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事件暴露出美国的霸权侵略本质
爱德华斯诺登揭露美国安全机密的勇敢行动

爱德华斯诺登揭露美国安全机密的勇敢行动爱德华·斯诺登揭露美国安全机密的勇敢行动近年来,网络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人们对于网络监控和个人隐私的担忧与日俱增。
而在这个问题上,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的名字无疑是家喻户晓的。
他的勇敢行动揭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对全球公民实施的大规模监控,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重视。
本文将围绕斯诺登的揭露行动,探讨他的背景、行动的影响以及对他的评价。
一、斯诺登的背景和行动1.1 背景介绍爱德华·斯诺登,于1983年出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
他曾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和国家安全局(NSA)担任过多个职位,深度参与了美国的网络监控体系。
然而,在2013年,斯诺登毅然决定将这些保密文件公之于众,以揭露美国政府大规模的网络监控行为。
1.2 揭露行动斯诺登的揭露行动始于他离开美国前往香港,并与记者格伦·格林沃尔德(Glenn Greenwald)合作。
斯诺登向格林沃尔德透露了数个证明美国政府进行全球监控的秘密文件,这些文件被称为“斯诺登文件”。
随后,这些文件被媒体大量报道,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和震动。
二、斯诺登行动的影响2.1 全球性的关注与辩论斯诺登的揭露行动引发了全球性的关注与辩论。
他的举动使得全球公众了解到政府监控网络活动的程度,导致了对个人隐私权的深刻反思。
各界人士就网络监控与反恐之间的平衡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对于权力滥用和公民权利的讨论成为舆论热点。
2.2 法律和政策改革斯诺登的揭露行动也影响了全球各国的法律和政策。
面对公众的质疑和压力,许多国家开始审视自身的监控体制并加强隐私保护。
一些国家通过立法限制政府的监控权力,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
此外,一些国际组织也开始关注网络安全问题,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2.3 斯诺登的个人命运斯诺登的揭露行动也对他个人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因泄密被美国政府起诉,成为国际刑事通缉犯。
斯诺登的行为被一些人称赞为勇敢和正义,他的支持者认为他是为了揭示真相而牺牲自己。
斯诺登事件有感

美国斯诺登事件思考讨论
美国发生斯诺登事件充分体现了西方资产阶级所宣传的“自由”、“民主”、“人权”等说教的虚伪。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包括社会生产方式,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所固有的阶级局限限制了它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其本质是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斯诺登事件不过是剥削的新形式新表现。
质量互变理论告诉我们,量变引起质变,资本主义本质是旧事物,其反复暴露的问题是量变,最后终究会覆灭而产生质变。
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我们社会主义要时刻保持先进性,以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以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以先进生产力为代表,集中建设而不是集中强权政治霸权主义。
我们认识到,人民群众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美国这样的做法伤及的是广大世界范围内的人民群众的感情,是其资产阶级为了其阶级地位的垄断实质的卑劣表现。
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如果不能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只想着控制或者统治不断的剥削压榨,那么这个政党必然是不能长久的。
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法律上的平等掩盖不了事实上的不平等,都在这个斯诺登事件里集中的体现了。
并不是说简单的改正了这个错误,他就可以继续发展,其本质所在,日后必定再犯。
从重大事件看网络安全形势考试86分

∙ 1.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现任组长是(A)。
(单选题3分)o A.习近平o B.汪洋o C.马凯o D.刘延东∙ 2.下列国家中,不属于美国监听计划的成员国是(B)。
(单选题3分)o A.澳大利亚o B.朝鲜o C.新西兰o D.加拿大∙ 3.关于网络空间安全的新趋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单选题3分)o A.网络安全从根本上杜绝了颜色革命的发生o B.网络事件引发的社会矛盾,催生了社会安全的新焦点o C. 网络安全催生了文化安全的新命题o D.网络安全催生了科技安全的新博弈∙ 4.关于恐怖组织对网络空间的威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单选题3分)o A.有战术目标重点o B. 协调隐蔽o C.极少采取突发行动o D.结果不可估量∙ 5.构建网络安全的短期目标是(D)。
(单选题3分)o A.实现工业控制软件的国产化o B.提升能力o C.增加投资o D.建设中国的专属网络∙ 6.当前,网络攻击的主要收益是(B)。
(单选题3分)o A.系统的升级o B.数据的获取o C. 病毒的植入o D.网络的控制∙7.把信息安全写进国家总体安全观的是(A)。
(单选题3分)o A.习近平o B. 胡锦涛o C.邓小平o D.江泽民∙8.美国进行监听计划的重点是围绕(A)展开的。
(单选题3分)o A.网络o B.人o C.通讯工具o D. 设备∙9.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的时间是( C )。
(单选题3分)o A.2015年o B.2012年o C.2014年o D.2013年∙10.国家安全的核心数据是(A )。
(单选题3分)o A.网络空间o B.领土面积o C.受教育人数o D.国家机构∙11.网络安全的苦处有(ACD)。
(多选题4分)o A.各种风险共同叠加o B.网络安全从业人员待遇不高o C. 安全挑战和安全风险空前巨大o D.安全形势多元复杂∙12.下列事例中,能体现网络空间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有(ABCD )。
斯诺登事件心得体会

斯诺登事件心得体会在当代信息时代,个人隐私保护和国家安全之间一直存在着一道纷繁复杂的边界。
斯诺登事件摇撼了世界,揭示了国家监控网络和个人隐私之间的博弈。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对斯诺登事件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
首先,斯诺登事件让我意识到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数字化时代,我们离不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但同时也暴露在了信息泄露和侵入的风险中。
斯诺登披露的文件揭示了美国国家安全局进行大规模监控的事实,这引发了人们对于个人隐私权利的重新评估和警惕。
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平衡开放与安全,保护个人隐私的权益。
其次,斯诺登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公众讨论和对权力滥用的关注。
国家安全和反恐怖主义是政府监控的合法理由,但监控的规模和方式是否超出了合理的界限,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斯诺登的举报揭示了美国政府对全球民众的大规模监听,引发了公众对于权力滥用的强烈愤慨。
这个事件呼唤我们对于政府监管行为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和制约,确保国家安全和个人自由之间的平衡。
第三,斯诺登事件催生了隐私保护和加密技术的发展。
在斯诺登之前,大多数人对于信息安全和隐私的重要性关注较少。
然而,斯诺登事件的曝光让人们认识到互联网的安全风险,隐私保护和信息加密的需求激增。
这推动了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例如加密通信工具的广泛应用,以确保个人和组织的通信不会被窃听或监控。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应该提高自身信息安全意识,学会使用加密工具来保护我们的隐私。
最后,斯诺登事件给了我启示,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敢于为自己的信仰和原则站出来。
斯诺登选择将真相揭示给全世界,付出了个人自由和安全的巨大代价,但他也因此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思考。
我们应该敢于捍卫自己的价值观,敢于表达对于不公正行为的不满和抗议。
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行动,才能共同维护一个更加公正和透明的社会秩序。
总结起来,斯诺登事件让我认识到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引发了对于权力滥用和隐私保护的关注,促进了加密技术的发展,并激励了每个人敢于捍卫自己的信仰。
谈谈你对美国棱镜门及斯诺登的看法

一.斯诺登及棱镜门事件对美国的核心价值观造成了冲击,他挑战了美国人的【美国梦】。
美国的行为逻辑终究逃离不了国家利益的范畴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到美国国家利益的三大利益:国家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美国价值观的传播。
其中第一位是国家安全,第二位是经济利益。
这两个是眼前的现实利益,价值观传播则是崇高理想,长远追求。
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围绕其国家利益展开的,当国家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与价值追求发生冲突时,美国毫不犹豫会便置后者于不顾。
所以,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围绕其国家利益展开的,当国家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与价值追求发生冲突时,美国毫不犹豫会便置后者于不顾。
二.斯诺登及棱镜门事件不会拆毁美国人真正价值观【帝国梦】。
监听属于美国核心价值观与现实政策的妥协,但不会摧毁美国核心价值观当人们面对恐惧与安全威胁的时候,为了获得立即的安全感,他们会在公民自由上作出一定的妥协。
如果“9•11“类似规模的恐怖袭击事件再发生一次,那么美国人民届时的矛头无疑还将指向政府,政府对于自己“不作为”可能遭到指摘的担心,显然高过被发现使用监控手段的尴尬。
相对于担心国家以阻止“9•11”等类似事件发生为名义而滥用职权窃取隐私,人们更加畏惧的是“9•11”事件本身。
随着各类恐怖事件接踵而至,半数美国人认为斯诺登这个新版“深喉”应该受到法律的惩治似乎变得不难理解。
美国政府一贯标榜自由民主,人民对于自己的隐私权利和言论自由也是有一种“神经质”的敏感。
所以,当人们面对恐惧与安全威胁的时候,为了获得立即的安全感,他们会在公民自由上作出一定的妥协。
但这种妥协只是一个短期效应,美国社会对于个人权利的看重是有条件的。
三.【安全】,仍然是美国统治这手中的一张大牌,【国家利益】永远是美国人的核心利益,【帝国梦】才是美国人真正的核心价值观。
棱镜门中的美国人价值观在分裂斯诺登目前成为美国政府的主要叛徒,但在部分民众眼中,他是英雄,他让民众知道被监视的真相。
但在美国社会对恐怖主义的担心依然可观的情况下,更多美国民众既会赞叹斯诺登担当人权斗士的勇气,又会愤慨他的行为有悖于国家利益。
毛概实践论文

大学生对斯诺登事件的看法斯诺登爆料的“棱镜”窃听计划可以知晓,美国情报机构通过互联网公司实现对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的监视、监听,及对民众的网络活动的监视。
这引起美国民众无数哗然,虽然白宫一再强调必须获得法院授权才能对国内通信执行秘密监听,但熟悉政治操作和官方生态的就能明晓,这种被动的应急表态可信度总是令人怀疑的。
显然,“棱镜门”事件彻底将美国尊重人权和言论自由的形象毁了,美国言论自由的标榜和以此攻击别国的类似伎俩也彻底被打翻在地。
而这也无异于给了那些成天拿美国作标本批评中国的民主自由的公知学者们当头棒喝。
美国的双重标准不仅应用于盟国和非盟国以及国内和国外之间,同时在国内对民主、自由和市场经济等的执行也是依据政府的利益而定。
美国中情局的前雇员这只蝴蝶扇动了几下翅膀,就在全球信息安全领域刮起一阵风暴。
由此可见,斯诺登事件的对全球的影响很大,了解大家对此事件的看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斯诺登爆料这一事件一出,同学们对此的看法和态度也大相径庭。
当然这件事对于全世界人民来说是公道的,所以如果不站在道德的立场上,斯诺登的行为是对世界人民负责,至少他的爆料让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清楚自己的处境,同时也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有一定的揭露和遏制。
但是如果站在美国人民的角度,问题就会复杂很多,而在美国国内也在热烈地争论着斯诺登到底是一个爱国者还是一个背叛者。
于是针对这个问题,本组成员对同学们做了一系列关于斯诺登问题的看法的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将近70%)认为斯诺登做得对,其行为对于世界人民都是有价值的,甚至可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而小部分人则认为此事件另有隐情,斯诺登的这一系列爆料与其自身品质无关,而是其自身安全受到威胁迫使其作出这样的选择,或是另有更大的利益驱使。
当然还有极少一部分认为斯诺登的行为是不符合道德的,作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名雇员,就应该坚守自己的岗位和承诺,而此次爆料是其对美国政府的不忠诚。
基于这样一个结论,我们认为大部分的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斯诺登本人的结局,于国家而言,肯定没有鲜花和掌声,悲剧的可能性较大。
红旗文稿:斯诺登事件暴露出美国的霸权侵略本质

红旗文稿:斯诺登事件暴露出美国的霸权侵略本质6月初,先后供职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的斯诺登实名披露了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的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听监视项目,引起世界震动。
斯诺登曝光了美国政府正在通过IBM、英特尔、微软、雅虎、苹果、谷歌、Facebook、PalTalk、YouTube、Skype、AOL等占据全球信息服务显著份额的跨国公司对美国境外甚至美国民众的私人电话、互联网信息、电子邮件进行监听监视。
由此,斯诺登本人受到美国政府、民众、国际社会褒贬不一的评价,“大英雄”、“告密者”、“爱国者”、“美国叛徒”等称谓被纷纷加诸其身。
随着该事件的持续发酵,美国政府挥舞的自由民主大旗犹如“皇帝的新装”虚无缥缈,全世界追求正义的民众对于美国政府“贼喊捉贼”行为也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斯诺登事件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反抗不合理的国际秩序、争取自身正当权益、自主本国发展道路的重大契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借机团结起来应对美国霸权侵略。
一、斯诺登事件让全世界看清了美国双重人权和标准的伪善本质斯诺登事件是美国长期奉行“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内外有别双重人权标准的必然产物。
资本主义开启的世界历史一直是意识形态较量的历史,人权在今天更是逐渐变成了愚民统治的意识形态话语工具。
斯诺登通过英国《卫报》公布的“棱镜”窃听计划始于2007年布什政府时期,美国情报机构一直在美国跨国互联网公司中进行数据挖掘工作,通过分析用户的电子邮件、文档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特定信息。
不仅如此,美国国家安全局在全球范围内的网络攻击行动多达6.1万项,大到G20峰会、俄罗斯总统,小到私人电话、公民个人,全世界几乎无不处于美国政府的监听监视之中。
这样一来,作为互联网标准制定者的美国,俨然成为了网络信息世界的主人,偷窃他人隐私、侵犯他国信息安全成为其自由权力。
1.美国打着“网络信息自由流动”的旗号干着肮脏的勾当。
透过斯诺登事件,我们不难看到,自由、民主、人权这些美好的字眼被美国政府赋予了特定的内涵,这就是美式话语流动的自由、美国政界商界大腕的民主、美国政府的霸权。
2018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精准版)

1.(易)微信收到“微信团队”的安全提示:“您的微信账号在16:46尝试在另一个设备登录。
登录设备:XX品牌XX型号”。
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单选题2分)得分:2分A.有可能是误报,不用理睬B.确认是否是自己的设备登录,如果不是,则尽快修改密码C.自己的密码足够复杂,不可能被破解,坚决不修改密码D.拨打110报警,让警察来解决2.(易)U盘里有重要资料,同事临时借用,如何做更安全?()(单选题2分)得分:2分A.同事关系较好可以借用B.删除文件之后再借C.同事使用U盘的过程中,全程查看D.将U盘中的文件备份到电脑之后,使用杀毒软件提供的“文件粉碎”功能将文件粉碎,然后再借给同事3.(易)你收到一条10086发来的短信,短信内容是这样的:“尊敬的用户,您好。
您的手机号码实名制认证不通过,请到XXXX网站进行实名制验证,否则您的手机号码将会在24小时之内被停机”,请问,这可能是遇到了什么情况?()(单选题2分)得分:2分A.手机号码没有实名制认证B.实名制信息与本人信息不对称,没有被审核通过C.手机号码之前被其他人使用过D.伪基站诈骗4.(易)网盘是非常方便的电子资料存储流转工具。
不仅不占用空间,而且在任何电脑上都能访问,下面这些使用网盘的做法中,哪一项会造成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单选题2分)得分:2分A.将自己的信息分类,不重要的信息例如游戏文件、视频文件上传到云盘,个人身份证等信息存放在自己的电脑上B.自己的照片等信息加密后再存储到云盘,或者使用云盘的保密文件夹功能C.将所有信息保存在云盘,设置一个复杂的云盘密码,然后将密码信息保存在电脑D盘的文件夹中D.认真研究云盘的功能,设置云盘的强密码,谨慎使用分享功能5.(易)没有自拍,也没有视频聊天,但电脑摄像头的灯总是亮着,这是什么原因()(单选题2分)得分:2分A.可能中了木马,正在被黑客偷窥B.电脑坏了C.本来就该亮着D.摄像头坏了6.(易)家明发现某网站可以观看“XX魔盗团2”,但是必须下载专用播放器,家明应该怎么做?()(单选题2分)得分:2分A.安装播放器观看B.打开杀毒软件,扫描后再安装C.先安装,看完电影后再杀毒D.不安装,等待正规视频网站上线后再看7.(易)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保护。
爱德华斯诺登的语录

爱德华斯诺登的语录以下是关于爱德华斯诺登的语录的一篇文章。
爱德华斯诺登的语录爱德华斯诺登,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因揭露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活动而闻名于世。
他的言行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讨论和辩论。
以下是一些爱德华斯诺登的语录,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他的观点和思想。
1. "权力的沉醉使人迷失自我,随之而来的只会是滥用和腐败。
"这个语录反映了爱德华斯诺登对权力的警惕和担忧。
他认为权力会使人失去自我,导致滥用和腐败的情况发生。
他通过揭露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控活动,试图提醒人们对于政府权力的警觉性。
2. "信息自由是一个民主社会的基石。
"爱德华斯诺登强调信息自由在民主社会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应该有权知道政府的行为,并且对于政府的监控活动应该有透明度和公正的评估。
他认为信息自由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3. "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监控人民。
"这个语录体现了爱德华斯诺登对政府责任的看法。
他认为政府的首要职责是为公民提供服务和保障,而不是通过监控和侵犯隐私来控制人民。
他对于政府滥用权力的批判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政府所扮演的角色。
4. "每个人都有隐私权的权利,没有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我们将无法保护人权和自由。
"爱德华斯诺登强调了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对于保护人权和自由的重要性。
他认为如果我们失去了个人隐私的保护,我们将无法自由地行动,也无法保护我们的权利。
5. "当你告诉我‘我没有什么可隐藏的’时,请问你是否同意我随意查看你的个人通信和隐私?"这个语录是对于那些认为没有隐私问题的人的质问。
爱德华斯诺登通过这个问题引起人们对于个人隐私权的思考。
他认为即使你没有什么可隐藏的,你也应该有权利保护自己的个人通信和隐私。
这些语录只是爱德华斯诺登言谈中的一部分,但它们展示了他的观点和思想。
爱德华斯诺登通过揭示政府监控活动,引起了对于个人隐私权和自由的广泛讨论。
棱镜事件折射美国网络霸权——基于新帝国主义论视角

棱镜事件折射美国网络霸权
一 一
基于新 帝国主义论视角
薛 艳 艳
内蒙 古 财经 大 学
0 1 O 0 7 0
摘要 : 随着 美 国 “ 棱镜 ” 窃听计 划 的曝光 , 美 国情报机 构 的这一 行 为在 美 国各 界和 国际社会 引起 了轩 然大波 。这 事件 的背后 , 是 美 国利 用其 网络 霸权 在信 息化 世 界 范 围内的肆 意 侵略 , 本 文将 基 于 “ 新 帝 国主 义论 ” 的视 角 ,
二 美国网络霸权的 “ 双重标准”
2 0 世纪7 0 年代能源危机后 ,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 原 来在生产领域 占据主导地 位的美 国, 由于 日本及欧洲经济的崛起 , 尤其是生产领域竞争力 的迅速增 强 , 致使美 国面 临着 巨大 的挑战 及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 美国转 战金融领域 , 形成 了以金融资 本为核心的霸权主义 , 同时能够决定性地影 响工人 阶级运 动以及 国家行为 , 尤其是对那些陷入严重债务危机的国家 。随着4 G t l f 照 的发放 , 信息化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 , 信息安 全成为我们面临的重 大课题 之一 。此前美 国一直 以网络安 全受 害者 自诩 , 刻意 造谣 中 国搞 网络攻击 , 诋 毁 中国大国形象 。而 “ 棱镜”事件 却再 一次 向 全世界宣告 美 国栽赃 陷害 , 笑里藏 刀 , 是搞 网络攻 击最早 、规 模 最大 、技术最娴熟 的国家。所有这些 , 再次暴露 了美 国的双 重标
一
一
生产 、贸易、商业 、资本流动 、资金转移、劳动力迁移、技术转 让 、货 币投机 、信 息流通和文化冲击等 , 流入和流 出不 同的领 土 实体的方式。 在 此, 大卫 . 哈维提 出了信息流通 的重要性 , 将 其明 确置于新帝国主义 的释义之 中, 其重要性可见一般。然而, 要探析 其原 因, 必须先理解新帝国主义论 。 英 国人罗伯 特 . 库 伯 在 其 主 编 的 文 集 世 界 秩 序 的重 组 :“ 9 . 1 1 事件的长期 影响” 中, 其 中一篇关于 “ 后现代国家” 的文章对新帝国主义论进行了全面 的阐述。在文 中库伯站在 自由 主义 的立场 , 主张后现代 的帝 国主义应 以双重标准来对付 旧式的 现代国家 , 即” 在我们 中间 , 我们遵守法律 , 但在丛林 中与人打交道 时, 我们也就必须遵守丛林 法则” , 并声称可 以使用武力 、进行 先发制人的策略进行攻击 , 就像西方对付 阿富汗 , 美国对伊拉 克出 兵一样。 与 旧帝 国主义相 比, 美国新帝 国主义又有其新的特质 , 它 既具 有帝 国的一般 , 又拥有帝 国的特殊 。其帝 国的特殊性表现在 以下 几个方面 : 超强的军力 、极端 的强权政治 、文化帝 国主义 、恐怖 加 民主的帝 国主义 、先发制人 的战术手段 。 在新 的 《 美 国国家 安全 战略 中明文规定 “ 如 果有 必要 , 美 国会毫不犹豫地单独采 取行动 , 通过对无赖国家和恐怖分子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 , 行使美 国 自卫 的权利 ”, 这充分揭露 了美 国已经将 “ 先发制人 ”作为 国 家安全战略的第三大选择 。先发制人与双重标准虽然是美国国际 战略 的两个不 同路径 , 但都是美 国强的军事 实力和经济实 力 ,
继续教育-从重大事件看网络安全形势100分试题

从重大事件看网络安全形势 100分1.当前,进行网络攻击主要是为了获取( C)。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财富 o B.现金 o C.数据 o D.领土2.当前,网络攻击的主要收益是( C)。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系统的升级 o B.网络的控制 o C.数据的获取 o D.病毒的植入3.在2008年奥运会的准备期间,曾发生利用(B )进行技术渗透的间谍活动。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 手机 o B.U盘 o C.mp3 o D.网络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空间新技术的是( B )。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云计算技术 o B.可视化程序设计技术 o C.大数据技术 o D.移动互联网技术5.当前,网络攻击的主要收益是(C )。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系统的升级 o B.网络的控制 o C.数据的获取 o D. 病毒的植入6.把信息安全写进国家总体安全观的是(D )。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 o B. o C. o D.7.攻击者一般是以(C )的身份发动网络攻击。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公检法人员 o B.产品和服务提供者 o C.黑客 o D.普通市民8.关于网络攻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攻击线路从定向入侵转到旁路入侵 o B.攻击目标从打哪指哪转为指哪打哪 o C.攻击来源从集团作战转向单打独斗 D.攻击手段从纯技术手段转为技术+人+网上+网下9.我国遭受网络攻击的重点是(A )。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掌握科研命脉的机构 o B.社会公益部门 o C.电子商务 o D.教育系统10.全球网络安全的痛处是(B )。
(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 政治对网络高度依赖 o B.经济对网络高度依赖 o C.文化对网络高度依赖 oD.公益事业对网络高度依赖11.网络安全的苦处有(BCD )。
(多选题4分)得分:4分o A.网络安全从业人员待遇不高 o B.安全形势多元复杂 o C.各种风险共同叠加o D.安全挑战和安全风险空前巨大12.棱镜计划监视的主要国家是(BD )。
斯诺登事件心得体会

斯诺登事件心得体会斯诺登事件发生以来,我认为最大的心得体会就是政府监控已经无处不在,我们的隐私已经受到严重侵犯。
在斯诺登爆料中,我们了解到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以及其他各种情报机构在各个国家进行大规模的监控活动,甚至是对盟友国家的盯梢。
这让人感到震惊和恐慌,因为我们一直以为隐私是受到保护的。
然而,斯诺登的爆料告诉我们,政府已经通过科技手段,对每个人的通讯、网络行为等进行广泛的监控和搜集。
这不仅仅是对恐怖分子、犯罪分子的监控,更是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进行的跟踪和记录。
这一点在我看来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的自由和个人权利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侵犯。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已经成为了一种商品,被政府和各大科技公司用来获取经济利益或者其他政治目的。
我们在互联网上的每一次搜索、每一次社交媒体的发言都被记录下来,被用来分析和研究我们的行为和喜好。
这不仅仅是对我们自由的一种侵犯,更是对我们个人尊严和人权的践踏。
斯诺登的爆料让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隐私保护运动。
斯诺登成为了一个英雄,他为了揭示真相,为了保护我们的隐私权利不顾个人安危。
然而,与此同时,他也成了美国政府追捕的对象,不得不流亡在外。
从斯诺登的事例中,我明白了两个道理。
首先,我们不能把隐私权简单地交给政府或者科技公司,我们必须要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信息和隐私,采取一些保护措施,避免被广泛的监控和搜集。
其次,我们需要推动政府和立法机构出台更严格的隐私保护法律和监管措施,确保我们的隐私得到合理的保护。
斯诺登事件是一个警钟,提醒我们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我们不能被动地接受政府的监控和搜集,我们必须积极行动,保护我们的隐私和个人权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在一个自由和安全的社会中。
斯诺登事件 斯诺登详情

4.美害怕引起连锁反应。在曼宁揭露美国大兵肆意屠杀伊拉克平民罪恶行径不久,即发生斯诺登事件,不是偶然的。联系此前“占领华尔街革命”,这一系列正义举动,像极了“人民的起义”。说明有正义感的美国民众再也无法忍受美国统治者的虚伪、粗暴和狡诈,不畏凶险,纷纷挺身而出,大胆揭露美的黑幕。对此,美国的统治者不会不心惊胆战,不会不担心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形成无法阻挡的革命(叛国)风暴。
五是多家网络公司卷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脸谱、PALTALK、美国在线、SKYPE、YOUTUBE、苹果等九家公司参与同美国政府的合作。由此可以断定,这是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经常性网络攻击行径。
斯诺登公开披露这一信息后,立即遭到美国政府和议会的猛烈抨击——
美国是拥有这样的革命基础的。民调显示,美国人对这一问题存在尖锐分裂,12日的盖洛普民调显示,44%的美国人认为斯诺登的揭密是“正确的”,而42%的人表示“错误”。路透社和益普索市场调查公司12日公布的民调得出同样结论:有约23%的受访者表示,斯诺登是一名叛国者,而有31%的人认为他是一名爱国者。说斯诺登“正确”、认为斯诺登是“爱国者”的人数,远多于认为斯诺登“错误”、是“叛国者”的人数。
因为,他公开披露美国“棱镜”计划的义举所造成的震动,完全不亚于9.11事件对美国的震撼。
所不同的是,9.11针对的是建筑学意义上的“帝国大厦”,而斯诺登针对的是政治学意义上的“帝国大厦”。9.11因其针对平民的恐怖主义行径而遭到全球一致谴责和打击;而斯诺登针对的是美帝依靠网络优势监听平民通讯和窃取他国机密的恶劣行为。斯诺登因此被冠以“叛国英雄”的雅号。
世界经常因小人物而改变。马拉松之所以成为世界性体育项目,不过因为一个战场通讯员的昼夜狂奔。有人说这源于最后“一棵稻草现象”,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最后一棵轻如鸿毛的稻草,就成为压垮骆驼的那一关键变量。那么,小人物斯诺登会是压垮美帝国的最后一棵稻草吗?估计还不会。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1、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提出的宏伟目标。
12月8日,一场大雾笼罩了大半个中国,人们不得不面对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麻烦。
经济发展虽然带来了物质的充裕,也引发了环境的污染和恶化。
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关乎每个人的福祉,根治污染势在必行。
我认为,要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首先必须端正认识。
牢记人民是发展的推动者,是生产力的创造者,而只有还原天蓝、地绿、水清新这样的环境,让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真正享受发展成果,人民才会真心实意的支持发展、支持改革,这样的发展才能长久,才有意义。
其次是强化责任。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全面小康,既有殷实富裕的生活,又有山清水秀的环境。
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就必须发挥污染治理的主导作用,真正将保护环境作为政府施政的主要内容,避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最后是加强引导。
我们看到中央出台新的政绩考核办法,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
这就为打破过去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打下了基础。
但要真正让地方政府重潜绩轻显绩,打基础利长远,还需要科学测算,设定环保等社会事业所占比重,明确地方政府责任界限。
同时,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放宽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建立服务型政府。
果真如此,那么再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便指日可待了。
2、如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坏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常规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我觉得要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形成全社会节能的好风尚。
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
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
“棱镜门”引发的思考

“棱镜门”引发的思考近日,美国中情局前职员爱德华.斯诺登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
从2007年的小布什时期开始,美国情报机构便通过九家在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对民众电话的通话和网络活动进行了监听和监视。
“棱镜门”事件持续发酵,震惊世界。
现在全世界人民都通过“棱镜门”在等着看,美国人所宣称的“自由”,到底意味着什么?“棱镜门”引发的思考是多方面的:1.美国所宣称的自由、人权之类的理念是虚伪的,特别是当看到美国对人权实施双重或多重标准的时候,民众更是该看清美国这虚伪的一面。
斯诺登认为政府做了不正义的事情,比如侵犯个人隐私,损害公众自由——注意:个人隐私是公民自由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隐私就没有自由。
对于美国,向来标榜自己的自由、人权至上,更是喜欢用这样的旗号干涉中国事务,然后此次事件的披露,再次将美国的高姿态推上了风口浪尖。
美国政府一边宣传“互联网自由”,一边却在肆无忌惮的收集一般民众的个人隐私,“互联网自由”成为美国让民众放松警惕的幌子。
美国政府表面上声称“网络无国界”,但在具体决策时仍是“国家利益优先”。
自由和人权似乎在这个时候就显得极富讽刺意义了。
因此我们更是该看清美国这虚伪的一面,客观而清醒的认识美国,认识自由、人权这四个字的含义。
奥巴马为“棱镜门”进行了辩解,他说,“棱镜”项目只是用来监控外国人的,并不监控美国人(所以它并未侵犯美国人的隐私和自由)。
如果监控美国公民是侵犯了自由和人权,那么监控外国公民,为什么就没有侵犯自由和人权呢?除非美国经常挂在嘴上的自由和人权,是只适用于美国人的,对世界其他各国人民是不适用的。
如果是这样,那你们的“普世价值”从何谈起?“普世人权”又从何谈起?2.美国实际掌控着全球互联网的绝对“话语权”。
美国一边大喊自己是网络进攻的“受害者”,一边又不断向明显处于劣势的国家发动网络进攻。
美国凭借其技术和资源优势,长期以来一直把网络攻防力量作为新军种来建设,把网络空间介入作为介入新方式来运用,把网络威慑作为战略威慑新手段来发展,积极推行以攻代防、以攻促防的先发制人战略,极力巩固网络霸权地位。
“棱镜门”引发的思考

“棱镜门”引发的思考1.美国所宣称的自由、人权之类的理念是虚伪的,特别是当看到美国对人权实施双重或多重标准的时候,民众更是该看清美国这虚伪的一面。
斯诺登认为政府做了不正义的事情,比如侵犯个人隐私,损害公众自由——注意:个人隐私是公民自由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隐私就没有自由。
对于美国,向来标榜自己的自由、人权至上,更是喜欢用这样的旗号干涉中国事务,然后此次事件的披露,再次将美国的高姿态推上了风口浪尖。
美国政府一边宣传“互联网自由”,一边却在肆无忌惮的收集一般民众的个人隐私,“互联网自由”成为美国让民众放松警惕的幌子。
美国政府表面上声称“网络无国界”,但在具体决策时仍是“国家利益优先”。
自由和人权似乎在这个时候就显得极富讽刺意义了。
因此我们更是该看清美国这虚伪的一面,客观而清醒的认识美国,认识自由、人权这四个字的含义。
奥巴马为“棱镜门”进行了辩解,他说,“棱镜”项目只是用来监控外国人的,并不监控美国人(所以它并未侵犯美国人的隐私和自由)。
如果监控美国公民是侵犯了自由和人权,那么监控外国公民,为什么就没有侵犯自由和人权呢?除非美国经常挂在嘴上的自由和人权,是只适用于美国人的,对世界其他各国人民是不适用的。
如果是这样,那你们的“普世价值”从何谈起?“普世人权”又从何谈起?2.美国实际掌控着全球互联网的绝对“话语权”。
美国一边大喊自己是网络进攻的“受害者”,一边又不断向明显处于劣势的国家发动网络进攻。
美国凭借其技术和资源优势,长期以来一直把网络攻防力量作为新军种来建设,把网络空间介入作为介入新方式来运用,把网络威慑作为战略威慑新手段来发展,积极推行以攻代防、以攻促防的先发制人战略,极力巩固网络霸权地位。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全球亿万人共同使用的重要基础设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符合全世界的共同利益。
因此,除了自建网络产业,竖起严密防线,最重要的还是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来自网络的威胁。
比如通过联合国这一主渠道,推动建立公正、民主、透明的互联网国际管理机制,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棱镜门事件

国际社会对于“棱镜门”反应
棱镜计划曝光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美国的行为表示震惊,强烈反对该项计划, 谴责美国的行为,要求美国立即出面澄清。但是极度重视隐私权的日本,却对国际舆 论热议的“监视门”无甚共鸣 ,而俄罗斯、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等国家则表示会考虑 给予斯诺登政治庇护,2010年维基解密网站的爆料人阿桑奇现就在厄瓜多尔的英国大 使馆避难,中国外交部表示美国应该向国际社会做必要解释,认为美国的行为是无益 于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简要介绍
• • • • •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棱镜计划揭秘者 棱镜门事件概要 美国的反应 国际社会的反应 棱镜门事件的影响 我对棱镜门事件的看法
爱德华·斯诺登,1983年6月21日出生在美国北 卡罗来纳州,后来搬到马里兰州。他高中没毕业,曾 到当地的社区学校学习计算机来获得必要的学分,最 终没获得高中文凭。2003年,他加入美国陆军特种部 队,但因在训练中受伤离开部队。退役后,他被安排 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当技术助理。2007年,作 为中情局信息技术员,他被派驻瑞士日内瓦工作,曾 在那里接触到一些机密文件。2009年,斯诺登离开中 情局,开始为NSA承包商工作。随后,他作为博斯公 司雇员在国安局工作4年,开始接触并复印监听计划 的机密材料。 他在得到监听计划的机密材料后,斯诺登向国安 局主管请假,他称需要离开几周治疗癫痫病。当他收 拾行囊时,他告诉女友要离开几个星期,但对离开的 原因却含糊其辞。2013年5月20日,斯诺顿放弃年薪 20万美元的工作,抛下在夏威夷的同居女友和父母, 只身前往香港。 斯诺登在揭秘棱镜计划后随即遭到美国的全球通 缉,因为他的行为激怒了美国政府,让美国政府陷入 一个尴尬无比的境地,遭到通缉是必然的,还可能面 临叛国罪或者间谍罪等罪名的起诉目前斯诺登正身处 俄罗斯。
斯诺登事件

《斯诺登事件》后的思考“民主”与“法制”不是目的。
由于《斯诺登事件》的爆料,美国在国际、国内的民主与人权方面,出现前所没有的信任危机。
从深层次来看,由于长期片面追求民主,把它作为目的。
因此出现了斯诺登的叛逃爆料的阳盛阴衰的乱象。
现代阴阳学认为:民主(阳)法律(限)是手段,不是目的。
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民主与法制的运作,人是否能享受自由、幸福安康。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不断加强对人民进行法制与民主的阴阳平衡的教育。
两种情况并不少见两种竞争、对抗的政经实体,为了超越,战胜对方往往互派情报人员搜集情报,古往今来,并不少见。
而两种政经实体的情报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向对方叛逃、爆料,也不少见。
关键是所爆的资料利用率有多大。
据悉,由于斯诺登只是一名低级情报人员,所爆之料,利用率有限。
可能只有泪水为了反恐对社会进行监管与为了压民对社会进行的监管,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监管。
前者:为民主自由而监管。
后者:为独裁专政而监管。
界线绝对不能含混。
斯诺登为了追求一种个人或少数人的绝对民主,反对美国政府为反恐而进行的社会监管,投奔主张群雄各据的他国,为了讨好他国,并以不断爆料,使他国反美的愤怒,失放出一种前所没有的快感,“哈哈哈哈,你也不过如此”。
但是,斯诺登你可曾想过,你所追求的绝对民主在“有的一党独大”,“有的一党独秀”能否找到一丁点救命稻草,你的后半生怎样度过,可能只有泪水。
世界是有希望的九一一后,世界反恐巳取得阶段性胜利:一、绞死了萨达姆二、推毁了塔里班三、炸死了本拉登使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大型恐怖行为得到有效扼止。
但是由于像波士顿那种小型的恐怖活动,斯诺登不利于反恐的信息爆料,国际民主化,国家民主化,停滞不前,大大阻碍了人类前进步伐。
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当前在国际事务中必须善用语言交流加快国际民主化进程;在国内事务中善用新闻、游行、言论自由加快国家民主化进程。
在理论上必须善用天人合一的阴阳平衡取代资本主义民主的资本翻利润,无产阶级民主的消灭私有制。
高三政治复习必修二当代国际社会

高三政治复习必修二当代国际社会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必修二当代国际社会练习题一、选择题1. 斯诺登将美国政府侵犯个人隐私的棱镜计划曝光后,世界为之震惊。
“棱镜门”再一次证明了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暴露了其假借“人权”之名行侵犯别国主权之实。
下列关于人权和主权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权是主权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B.人权高于主权C.没有主权也就谈不上人权D.人权与主权是相互对立的解析: C主权是实现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人权是主权的具体体现,A、B观点错误。
D观点错误,排除。
C是对主权和人权关系的正确阐述,当选。
2.[2013•马鞍山质检]“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
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
”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这段话表明,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应该()①坚持主权国家的平等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②尊重各国人民的自主选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③坚定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同时尊重其他国家的利益④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力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A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和平等权。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发展道路由自己决定,其他国家不能干涉,①②正确;③④与题意不符。
该题选A。
2013年1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表声明宣布划设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
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涵盖了钓鱼岛区域等中国东海空域。
这一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引来世界各国关注。
日美等国反应尤为强烈。
25日,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斋木昭隆召见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提出抗议,要求取消这一决定。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25日强调,不会按中国的规定通报航空器在防空识别区内的飞行计划,重申不接受中国的任何要求。
据此回答3~4题。
3. 我国划定东海防空识别区是在行使主权国家的 ()A.独立权B.管辖权C.平等权D.自卫权解析:D中国设立防空识别区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这是行使自卫权的体现,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美国斯诺登事件观后感

美国斯诺登事件观后感"美国斯诺登事件观后感"斯诺登事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起涉及国家安全和信息监控的事件。
美国前国家安全局(NSA)合同员工爱德华·斯诺登泄露了大量有关NSA的机密文件,揭露了美国政府秘密侦听和监控全球网络通信的活动,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争议和讨论。
对于斯诺登事件,我有着复杂的思考和观点。
一方面,斯诺登的行为可能会被视为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对美国的情报收集能力造成了重大损害,这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
另一方面,斯诺登的举动也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即政府机构在追求国家安全的同时,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首先,斯诺登事件引发的全球范围内的讨论和争议,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平衡。
政府机构从事大规模的数据收集和监控,可看作是以防止恐怖主义和维护国家安全为名义的一种侵犯个人自由和隐私权行为。
斯诺登的行为使人们开始对这种隐私侵犯提起质疑,反思政府机构的权力扩张和信息监控的合法性。
其次,斯诺登事件揭示了政府机构对于公民隐私权的侵犯,并引发了一系列监管和法律改革的讨论。
斯诺登泄露的文件揭示了NSA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监控活动,包括监听电话通话、收集电子邮件、截获网络通信等等。
这些活动超越了多数人的想象,并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和对政府机构的不信任感。
斯诺登事件也使人们深思现代社会的信息安全问题。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政府机构的数据收集和监控活动有助于提高国家安全,但也给个人和组织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斯诺登的行动向人们展示了他们可能正处于一个无形监控的状态,个人的隐私权正受到侵犯,这引发了对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保护的迫切需求。
斯诺登事件还引发了人们对个人勇气和犯罪行为的讨论。
斯诺登为了遵循自己的良知,冒着身份暴露和丧失自由的风险,选择揭示了NSA的秘密活动。
他对权力的质疑和对公民权利的捍卫,使得一些人将他视为英雄,而另一些人将他视为叛国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诺登事件暴露出美国的霸权侵略本质李艳艳 朱继东2013年08月19日15:05 来源:红旗文稿【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 推荐: 提交 分享6月初,先后供职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的斯诺登实名披露了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的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听监视项目,引起世界震动。
斯诺登曝光了美国政府正在通过IBM 、英特尔、微软、雅虎、苹果、谷歌、Facebook 、PalTalk 、YouTube 、Skype 、AOL 等占据全球信息服务显著份额的跨国公司对美国境外甚至美国民众的私人电话、互联网信息、电子邮件进行监听监视。
由此,斯诺登本人受到美国政府、民众、国际社会褒贬不一的评价,“大英雄”、“告密者”、“爱国者”、“美国叛徒”等称谓被纷纷加诸其身。
随着该事件的持续发酵,美国政府挥舞的自由民主大旗犹如“皇帝的新装”虚无缥缈,全世界追求正义的民众对于美国政府“贼喊捉贼”行为也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斯诺登事件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反抗不合理的国际秩序、争取自身正当权益、自主本国发展道路的重大契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借机团结起来应对美国霸权侵略。
一、斯诺登事件让全世界看清了美国双重人权和标准的伪善本质斯诺登事件是美国长期奉行“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内外有别双重人权标准的必然产物。
资本主义开启的世界历史一直是意识形态较量的历史,人权在今天更是逐渐变成了愚民统治的意识形态话语工具。
斯诺登通过英国《卫报》公布的“棱镜”窃听计划始于2007年布什政府时期,美国情报机构一直在美国跨国互联网公司中进行数据挖掘工作,通过分析用户的电子邮件、文档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特定信息。
不仅如此,美国国家安全局在全球范围内的网络攻击行动多达6.1万项,大到G20峰会、俄罗斯总统,小到私人电话、公民个人,全世界几乎无不处于美国政府的监听监视之中。
这样一来,作为互联网标准制定者的美国,俨然成为了网络信息世界的主人,偷窃他人隐私、侵犯他国信息安全成为其自由权力。
1.美国打着“网络信息自由流动”的旗号干着肮脏的勾当。
透过斯诺登事件,我们不难看到,自由、民主、人权这些美好的字眼被美国政府赋予了特定的内涵,这就是美式话语流动的自由、美国政界商界大腕的民主、美国政府的霸权。
他们所极力倡导的“网络信息自由流动”目的不过是为了诱导发展中国家和国内外民众放松警惕、敞开大门任其入侵,使他们深受其害而不知不觉。
这些掌握网络信息流动方向乃至网络发展命脉的大佬们,一边高呼取消网络管制、力倡信息自由流动,一边又暗中监听监视本国公民隐私;一边以虚假的信息受害者身份占领道义高地,一边又居心叵测地组织跨国网络攻击;一边义正词严地声讨网络黑客,一边又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黑客组织。
美国在自由、民主口号下的言行不一、自相矛盾暴露得彻彻底底,这样一个以网络安全受害者自居的国家所进行的网络侵略活动在世界上无出其右,这样一个以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民众自由为宪法要义的国家所从事的侵犯人权行为令人发指。
2.美国陷入了自己精心布置的普世价值话语的现实悖论。
近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致力于构建普世价值的话语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全力推销自由、民主、人权等所谓的普世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曾深刻揭露,资产阶级赋予自己的价值观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当今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大国美国政府把他们所理解的自由、民主、人权作为普世价值向国内民众和世界各国进行推销,实际上是另有意图地推行从自己利益出发的个别价值观,代表的是美国少数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原本是为捍卫自由而进入美国国家安全局工作的斯诺登,实在是无法面对天天侵犯他人自由的工作内容,才愤然离去,正如他对英国《卫报》说道:“我在日内瓦看到的让我对政府和其对世界造成的影响感到幻灭,我意识到我也是作恶者之一”。
但即使如此,奥巴马7月11日会见出席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中国高官时仍表示美国将坚持推动普世人权,这种言行背离的做法更暴露了美国政客的虚伪和无赖本质。
3.斯诺登事件是充分暴露美国人权观虚伪性的照妖镜。
通过这个事件,我们看到,美国所大力推销的自由、民主、人权只不过是外严内宽的资产阶级话语。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曾经写道:“至于资产阶级完全禁止‘他人’享受这些自由,或是允许‘他人’在某些条件(这些条件都是警察的陷阱)下享受这些自由,那么这都是仅仅为了保证“公共安全”,也就是为了保证资产阶级的安全,宪法就是这样写的。
”斯诺登事件发生后,美国为了推卸责任,奥巴马6月7日竟然称“这一项目不针对美国公民或在美国的人,目的在于反恐和保障美国人安全”。
其言外之意是,美国对其他国家都持防范甚至敌视态度,美国以外的国家都是恐怖主义的策源地,其他国家的人民都是恐怖分子,而且该计划“经过国会授权,并置于法庭的监管之下”。
正如“维基解密”网站7月12日刊登的斯诺登面向各家人权组织发表的声明中所说:“美国政府对所有帮助维护我人权、尊重联合国庇护制度的国家发出威胁。
为了一个政治难民,它甚至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手段,命令其军事盟友迫降拉美国家总统的专机。
这些危险的步步升级的手段,不仅是对拉美国家尊严的恐吓,也是对所有人、所有国家都享有的基本权利的恐吓,是对希望在免遭迫害中生活,寻求并享受庇护权利的人的恐吓。
”美国毫不掩饰自己的霸道和强权。
二、斯诺登事件暴露出美国长期推行霸权主义的阴暗心理和冷战思维早在19、20世纪之交,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将全世界大部分的地区纳入自己的殖民统治范围、呈现出如日中天迹象之时,斯宾格勒、汤因比等资产阶级思想家就认识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最终无法摆脱衰落、灭亡的命运。
斯诺登事件暴露出了美国霸权主义的阴暗心理的同时,也体现出其担忧西方资本主义没落和仇视共产主义的冷战思维。
1. 美国打着反恐牌监视世界是企图维护其世界霸主地位。
作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霸主,美国多年来一直把建立一个“没有边界的、全球性的新美利坚帝国”作为其根本战略。
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美国布局了一副好牌以干涉他国内政,民主、人权、反恐等牌被纷纷发出,让发展中国家感到难以招架。
实际上,反恐话语暴露了美国国力衰退、世界影响力减弱的现状。
据斯诺登曝光,美国政府的监控对象不仅包括其他国家和人民,还包括美国本土民众。
种种历史事实表明,一个政权在衰落之际往往会走向专制集权,采用特务机构监控本国民众言论,以镇压政治上的反对势力。
例如,1919年,德国政府在被迫签订凡尔赛条约以后,被要求只能保留10万军队。
为了确保这支军队的忠诚可靠,德国政府成立了一个监控委员会,专门负责调查在部队和工人中可能出现的颠覆性政治活动。
同样,任何逆美国心意行事的国家都遭到美国的加倍提防和敌视,不少试图摆脱美国强权、谋求自主发展的国家被布什形容为“邪恶轴心国”,被冠以“支援恐怖分子的政权”之罪名。
2005年1月18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则以“在全球推广自由和民主”为借口,扩大了所谓“邪恶轴心国”的范围,列出了包括古巴、缅甸、朝鲜、伊朗、白俄罗斯、津巴布韦在内的新名单,而这些国家都在美国的监视名单之中。
2. 美国对于欧洲盟国的监控正是美国世界影响力减弱的生动体现。
在利益主导的美国国际交往中,所谓的盟国也不过是美国的棋子。
据斯诺登透露,美国监听监视计划的对象,不仅包括美国所谓的邪恶国家、新兴国家,还包括了德、法、意等传统盟国,以及38个国家驻美国的大使馆。
对于监控行为,美国国务卿克里狡辩说:“我们监听欧盟各国并不是要监听他们的机密,我们美国对盟友没有敌意,我们是要促成美国对这个国家更加了解,来增进友谊。
”实际上,美欧虽然同属资本主义社会,但是“莱茵河模式”的欧洲资本主义制度明显不同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两种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并且在许多国际双边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尤其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为特征的欧洲资本主义模式,由于关注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建立了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于推崇利润至上、福利非个人化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为特征的美国资本主义制度而言,其优越性更突显。
一方面,美国在诸多国际事务中咄咄逼人,影响到欧洲国家的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欧盟国家实力上升,势必对美国霸权地位形成挑战。
欧盟实力的崛起对美国霸权形成挑战,这才是美国加强对欧盟监听监视的真正原因。
3. 美国对中国的长期监视是其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的产物。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也令美国十分担心。
再加上其多年来一直对共产主义的敌视态度,美国不少政客的冷战思维并没有随着美苏冷战的结束而消失,反而一直在企图制造新的冷战。
正是在冲突思维的统率下,美国虽然在与发展中国家商贸合作的过程中谋取了巨大利益,但对于自身霸主地位的动摇也日益感到不安。
为了摆脱国运衰落的不甘,必然进行挣扎。
美国对中国的长期监视是其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的必然产物。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实力飞速发展,GDP总量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与美国经济的差距日益缩小。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深陷金融危机的泥淖不能自拔,美国国内生产总值陷入了负增长,经济复苏迹象不明显。
美国对于中国的崛起日益感到不安,担心这会影响和威胁到本国的利益,便试图通过“中国威胁论”的舆论,在国际舞台中孤立中国,甚至给中国的发展制造障碍。
“中国威胁论”就是美国监控中国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三、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团结起来应对美国的霸权侵略由于美国将新自由主义奉若圭臬,而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特征就是恩格斯所指出的“竭力用瓦解各民族的办法使敌对情绪普遍化,使人类变成一群正因为每一个人具有与其他人相同的利益而互相吞噬的凶猛野兽”。
因而,美国必然以最大限度地追逐利益为目标,以倾轧、防范、敌视的态度处理同其他国家的关系,包括欧洲发达国家,亚洲、非洲、南美洲发展中国家在内的美国本土之外的所有国家。
出于维护主权和发展利益的考虑,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都必然反对美国公然侵犯其国家主权和人民自由的霸权主义行径。
然而,在反抗美国霸权的坚决性问题上,欧洲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呈现出显著区别,凸显出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应对美国的霸权侵略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1.资产阶级与生俱来的两面性决定了欧洲发达国家必然对美国霸权行径形成妥协。
虽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十分不满和谴责美国的监控行为,呈现出反抗美国霸权的一面,但这些欧洲国家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具有从广大发展中国家谋取利润的共同利益,因而又有同美国相互妥协的一面。
在美国全球通缉斯诺登的巨大压力下,作为监控事件受害者的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21国已拒绝斯诺登的政治避难申请。
7月3日,出于逃避美国责怪的考虑,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拒绝可能给斯诺登提供政治庇护的玻利维亚国家总统莫拉莱斯专机过境和降落,从而致使其总统专机迫降在奥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