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讲义11-立他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予者“不思回报”。 三是酬赏不在其价值本身,而在于表达心意 和感激。
四是将助人只为了图报视为“市恩”,表示 厌恶和贬斥。表现为当对方表示要报答时,往往 人们会说:“你未免太小看我了”。 第11章
二是有两个主要原则
受恩者“知恩必报”,
三、紧急状态下的冷漠行为 1. 什么是冷漠行为
冷漠行为是指在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 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 自己帮助时,却持坐视不救、袖手旁观的态度。
第11章
中国人的“施报观”影响了助人行为 “施”——即施与、给予、提供。 “报”——指回复、往返之意,即报效、 报答、报酬、报偿,甚至报仇、报复、报 应。 与此有关的词有: 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等。
第11章
王小章、乐国安研究概括了中国人的助人观 有四个特点: 一是中国人一般认为助人行为应该有酬赏 (物质的或精神的)。
结果被试对病人产生了同情,认为应该给予帮
助;而对醉汉产生愤怒。 公平动机也会影响其助人行为。从长远的观点 看,一切都是公平的,现在别人能够得到他所 需要的东西,说不定以后自己也会得到的,深 信彼此的机会都是公平的。 第11章
移情一内疚感 移情是设身处地以他人的立场去体会当 事人的需要和痛苦等心理感受,即所谓 将心比心,从而产生助人行为。 内疚感往往会导致赎罪。研究表明,有 内疚感的人比没有内疚感的人,更有可 能产生助人行为。 第11章
B组
不看相关电影
23%的产生助人行为
第11章
3. 被帮助者的特点 被帮助者的特点主要指性别、年龄、仪表 等。
性别。女性被帮助的机会多于男性。
年龄。老年人与幼儿都能比较多地得 到别人的帮助。 仪表。莫盖恩发现,人们的穿着仪表 也是影响别人是否愿意帮助他们的因素。 第11章
4. 社会文化 利他行为受当地社会化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 所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其利他行为也有
利他行为的本质在于行为者不怀有
对外来报答的期望。但对于自我报偿的
助人行为能否归结为利他行为,尚有不
来自百度文库
一致的理解。
任何一种利他行为,追根究底都会 有自我报偿的结果。
第11章
2. 两类情境的利他行为
非紧急情境下的利他行为
并无危害生命财产的威胁存在 普通事例 紧急情境下利他行为 有伤害人命与财物的威胁,有一定的危 险性,要付出很大代价,甚至是自己的 生命。 不寻常的、少见的情境,人们缺乏经验。 第11章
3. 两种动机的利他行为 自我利他主义,有些利他行为的动机是明显的利 已,或微妙的利己。 纯利他主义,为他人的幸福而肋人,丝毫没有想 到自己的利害得失。 两种动机的分歧日益明显,争论的焦点在于人 们有无纯利他行为。 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一种利他行为,归 根结底都会产生自我报偿的结果,这有积极的 意义,助人行为之后产生自我报偿是一种自我 强化,能使自己在日后作出更多的利他行为, 于自己于他人都是有益而无害的; 第11章
泠漠行为分析:1964年3月14日,美国 《纽约时报》报道了一则杀人消息,被杀的是一 个妇女G,住地周围有40多个邻居,都听到妇女 G的呼救声,但却没有一个人出来干涉,表现出 旁观者的冷漠行为。 第11章
达利等人立即进行了调查,冷漠的旁观者当时
心里是怎样想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害怕暴徒用刀子捅自己;
结论: 只有一个人在场,那就责无旁贷, 有了许多旁观者,摊到每个人身上的责任减 少了。 个人是否产生冷漠行为取决于本身 的道德水平和信念。冷漠行为的核心是保护
个人的自身利益。
第11章
3. 产生冷漠行为的心理原因
在通常情况心理下,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交织 在一起,共同影响紧急情况下的冷漠行为,主观心 理因素可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怕法院来查询时要自己去作证,花费许多时 间;
情况突然,准备不足; 认为可能是一场虚惊,若没有发生谋杀事件, 而自己贸然去救人,太冒失,会被人笑话。 上述第一种原因是主要的。 第11章
2. 冷漠行为的旁观者作用 达利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末作了一系列的实 验研究,分析了影响助人行为的许多因素,认为 其最重要的因素是“他人在场”的影响,由于他 人在场即旁观者在场而抑制了人们的救助行为。 达利等人指出,旁观者在场发生的作用有以 下几种。 旁观者起观众作用 旁观者起榜样作用 旁观者起责任分散作用 第11章
4. 利他行为的理论 先天论
先天论认为,人们的利他行为是先天决定的。
威尔逊指出,利他行为是遗传得来的,它是 “人类的本性”,在人类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
弗里德曼指出,利他主义行为的本能论是有积 极意义的。 威尔逊举出了许多动物行为的实例,人类与动 物都具有利他主义的行为倾向。例如,兵白蚁、 蜂群中的工蜂。 第11章
个人付出代价的权衡
消耗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有多少。
担心个人的安全。
个人对受害者的认识
认识伤害的严重性与人们的救助行为也有关系。 个人受当时情境的影响 第11章
斯陶布通过实验发现,儿童的利他行为
随年龄而下降。因为年龄越大,心理活
动更加复杂,不像孩子那么单纯无邪。
但能否帮助他人,还要结合其他因素。
第11章
2. 情境因素
人们的利他行为与当时情境有关。看到别人 都在做好事情,更加能激发自己也去做好事,这 也可能是一种从众行为,也可能是模仿或受暗示。 伯曼1978年实验 A组 看助人为乐电影 43%的人产生助人行为
区别。
中国人的利他行为看重“施”与“报”, 《礼记· 曲礼》中言:“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
礼也。”这种“施报观”影响了中国人的社会心 理和利他行为。 第11章
中国与西方在利他行为上的区别
谁应获得帮助
西方更注意普遍性;
中国较注重特殊性。 西方为社会交换法则;
无私的动机。 规则的道德观为特征的动机。
第11章
二、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1. 个人因素 认知
包括认知归因和公平动机等方面。 认知归因是助人行为的中介因素,如 果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是他自己无法控制的,
就给以帮助。
第11章
维 纳 设 计 了 一个倒在地上的醉汉。 两种情境 一个拄着拐杖,倒在地上的病人。
亲属选择指个体有选择地帮助自己的亲属而
不顾其他。 即使接受者与施予者之间并没有密切关系, 利他行为仍然可以发生。 第11章
心理学家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日 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
一是利他主义的行为
一是报答性行为 利他行为有四个特性: 是一种出自于自觉自愿的行为; 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 不期望他人日后报答; 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 第11章
情绪 人的情绪最能影响他的利他行为。一个人心情愉
快的话,往往容易产生利他行为。
艾信实验
一组教师(人数相等) 制作仪器成功 愉快 每人捐4美元
二组教师(人数相等) 制作仪器失败 懊丧 平均只捐0.7美元
第11章
其他个人因素 其他个人因素指身份特点。包括性别与年龄。 一些需要较大体力的助人行为,女性不如男性 那样主动。在其他方面的助人行为无性别差异。 利他行为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厄盖赖尔等人曾做过一项实验,儿童分核桃。 研究结果是,自私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4—6岁儿童有67%是给自己多分一个,9岁左 右有23%的儿童是自私的,12岁以后没有一个 儿童表现出自私行为。 第11章
一、利他行为实质及其分类 1. 利他行为的实质
利他行为,可最广泛的定义为提
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
也称亲社会行为、利社会行为、助人行
为等。
第11章
社会生物学家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利他行为主要涉及团体选择与亲属选择。 所谓团体选择是指团体成员有选择地帮助与 自己有亲密关系的团体而不顾其他;
利他行为的思想基础
中国为“施报观”。
第11章
中国学者的调查研究极有价值:
1 孤寡的人最应得到帮助。 2 身处困境的人都应得到帮助。 3 对杀人犯没什么人道主义可言。
同意的88% 不同意的89% 同意的60%
4 影院失火,男女老幼应平等排队而出。不同意的62%
第11章
中国人的下意识中很难存在普 遍的人道主义。中国人认为:只有 “好人”、“弱者”才值得同情和 帮助,对“坏人”没什么人道可言。
动机论
斯陶布提出了动机理论来解释利他行为产 生的原因。利他行为的价值观,是人们作 出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
利他行为的价值观包括三个方面,即人类
助人行为的积极评价,对他人福利的关心 和重视,对他人幸福的个人责任感。 第11章
斯陶布研究发现,利他行为价值观越强,
人们做出的助人行为就越多。 利他行为的价值观体现为两种性质 的动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