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生死观

合集下载

陶渊明自作挽歌对生死看得太透

陶渊明自作挽歌对生死看得太透

陶渊明自作挽歌对生死看得太透陶渊明自作挽歌对生死看得太透有些人认为,陶渊明的挽歌可以视为挽歌这种题材的最高水平了,如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十一说:“挽歌于缪袭,以此歌比而校之,其旷达处相同,而哀惨过之,陆机三章虽佳,风骨则减矣。

”也就是说,开创挽歌的缪袭,以及后来的陆机,挽歌都逊渊明一筹。

这三首诗,从内容上讲,“首篇乍死而殓,次篇奠而出殡,三篇送而葬之,次第秩然”(清·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挽歌诗三首其一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渊明开篇点明人只要活着,就必然死亡,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把一个人的生命放在自然之中来看,即使早死几年,也算不上短命——因为时间的长河太浩了,我们的生命也就是一滴水而已。

昨天晚上我我和你们一样,还都是活在世上的人,今天早晨,你们还活着,而我的名字已经写到鬼魂的名册上了。

我的灵魂散去,不知归附到哪里,我的形体就像一段枯木一般。

孩子、亲友都在我身旁哭泣。

此时,生前所纠结的得失荣辱是非善恶,对于我来说都没有意义了。

千万年之后,我生前的荣与辱只是留给后人评说,与我有什么相干呢?后人赞美我,与我也没有任何意义,后人抨击我,与我也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我来说,只有活着的时候享受生命,才是对于“我”来说,真正有意义的。

可惜啊,活着的时候,喝酒没喝够,没有好好地享受生命啊!明黄文焕《陶诗义》卷四评价此诗:“是非得失之在当身者,荣辱之在后世者,一死则俱不知。

而耿耿独明,长留缺饮之恨,生在世上,死在地下,总无别恋,自悲凄凉,自负清楚。

”清代温汝能则说:“起二句只是眼前道理,俗人见不到,偏说不出。

末数语,唤醒世人,如梦初觉。

”(《陶诗评》卷四)其二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对自祭文中陶渊明生死观的理解

对自祭文中陶渊明生死观的理解

对自祭文中陶渊明生死观的理解1.引言1.1 概述生死是人类永恒不变的命题,而陶渊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位伟大诗人和文学家,在他的自祭文中对生死问题有着独特的看法与思考。

本文旨在对自祭文中陶渊明的生死观进行深入的解析与理解。

陶渊明以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诗歌作品将自然景物与人性的关系融为一体,体现出对生命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其中,他的自祭文更是展现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独到见解。

自祭文是陶渊明于晚年创作的一篇寓言散文,借着寄托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来表达对生死的认识与思考。

在这篇文中,陶渊明以一个虚构的角色自述自己的一生,以及对生命和死亡的感悟。

通过阅读自祭文,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生命的态度是既接受又超越的。

他深刻认识到了生命的无常性,意识到人生的短暂与脆弱。

他用诗意的笔调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洞察力,并在其中传达出对死亡的接受与超越。

陶渊明在自祭文中也展现了自省与反思的品质。

他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反思自己的行为和选择,从中汲取教训并不断成长。

他通过深入的思考,逐渐认识到生命的珍贵与短暂,并以此深深珍视和感恩生命的赐予。

因此,本文将对陶渊明自祭文中的生死观进行详细的剖析。

从他对生命的无常性的认识、对死亡的接受与超越、自省与反思以及对生命的珍惜与感恩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对陶渊明生死观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对自己的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概述本文要讨论的主题——陶渊明自祭文中的生死观。

我们将介绍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其生平及其文学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同时,我们会介绍自祭文是陶渊明的一篇重要代表作之一,探讨它在陶渊明的作品中的地位和意义。

第二部分:正文在正文的第一章节,我们将详细探讨陶渊明的生死观。

我们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生命的无常性和对死亡的接受与超越。

陶渊明对待生命的态度

陶渊明对待生命的态度

陶渊明对待生命的态度陶渊明,这位古代的诗人,真是个传奇人物。

他对生命的态度简直可以用“洒脱”来形容。

想象一下,那时候的他,面对繁忙的世俗生活,选择了隐居,追求一种简单而又真实的生活。

很多人都知道他那首《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与世无争的理想世界。

哎,这个桃花源啊,真是让人心向往之,仿佛在那里,一切烦恼都能烟消云散。

陶渊明爱好田园生活,种菜、喝酒、写诗,简直就是个享受生活的高手。

他常常把小麦、稻谷和花草当成自己的朋友,与自然亲密接触。

很多人觉得,哎呀,这生活多单调,其实陶渊明就像是一个“大隐隐于市”的人,真正懂得生命的意义。

常常有人说,生活中总是会遇到烦心事,工作压力、家庭琐事等等,但陶渊明却认为,何不把这些都抛在脑后,去追求那种心灵的宁静呢?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就像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多么自在啊!在繁华的城市生活中,很多人都追求名利,拼命打拼,结果却把自己累得像个陀螺。

陶渊明却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是靠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心的安宁。

生活就像一杯茶,有的人喜欢浓烈的红茶,有的人却更偏爱清淡的绿茶,陶渊明无疑是后者。

再说他对生命的看法,简直是个哲学家。

他认为,生命短暂,没必要斤斤计较。

谁能说自己活得比别人更精彩呢?就算生活再艰难,也不要忘记欣赏身边的小美好。

想想那些盛开的花朵、潺潺的流水,陶渊明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他的态度真是值得我们借鉴,生活中有多少人为了成功而放弃了自己的理想,结果却发现,所谓的成功只是一场空。

陶渊明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习惯,就是喝酒。

大家都知道,喝酒这事儿在古代文人圈子里可常见了。

陶渊明却不喜欢那种豪饮狂欢,他喜欢的是静静地品味那一杯酒,细细地品味人生。

想想啊,有时候一杯酒下肚,心情就豁然开朗,烦恼也随之而去。

他的酒,不是为了麻醉自己,而是为了让心灵更自由,真的很有意思。

他还常常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种诗中蕴含的情思和对生活的热爱,简直让人感动。

浅谈陶渊明超然的生死观

浅谈陶渊明超然的生死观

5赤子自汉魏以来,诗文中常有对人生短暂和死亡忧虑的表现。

《古诗十九首》、曹操《短歌行》、阮籍《咏怀》等等,皆有生命苦短之感慨。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对此却轻视肉体的死亡,重视精神的永存。

所谓“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连雨独饮》既是此意,可见陶渊明超然的生死观。

首先,陶渊明能够客观地看待生死问题,他肯定了人总是要死的这一客观规律,并且认为人死之后并不能成仙。

他的这一科学认识是一个由矛盾痛苦到坚定笃信的渐变的过程。

陶渊明并不隐瞒他对死亡的忧虑,在《还旧居》中,诗人以“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书写了对死亡表现出的痛苦,而其《杂诗》:“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几句就可见诗人被死亡的阴影锁笼罩,沉湎于对死亡的忧虑和哀痛之中。

怎样才能从生死的束缚中逃脱呢呢?陶渊明不赞成肉体的永存:“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世间有桥乔,于今定何间”(《连雨独饮》)。

为了能使自己能够长生不老,他曾服用长生药(尤其是菊花)、练长生功,希望“不老复不死,万岁如平常”(《读山海经诗三首》其五),但是“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形神影神释)、“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拟挽歌辞》)的不可控性使诗人油然而生“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思想,况且在诗人看来,即便肉体能够真的如愿永垂不朽,但其在人世间的循环重复必然会使生命显得了无生趣:“不死复不老,万岁如平常”(《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其五)既然命运不能改变,也只好顺其自然:“天命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责子》)其《归园田居五首》之四说:“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人生来终当是要死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长生不老的幻想和欺人之谈了,所谓的成仙之道根本不存在,诗人对此说道:“世间有桥乔,于今定何间”(《连雨独饮》)——人人都说世上有仙人王子乔,现如今哪里能找到呢,这种神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所以诗人说:即事如已约,何必生华嵩”(同上)。

陶渊明的生死观及其生命矛盾

陶渊明的生死观及其生命矛盾

第8卷第2期2007年4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malof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01.8No.2Apr.2007陶渊明的生死观及其生命矛盾何蓓,董沛(河北大学医学部,河北保定071000)摘要:陶渊明身处魏晋时代整个生命思潮的背景中,自身遭遇各种生命矛盾,这促使他对生命问题进行认真思考。

他以独特、古朴、自然的诗风演绎了建功立业、痛苦抉择的生命主题。

他追求自我、追求自然、追求生命意识,具有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

他将“自然”融入诗歌的创作理念当中,将玄理变为日常生命哲理,开创了田园诗的新题材,为后代士人努力去追求自身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展现了广为咏叹的生命主题。

关键词:生死观;生命矛盾;陶渊明中图分类号:1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013(2007)02—0098.03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它是我们民族所特有的一种生存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对命运进行思考的结果,是中国文学创作的原动力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永恒审美价值的源泉。

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给诗坛带来了新气象…。

他以独特、古朴、自然的诗歌风格演绎了建功立业、人生的痛苦抉择这些生命主题。

一、陶渊明的生死观陶渊明的思想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

他的诗文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他有儒家的入世思想,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但又不拘守儒家经典章句,显得洒脱不羁。

他是一个很重实际的人,他的思想融汇了儒道二家之思想,加上个人的生活经验,具有独特的视点、方式和结论。

同时,他又把思考的结论付诸实践,身体力行。

陶渊明处在魏晋时代整个生命思潮的背景中,自身遭遇各种生命矛盾,这促使他对生命问题进行认真思考。

他正是通过这种思考来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

因此陶渊明的一生是一种现实的、自觉的人生。

陶渊明生命思考的动机是要解决存在于自身的生命问题,他一生都在努力使自身遇到的生命矛盾达到一种和谐,他与魏晋玄学思潮中的超越生命矛盾、阐释生命情绪的趋向是一致的。

陶渊明的生死观

陶渊明的生死观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欲仕那么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那么隐,不以去之为高。

……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欲仕那么仕,欲隐那么隐〞,这句话道出了陶渊明的一种人生观念:任性随化的人生观念。

不仅在仕隐问题上如此,陶渊明在生与死这等人生大事上亦如此。

“任性随化〞的观念来自老庄。

道即完全自然,人亦应完全顺天安命。

求仕,为饥所驱;又隐,乃是不堪宦情,这都是“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陈寅恪先生说:“渊明之思想为承袭魏晋清淡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立了新自然说〞。

“新自然说之要旨在委运任化。

夫运化亦自然也,即随顺自然,与自然混淆,那么认己身亦自然之一部,而不须更别求腾化之术〞,委运任化即任性随化的人生观,即听凭造化、随遇而安的生活。

陶渊明说“情随万化遗〞(《于王抚军座送客》),“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以他独特的方式生存着,自然,淡泊,悠远。

这种生活态度,显然是与他的生死观紧密相连的。

生死问题是人类最敏感而又永恒的主题。

有论者说陶渊明极度惧怕死亡,有论者说陶渊明逃避现实,笔者不敢苟同。

陶渊明并非闭着眼睛生存的人,他很清醒,却又能很淡泊,这正是他的非凡之处。

人总有计较得失追求功名利禄贪生畏死之心,其根源都在于“有己〞。

一得一失,在人的心灵上都会产生很大的骚动。

最大的得失,莫过于死,因为生命是属于“我〞的最终的东西。

人有哀有乐,这些情感,是得与失在人心灵上的反响。

“死〞是一切属于“我〞的东西的全部丧失。

陶渊明对人世敏感而又清醒,但没有沉溺不拔悲颓难抑。

他看到天地、山川、草木的永恒,深感人生无常,“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长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形影神》)他有感于贤愚寿夭,同归一死,“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形影神》)他看到当时的人世间缺少真正的是非、善恶的标准,“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形影神》)他曾想以一醉方休来愉悦短促的人生:“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生死观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生死观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生死观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家,他的诗歌《归去来兮辞》描绘了一幅深刻的生死画面,反映了
他的生死观。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描绘了一幅深刻的生死画面,他认为生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人们应该接受它,而不是抗拒它。

他说:“归去来兮,乃尔在人间,应乐乎生死,不悔其
所归。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生死的理解,他认为人们应该接受生死,而不是抗拒它。

此外,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还表达了他对生死的无常性的认识。

他说:“归去来兮,乃尔在人间,应乐乎生死,不悔其所归。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生死的无常性的认识,他认
为生死是一个无常的过程,人们应该接受它,而不是抗拒它。

最后,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还表达了他对生死的超越性的认识。

他说:“归去来兮,乃尔在人间,应乐乎生死,不悔其所归。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生死的超越性的认识,他认
为生死是一个超越性的过程,人们应该接受它,而不是抗拒它。

总之,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描绘了一幅深刻的生死画面,反映了他的生死观,他认为生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们应该接受它,而不是抗拒它,他认为生死是一个无常的过程,人们应该接受它,而不是抗拒它,他认为生死是一个超越性的过程,人们应该接受它,而不是抗拒它。

陶渊明的生死观,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也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家们。

陶渊明的死亡观

陶渊明的死亡观

陶渊明的死亡观作者:耿姝晴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7期摘要:陶渊明的死亡观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魏晋时期儒释道死亡观的影响,他虽然肯定死是每一个人的必然结局,但是对待死亡的态度却不是恐惧,亦不是超脱,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顺应自然、委运任化、理性达观,带有自我解脱与实现成分的死亡关照。

关键词:陶渊明死亡观自然1.引言有生必有死,自然万物皆是如此。

生死法则是自然界新陈代谢、保持活力的基础。

生与死是人必然会经历的,可是在世人眼中,生是喜悦的,因为它代表着未来与希望;死是悲伤的,因为它代表着分离与失去。

因而,人们更愿意诉说生,却对死避之犹恐不及,贪生怕死甚至成了人之常情。

郑晓江在论文里分析了人们畏惧死亡的三种原因:“一是丧失的痛苦。

死意味着人们生前所拥有的一切,财富、地位、声誉、亲情、人际关系,乃至身体等均失去了,且是永远的丧失。

二是未知的痛苦。

人毕竟没有经验死亡,不知死是怎么回事,亦不知死后往那儿去,会发生什么事情。

三则是人们将‘生’视为光明、享乐、生机勃勃,是‘有’;而视‘死’为黑暗、痛苦、无知无觉,是‘无’,等等。

”[1]这三种原因恰恰解释了为什么自古以来,世人只能安然地接受生,却不能泰然地处置死,明明知道死亡必然会来临,却不愿意正视,甚至将提及死亡当作忌讳与诅咒。

魏晋前后可谓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一段时期,政治动荡,战争迭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前有魏、蜀、吴三国鼎立,后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随后又进入南北朝,其间只历经了短短十几年的和平时光。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命只在呼吸间”[2]。

每看到一个无辜的人由于战乱被迫走向死亡,活着的人对死亡的恐惧便会增加一分。

在层层累积的恐惧驱使下,世人开始寻找躲避死亡、获得永生的方法,因而儒释道的死亡观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人们。

2.儒释道死亡观儒家虽然重视祭祀祖先之礼,但只是出于用“礼治”规范人们行为的需要,并不是相信所谓的鬼神之说,《论语·述而》中即有“子不语怪、力、乱、神”[3]的说法。

论陶渊明委运任化的生死观

论陶渊明委运任化的生死观

论陶渊明委运任化的生死观
陶渊明的生死观是一种独特的哲学观点,他主张“委运任化”,即听任自然,放浪形骸,不以生死为念。

这种生死观既体现了陶渊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的豁达与超脱。

首先,陶渊明认为生命是有限的,生死是自然规律。

他借“形”、“影”、“神”三者之口,抒发自己既不愿像名士一样放浪形骸,也不愿困于功名利禄的态度。

既然生命有限,那就不如委运任化,不喜不惧,乐生乐死。

这种思想体现了陶渊明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死淡然处之的态度。

其次,陶渊明主张“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他认为在宇宙自然变化之中,生死亦无所喜惧。

这种思想体现了陶渊明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大自然的尊重。

他以一种超脱的视角看待生命,认为生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以喜怒好恶为怀。

最后,陶渊明主张“委运以全吾神”。

他认为只有将个体置于自然之中,才能不会因生命“从古皆有没”而“念之心中焦”。

这种思想体现了陶渊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精神的延续和传承,而不是肉体的永生。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生死观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

他主张委运任化,不以生死为念,追求生命的真谛。

这种思想体现了他的豁达与超脱,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可以从陶渊明的生死观中汲取智慧,更加珍视生命,淡然处之,追求精神的延续和传承。

从《形影神》看陶渊明的生死之思

从《形影神》看陶渊明的生死之思

从《形影神》看陶渊明的生死之思陈必超(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200)摘要:陶渊明真正超越了生死,《形影神》清晰地呈现了诗人心灵超越的轨迹,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陶渊明;《形影神》;生死观归田隐居、躬耕自守后的陶渊明,内心深处不仅始终有贫与富的交战、穷和达的烦扰,更多的是生与死的焦虑。

随着暮年的到来,亲人的离世、生活的艰难、体力的衰损,使诗人对生死问题特别关注。

在现存120多首陶诗中,正面歌吟生死这一主题的就有51首之多,如果再加上侧面和间接涉及生死之忧和迟暮之叹的作品,吟咏生死的诗歌竟占了他全部诗作的一半以上。

而在所有这些诗中,最集中而又最深刻地表现陶渊明生命意识的首推组诗《形影神》。

清代马在《陶诗本义》卷二中说:“渊明一生之心寓于《形影神》三诗之内。

”本文拟就《形影神》对陶渊明生死之思的特点和意义作一些阐发。

一、矛盾焦虑故寻求解脱《形影神》组诗,现代的研陶者多认为是针对当时庐山东林寺主持慧远《形尽神不灭论》而发,亦涉及道教徒的“长生久视”说。

这种观点尽管缺乏考证学的坚实的支撑,但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应该是基本可以成立的。

魏晋易代之际,战乱频仍,死亡枕藉,人们对生死问题极为关注,道教、佛教乘时流行。

陶渊明写作《形影神》与这些情况都有一定的联系。

但不能简单地断定组诗就是就一人一事而发。

《形影神》诗前小序说:“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

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

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这告诉我们组诗是针对“惜生”之惑而写的。

可慧远不但不“惜生”反而主张弃生,因怯于生死之苦和轮转之痛,他曾致书王谧劝其不要欣羡高寿久生,在《致刘遗民等书》中也劝弟子弃绝世俗的感性生活以为“来生之计”。

基于“人生皆苦”的价值判断,他宣扬出世解脱以实现人生的永恒幸福,其实质是以弃生即牺牲今生现世为代价的。

再者,从诗人创作本意上看,也并没有对形、神的关系着力探讨。

说《形影神》是就慧远的《形尽神不灭论》而发,与诗人的本意和诗歌的主旨都不相符。

死去何所道:陶渊明诗文中的死亡意识

死去何所道:陶渊明诗文中的死亡意识

作者: 赵鲲
作者机构: 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
出版物刊名: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页码: 84-88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3期
主题词: 陶渊明;死亡文学;中国文学
摘要: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死亡意识显得异常突出。

陶渊明对死亡的必然性有透澈的认识,他能够以平常的眼光看待死亡,并且以此获得了委运任化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对生命有了更大的承担,故而我们可以用“向死而生”来概括陶渊明的生死观。

在中国思想史中,陶渊明的死亡观与道家颇为接近,但他不求仙、不养生的态度,又类似儒家的平实与理性。

总之,陶渊明的死亡观可以说是中国思想中非宗教性生死观的一个代表,其文学表现,也具有难以企及的感人力量。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生死观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生死观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生死观并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正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实乃瞻衡宇,有载欣载追。

僮仆热烈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困窘,松菊尚存。

携幼入室,存有酒盈樽。

引壶闲游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自得南窗以递丽质,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青翠,门虽设立而常第一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有心以出来岫,鸟奈何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进,牵孤松而盘垣。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为丛藓科扭口藓几时,曷不委心任争执不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风流非吾愿意,帝乡不容期。

容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尼里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Vaubecourt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在陶渊明的作品中,《归去来兮辞》历来是人们十分注重的一篇。

这是因为,“沛然如肺腑中流出”的这篇作品,全面集中地反映了陶渊明的思想。

而在欣赏陶渊明优美文辞的同时,读者也会对陶渊明的人生哲学作客观、全面的观照。

这篇“因事顺心”而创作的作品,完全可以看作是陶渊明自己对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一种诗意自白。

从《自祭文》看陶渊明的生死观

从《自祭文》看陶渊明的生死观

陶渊明委运乘化的生死观——以其《自祭文》为例提到东晋文坛就不得不提及巨匠陶渊明了,在经历了西晋的战乱纷争和政权的南迁后,偏安江南的闲适之心在士人心中日渐增长,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激情和斗志,开始游历山水之美,品吟人生之趣,把玩老庄之妙,“言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之风笼罩文坛。

在这种状况下,陶渊明的出现可以是凿破东晋诗坛沉闷的谈玄风气的有力一锤!也许对于那个时代而言,陶渊明是孤独的、是不入主流的甚至是不被世人认可的,但是正因为他特立独行的人格造就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他开创的田园诗,使我们认识了一个朴实、充满着浓郁生活气息的世界。

从此,诗人的创作方向和创作题材得到了拓展也从另一个侧面推动了山水诗的出现。

然而,后人的赞誉并不是陶渊明追求的人生目标。

陶渊明在其《自祭文》中以超然豁达的心态审视自己的一生,不仅情真意切,而且寓理于辞,其中不可忽略的是文中直接表露出陶渊明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亦有着独特的看法。

他将对死亡的思考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之生死应秉承的顺其自然、委运乘化的生命哲学观。

一般认为《自祭文》写于宋文帝(427年)的九月,也就是陶渊明去世的前两个月。

元嘉四年五月间曾有瘟疫流行,备受饥寒煎熬、折磨的诗人早已羸弱不堪,在写下《自祭文》的两个月就后与世长辞了。

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绝笔诗文通常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情感的,人在弥留之际的言辞是恳切的、真诚的。

陶渊明在《自祭文》对自己的一生做了简单回顾。

了解陶渊明的人就应该知道陶渊明的一生仕途“四入四出”坎坎坷坷,迫于生活的压力本想安稳舒适的做个小官,但官场的腐败和世情的虚伪最终还是不能令其忍受,毅然辞官归隐,谱写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

尽管辞官以后他的生活更加地艰苦,但是即使到了乞食的地步他也不愿再踏入仕途的泥淖同流合污。

也许在世人眼中看来他是糊涂的,但是这正体现了陶渊明的真正人格。

在《自祭文》中我们几乎看不到陶渊明对命运不公的抱怨之词,反而以达观的态度自视,做到了“餘今斯化,可以無恨。

浅论陶渊明诗中的生命意识

浅论陶渊明诗中的生命意识

浅论陶渊明诗中的生命意识摘要:陶渊明生逢乱世,目睹了种种人生的艰辛与生命的脆弱,因此,其诗歌对生命这样一个人类无法抗拒的宿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表现出生命之叹、生命之憾、生命之乐以及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而生命之乐则是陶渊明生命意识的最高准则。

关键词:陶渊明;生命;意识陶渊明生活于晋宋易代之际,这是我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动乱的时期之一,战争频仍,社会动荡,死亡的阴影时刻笼罩在士人的心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残酷现实使人深刻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易逝,对生命的高度关注和思索成为一种社会思潮。

遍览渊明诗集,遍览陶集,我们能充分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思索、对人生叹息与困惑,对生命乐趣的无限追求,对生命的那份圆融与淡定,而这对我们深入理解陶渊明的内心世界和诗歌内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命之憾自将近而立之年起任江州祭酒至不惑之年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辞去彭泽令,十多年间时宦时隐的生活既是渊明为政治理想在困境中苦苦求索,也是一生中灵魂深处最矛盾最痛苦的一个时期。

这期问的诗作时常流露出时光飞逝、壮志未酬的伤感。

作为一个有着极强忧患意识的文人,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始终在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屡称“少年罕人事,游戏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饮酒二十首》),时光的流逝已使人感伤不已,更何况自己一事无成,于是就更加悲伤哀痛。

在写给从弟敬远的诗中说道:“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癸卯岁十二月作与从弟敬远》),借读千载书,学习古高人,“诙谐中表现了坚贞与超脱的结合,正是对儒道精神很好的取舍与结合”,诗人为“总角闻道,白首无成”而不安,虽然闲居田园他并未忘却自己年轻时的志向,正如诗中所写“先师遗训,余岂云坠。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

策我名骥,千里虽邀,孰不敢至!”(《荣木》),所以他苦苦的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生命的意义,企图通过建功立业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

在这种“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的黑暗社会中,人的生命都难以保全,人的理想和价值又如何能实现呢?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让渊明彻底丧失了信心,带着误落尘网三十年的一身疲惫,和内心深处对仕宦的无比失望,在先后五次出仕后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绝,满怀愤懑地“自免去职”,归隐田园了。

陶渊明的死亡观

陶渊明的死亡观

陶渊明的死亡观耿姝晴(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00)摘要:陶渊明的死亡观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魏晋时期儒释道死亡观的影响,他虽然肯定死是每一个人的必然结局,但是 对待死亡的态度却不是恐惧,亦不是超脱,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顺应自然、委运任化、理性达观,带有自我解脱与实现成 分的死亡关照。

关键词:陶渊明死亡观自然1. 引言有生必有死,自然万物皆是如此。

生死法则是自然界新 陈代谢、保持活力的基础。

生与死是人必然会经历的,可是 在世人眼中,生是喜悦的,因为它代表着未来与希望;死是 悲伤的,因为它代表着分离与失去。

因而,人们更愿意诉说 生,却对死避之犹恐不及,贪生怕死甚至成了人之常情。

郑 晓江在论文里分析了人们畏惧死亡的三种原因:“一是失的。

死意着人们生有的一,、、誉、亲情、人 系,乃至身体等均失去了,且是永远的丧失。

二是未的痛苦。

人毕竟没有经验死亡,不知死是怎么 事,不死去,会生情。

三则是人们‘生’视为光明、、生 ,是‘有’;而‘死’为黑暗、痛苦、,是‘无’,等等。

”⑴三种原因了为什自来,世人 然 生,却不 然死,死亡 然会来 ,却不愿意 ,甚至 及死亡 与 。

可谓中历史上最昏暗的一段时期,政治动 ,,生 ,不 生。

有 、、三 ,有 之 、,,历经了年的 。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命只在呼吸”,2]。

每看到一个辜的人由于被迫走向死亡,活着的人对死亡的恐惧便会增加一分。

在层层累积的恐惧 驱使下,世人开始寻找躲避死亡、获得生的方法,因而儒的死亡观深深影响了当时的人们。

2. 儒释道死亡观儒家虽然重视祭祀祖先之礼,但只是出于用“礼治”规 范人们行为的需要,并不是相信 的鬼神之说,《论语•述而》中即有“子不语怪、力、乱、神”,3]的说法。

孔子有言:“未知 生,焉死。

”[3]可见儒家重的是人的生,而不是死。

《论语》中“自皆有死,信不立”[3],“死生有命,贵在天”[3]3一步揭示儒家相信死生一样都是极自然的事情,非人 力 左右。

王羲之与陶渊明生死观的异同作文

王羲之与陶渊明生死观的异同作文

王羲之与陶渊明生死观的异同作文
生是什么呢?死又是什么呢?生是活在世上?死是离开人世?下
地狱吗?
从我看来,生和死是一件多么平常而又平凡的事啊!我们从呱呱坠地地到能够独立保护自己的过程,我们就经历了许多生与死的考验。

生与死是一个生命过程,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过程与考验。

为什么人会活在世上呢?很简单,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就有着义务活在这个世上,而且要活得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更加美丽,喷出生命的火花,一个人如果白白地生在世上没有任何的抱负,没有任何的理想,没有任何的生的价值观,那么就白白地活在这个世上给地球增加负担,给人类粮食造成一定的损失,也给地球增加了负担。

王羲之对待生死的态度是貌似悲观实则积极乐观。

他认为人生无常,寿天由天,生命终归幻灭消失,因而为之无限感伤。

但是他又指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认为有生之年应该做些实事,态度积极
乐观。

陶渊明对待生死的态度是达观的、开朗的,他敢于直面生死、乐天知命。

如作者感叹“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作者认为在有限的、所剩无几的生命中,要顺
应自然,随缘自适,乐天安命。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我想,将来若到
了快结束生命的那一天,我依然能像往常一样悠然的享受夜的宁静,因为那是永远的安眠。

面对死亡,我真的不会畏惧。

我会坦然的回味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恩恩怨怨,深知离去,那是人生的必然,无法避免,既然如此,那就不如用微笑去迎接一个新的世界。

陶渊明写生死的诗

陶渊明写生死的诗

陶渊明写生死的诗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他以其深邃的思想和超然的文风闻名于世。

他的诗作中涉及到了许多关于生死的主题,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死亡的思索。

下面是陶渊明写生死的诗作及相关解析的参考内容。

1. 《归园田居·其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陶渊明的诗作《归园田居·其三》的最后一句。

这句诗描绘了陶渊明怀念乡关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恋和对生命的不舍。

诗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一句,语言简练却意境深沉,通过描绘夕阳下的乡关和江水,表达了对人生的不舍和对生命的无常感。

这一句诗反映了作者对生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视。

2.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是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的一首。

这首诗以结庐在人境的意象引出诗人的心境:置身于都市尘嚣之外的田园之中,宁静自在。

诗人问:“问君何能尔?”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回应自然而然地呈现出真实自我的追求。

作者以“心远地自偏”来表达自己超脱尘世纷扰的心境。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生死的思考,他倾向于远离人世而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3. 《归园田居·其六》: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是《归园田居·其六》的最后一句。

这句诗通过描绘云影、物换、星移来表达人事如梦的思考。

诗人问道:“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的思考,生命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这首诗表达了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无常感。

陶渊明的诗作中常常包含着对生命和死亡这一永恒命题的思考。

他反映了生死对人类存在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忧虑。

这些诗作通过悠远的自然景物与人生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短暂性的体认。

陶渊明的诗作意境深远,寓意丰富,主题内涵丰富,激发了读者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

陶渊明之生死观

陶渊明之生死观

陶渊明之生死观柳贞贞生与死的哲学关系是困扰人们已久的问题,而历代文人对待这个问题都有其独特的看法,庄子:“死生,命也,其有旦夕之常,天也。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子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田园诗人陶渊明接受的儒道思想以及他的人生际遇和生活背景形成了独特的生死观。

生死观,即包括了对死亡的观点,也包括对生存的观点。

毫无疑问,任何人面对死亡是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吗,陶渊明也不例外。

陶渊明面对死亡时是忧虑的,《还旧居》中表现得较为明显,“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

”中的一个“恐”字道尽其忧。

虽然他后面说:“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但酒真的能消除这忧虑吗?此外还有《拟挽歌辞三首》(其三)中“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之对死亡无可奈何之感。

然而,陶渊明死亡观的主旋律并不是忧虑与无可奈何,而是其顺随天命的思想。

“顺随天命”既有对道儒生死观的继承,又有陶渊明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总结。

陶渊明并非出生世家大族,为解决生计而出仕为官,后又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一生跌宕起伏,在出仕与隐世之间,早已看透人世,因此深感万物无常,对人生也好死亡也好产生了“顺随天命”的思想。

“顺随天命”并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一种积极的死亡观。

这种死亡观,在他的许多诗中可见: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拟挽歌辞三首》其一)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拟挽歌辞三首》其三)有出生必然有死亡,顺随生命的自然变化以了却此生,是一种泰然处之的态度,也是一份旷然与阔达。

“陶渊明以自然之道思考死亡,以平常之心描写死亡”是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

死亡固然值得忧虑与深思,但人生的价值还是在于生存。

陶渊明的生死观在两种情况下各有不同。

面对生之艰难时,他安贫乐道,在贫困中也不忘施行自己的价值观,生存之艰难既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

《乞食》中“饥来驱我区,不知竟何之”描写他食不果腹的生活窘境是生理上的艰难,幸得“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最后写“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欲仕则仕,欲隐则隐”,这句话道出了陶渊明的一种人生观念:任性随化的人生观念。

不仅在仕隐问题上如此,陶渊明在生与死这等人生大事上亦如此。

“任性随化”的观念来自老庄。

道即完全自然,人亦应完全顺天安命。

求仕,为饥所驱;又隐,乃是不堪宦情,这都是“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陈寅恪先生说:“渊明之思想为承袭魏晋清淡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立了新自然说”。

“新自然说之要旨在委运任化。

夫运化亦自然也,即随顺自然,与自然混同,则认己身亦自然之一部,而不须更别求腾化之术”,委运任化即任性随化的人生观,即听凭造化、随遇而安的生活。

陶渊明说“情随万化遗”(《于王抚军座送客》),“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以他独特的方式生存着,自然,淡泊,悠远。

这种生活态度,显然是与他的生死观紧密相连的。

生死问题是人类最敏感而又永恒的主题。

有论者说陶渊明极度惧怕####,有论者说陶渊明逃避现实,笔者不敢苟同。

陶渊明并非闭着眼睛生存的人,他很清醒,却又能很淡泊,这正是他的不凡之处。

人总有计较得失追求功名利禄贪生畏死之心,其根源都在于“有己”。

一得一失,在人的心灵上都会产生很大的骚动。

最大的得失,莫过于死,因为生命是属于“我”的最终的东西。

人有哀有乐,这些情感,是得与失在人心灵上的反应。

“死”是一切属于“我”的东西的全部丧失。

陶渊明对人世敏感而又清醒,但没有沉溺不拔悲颓难抑。

他看到天地、山川、草木的永恒,深感人生无常,“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长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形影神》)他有感于贤愚寿夭,同归一死,“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形影神》)他看到当时的人世间缺少真正的是非、善恶的标准,“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形影神》)他曾想以一醉方休来愉悦短促的人生:“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形影神》)“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游斜川》)。

####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每个人对它都有一种态度:有的在####面前凄凄惨惨戚戚惶惶不可终日,有的则视之淡然处之泰然。

陶渊明对待####保持着极其清醒、极其淡泊的态度。

陶渊明认为人的产生,源于大地造化之功,随天地运行、自然变化产生了人,“茫茫大块,悠悠高昱,是生万物,余得为人。

”(《自祭文》)人和其他有生命的物体一样有生必有死:“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准能独免”,(《与子俨等疏》)“既来谁不去?人理同有终”,“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

”陶渊明已经认识到生与死是人生的规律,如同寒暑交替一样自然。

“流幻百年中,寒暑自相推。

”(《还旧居》)正因如此,陶渊明在####面前不忧、不惧、不悲、不伤,“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随天地运转月日推移,人的寿命也就随之到了尽头。

陶渊明把####看成是人生的最终“归宿”,把人生看成是人出门旅游暂时借居的旅舍:“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自祭文》)“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渊明认为,人生于世就像住在旅店中,早晚将离去。

陶渊明受庄子思想的影响,以自然的态度对待生,以澹定的态度对待死,用任性随化的思想化解最让人困惑的主题——生死,建构了一种自然自适的享受同有人生的生活方式,为古往今来无数中国人建立了一个精神家园他悟透生死、明了人情世故,敢于直面人生,敢于正视一切,不受功名利禄的牵累,充分体现了“任性随化”的人生观念。

他以豁达、放旷、达观、静穆、坦荡自然的态度对待人的生死,这是人生的智慧,也是人生的境界。

只此一点,不仅同代人罕能匹比,即是后代人也难以比肩,只能仰之弥高。

这种思维洋溢于他的诸多作品中,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精神给养。

在人类文学史、思想史上也散发着奇光异彩。

出于对死亡的恐惧,陶渊明接受了老庄的重生、贵身思想,十分珍视自身的存在。

然而存在所必须面对的痛苦又使他不得不美化死亡来摆脱生的焦虑,接受了庄子把死亡看作回归的思想。

因此,在他的生死观中就存在着两个矛盾:痛不欲生与害怕死亡的矛盾,和重生与羡死的
矛盾。

陶渊明在《自祭文》中呼喊着“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就是在生存过于痛苦时用期盼死亡的方式来忍受生存。

然而一个人要在生存中时时刻刻想到死本身,也是件痛苦的事。

如果把死亡也想象得跟生存一样有价值,一样美好,那事情就会不同。

庄子把死亡看成是长久的休息,陶渊明也把死亡看作是“永归于本宅”(《自祭文》) 。

他们以生存状态中才有的情形来注解死亡,使得不可知的死亡不再那么神秘、那么陌生,把死亡看作是一次休息、一次回家,那么死亡也似乎是生存的一个部分而变得亲切而且可以接受了。

陶渊明不是植物人,他亦没有庄子的洒脱“, 坐忘”一下即可以忘掉一切,于是他选择了饮酒,通过酒精的麻醉,生存的外部世界似乎隐退了,而其内部思维也停顿了,生存中一下子出现了一个类似死亡的空无状态。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饮酒二十首》之十四)。

见陶渊明解决生死观中的矛盾的办法就是混淆生与死的界线,如同庄子用齐物论来取消万物差别,齐是非,齐生死,做到“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齐物论》) ,也就抹杀了生存与死亡的差别。

陶渊明虽然没有提起齐物论,但在生死观上无疑受庄子影响极深,所以他“性嗜酒”(《五柳先生传》) ,以饮酒来达到一种可以模糊生死,忘怀生死的境界,以此来忘怀生的忧虑,死的恐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