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妙妙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合集下载

大班优秀科学《神奇妙妙瓶》教案设计

大班优秀科学《神奇妙妙瓶》教案设计

大班优秀科学《神奇妙妙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神奇妙妙瓶的特性,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不同物质混合后的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1. 神奇妙妙瓶的介绍:让幼儿认识神奇妙妙瓶,了解它的特点和用途。

2. 物质混合的实验: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不同物质混合后的变化。

3. 实验结果的分享与交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三、教学准备:1. 神奇妙妙瓶若干个(内含不同物质,如沙子、水、米等)。

2. 实验材料(如杯子、勺子、漏斗等)。

3. 记录表(用于记录实验结果)。

4. 教学PPT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和展示神奇妙妙瓶,引发幼儿的兴趣,导入本次活动。

2. 实验操作: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操作神奇妙妙瓶,发现不同物质混合后的变化。

3. 分享与交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4.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自己的实验心得,总结实验结果。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力。

2. 评价幼儿在分享和交流中的表现,如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

3. 评估幼儿对神奇妙妙瓶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实验结果的理解。

4.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六、教学活动安排:1. 课时:1课时(25分钟)2. 教学活动流程:a. 导入(5分钟):讲解神奇妙妙瓶的特点和用途,引发幼儿兴趣。

b. 实验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操作神奇妙妙瓶。

c. 分享与交流(5分钟):幼儿展示实验成果,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d. 总结与反思(5分钟):幼儿谈谈实验心得,总结实验结果。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神奇妙妙瓶的特点和用途。

2. 实验法: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分享法:鼓励幼儿分享实验成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一等奖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瓶子》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

一等奖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瓶子》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

一等奖优秀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瓶子》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空气的流动和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透明的塑料瓶。

2. 准备一些小玩具,如小球、小鱼等。

3. 准备一个大的塑料袋。

三、活动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手中的塑料瓶,提问:“你们手中的瓶子有什么特点?你们能想到什么有趣的玩法吗?”2. 让幼儿将小玩具放入塑料瓶中,观察玩具在瓶子中的状态。

3. 引导幼儿将塑料瓶倒置,观察玩具和瓶子的变化。

4. 让幼儿将塑料袋吹满气,将塑料袋放入瓶子中,观察塑料袋和瓶子的变化。

5. 引导幼儿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空气是怎么样流动的?”四、活动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瓶子,尝试不同的玩法。

2. 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空气流动现象,如风、呼吸等。

3. 让幼儿尝试用塑料瓶制作一些小玩具或装饰品。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关注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倾听幼儿在讨论中的表达和想象力。

4. 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的延伸活动情况。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感知空气的流动和变化。

难点:让幼儿观察和描述空气流动的现象。

七、活动步骤:2. 教师引导幼儿将小玩具放入塑料瓶中,观察玩具在瓶子中的状态,并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3. 教师让幼儿将塑料瓶倒置,观察玩具和瓶子的变化,并引导幼儿描述空气流动的感觉。

4. 教师让幼儿将塑料袋吹满气,将塑料袋放入瓶子中,观察塑料袋和瓶子的变化,并引导幼儿描述空气流动的现象。

5.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观察到的空气流动现象,并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空气流动的感觉。

八、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空气流动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操作法: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塑料瓶和小玩具,培养幼儿的操作能力。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妙妙瓶》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妙妙瓶》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妙妙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的浮力和水压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2. 学会使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特点。

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体的浮力和水压。

2. 神奇妙妙瓶实验。

三、教学准备1. 实验道具:大玻璃瓶、水、硬币、纸片、木块等。

2. PPT或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猜测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瓶子里的东西不会流出来?2. 引出物体的浮力和水压的概念,告诉学生今天要进行一项神奇的实验。

步骤二:实验探究1. 将一块纸片用橡皮圈固定在大玻璃瓶的开口上,让学生预测纸片会如何变化。

2. 用手指轻轻敲击纸片,观察纸片的变化。

学生观察到纸片在敲击后向内弯曲。

3. 询问学生现象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发现水压的存在。

步骤三:实验巩固1. 将大玻璃瓶里注满水,让学生预测一块硬币会怎样。

2. 将硬币轻轻放入玻璃瓶中,观察硬币的变化。

学生观察到硬币悬浮在水中。

3. 分析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到硬币受到浮力的支持。

步骤四:实验拓展1. 将一块小木块放入水中观察,学生观察到木块会浮在水面上。

2. 让学生尝试放入两块木块,学生发现两块木块仍然浮在水面上。

3. 分析原因,引导学生发现一物体的浮力与其所受压力相等。

步骤五:归纳总结1. 让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总结物体的浮力和水压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和水压的应用领域,诸如潜水,制造潜艇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物体的浮力和水压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究。

实验设计富有趣味和实践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安全和实验的操作规范。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引入更多有趣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神奇妙妙瓶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神奇妙妙瓶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神奇妙妙瓶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物质的性质,并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

2.学生能够观察、探究并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和重量等基本属性。

3.学生能够展示合作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实验和讨论完成探究任务。

4.学生能够培养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发科学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使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并能准确描述物质的基本属性。

三、教学准备1.神奇妙妙瓶实物(空的透明塑料瓶子)。

2.不同物质(如水、石头、沙子、纸张等)供学生观察和实验。

3.实验器材:天平、尺子、放大镜、量筒、滴管等。

4.教师准备的绘画工具、彩纸、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拿着一个空的透明塑料瓶子(神奇妙妙瓶),让学生观察并猜测里面能放什么物质。

然后教师介绍神奇妙妙瓶的作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Step 2:分组实验(15分钟)1.教师将不同物质放在实验台上,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轮流选择一个物质,将其放入神奇妙妙瓶中,并将瓶子封好。

2.学生们轮流观察和摸索神奇妙妙瓶,尝试猜测瓶子里面是什么物质,并用教师提供的绘画工具、彩纸、胶水等进行创作,将自己对瓶中物质的想象呈现出来。

Step 3:整理观察结果(1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逐个展示他们对瓶中物质的想象,并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基本属性,如形状、颜色、质地和重量等。

2.教师记录学生的观察结果,并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性质和基本属性。

Step 4:探究任务(15分钟)教师将准备好的不同物质放在课桌上,让学生们自由选择,并观察它们的性质和基本属性。

然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1.不同物质的形状、颜色、质地和重量有何不同?2.物质的性质和基本属性是否与其用途有关?3.为什么我们能够通过观察物质的性质和基本属性来猜测它们的用途?Step 5: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探究结果进行小结,强调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基本属性,并能够运用这些观察结果进行猜测和推理。

幼儿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大班一等奖(通用13篇)

幼儿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大班一等奖(通用13篇)

幼儿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大班一等奖(通用13篇)幼儿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大班一等奖篇1(1657字)活动目标1.体验玩色的乐趣,产生探索的欲塑。

2.进行三种颜色的分类,感知颜色的变化。

3.培养探索瓶子的兴趣。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透明饮料瓶若干个,三种颜色与幼儿同数的圆形标签、红、黄、蓝三色的标志牌各一个。

活动过程一、逛超市,激发幼儿兴趣,发现不同颜色的饮料让幼儿观看逛超市视频,并引导幼儿观察各种饮料,说说对饮料的认识及了解。

(如:颜色)师:“小朋友都看到什么饮料了?他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幼儿自由回答)二、观察、探索瓶子的秘密:发现瓶子水都是透明无色的。

1.导人:“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的可是神奇的瓶宝宝。

(揭开遮布)这些瓶宝宝怎么神奇呢?今天他们有一个特殊的本领——会变魔术!”小朋友想不想看它表演魔术呀!2.观察瓶子“那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些小魔术师,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都是透明的,无色的。

)教师要做准确概括。

三、变魔术——发现秘密,激发探索欲望。

过渡:“瓶宝宝准备变魔术了,它想请几位小朋友跟它一起变,谁愿意和它一起表演呀!”1.瓶宝宝要求大家和它一起跳舞“拿好你的瓶宝宝,音乐响起,让我们和瓶宝宝一起跳个舞吧。

”(要求:1、瓶子必须晃动起来。

2、音乐停止你和你的瓶宝宝一定停下来)2.观察结果,找变化(1)“小朋友瓶宝宝他们表演的这个魔术好不好呀?”(注意让孩子自己说出变颜色了。

)(2)“它今天表演的是个什么魔术呀?(变颜色了)那咱们来看看瓶子里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感到很奇怪。

)幼儿讨论:瓶宝宝里的水为什么会变颜色呢?”四、玩变色游戏,进行颜色分类。

过渡:“激发幼儿一起变魔术的兴趣”1.一起变魔术“准备好,瓶宝宝要跟大家一起跳舞了。

(音乐停止)“你们发现了什么?你的瓶宝宝变成了什么颜色?”2、颜色分类游戏:《找朋友》(红、黄、蓝分类)3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小朋友这个魔术是怎么变成的?为什么我们的瓶宝宝变出好看的颜色了呢?我们一起来找找看,你的瓶子里到底有什么秘密呀?”(可以引导幼儿拧开瓶盖看一看,原来秘密在这儿呢。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妙妙瓶》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妙妙瓶》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妙妙瓶》
教学目标
1.了解泡沫的形成过程与原理;
2.能够观察、描述、比较泡沫的量和质的差别;
3.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
知识点
•泡沫的形成过程与原理
•泡沫的特性
活动安排
1.观察泡沫的形成过程
2.鉴别和描述泡沫的量和质的差别
3.制作神奇妙妙瓶
教学过程
1.教师简单介绍泡沫的形成过程和泡沫的特性。

2.观察泡沫的形成过程,让孩子们在大班活动区内自由玩耍并注意观察,老师可以准备大肥皂水或洗衣粉水,再放置多个不同大小的容器在活动区内,由孩子们用不同的工具来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成过程,感受泡沫的特性。

3.学生小组分配
4.探究泡沫量的差别,让孩子们自己在不同大小的容器内吹出相同大小的泡沫团(在均匀的条件下),观察泡沫的量大小和质量的差别,能够进行比较和归纳。

可以在黑板上制作出对比图,引导孩子们去分析和讨论,概括出两种情况下泡沫的产生状态:一种是泡沫表面越大,泡沫的质量越好,另一种是泡沫表面越小泡沫越好。

5.探究物质种类对泡沫产生的影响,孩子们选用不同的洗涤剂(如洗碗液、洗衣粉等),制作不同性质的泡沫液。

6.制作神奇妙妙瓶,孩子们在制作中要自己选用不同的液体,制作出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妙妙瓶(例如飘香的妙妙瓶、彩色妙妙瓶等)。

教学作业
1.家长带孩子用不同的洗涤剂制作泡沫,体验不同种类和质量泡沫液产生的效果。

2.学生自己制作妙妙瓶,带回家分享,向父母展示。

总结
通过这堂大班科学教学课程,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观察和探究中积累科学知识,提高了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了“玩中学、学中玩”的好处。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妙妙瓶》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妙妙瓶》

《神奇妙妙瓶》一、教学目标1.了解瓶子里的空气可以被压缩和膨胀的特性。

2.通过实验观察,培养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瓶子里的空气被压缩和膨胀的现象。

2.难点:理解空气可以被压缩和膨胀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塑料瓶、气球、吸管、水、食盐。

2.教学工具:PPT、视频。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密封的塑料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瓶子里有什么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瓶子里装的是空气,我们今天就来探索一下空气的奥秘。

”2.猜想与假设(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空气可以被压缩吗?为什么?”3.实验一:空气被压缩(1)教师拿出一个气球,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形状和大小。

(2)教师将气球放入塑料瓶中,用吸管向瓶内吹气,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形状和大小变化。

(3)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4.实验二:空气膨胀(1)教师拿出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让学生观察瓶子的形状。

(2)教师将瓶子放入热水中,让学生观察瓶子的形状变化。

(3)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1)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这两个实验,你们对空气的压缩和膨胀有什么新的认识?”6.拓展活动(1)教师拿出一个装有食盐的塑料瓶,让学生观察瓶子的形状。

(2)教师将瓶子放入热水中,让学生观察瓶子的形状变化。

(3)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2)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气球、塑料瓶等物品,看看它们在受热或受冷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重点:观察瓶子里的空气被压缩和膨胀的现象。

(1)教师:“同学们,我们平时能看到空气吗?”学生:“看不到。

”教师:“那我们怎么知道空气存在呢?”学生:“我们可以感受到它,比如风吹过来的时候。

”教师:“对,空气是无形的,但它确实存在。

今天,我们要通过实验来观察空气的压缩和膨胀,大家准备好了吗?”2.难点:理解空气可以被压缩和膨胀的原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详案教案神奇妙妙瓶(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详案教案神奇妙妙瓶(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详案教案神奇妙妙瓶(三篇)目录: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详案教案神奇妙妙瓶一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详案有趣的膨胀二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详案根的秘密三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详案教案神奇妙妙瓶一神奇妙妙瓶设计思路:科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科学。

科学不是抽象说教,科学是在实践中发现、体验。

在设计本课时我力求体现“玩中发现,活动中体验”的理念,教师的角色从实验的设计者转变到幼儿探究的激发者,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材料,引导幼儿和科学亲密接触,打破科学在孩子们心中的神秘感,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1、科学启蒙意识在活动中生成.我为幼儿设计的活动有自己动手实验,怎样使大于瓶口的物体进入瓶子.小朋友会在操作中发现有的经过挤压能进去,有的捏一捏能进去.还有后边实验怎样使鸡蛋进入瓶子,为幼儿提供了大量操作的机会,不仅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还使幼儿体验到玩中有乐趣,玩中有科学,体验到操作带来的无穷快乐.2、本着"科学从生活中来"的理念,我活动选取的材料都从生活中来,是幼儿所熟悉的,如鸡蛋积木塑料玩具等等。

幼儿对材料本身就有亲切感.能很好保护儿童的科学启蒙兴趣,为活动的丰富多彩和在活动中有所创新做了铺垫.就是最后的活动延伸“怎样吸到酸奶”也与小朋友的生活密切相关。

小朋友对吸酸奶有着极大的热情,倒着“吸”不到,这是为什么,引发他们继续到生活中探究。

3、注意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在实验前先让幼儿猜测哪些物体能进入瓶子?在研究如何使鸡蛋进入瓶子时,也是先让幼儿大胆猜测哪些方法能使鸡蛋进入瓶子,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在实验方法上也是鼓励幼儿不拘一格。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敢于假设和乐于实验的科学态度。

2、初步观察热胀冷缩现象。

活动准备:幼儿:每组一个瓶子、鸡蛋(大于瓶口)、鸡蛋、面包、玩具拼的正方形、积木、小皮球、海绵、小玩具。

教师:打火机一个、报纸、镊子、蜡烛、瓶子、鸡蛋、面包、玩具拼的正方形、积木、小皮球、海绵、小玩具。

一等奖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瓶子》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

一等奖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瓶子》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和特性,知道空气是流动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到空气的流动。

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流动的,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瓶子和水,还有一些彩纸、彩带等装饰材料。

2. 环境准备:找一个宽敞的地方进行实验,确保幼儿的安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瓶子,引导幼儿发现瓶子里的水是不动的,提问:“你们知道空气是动的还是静止的吗?”2. 实验一:让幼儿观察空气的流动(1) 教师将一瓶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让幼儿观察水流动的过程。

(2) 教师将一瓶水倒入瓶子中,用一张纸巾贴在瓶口,让幼儿观察纸巾是否会动。

3. 实验二:让幼儿动手操作,感受空气的流动(1) 教师将一瓶水倒入瓶子中,用彩纸装饰瓶子,让幼儿观察彩纸是否会动。

(2) 教师将一瓶水倒入瓶子中,用彩带装饰瓶子,让幼儿观察彩带是否会动。

4. 总结: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的,并且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五、教学评价:通过实验,观察幼儿是否能观察到空气的流动,是否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实验过程,让家长和幼儿一起观察空气的流动,增进亲子关系。

2. 主题活动:可以组织一次以“空气”为主题的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空气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

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实验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八、教学拓展:1. 让幼儿探索更多的物质与空气的互动现象,如:泡沫、气球等。

2. 引导幼儿思考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如:呼吸、飞行等。

九、教学评价方式:1. 观察评价: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大班科学《神奇妙妙瓶》教案设计

大班科学《神奇妙妙瓶》教案设计

大班优秀科学《神奇妙妙瓶》教案设计第一章:活动背景与目标1.1 活动背景随着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不断增强,他们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也日益提高。

本活动通过使用神秘的妙妙瓶,让幼儿亲身体验和观察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1.2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环境准备宽敞明亮的教室,配有科学探究区。

每个幼儿一个妙妙瓶,内含不同的物质。

实验材料和工具:热水、冷水、放大镜等。

2.2 幼儿准备幼儿已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幼儿对科学现象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部分教师向幼儿展示神秘的妙妙瓶,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邀请幼儿猜测妙妙瓶中可能存在的物质。

3.2 探究部分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妙妙瓶中的物质,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探索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3.3 展示与分享部分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思考,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活动延伸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进行类似的实验?邀请幼儿提出自己的科学实验想法,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探索和观察。

第五章:活动评价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进行评价。

关注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提问和思考,鼓励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安全事项确保实验材料安全无毒,不具有刺激性。

使用热水时,教师需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烫伤。

提醒幼儿小心操作,避免药品误食或误入眼睛。

6.2 环境管理保持教室整洁,避免杂乱无章的环境影响幼儿的专注力。

合理布置实验区域,确保幼儿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观察和操作。

第七章:教师指导策略7.1 问题引导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妙妙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妙妙瓶》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妙妙瓶》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2.让幼儿掌握观察、实验的方法,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1. 教学内容
神奇妙妙瓶。

2. 教学过程
(1)引入
老师出示一张神奇妙妙瓶的图片,向幼儿展示神奇妙妙瓶,向幼儿介绍妙妙瓶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叫做神奇妙妙瓶。

(2)实验环节
老师从教室里找到几种材料,如:小石头、纸片、香蕉等,然后询问幼儿如何将这些物品装进神奇妙妙瓶里。

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比较哪种方式装得多、方便等等,以深化他们对妙妙瓶的了解。

(3)反思
在实验结束后,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观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什么了?通过实验,我们学到了什么?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发现幼儿非常喜欢触摸和探索,他们对妙妙瓶非常感兴趣。

在实验环节中,他们不断地尝试,搜寻,改进,进而探究出装东西的最佳方式。

这让我们看到幼儿是有着很强大的学习能力的。

在本次教学中,我们也有所收
获,通过自己的实验,可以加深对妙妙瓶的了解,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幼儿也更容易理解。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是成功的,孩子们很高兴,也学到了新的知识。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妙妙瓶》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妙妙瓶》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妙妙瓶》一、教案概述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是生命之源,学习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2.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和实验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神奇妙妙瓶》教学时间:2课时二、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一课时引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并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

2.教师问:这是一个什么物体?学生回答:一个瓶子。

3.教师进一步问:这个瓶子里面装了什么?学生回答:空气。

4.教师解释:这个瓶子里装的不是普通的空气,而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你们有没有想过,在一个封闭的瓶子里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探索一下。

实验一:瓶中之物(15分钟)1.教师提供4个以上的玻璃瓶(透明瓶),每个瓶子上贴有标签:A、B、C、D。

2.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瓶子,并用标签标注。

3.每个小组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把瓶子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排空;–向瓶子里注入不同的物质,如水、沙子、盐、纸屑等;–盖紧瓶盖,观察并记录下瓶子里的变化。

总结(10分钟)1.每个小组向全班呈现他们的实验结果,并描述观察到的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我们刚才进行的实验是研究了封闭环境中物质的变化。

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呢?第二课时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海报,上面画着不同的水果和蔬菜,上面贴着标签:水果和蔬菜。

并询问学生:你们觉得水果和蔬菜有什么共同点?2.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其实,不论我们吃的是水果还是蔬菜,它们的主要组成成分都是水。

实验二:魔法妙妙瓶(15分钟)1.教师放置一个钢化玻璃瓶,并向学生介绍这个特殊的瓶子。

2.教师在瓶子里倒入不同颜色的油、酱油、水和醋。

3.教师在瓶子上盖上盖子,并摇晃瓶子,观察其变化。

总结和拓展(15分钟)1.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中发生的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我们刚才实验中的瓶子里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3.教师给学生发放小册子,并让学生完成书中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一等奖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瓶子》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

一等奖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瓶子》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

一等奖优秀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瓶子》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探索,发现瓶子中的空气和外界空气的互动现象。

2.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空气是流动的,并体验科学的乐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透明塑料瓶、一根吸管和一个气球。

2.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空气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三、活动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手中的塑料瓶,引发幼儿对瓶子中空气的好奇心。

2. 探索:让幼儿用吸管将气球吹入瓶子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3. 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引导幼儿发现空气是流动的。

4. 实验:让幼儿用吸管将瓶子中的空气吹出,观察气球的变化。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类似的科学实验,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让幼儿用塑料瓶制作一些有趣的科学玩具,丰富班级的科学角。

3. 教学活动:开展关于空气主题的教学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空气的知识。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空气流动概念的理解。

2. 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他们的创意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空气是流动的。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空气流动的现象。

七、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用双手挤压气球,观察气球的变形。

引导幼儿思考:气球里的空气去哪里了?2. 探索:让幼儿用吸管将气球吹入瓶子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教师将瓶子倒置,让幼儿观察气球是否还会弹出。

3. 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引导幼儿发现空气是流动的。

4. 实验:让幼儿用吸管将瓶子中的空气吹出,观察气球的变化。

八、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空气的流动。

2. 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讨论法:让幼儿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等奖优秀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瓶子》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

一等奖优秀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瓶子》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

一等奖优秀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瓶子》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一、活动背景和教学目的这次活动主题为《神奇的瓶子》,通过展示神奇的瓶子,能够让幼儿体会到空气的流动,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材料•神奇的瓶子•空气压榨球•其他相关科学实验器材三、教学过程1. 神奇的瓶子首先,老师将神奇的瓶子拿出来给大家观看,引导幼儿描述一下瓶子的外形、大小和材质,知道了它是一个装水的瓶子。

接着,老师将瓶子的口部蘸了一些液体,示范口吹瓶子,幼儿会发现口吹的时候液体如何变化。

为幼儿讲解瓶子内部的原理:空气的流动。

2. 空气的流动接下来,老师拿出空气压榨球,给孩子观看,讲解空气的特征和作用,提醒幼儿吸氧和呼氧要随时实行。

让幼儿一个接一个地用球给瓶子口吹气,幼儿会发现瓶子中液面上升,也能解释这一现象了。

至此为止,已经让幼儿认识到空气的流动,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了解。

3. 其他实践利用其他相关实验器材,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体验空气的流动过程,鼓励幼儿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并指导幼儿逐步得出答案。

这个过程中,让幼儿充分参与,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效果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对空气的流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幼儿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都是教学的难得收获。

五、总结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得到了很多启发,要注重幼儿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从生活出发,让幼儿学习科学,并让幼儿的学习变得趣味化,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

同时,也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情感。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妙妙瓶》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妙妙瓶》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妙妙瓶》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分类。

2.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3.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提高社交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动手实验操作。

2.教学难点:物质的分类和在实验中的观察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一些常见物质(如盐、糖、沙子、水等),提问: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2. 讲解•介绍物质的分类: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质,如食物、衣服、电器等,我们可以将这些物质分为三类:固体、液体、气体。

•介绍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别介绍一些常见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如固态的糖,用途是做甜点,性质是甜的;液态的水,用途是喝水,性质是透明的、无色的;气态的空气,用途是呼吸,性质是无色、透明等。

•引入实验: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探索物质分类和性质的关系。

3. 实验操作•下载APP《神奇妙妙瓶》,介绍神奇妙妙瓶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不同物质在瓶中的变化。

•实验操作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观望,观察变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老师在旁边予以指导和辅助。

4. 教学小结•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物质的分类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让学生进行串讲:要求几个学生分别讲解一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帮助他们巩固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与物质有关的事情需要掌握呢?四、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反思,我认为本次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们在实验中得以深入地了解到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技巧。

另外,在实验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因为单纯地得到实验结果而失去思考过程,我经常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同时也给予他们足够的探索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探究和思考。

小组合作、分享和讨论也使学生们在团队协作和沟通方面受益匪浅。

总之,通过本次教学,我认为我深化了对教学方面的认识和实践,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和体验。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妙妙瓶》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妙妙瓶》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神奇妙妙瓶》1. 引言《神奇妙妙瓶》是一节针对大班幼儿的科学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溶解的概念和现象。

本教案旨在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其科学探索的兴趣。

2. 教学目标•了解溶解的概念并能简单解释•能够观察与实验,发现溶解现象•发展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幼儿积极参与、合作的态度3. 教学准备•材料:苏打粉、温水、大透明瓶子、调羹、食盐•工具:投影仪、白板、记号笔•准备液体和干净的透明瓶子4. 教学过程4.1 导入•利用投影仪或白板展示一个透明瓶子,并将一定量的苏打粉倒入瓶子中。

问幼儿这个现象叫什么,能描绘出来吗?引出课题《神奇妙妙瓶》。

4.2 概念解释简单解释溶解的概念:将固体完全溶解于液体中,形成溶液。

例如,将苏打粉溶解在水中,就得到了苏打水。

4.3 观察与实验•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干净的透明瓶子,并要求他们将一定量的食盐放入瓶子中。

•让幼儿观察瓶子中的食盐,并预测这些食盐是否会溶解于水中。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

•幼儿倒入一定量的温水,观察食盐是否溶解在水中。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

•让幼儿用调羹搅拌瓶中的水和食盐,观察食盐是否完全溶解。

引导幼儿通过搅拌判断溶解的程度。

4.4 总结与归纳•引导幼儿讨论观察到的现象,询问他们是否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总结溶解的过程和条件,提问食盐为什么能溶解在水中?引导幼儿形成对溶解现象的初步认识。

4.5 拓展与延伸•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物质是否可以溶解在水中,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鼓励幼儿尝试溶解其他物质,如砂糖、味精等,观察并总结物质溶解的规律。

4.6 结束•结束本节课,通过简短的回顾,让幼儿重新巩固刚才学到的知识。

•鼓励幼儿在家继续观察、实践和探索溶解现象,并希望他们能和家人分享所学的知识。

5.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程度。

•收集幼儿的观察记录和实验结果,并给予简单的评价。

6. 问题与解答•Q: 是否可以使用其他物质进行此实验?–A: 可以,可以使用不同的食材进行实验,如糖、盐、味精等。

一等奖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瓶子》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

一等奖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瓶子》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瓶子》课时:1课时年龄段:5-6岁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的,并了解瓶子内外的空气压力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感受到空气的流动。

2.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准备若干个相同的瓶子、水、气球、吸管等实验材料。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简单的科学实验经验。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通过讲解空气的概念,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特点。

2. 实验部分:a. 教师向幼儿演示如何将气球放入瓶子中,并提问幼儿观察到的现象。

b.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实验,观察吸管在瓶子中的作用。

c.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实验现象,解释空气流动的原因。

3. 总结部分: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发现,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的。

五、活动延伸:教师将幼儿分为小组,让幼儿自行设计实验,探索空气的其他特性。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教学评价:1. 幼儿能积极参与实验,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

2. 幼儿能观察到实验现象,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3. 幼儿能理解空气是流动的概念。

七、活动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2.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实验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八、家园共育建议:1. 教师可以与家长分享活动的内容和目的,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科学教育。

2. 家长可以在家中与幼儿进行类似的科学实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家长可以鼓励幼儿讲述实验过程和发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九、教学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发现个别幼儿的需要,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十、活动拓展: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参观、考察等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空气的流动。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妙妙瓶》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妙妙瓶》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妙妙瓶》一、课程目标1.了解不同颜色的液体混合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2.学会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探究,形成科学思维,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神奇妙妙瓶组件配件(瓶子,盖子,吸管)2.玫瑰红,柠檬黄,翠绿色三种液体3.水杯、勺、手纸4.讲桌或手板。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今天我们要进行一个有趣的实验,你们知道什么是实验吗?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物品之间的变化,进一步认识科学。

2.实验讲解(5分钟)我们今天要进行的实验是制作神奇妙妙瓶。

瓶子里有三种颜色的液体,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吗?(当学生回答出后)让我们来看看这三种液体混合在一起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3.实验操作(25分钟)1.学生佩戴实验服,由教师逐一发给每位同学神奇妙妙瓶组件配件(瓶子,盖子,吸管)2.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需要制作3个神奇妙妙瓶。

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倒入液体和搅拌。

3.制作完毕后,让学生观察瓶子中液体的变化,比较不同颜色液体混合后的变化,让学生分析原因,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4.给每个学生一个水杯和勺,让他们将瓶子中剩余的液体倒入水杯中,搅拌均匀,并观察颜色的变化。

5.让学生用手纸将水杯内的液体擦净,并将瓶子和组件放置回原位。

4.教学总结(5分钟)让部分学生上前展示他们制作出来的神奇妙妙瓶,并就实验中所发现的观察结果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讨论。

总结实验内容,分析实验结果涉及到的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这堂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了解不同颜色的液体混合后所发生的变化,并且通过思考和分析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课堂中,学生们都很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制作出了各种颜色的神奇妙妙瓶,然后进行了丰富的观察和分析讨论。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扬了探究精神,积极探索液体变化的原因,并且在讨论中齐心协力,相互合作,彼此倾听。

一等奖优秀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瓶子》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

一等奖优秀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瓶子》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

一等奖优秀教案大班科学《神奇的瓶子》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在幼儿园中,科学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项教育。

科学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还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周围的世界,为他们长大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本文将介绍一篇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

【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空气是什么?2.学习观察,分辨日常生活中的“气体”3.了解气体的流动,认识空气的流动4.提高幼儿动手能力,获得科学探究的体验【教学内容】1.空气是什么?询问幼儿:“大家能说一说空气是什么吗?”引导幼儿观察,依据幼儿的语言描述,深化他们对空气的认识及理解。

2.观察气球1)检查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的特点。

引导幼儿用手触摸气球的表面,询问孩子的感受。

2)菲涅耳透镜展示法首先拿一张白色A4纸,放置在墙上。

然后用菲涅耳透镜去透镜看着这张纸,你会发现两侧的字是颠倒的,并且字变得清晰了。

接下来,向孩子们展示菲涅耳透镜的原理,放置一些不同的物品在透镜前,并观察小朋友们的表情和反应。

3)连接空气和气球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大小,观察当气球中没有空气时,气球的样子。

当我们往气球里加气后,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幼儿理解气球的变化。

3.让幼儿了解空气流动如果有地面的异味,使用风扇来排出室内的异味,并请幼儿站在风扇前面感受风的变化。

然后使用蜡烛,点燃蜡烛后垂直放置,让孩子们在烛焰上面留意烟的运动,再让学生靠近并让他们在蜡烛正前方吹气,观察烟的变化。

4.自己动手制作瓶子幼儿动手制作一个“神奇瓶子”,用于展示气体的流动。

具体步骤: 1)准备两个塑料瓶,一大一小; 2)在大瓶上底部钻一个小孔; 3)把小瓶子倒置放在大瓶底部的小孔上面; 4)将小瓶子底部钻一个大孔,可以使用打火机或者电钻; 5)将瓶子倒置放在桌子上,然后向瓶子里面倒水,直至水面到达小瓶子的上部; 6)在小瓶子的上面进行翻转,直至小瓶子的口处在大瓶子的外部; 7)于大瓶子的底部加热,然后观察幼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妙妙瓶》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比赛讲
课获奖教案
神奇妙妙瓶_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设计思路:
科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科学。

科学不是抽象说教,科学是在实
践中发现、体验。

在设计本课时我力求体现“玩中发现,活动中体验”的理念,教师的角色从实验的设计者转变到幼儿探究的激发者,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材料,引导幼儿和科学亲密接触,打破科
学在孩子们心中的神秘感,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具体体现在以
下三点:
1、科学启蒙意识在活动中生成.我为幼儿设计的活动有自己动手实验,怎样使大于瓶口的物体进入瓶子.小朋友会在操作中发现有的经
过挤压能进去,有的捏一捏能进去.还有后边实验怎样使鸡蛋进入瓶子,为幼儿提供了大量操作的机会,不仅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还使幼儿体验到玩中有乐趣,玩中有科学,体验到操作带来的无穷快乐.
2、本着"科学从生活中来"的理念,我活动选取的材料都从生活中来,
是幼儿所熟悉的,如鸡蛋\积木\塑料玩具等等。

幼儿对材料本身就有
亲切感.能很好保护儿童的科学启蒙兴趣,为活动的丰富多彩和在活
动中有所创新做了铺垫.就是最后的活动延伸“怎样吸到酸奶”也与
小朋友的生活密切相关。

小朋友对吸酸奶有着极大的热情,倒着“吸”不到,这是为什么,引发他们继续到生活中探究。

3、注意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在实验前先让幼儿猜测哪些物体能进
入瓶子?在研究如何使鸡蛋进入瓶子时,也是先让幼儿大胆猜测哪些
方法能使鸡蛋进入瓶子,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在实验方法上也是
鼓励幼儿不拘一格。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敢于假设和乐于实验的科学态度。

2、初步观察热胀冷缩现象。

活动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