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7.3 重力》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7.3 重力》教学设计教学课题第三节重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重力,及其方向和作用点.
(2)能用G=mg计算重力的大小.
(3)通过实验,培养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在发现重力与质量关系的规律时,指导学生学会用比值来处理数据的方法.
(3)在重力的运用上,教多的采用学生讨论,给学生展示课外知识的机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重力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与人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
(2)通过比较简单的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让大多数同学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熟悉探究的过程方法.
教学重点重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掌握公式G=mg
仪器材料铁架台、细线、斜面、一重物;弹簧测力计、钩码(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小探究,讨论汇报,实践活动课时安排 1
板书设计
第三节重力
一、重力G(gravity):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二、重力的三要素
1.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 重力的大小
(1)实验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猜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方案与表格:
钩码的质
量m/kg
钩码受到的
重力G/N
重力与质量之
比(N/ kg)
结论: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2)公式:G=mg g=9.8牛/千克
3. 重力的作用点:
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规则的几何体的重力作用点在几何中心,重力的作用点也叫做物体的重心.
4.重力的图示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1.创设情景得出:什么是重力(1)师:请大家观看自然和生活中的
几个现象.
(2)播放视频:瀑布、投篮、苹果落
地
(3)师:“水为什么往低处流?”、
“向上抛出的球为什么总落回地
面?”、“大家知道牛顿思考苹果落地
的故事吗?”
(4)请学生简要讲述牛顿发现万有引
力的故事.
(5)由前面故事指出:“地球上的一
切物体,都受地球的吸引力作用.”“由
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
重力(gravity).”(在这里,针对善
于思考的同学可指出:重力并不等同于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但不作深入讲
解)
(6)在物理学中,重力用大写的英文
字母G表示(英文gravity的首字母).
(7)师:大家是否能例举一些物体受
到重力的现象呢?(强调:地面上以及
地面附近所有物体都受重力作用.)
师:重力作为一种力,它的施力物
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
(8)指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物体.(地
面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重力)
观看视频,思考其共同特
点:落回地面.
回忆小学自然课所知的物体
受地球吸引的概念回答问题.
积极举例(跳水、滑滑梯、
飞机失事坠毁等).
思考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
力物体.
2.直观讲解:重力的方向(1)演示:让粉笔由静止自由下落.
(2)演示:把一物体用细线悬挂在水
平铁架台上,把物体抬高后放手,最后
竖直悬挂静止.(演示完后点击相应图
片)
(3)师:从这些现象中,你能猜想出
重力的方向吗?(学生容易回答:垂直
向下)
(4)演示:如上实验中,把铁架台放
在一斜面上,演示此时细线悬挂情
况.(演示完后点击相应图片)
(5)比较两图片,得出“重力的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方向即为垂
直水平面的方向)
(6)师:大家能不能想个办法检测一
下你的桌子是否水平?
观察粉笔自由下落的方
向.
观察悬挂重物的细线静止
时的方向.
猜想重力的方向.
观察铁架台倾斜过程中细
线的悬挂方向,思考竖直向下
和垂直向下的区别.
掌握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
下,不能简单的说“向下”也
不是“垂直向下”.
(7)介绍水平仪和重垂线的应用.(图片)
知识迁移能力强的同学应能想到利用铁架台实验的思路.
积极发现并了解重力方向在生活中的巧妙应用.
3.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1)演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
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把一个钩码(50克)
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当物体静
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所
受重力大小(约0.49N).
(2)师:你的体重(质量)是多少千
克呢?你觉得你的重力大还是一个钩
码的重力大?
(3)提出问题:物体的重力大小和它
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吗?(看学生情况也
可启发学生自己提出)
(4)组织学生猜想
(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和制定表格
(6)请各小组交流方案和表格,帮助
总结出实验方案和表格.
(指出应多测几组数据)
(7)请学生分组实验并收集数据.提
出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
尝试发现规律.
(8)请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发现
的规律.
根据情况可提醒学生计算G与m的
比值,在表格中补充一列,如:
钩码的质
量m/kg
钩码受到
的重力
G/N
重力与质
量之比
(N/ kg)
0.1 0.98 9.8
0.2 1.96 9.8
0.3 2.94 9.8
0.4 3.92 9.8
(9)由实验可总结出:物体所受的重
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比值是9.8牛/
千克(用g表示).(对有的同学得出
的比值不正好等于9.8可稍作解释)
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可以写作:G=mg
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物体重力的办法.
根据日常经验应能回答自
己重力比一个钩码的重力大.
积极猜想物体的重力大小
与质量的关系.能提出:物体
质量越大,所受重力越大.
分组讨论实验设计方案,
以及所需记录的物理量,并且
根据方案制定实验表格.
积极交流实验方案和表
格,如:
钩码的质量
m/kg
钩码受到的
重力G/N
认真实验并记录数据.认
真分析研究实验数据,总结发
现规律.
通过计算G与m的比值发
现规律:G与m的比值基本上
是一定的,即G与m成正比.
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质量的
计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