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崇德尚义

合集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判定标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判定标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判定标准一、导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集体记忆。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有必要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本文将根据百度搜索的相关内容,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判定标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深植于中华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品格。

这些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崇德尚义:中华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和义理精神,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

2. 尊重自然: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反对盲目开发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

3. 关注民生: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人民的福祉和生活质量,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关注民生、尊重民意、体恤民情。

4. 包容开放: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尊重不同文化和思想的交流融合,倡导多元共存、和谐共处。

5. 革新进取:中华传统文化鼓励创新和变革,反对因循守旧和故步自封,注重与时俱进和进取有为。

三、判定标准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定:1. 价值观念的契合度:判断一种文化现象是否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首先要看其价值观念是否与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相契合。

例如,是否注重道德伦理、尊重自然、关注民生等。

2. 思想内涵的深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判断一种文化现象是否符合其基本精神,要看其是否具有相应的深度和厚度。

例如,是否能够引发人们对人生、社会、自然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3. 文化传承的连续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连续性,判断一种文化现象是否符合其基本精神,要看其是否具有相应的历史延续和文化传承。

例如,是否能够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相衔接,是否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尊。

2024年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方案范文(2篇)

2024年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方案范文(2篇)

2024年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方案范文引言:新时代背景下,培养良好的品德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每个个体成长的重要素质。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是培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重要方向。

为此,制定2033年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方案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明礼:明礼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

我们将以明礼为核心,以学校为平台,打造全方位的明礼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1. 学校明礼文化培育:学校在每周选定的一天组织“明礼日”活动,全体学生穿着整齐,整齐列队,进行“行进礼”、“问好礼”等礼仪训练。

同时,开展明礼宣传活动,鼓励学生主动为他人让座、礼让行人、有礼貌地交往等。

2. 社区明礼教育:将明礼教育延伸到社区,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活动,服务社区居民,帮助有需求的人,增强学生的公益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鼓励学生组织礼仪讲座、举办礼仪培训班,传授明礼知识给社区居民。

3. 家庭明礼传承:建立家校合作机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明礼教育,组织家长学习明礼知识和技巧,并引导家长在家庭中树立榜样,培养孩子尊敬长辈、关心他人、守礼待人的行为习惯。

二、知耻:知耻是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积极向上行为规范的基础。

通过深入开展知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

1. 优秀作品展:组织学生参加“知耻奖”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创作优秀的作文、绘画、摄影等作品,通过展示和颁奖的形式,强化学生对自身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

2. 深入开展道德讲堂:在学校设立道德讲堂,邀请优秀的教师、演讲者和企业家等为学生讲述自己的成功故事、失败经历以及道德底线上的抉择,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 深刻领悟历史教训: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地,深入了解历史上的耻辱事件和教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记取历史教训,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三、崇德:崇德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基石。

通过全面开展崇德课程、示范引领和实践锤炼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崇德尚礼爱国守法演讲稿

崇德尚礼爱国守法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以“崇德尚礼,爱国守法”为主题,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古人云:“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繁荣昌盛,必须崇尚道德,倡导文明。

一个公民要想在社会中立足,必须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崇德尚礼1. 崇尚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将道德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 崇尚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每个公民都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关爱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3. 崇尚道德,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

道德素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我们要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全民道德水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打下坚实基础。

4. 崇尚道德,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爱国守法1. 爱国,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国家大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

我们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3. 爱国守法,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我们要将爱国与守法相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爱国守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我们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三、如何做到崇德尚礼、爱国守法1. 加强道德教育。

我们要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使道德观念深入人心。

2.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我们要倡导文明礼仪,弘扬社会正气,为全民树立榜样。

3. 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我们要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全民法治观念,使法律成为全民的共同遵循。

4. 强化责任担当。

崇德尚学的意思

崇德尚学的意思

崇德尚学的意思
崇德尚学是一个复合词,由“崇德”和“尚学”两个部分组成。

1.崇德:
“崇”是推崇、尊重的意思。

“德”在这里指的是道德、德行,即人的品质或品格。

“崇德”即主张人要推崇和尊重高尚的品格,这是为人之本。

把它放在首要位置,体现了重视人的品质和品格在教育和个人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2.尚学:
“尚”有尊崇、注重的意思。

“学”在这里可以解释为学问、学习。

“尚学”主张人应该尊崇和注重学习,追求学问。

学习是无止境的,知识是无穷的。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并努力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高尚人士。

综合来看,“崇德尚学”强调了两个核心价值观:一是推崇高尚的品格,二是尊崇和注重学习。

这两个价值观在个人成长、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体现了对道德的尊重和知识的追求,是教育和个人成长的基石。

崇德尚礼》主题班会

崇德尚礼》主题班会

崇德尚礼》主题班会一、引言崇德尚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基石。

崇尚德行和礼仪规范不仅能够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个人修养,还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为了加强学生对崇德尚礼的理解和培养,本次主题班会将围绕崇德尚礼展开。

二、崇德尚礼的内涵2.1 崇德崇德是指尊重、钦佩和倡导美德,弘扬正气。

在尊崇中华文化传统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恭敬孝顺、忠诚正直等。

崇德能够使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健康的人格。

2.2 尚礼尚礼是指讲究礼貌和仪式,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以及与他人和谐相处。

礼仪在人际交往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提高社会整体的幸福感。

我们希望通过尚礼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培养出懂礼貌、懂感恩的绅士或淑女。

三、活动安排3.1 主题演讲本次主题班会将邀请一位知名的德育专家进行主题演讲,围绕崇德尚礼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进行深入讲解。

演讲内容将包括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等,以及相关事例的讲解。

通过演讲,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崇德尚礼的内涵和应用。

3.2 分组讨论在演讲结束后,学生将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将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崇德尚礼在校园中的具体体现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崇德尚礼?每个小组将派出一名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崇德尚礼的理解。

3.3 角色扮演为了加深学生对崇德尚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本次班会还将设置一个角色扮演环节。

每个小组将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场景中展示崇德尚礼的具体行为。

例如,在就餐时如何礼让他人、进出教室时如何有序排队等。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崇德尚礼的重要性。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崇德尚礼主题班会,学生对崇德尚礼的理解和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学生从知识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崇德尚贤名言

崇德尚贤名言

崇德尚贤名言1. 崇德尚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2. 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真正的贤者,他们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3. 崇德尚贤是一种精神追求,它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

4. 只有崇尚德行、推崇人才,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5.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崇德尚贤精神来引领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6. 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即使再有才华也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贤者。

7. 崇德尚贤是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最为深刻、最为持久的价值观念之一。

8. 我们应该学习先贤们推崇崇德尚贤的思想,把它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去。

9. 崇德尚贤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追求。

10. 崇尚德行、推崇人才,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1. 崇德尚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必备素质。

12. 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

13. 崇德尚贤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和使命感。

14. 崇德尚贤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知识水平,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15. 只有崇尚德行、推崇人才,才能培养出更多像先贤们那样优秀的人才。

16. 崇德尚贤是一种精神追求,它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

17.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崇德尚贤精神来引领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18. 我们应该学习先贤们推崇崇德尚贤的思想,把它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去。

19. 崇德尚贤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现代文明的追求。

20. 崇尚德行、推崇人才,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师德师风学习笔记 (2)

师德师风学习笔记   (2)

师德师风学习笔记(一) 再塑龙魂雄伟壮丽的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横亘绵延万余里,像一条阅尽沧桑的巨龙,蜿蜒于苍茫的大地上,吟唱着中华民族的过去、今天与未来。

无数的人们从长城脚下匆匆走过,奔向四面八方,无数男女老少黑头发、黄皮肤的身影,在历史的时空中从龙的土地上延伸。

他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系何方,都是龙的一脉血肉,都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炎黄子孙的象征,是从历史的吟唱之中,一唱三叹繁衍发展而形成的。

传说中的龙,能大能小,能长能短,能有幽能明,能屈能伸,上可直入九霄,下可身潜碧海;呼风唤雨,行于海陆空三界之中,长吟短啸,声震九霄云天之外,有不可战胜之威猛,有抑恶避邪之吉瑞。

据专家考证,龙的形象出现,已有8000余年的历史。

今天,当我们倘徉于九龙壁前,伫立于太和殿中,漫步于紫禁城内,我们身心都沉浸在龙的世界之中。

龙形,是炎黄子孙亘古不衰的民族象征。

龙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凝聚。

追寻龙的历史,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和谐一致、宽广能容、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

追寻龙的足迹,我们看到了一个“和”字所展现出的风采。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容纳万邦的宽阔胸怀,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

这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华民族酷爱和平的深沉表达。

千百年的历史烽烟,千百年的英雄画卷。

千千万万仁人志士,竖起了一座座英雄雕像矗立在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灿若群星,明如皓月。

这就是龙魂不求朽的英姿,这就是龙魂永远的风采。

( 二 ) 崇德尚义岁月能够改变山河,立德为民的精神永远不会失落。

以民为本,崇德尚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追求!德行天下,我们壮志雄心。

天下德行,我们满怀豪情。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正成为今天的施政理念和实践。

时代的需求,让人类理性的光辉——道德的思想,也在这血与火的交织中,落地生根。

中华民族道德的思想源远流长,是人类最早施行道德教化的民族之一。

崇德尚礼博学健体阐释

崇德尚礼博学健体阐释

崇德尚礼博学健体阐释摘要:一、崇德尚礼博学健体概述1.崇德尚礼2.博学3.健体二、崇德尚礼博学健体的内涵解读1.崇德尚礼:道德品质与礼仪修养2.博学:求知态度与广泛知识3.健体:健康身心与运动能力三、崇德尚礼博学健体在现代社会的意义1.个人成长与素质提升2.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3.国家发展与民族繁荣四、如何践行崇德尚礼博学健体1.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礼仪习惯2.努力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领域3.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保持身心健康正文:崇德尚礼博学健体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崇德、尚礼、博学和健体。

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首先,崇德是指尊崇道德品质,追求善良与正直。

崇德的人会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同时,崇德也是对个人品质的修炼,包括诚信、宽容、谦虚、勇敢等品质。

尚礼则是指尊重礼仪,遵循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礼仪是文明的体现,遵守礼仪有利于增进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其次,博学是指拥有广博的知识和求知态度。

博学的人不仅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还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

他们对待知识有敬畏之心,勇于探索,善于学习,乐于分享。

博学能使人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再次,健体是指拥有健康的身心和运动能力。

健康的身体是一切事业的基础,只有身心健康,才能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提高运动能力,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社会,崇德尚礼博学健体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从个人层面来看,这四者是个人成长和素质提升的关键要素。

具备这些品质的人,不仅在职场上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还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从社会层面来看,崇德尚礼博学健体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文明进步。

一个具有高度道德品质、尊重礼仪、知识丰富和身心健康的社会,必然会更加美好。

从国家层面来看,崇德尚礼博学健体的普及和推广,对国家的繁荣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影响。

2024年社区崇德尚礼演讲稿范文(2篇)

2024年社区崇德尚礼演讲稿范文(2篇)

2024年社区崇德尚礼演讲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社区居民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演讲。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社区崇德尚礼。

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是我们共同成长和发展的地方。

在这个特殊的场所里,崇德尚礼的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崇德是社区的基石。

学习崇德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

社区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共同生活,相互影响。

在这种影响下,我们应该学习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只有具备了这些美德,我们才能够和谐共处,建设一个和睦的社区。

崇德也是社区居民做人的底线。

做人讲究的是道德准则,讲求的是互相尊重、和谐相处。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守住底线,坚守道德底线,不能在利益面前背弃良知。

我们要知行合一,将崇德付诸于行动,做一个有道德情操的人。

其次,尚礼是社区的风尚。

尚礼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涵养。

礼仪之风在社区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日常的交往中,我们应该保持礼貌、友善,对他人的言行多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在发生纠纷时,我们要以和为贵,以和谐的方式解决问题。

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我们应该用尊重、理解、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彼此。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

尚礼也是社区居民互助共享的体现。

社区是我们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各类社区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彼此关心,相互支持。

只有当每个人都成为社区发展的积极参与者,社区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崇德尚礼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理念,是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

我们要通过崇德尚礼,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的社区。

首先,我们要注重道德教育。

崇德尚礼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而道德教育是培养崇德尚礼精神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让他们明白崇德尚礼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做一个有道德情操、有修养的人。

其次,加强社区的文化建设。

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

崇德尚礼演讲稿6篇

崇德尚礼演讲稿6篇

崇德尚礼演讲稿篇1中华上下五千年,在这漫长的时间哺育了大地生灵,同样也哺育了一些积极向上,一心向善的人,一个人是善是恶,这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而且还是立身处世的问题。

善,利人利己利社会。

恶,恶人恶己纷争不断。

人人为善,就会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地方安宁、百业兴旺、国家强盛。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的接班人。

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牢牢把握价值目标,深刻理解价值取向,自觉遵守价值准则。

让积极奋发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我们的心中扎根、开花、结果,从而转化为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实际行动。

我们应该努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一切美德的基础就是爱。

爱是生命的强光心存爱别人的心,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看到老人摔倒就勇敢去扶,要相信世间总不是伤害好人,让其受到谴责,人都是会老的,难道你愿意哪天自己老了以后,一个人摔倒在街道上,却无人问津?我们应该有爱。

在校园内更是如此,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不骂人、尊敬师长、孝敬父母、不做违纪的事。

这些事并不难,只是自己的意念之差。

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学校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崇德向上那?有了这些,一些不可能的事也皆为可能。

记得鲁迅说过这样一句话: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

这句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应该积极向上的。

所以,我们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

奋发向上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与大自然拼搏而储蓄形成的核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光辉结晶。

我们要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为引领。

讲道德、树明礼向善之风,做正直友善的人。

讲学习、树艰苦奋斗之风,做勤劳节俭的人。

讲健康、树崇文尚洁之风,做健康开朗的人。

树立和谐之风,作遵纪守法的人。

树互助友爱之风,做热心志愿服务的人。

奋发向上,是促进社会人文发展的前提,崇德向善是增进人类自然的精神。

最后重在坚持,培育的践行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

对这种精神要崇尚和坚守。

就一个人而言,是一种良好的品性习惯。

崇德尚义明德至善

崇德尚义明德至善

崇德尚义明德至善作者:杨扬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2013年第11期他以民主、科学、创新为时代精神引领企业,以人文精神涵养人生,以安全建设、奉献第一为基本原则。

他将智慧和汗水撒播在建筑设计与人生实践中,成为时代的先锋人物。

1987年,青岛即墨城西崛起了一个特殊的村庄——占地92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200多户居民,那便是闻名遐迩的合同工村又称“天下第一村”。

1988年,时任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的贺敬之,在参观考察合同工村后亲笔题写了“广夏千万间,天下俱欢颜”。

这个新兴的村庄为当时的农民工营造了安居乐业的家庭环境,在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同时,推进了城区及农村区域性的建筑改革新步伐。

“白手起家创建天下第一村,实现了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社会责任”,村长宋文荣如是说。

1939年8月,宋文荣出生在山东省即墨市。

1964年7月,他毕业于山东省即墨一中,后自学考试毕业于吉林大学;曾先后任农民水利员、即墨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建筑技术员、即墨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即墨市新园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庆云鑫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谦慎好学而自强不息的他,先后自学了20多部测量学、力学、建筑学等专著,为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0多年的风雨兼程,宋文荣以顽强的毅力亲手参与设计、主持施工了商店、仓库、办公楼、宿舍、车间、厂房、宾馆、餐厅及水库坝塘、桥涵、导虹吸等水利工程130余项。

每当看到自己的作品时,他心里总是激动不已。

他的业绩被载入《中华人物大典》、《东方之子》、《中国人物志》、《中国经济人才》、《中华名人大典》、《二十一世纪杰出专家》、《华夏英杰》、《世界名人录》(中国卷·10)、《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10》、《中华传世通鉴》、《共和国的辉煌》等近百部史书和大型文献中。

宋文荣将自己大半生的创业经历及心得以论文形式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内容涉及企业管理、战略、文化和人文科学等方面共40余篇,并被载入60多部史书和刊物中。

崇德尚文的意思和含义

崇德尚文的意思和含义

崇德尚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它强调的是对道德和文化的高度尊重和追求。

崇德尚文的核心理念是以德为本,以文为魂,认为道德和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

崇德尚文的意义在于强调了人们应该注重道德和文化的重要性,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核心价值观。

崇德尚文对于中国人民的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中国的文化自信心的建立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崇德尚文的含义是指,人们应该注重道德和文化的修养,把道德和文化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德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它认为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一个人的核心。

而崇尚文化则是指,人们应该注重文化的修养,追求文化的升华,使自己具备更高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文化品质。

崇德尚文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以道德为准则行事,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2. 增强文化自信心:我们应该注重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心,了解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学习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使自己成为有文化的人。

3. 建立文化良知:我们应该注重文化的良知,坚持文化的道德底线,防止文化的低俗化和失真化,做一个有文化良知的人。

4. 推动文化创新:我们应该注重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推动文化的创新,推动文化的艺术化和生活化,让文化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崇德尚文的实践对于中国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促进人们的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崇德尚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念,它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实践。

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校训

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校训

爱国为民崇德尚艺校训
爱国主题:
1. 爱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只有爱国才能让国家更强大。

2. 我们要怀着一颗爱国之心,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3. 让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民主题:
1. 为民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宗旨,只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才能做好工作。

2. 在服务民生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解决百姓所需、所盼、所急的问题。

3. 以服务民生为己任,让我们的工作成果惠及每一个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安康。

崇德主题:
1. 道德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我们要崇尚道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2. 人们的行为准则反映了每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我们要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3. 只有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我们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尚艺主题:
1. 学习艺术能够发掘每个人潜在的创造力,提高个人艺术素养。

2. 艺术是优秀文化的载体,让我们积极学习文艺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3. 让我们在崇尚艺术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特长,在不同的领域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才华。

崇德尚义廉政为公

崇德尚义廉政为公

崇德尚义廉政为公底蕴【期刊名称】《党史博采(理论版)》【年(卷),期】2012(000)010【总页数】1页(P34)【作者】底蕴【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河北石家庄050000【正文语种】中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腐败是国之大敌,党之大敌,民之大敌。

近几年,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部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层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辛勤工作,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廉政建设,即规范作为人民“公仆”的政府官员的言行举止。

做到从老百姓的利益着想,不做危害群众利益的事,不做危害社会主义成果的事,切实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

为老百姓办实事,讲实话,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克己奉公,遵纪守法。

社会和谐需要党风廉洁。

只有我们党员及其各级干部以身作责,增强反腐倡廉的使命感,时代紧迫感,切实落实党风建设的各项工作,才能使党组织取信于民,才能维护好党的形象,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改革发展的大局。

为此,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务必要严于律己,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为推进廉政建设贡献力量。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正确的廉政思想是第一要务。

时刻进行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磨练意志。

以焦裕禄、任长霞等党员作为学习模范,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念,培养正确的利益观和权力观。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定期定时的开展廉政监督。

明确各部门和成员在廉政监督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制定出有效地考核标准,以促进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标准执行,也便于检查和考核。

身处教育部门,教育事业的腾飞与发展,离不开学校领导干部及教师的勤奋工作,廉洁从业。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工作的“园丁”,一定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事事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自觉抵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做一个廉洁奉公的教育工作者。

(二)崇德尚义

(二)崇德尚义

(二)崇德尚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和精神生活不断拓展的渐进过程。

原始初民为了生存,相互扶持,依*集体的力量,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展开了艰辛的拼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制随之诞生,由此而形成的利益集团在利益的驱动下,相互间开始了勾心斗角的掠夺争战与搏杀。

时代的需求,让人类理性的光辉———道德的思想,也在这血与火的交织中,落地生根。

中华民族道德的思想源远流长,是人类最早施行道德教化的民族之一。

据上古典籍《尚书》记载,帝尧时代中华民族就已经开始了道德教育。

“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为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契是帝尧时代主管教育的一名官员,这是帝尧与契之间的对话。

意思是:契呀,百姓之间不相亲,社会中的人伦关系不合协,你要认真地实施教化,让他们慢慢地变得好起来。

这应该是中国历史典籍中,实施道德教育的最早文字记载。

由此,人们各种野蛮陋习渐渐改变,人际间的矛盾冲突得以缓和,帝尧也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德行高尚,可与上天比美的一代圣贤君王。

汉字的“德”字,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里。

在德字的古字形中,两旁的双立人代表的是“道路”,中间是一只眼睛,它以象形的组合告诉人们,要做到有德,就应该睁大眼睛,认清道路,万不可误入歧途,丢弃德行。

在后来周初的钟鼎文里,德字下面又多了一颗“心”。

这不是古人多此一举,而实在是独具匠心。

它告诉人们走正道,不仅需要睁大眼睛,更应该用心去思考,去辨别,才能保持德行完美,无愧于心。

汉代的《说文解字》认为:古代的“德”字和“得”字是相通的。

德,是说通过自身修正,养成高尚德行,“内得于已”;同时还要德施于人,使众人得益,这就是“外施于人”。

一个“德”字的逐渐演化,凸显出中华民族对“德”的追求和深遂的思想含意。

德字易写,立德不易。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集团,乃至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盛或衰,或起或落,或褒或贬,或笑或骂,都与“德”字相关。

一个“德”字,度量着古往今来世间的万人万事。

崇德尚义——精选推荐

崇德尚义——精选推荐

崇德尚义崇德尚义进取有为——儒家⽂化的⼈⽂精神儒家⽂化是中国传统⽂化的主体和核⼼,对于我们民族⼼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儒家⽂化博⼤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

今天,我们重新研究学习这些精神,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崇德尚义儒家⽂化重视⼈的德性品格,重视德性的培养和⼈格的提升。

孔⼦说“朝闻道,⼣死可矣”,把对真理和道德的追求看得⽐⽣死还重要。

孔⼦说“杀⾝以成仁”,孟⼦说“舍⽣⽽取义”,都是认为对道德信念的坚持不受物质条件影响。

儒家的这种思想在社会上造成了崇德尚义的⽓氛。

这种精神追求,通过古代的⽂明规范体系“礼”,形成了中华“礼义之邦”的社会风尚。

孟⼦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舞⼈们追求坚定独⽴的⼈格尊严,不被任何财富所腐化,不受任何外⼒所威胁,为那些捍卫正义和美好⽣活的⼈们提供了精神激励和⽀持。

在这样的精神影响下,儒家⼀贯强调明辨义利,主张明理节欲,在价值评价上对坚持道德理想追求的⼈进⾏褒扬,对追求个⼈私欲的⼈加以贬斥,⼈的“美德”和修养始终受到重视。

在中华⽂化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重视礼义廉耻、奉⾏仁孝忠公诚信为核⼼的传统美德体系。

在这种道德取向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化重视⼈的德性品格,重视⾃觉修养和意志锻炼,同时在政治上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注重⽤道德礼俗实现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反对以刑罚暴⼒管理社会;对外则强调“以德服⼈”,反对“以⼒服⼈”。

这些都凸显了中国传统⽂化特别重视道德⽂明的特⾊。

群体优先在中国传统的⼈⽂⽂化中,重视⼈但不是强调个⼈,⽽是重视⼈伦。

中国传统⽂化总是把⼈作为⼀定的伦理关系中的⼈、在⼀定的伦理关系中负有伦理责任的⼈,从⽽使个⼈的德性和价值实现紧密地与他和他⼈的关系相联结。

君⾂、⽗⼦、夫妇、兄弟、朋友五伦所代表的政治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和忠孝仁爱信义的德性品格相互配合与对应。

崇德尚义造句

崇德尚义造句

崇德尚义造句
1、虽然出手辛辣,不过那是面对与他的敌人,那些想要杀他的人,然而在他的心中,永远都记得那么几个成语,崇德尚义,战威武。

2、她是结婚时的陪嫁女,身历天命、天聪、崇德、尚义、康熙五朝。

3、掌上论语一卷,心中道德模范。

精研中华经典,倡导崇德向义。

做事诚信第一,做人仁字当先。

时时修身律己,热心扶困助残。

勇创和谐社会,文明花开烂漫!
4、崇德尚义,辉光日新,阴阳之道对现代美学的启示。

5、从小师傅就教导我崇德尚义。

6、今天学习的课程是崇德尚义。

关于崇德尚义的作文800字

关于崇德尚义的作文800字

关于崇德尚义的作文800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引导我们青少年从小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品德高尚的人。

孔昭杰,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

一天,他听见呼救声,发现不远处有小孩掉进鱼塘里。

孔老汉二话没说,也不顾得脱衣服,就跳进水里,奋力游去。

他用双手迅速把沉入水里的几个小孩拽起,托上岸。

最终,5名落水小孩在他和随后赶来的民警救护下全部脱险。

此时他全身早已湿透,体力也完全透支,但是不等孩子的家长们来道谢,他便默默地离开了。

或许有些同学会认为大人才需要做好事,小孩是不需要那样的。

可是这样想就错了,因为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也有许多的有青少年的身影。

我曾看到,在倾盆大雨中,两位同学共撑一柄小小的花企:
我也看到,一个同学滑倒在寒风冰雪里,素不相识的人上前搀扶,我还看到,一个同学在细心的为他人讲解难题,共同讨论……这种种的光辉行为都不止一次曾让我们的青春热血沸腾。

这些人不仅仅体现出他们的善良,也体现出社会的进步。

越多好人在身边出现,意味着祖国越来越美好,社会越来越和谐。

所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的建设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且有统领作用;又是中华民族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青少年应从小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帮助他人,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 4日核心价值。

我们要好好学习,不能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要心地善良,做崇德向善的人;要铭记重要讲话精神,为中国的发展尽力!。

崇德尚义教案

崇德尚义教案

崇德尚义教案教案主题:崇德尚义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崇德尚义的教育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崇德尚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案将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崇德尚义的内涵,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行动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崇德尚义的基本内涵和来历。

2.理解崇德尚义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具备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的品德和价值观。

4.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行动能力。

三、教学内容1.崇德尚义的概念和内涵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德尚义代表人物和故事3.崇德尚义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4.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活动四、教学过程1.了解崇德尚义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崇德尚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帮助学生明确对崇德尚义的理解。

2.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德尚义代表人物和故事介绍孔子、岳飞等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崇德尚义的人物,讲述相关故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崇德尚义的精神和价值观。

3.讨论崇德尚义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崇德尚义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当代社会中需要崇德尚义的场景和情境。

4.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行动能力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行动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崇德尚义的实际意义,理解崇德尚义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更是要付诸实际行动的。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参与度等。

2.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检验学生对崇德尚义的理解和体会。

3.通过实践活动的反馈和总结,评估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行动能力的提高程度。

六、教学资源1.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2.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书籍和资料3.社区服务组织和环保组织的合作七、教学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例如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美德,如孝顺、忍让等,并进行比较和归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崇德尚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和精神生活不断拓展的渐进过程。

原始初民为了生存,相互扶持,依*集体的力量,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展开了艰辛的拼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制随之诞生,由此而形成的利益集团在利益的驱动下,相互间开始了勾心斗角的掠夺争战与搏杀。

时代的需求,让人类理性的光辉———道德的思想,也在这血与火的交织中,落地生根。

中华民族道德的思想源远流长,是人类最早施行道德教化的民族之一。

据上古典籍《尚书》记载,帝尧时代中华民族就已经开始了道德教育。

“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为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契是帝尧时代主管教育的一名官员,这是帝尧与契之间的对话。

意思是:契呀,百姓之间不相亲,社会中的人伦关系不合协,你要认真地实施教化,让他们慢慢地变得好起来。

这应该是中国历史典籍中,实施道德教育的最早文字记载。

由此,人们各种野蛮陋习渐渐改变,人际间的矛盾冲突得以缓和,帝尧也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德行高尚,可与上天比美的一代圣贤君王。

汉字的“德”字,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里。

在德字的古字形中,两旁的双立人代表的是“道路”,中间是一只眼睛,它以象形的组合告诉人们,要做到有德,就应该睁大眼睛,认清道路,万不可误入歧途,丢弃德行。

在后来周初的钟鼎文里,德字下面又多了一颗“心”。

这不是古人多此一举,而实在是独具匠心。

它告诉人们走正道,不仅需要睁大眼睛,更应该用心去思考,去辨别,才能保持德行完美,无愧于心。

汉代的《说文解字》认为:古代的“德”字和“得”字是相通的。

德,是说通过自身修正,养成高尚德行,“内得于已”;同时还要德施于人,使众人得益,这就是“外施于人”。

一个“德”字的逐渐演化,凸显出中华民族对“德”的追求和深遂的思想含意。

德字易写,立德不易。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集团,乃至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盛或衰,或起或落,或褒或贬,或笑或骂,都与“德”字相关。

一个“德”字,度量着古往今来世间的万人万事。

奴隶制时代,应当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安阳小屯发掘的祭祀坑内,数百具尸骨,在重见天日的静默之中,无言地倾诉着殷商帝王的荒淫与残暴。

殷末无德暴君纣王,传说荒淫无度,暴政酷刑,无所不为,最后弄得天怨人怒,武王起兵伐纣,殷朝奴隶倒戈,逼得他最终自焚于鹿台之上。

临死前他曾大呼:为何天不佑我!他哪里知道,倒台的原因与天无关,实在是无德所致。

即便世间真的存在天的护佑,以天地之道,也只护佑那些有德之君,积德之身,厚德之政。

所以到了周王朝,周公对成王的教诲便成了“明德慎罚”、“敬德保民”、“以德配天”。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向我们演绎了这样一个事实:立德,是古人为人处世的第一件大事;同时,帝王之德、执政者之德与国家之德乃至社会之德、民众之德,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的德行整体,其中帝王之德与执政者之德当是众德之要。

而一旦此德与民德相悖,便会出现民心涣散,社会动荡,以至政权风雨飘摇的境况。

由此,以民为本的“贵民”思想,便成了帝王之德,执政者之德最重要的组成部份。

“德治”思想的集大成者,当推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

他一生致力于弘扬西周以来的道德文化传统,努力寻找治国平天下的道路。

他十四年颠沛流离,宣扬“德治”和“仁政爱民”思想,周游于列国。

虽然他生不逢时,到处碰壁,可是他思想的光辉,却洞烛百世,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世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另一位儒家代表人物孟子,面对兵荒马乱的社会,也曾用他的道德仁义思想游说各国君王。

一次,孟子问齐宣王:“如果有人把妻儿托给朋友去远行,回来后却发现妻儿在挨饿受冻,他该怎么办?”齐宣王说:“应该和他绝交。

”孟子又问:“如果管刑罚的官吏管不好下级,该怎么办?”齐宣王又答:“撤职!”孟子再问:“如果一个国家治理不好,又该怎么办?”齐宣王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不敢再答了。

孟子的意思很清楚,国君的任务就是实施仁政,管理好国家,为天下百姓谋求利益。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那他最终将被人民所唾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的话,代表了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

历史典籍《左传》,在德治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立德、立功、立言”的理念。

所谓“立德”,对国家社会来说就是树立道德规范,弘扬道德榜样,德化社会;对个人来说则是修身养性,怀德于心,施德于人。

所谓“立功”,就是为国家兴旺、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建功立业。

所谓“立言”,就是著书立说,传播真理,让至真至善至美的东西流行于天下。

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有无数的思想家、政治家和仁人志士,都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的价值取向,锲而不舍地追求着。

然而,他们却常常受到历史的嘲弄,在封建帝王手中,“民本”思想、“德治”思想,不过是玩弄于股掌之中治世安民之术,以此保证王朝的延续。

所以,两千年来,一代又一代封建王朝,以惊人的相似,在历史的舞台上,出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悲剧、喜剧、闹剧,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难以化解的历史周期率的怪圈。

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有一位颇具现代人眼界的思想家黄宗羲。

他曾以惊人的勇气,向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大声宣告:“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天下”。

如同电光石火,划破了两千余年民本思想激炫着的夜空,成为中国“民权”思想最早的宣言。

只可惜,这瞬间闪亮的孤弱的呼声,很快就淹没在改朝换代的喧嚣之中,只留下后世人们对他的崇敬和感悟。

一九一一年,是中国人民应该铭记的历史时代。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统治,中国的历史开始书写新的历史纪元。

“民族、民权、民生”,这振聋发聩的“三民主义”,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第一次被提升为国家的纲领。

然而刚刚剪去辫子的中国民众,在新鲜的混沌之中,还没来得及体味“三民主义”的滋味,便被军阀混战的枪炮声,又打得晕头转向了。

中国的政治至此也没有成为中国人民的政治;“天下”人的天下至此也没有成为中国人民的天下;人民仍然在饥饿、贫困、战乱、动荡中挣扎。

无情的现实,让孙中山先生带着“三民主义”的宏伟理想抱恨终身。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大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庄严的宣告,令多少仁人志士、亿万百姓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中国的历史,何曾有过人民真正站起来的日子?数千年漫漫的历史长路,人民从来是身心负重的跋涉者,低首匍匐的卑微者,骨髓尽失的供奉者,屈辱相交的被奴役者。

只有这一年的这一天,他们才尝到了站起来的欢欣与喜悦。

新中国犹如朝霞旭日,英姿勃发,展现着亘古未有的盎然生机。

“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立地擎天,涵盖了数千年来“德治”、“德政”以及“政德”的林林总总,阐述着中国共产党人落地生根、永远不变的宗旨。

无数的共产党人为这个宗旨终生奋斗着。

焦裕禄———一个贫困地区的县委书记,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片盐碱地,献给了生活在这片盐碱地上的人民。

他的事迹令无数人落泪,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道德情操,也将令昨天与今天那些无德的执政者们汗颜。

如今的盐碱地上麦浪翻滚,他当年种下的泡桐树也已是根深叶茂,直耸云天,在细雨的飘洒之中,倾诉着一个共产党人的博大情怀,一个执政者的为民之德。

孔繁森———一个普通的山东汉子。

他放弃了安乐,离别了妻小,两度进藏,历时十载,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熔铸着中华大家庭里各族人民血肉相联的手足之情。

他以无私的奉献,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抛洒在雪域高原上。

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或许有人会讥笑这口号过时了,讥笑这种奉献为愚蠢。

可在这愚蠢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种伟大,一种为国为民倾尽一切的高尚道德与情操,看到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脊梁。

孔繁森走了,带着阿里藏族人民的无限哀思;孔繁森活着,活在为国为民的德政丰碑之中。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个名字像春雷般响彻中国大地,他也姓雷,叫雷锋。

他是一名平凡的士兵,他用点点滴滴的平凡,铸就了平凡中的伟大。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这不仅仅是一个士兵的宣言,也应该成为所有崇尚美德人们的宣言,更应该成为所有人民公仆的宣言。

平凡与伟大,两者间有着天壤之别,但一个“为人民服务”,一个大写的“德”字,可以让他们同时耸立于天地之间。

袁隆平,这位被世人赞誉的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同他的助手们,走进水稻王国的茫茫绿海,创造出人间奇迹。

还有……还有无数优秀的共产党人,在为人民服务的践行中辛勤耕耘,施德于人,扬德于世……当然,也有一些公仆队伍中的败类,他们蔑视美德,毁坏德行,贻害于民,败德于世……德行,随着历史与时代的更迭,不断变换的形式,变换着标准。

但是,做为人,做为社会中的一员,不论他身居何位,身份如何,他的人格、情操、良心、道义,这些德行之基,是需要永远根植于心中的,也永远根植于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万世不衰。

做为公仆,为人民服务,就应该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才会得到人民的称颂、尊敬和信赖。

而一旦颐指气使,横行霸道,鱼肉百姓,坑民害众,就一定会被人民所唾弃。

在中国重庆开县麻柳乡,就曾上演过这样的故事:当地政府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引发了农民的过激行为,造成恶劣影响。

乡政府痛定思痛,决心问计于民,还权于民,造福于民。

五年后,乡政府解决了农民行路难、吃水难、通讯难、照明难、看病难的“五难”之困,群众给政府送去十九面锦旗,立下了两块“功德碑”。

事小理大。

上至领袖集团,国家大事,下至黎民百姓,凡人小事,无德不立,有德者兴,盛德者强,缺德者失,无德者亡。

这是历史的教训,也是今天的宣示。

德者,人心之根,行为之本;法者,养德之基,护德之度。

两者互为表里,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缺失,不可偏颇,不可替代。

德治与法治并举,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里迎来了二十一世纪。

这是一个道德建设的世纪。

和平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成为新世纪的主流。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正成为今天的施政理念和实践。

“民本”思想的精髓已经成为建立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基础上的法治宗旨和道德宣示。

岁月能够改变山河,立德为民的精神永远不会失落。

以民为本,崇德尚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追求!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底蕴的中华民族,将再一次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我们只有坚定地继承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努力汲取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明,不断奋进,不断创新,努力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承负起中华民族历史伟大复兴的使命,才能使中华民族神采飞扬地屹立在世界东方,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德行天下,我们壮志雄心。

天下德行,我们满怀豪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