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7)明代杂剧与传奇 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一,其戏曲理论专著《太和正音谱》二卷,选录北曲曲牌 335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北杂剧曲谱;收录、品评元及明初 曲家203人(风格),收录杂剧名目多种,并对曲的体例、流 派、制曲技术、杂剧题材分类、古剧角色源流,以及戏曲声乐 歌唱方法、宫调性质等均有论述,为研究北曲的要籍。
其二,创作剧本12种,现存《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卓文君 私奔相如》两种。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7)明代杂剧与传

5
2、朱有燉。朱元璋第五子朱橚之长子,袭封周王,谥“宪”,故世称周宪 王。别号锦窠老人、诚斋等。其《诚斋乐府》包含31种杂剧,是保留杂剧 最多的作家。
就内容来说,其作大多粉饰太平和宣扬封建道德,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点缀升平、歌功颂德的庆贺剧,有《八仙庆寿》、《牡丹仙》等十种。 二是谈玄慕道、度脱成仙的神仙道化剧,有《十长老》等十种。
从结构而言,比元代四折一楔子来得自由;
在曲调上,明杂剧兼用南曲,比元杂剧单用 北曲要灵活;
在演唱方式上,明杂剧打破了元杂剧一人主 唱的做法,富于变化;
题目正名的位置也不只限定于末尾,而是较
为灵活。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7)明代杂剧与传

3
一、明初的杂剧
在创作上较为单调 由于朱元璋立国后非常重视戏曲的教化作用(四书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7)明代杂剧与传

7
二、明代中后期的杂剧
(一)概述
相对于初期的平淡,此间的杂剧进入鼎盛时期,并实现了杂剧创作的转 型。
1、就创作主体而言,这时的杂剧创作逐渐由宫廷派作家转入文人士大夫 手中,如康海、王九思、徐渭等,都为社会名流、文坛巨擘。杂剧成为
他们抒情写意的工具,故此期的杂剧创作体现出强烈的文人化、抒情化 特色。
其二,运用南北合套的体制,促进了杂剧自身的艺术更新。如《吕洞宾》 末唱北曲,旦唱南曲。
其三,语言质朴本色,音中律国古谐代文和学优史第美四卷,(7)比明代较杂剧适与合传 舞台演出。

6
(二)杨景贤与刘东生:都是横贯元末明初的作家,都为明 中后期杂剧的南曲化有所贡献。
1、杨景贤:著有杂剧18种,今存《西游记》一种,主要写唐 僧西天取经故事。
2、就思想内容而言,此期的杂剧创作题材不断拓展,思想渐次深化,抒 写文人愤懑不平的抒情剧、嘲弄世态人情的讽刺剧、歌颂以情反理的爱 情剧成为剧坛主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3、就艺术形式而言,杂剧的体制进一步解放,更加灵活多样,首先在体 制上打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成规,剧本可长可短,尤其是单折杂剧 (又称短剧)为数甚多;其次在曲调上杂剧南曲化蔚为风尚,不再纯用 北曲,而是南北曲兼用,甚至出现了全用南曲的“南杂剧”;再次在演 唱上也打破了一人独唱的局面,剧中角色都可演唱,缩短了杂剧与传奇 的区别。但此期的杂剧大都是案头之作,距离群众与舞台越来越远。
三、明代戏曲的基本特征 数量众多;题材多样;审美风格的雅化(文人化、官吏化,作
家雅化;南方音乐的运用,音乐雅化;士大夫、文人情调的增 加)。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7)明代杂剧与传

2
第二节 明代的杂剧
明代杂剧由元杂剧发展而来,但在数量和质 量上与元代相比,均有减少和退化。在体式 上,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7)明代杂剧与传

4
明初杂剧作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元入明的作家,以刘东生
为代表;一类是在明初成长起来的宫廷派作家,以朱权、朱有 燉为代表。
(一)朱权与朱有燉:二人都是皇室贵族,他们的作品代表了 明初杂剧的发展趋向。
1、朱权: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封为宁王,也称“宁献 王”。酷爱戏曲、音乐和道家学说,是著名的戏曲家、戏曲理 论家。主要成就有:
五经,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 海错,贵富家不可无) ;同时禁止乐人装扮历代帝王 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严酷的政策导致了明初 戏剧题材的偏狭。
宫廷派剧作家应运而生 这就促使杂剧创作从平民化走向宫廷化、贵族化。
题材较为狭窄,内容贫弱苍白,伦理教化、歌功颂 德与神仙道化等剧目在此期的创作中占据主流,显 示出脱离现实的思想倾向,但在艺术形式上有所革 新,开始突破元杂剧的体制规范并趋向雅化。
2、王九思: 代表作《杜子美沽酒游春》,一名《曲江春》,简
剧中孙行者诙谐风趣、勇于战斗的性格已较突出。与小说相 比,明显是早期形态,对研究西游记故事演变有着重要价值。
全剧六本二十四折,除第一本为旦本由唐僧母主唱外,其余 各本均由旦、末分唱,这些都突破了元杂剧的通常体制。
2、刘东生:代表作是《金童玉女娇红记》二本,取材于宋梅 洞传奇小说。写申纯、王娇娘爱情故事,因种种阻隔最后始 得成婚,结尾点明二人是金童玉女下凡,同归天府。改原作 悲剧结局为喜剧,并加重了仙道成分。
三是宣扬教化的节义道德剧,有九种。其中六部写妓女的忠贞之情,如 《烟花梦》、《香囊怨》。
四是水浒剧,有《黑旋风仗义疏财》、《豹子和尚自还俗》两种。剧情皆 为《水浒传》未载事迹,对研究水浒故事颇有文献价值。
在杂剧形式上,朱有燉颇多独创:
其一,打破了一本四折和一人主唱的惯例,采用对唱、合唱、轮唱等形式。 如《牡丹园》、《曲江池》都是五本,《曲》还是二个楔子。
明代戏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明代戏曲概况 明代的杂剧 明代的传奇 《牡丹亭》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7)明代杂剧与传

1
第一节 明代戏曲概况
一、明代戏曲的构成 由两大部类组成:即杂剧和传奇,而以传奇为主流。
二、明代戏曲的分期 前期为嬗变期,基本上是元之余波,且很长处于萧条状态; 中期为复苏期,传奇已经替代杂剧的地位; 后期为繁荣期,汤显祖等大戏剧家都是这一时期的收获。
4、戏剧理论迅速跟进。
其一,吕天成的《曲品》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批评专著。
其二,王骥德的《曲律》中国是古代我文国学史最第四早卷而(7)明又代全杂剧面与传的戏曲理论著作。

8
(二)王九思与康海 1. 二人都居于“前七子”之列,是同乡好友,是亲
家,都师源自文库马中锡,同为弘治朝进士,又都受刘瑾 牵连而被削籍免官;同时他们在明杂剧的发展历程 中都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