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 综合探究
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
![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https://img.taocdn.com/s3/m/fb949df5ec3a87c24128c40f.png)
知识链接西欧中世纪欧洲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1500年的一千年间被称为中世纪,西罗马灭亡至神圣罗马帝国建立的中世纪前期被认为是欧洲最为黑暗的时期。
由于蛮族的入侵和定居引起了罗马帝国的崩溃,几乎造成当时欧洲文化的完全毁灭。
西欧的封建制度便是在这一背景下,由日耳曼、罗马和基督教三种因素互相融合,从罗马灭亡后的废墟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骑士制度同样也产生于中世纪的欧洲,是欧洲在封建化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确立起来的封建附庸制度。
中世纪中前期的欧洲国家是一种松懈的领土集合体。
黑暗中世纪在一个国家里,以皇帝、国王、公爵等为最高领主,其他大贵族则以向其宣誓效忠来换取封地——“采邑”,从而成为最高领主的附庸。
这些附庸各自又可以拥有从属于自己的附庸,直到拥有少量土地或无地的骑士们,如此便构成了西欧完整的封建等级体系。
西欧中世纪一般被认为是一个文化衰落的时期,甚至“黑暗”的时期,并且把造成这种“黑暗”和“文化倒退”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基督教会.事实上,在西欧中世纪早期(公元5—11世纪),教会的活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西欧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基督教是古典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世纪早期西欧文化的复兴,奠定了中世纪西欧教育的基础,促进了西欧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近代欧洲成为世界进步的火车头,从近代欧洲诞生的近代文明以其巨大的影响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
人权、民主、法制、共和、科学等观念,今天已为世人广泛接受;地理大发现使得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东西方世界从此愈加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而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欧洲中世纪是一个独特的历史时期,从罗马帝国的废墟中成长起来的日尔曼人诸王国逐渐把日尔曼与罗马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包含于西欧封建制度之下的一系列制度。
封建制度公元476年最后一位罗马皇帝被日尔曼人废除,西罗马帝国终于在蛮族的入侵下灭亡了,在原西罗马帝国的土地上相继建立起许多日尔曼人国家,西欧的封建制度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发展起来。
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 (3)
![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 (3)](https://img.taocdn.com/s3/m/7e7dce25b307e87101f696b9.png)
西欧: 封建等级制易形
成地方割据
中国: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制度下加强了对地方 的控制
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欧封建政治 制度有何不同?(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看)
探究活动课
“黑暗” 的西欧中世纪
探究四: 分析形成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政治特点 的原因——政教冲突
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
392年,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395年,分为东部教会和西部教会两部分。 11世纪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以罗马 为中心的天主教长期控制着西欧国家。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霍莱斯特
中世纪的概念
学界中大体上将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 到文艺复兴这一段时间称为中世纪。
上古史
罗 灭马
分裂割据 思想禁锢
亡灭 亡
经济停滞
大文 航艺 海复 时兴 代
探究活动课
“黑暗” 的西欧中世纪
探究二: 西欧主要封建国家是怎样形成的?
封建等级代表制是在王权和封建贵族、市 民阶级的斗争中形成的。(以英法为例)
结论:封建等级代表制对封建王权有一 定制约作用
理解中世纪
中世纪虽然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处于封 建割据状态,但是,却孕育出了新的经济因 素和新的阶级力量即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 级。并使其在相对薄弱的专制统治下较快壮 大,促进了欧洲社会率先转型。
探究活动课
“黑暗” 的西欧中世纪
探究四: 分析形成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政治特点 的原因——封建等级代表制
封建等级代表制
内容:封建等级代表制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当时的一 些封建王国的国王将社会成员按照身份地位分成不同等 级。每个等级中选出若干代表,参与讨论和决策国家大 事。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相反,等级越低,付 出就越大
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
![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https://img.taocdn.com/s3/m/85b3fb7f770bf78a6429541e.png)
黑暗世纪编辑在一个国家里,以皇帝、国王、公爵等为最高领主,其他大贵族则以向其宣誓效忠来换取封地——“采邑”,从而成为最高领主的附庸。
这些附庸各自又可以拥有从属于自己的附庸,直到拥有少量土地或无地的骑士们,如此便构成了西欧完整的封建等级体系。
西欧中世纪一般被认为是一个文化衰落的时期,甚至“黑暗”的时期,并且把造成这种“黑暗”和“文化倒退”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基督教会.事实上,在西欧中世纪早期(公元5—11世纪),教会的活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西欧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基督教是古典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世纪早期西欧文化的复兴,奠定了中世纪西欧教育的基础,促进了西欧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近代欧洲成为世界进步的火车头,从近代欧洲诞生的近代文明以其巨大的影响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
人权、民主、法制、共和、科学等观念,今天已为世人广泛接受;地理大发现使得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东西方世界从此愈加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而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欧洲中世纪是一个独特的历史时期,从罗马帝国的废墟中成长起来的日尔曼人诸王国逐渐把日尔曼与罗马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包含于西欧封建制度之下的一系列制度。
西欧中世纪封建制度编辑公元476年最后一位罗马皇帝被日尔曼人废除,西罗马帝国终于在蛮族的入侵下灭亡了,在原西罗马帝国的土地上相继建立起许多日尔曼人国家,西欧的封建制度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发展起来。
法兰克人进入高卢地区后,就没收了罗马皇室和部分奴隶主的土地,用以分给法兰克人的马尔克公社。
也有很多被墨洛温王朝的国王和他的亲兵们所占有,他们成为了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
随着法兰克人不断征服新的地区,国王们便把新征服的土地及其上的人民赠送给他的部下、主教和修道院长,即所谓的“赠地”。
这样无限制赠地的结果便是地方大贵族的实力不断增加,最终大大削弱了王权,使墨洛温王朝的继任国王们逐渐成为一个只具有象征意义的“共主”。
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
![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https://img.taocdn.com/s3/m/9d098f1933d4b14e84246849.png)
五世纪古罗马帝国衰落,教廷势力位居欧洲之首,欧洲最黑暗的一段时期开始了,这样的黑暗延续了整整十个世纪,直到文艺复兴,盘踞在欧洲上空的永夜才结束,可为什么说这段时期是黑暗时期呢?理论上来说,反正当时欧洲的人都信仰基督教,被教廷统治,又没有什么信仰冲突,而且教廷那么强大,保护力也足够,为什么还说那个时期最黑暗呢?中世纪的黑暗其实是两个层面的,一个是这段时间传说风格,第二就是如我们所想的压迫和奴役带来的那种暗无天日的既视感了。
先说第一种,基督教成为了信仰后,并不是这么稳定的,任何的神话都是得被人需要,也就是说没有黑暗的一面光明就毫无意义,所以这一段时间,所有的传说都是非常黑暗的,而他们的源头就是这些代表光明的人,他们创造了吸血鬼,女巫,恶魔,狼人等等怪物,还有所谓疯狂的异教徒如何如何作恶,让民众们害怕,但是却告诉他们,你们可以通过信我们,只要了解了这种本质来说就会觉得,有一些信仰撒旦的人说的很对:“上帝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撒旦!” 第二种就是更现实层面的黑暗了,信仰是神学,而神学是最经不起考究的一门学科,太多的东西只要研究的过深就会推翻很多神学的理论,就比如,地球是圆的这样的理论在当时都可以推翻很多的神话了,那就更不要说去研究人了,在中世纪的时候,医学和生物学几乎是0 进步,物理更是不存在的东西,现在的人如果穿越回到了中世纪,可能还没秀两把优越呢,就被当做妖言惑众烧死了。
学术界的黑暗也就罢了,最重要的是民生的黑暗,文字狱这个东西在当时并不稀奇,更可怕的就是神职人员的地位也让人很反感,基督教不像是佛教,讲究一个六根清净,因为神职人员地位奇高,所以滥用职权也是可以的,你想要举报?神职人员一句你就是个异教徒,你就可以给自己准备孜然和盐巴了,而且被征兵也是很有可能的,当时十字军以清缴异教徒为名,四方杀戮,为首的人是教廷的骑士,但实际上八成的战斗人员都是临时征召的平民罢了,每一个人都谨言慎行的活着,不自由就是这世界上最黑暗的事情了他们中比较强大的民族国家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在欧洲大陆打败了高卢的军队,建立了大型的新王朝墨洛温,该王朝的历史持续了将近300 年,虽然期间也曾内乱不断,但相对来说是统一时间最长的。
高二历史复习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
![高二历史复习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https://img.taocdn.com/s3/m/88ee7056a8956bec0975e329.png)
◆土地分为庄园主的土地和村民的份地。
◆耕作方法实行三圃制,即把耕地分为三块, 一块为春耕地,一块为秋耕地,一块为抛荒 地,三块土地交替种植。
◆在形式上,所有的土地都被划成条块,每 个人只占其中一条,虽然有的人可能拥有几 条,但不能是两条连在一起,必须分别交错 在别人的条地里。在这些条地里,也有许多 属于庄园主的地,这样,农奴在耕种自己份 地的同时也可以帮庄园主干活,这就是劳役 地租的剥削方式。
综合探究-“黑暗”的西欧中世纪
课标要求
1.了解西欧重要封建国家的基本发展线 索,特别是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特点; 2.为理解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如何从 封建制度下萌生与发展,补充必要的背 景知识。 3.参照中国7-17世纪(约唐朝至清朝早 期)的政治历史,讨论西欧封建社会长 期分裂的原因。
一、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政治发展艰难曲折,国家长期四分 五裂,统一的中央集权很晚才出现。
◆庄园经济的兴盛时期约在9~13世纪。 ◆随着生产力发展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 影响,到13世纪已不断发生庄园自营地缩减、 劳役地租改为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等现象。 ◆14世纪西欧经济变化剧烈,庄园主纷纷 放弃自营地,货币地租流行,农奴通过各种 途径取得人身自由,劳役制庄园趋向瓦解。
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与经济 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与隶属关系; 封建自然经济,自给自足; 封建主割据一方,各自为政。
“既不神圣, 也不罗马, 更非帝国” 的神圣罗马 帝国未有正 统名号,与 前罗马帝国 几乎无关, 皇帝没有实 权,实际权 利掌握在 300多个大 小领主手中, 实力很差, 与帝国完全 不搭边。
二、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
欧洲中世纪庄园
文 史 知 识 库
采 邑 制
采邑制,是中世纪在西 欧实施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
《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教学设计
![《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32f01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f.png)
《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教学设计篇一:《“黑暗”的西欧中世纪》结题报告《“黑暗”的西欧中世纪》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是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之后的活动课。
必修1中介绍了古代,近代的西方政治制度,唯独没有中世纪西欧的政治。
为了让学生了解中世纪西欧的政治,弥补教材的不足,更为以后理解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如何从封建制度下萌生与发展,补充必要的背景知识,我为学生准备了这个题目。
此外,我选择这个题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我一直以来,对中世纪的“黑暗”有疑问。
为什么说中世纪的西欧是黑暗的?哪里黑暗?黑暗是相对于东方提出的还是相当于近代而言?谁提出的?我想趁此机会弄清楚?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了解西欧重要封建国家的基本线索,特别是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理解近代资本主义制度如何从封建制度下萌生与发展,补充必要的背景知识。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尝试探究式学习方式,体验合作学习的魅力,培养乐于同他人合作,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活动,从历史的黑暗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感受生命,尊重与热爱生命,提升学生的生命理解感悟力。
三.研究方式四.研究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为了顺利实施研究工作,首先帮助学生确定了合作对象,并明确分工;并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在研究过程中,为避免学生走弯路,曾多次反馈,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辅导。
五.研究成果六.效果分析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了解了西欧重要封建国家的基本线索,特别是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特点,弥补了教科书的不足,补充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了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尝试了探究式学习方式,初步体验合作学习的魅力,学会同他人合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敢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努力去论证。
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
通过活动学生从历史的黑暗中,更好地理解生命,感受生命,并尊重与热爱生命,提升了学生的生命理解感悟力。
《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
![《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https://img.taocdn.com/s3/m/0dd5a4f1bcd126fff6050b28.png)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教材简析】西欧中世纪是欧洲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虽然没有在课本正文安排中出现,但安排了一个活动探究课。
作为西欧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对欧洲的历史有个大致的整体上的认识。
本课延伸开来与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罗马,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都可以建立联系,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安排讲解内容的多少详略,但主要的历史发展线索要点到,因为西藏学生本身缺乏这样的联系能力。
【学情分析】西藏地区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与内地相比较弱,虽然本课在教材上被安排成活动探究课,但是我仍将其处理为一般的新课讲授,着重带领学生整理思路,理清基本的知识框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西欧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基本情况。
2.认识西欧到西欧封建社会后期的变化对后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西欧封建社会内容地分析,培养同学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分裂,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相比较,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东西方文明的巨大差异性,以及在这种差异下不同的发展走向,以此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曲折性,进而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机遇与挑战。
【教学重难点】重点: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
难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制度如何从西欧封建制度下孕育出来的。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辅以材料分析、问题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从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古罗马,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这两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入手,从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引入西欧发展过程中,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封建社会。
一、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1、西欧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的由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通过带领学简单了解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侧重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到公元1500年之间的情况,让学生知道西欧主要国家的由来)2、西欧封建国家发展的基本特征:国家长期四分五裂,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很晚才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权与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
政教关系的实质
(四)教会制度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欧洲政治上四分五裂,但却 存在着一种统一的组织,这就是基督教会。基督教会甚 至承担了许多政府的管理功能;在思想上,基督教思想 在中世纪欧洲居于支配地位,制约着大多数人的行为。
1、日耳曼人皈依基督教的过程
• 日耳曼人皈依基督教的关键起步之举是法兰克兰国 的缔造者克洛维带领他的部众受洗入教。 • 加洛林王朝建立过程中,丕平在由教皇给他举行加 冕称王后,采取联合教会的政策。 • 查理曼更进一步的发展了这种政教合作关系。
(三)骑士制度
• 骑士是指出身于拥有爵位和土地之家、长子、经 过一定仪式被授予骑士称号者而言的。 • 7~8岁被送到某个有势力的贵族城堡中,开始接 受教育和训练,成为“学习骑士”; • 大概到13~14岁,便结束初级阶段的学习生活, 作为女主人的“侍从”,开始新的学习内容,称 为“预备骑士”; • 到21~22岁左右,当年轻人证明自己已经具备这 方面的能力和勇气的时候,他就被册封为骑士。 册封骑士要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
2、西欧城市与东方城市的不同点
• 在西欧,政治上是农村统治城市,经济上是城市 剥削农村,而在中国,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 都是城市统治农村。 • 在西欧,城市拥有自治权,享有许多特权。这种 自治权是市民斗争的结果。
–第一项是自由的权利。 –第二项是赦免封建义务的权利。 –第三项是城市司法权。 –第四项是商业特权。 –此外,有的城市还取得部分政治上的自治权利。
第一,蛮族入侵后,造成的政治和思想上的真空; 第二,基督教在西欧统治地位的确立与封建主最初的 支持是分不开的。 第三,基督教会自身的组织完善,教士的隐修制度对 强化基督教体制起了突出的作用。
•
一仆二主格局
三、中世纪的鼎盛时期
从十一世纪下半叶起,西欧文明开始苏醒, 中世纪进入它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 和特征表现为:十字军东征、城市的兴起和民族 国家的形成。 十字军东征对重视欧洲的发展起了一种提醒 的作用,也起了一点催化的作用,这一事件发生 的过程中,西欧的中世纪逐渐进入了它的全盛时 期。
利 奥 一 世
(2)教区
• 教皇是最高权威,大主教和主教是教会的高级领袖,分别 管辖大主教区和主教区。 • 教会的基层组织是乡镇的教区,由教区神父负责管理。 • 教会体制的完善还离不开教会修道制度的建立与改革。在 教会中还有另外一部分教士就是修道士和修女。
重建的卡西诺山修道院 被炸毁的卡西诺修道院
1、形成及其原因
封建制度产生的原因除了查理曼后继者的无 能和外族入侵的推动外,更重要的还有西欧社会 内部深层次的原因: 日耳曼遗风与古罗马私有财产观念的结合。 军事行动的需要。 法兰克人固有的个人主义发展成为各部落或强人 的独立割据倾向。 当地百姓难于依靠王权,而地方诸侯豪族却能在 领域内维持秩序,保障生计,老百姓常将土地交 由大领主,以换取他的保护。
• 二、地理因素
• 地理因素也是国家统一的一个障碍:因为西欧被许多河流 和山脉分隔开,边缘也被海洋切割了。这不利于国家的统 治和发展,阻碍了各小国间的交流。
• 三、军事因素
• 因为分散的庄园经济导致了军阀割据,准确来说应该是像 中国春秋时期一样诸侯割据:西欧没有集中各方力量,集 中各方经济一起去发展军事,各国都只是在“自己发展”, 因此各方势力的均衡,谁也统治不了谁,导致了长期的分 裂。•来自• ••2、特征
• 西方城市、贸易和文化的衰落。 • 国王弱小,封建贵族强。 • 社会契约关系。封建制的责任,简单地说,就是 对于军役的承诺,是一定量的土地附带一定量的 军役的责任,是将享有封地的权利和服从军役的 义务连在一起。 – lords, vassal,fief/feof=feudum→ feudalism
圣 本 笃
·
3、教会的权力:
• 教会有自己的法律和法庭,可以对任何教徒,甚至包括皇 帝和国王进行审判。教会的判决主要包括针对个人的革除 教籍和针对地区的剥夺教权。 • 教会本身还拥有土地和资产,也有收税的权利。 • 在文化上,教会还控制教育。它是学校教育的独占者。
基督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原因:
(二)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
1、城市兴起的意义和原因
从9世纪起,城市人口出现增长的趋势。10世纪后半 叶到11世纪初,西欧城市出现了明显的复苏迹象。 城市的复兴给西欧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伴随 城市出现,也形成了新的市民阶级,改变了中世纪的社 会关系,为西欧工业文明的诞生作了重要的物质准备。 导致西欧发生深刻的变化,最终导致世界历史进入一个 新的时代。 工商业城市的蓬勃兴起与发展,正是西欧封建社会 与同时代的中国或东方相比较而具有的一个最大的也是 最重要的不同点,正是西欧较快实现从封建制向资本主 义过渡的关键因素。
第四章 连接古代与近代的桥梁: 中世纪的欧洲文明
by.第八组 zsq
主
要
内
容
• 一、简单了解西欧“中世纪” • 二、简析其政治制度 • 三、对照中国(唐至清历史)分析西欧社 会长期分裂的原因 • 四、西欧各方面介绍(图片欣赏)
欧洲封建社会(中世纪)
5世纪 15世纪 17世纪
经济
土地所有权分散 教 国 皇 王
(一)十字军东征
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Urban)在法国克勒芒 (Clemont)一次教会领袖和贵族的集会上号召发动一场 对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的战争,并从穆斯林手中夺回 圣城耶路撒冷。
乌 尔 班 二 世
十 字 军 进 攻 耶 路 撒 冷
(三)民族国家的形成
从12世纪起,西欧出现了民族的观念,民 族国家开始形成。 民族国家形成首先是由于王权加强,而王 权加强的过程就是国王与大封建主斗争的过程, 就是国王与罗马教廷争夺世俗权力的过程,也 是不同民族碰撞冲突、确定疆界的过程。
其一,首都。作为皇帝及其家族的居住地,是政治统治的 中心。城池的坚固和壮丽,既关系统治稳定,又关系皇室 享乐,为各代统治者所重视。上述城市都是山水优美,交 通便利之地。遵循“天人合一”和儒家等级伦理的观念, 皇帝居住的宫室居于城中,宫殿之外是皇城,皇城之外有 内城,内城之外是大城。皇城或都城内外,多与湖泊相连, 建有亭台、楼阁,养有珍奇花草。几个少数民族居统治地 位的王朝,如北魏、元、清等,统治者注意倡导学习汉族 文化,在都城建设上沿袭汉族传统。元大都还将宫城建在 整个城市的中轴线上,象征皇帝“中正不偏”、“至高无 上”的地位。北京故宫虽系明永乐年间重建,但将宫殿建 在城市的中轴线上却承袭前代。各代都城的街巷道路,依 自然条件,一般取棋盘形。唐以前居民的里坊与市场、手 工业工厂分置,唐长安东西二市采取封闭管理,周围有墙。 这种管理方式唐末被突破,宋汴梁出现街市门面,促进了 商业发展。
2、教会的等级制度
(1)教皇
教会有其统一的首领:教皇。教皇是从罗马大主教演 变而来的。原因: – 据教会的理论,罗马大主教被认为是彼得的继承者,再 加上罗马在帝国之中的中心地位,罗马大主教在西欧教 会的中心地位逐渐确立。 – 这一转变也与罗马大主教领导抗击外族入侵有关。
第格 一里 任高 正利 式一 教世 皇
(一)西欧中世纪的开端
二、西欧中世纪早期的封建制度和教会制度 • • • • 西欧中世纪的开端 西欧中世早期的封建制度的形成及其特征 骑士制度 教会制度
(二)西欧中世纪早期封建制度的形成及其特征
在罗马帝国衰落和中世纪早期的几个世纪里, 国王的权力十分有限。缺乏强有力的统治者造就 了一种新的土地占有形式和政府制度,这就是所 谓的封建制(feudalism)。 封建制度在西方的概念中,是一种贵族拥有 许多特权,而中央权力弱小的制度,封建和专制 正好互为排斥,与东方的封建专制主义是有区别 的。
– 军事义务、封建捐税、法庭服务。
• 独特的领主生活方式。
2、特征
• 农奴(serf)制。虽然农奴并不自由,要对领主承担许多 义务,他们却并不等同于奴隶。 • 庄园(manor)经济。庄园由领主的领地和领地上的村庄 构成。庄园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庄 园 示 意 图
(三)骑士制度
随着欧洲封建制度生产关系的确立,骑士阶层在10 世纪到11世纪真正形成,而不是中世纪的开始,骑士作 为一个成熟的制度以及兵种来存在的时间只有5个世纪左 右的时间。在12世纪,西欧形成骑士制度。 骑士制度是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柱石和组成部分, 具有社会的、政治的、军事的、宗教的和文化的意义。 严格的说,骑士属于封建贵族的末流即小贵族,是 为国王和大贵族服务的职业军人,而不属于“真正的贵 族”。一般来说,贵族肯定是骑士,但骑士不一定都是 贵族。
2、西欧城市与东方城市的不同点
• 西欧中世纪城市最先是作为经济中心主要是工 商业中心发展起来,而中国封建城市一般是首 先作为政治中心出现。 • 城市的概念有所不同。西欧城市是工商业者的 聚居地。同时,还是一个社会概念,是一种社 会共同体,城市市民组成一个市民阶级。而中 国封建社会的城市主要是众多人口的集中聚居 地。
• 四、文化因素1、西欧没有经历长期统一的朝代。最
初统一西欧的是罗马,而当时中国的汉朝已经是不知第几 次统一了(夏商周都经历了近2000年了)。因此,西欧没 有实现过民族融合和思想统一的阶段。罗马也正是因为没 有处理好民族关系而招致灭亡;2、希腊城邦时期,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民主自由思想的光芒依然有它 的余光,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政治
政权分散 贵 族 自治 城市 王权加强 新君主国 权力集中 君主专制
一、“中世纪”:后人略带偏见的名字
• 时间:西方史学家一般认为公元476年至15世纪 末16世纪初。 • 拉丁语中是Medium aevum,意即“中间时代”, 英语译为 Middle ages,指的是古代和近代之间 的一个时代。 • 最早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提出来的,处 在古代和他们生活年代之间的时期就是所谓的 “中间时代”了。由于他们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己 任,因此,他们又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 (dark ages)