾语前置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如:“大王来何操?”(“何操”即“操何”)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余欺”即“不欺余”)③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一、背景介绍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式,这些句式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掌握这些句式对于学习文言文具有重要意义。

二、特殊句式1. 倒装句倒装句是指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过来的句式。

在文言文中,倒装句的使用频率较高,常用于强调句子中的某一部分,或者是为了避免重复使用某些词语。

例如:•以德服人,不以暴制人。

(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2. 并列句并列句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并列的句子组成的句式。

在文言文中,常用于表达并列的意思,或者是为了强调句子中的某一部分。

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两个并列的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两个并列的句子)3. 省略句省略句是指在句子中省略掉某些成分的句式。

在文言文中,省略句的使用频率较高,常用于简化句子结构,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省略了“不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省略了“以德”)4. 独立主格结构独立主格结构是指在句子中使用名词或动词的-ing形式作为独立主格,表示一个与主句有关的补充说明。

在文言文中,独立主格结构的使用频率较高,常用于表达原因、结果、条件等。

例如:•吾闻其语而喜。

(独立主格结构为“其语”)•吾见其人而怒。

(独立主格结构为“其人”)三、练习题1.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倒装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以德服人,不以暴制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并列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3.下列句子中,哪些是省略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

2017 高三语文复习讲义——文言句式目标:复习掌握文言文各种特殊及固定句式;在了解句式用法、特点的基础上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复习内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特殊句式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 “……,……也” “……,……者也” “……者,……” “……者,……者也”“……,……”等形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在这种句式中,“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2、采用副词“乃” “即”“则”“皆”“是”“诚”“为”“惟”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但要注意“是”在文言文中常常是作为代词表示“这” ,例如:“是寡人之过也”例如:(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3)四月惟夏,序属三秋(4)梁父即楚将项燕。

(5)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6)予购三百盆,皆病者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例(1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躁心也4、判断句的活用——有些判断句并不是对名词概念进行解释,而只是表达上下句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后私仇也(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良庖岁更刀,割也。

课堂练习:高考例句翻译(1)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

(2)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

(3)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也,所堕者大也。

(4)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二、被动句(一)结构被动句例(1)智勇多困于所溺(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3)臣诚恐见欺于王(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5)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6)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二)意念被动句例(1)洎牧以谗诛(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矩,可怜焦土(3)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三、倒装句: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文言文特殊句式》优秀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学方法:通过老师讲解,学生大量的训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

教学时数:共计8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判断句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高考文言文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了解判断句的特点。

3、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实施过程:一、文言句式的概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

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是阳城人)“方柯者,语文小栈之站长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2.句末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方柯,天才也。

”(方柯是天才)用“者”表判断“方柯者,中国之人。

”(方柯,是中国人)3.用“为”表判断“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不能说是设法生财)4.用“乃”表判断“是乃狼也。

”(这是狼)“电脑乃高科技用具。

”(电脑是高科技用具)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者,......。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分析典型例句,使学生掌握判断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

3. 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分类。

2. 判断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

3. 典型例句分析。

三、教学重点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分类和特点。

2. 判断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判断和翻译。

2. 典型例句的分析。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掌握判断和翻译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特殊句式。

2. 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二、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10分钟)1. 讲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概念和分类。

2. 讲解判断和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方法。

三、典型例句分析(15分钟)1. 展示典型例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判断特殊句式。

2. 讲解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文言文,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试卷,评估学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后续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判断和翻译判断句。

2. 判断和翻译被动句。

3. 判断和翻译倒装句。

七、教学重点1. 判断和翻译判断句。

2. 判断和翻译被动句。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一、倒装句倒装句是把谓语动词的一部分提到主语前面,使语序颠倒的一种句式。

常用于强调、疑问和表示否定等语气。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形式较多,常见的有下列几种:1、主谓倒装:把动词提到主语前面,用于加强句子语气。

例如:时至兹乃方始春。

(《谷梁传》)2、谓宾倒装:把宾语放到谓语动词前面,用于强调宾语。

例如:夫神气者,莫之能加也,死生安之。

(《庄子·养生主》)3、主谓宾倒装:即把宾语提到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前面,用于强调宾语。

例如: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小雅·车舝》)4、状语倒装:将表示时间、地点或方式等状语提到句首,常用于强调性语句。

例如:阳春白雪,江山如画。

(《红楼梦》)二、比拟句比拟句是一种把事物与事物相比较的句式。

文言文中的比拟句多采用“如…之…”的形式,表示以某种事物作为标准,将另一件事物与之相比较。

例如:德如水,法如束;仁者爱人,信者让人。

(《道德经》)三、并列句并列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或复合句分别用逗号、句号、分号等连接起来的句子。

并列句的连接词往往是“且”、“及”、“而”、“或”等。

例如:斯见矣,肇乎其名,夫惟贤达,能有所鉴也。

(《论语·里仁篇》)四、反问句反问句是用疑问词或不用疑问词,表示肯定的意思,常采用反问的语气来表达强烈的态度,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彼何人也?子之谁也?(《论语·里仁篇》)五、破折句破折句是指一个长句被打断成数个小句子,各个小句子中间用“、”或“,”等标点符号分隔开来,使句子有节奏感,更具表现力。

它常用于强调或描写具体事物。

例如:辛苦者,其所得甚微,安乐者,其所受甚少。

(《论语·公冶长》)六、排比句排比句是指在语言表达中,重复使用同一类词汇或句型结构,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例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国语·晋语八》)。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第一章:文言文特殊句式概述1.1 特殊句式的定义1.2 特殊句式在高考文言文中的重要性1.3 学习特殊句式的目标与方法第二章:判断句2.1 判断句的定义与特点2.2 判断句的构成要素2.3 判断句的用法与例句2.4 高考文言文判断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三章:被动句3.1 被动句的定义与特点3.2 被动句的构成要素3.3 被动句的用法与例句3.4 高考文言文被动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四章:倒装句4.1 倒装句的定义与特点4.2 倒装句的种类与用法4.3 倒装句的例句与分析4.4 高考文言文倒装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五章:省略句5.1 省略句的定义与特点5.2 省略句的构成要素5.3 省略句的用法与例句5.4 高考文言文省略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六章:疑问句6.1 疑问句的定义与特点6.2 疑问句的构成要素6.3 疑问句的用法与例句6.4 高考文言文疑问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七章:否定句7.1 否定句的定义与特点7.2 否定句的构成要素7.3 否定句的用法与例句7.4 高考文言文否定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八章:夸张句8.1 夸张句的定义与特点8.2 夸张句的构成要素8.3 夸张句的用法与例句8.4 高考文言文夸张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第九章:比喻句9.1 比喻句的定义与特点9.2 比喻句的构成要素9.3 比喻句的用法与例句9.4 高考文言文比喻句的常见错误与解析10.2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解题技巧10.3 练习题与答案10.4 拓展阅读与推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判断句的定义与特点:判断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句式,其特点是通过对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关系进行判断来表达意思。

学生在理解和运用判断句时,可能会对其中的判断词和判断形式感到困惑。

二、被动句的定义与特点:被动句是指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即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别人对主语施加的。

学生在理解被动句的结构和用法时,可能会混淆主语和动作承受者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三语文复习讲义——文言句式目标:复习掌握文言文各种特殊及固定句式;在了解句式用法、特点的基础上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复习内容: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特殊句式一、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在这种句式中,“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惟”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但要注意“是”在文言文中常常是作为代词表示“这”,例如:“是寡人之过也”例如:(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3)四月惟夏,序属三秋(4)梁父即楚将项燕。

(5)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6)予购三百盆,皆病者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例(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躁心也4、判断句的活用——有些判断句并不是对名词概念进行解释,而只是表达上下句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后私仇也(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良庖岁更刀,割也。

课堂练习:高考例句翻译(1)我非儒,奈何以儒者责我。

(2)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

(3)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也,所堕者大也。

(4)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二、被动句(一)结构被动句例(1)智勇多困于所溺(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3)臣诚恐见欺于王(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5)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6)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二)意念被动句例(1)洎牧以谗诛(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矩,可怜焦土(3)故刑当罪,则威;不当罪,则侮三、倒装句: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借助“是”将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

(5)“何……之有”句式中,将宾语提前,“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夫晋,何厌之有”(6)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余是以记之”2、定语后置(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用“者”使定语后置。

”如“缙绅而能不易其者”(3)用“之……者”使定语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例如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农人告余以春及 3、疑畏死而辞服于贼4、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如:“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在主谓倒装句中,谓语往往都是形容词。

反馈练习:指出下列句式特点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德何如,则可以王矣?()4、何由知吾可也?()5、惟兄嫂是依()6、大王来何操()7、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8、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9、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10、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1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12、异乎三子者之撰()13、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1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1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6、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1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18、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19、古之人不余欺也()20、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21、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高考语句翻译(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2)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3)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4)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

四、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旦日飨士卒,为(余)击破沛公军”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注意:省略句在高考中的考查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文意理解中题中注意因为主语的省略而造成陈述事实的张冠李戴;二是翻译时注意省略句,尤其是主语的省略,因为古汉语主语的省略并不是承前省略,故一旦陈述的对象发生改变,一定要补出来;三是介词“于”的省略,如果介宾短语后置句中的“于”省略,那么翻译时也要注意句子顺序的调换。

例1:2016江苏高考: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例2:2016上海高考:(羊祜)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例3:南京三模: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课外文言文阅读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

三王①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

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

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古者尝有处橧巢②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

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

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

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

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湿润,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

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

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

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

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

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

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

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

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

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

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

”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注】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

②橧(zēng)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

③关市:指集市。

讥:稽查,盘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高兴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文:花纹C.下之疾.其上甚矣疾:痛恨D.宗.君而处身宗:尊崇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如此,则诸侯其.至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服之轻重便于.身青,取之于.蓝C.然则曷以.禄夫子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D.关市讥而.不征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冠足以修敬/ 不务其饰/ 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B.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 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C.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D.夫冠足以修敬/ 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晏子认为,古代圣王诚心诚意地爱护百姓,实实在在地对百姓行善,因此天下的人都感念其徳义而归附他们。

B.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

C.面对景公的封赏,晏子并不领情,他毅然决然地予以拒绝,并且指出了景公穷奢极欲与穷兵黩武的危害性。

D.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批评了景公治理国家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表达了晏子减少赋税、减轻刑罚等政治主张。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

(4分)(2)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3分)(3)是则可矣。

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3分)固定句式1、奈何、若何(为何怎么)例:未辞也,为之奈何?”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如……何、奈……何(怎么办)例:如太行王屋何?虞兮虞兮奈若何?3、孰与……(与……相比谁怎么样)例:吾孰与城北徐公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4、何……哉(也)(哪里怎么样呢)例:何可胜道也哉?5、安……乎例: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6、何(以)……为(要这样做干嘛)例: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7、不亦……乎(不也是怎么样嘛)例1、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8、顾(直惟但)……耳(只是……罢了)例: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9、无乃……乎(恐怕……吗)例: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今少卿乃教以推进贤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10、得无……乎(该不会莫非)例:民生长于齐不盗,如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11、其……邪?其……邪(是……还是……)例:天色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12、曾……无(曾无)(竟然连……都不能)例: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13、所以(表原因或表示用来……)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14、……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说的就是谁)例: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例:其李将军之谓也?15、无以、有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有可以用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