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2018中考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四 文言文阅读 第11篇 小石潭记课件
——柳宗元《小石潭记》(节选)
12/12/2021
【乙】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 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 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 岚①;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 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袁中道《游青溪记》(节选) 【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 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12/12/2021
三、(2018预测)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5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 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 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2011孝感,2010 海南,2009贺州)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向上弯 曲,露出水面。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016新疆兵团, 2013镇江,2009崇左)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 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示例一:“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实写鱼,虚 写水。鱼在水中游动好像“无所依”,且一眼可大致看清鱼 的数量,侧面烘托出潭水之清。 示例二:“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写鱼在水中停留、嬉戏的场景,一静一动,自由自 在,活泼可爱。这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侧面烘托出水之清。 示例三:“似与游者相乐”,正因为水清,人、鱼之间好像 没有一点遮挡,才会情趣相通,人、鱼相乐,这是作者的独 特感受,可谓神来之笔!
12/12/2021
【乙】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 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 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 岚①;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 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袁中道《游青溪记》(节选) 【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 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12/12/2021
三、(2018预测)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15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 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 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2011孝感,2010 海南,2009贺州)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向上弯 曲,露出水面。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016新疆兵团, 2013镇江,2009崇左)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 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示例一:“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实写鱼,虚 写水。鱼在水中游动好像“无所依”,且一眼可大致看清鱼 的数量,侧面烘托出潭水之清。 示例二:“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写鱼在水中停留、嬉戏的场景,一静一动,自由自 在,活泼可爱。这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侧面烘托出水之清。 示例三:“似与游者相乐”,正因为水清,人、鱼之间好像 没有一点遮挡,才会情趣相通,人、鱼相乐,这是作者的独 特感受,可谓神来之笔!
《小石潭记》复习课件
【2012年江西】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 悄怆幽邃
中考链接
1、2011年河南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11分)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参差技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伦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丸居,乃 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四、古今异义词
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
今义:往) 崔氏二小生 (古义:青年,后生 今义: 戏 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闻水声 (古义:听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
今义:可以 ) 隶而从者 (古义:随从 今义:奴隶,隶属)
五、一词多义
1、乐 心乐之
了什么方法?
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 用侧面烘托和动静结合的方 法,通过游鱼、阳光、影子 等景物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 表现潭水的清澈。
3、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后 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心境? (一‘乐’一‘忧’怎么解释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 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 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 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但这种快乐 毕竟是暂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的环 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 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 石、水、游鱼、树木,着 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 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 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 凉凄苦的心情。
小石潭记专题复习ppt课件
第五段:交代同游者。
17
17.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 怎样的特点?
发现小石潭 → 潭中景物 → 小溪源流 → 潭中 气氛 (闻声见形) (水→石→树→鱼) (溪身→岸 势) (气氛→感受)
18.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18
迁移拓展
1.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 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你怎样看待这种 心情?
▪ 3、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 B、斗折蛇行 (像蛇一样) ▪ C、不可久居 (居住) ▪ D、影布石上 ( 映 ) ▪ 选C ▪ 4、文中直接写水清和间接写水清的句子分别是: ▪ 水尤清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3
两个以上。
▪ 柳宗元;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 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 A.篁竹(huánɡ)清冽(liè)
▪ B.为坻(chí)为嵁(kān)
▪ C.参差(cēn cī)佁然(yĭ)
▪ D.俶尔(shū)翕忽(xī)
22
精要练习2
▪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
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时隐时现。 ▪ 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
邃。
▪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 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透骨,幽 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9
文章评价
▪ 1、主题 ▪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文章通
隔篁竹,伐竹取道。 1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复习(48页ppt)ppt精品课件
解词译句 5-4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提示:可:大约。 空游:在空中游动。
解词译句
5-5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提示:蒙络摇缀:覆盖缠绕,摇动下垂 。 披拂:随风飘动。
解词译句
5-6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 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提示:佁然:呆呆的样子。 俶尔:忽然。
文学常识
抢答题: 2-2、请列举 “唐宋散文八大家” 中除柳宗元以外的至少五个人物。
例: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
第三轮(必答题)
读准字音
3-1请准确读出下列词语,每词读两遍。
huáng liè yǐ 篁竹 清冽 佁然不动
chí
yǔ
为坻 为屿
kān 为嵁
读准字音
3-2 请准确读出下列词语,每词读两遍。
人 教 部 编 版 八年级 下册第 10课《 小石潭 记》复 习(48 页ppt) ppt精 品课件
解词译句 5-7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 神寒骨,悄怆幽邃。 提示:环合:环绕;围绕。 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人 教 部 编 版 八年级 下册第 10课《 小石潭 记》复 习(48 页ppt) ppt精 品课件
例: 《爱莲说》 《马说》
《五柳先生传》《陋室铭》……
文学常识
1-6、同“记”一样,“书”、 “歌”、“序”也分别是古代的 一种文体。请随意列举属于以上 文体的文章(两个即可)。
例:《与朱元思书》 《送东阳马生序》 《答谢中书书》《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
文学常识
1-7 介绍题目《小石潭记》写作 背景。
答题规则
必答题,答对加分,答错不减分。每轮 比赛活动分别由小组内部推荐一名参 加,计分标准:1-3号参赛者,答对加 10分;4-6号参赛者,答对加15分, 答题结束后请说明“几组几号”。
2018中考语文复习:《小石潭记》 (共25张PPT)
小石潭的“奇”
(1)潭石奇─异石纷呈
①“全石以为底”。(最独特之处—石底) ②“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2)潭水奇─声悦水澈
①“如鸣佩环”,写水声奇美,突出了水声的悦耳动听。(声悦) ②“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水澈)
(3)潭源奇─曲折、多姿、神秘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曲折)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多姿) ③“不可知其源”。(神秘)
青 树 翠 蔓 , 蒙 络 摇 缀 , 参 差 披 拂 。
俶 尔 远 逝 , 往 来 翕 忽 , 似 与 游 者 相 乐 。
日 光 下 澈 , 影 布 石 上 , 佁 然 不 动 ,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 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
;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 不 可 知 其 源 。
翕( xī )忽 犬牙差互(
n) 青树翠蔓(mà
cī hū
)
闻 水 声 , 如 鸣 佩 环 , 心 乐 之 。
从 小 丘 西 行 百 二 十 步 , 隔 篁 竹 ,
伐 竹 取 道 , 下 见 小 潭 , 水 尤 清 冽 。
为 坻 , 为 屿 , 为 嵁 , 为 岩 。
全 石 以 为 底 , 近 岸 , 卷 石 底 以 出 ,
朗读节奏划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 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 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 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 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 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中考语文总复习指导课件 (16)小石潭记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课文回放 ◆中考冲刺
《小石潭记》课件(共43张PPT)
10 小石潭记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把握作品作为典型游记的特点。 3.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变化。
第1 课时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 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 人,唐代文学家。代表作有 《小石潭记》《江雪》《黔 之驴》《捕蛇者说》等。
柳 宗 元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合称“唐 宋八大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 称“韩柳”。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 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堂弟宗玄。 跟随着同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 一个叫奉壹。
一词多义
知识梳理
全石以为底(动词,作为) 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动词,成为)
全石以为底(介词,把) 以
以其境过清(连词,因为) 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清 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凄清)
2.文章第1段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试分析其经过。
内容:发现小石潭 。 经过:
小丘 西行 篁竹 闻
伐竹取道
水声
小潭
3.第1段描绘了哪两幅小石潭图景?
①石潭全景图——潭水清冽,潭石奇特; ②潭边景物图——绿树缠绕,动静多变。
4.试分析文章第2段。
潭水 潭中景物
游鱼
清澈
定点特写 由景生情
作者内心的愉悦
背景资料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 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被贬期间,他常常探 山访水,流连于自然胜境,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写下了 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以简洁清隽的 语言,刻画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寄托了作者对时政和个人 遭际的愤懑不平之感,是唐代山水游记中的佳作。本文是其 中的一篇,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把握作品作为典型游记的特点。 3.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变化。
第1 课时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 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 人,唐代文学家。代表作有 《小石潭记》《江雪》《黔 之驴》《捕蛇者说》等。
柳 宗 元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合称“唐 宋八大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 称“韩柳”。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 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堂弟宗玄。 跟随着同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 一个叫奉壹。
一词多义
知识梳理
全石以为底(动词,作为) 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动词,成为)
全石以为底(介词,把) 以
以其境过清(连词,因为) 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清 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凄清)
2.文章第1段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试分析其经过。
内容:发现小石潭 。 经过:
小丘 西行 篁竹 闻
伐竹取道
水声
小潭
3.第1段描绘了哪两幅小石潭图景?
①石潭全景图——潭水清冽,潭石奇特; ②潭边景物图——绿树缠绕,动静多变。
4.试分析文章第2段。
潭水 潭中景物
游鱼
清澈
定点特写 由景生情
作者内心的愉悦
背景资料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 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被贬期间,他常常探 山访水,流连于自然胜境,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写下了 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以简洁清隽的 语言,刻画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寄托了作者对时政和个人 遭际的愤懑不平之感,是唐代山水游记中的佳作。本文是其 中的一篇,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018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复习课件 (共22张PPT)
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小石潭的特点:幽静。作者对小石潭的整
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2.全文两次写到“乐”,这与文章忧伤凄苦的感情基 调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作者被贬,心中自然忧伤凄苦,而寄情山水正 是为了摆脱忧伤的心情;但这种从自然景中得到的快
(2)皆若空游无所依
若: 好像 依:凭借 澈:(阳光)直射 佁然:愣住的样子
(3)日光下澈 (4)佁然不动佁
(5)俶尔远逝俶
俶尔:忽然
逝: 往
(6)往来翕忽
(7)似与游者相乐
翕忽:轻快疾速的样子
乐: 逗乐,嬉戏
2. 句子翻译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悬空 游动,没有什么凭借。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3)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解析】B项中的“许”是“表示大约的数量”。
பைடு நூலகம்
2. 下列各句中标色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朝夕设色以娱游人 A. 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B.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 )
C.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孔孟论学习》)
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
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第二部分 写水,写鱼,实写鱼,虚写水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 )尔远逝,往
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1. 词语解释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PPT-优秀课件
抒 发
潭水:清澄 侧面描写
潭中景物:
特写镜头
游鱼: 动静结合
在 寂 寞 环
境
中
溪身: 曲折蜿蜒
的
小潭源流:
形象比喻
悲
岸势: 参差不齐
凉 凄
苦
潭中气氛: 幽深冷寂
寓情于景
的 情
感
记录同游者
问题研究
描写了小石潭幽深 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 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 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 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 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 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 苦心情。
大约 光景
在空中
凭借 状语, 直透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
向下
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 阳光直照到水底,
影布 石上,佁然 不俶动尔;
远翕逝,忽往
来 散布 呆呆。的样子 忽然 轻快敏捷的样子
鱼的影子 呆呆地一动 映在石头上,不动;
似 与游者相乐 。
又忽然向远处 游去,往来很快.
好像 动词,逗乐,娱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闻 , 水鸣
声,如
竹林 听到
从小土丘向西走
一百二十步,
隔着竹林,听
到了水声,
佩环,心乐之 伐。取 竹 下 道, 见尤小清潭洌,
水
砍。伐 开辟 名词作状
代词,指水声
语,在下面
特别, 格外
清凉
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 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 (我的)心情高兴起来。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
(3)文中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俶__尔_远__逝_________。 往来翕忽
《小石潭记》2018中考复习课件
教学方法多样,注 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效果良好,学 生能够掌握所学知 识
教学效果反馈及改进建议
教学效果反馈:学生对《小石潭记》的理解程度、掌握情况及对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 改进建议:针对教学效果反馈,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等
注第 七
章
意 事 项
句子翻译及理解
内容1:句子翻译 及理解
内容2:重点句子 翻译
内容3:难点句子 翻译
内容4:句子理解 技巧
教第 四
章
学 方 法
讲解与演示相结合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 学生互相交流,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
朗读与背诵:通过朗读和背 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调
讲解与演示相结合:通过讲解 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增加互动环节:通过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 效果。
注重课堂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及时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 略,提高学习效果。
课件目标
掌握《小石潭记》的文学常识和背景 理解并背诵《小石潭记》全文 掌握《小石潭记》中的重点字词和语法现象 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适用人群
九年级语文教 师
九年级学生
家长及监护人
对《小石潭记》 感兴趣的读者
教第 三
章
学 内 容
《小石潭记》基本情况介 绍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
写作背景:被贬永州的柳宗元寄情 山水,排解内心苦闷
《小石潭记》专题复习PPT课件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精要练习3
▪ 5、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 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 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 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 作者因小石潭的美景而欢快,但欢乐是暂 时的,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 中愤懑不平,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 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文言词语3—水—中其高地他
格外
小岛
▪ 1、水尤清冽
▪ 2、为坻,为屿,为嵁
▪ 3、佁然不动
▪ 4、悄怆幽邃
▪ 5、以其境过清
▪ 6、记之而去
▪ 7、隶而从者பைடு நூலகம்
不平的岩石
呆呆的样子 忧伤的样子
随从
离开
凄清
句子翻译1
▪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挂在身上
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 高兴。 ▪ 2、卷石底以出 ▪ 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 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 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 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 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 记》《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字词关之一:注音
▪ huáng liè chí yǔ kān màn ▪篁 冽 坻 屿 嵁 蔓 ▪ cēn cī yǐ chù xī liáo qiǎo ▪参 差 佁 俶 翕 寥 悄 ▪ chuàng suì ▪怆 邃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 差互,不可知其源。
精要练习3
▪ 5、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 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 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 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 作者因小石潭的美景而欢快,但欢乐是暂 时的,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 中愤懑不平,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 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文言词语3—水—中其高地他
格外
小岛
▪ 1、水尤清冽
▪ 2、为坻,为屿,为嵁
▪ 3、佁然不动
▪ 4、悄怆幽邃
▪ 5、以其境过清
▪ 6、记之而去
▪ 7、隶而从者பைடு நூலகம்
不平的岩石
呆呆的样子 忧伤的样子
随从
离开
凄清
句子翻译1
▪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挂在身上
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 高兴。 ▪ 2、卷石底以出 ▪ 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 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 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 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 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 记》《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字词关之一:注音
▪ huáng liè chí yǔ kān màn ▪篁 冽 坻 屿 嵁 蔓 ▪ cēn cī yǐ chù xī liáo qiǎo ▪参 差 佁 俶 翕 寥 悄 ▪ chuàng suì ▪怆 邃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 差互,不可知其源。
2018中考复习:小石潭记PPT课件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 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 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 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样子。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 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8
环绕包围
坐潭上,四面竹树 环合 , 寂寥 无人,
寂静空旷
使…凄凉 忧伤的样子 因为
能够
凄神寒 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 久
使…寒冷 幽静深远
凄清
停留
离开
居, 乃记之而去。
.
9
四:重点句翻译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 带的玉珮、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 也欢乐起来。
小石潭记
(复习课)
柳宗元(唐)
.
1
关于记:
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
可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桃花源记》 《岳阳楼记》
《记承天寺夜游》《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
.
2
一、文学常识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选自《柳河东 集》。
.
3
二、重点字的读音和字形。
篁(huáng )竹 清冽( liè)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
头在哪里。
.
11
7、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 幽邃。
四面被竹子和树木环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 使得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 伤的气息。
.
1古今异义
《小石潭记》2018中考复习课件资料38页PPT
拉பைடு நூலகம்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小石潭记》2018中考复习课件资料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小石潭记》2018中考复习课件资料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
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 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 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 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 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 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 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 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 物的特征。
四、课文赏析
5、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本文在表 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由乐到忧(1分)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1 分)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1分) 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 6、同为山水游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提到“乐”,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多次提到“乐”,两文中的 “乐”,乐在何处,不同点是什么? 柳宗元的“乐”是发现小石潭后暂时的自乐; 欧阳修的“乐”既有山水之乐、太守自乐,更有与民同乐的情怀。 (能说出不同点在“与民同乐”即可)
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
6、见
7、游 下见小潭(发现) 皆若空游无所依(游动) 明灭可见(看见) 同游者(游览)
七、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3、心乐之
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4、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二、生字词
篁(huáng)冽(
liè )坻( chí ) 屿( yǔ )嵁( kān )佁( yǐ ) 俶( chù )翕( xī )邃( suì) 龚( gōng )参差( cēn )( cī ) chuàng 差互( cī )悄怆( qiǎo )( )
三、重点实词
隔篁竹 如鸣佩环 伐竹取道 水尤清冽 为坻
以
以(为):把……(作为) 卷石底以出 以:相当“而”,表承接,不 译。 以其境过清 以:因为
全石以为底
而
记之而去
(表顺承,不译。) 隶而从者 (表并列,不译。) 潭西南而望 (表修饰,不译。)
五、古今异义词
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
今义:往) 崔氏二小生(古义:青年,后生 今义:戏 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闻水声(古义:听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不可久居(古义:停留 今义:住) 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 今义:可以 ) 隶而从者(古义:随从 今义:奴隶,隶属)
A、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条理清晰。 B、文章先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 邃”,一乐一忧相矛盾。 C、本文描写景物特征异常鲜明,除正面描绘 外还多处照应。 D、作者寄情山水只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 情,但一经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 会流露出来。
凄:使…感到凄凉 寒:使…感到寒冷
九、特殊句式
1、如鸣佩环
(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倒 装 句
2、全石以为底
(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3、卷石底以出
(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本文按游览的顺序来写:
发现小潭 隔、闻、伐、取、见 移步换景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谭水:清澈 侧面描写 游鱼:动静结合 溪身:曲折蜿蜒 岸势:参差不齐 特写镜头
5、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
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 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 解释?)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 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 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 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
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
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 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 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环境,不禁触 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 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这从“寂 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 看出。
成林的竹子
发出声音 这里指开辟 特别 水中高地 小岛 不平的岩石 翠绿的茎蔓
为屿
为嵁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斗折蛇行
遮掩、缠绕、摇动、下垂 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照映 呆呆的样子 忽然 轻快敏捷 曲折
明灭可见 不可知其源 寂寥无人
6、用原文句子填空。
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如鸣佩环,心乐之。 文中写鱼儿动态、静态的语句: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似与游者相乐。 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日光下彻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6、俶尔远逝 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7、潭西南而望
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8、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七星那样
蛇:像长蛇爬行那样
9、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10、凄神寒骨 形容词使动用法 11、近岸 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B 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3 分)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2、对本文写法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 B、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 水的清澈。表面写水,实写游鱼,阳光等。 C、作者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 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闻水声, 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 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 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 可知。
三、重点句子
⑦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
溪水的源头。
⑧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
⑨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题字 (记
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
什么手法;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 特点? 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从四个方 面写小石潭的特点: (1)水特别清澈; (2)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3)潭岸岩石形状各异; (4)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 姿。
3、第二段作者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
了什么方法? 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用侧面 烘托和动静结合的方法,通过游鱼、 阳光、影子等景物静止和活动的画面 来表现潭水的清澈。鱼若“空游无所 依”,“影布石上”以及游人清晰地 看到鱼在水中的活动,整段话没有一 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 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
形象比喻 寓情于景
孤凄 悲凉
潭中气氛
幽深冷寂
补叙同游者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 水、游鱼、树木,着意渲 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 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 的心情。
二、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碧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连 接,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 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好像在与游人相互逗乐。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 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 清楚。
复 习 知 识 点
一、文学常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
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 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 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 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柳宗元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 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 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 所寄托。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 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六、一词多义
1、乐 心乐之
(以......为乐) 似与游者相乐(逗乐) 2、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不可久居 (能) 3、清 水尤清洌 (清澈) 以其境过清 (凄清)
4、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由,自)
隶而从者(跟随)
5、差
参差披拂(长短不一)
4、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点面结合。如写石:“_____________”是面,“为坻、 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 是 近。 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____________________”是动。 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________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_______,以实 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①全石以为底③俶尔远逝④鱼 水
小石潭记
(复习课)
柳宗元(唐)
关于记:
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
可记游,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桃花源记》
《记承天寺夜游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
《满井游记》
一、文学常识 二、生字词 三、重点实词 四、重点虚词 五、古今异义词 六、一词多义 七、词类活用 八、通假字 九、特殊句式 十、文章内容理解
或现或隐 能;源头 空虚,寂静
其岸势犬牙差互 相互交错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忧伤的样子;深
凄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留,停留
离开
隶而从者
随从
四、重点虚词
之
心乐之
(它,指上文“如鸣佩环”的水声) 乃记之而去 (代词,指代小石潭的景物)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